一、“穿梭轰炸”
2 {( ?$ P( q' m! n/ ^) K
# \+ q% R9 q' S2 q5 B 美军一直期望同日军航空母舰舰队交战,并将其彻底歼灭。现在,这一时刻终于要来临了。尼米兹得知日军舰队中有偷袭珍珠港的“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时,心中顿感振奋。他对史密斯将军说:“有朝一日,当我在办公桌上看到击沉日军这两艘航空母舰的电报时。那就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B( n6 t3 x- H, g: L" |
6月14日,北上的第一、第四特混大队15日、16日连续两天对硫黄岛及父岛、母岛进行了空袭,共击毁日机约130架,并严重破坏了这些岛屿的机场,美军只损失飞机4架,彻底消除了日军硫黄列岛地区的岸基航空兵协同小泽舰队夹击美军的企图。
& U/ b9 m. j4 Q8 L; ~" T9 J 6月16日下午十七时,第一、第四大队收回了出击的飞机开始南返,并于18日中午在提尼安岛以西150海里与第二、第三大队会合,当五十八特混编队的四个大队会合后,斯普鲁恩斯判断日军可能以航母舰载机先在美军飞机攻击距离之外发动空袭,然后到塞班岛和关岛机场降落加油挂弹,再飞回航母,中途还能再次对美军舰队进行打击,这就是所谓的“穿梭轰炸”,最后再以战列舰和巡洋舰实施炮火攻击。因此他决定组建一支由战列舰和巡洋舰组成的编队,部署在航母编队以西海域,构成第一道屏障。$ n: j7 ]$ h ~) M8 e# o( d1 o
如果日机前来攻击,首先就会遭到该编队的防空炮火拦截,这样就可以转移对航母编队的攻击,减轻航母编队的压力;
3 _' q0 f5 }# [4 z+ b8 N$ n 如果日军战列舰杀来,也必须先和该编队交锋,可以有效掩护航母编队,保存空中打击力量。* Q2 f! {7 ~% @5 A) S$ G! X% @) w+ X
6月17日,“棘鳍”号潜艇在菲律宾海同日军的两次接触表明,日军舰队正在向马里亚纳群岛开进,蓄意把舰队置于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和新几内亚盟军侦察机的活动范围之外。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洛克伍德将军率领四艘潜艇,正在塞班岛以西五百海里一片六十平方海里的海域内巡逻。他下令潜艇向西南方向移动二百五十海里,挡住敌军舰艇的去路。他还向所有的潜艇下达命令:“现在已遇到敌人,你们要先打后报告。由于海上有自己的部队,一定要判明确系敌舰才能开火。”
: U: O# i* s5 N6 y0 s* `, b 6月17日14时15分,斯普鲁恩斯下达了作战计划:“我航空兵先应摧毁敌航空母舰,然后攻击敌战列舰、巡洋舰,使其减速或丧失战斗力。以后,如敌继续求战,战列舰编队应以舰队行动歼灭敌舰队;如敌人撤退,则击沉其受伤或航速降低的军舰。对敌作战必须全力发动猛烈攻击,务求全歼。”
, n: q( o, ]! T 根据这一计划米切尔抽调快速战列舰7艘、重巡洋舰4艘和驱逐舰14艘,组成新的特混大队,由威利斯·李海军中将指挥,部署在最西侧海域。此时,五十八特混编队就变成了五个大队,共有15艘航母、7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和74艘驱逐舰,航母舰载机共891架,加上战列舰、巡洋舰所搭载的水上飞机共计965架。( [4 z, g' a! g: c
它们是:克拉克海军少将指挥的第58.1特混大队;
% Z. b I z" c8 Y 包括:大型舰队航母2艘: “约克城”号(旗舰)与“大黄蜂”号;
3 s. d3 ~0 O1 c5 i4 ]' B: c1 ? 轻型航母2艘: “贝劳"伍德”号与“巴丹”号;
5 E, Q, d- ?" O0 ~8 l4 E) k3 d 重巡洋舰3艘: “巴尔的摩”号、“波士顿”号与“堪培拉”号;, v* ] {' Z: o$ \# q9 h
防空巡洋舰1艘: “奥克兰”号;. I: u6 k) k# s2 G
驱逐舰9艘;
9 ^ F' x# ^0 \ 舰载机267架: 战斗机137架,俯冲轰炸机77架,鱼雷机53架。1 {& K* \- h% s; `2 B2 N# W) s
蒙哥玛利海军少将指挥的第58.2特混大队; @* t7 c+ @/ o* P; Q+ d d
包括:大型舰队航母2艘: “邦克山”号(旗舰)与“黄蜂”号;' l0 }, U1 q& Y5 Q
轻型航母2艘: “卡伯特”号与“蒙特利”号;! S4 p/ q, i% M1 p% [, X' R+ I, b- C
轻巡洋舰3艘: “比洛克西”号、“莫比尔”号与“圣菲”号;% m3 O6 t, V+ Q2 _" z* L( I
防空巡洋舰1艘: “圣胡安”号; ?' m2 ^% f. P1 f) ?
驱逐舰9艘;
$ Q8 x2 x) E, w) w6 p1 K 舰载机246架: 战斗机128架,俯冲轰炸机65架,鱼雷机53架。
2 l8 V1 F5 j0 A 里夫斯海军少将指挥的第58.3特混大队; 2 c+ Q/ n* n8 U; `" f" Z
包括:大型舰队航母2艘: “企业”号(旗舰)与“列克星敦”号(米切尔中将的旗舰);
( h# o! e. g1 ?& g# F1 p+ X 轻型航母2艘: “圣贾辛托”号与“普林斯顿”号;
$ f" Y f; V5 N4 ? J$ c [ 重巡洋舰1艘: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斯普鲁恩斯中将的旗舰);
* w3 C8 P2 f6 I0 f 轻巡洋舰4艘: “克利夫兰”号、“蒙彼利埃”号、“伯明翰”号与“里诺”号;
2 y; f2 x7 _ z$ g2 ^3 A: B5 l( J7 I 驱逐舰13艘;
3 n" e' X- I2 D7 ?2 \ 舰载机227架: 战斗机123架,俯冲轰炸机55架,鱼雷机49架。
% ~1 N0 H9 t3 n4 {0 i- X; }6 C' _ 哈里尔海军少将指挥的第58.4特混大队;
* o2 ]& q. S m H+ ^ 包括:大型舰队航母1艘: “埃塞克斯”号(旗舰);
( U6 T4 X0 M' b( k. {! F 轻型航母2艘: “兰利”号与“考彭斯”号;; K+ \* ^" y2 D8 u1 @
轻巡洋舰4艘: “圣迭戈”号、“文森斯”号、“休斯敦”号与“迈阿密”号;
/ }- m2 B: @2 ~1 r 驱逐舰13艘;
7 m& q( M4 x+ l3 F$ E 舰载机162架: 战斗机88架,俯冲轰炸机36架,鱼雷机38架。 ' A( p' r6 z, ~) p$ D1 E
李海军中将指挥的第58.5特混大队;
8 E1 y/ s( z* ?! N' j 包括:战列舰7艘:“华盛顿”号(旗舰)、“北卡罗莱纳”号、“南达科他”号、“亚拉巴马”号、“印第安纳”号、“衣阿华”号与“新泽西”号;
9 C7 l- K' Q) o- l! R/ P 重巡洋舰4艘:“威奇塔”号、“明尼阿波利斯”号、“新奥尔良”号与“旧金山”号;: a! ?2 E! ` U3 |. l9 q" l
驱逐舰14艘。
9 f. C/ Z) R+ [. `. s. S; [ 还有28艘潜艇在菲律宾海海域和菲律宾群岛以西的锚地附近和重要水道中巡逻警戒,侦察日军动向。: u" j+ p" I. X- P" N/ G
马克·米彻尔是个小个儿,脸部条纹很深,很少露出笑容,是一个内向性很强的军人;在温顺后面隐藏着富有战斗性的精神。他虽然沉默寡言,却体谅下级,很少拿架子。) p# { M2 k2 O; d
米彻尔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海军飞行员和海军航空兵指挥员。他那时已经55岁。在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一直是一名驾驶员。他十九岁从海军学院毕业后,就成为美国海军中第一批获得驾驶员证书的军官之一。早在20年代初,他已经成为太平洋舰队驻圣迭戈飞行分队的指挥官。他曾经在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上服役,并且是第三艘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上的航空军官。此后,他通过各种不同的岗位逐步晋升。他创造了许多美国海军航空兵“之最”:在“亨廷顿”号巡洋舰上飞第一架弹射飞机,第一次驾海军飞机飞越大西洋,可惜只抵达亚速尔群岛;他第一个驾机在美国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上降落。0 ]7 o6 M# f8 _ q
所有这些工作岗位都是与航空有关,而且恰好在珍珠港遭到的袭击促使“大黄蜂”号进入现役之前。
* ^% o7 E3 @7 U; K 他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斗经验包括指挥“大黄蜂”号参加杜立特对东京的空袭和中途岛之战;指挥努美阿和所罗门之战中的空战(他指挥的飞机包括美国海军、陆军和陆战队以及皇家新西兰空军部队的飞机);指挥美国西海岸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最近又指挥第三航空母舰分队。
/ e) R/ B: }( e \! S+ K+ c/ D 在他担任快速航空母舰编队司令的6个月中,他领导它们进攻马绍尔群岛、特鲁克岛和新几内亚。他的参谋人员,无论是职业飞行员或不是飞行员,都和他结成了密切的关系。他不喜欢只会说“是”的军官。他的主要才能之一是能使他的下属结合成为一个充分合作的集体,而不管下属是谁;他能够鼓励他们在发现决心或论点有缺陷时互相争辩或向他提出意见。他的飞行员绝对信任他,因为他们知道他本人曾是一名飞行员,他将尽最大努力,在战斗条件允许的限度内,确保他们能安全返回。自中途岛之战的准备工作开始以来。他就反复向他们强调要这样做,而且更重要的,他们亲眼看到他正是这样做的。当他们接近菲律宾海时,舰上的许多飞行员之所以能够逃脱过去的厄运,保住生命,都要归功于他。他并不总是正确,也不能经常拯救迫降的飞行员。但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他一直在尽他的最大努力为他们工作。他们反过来也尽他们的最大努力为他工作。除了令人叹为观上的规模和庞大的实力外,正是这些简单而关键性的因素——经验、互相信任和信心——方使得米彻尔的航空母舰成为“不可抗拒的第58特遣部队”。现在,他又一次领导它们出发投入战斗。 ) ?; F" ^# Z9 N& V! a5 O' B; D# x, h$ C# y
6月18日下午,美军五个大队均呈环形防空队形,每个大队之间相距十二至十五海里,所有航母都与风向成90度,以便随时转向逆风起飞飞机或顺风接受飞机降落,至此美军已完成了临战准备。
8 x+ t0 u l( T: M) x* H$ t8 v 但是,在“棘鳍”号潜艇同日军遭遇以后,美军再没有发现日本舰队的踪迹。米切尔又派出多架侦察机,但直到黄昏也没发现日军舰队,斯普鲁恩斯为防备日军从侧翼迂回攻击登陆滩头,特地指示米切尔不要远离马里亚纳群岛,白天西进,入夜后则东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