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讨论] 有谁能把这场战役中的坦克之战补充得更详细一些?

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之提尼安岛
5 @' Z/ r- L9 R, e8 t
% ~$ M5 ~6 n9 F$ r9 D( f9 }7 x  位于塞班岛西南约五公里,美军觉得提尼安岛虽然面积较小,但距离塞班岛太近,对塞班岛威胁较大,而且该岛建有设施完备的大型机场,只要稍加改建,就可成为B—29轰炸日本本土的出发基地,所以决定北部登陆编队在攻取塞班岛之后尽早夺取该岛。
5 m: e6 F  F3 a5 l* q9 W  提尼安岛上日军的海军兵力是:第56警备队、第82、第83防空队,以及第一航空舰队的空勤、地勤和司令部机关人员,共约4100人。配置有140毫米岸炮10门、75毫米高平两用炮9门。其中有控制西北海岸的设在乌希角的3门140毫米岸炮及设在法布斯散希洛角的3门140毫米岸炮、6门75毫米榴弹炮;控制着东海岸的设在阿西加湾的4门140毫米岸炮和3门有掩体的75毫米高平两用炮。另外还有控制简易机场的设在岩洞里的火炮。自美军进攻塞班岛以后,提尼安岛的日军加紧准备,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日军在提尼安岛上的重点设防地区是东海岸(美军的代号是"黄滩"),与塞班岛相同。! u- y, k5 ^% L0 {$ z, M

+ j1 V; p! k: R8 k    陆军兵力是:步兵第29师团直属的第50联队、步兵18联队下属一个坦克中队和步兵第135联队第一大队,共4000余人。配属75毫米山炮12门、37毫米反坦克炮6门、95式轻型坦克12辆。8 |+ J. n. q1 M& }
  第50联队原是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岛上防御的中坚力量。岛上军衔最高的是第一航空舰队司令角田觉治海军中将,但他所属的部队是岸基航空兵,而且已在战斗中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实际指挥地面战斗的是五十联队联队长绪方敬志大佐。
: b1 X; z1 o9 g4 V! _! h9 l1 I7 Z    日军在提尼安岛唯一的一支装甲部队为18步兵联队下属一个坦克中队(1944年4月到达提尼安),拥有95式轻型坦克12辆,中队长为鹿村一男中尉,大多数(约为6辆)被部署在提尼安岛西南部的4号机场的东面。但这个部署离桑哈隆港(位于提尼安岛西南部)很近,最远的红滩 1,也只有2.5KM左右,离坦克中队最近的绿滩2,更只有2KM,这样可以有效的快速的在第一时间里冲入滩头,适合滩头歼灭的方针;但离西北部的白滩1,白滩2却有相对来说有很大的距离,白滩1,白滩2处在西部战区的上部,而战车中队属于南方战区的中部,战车中队距离白滩1有11MM,距离白滩 2也有10.5KM,无法在短时间对美军登陆部队提供打击,但战车中队所在的位子处在地势不高,较适合坦克的行动,可以不用扰过地势的屏障,可以直达提尼安岛的USHI角(提尼安岛的最北端)。4 s) U! j6 m3 g0 ]* m, p
  美军在6月11日进攻塞班岛开始后,始终分派部分飞机、军舰对提尼安岛进行火力压制,并吸取塞班岛登陆的经验教训,大力加强了炮火准备。6月20日起,美军就将第二十四野战炮兵军的近200门155毫米火远程榴弹炮,部署在塞班岛西南海岸,对提尼安岛北部地区进行炮击,在十五天中,发射的炮弹多达24536发,平均每分钟就落弹一发,与此同时,美军侦察机和水下爆破队对提尼安岛进行了周密系统的侦察,发现提尼安岛地形不像塞班岛那么复杂,比较平坦,但其海滩多是由珊瑚礁组成的悬崖峭壁,适合登陆的滩头只有西南部的桑哈隆湾和东部的阿西加湾,然而,从两栖第5军侦察营和海军水下爆破队侦察来的情况看,日军在这两处滩头布设有大量水雷,海滩上密布铁丝网,防御工事比较坚固。3 T* i) C' \  G) w6 B
  除了上述两处滩头外,美军还发现在西北部有两处适合登陆的地点,缺点就是滩头宽度太窄,美军代号“白一滩”的滩头宽度仅30余米,代号“白二滩”的滩头也不过50米宽,日军在此的防御非常薄弱,近乎是不设防的,特纳与史密斯商议后,认为这里可以得到塞班岛地面炮兵的有力支援,而且出乎日军的意料,能够出其不意,最终决定在这两个滩头实施登陆,以达成进攻的突然性。但如何在这样狭窄的滩头将两个师的人员、车辆、物资运上岸,还从来没有过,好在美军已经通过几年来的战争逐步学会了战争,能够在复杂情况下应付自如。. M" X- e% G# H. S: A6 b' M8 Q2 j
  7月22日,美军首次出动P—47战斗攻击机使用凝固汽油弹攻击提尼安岛。
( ^8 M& x0 @4 L6 d, K; g2 G, T5 k  7月23日,美军将提尼安岛划分为五个区域,投入了舰载机、岸基航空兵、舰炮和地面炮火进行了全面火力准备,使日军火炮阵地和防御工事遭到了严重破坏,日军的3门140毫米的岸炮被击毁。美军在炮火准备中故意对桑哈隆湾和阿西加湾进行了猛烈轰击,而对预定登陆的西北部地区轰击很轻微,以迷惑日军。
! ^- U1 v3 z+ y  S- d, d; [$ E    日方将其主力调到上述两个滩头,但他还是留了一手,命令各地部队必须将三分之二的兵力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调往其他地区,以应付突发情况。8 O' i/ X- n3 H" ~% |) z; ^
    7月23日夜间,美军登陆部队在塞班岛上船点登船待命出发。
6 a1 g) l6 v. J! \5 Q, p8 Z/ e  7月24日,美军陆战二师两个团在桑哈隆湾和阿西加湾实施了佯动登陆,当日军开始还击后,就重新登上运输舰,前往真正的登陆地点。
0 _. V* s  [6 ^9 S1 }  七时十七分,陆战四师由37艘坦克登陆舰运载,在西北白滩实施登陆。美军乘坐履带登陆车分为十五个波次,以很小间隔向滩头冲击。
0 D2 m/ b# o$ J8 D) U6 b: y/ F2 ]6 q* ~  七时五十分,第一波抢滩登陆,履带登陆车卸下登陆兵立即调头,运载后续部队,尽管每一波只相距四分钟,但美军没有一点混乱,秩序井然,登陆部队只遇到了十分微弱的抵抗。日军用步枪向美军射击,拉索山残存的火炮也向白滩射击,但未对登陆部队造成直接威胁。( V* B7 Z& M% b
  八时二十分,由于白二滩比白一滩宽,所以部队登陆较快,已有两个营全部上岸,在白一滩也有一个营全部上岸。7 n( g3 k  l: T% |
    史密斯要求这次登陆把所有的军需品直接运到内地的堆积场,而不能卸在滩头,以克服滩头窄小的现实困难。# X9 e) l6 B9 h6 Y+ X! D$ C; M4 J4 M0 I
  所以,十时三十分,推土机上岸,迅速拓宽了滩头,改善了滩头狭窄的不利局面。* R& @  z0 Y( D; E# n1 o" O- j
  十一时三十分,第一批“M—4谢尔曼”式坦克上岸。
4 {! X' n, n2 S9 C: W# x( M  下午十三时十五分,运载75毫米榴弹炮的"鸭子"式水陆汽车登上了白二滩,并很快向内陆约100米的预定位置就位。4时,火炮安装完毕,开始火力支援登陆。
: x5 g. @7 {' ?4 x  黄昏时分,塞班岛运来的两个浮桥码头开始架设,于次日早晨开始发挥作用,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车辆可以从浮桥码头直接开上岸,大大提高了卸载的速度和效率。
/ [3 x# F. w. z- d) \, [  十七时四十五分,陆战四师全部上岸。$ s8 n+ V3 U! q. {7 s7 x- X* \( f
  十八时五十分,75毫米半履带式自行火炮也开始上岸。
1 D4 n$ \; h$ N: c0 N; y6 Z  二十时,在山哈隆执行佯攻任务的陆战第2师的1个突击营也登上了白一滩。日终时,美军已有15614人上岸,并形成了巩固的登陆场。
' E' u) ]& {% Y" r9 }$ v/ u* R8 |  7月25日凌晨,绪方投入了两个步兵大队和12辆坦克,发动了反击。总共向美军登陆场的左侧、右侧和正面进行了三次冲锋,在美军猛烈炮火下,阵亡达到1200人,8 T2 f+ W: ~, V* `
    晚上22:30,日军开始了试探性的进攻,随后日本海军部队,经过几个小时的行军,于25日凌晨2:00时分,从美军登陆场的右侧和正面的第4陆战师24团,首先发动袭击。在美军猛烈炮火下,很快被击退。
6 g* I6 e% t( ^) G    而日本陆军部队却杉杉来迟,在3:30分才到达预定地点,这支日军部队是135步兵联队1大队和第50联队,它们从西南方向进攻。伴随进攻的日军战车中队6辆95式战车分成二路,一路沿着平原前进,它们所面对的是第4海军陆战队25团2营;一路沿着树林前进,数林间有条小路,它们所面对的是第4陆战师23团2营。1营在日军的右方,2营则在日军左方。
1 t6 o" k  u8 S5 y3 j* @; R    沿着平原地区的,3辆95式冲在日军的最前头,疯狂的向着美军阵地发起进攻,但由于速度过快,与步兵脱离了距离。迎接"它们的美军以大炮,轻武器,坦克编只起来的火网反击,不久,第一辆被美军击毁,发出鲜血一样的红色,然后歪歪斜斜的掉进了沟渠里,接着第二辆,又被击中,但还能开动,开了大约100码,也栽进了沟渠里,第三辆见状不好,急忙撤退,但已是四面楚歌,美军的"巴祖卡"60mm火箭筒已经瞄准了它,随着反坦克火箭钻进坦克装甲的那一瞬间,战车变成了一堆废铁。
. ^" M2 c& P+ `3 _) d    第二路的日军战车也是一样的下场,第一辆被"巴祖卡"60mm火箭筒击中了发动机,里面传出日军的惨叫声,相信是"巴祖卡"60mm火箭筒击中后,引发大火,火焰在战车中燃烧,第二辆也变一样了火球,第三辆跟在前二辆的后面,没有被美军全部包围,所以成为这次日军战车进攻中唯一一辆逃脱的战车。这次反击仅仅给美海军陆战队带来100人的伤亡,而日军却损失1241人,5辆95式轻型战车,这次反击是得不偿失的。
9 R" K. X8 Q2 r3 G! u* _- ^) Y9 U' s     日军的进攻一直持续到天亮才告平息。这次反击伤亡的都是提尼安岛上最具战斗力的第50联队的精锐部队,惨重伤亡使日军的防御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此后日军就再也没有实施有组织的反击。
& _7 r% d0 m- W# t/ H' \6 i    这次的日军坦克反击战的失败,原因是日军装甲战术的落后。4 I8 s; H* T* r, g( s$ V7 W  Y2 k

2 {& m! [/ z* H0 P6 z2 m    一.没有集中,没有步兵和坦只的协同。把原本就已经很少了装甲力量布置在几个地方,一个地方6辆,剩下4辆又布置在不同的地方,总共6辆坦克以分成二路战斗。还有,日军根本不重视军种间的配合,虽然说日军的战车师团有机动步兵的编制,但不代表日军就有步坦协同的能力。
9 p0 ~: K" }9 A' o* b/ ]/ O" `
    二.本身的滩头歼灭战术就是错误,面对美军的优势,盲目的冲锋只不过是死路一条,日本陆军只有依靠纵深防御,才能重创美军,但坦克这种机动性的武器,用作防御实属浪费,提尼安岛日军应把装甲集中在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活动的地区-------提尼安西部,来以守为攻,伏击美军,同时配备一个中队规模的步兵配合,但不能作为伏击美军战车,因为95式战车无论是什么方向,什么距离都不能击毁美军战车,只能作为伏击美军步兵,在提尼安岛的中部靠东,夹着一条地势低的大道,那条大路必是美军装甲部队南下必经之地,在那里可埋伏大量的47MM反坦克炮,地雷等反坦克武器。
$ W5 z. o) _/ O1 y0 a5 H
  y, Z1 P. X! r: y3 S7 u  7月25日,美军采取白天进攻,夜间防御的战法。武器、弹药及供给品则源源不断地运到内地的堆积场。日军炮火炸毁了美登陆部队的一个浮桥码头,致使美登陆部队的供给受到影响。美炮兵射击指挥中心的帐篷支柱也被日军75毫米炮炸毁,当场死11人。当日,为争夺马加山和拉索山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 \: j4 d  d9 p. c3 \3 s8 C    而美国海军第五十八特混编队出动了三个特混大队从25日至28日对加罗林群岛日军机场和军港进行了空袭,以使上述地区的日军无法增援提尼安岛。4 Z; ^0 Y4 V8 |; }% A
  7月26日,美军陆战二师全部上岸,投入战斗。陆战四师则占领了北机场,并于7月29日起修复使用。一年后,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B—29轰炸机就是从这个机场起飞的。下午,美军的105毫米榴弹炮也被运上岛,开始猛烈轰击岛上日军,日军在美军猛烈炮火轰击下,通信联系全部中断,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只能各自为战,凭借着防御工事负隅顽抗。
$ ?2 _2 F! U+ Z  z* B8 P5 u0 Q' Z  7月27日,美军两个师并肩突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由北向南逐步推进,日军由于失去了统一指挥,而且岛上多是开阔的甘蔗田,没有险峻地形可供日军利用,因此节节败退。
- E! j. m: `; E* z5 E+ E  Q9 W  7月28日,美军攻占了格关角。$ c, O& t( K& R9 v
  7月30日,美军占领了提尼安城。美军已经控制了提尼安岛五分之四的地区,日军被压缩到岛的南部,仍在拼死顽抗。
2 O3 }+ }  }( q- r% V' X  8月1日,美军先后占领了东南角的马波角和最南端的拉娄角,当晚史密斯将军宣布全部占领了提尼安岛,但在此后的数天时间里,还有小股日军残部进行自杀性的冲锋,已经无力回天。绪方等日军指挥官下落不明,估计多半已经按照日军的传统剖腹自杀。9 K- ]4 U* k( l9 p) W
  此役,美军阵亡389人,伤1816人。日军守岛部队大部被歼,仅美军掩埋的日军尸体就有5000具,日军还有252人被俘,其余守军有的隐藏在丛林或岩洞中,有的乘小艇逃往其他岛屿,直到战争结束后,还有61人从丛林中走出来投降。美军在此次登陆战中,付出极小的伤亡,仅用九天时间就攻下了提尼安岛,堪称岛屿登陆战的经典,被史密斯将军誉为:“太平洋战争中最成功的两栖登陆战。”这主要是美军充分吸取了塞班岛的经验,炮火准备和支援比较得力,计划周密,指挥得当,选择登陆地点出其不意。
这篇是你原创么,发帖前要注意,不是原创就要写清楚,另外,有会员对你的整理帖表示怀疑,认为是大段转帖,一但他的证据属实,我会按规定对你的帖子进行编辑,先把这篇的来源注明再说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回复 2楼 hyyy 的帖子

此篇也是资料整理,是想把这场战役中的坦克之战了解得更详细一些
6 l/ y) e0 S( U& j2 M  t* ^再次报歉!
) r  B7 m2 P8 _  ^* e的确不是有意的
" L" x+ s9 L% T+ w+ O  |发贴时也没想太多( @; `9 V" E. M; L* F" K: }

. Y& Q2 A! Z" U  ]7 X) o$ S" Y8 `谢谢!!!/ T: J7 z. s% B3 v
报歉!!!
我一小哥们写过这个战役,在SC和战艺论坛上都有——. B; I" P! {5 |3 B  D5 U
美国登陆部队中装甲部队情况9 |+ S1 H& ?: `% b0 g
第4海军陆战队
( ^2 Z$ s5 }) t  P提尼安战役时美国海军陆战4师成建制的坦克与两栖战车力量:6 y. Q8 ~6 j  n$ _, i+ i+ Q
陆战25团战斗群:! x; _  z" v5 a$ a* X$ d
第773两栖履带车营(LVT2)(美国陆军)1 [0 `3 h" w. W1 {
第708两栖战车营C,D连(LVT[A]1)(美国陆军) + m* {2 `6 p3 ~0 y. p7 S
第4装甲营A连(M4A2)
, i4 b) K: w" [2 x3 a# [) K2 f$ W陆战24团战斗群( H2 z( n: }* H
第2两栖装甲履带车营(LVT(A)4)(美国陆军)' u( K# c* [  C, o
第2两栖履带车营(+)[LVT(2)/(4)* {. G& [* q5 @  ?  d8 w
第四装甲营B连(M4A2)
3 o1 g& f7 ]* V9 s陆战23团战斗群:+ ]! g; r# L4 m- j
第10两栖履带车营(-)[LVT(2)]
8 n: v. u4 C% ]1 O1 f  v9 i3 a" E第11两栖履带车营C连[LVT(2)]
$ R+ _% l+ {3 d. S0 u4 S第4装甲营C连(M4A2) ) f8 `, f+ _8 ]5 Z$ S7 \
支援大队:
' j: I$ J9 P! u0 S6 V9 ]第2装甲营[M4A2/M3A1/M5A1]
0 Y9 }' j+ v! `5 h/ z7 a第4装甲营
& O. b4 @- o0 T/ H. r第5两栖履带车营(1)[LVT(4)] ! C  ^" ~# A( @0 P  S
第534,715两栖履带车营(-)[LVT(2)/(4)]美国陆军
http://www.cww2.net/bbs/read.php?tid-51853.html
2 K9 r; `# W0 C% W$ ~这是连接,那边也是咱家的地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