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c5 ~0 I8 \ R+ U! ~) q: m/ P7 G
当战事推进到1864年,北军的胜利已经是不动摇的了。
8 q% C5 E: h1 F 联邦政府利用强大的工业,将更多的物资和装备送到了一线部队的手中,在硬件方面保证了联邦军的供给。在人力上,1864年2月,林肯总统宣布在这一年再征集50万人入伍——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整个美洲大陆上穿南军军服的人数两倍以上。
! }3 R" [$ |- w+ q5 D% g, e 如今的战争已经不是战争初期显示个人勇气和骑士精神的地方了。强大的火力使得战场上采取正面强攻的一方损失惨重,当初被认为是“懦夫所为”的要塞、碉堡被大大普及。双方都采取挖战壕,设置障碍物等防御手段力图减少伤亡,保护自己。哪怕仅仅在行军途中休息一晚,士兵们就会修筑起精巧的炮垒、射击壕,如果再加上48个小时的时间的话,空地上就会出现一道道如用一战时期西线般的防御工事和堑壕。3 m3 x v5 q# y' M+ i
) Y& c" U" v# |8 y0 U( l
在1864年,北军骑兵的袭击小队驰骋在南方的种植园,将无数的棉花烧毁在仓库、田地和公路上,使得本来就已经不振的南方经济雪上加霜。即使侥幸躲过北军破坏的棉花也因为无法出口,纷纷烂在了海港的仓库或是无法出港的船舱内。. }& R% T# S, x7 t5 _1 D8 z1 r
除了棉花,生产物资、武器的工厂也成为了攻击目标,紧接着,作为重要战争物资的粮食也难以幸免。铁路线就更不用说了,军用目标和民用目标的界线渐渐模糊起来。南方老百姓最后不得不以树叶、垃圾为食(这与一战末期德国平民的生活何其相似)/ G7 o( e0 t# s( C! E4 a! X% n
谢尔曼,这个名字至今在南方依然被人们所切齿。他的“奔向大海”的进军一路伴随着烧光、抢光的恶名进行着。谢尔曼的名言,“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使得南蛮子们在今后100年里只要想到发动战争,就会浑身发抖”被得到了最忠实的贯彻与执行。
$ ^" O, W5 s& a" y9 R: F 与他不相上下的是谢里登少将,他的部队使得昔日富饶无比的谢南多拉峡谷成为了一片焦土。(为此,南军的厄利在1864年对马里兰的入侵中,威胁当地老百姓必须为北军的暴行付出赔偿金)格兰特、谢尔曼、谢里登等北军新一代指挥官为了早日结束战争,把许多非人道的行为正当化,此举的效果立竿见影,使得被围彼得斯堡的李的部队渐渐断粮、断援,最终陷入了孤立。# O' q0 m- j2 N3 B" H
在这一年里,尤利西斯·S·格兰特继华盛顿之后——那还是华盛顿晚年接受的荣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个正式的中将。他也在那一年的3月1日被任命为联邦军的总司令。这位精力充沛的新任指挥官,在上任后的两个月里,就率军南下,连续组织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战斗。这位从不统计战场伤亡的将军很快就获得了“屠夫”的雅号。他指挥的一系列战役无不伤亡惨重,但是他一咬上李就不松口的韧劲终于把李逼上了绝路。
2 D: [# j, ?; A4 {, T& L 此外,格兰特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就是他既是一个军事指挥官,又是一个通晓政治的军人。他知道林肯的政治需要,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配合。林肯出于政治妥协而硬塞给他的巴特勒、麦克道威等人也许根本就不配指挥超过一个团的部队,但是格兰特却还对将他们委以重任,因为他知道他的总统在政治上需要这些人的帮助。格兰特的伟大之处(或曰可悲)就在于此。
7 @8 n% @! b8 k 北军的另一位指挥官谢尔曼则乘着李被格兰特缠着无法脱手之际,在西部大打出手。他不仅消灭了南军的田纳西军团,攻占了亚达兰大,将佐治亚州变成了废墟,然后横穿南北卡罗来纳,在身后留下了一片焦土。所以当南方的约翰斯顿将军在达拉姆车站向谢尔曼投降之时,他的部队已经与乞丐没什么两样。这比李的老兵们最终向北部投降时所受的屈辱更大。
; z; l( i3 |( u! E# i 1864年的冬天对于南方人民来说格外的寒冷。北军的封锁使得南部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到年底,一桶小麦的价格已经飞涨到1000美元以上!而南军前线士兵一顿饭往往只能分到一小块圆面包或一个山芋。; o+ u: N1 `0 T! f2 B+ j
尽管如此,1864年的南方依然不觉得战争会失败,南部老百姓还坚信自己的独立事业是能够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