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とうじょう ひでき)(Toujou Hideki,1884~1948)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主犯之一3 s) l0 F7 W! ?8 M$ W! O6 l: j
# _5 P6 T! C2 M$ Q4 ~. c" n1 v/ S, {: u
在日本战犯犯下的55条罪名中,占有率最高的日本战犯——东条英机3 h+ r1 r( i6 g8 B% L2 s2 J
8 r& C4 `, L, v& o3 @$ m5 s 东条英机,日本陆军大将,日本统制派军官,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齐名的三大法西斯头目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亚洲、侵略中国的头号战争罪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任日本陆军大将和第四十任内阁首相(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在其出任日本陆军大臣和内阁总理期间,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军队策动攻击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疯狂侵略、践踏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数以千万计的生灵涂炭。
1 j$ [0 X; M N) B& m
# a% V K8 a: a, ~6 V8 t5 Z" \( K: ^ e
$ I% Z2 _- d+ ~4 L2 v& u# U! e 身世
( A; a' B1 k1 t8 E$ `0 h$ M6 U 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生于日本东京一个军阀家庭。其父东条英教一个从下级军官逐步晋升为陆军中将,甲午战争时期任日军大本营参谋,后任《日清战史》编纂部部长;日俄战争以来历任日军第八旅团旅团长、留守近卫第一旅团旅团长、朝鲜京城守备旅团旅团长;晚年从事兵学书编写,著有《战术麓之尘》等。东条英机是东条英教的第三个儿子。东条英机在其父的熏陶下,从小就在灵魂深处埋下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
% ]6 e2 O7 c8 d- j+ v1 g" R4 s" K/ m
, L$ s9 K( i/ t/ {5 p; a9 M; ~
从军经历, m% F' _& ?* J: |" v. q6 k
东条英机自幼受到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薰染,1899年9月至1904年5月,先后在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期间,经历了严格的军事化学习。东条学习成绩不算太好,打架却很厉害,从不服输,被别人称为“打架王东条”。同时,军事教官的“在战争中要勇冲猛杀,视死如归,为日本征战建立功勋”的“训示”对他影响很大。1904年6月,东条升入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4月毕业时被授予陆军步兵少尉军衔,毕业前夕他带领第17期300名学员在皇宫振天府前宣誓:“要为天皇而死……在满洲的土地上粉身碎骨心甘情愿。”之后来到中国东北,赶上日俄战争的尾声。
$ b6 \: @% L0 y4 s9 \' x$ ]
+ s) _9 |$ M3 c* Z# W) m 1911年至1915年,东条英机就读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陆军省副官、驻德国大使馆武官、陆军大学教官、陆军省军务局课员、整备局动员课长等职,并坚决支持日本军部的右翼法西斯分子谋划、策动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当时日本各政党做为推行政治的中心势力,对于“九·一八”事变及军部对此所持的态度感到不满。东条英机马上对政党发表的不利于军部的言行进行了“调查”,指控这是“挑拨军民关系”。 / x7 l$ Q3 W2 ]) q& z
) }8 I: F! u7 T$ S" z- Y) S “九·一八”事变后,东条英机兼任陆军通讯学校研究部部员等职。1933年3月,东条英机被任命为陆军少将,任职于参谋本部;同年11月任军事调查部部长。1935年9月,东条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来到中国东北,加强对伪满洲国的“治安肃正”活动,镇压中国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 G! c/ ~: }- q0 \
. j3 ^# B; ?* k& V) z
1936年12月,东条英机晋升为陆军中将。翌年3月,东条出任关东军参谋长。6月,东条上奏日军大本营,鼓吹“从准备对苏作战的观点来观察目前中国的形势,我们相信:如为我武力所许,首先对南京政权加以一击,除去我背后的威胁,此最为上策”。“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东条英机率日军直扑察绥和晋北,侵占张家口、大同、集宁、绥远、包头等地,并炮制伪“察南自治政府”。东条指挥的察哈尔作战,被称作“关东军的闪击战”,日本陆军部认为:“关东军的功勋,得力于东条参谋长。”东条也因此而获得日本政府的第一张“战功奖状”。
- K4 a. Z% _( l1 Q& V, ] ?) t) \& H) J- M p. l
1938年5月,东条英机回国出任陆军次官,负责陆军省常务工作,兼任陆军航空部部长、航空总监。11月28日,东条英机在“陆军管理事业主恳谈会上”发表演说。他扬言要准备对中国和苏联两国正面战争,而后全部占领中国。至1940年2月,东条就任临时军事参议官;7月就任陆军大臣兼对满事务局总裁。他担任陆军大臣后,即派遣日军进入印度支那南部,并参与提出建立日本领导下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
3 k% f" R. \8 t7 p5 T4 i
! s$ }7 @- b# { 从政经历
E* ]% |3 e6 [$ ?* ~" r+ {/ l5 s 1941年近卫内阁倒台,1941年10月,东条英机任日本内阁首相兼内务大臣、陆军大臣和对满事务局总裁,授陆军大将衔。此前,他发表宣扬法西斯精神的“战阵训”,强调日军士兵“命令一下,欣然赴死”、“不自由应思为常事”。一上任便在政府声明中重申“既定国策”,即“完成支那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同年11月初,以东条为首的日本政府,在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的决定。11月中旬,东条在临时议会发表战争演说,谴责英、美阻碍日本进行侵略扩张,号召国民节衣缩食,叫嚣“一亿国民齐上阵”。临时议会根据东条的要求,通过了38亿日元的临时军费追加预算案。东条英机大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并抚恤士兵家属,关心国民日常生活,形成当时日本民众心中最平易近人的“爱国英雄”型首相。东条英机为人十分霸道,为事专断,有“剃刀东条”之称。( k) B: M3 [# K
, `% B% E1 L$ u* }* f V/ F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日军根据东条英机的命令,陆续开始对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关岛、威克岛、吉尔伯特群岛及香港等地发动进攻。12月8日,美国、英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 k0 V& F6 E9 c. c" T9 g- K
% y; D+ Y( U% K% |) f1 }0 r1 c9 [
1942年5月,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政府,命令日军联合舰队占领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6月5日,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受到重创,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飞机400多架、兵员3500人。 & d* e' o' X( u3 V; F
' l5 j- l1 q t( N5 F% w" y5 E 1944年4月中旬,为加强中国大陆日军与南洋日军的联系,东条英机命令在华日军执“一号作战”手令,尽快打通横贯中国的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这是东条在中国大陆发动的最后一次较大的攻势。同年7月18日,由于日本在与美国的海战中屡遭重创,在侵华战争中连遭失败,1944年7月9日美军攻克塞班岛,18日内阁会议上被迫下台。东条内阁被迫辞职,东条英机辞去日本首相、陆军大臣及参谋总长职务,退出军政舞台。
7 a" R) k. T4 X |3 \# r7 a d" `0 I- |* ]4 b1 j
战犯
7 S1 L- k5 e9 ~+ g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11日,作为日本头号战犯,被列入甲级战犯名单中的东条英机看到院子外面的盟军警察(M·P)进入住所,向心脏开枪,但是打偏了,自杀未遂。美国大兵冲入室内,输血救活了东条,东条说自己朝心脏开枪自杀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清楚自己的脸”,后被捕入狱。1946~1948年受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在狱中,其他甲级战犯都不和他说话,东条只能一个人专心写自己的口供和辩护词。在法庭上,在全部的55项罪行中,东条是最多的,占了54条之多,当数首恶。1948年11月12日,东条英机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犯有发动战争,侵略别国等罪行判处死刑;1948年12月23日被执行绞刑。
7 z0 n. C& a' H$ V* e' L0 J2 h5 c9 F+ G1 C4 t0 S1 `
1948年12月22日午夜23时30分,东条英机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绞刑。焚尸后美国大兵将骨灰抛入大海,但负责焚尸的三文字、飞田和市川并未将骨灰全部装入箱子,让美军带走。三文字、飞田和市川来到松井石根修建的兴亚观音寺,并交给伊丹夫妇剩余部分骨灰,伊丹夫妇将其秘密保管起来。10年后建起了堂堂正正的“七士之碑”,由首相吉田茂题写碑名。东条英机后来以伟人的面目被搬上了美化军国主义的影片《大日本帝国》。东条英机灵位被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