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开始——登陆占守岛
' m7 E n% m# |2 j! n) \7 D7 }5 w2 @1 k: b6 D3 s
驻守占守岛的日军认为苏军在堪察加的驻军有限,近期是不太可能实施登陆作战的。第91师团在8月15日当天就收到了裕仁天皇颁布的停战诏书,随后8月17日第五方面军总司令樋口季一郎中将从札幌又发来了关于“立即停止战斗行动,但不得已时可采取自卫行动”的命令。这使得岛上守军更加放松了警惕。# }" x q; m1 \/ z
由于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军基地至占守岛的海上航程约有170海里(舰队航行约需一昼夜时间),苏军为避免被日军过早发现,在航行过程中登陆舰队始终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甚至连航线和登陆目标都是在航行过程中才由格涅奇科少将下达的。为隐蔽起见,从起航开始堪察加东南沿岸的所有灯塔均被关闭,这给登陆舰队的航行带来了困难而且连日的浓雾也极大的影响了登陆前航空兵对日军的侦察和攻击。
( v4 D5 a6 f w% j2 v' a5 A5 z
! @0 K) o+ z3 V2 c5 z4 ]占守岛作战开始时双方兵力对比
8 A @4 a* v% n6 c+ u; [
+ t2 p) v6 [: j: l& L$ q营(大队): 苏军 7 日军 6, 兵力对比1.2:1
/ Q& {+ ]$ H8 S0 M2 v轻机枪 :苏军370 日军200 ,兵力对比1.8:1, H( u4 H$ E* X2 `1 B
重机枪: 苏军120 日军75 ,兵力对比1.6:1 - z8 K% D/ y0 `8 W: h
迫击炮:苏军79 日军— ,兵力对比—
: S& Z6 b3 d# K3 V0 E% w& @45和57MM火炮 :苏军45 日军33 ,兵力对比1.3:1 ^8 ] |" c) K( O9 o9 U! t# f7 {
75和76MM火炮: 苏军44 日军60 ,兵力对比1:1.3
/ o4 ?0 g( {; X: _- ]& ~! D! W5 u100MM以上火炮 :苏军37 日军5 ,兵力对比7.2:1+ e& N7 a3 {9 e0 z+ k
坦克 :苏军— 日军60 ,兵力对比—
) S4 c# v& [3 P: Z- X0 L# T7 r A9 t9 Z: S( s* O8 C
3 v; t. |( A3 X2 p4 _9 i" O
9 K! ?* A' `8 z k P# u) c" Z8月18日凌晨2时15分,登陆舰队驶入千岛第一海峡。但由于天气条件恶劣,登陆时间被迫推迟到了拂晓。20分钟后,驻洛帕特卡角的炮兵连对占守岛进行了例行的炮击,炮击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但并未引起岛上日军的警觉。, A& Z9 T3 ^4 u/ |; e4 M
凌晨4时许,在T-334号扫雷舰上的格涅奇科少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随即火力支援中队的舰艇和海岸炮兵第945连开始进行登陆前的火力准备,对海岸猛烈的攻击大约只持续了20分钟左右。4时30分,先遣支队就开始在国端崎和小泊崎之间上陆,登陆艇被分为三个群,彼此间隔600-700米,达英上尉负责左路群,右路群由伊诺泽姆采夫上尉指挥。而先遣支队指挥官舒托夫少校和海军陆战营营长波奇塔廖夫少校都在中路群。由于舰艇过度超载(是因为舰艇不足的缘故)而吃水很深,为避免触礁,登陆艇只得停在距离海岸150-200米的地方。登陆部队只能泅渡上岸,这给登陆带来了意外的麻烦。但是苏军先遣支队登陆之时海面上弥漫着浓雾,能见度不到100米。日军没有能及时发现登陆的苏军,使得先遣支队并未遭受到日军的有效抵抗,上岸后很快就占领了离海岸不远的两道堑壕(日军在上陆正面只驻有2个步兵小队,配备有速射砲3門、大隊砲3門、臼砲4門和野砲2門)随后在没有稳固登陆场的情况下就绕过沿岸工事向占守岛腹地发起了进攻,1小时后先遣支队已经沿着国端崎和小泊崎之间的谷地向该岛纵深推进了近2公里。在登陆场的侧翼,只有波奇塔廖夫少校率领着1个海军陆战队连在进攻在小泊崎的日军火力点,但由于缺乏重武器,进攻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这使得苏军的登陆场仍然在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火力控制之下。
. v' L# S, B; A5时30分,主力第1梯队准备登陆,但遭到了已经从最初的混乱中恢复过来的日军的猛烈攻击,其中配置在国端崎,小泊崎以及“马利乌波尔”号油船(原是一艘苏联油船,1943年在小泊崎触礁,后来日军在船上装备了火炮和机枪,当作一个固定火力点使用)上的日军炮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准确的炮火使苏军的登陆舰艇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多艘被击沉或被击伤,这其中包括第101师师长季亚科夫少将(他同时也是登陆指挥员)及其指挥部所在的军舰,使其暂时失去了对登陆部队的指挥。而在登陆场上陆的部队也遭到了日军猛烈火力的压制,损失惨重,进展缓慢。6 g& F2 Y0 @" q
9 {2 }. S' @) a8 {# m1 R/ C g8 P2 @虽然苏军火力支援中队的舰艇和海岸炮兵的还击很快摧毁了“马利乌波尔”号油船上的火力点,但由于国端崎和小泊崎的火力点大多隐蔽在地下的永备工事中,因此苏军的炮击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 m5 p; R: L% z+ B) v
遭到日军炮火袭扰的主力第1梯队上陆十分缓慢,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直到上午8时上陆才基本结束。不过这些部队也和先遣支队一样——只携带有轻兵器,大多数的火炮等重武器因换乘船只不足而依然没能卸载。当时登陆场的情况很严峻,这些部队本该立即组织攻占日军在国端崎和小泊崎的炮台,但是由于他们和季亚科夫少将的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只得跟随先遣支队向内陆推进。% @0 B" e, s9 }0 Q" _( \4 C. p, }8 l
9 q( w( d4 s: ^ X L! h
/ j6 P) \5 l c7 [6 u, s! {$ b$ H
! |& ^8 z# g) o# A/ P8 N! B与此同时,先遣支队的前锋已经逼近日军重点设防的165和171高地,驻守在这两个高地上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5 F" b2 j% k2 O% o
5 o9 @/ j3 k& V' P
此刻苏军火力支援中队和海岸炮兵本该适时的对先遣支队的行动进行支援,但由于得不到准确的炮火校正而无法发挥作用。(先遣支队登陆时携带的22部无线电台中有21部都在泅渡过程中因被海水浸湿而失灵,这不仅影响了支援炮火的射击效果而且给苏军的进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以至于使部队在登陆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6时,苏军对165和171高地之间的谷地组织了数次冲锋,试图突破守军的防线并控制通过这里的片岗-国端崎公路。不过遭到日军1个步兵大队以及20辆坦克的反冲击,最终因兵力不足又缺乏重武器而被迫转入了防御。直到上午9时,先遣支队才通过“捷尔任斯基”号护卫舰校正哨的电台(这也是先遣支队唯一一部完好的电台)与登陆舰队取得了联系。在得到舰炮的火力支援后,9时10分,先遣支队开始向165和171高地发起冲击,10分钟后便夺占了这两个高地斜坡上的第1道堑壕。但很快日军投入1个大队的兵力又将苏军打退回出发阵地。接着日军对先遣支队的阵地发动了数次反扑,此时双方的兵力都没有得到较大的补充,因而在165和171高地的争夺战呈现出胶着的状态。
" z2 `5 r3 v9 v1 p1 L4 r主力第1梯队登陆完成后,考虑到登陆场当时危急的形势和恶劣的天气,格涅奇科少将下令放弃原计划的在别飞湖地区和中川湾的登陆行动。其余的登陆部队直接在国端崎和小泊崎之间的登陆场登陆。上午9时,主力第2梯队开始上陆,和第1梯队一样,在换乘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日军猛烈炮火的打击,损失了4艘登陆船和1艘护卫艇,另有8艘登陆船遭到重创。- X) a) _' {0 E& U m
在吸取了先前登陆的部队缺乏重武器的教训后,第2梯队在上陆过程中开始重视卸载重武器,苏军甚至利用日军炮击的间隙,用救生用的木料在登陆场搭建起了一座简易码头。但是为了保证重武器的顺利卸载,使得第2梯队的上陆也变得十分缓慢,直到13时,主力第2梯队的人员才基本上岸。(全部人员登陆直到日终前才结束)不过在日军火力控制登陆场的情况下,苏军的装备仍有大部分滞留在海上。
0 s! p9 p- H. e: t$ E) [0 t. `4 f5 A% j D
1 K- q3 H0 D9 g/ X) N. R8 R6 t18日整个上午,恶劣的天气状况使得苏军的航空兵基本无法发挥作用。直到中午时,在能见度稍微好转的情况下,苏联空军混成航空兵第128师派出各由8-16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几次袭击了片岗和柏原,以阻止日军通过两个海军基地进行兵力调动。同时,日本海军东北航空队派遣队和陆军第54飞行战队也派出仅有的8架飞机(其中九七式舰攻4架,一式陆攻4架)对占守岛附近的苏军军舰进行了攻击(尤其集中对千岛第一海峡内的苏军运输船只进行了数轮攻击)。不过,由于进攻规模都不大,加之天气原因,苏日双方航空兵的这一轮空中打击都未能取得较大的战果。
* ^* `0 Z+ n) {5 y- A) y, `( R, D0 h/ C
4 a( q: M% r" }+ F- E0 J争夺165和171高地 ; [% l3 T* q6 C! X6 c2 i
* W! X) L: `9 o. x9 e在登陆部队上岸基本完成后,战斗的重心开始向岛内转移。其中最激烈的交战就在165和171高地展开。上午11点,主力第1梯队赶到171高地同先遣支队一道再次向两个高地发起进攻。不过这次没有统一指挥的进攻依然没有取得关键性的战果(在主力第1梯队登岛后,本该由季亚科夫少将接管岛上所有部队的指挥权的,但此时季亚科夫少将仍然被困于海上)到下午13时,主力第2梯队也赶到165高地,随后第101师副师长阿尔丘申中校(兼任主力第2梯队指挥官)受命接管了岛上所有苏军的指挥权。阿尔丘申中校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和重组,组织了战斗保障和协同动作,准备在下午集中主力对171高地发起决定性的进攻。同时日军也向165和171高地集结了大量兵力,这其中还包括第74旅团的一些部队。下午14时,日军两个大队在第11坦克联队的18辆坦克的支援下,从171高地西南坡的岩礁区域率先向苏军发起了反攻,日军企图从这里切入苏军防线后方,并会同171高地上的守军对其加以围歼。一开始,日军的冲击突入了因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惫的先遣支队的防线。但阿尔丘申中校立即向这个方向集中增派了近一百支反坦克枪和四门45MM火炮(这也是登陆苏军手中仅有的重武器),才阻止了日军的反扑。一个多小时后,在损失了数百人(其中包括第11坦克联队联队长池田末男大佐)和17辆坦克的情况下日军被迫转入防御。 @, q( H! @( f: H: N+ Z g$ d
此后,在一整个下午,165和171高地都处于苏日两军的激烈争夺中,高地曾经三次易手。直到傍晚20时,登陆部队才在舰炮和海岸炮兵的全力支援下攻下了这两处制高点。到日终时,苏军沿摩利川一线与日军对峙。在占领了165和171高地后,苏军已经建立了一块的正面4公里,纵深5-6公里的登陆场。但是还在日军手中的国端崎和小泊崎炮台依然威胁着苏军重装备的卸载(而苏军却急需这些重武器以准备第二天的战斗)。; g& `7 L& G- A, V s; q' x* w" `
鉴于这种局面,20时,格涅奇科少将向登陆部队重新布置了战斗任务:专门成立的突击队应在24时前夺取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炮台,以保证夜间装备卸载的完成。登陆部队应于19日晨向片岗基地发起进攻,力争在19日傍晚前攻占这个基地。航空兵准备在夜间和拂晓对片岗基地和日军的集结地域实施轰炸。5 Y% @6 Q. Y2 ~6 z
夜间苏军一方面组织强攻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炮台,另一方面全力进行装备的卸载。但是对国端崎和小泊崎的进攻却很不顺利,守军利用这里坚固的工事群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直到19日清晨,苏军突击队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彻底摧毁了国端崎和小泊崎的日军炮台。而受到日军炮火影响的卸载工作也进行得不太理想,至19日晨,苏军只卸载了约十余门火炮(由于缺乏足够的运载工具,这些火炮都是登陆部队用手推到前线的)
1 `% M9 S4 l+ y% R4 s/ }) N' V日军方面,在夜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兵力调动和重新部署。从幌筵岛调来的第74步兵旅团的部队和装备大量加入了占守岛守军的作战序列。到19日清晨,日军已在摩利川一线集结了约5个步兵大队,70门火炮以及第11坦克联队几乎所有的残余坦克。准备与登陆苏军决一死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