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9 N. ]; r( p3 A) D5 P
上午8点双方展开后的态势 4 m; u/ c2 ]& i7 F1 O* l

2 j) R' R- }# [4 P普拉西会战第一阶段 + `1 F- i* z& R1 z; p+ b3 R
 ! b+ J, F% a. R
普拉西会战第二阶段 9 Q. F' k- _0 ^2 f8 A& C
当孟加拉军队前进时克莱武在狩猎小屋顶上看的一清二楚。克莱武也为敌人数量之巨而震撼,特别大量是装在巨型六轮平台上的重炮。他试图与米尔.贾法联系但战斗很快打响了。双方部队在500码的距离上交火,1个小时后孟加拉的所有大炮都到了第一线,克莱武命令部队退到树林中。由于树木的掩护,重炮的威力大打折扣,燧发枪射速上的优势也暂时弥补了数量的不足。不过随着战斗胶着到11点,远征军的伤亡不断增加,而这时尽管克莱武注意到了孟加拉军的左翼在按兵不动却仍然无法确定米尔.贾法的意向,如果他这时加入战斗远征军将腹背受敌。克莱武甚至和他的军官私下考虑退入树林然后于夜间偷袭纳瓦布的帐篷。就在这时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12点时一场大雨突降,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大雨使双方都沉寂了下来。雨后孟加拉的所有火枪火炮都因为火药被淋失去了作用,而英印部队由于训练有数,完全没有让火药受到伤害。这时克莱武表现了过人的冷静,命令部队在敌军有动作之前按兵不动。这一决断很快得到了回报,米尔.马丹以为英印军的火器也失效了亲率骑步兵发起了全线冲锋。孟加拉的冲锋遭到了劈头盖脸的火力,前军向后逃窜,后军在混乱中又陷入淤泥,米尔.马丹也在冲锋中阵亡。这就是战役的决定性时刻,克来武依照自己的判断相信只要击溃正面的敌军,摇摆不定的米尔.贾法一定会倒向他这边。下午2点,包括掩护侧翼的部队在内,全部远征军发起反击,陷入混乱的孟加拉军队一触即溃,重炮全部被毁。在亲眼看到忠于西拉杰纳瓦布的军队全军覆没后,米尔.贾法正式倒向克莱武开始攻击西拉杰。下午3点胜负已经分晓,4:30逃回营地的忠于纳瓦布的残余部队投降,普拉西会战结束。战役中共有22名英国人,16名土兵阵亡,大部分是在炮战中遭受的;孟加拉军队损失大约500名步兵和500名骑兵,剩余的几乎全部被俘或溃逃。( H- C- w" C! B9 x$ R! a

5 ^6 K9 K) O1 Q$ f {2 J ^米尔.贾法加入克莱武一方
* o9 p( |9 S$ A这场战斗英军获胜有一定的运气成份,很大程度是依靠了一场大雨。也许这场雨并不在克莱武的计算之中,克来武敢于和纳瓦布的大军对抗也许只是对改善不利态势的尝试,但正是因为他敢于行动才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的。有种普遍观点认为克莱武在普拉西会战的胜利是阴谋的结果,但事实上这一结果主要归功于克莱武战前的果断和战场上的冷静。我们只能说这场战斗的结果有赖于战场之外的因素,这些因素又是和战斗交织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反而展现了克莱武把握全局的杰出能力。同样,远征军的素质也是获胜的重要因素。正是仰赖严格的训练和高度纪律性,其得以和火力远占优势的敌人打得旗鼓相当,又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普拉西会战中的克莱武不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而是指挥若定的统帅,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
; S8 C/ d3 e; Z孟加拉总督! m- k& ?9 y& I7 e! e8 X) t5 D
普拉西之后克莱武指挥军队彻底摧毁了法国在孟加拉的影响帮助米尔.贾法扫平了异己登上纳瓦布之位。1760年被四年征战带来的伤病折磨得克莱武离开了印度。他把军队交给了老友劳伦斯让他在东印度公司雇佣军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半官半私性质的英印军队,将土兵制正式化。以后这支土兵部队就成为了支撑英帝国的基础。克莱武在孟加拉的征服给英国带来了巨大财富,仅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年收入就达100000英镑,日后更是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始资本,这些当然是以孟加拉人民的深重灾难为代价的。克莱武本人通过强取豪夺获得的财富高达160000英镑,不过他走前留了70000给军队。
6 \! @7 ?* y3 A6 \. k; B在英国克莱武成被封为普拉西男爵并成为了议员。克来武为成为上流人士挥金如土结果反而招来鄙视,他这时又因为长期吸食鸦片已经百病缠身。1763年7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为整顿财政任命克莱武担任孟加拉总督并于1765年5月到达加尔各答。克莱武不在的这段时间,法国在优势的英印打击下连遭失败,都布列斯黯然回国,而不甘心做傀儡的米尔.贾法联合了大莫卧儿同东印度公司开战,但是这时孟加拉己无像样的军队了。结果联军在布尔克萨(Buxar)大败,从而彻底丧失了反抗能力。克莱武到来后更加紧了实施了一系列分化政策,最终在1765年8月12日5位孟加拉地万(Dewan)在克莱武的帐篷中承认了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双重管理制度”,即既保留了地方统治者们原有的行政机构,东印度公司又拥有税收和审判民事案件的权利。这为英国带来了每年4百万银元的收入。克莱武还在印度设立了政府对公司的监督系统有效打击了腐败,为公司之外的英国人在孟加拉经商提供了便利。
2 C) j" `$ b3 ~3 Z4 v, f. u尾声
8 K0 v' D+ v! e% L) Q) o& x5 {克莱武从当后勤官开始就假公济私后来更是贪得无厌,然而真正位处总督时却对这些行为严加打击。1767年克莱武回国。这时有人把他以前贪污的老账揭了出来,把他和东印度公司贪赃枉法的事提交到下院。这个说来好笑,克莱武过去贪污无度结果被奉为英雄,全力整治腐败时却被传唤到议会询问财产来源。结果就有了克莱武在下院的慷慨陈词。大意是:不是我爱财,而是印度太富,我已经算收敛的了云云。结果不了了之。1774年11月22日不堪病痛折磨得克莱武用小刀自杀,而任命他为北美总督的指令刚刚签署。如果克莱武到北美上任结果会怎样呢?6 i. O* P2 [; X6 ]7 c j' O c
克莱武的人品备受诟病。为了敲诈孟加拉的富商克莱武伪造了政府指令,结果日后被人带到议会下院作为证据,至于横征暴敛,根据贿赂办事就更不用说了。不过克来武对他的部下还是赏罚分明的,对他的朋友也很够义气,不论是欧洲人还是印度人。克莱武可谓是典型的行动型将领。表面上看他取得的胜利都或多或少依靠运气,然而正是他的大胆与果断使他每每能抓住转瞬即逝了战机。克来武在政治外交上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在这样一个可以自由行事的印度,他集决策者和执行者与一身,把军事,外交,政治手腕交织在一起,以如此之小的成本为英国建立了帝国的基础。( r: D) ?$ C1 e% L) [# K0 Z
& y2 s3 H, n) R- Jwww.sonicbbs.com# m! e3 L. a. M* _. q
; z. l* ~; E( K2 @& b1 为扩大兵员,欧洲人殖民组织从一开始就在印度招募当地人参军,给与欧洲式训练,与欧洲军队混编。但土兵制的正式建立是在1763年克莱武征服孟加拉之后由斯金格.劳伦斯实行的。这里出于方便直接称东印度公司的印度人正规士兵为土兵,事实上还是和真正的土兵有区别的。
* C9 V1 s5 Y5 T% r
2 H$ V( @8 I. E( P5 _www.sonicbbs.com/ t+ q+ v5 U8 T0 d
+ l+ b+ i8 g6 o2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围城主要是通过火炮和掩护壕交替前进来完成的,而印度地方的军队显然缺乏相关训练。因此往往少量装备燧发枪的欧洲部队就能守住要塞。相反,由于印度地方军队在守城中都是不部队平均部署在第一线,更因为印度地方军的装备都是火绳枪与弓箭,在欧洲人的攻击下没有哪座要塞曾经长期坚守。& O7 ] U. N. u! p* P' d( Q
) s% `& D; l8 z4 Q. B
www.sonicbbs.com
s+ {' i, X9 K( O$ Q( a5 j- J( e) J0 q' V. X
参考书目
' U3 Q" X7 u. H7 E# GOsprey: Battle of Plassey' C2 ]" Q6 V. A
Mark Bence-Jones: Clive of India
" m/ O+ X' @+ C% ` fH. E. Marshall:Story of Our Empire& y, N- W5 a& y: t8 G3 t
www.columbia.edu: MUGHAL MAPS from c.1500 to c.1750- F, A. \# I( B$ @0 J) k. R
www.12regtra.com6 h6 n- Y; A0 b$ x+ p! a5 Q) b/ R
http://www.fordham.edu/halsall/mod/modsbook.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