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讨论] 太平洋战争:中途岛海空战(5)备战--资料整理

  $ y- i! j9 q9 V, R+ z* J
  “中途岛”就如其名,它几乎位于太平洋的中心,它本身倒是无足轻重,但美军在岛上设有重要的前进观察哨,从这里派出的侦察机可以监视整个中太平洋。日本人一旦控制了中途岛,就等于在以珍珠港为顶点,以美国西海岸为底边的美国防御三角区上插进一个楔子。
0 [2 W% j: Q' @  W0 I! H  O% h+ e  F2 w
一.美军的作战企图% |8 O9 u2 R8 t
& f& q1 [+ r4 r; {0 |2 e
  与偷袭珍珠港一样,日军把中途岛计划的成功寄托于保守秘密。但是,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却预见获悉,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的入侵。( ]: A" q# P2 y: W5 @: T8 ^
  尼米兹之所以知道这一点,完全要归功于罗彻福特的作战情报处。由于罗彻福特的情报处已经破译了日本人正在使用的JN25密码。日本联合舰队发出的密码电报有90%都被罗彻福特的情报处截收了。有关中途岛行动的情报,可以说是日本海军送上门来的礼物。, K. A# q1 r& \9 j- D
  罗彻福特根据截获的日军若干封电报已经判断出,日军将于近期在太平洋上的某个地点采取重大军事行动,而究竟是在什么地点却一直没搞清楚。但是,罗彻福特发现,日军在几封电报中都提到了“AF”。
% A) ^' W9 T- F/ s, H4 a$ v9 }  “AF”是不是代指日军将要袭击的地点呢,它在哪里呢?
/ H' K$ R: k; W$ R  |  罗彻福特注意到,长期以来,日军经常用A字起头的两三个字母表示美军在中太平洋海区的部署。他们曾以“AH”代表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的地点“珍珠港”;以“AC”代表马绍尔群岛。记忆力过人的罗彻福特还从浩如烟海的电文中找到1942年初的一份日军电报,电报是要求水上飞机从马绍尔群岛起飞,中途在弗里格特珊瑚礁从潜艇上接受燃料补给,再飞往珍珠港,电文还提到要注意避开来自AF的空中侦察,从地图上分析罗彻福特认为,“AF”只能是指中途岛。
1 w3 P8 B; u; t4 F, R& C; G& h  尽管工作繁忙,尼米兹将军还是决定到中途岛上对防御工事作一番视察。5月2日,尼米兹及其参谋人员详细视察了中途岛的两个小岛——东岛和圣德岛。尼米兹走进炮兵掩体,进入地下指挥所,检查了飞机库,向陆战队守卫人员询问了一些情况,察看了通信设施操作情况,特别是同檀香山联系的重要线路。依靠这条属于旧的太平洋海底电缆系统的线路,使中途岛和珍珠港之间能直接用英语进行联系,而不致受静电干扰或被敌人侦听、破译。
3 l8 s3 o" m& [0 G. P, v) Y! y4 }: a  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罗彻福特据无线电电讯分析,大批日军舰只正在本国海域和马里亚纳群岛集结。罗彻福特及其助手认为,日军确有攻占中途岛的企图。9 M: ]4 M0 G$ [. a" c$ O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罗彻福特中校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向尼米兹建议:让中途岛守备队用明码给夏威夷司令部发出一封假电报,佯称“净水设备发生故障,岛上没有其他水源,目前饮用水严重不足。”尼米兹咧嘴一笑,他很满意罗奇福特的这个小小的圈套。$ A  S) M# s( ?
  中途岛上的海军司令部受命用浅显的英语拍了一份作为诱饵的无线电报,报告中途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果然不久以后美军截获的一份日军密码电报声称:“AF”可能缺少淡水……补给舰队务必向“AF”登陆部队提供淡水……。这份电报发自,设在日本倚玉县平林寺附近的大和田海军通信队,是日本海军的侦听中心。为此,日本海军为进击中途岛的机动舰队特意增派了淡水供应船。
1 c$ }8 \% _) t# `; Y' o, T# I  5月中旬,美军又连续截获日军的几封电报,破译后初步判断日军将把其联合舰队的所有兵力都用于中途岛作战。这使尼米兹将军大吃一惊。他感到事态很严重,要罗彻福特尽快查明日军可能的进攻日期。3 o! G8 S" ?  q& P" Y& X
  一连几天,尼米兹茶饭不思,翻来覆去地考虑。联合舰队的主要力量正齐聚日本国内基地。这难道仅仅为了一个弹丸小岛?日本人集结的力量如此之大,足以威胁整个夏威夷和西海岸的安全。问题是,美国再也经不起又一次重大失败的打击了。华盛顿完全有理由表示担心,这也不能丢,那也要防备。可尼米兹做不到面面俱到,他没有全面布防的实力,他手中有限的舰只和飞机只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在一个点上。即便如此,能否抗得住日本新一轮进攻还很没有把握。! I& T7 B! V# c7 s, I5 x
9 Q# l/ P' j5 D# E
1.日美开战后,美军在太平洋战区共有5艘航空母舰,其中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于1942年1月被日本潜艇击伤(日军以为被击沉),在圣迭戈刚刚修好,但因该舰的飞行员正在陆上接受训练,还不能立即投入战斗。但他还是抽调第17特混舰队的菲奇将军前往圣迭戈,去加速组建“萨拉托加”号特混舰队,并担任该舰队的司令。  n+ D% C2 R8 M# t' d
  “列克星敦”号在刚刚结束的珊瑚海海战中已被击沉,“约克城”号也在这次海战中被击伤。尼米兹已向弗莱彻的第17特混编队发出命令,但命令中又不带任何特别的迫切性。命令说;“一切就绪后,以最高续航速度开赴珍珠港”。既然是“最高续航速度”,那就不是“最高速度”,而是稳定的快速:既不浪费时间,又不浪费燃料。因此,弗莱彻的第17特混舰队并没有意识到另一次重大的战役即将发生。
! I( t- O- X5 r) g+ @. g8 |$ g  “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空母舰完成对日本本土空袭任务后,立即赶去参加珊瑚海海战,但它们还没赶到珊瑚海,海战就已结束。尼米兹为了使日军认为太平洋舰队的全部航空母舰都已到了南太平洋,让哈尔西把他的特混舰队向敌人摆开阵势。同时指示哈尔西特混舰队不得越出岸基飞机空中掩护的范围,哈尔西非常生气,感到这简直是打断了他的双腿,使他动弹不得。5月15日,哈尔西怒气还未消,就接到尼米兹要他返回珍珠港的命令。   因此,在5月15日以前,尼米兹实际上没有一艘航空母舰可以用在中途岛方向。
" P8 C) J1 f6 R  2.尼米兹认为,日军将对阿留申群岛的进攻是牵制性的行动,但如果尼米兹对弃其之不管,他就会遭到公众舆论谴责。于是,5月17日,他组建北太平洋部队:由罗伯特·A·西奥博尔德海军少将任司令,
, `) g5 l' w$ S4 Q  统率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路易斯维尔号”;
2 ]4 O  e# S; Y- _: O4 t    轻巡洋舰:“火努鲁鲁号”、“圣路易斯号”、“纳什维尔号”及10艘驱逐舰。
* x" {6 {$ B& m% g  以加强阿留申群岛的防御。虽然没有航空母舰的北太平洋部队,很难打退敌军航空母舰部队的进攻,但如果西奥博尔德掌握适当时机把部队部署在适当的地方,就有机会打乱日军进攻北部岛屿的任何企图。
  p! b4 v4 G" S" R  3.尼米兹麾下还有一支强大的战列舰部队,由太平洋舰队前任司令派伊海军上将任司令的第一特混舰队驻在旧金山。该舰队由:/ |3 O$ z- m; h1 k9 N; z! }: ?
  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马里兰号”、“科罗拉多号”、“爱达荷号”、“田纳西号”、“新墨西哥号”和“密西西比号”、8艘驱逐舰及护航航空母舰“长岛号”组成。4 d% q* P* ^; y  O; L6 |+ v( n7 t
  但尼米兹考虑,一是战列舰部队速度太慢,不能与快速的航空母舰部队一同行动;二是将任何能够加强对敌航空母舰的远程打击力量的部队转作中途岛警戒部队的做法并不可取,所以尼米兹没有将战列舰部队派出。
/ ]; b2 ?% V/ J8 N  从当时情况看,尼米兹的决定是有深谋远虑和很有魄力的,完全打破了传统。多少年来,美国海军一直墨守战列舰乃海上皇后的成规,但在珍珠港事件后6个月内,在数量上处于严重劣势的太平洋舰队司令竟故意将战列舰搁在一边。尼米兹并非飞行员,而山本享有海军航空力量倡导者的称号。但正是这位美国人决定不向中途岛派遣这种过时的战列舰。
/ t8 R' r0 @. I  4.尼米兹真正要求作好准备的部队是航空兵,大量的航空兵。5月18日,以L·廷克陆军少将为司令的第七航空队奉命进入特别战备状态,准备迎击敌人很可能要发动的进攻。廷克少将当时最好的战斗武器是四引擎B-17轰炸机,即富有传奇色彩的飞行堡垒:它载量大、飞行距离远。在此之前,第七航空队一直是用飞行堡垒来执行搜索和攻击任务的。但是,5月18日进入“特别战备”后,廷克少将连续10天没有给B-17机下达搜索任务。它们“作为攻击力量,一直携带着500磅和600磅重的爆破弹待命”。
8 G! F- ~1 t" u+ L1 P- }$ o4 T8 F  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指挥官英格利希海军少将,要求把他的潜艇散开去执行搜索和攻击任务。尼米兹却认为现在不是在大海中捞针的时候,他把搜索与攻击任务交给了视野开阔的航空兵部队,并命令巡逻归来的潜艇部队进驻中途岛附近,以便有足够兵力来对付敌人的任何进攻企图。 & h- @  `( n; i( U/ J- s7 [
  5月24日, 尼米兹和他的高级助手们齐聚舰队司令部的会议室,焦急地等待罗彻斯特的到来,准备听听他汇报日军最新动态。半个小时后,皱着眉头、有些心神不安的罗彻斯特终于来了。尼米兹扫了他一眼,明显露出了自己的不满。罗彻斯特表示歉意,解释说他和助手们为了一份密码电报熬了一个通宵。 ! Z) `, Z1 S, m3 B) ^& v+ k7 B
  罗彻斯特顾不上周围人们嘲讽的目光,急匆匆地汇报了情报小组的新发现:“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日本联合舰队将在东京时间6月4日进攻阿留申群岛,6月5日进攻中途岛。”罗彻斯特说,情报小组基本掌握了日本的参战兵力、数量,甚至连部队单位、各舰舰长、舰只的航线都了如指掌。 % g" t3 X& K0 p2 y
  接着,他又介绍了联合舰队的兵力分配情况:除了阿留申方向,直接用于中途岛作战的日军兵力为2至4艘战列舰、4至5艘航空母舰、8至9艘重巡洋舰、4至5艘轻巡洋舰、16至24艘驱逐舰、至少25艘潜艇。山本将率领直辖部队参战。 7 M3 Q# O3 b' T; Z: b
  听到这一切,会场沉静了好一会儿。日军舰队庞大无比,令人咋舌。 ) V" i1 z" {/ w; {8 D
  罗彻斯特最后说,在战斗开始前,他的情报组不再可能通过破译获得更多情报了,因为日军按照通常的做法已经更换了战时使用的密码,或者至少已下达了一套新的附加数码组。日军使用新密码后,破译人员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在日军重复使用新密码之后才能识破密码的内容。   5月26日拂晓,哈尔西的第26特混舰队出现在西南方的地平线上。该舰队的21艘军舰,包括“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很快塞满了珍珠港。下午,哈尔西中将来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尼米兹见到他大吃一惊。哈尔西露齿微笑,但不能掩盖他憔悴的面容,他的体重减轻了二十磅,患了皮炎病。从他发黑的眼圈可以看出他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6个月来,除了短暂的泊港以外,他一直呆在舰桥上。他已积劳成疾,显然不能继续带领舰队作战了。 # E9 d# l; X+ _
  在危机到来前夕失去一位最有进取精神的航空母舰指挥官,的确是一个重大损失。在住院之前,尼米兹要哈尔西推荐一位合适的人选。哈尔西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斯普鲁恩斯少将。
: O$ \8 V/ ~0 f; B  U# R  斯普鲁恩斯:56岁,毕业于海军学院,曾在驱逐舰上任过职,当过轮机军官,在射击指挥方面也是行家;曾先后担任美国海军学院的参谋和院长,担任过战列舰“密西西比号”舰长及第10海战区司令;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不久,任哈尔西的第16特混舰队巡洋舰队司令。+ k+ i/ e8 O6 ~# b0 }% R4 Q
  斯普鲁恩斯在海军军官团圈内,斯普鲁恩斯并不出名,甚至他的一些同事认为他是个“冷酷的家伙”,一点幽默感都没有。斯普鲁恩斯的性格与哈尔西恰好相反。哈尔西是那种容易冲动,先干后想的人。而斯普鲁恩斯胆大,但从不鲁莽,冷静而镇定,凡事总三思而后行;哈尔西能唤起人的想像力和激情,而斯普鲁恩斯能触及人的心灵和理智;哈尔西常常溢于言表、慷慨激昂,而斯普鲁恩斯言简意赅,一语破的。他俩在太平洋战争中各自占有重要的、独特的地位,各自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尼米兹十分喜爱和赞赏他俩,曾精辟地归纳说:“斯普鲁恩斯是将军的将军,哈尔西是水兵的将军。” 中途岛海战结束后,尼米兹说:“这是一个我从后悔的选择。斯普鲁恩斯有卓越的判断力,以战术判断准确和头脑冷静著称,是一个讲究方法的文静的策略家,而且有打仗的天赋。”
9 T  f7 E1 u$ f7 u8 H  其实,由斯普鲁恩斯接替哈尔西代理特混舰队司令并不见得是坏事。哈尔西为赢得太平洋战争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哈尔西容易冲动的性格,并不适应中途岛战役,这次战役要求指挥官具有冷静、稳健的判断能力,但哈尔西不具备。 / Z/ u/ M1 Q9 ?: L! N
  这样,斯普鲁恩斯被任命为第十六特混舰队司令并接管哈尔西的参谋班子。
% j& V% A8 P& X  5月27日13时52分,弗莱彻将军的第17特混舰队抵达珍珠港。在珊瑚海海战中受伤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在海面上拖着一条10海里长的油迹,歪歪斜斜地驶进已经准备好的船坞,等待修理。
  \4 O+ `7 D4 I5 e+ }9 J  “约克城”号抵达前发来的电报中,菲奇将军估计“约克城号”需3个月时间才能修复。但尼米兹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他想让“约克城号”参战。如果没有“约克城号”参战,那么,中途岛附近的航空母舰之比将成为日军4或5艘,美军2艘。这样,比例悬殊太大,很难鼓舞起美军官兵的信心。尼米兹曾经当过海军工程人员,于是他带着一个视察组,穿着长统靴,踩着泥水对“约克城”号进行了检查。& \2 p; P0 S7 w# F
  “约克城号”共中3颗炸弹。第一颗直接命中飞行甲板,尔后穿过“飞行甲板、舰尾部下甲板、主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在第一○七号框架附近、第四甲板上方数英尺处的航空用品仓库内爆炸”。这颗炸弹在下落过程中给航空母舰的结构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使数层舱壁和好几个弹簧门破裂,在舱体内撕了几个大口子。弹片和其它碎片四处乱飞,引起了大火,并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尽管这一击“未使‘约克城号’严重地失去战斗力”,但却使其航速降到25节。由于航空母舰的装甲不厚,只能靠速度来保护自己,因此,速度的减低就大大降低了它的战斗力,影响了它的安全。
/ ], e7 F: C  x# t  第二颗炸弹“擦过前右舷炮台走道的舷外舱口栏板”在舰首爆炸,炸瘪了航空母舰“装甲带的下沿”,使横架和舱壁起皱内陷,有几处舱壁与舰体分离。这一炸弹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油”从舰体裂缝“流出,在舰尾形成了一片油区”。
5 E% V2 r3 r$ {, B& I; _1 o  第三颗炸弹“落在与第二十号框架并排的右舷舰首约50英尺处的水面爆炸”。弹片在舰体上穿了四、五个洞,并划破了第二十号框架处的油管,这一颗炸弹造成的损失较小。
) h) m! @- j  h  g# B, m- u9 Q& e  尼米兹发现“约克城号”的推进器、升降机都是好的,木制飞行甲板已经修复,被炸坏的隔舱暂时可以用木料支撑住。于是,尼米兹温和而又果断地对视察组的成员说:“我们一定要在3天之内把这艘舰修好。”视察组的成员互相看了一眼。停了一会,舰舱修理专家芬格斯塔德海军少校代表大家回答说:“是,长官。”
# \1 o% E* o# X; g: r/ u8 Z" t' K  但“约克城号”不仅需要修理,而且需要补充飞机和飞行员。尼米兹将正在维修的“萨拉托加号”上的战斗机中队,并入了“约克城号”的战斗机中队,由撒奇海军少校统一指挥。
! I& J1 W, z2 z2 o: q# [  5月27日晚上,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同特混舰队参谋部在德雷梅尔将军指导下举行联席会议,制订作战方案。出席会议的人员有:脸晒得黝黑,斗志高昂的弗莱彻将军;寡言少语,深思熟虑,行动果断的斯普鲁恩斯将军;肚子里情报资料多得几乎要鼓起来的情报参谋莱顿中校。: k- c5 \2 l4 S  q
  尼米兹的情报小组虽然破译了日军计划,不仅没有打消太平洋舰队和海军作战部一些人的怀疑,甚至加剧了他们的担忧,这会不会是日军的圈套?为什么日军会将如此机密的作战计划全部用电报发送,因为即便是最保险的密码,也有被破译的可能,这可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此时,尼米兹完全显示了一位战略家的胆识,他在没有其他更准确的情况下,决心以情报估计正确无误这一假设为前提拟定作战方案。& I9 q' q7 [2 R6 d7 O( ?) F3 }
  他命令莱顿把从电台以及其他情报来源获得的所有数字,进行细致的核对,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出战斗打响的时间。莱顿查阅了前三周的情报材料,伏在图表上研究太平洋的风向、气象和洋流。他不断通过电话同罗彻福特核对情况。然后,莱顿说:“我现在很难讲具体。” + n9 u' {+ q! b& ?
  “我要你谈具体,”尼米兹回答说,“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你现在不是莱顿少校,而是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告诉我你的作战计划。”  莱顿深思了一会儿,仿佛在竭力进入山本的角色。稍顷,他开了口:“先前我已经报告过,联合舰队将于6月5日进攻中途岛,现在我谈谈6月5日这一天的情况。东京时间凌晨3时,或者说当地时间早晨6时,中途岛的搜索飞机将在该岛西北325度方位、距离175海里的地点发现日军,日军将从那里发起进攻。”
; }, S3 B) E, T9 @  莱顿谈的比尼米兹想象的要准确得多。他也知道,莱顿要不是对他报告的事实和数字确有把握,他是不会谈得这么具体的。实际情况是开战当天,南云第1机动部队的攻击机群于东京时间2时55分(当地时间早晨5时55分)在中途岛西北320度方位、距离180海里处与美军搜索飞机遭遇。莱顿的推断与实际情况仅仅相差5分钟、5度和5海里!在浩瀚的大洋上,这简直就算不上是误差。
, i7 T) ~' A8 I: F+ s; |1 i  尼米兹先结合莱顿所提供的最新情报,扼要阐述了自已的观点并制定了作战计划:+ ]& y, |. b7 B+ U! W5 j
  1.根据情报,预计日军将从西北方向进入中途岛海域,日军突击部队将在拂晓发起攻击,攻击机从南面飞向中途岛,搜索机从北面、东面和南面进攻。
0 {7 k+ H* ^7 q& e  对于美军来说,由于舰只不足,美航空母舰部队应避免在中途岛以西正面与日军交锋,而采取侧翼伏击战术,突然袭击日军航空母舰部队。第16、第17两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秘密驶抵北纬32度、西经173度的中途岛东北约325海里处会合(尼米兹称为“运气点”),而美侦察机须自中途岛飞出700海里,在航程短得多的日舰载飞机发现美航空母舰之前,侦察出日航空母舰的位置,以便主动对日本舰队实施攻击。
! M  r3 L" k, b( S. Y; b! U& P. e  斯普鲁恩斯的第16特混舰队于5月28日起航,而弗莱彻的第17特混舰队要等“约克城号”修好后才能走,所以弗莱彻必须在指定时间在“运气点”与斯普鲁恩斯会合。否则,美军的整个战略将全部落空。如果晚了,斯普鲁恩斯就会处于困境,或者被迫单独出击;如果他到得太早,就得潜伏在该海区等待斯普鲁恩斯,被日军发现的概率就会加大。! A- t9 r9 ^) ~: f) t. `, A  C2 n
  会合固然要求精确地计算时间,而进攻时机的选择更需要精细、恰当。它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
5 w" A* i' p. K6 c  {3 a3 r  (1)、让日军接近中途岛,但又不是太近。
6 x' [& E: R1 }/ T+ S  (2)、自己必须尽量接近敌人,但又不是靠得太近。
9 W4 x2 {4 M6 {% s0 m' i: k  (3)、依靠侦察手段和个人的直觉,在最恰当的时机趁日机都停在甲板上时予以突袭,但又要避免我方遭受类似袭击。
) _9 T$ \# v8 K" `  2.由于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的舰队处于劣势,主要使用舰载机对敌实施空袭,尽量避免与日军正面交锋,乃是美军可能取胜的唯一打法。
. v8 p+ C: H. C  3.处境危险的不仅是中途岛,估计山本还企图诱歼美军舰队的大部。因此,尼米兹指示只能采取强有力的消耗敌人的战术,不能随便以航空母舰及巡洋舰去冒险。
) D2 }& i0 u7 F1 n% b% V; D  4.在两支特混舰队的指挥关系上,尼米兹明确:由于弗莱彻的资历比斯普鲁恩斯深,因此由弗莱彻对这两支舰队实施统一的协同指挥。
5 S5 P9 O% q; E0 o% p% J+ [: O" _  5.虽然取胜困难很多,但美国方面也有许多有利因素。6 y- \6 u) F( A8 Q* V: I) K
  此次作战,美军除了在情报资料上占有绝对优势外,还是在内线作战。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中途岛距离珍珠港仅约1150海里,而山本的舰队离日军的柱岛基地却有2500海里。) Y  T0 j$ h! q
  尼米兹的另一张王牌是太平洋海底电缆。此战役开始前,珍珠港与中途岛之间繁忙的通信联络大部分是通过这条电缆进行的,日本人无法窃听。仅从岸与舰之间的无线电通讯中,日本人是无法了解美国人在搞什么名堂的。. w8 C2 K$ F/ b+ q$ G& t4 R6 X( t6 H
  此外,美国的雷达也比日本先进得多,而且,短距离的舰与舰、舰与机之间的通话可以通过无线电话系统进行,日本人也无法截听。% K2 Q' e  f5 w! K6 r( H& z
  6.此项作战计划编号为太平洋舰队第29—42号作战计划。9 f9 u2 Q3 w1 {4 [4 b
  当尼米兹宣布散会,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离开时,太阳已开始西沉。他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仔细思考。因为即将进行的战役将会是一场短兵相接,艰苦卓绝的战斗。很少有人承受过的重负,已经落到了他们肩上。但是,他们肩膀的宽阔足以挑起这副担子。这两位海军少将走下台阶,步入夏威夷柔和的暮色,面对即将到来的考验,他们头脑冷静,态度现实,但毫无惧色。

回复 1楼 qdsuyj 的帖子

二.美军的兵力部署和编成8 ]' F) i7 q( O/ Y7 ]: c
  美国太平洋舰队及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切斯特·W·尼米兹海军上将.+ O" c0 Z- N- E7 h/ S8 x
  1.航空母舰突击部队:弗兰克·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4 s6 H6 L* l6 y, g
   (1)作战任务:布置在中途岛东北约325海里处,在日军空中搜索圈外隐蔽待机,等中途岛警戒飞机判明敌情,立即接近并奇袭敌航空母舰。
) \/ T: _- ]6 |/ E- X0 k   (2)兵力编成:5月28日,斯普鲁恩斯的第十六特混舰队开始出征。$ G$ R: `. V# c! Z
    第十六特混舰队: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 y1 B7 W) h+ Q, v% Y$ U
    第五航空母舰分队 默里海军上校
# r/ f2 c& w4 i) o     “企业号”航空母舰 舰长默里海军上校
9 x1 D3 E1 `' k1 w! w       战斗机中队 F4F-4“野猫”式战斗机-27架
* s+ @; {% S1 ^% @       轰炸机中队 SBD-2和SBD-3“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19架9 J/ q! O2 \9 `# ~
       侦察机中队 SBD-2和SBD-3“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19架" ^5 Q0 H0 [& x
       鱼雷机中队 TBD-1“蹂躏者”式 鱼雷轰炸机-14架
6 P/ q/ t# u7 e! n  ?1 `" q% `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舰长米彻尔海军上校
9 y- Z# ]  m% C! V4 x       战斗机中队 F4F-4“野猫”式战斗机-27架# H& }( U4 ^3 {/ p1 x
       轰炸机中队 SBD-2和SBD-3“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19架3 V8 p3 e4 [. m
       侦察机中队 SBD-1、SBD-2,SBD-3“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18架
" R  y& p9 b+ N- h/ E& e       鱼雷机中队 TBD“蹂躏者”式 鱼雷轰炸机-15架% m8 P6 `- ~: ?; k3 R
    第二巡洋舰分队 金凯德海军少将(第六巡洋舰分队司令). M, O7 b8 z# Y% Y! O8 t1 R
     重巡洋舰:“新奥尔良号”、“明尼阿波利斯号”、“文森斯号”、“北安普顿号”、“彭萨科拉号”. U0 v5 A' w9 ^) G4 w) T( `
     轻巡洋舰:“亚特兰大号”2 u4 w+ z4 m, `+ c1 y" u& k: G- @
    第四驱逐舰警戒部队 厄尔利海军上校(第一驱逐舰中队司令) + u2 \! h; O0 w9 `
     第1驱逐舰中队:“菲尔普斯”号、“沃登”号、“莫纳汉”号、“艾尔文”号4艘
( Q2 H& g3 G& t2 |! s, P     第6驱逐舰中队:“巴尔奇”号、“科宁厄姆”号、“本纳姆”号、“埃利特”号、“莫里”号5艘2 i. Y3 e+ Q$ V' B4 u$ ^
    运油船队
$ B0 n' r4 ?' p3 u' }     油船:“西马伦”号和“普拉特”号2艘,由“杜威”号和“蒙森”号驱逐舰护航.5 T% s- T: S/ x( z/ l) t, `( X: b0 P* L
5 V+ @0 V8 ^* c9 `& Y. l
  5月28日8时50分,拖轮开始撤出“企业号”右舷上的防雷网。
3 A; O8 H7 |0 @! P  5月28日9时许,水上飞机供应船“柯蒂斯号”起锚,驶出港口。  {9 H% `6 W* e+ G8 j( C) \
  40分钟后,垃圾驳船“YG17号”靠上“大黄蜂号”,10时15分,载着臭气熏天的垃圾驶离该舰。$ n9 C( X% f9 P
  在各航母检验驾驶装置、测量吃水深度、试验主机、对消磁器加电压时,第四驱逐舰部队接连出港。/ Z' T! U3 a- G3 n$ W7 ?0 Q
  10时40分左右,第二巡洋舰分队的“北安普顿号”在前,其它巡洋舰相继出港。  r7 A: v' r# V/ R
  11时10分,“企业号”发动主机的二号锅炉。所有拖轮均已离开,“企业号”开始起动。它依照航道各段的要求,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航向、航速。全舰进入二级战备状态。11时59分,“企业号”驶出珍珠港,旋即以25节的航速行驶。
4 p. R0 n8 d+ g7 X2 O9 O5 v  11时34分,航空母舰“大黄蜂”号起锚。港口的一名领航员驾驶着军舰,舰长及驾驶员在舰桥上。12时21分,领航员将舰交给舰长米彻尔海军上校。“大黄蜂”号从一号浮标左侧40码处驶出港口旋即以20节航速行驶。
/ a; t1 z$ X9 R! V: Y  第16特混舰队排成单行队离开珍珠港,然后变成环形队形,载着飞机向西北方向驶去。斯普鲁恩斯及他的舰队和分舰队指挥官都已收到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计划。看到这份计划的军官们认为,那是一份具有迷惑力和令人提心吊胆的文件。计划虽没有透露情报来源,却叙述了敌人进攻中途岛的具体细节和时间,其详尽程度确实令人震惊。: _7 {' c* R# E( o4 X3 G9 }
  斯普鲁恩斯立在舰桥上,望着珍珠港向身后逝去。尽管他对完成任务的信心很大,但仍拿不准在他再次见到珍珠港的时候,他手下的这支舰队是满载成功的喜悦,还是遍体鳞伤,甚至全军覆没也未可知。斯普鲁恩斯有责任尽一切可能把他的舰队保存下来,他打定主意,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脱离中途岛上岸基航空兵的势力范围,哪怕前面的目标多么诱人,他也决不上日军的当。
0 L" Q" B6 v* t, d  5月28日(日本时间5月29日),这也正是山本部队和近藤部队离开柱岛驶往中途岛北东海域的一天。
) j0 I( x& d) @8 F8 n. ^. |  在斯普鲁恩斯率领第16特混舰队出发的时候,海军船厂的修船队员正在加紧抢修“约克城”号。28日早上6时45分,“约克城号”从第十六号泊位转入一号干坞。刚刚停稳,1400名电工、装配工、机械工、电焊工就蜂拥而上,刹时间,舰上到处飘落着电焊的火花,到处可闻铆钉枪发出的嗒嗒声。由于时间太紧,根本没有时间设计,没有时间按比例作图,需要换上的部件先在舰上做出木模板,迅速送修理车间依样加工,旋即拿回换上,对于不影响作战或舰体安全的部分没有修理。为满足修船时所消耗的巨大电能,檀香山停止了部分民用电的供应,引起了居民的极大抱怨。4 V, e# |" ^4 d0 T. X
  经过两天多的轮番抢修,“约克城”号离开船厂时已经面貌大变。它不仅能够开动,而且也能够起降飞机了——虽然速度已大大降低。这在修船史上是一个奇迹。6 f0 Z- Y: u. r! n" P1 k/ {- F
  在第十七特混舰队启航之前,尼米兹亲自登上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对修理工人表示感谢,并致贺道“一路平安,胜利而归!”。对“约克城号”来说,更值得欢迎的是巴克迈斯特舰长许下的诺言,他说这艘舰真正是最后一次作战,然后进行长期检修,舰艇人员届时将会得到盼望已久的休假,“再也不会是短短的两个星期!”
& ?5 m& _  O3 ^! W; @  5月30日9时,第十七特混舰队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开始驶离珍珠港。在瓦胡岛附近海面上航行的时候,“约克城号”甲板人员接受了七十二架舰载飞机。有等待着“萨拉托加号”到达的一个中队的十七架鱼雷轰炸机,以及最新型号的“野猫式”战斗机,人们对这种战斗机的新式折迭翼很不熟悉,必须先看看说明书,才知道如何把它们弄进机库。最后,第十七特混舰队,驶向被恰如其分地称作“幸运角”的地方——中途岛以北大约三百五十英里的一个指定的洋面上,弗莱彻海军少将将于六月一日在那里同斯普鲁恩斯会合。" J: o) Y* \" ^+ y( `
    第十七特混舰队:弗莱彻海军少将
8 n( \2 K+ }7 J2 @) F- d    第五航空母舰分队 巴克马斯特海军上校% b( h5 o5 P' g7 Y, |8 x% h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舰长巴克马斯特海军上校
* ]0 `0 W) ~3 f* t& W. t       战斗机中队 F4F-4“野猫”式战斗机-25架
+ }: N9 z5 h9 ], L% M6 P       轰炸机中队 SBD-3“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18架  
8 Z% h! T4 s! K( H: V. S       侦察机中队 SBD-3“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19架   , ~" \. v4 }, W% O  m+ H
       鱼雷机中队 TBD-1“蹂躏者”式 鱼雷轰炸机-13架 
& I- R: d4 M2 D' V    第二巡洋舰分队 威廉·史密斯海军少将
% t( b$ B5 C( ]* }5 Y) j# j2 e     重巡洋舰:“阿斯托利亚号”、“波特兰号”
4 {1 j# b  E8 h    第四驱逐舰中队 胡佛海军上校(第二驱逐舰中队司令)
. M& Q  c$ D( s% a  N     驱逐舰:“汉曼号”、“休斯号”、“莫里斯号”、“安德森号”、“拉塞尔号”6艘  3 ~: n. {$ N4 a9 U# K
  至此,参加中途岛之战的美军第16、17特混舰队,均已踏上与舰队决战的征程。两支离弦之箭,向山本五十六率领的舰队射将过去。; E; ]+ w" V% X' `* ^5 f
  2.中途岛、阿留申防御部队 
: R( a  @2 S7 X3 u2 O$ G2 W' w& }    (1)作战任务:中途岛的航空兵,对日军航空母舰部队的空中攻击,应在其空袭中途岛之前实施。为此,航空兵实行700海里的空中巡逻,发现敌航空母舰部队之后,首先以中途岛上的陆军航空兵B-17型轰炸机进行远距离攻击,夏威夷方面的轰炸机也立即出动,袭击在甲板上摆满待飞飞机的日军航空母舰,使其舰载机在起飞前就遭到重创;中途岛的高炮部队和守军尽力对付进攻的日军飞机和登陆部队;重点防卫荷兰港至阿拉斯加之间区域,尽力阻挠日军对阿留申群岛的进攻。' w/ `- W, ^/ n6 @! S* w  A; W. z( |
       (2)兵力编成:
. _9 K; Z8 u* g  中途岛是由东岛和沙岛组成的,两个岛屿围成一个直径约6海里(约11千米)的圆形环礁,陆地面积4.7平方千米,是个天然良港。* v2 k7 }5 ^& Q
  5月2日,尼米兹在视察中途岛时,中途岛的防御还很薄弱。小小的中途岛上的机场容纳不了多少飞机,而且现有的飞机都不适于袭击敌人军舰。
( k5 U8 h9 @5 J9 p8 U3 a1 ?& S' L  PBY-5A“卡塔林纳式”水上侦察/轰炸机,速度缓慢、易受攻击,除了巡逻以外担负不了其他任务。
4 x7 Y% w+ O. v0 a$ J4 T9 |) d8 R* R  海军陆战队的十六架TBF俯冲轰炸机,又叫“复仇者”。这些老古董常常发生故障,1942年初在进行俯冲试验时,由于机械构件与机翼脱离,只好用胶布粘上去。& z5 X9 @6 p0 f( m- H7 L; [
  二十一架F2A-3“水牛”式战斗机,它有个可怕的名字——“空中棺材”。“水牛”式虽然机动性能好,易于驾驶,但它有若干缺陷,特别是飞行速度慢。日军的“零”式战斗机的水平飞行速度比“水牛”式最高安全俯冲速度还要大。
7 m5 w. i/ h$ T  老式的SC270型雷达。这种雷达连目标的高度都显示不出来,而且荧光屏上显示出的许多亮点,可能是日机,也可能是低空飞翔的信天翁。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判断情况,有人提议,规定美军飞机进入中途岛的进入角度,以便判断荧光屏上显示出的亮点,只要符合这一进入角度就可认为是美国飞机。但是,中途岛的指挥官赛马德海军上校认为不可。因为在日本空袭珍珠港时,日军空袭机群的进入角度与美军预先安排的美国B-17机群的进入角度在荧光屏上仅差几度,为此美国雷达兵当时没能及时判断出日机的入侵。这一教训已经证明,此种识别方式是难以保证万无一失的。2 q6 d' @8 J4 Y  a7 v: O& O# [
  更加令人忧愁的是:根本没有中途岛防空作战的协同计划。尽管飞行人员英勇顽强,求战心切,但他们分别来自陆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不习惯于协同作战。对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打乱敌舰编队和驱散敌机,为美军航空母舰上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条件。
; i5 v7 Y# Z( g' Z. w7 c3 f  5月18日起,尽管尼米兹不打算依靠中途岛自身的防御力量击退日本人的进攻,但他还是通过不断增兵,使中途岛防御开始加强起来。, F& T2 h8 `. k" j3 D
  5月25日,海军陆战队第3守备营1个高炮连抵达中途岛,并迅速在东岛和沙岛上部署了4门37毫米口径高炮。当天还有由卡尔森少校指挥的第2突击营的第3连和第4连。第3连很快就消失在沙岛的矮树丛里,第4连被派至东岛。
0 p9 r5 x- x& K. Z1 P  5月26日,美舰“小鹰”号给中途岛运来了22名军官和35名士兵。
! E5 h1 i0 u' N. M  5月29日,1架B-17轰炸机、4架临时改为鱼雷机的B-26轰炸机、15名军官和20名士兵运到中途岛 。
/ D! x" w- ~: V! W$ D  g, ~  5月30日,22名军官、50名士兵、7架B-17轰炸机,从瓦胡岛飞抵中途岛。
. S/ _8 X4 L; A9 G) `6 g7 W7 e; V& u/ r  这天,尼米兹还从珍珠港抽调2艘重巡洋舰去加强北太平洋部队,并向北太平洋部队司令西奥博尔德海军少将通报了敌情,但西奥博尔德不相信日军兴师动众只是为了占领几个荒芜小岛,他认为这是日军的诡计,目的是为了吸引美军注意而在荷兰港或阿拉斯加登陆,所以他将部队布置在科迪亚克岛以南400海里海域,静候日军的进犯。
, s, q, |+ q2 r, b+ M  5月31日,又有31名军官、60名士兵和9架B-17轰炸机加入中途岛防御力量的行列。
$ ]. S' A  f6 o( Y4 r# u  到中途岛之战打响前,有23架“卡塔林纳”水上巡逻机、27架“野猫”和“水牛”式战斗机、16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17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4架B-26“掠夺者”中型轰炸机和17架B-17“空中堡垒”式重型轰炸机进驻中途岛;, \# d6 ]  n9 Z7 K
  一批一批的海军陆战队被送往中途岛,使驻守中途岛的兵力增加了3倍多,岛上军官食堂已有175名军官用餐,只好日夜供应。驻防军这时有2138名海军陆战队队员;飞行员与后勤部队共1494人,包括1000名海军人员、374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和120名陆军人员。
3 w+ ?8 }* }% S9 N  中途岛周围有十一艘鱼雷艇巡逻、一艘游艇和四艘经过改装的渔船也派到附近的沙洲上,既可增强地面部队的防空火力,也可搭救近降海上的飞行员;
" x3 f1 u3 G) P: E  小小的中途岛承载了3,000多官兵和115架各类飞机。凡是能驻扎部队的地方都塞满了人;大批枪支弹药和物资已经下发,并分散储藏在各处的防空洞内;到处都是大炮,到处竖着带刺的铁丝网,海滩和周围水域密布着地雷和水雷。
, R0 L: X0 W, ?4 d% \& W  中途岛岸基航空部队 赛马德海军上校
' ?! W; ?  y/ V) W% C  E- m$ H% V    第一、第二巡逻机联队分遣队9 h* k( k$ C, f
      PBY-5和PBY-5A“卡塔林纳式”水上侦察/轰炸机--33架
/ A0 e) G" g. K# G    “大黄蜂号”鱼雷机中队分遣队/ A  j# U+ I8 y8 F  H
      TBF“复仇者”式 鱼雷轰炸机--6架  
' k4 t  @8 N# O2 }; ?    海军陆战队第二航空联队第22航空大队
3 ]" @: _4 t* I" [8 p+ Y5 _% D6 p      第221战斗机中队: S& T) f% |: r0 }, a$ g7 t9 \$ I- O0 k
        F2A-3“水牛”式战斗机--20架2 l9 Y2 g" y: Y+ E
        F4F-3“野猫”式 战斗机--7架# _0 `) t6 {, _6 ]" j
      第241侦察轰炸机中队
3 a+ f9 m' d9 e% x" p( e% E* O        SB2U-3“复仇者”式 俯冲轰炸机--11架
  {3 H6 w" ~. K7 w5 k        SBD-2“无畏”式 俯冲轰炸机--16架
: d0 H: p1 e7 B    陆军第七航空队分遣队
  Z" e. Z; `7 s: f1 @3 ^      B-26“掠夺者”式 中型轰炸机--4架
  _! C/ C# W6 i" S" g; w3 Z1 Q$ U      B-17“空中堡垒”式 重型轰炸机--19架
, Y0 [9 L+ J9 z' ~  中途岛守备部队 赛马德海军上校  
+ V( o  z- o0 X' q, d9 k    第一鱼雷快艇中队
; u6 K) @) ?1 q# E% Q      鱼雷快艇8艘(在中途岛)
4 r: q7 Q( D- p+ Q      鱼雷快艇2艘(在库雷岛)
1 Y  j) `4 [0 `' b$ S/ h9 M9 s      小型巡逻艇4艘(部署在当地) / J' Y+ w- A* ?9 K1 E. Q& S' h4 ~& U
      供应船2艘及驱逐舰1艘(在弗伦奇—弗里盖特沙洲)! A- Q1 @. n+ U/ M# b
      油船1艘,改装游艇1艘,扫雷舰1艘(在珀尔—赫米斯礁)
5 E+ ]' _3 `5 G0 d( O      改装金枪鱼捕捞船2艘(在利西安斯基岛、加德纳岛、莱桑岛及内克岛一带)
' t2 F" @& }. I$ f8 V2 O: D    中途岛救护加油部队
4 L! A! ?8 ]" f$ @) z( L      油船1艘 驱逐舰2艘  c5 P, I$ j( D; f
  阿留申战役参战部队 " U. e8 r% s' `* g
  第八特混部队 西奥博尔德海军少将+ c5 G; J8 T& T
    主力部队+ J+ V$ j0 E, [6 ~; |2 k
      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路易斯维尔号”2艘;
9 g: g2 o! I7 z" ~+ h      轻巡洋舰:“火努鲁鲁号”、“圣路易斯号”、“纳什维尔号”3艘
6 Q  L5 E  u: W  U# J& |  T6 O      第十一驱逐舰分队:驱逐舰4艘
5 f! H+ b( q* o7 G- O6 {    空中搜索部队
9 u- y: Z( t! F+ ^+ b# ~  ?, V      供应舰三艘:携第四巡逻机联队的PBY“卡塔林纳”式 水上侦察/轰炸机--20架
7 X3 F% J$ K$ b6 B      B-17轰炸机1架
. I2 Y) V+ h+ b  N6 r, F    海面搜索或侦察部队1 q* o+ p% x% q; @
      炮艇1艘 油船1艘 巡逻艇14艘
, G8 r% S- Q' X9 X7 G      海岸警卫队快艇5艘3 O9 i. {! N' e! V5 t* _
    空中攻击部队; H' r2 C8 v" V9 e
      兰德尔要塞:    战斗机21架 轰炸机14架
3 ]6 q: {; T0 Q! v! p      乌姆纳克岛格伦要塞:战斗机12架6 t, |- ]+ ^- ?  [- P1 D
      科迪亚克岛:    战斗机32架 轰炸机5架 轻型轰炸机2架
1 E. g' U7 g" M& V+ }6 ?      安克雷奇:     战斗机44架 轰炸机24架 轻型轰炸机2架
8 o, p1 c- a- X# S/ Y    驱逐舰攻击部队
8 F/ A8 Q1 v& g" t. m$ q+ L# |6 a% q+ R      驱逐舰9艘
7 X0 h8 U0 X& i9 F5 p    潜艇部队
- {" v0 a% V2 b% }5 i2 A      潜艇6艘* ]* I3 E; y/ t
    油船部队
7 O$ ^8 l! s- ~' z      油船2艘 “彗星号”轮船
; `0 p# w& j8 e0 h; B- x  3.潜艇部队 英格利希海军少将$ E3 @7 M! V4 Q# U- M* ^& O$ g8 d
    (1)作战任务:为实现对来犯日军的早期预警,潜艇部队在中途岛以西150海里、300海里和700海里处构成3道警戒线;发现敌航空母舰部队之后,潜艇部队应相机实施攻击。7 ^# P0 F* m, `: r9 }: Z/ i8 R
    (2)兵力编成:  
  d$ l# W( a* F& [3 z        中途岛巡逻分队    潜艇12艘! _+ k$ j  ?! f
       游动警戒分队             潜艇3艘
, t% `8 |( d* [9 A3 A. r                  瓦胡岛北方巡逻分队  潜艇4艘2 W: {- f- g- ~9 w, m3 z
  3 K1 ^' f& X" S
  夏威夷时间6月1日,“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全速离开了圣迭戈,希望能及时赶到中途岛海区参加战斗(实际上,它到达珍珠港那天,中途岛海战已告结束)。
1 [' {# C' R7 J, U) V  弗莱彻的第17特混舰队接受了“西马伦号”和“普拉特号”战前的最后一次加油。" r' v) r' J6 X/ ^6 f
  第16特混舰队的斯普鲁恩斯的无线电员报告说,他们听到了瓦胡岛外的沿海巡逻队与珍珠港用TBS系统通话。TBS系统是短距离直线传播系统,原估计它的电波不会越出地平线而被窃听到。这次通话传到第十六特棍舰队上也许是大气或力学上的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可能数周或数年也不会出现一次,但斯普鲁恩斯还是不想冒险。他用目视信号通令全特混舰队:除非情况极为紧急,夜间不得使用TBS系统,白天只准使用目视信号。斯普鲁恩斯决心不丧失作战的突然性,也决不暴露自己的位置。因此,在下令禁止使用无线电的同时,他通知所有飞行员,在即将开始的战役中,各机自行返回航空母舰,不能再指望航空母舰用无线电导航。5 R5 H2 [8 b! k. W' @  e; F
  夏威夷时间6月2日,斯普鲁恩斯向第16特混舰队的所有舰只发出信号:预计敌人将对我发起旨在夺取中途岛的进攻。其攻击部队可能由包括4或5艘航空母舰、运兵船和辎重船只在内的各种战斗舰只组成。如果第十六、十七特混舰队的位置仍不为敌所察觉,则我应能从中途岛东北方向从侧翼对敌航空母舰实施突然进攻。其后的作战将视这些进攻的结果、中途岛部队对敌造成的伤亡情况及关于敌军行动的情报而定。打赢即将开始的这场战役对我们的国家至关重要。在作战中各航空母舰万一被敌航空兵分割,也必须努力保持在相互可见的距离之内。
8 M8 v8 v4 E/ Z, z, a+ r1 k  真是文如其人。斯普鲁恩斯就像这份文件一样,陈述事实时不带感情色彩,语言朴实无华,分析各种动向时条理清楚,既不惊慌失措,也不骄矜自负。 1 B4 V5 U9 h$ S) c1 [, {
  16时,斯普鲁恩斯在尼米兹称为“运气点”的地方与弗莱彻的第十七特混舰队会合。这里得不到中途岛岸基航空兵的保护,只能靠自己。从这里开始,两支特混舰队正式合为一支战斗部队,由资历较深的弗莱彻统一指挥。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两支舰队仍然各自为战。
6 ~+ t* x9 ?5 i' T0 f  在中途岛第二线:美国本土和夏威夷,陆海空三军也进入战备状态。这里到处流传着日本大批舰队向夏威夷开来的消息。为了准备收容死伤人员,陆军医院的全部患者除特殊重病号外,一律转移,腾出床位;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一律疏散到安全地带;工厂停止生产,商店、餐厅和酒吧大门紧闭,工人和职员们自动组织民防义勇队,彼此一见面,就瞪着惊骇的大眼睛说:日本人正在到来! 美国西海岸几个重要城市的广播电台,停止民用广播,改由军用战时播音;夜里,灯火完全熄灭,普通的美国人守候在防空洞附近,日以夜继地注视着天空。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或者夜空中掠过一个流星,人们都毛骨悚然,以为日本飞机来了。* a3 i! t1 E9 |' r6 T' U" \) U
  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作战指挥室里,挂着灯火管制的窗帘,尼米兹将军和他的作战参谋们紧张地工作着,电报和电话连续不断。尼米兹只有3艘航母去攻击南云的4艘航母,但是他有1艘永不沉没的航母,这就是中途岛。他将海军最好的飞机和最优秀的飞行员都配置在这3艘航母上。他所统辖的陆军飞行员虽然没有受过对舰作战的训练,但是,他也将所有最好的和他认为最好的飞机调往中途岛。两天前,尼米兹已经派出侦察机,在中途岛600至70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巡逻飞行,命令只要一发现敌舰队,就在攻击前发出战斗警报。12艘潜艇已经出动,它们带有双重战斗任务,一是攻击敌航空母舰,二是向司令部电告敌情。
6 q6 Z* l2 ^9 f$ M: Q7 m; ^  至此,美军严阵以待!
呀,LZ的动作好快,今天又贴了好几篇,都收下了。- N, [; H: p) ]* d  Z
加油,加油
欢迎的是巴克迈斯特舰长许下的诺言,他说这艘舰真正是最后一次作战,然后进行长期检修,舰艇人员届时将会得到盼望已久的休假,“再也不会是短短的两个星期!”
4 t8 Y5 a. X. |0 f" _9 x2 A) W============================================================. F) A% i! O8 }: q- A
是的,,,,真正最后一次了
注:
( t+ r6 h! f. V8 ^) D首先再次声明,我所发的贴是资料整理,而不是原创。( L5 y) Z6 b/ H2 h2 a
我只是把各种资料按时间顺序,合加到一起,当然也有改动。  d5 i- g! O+ s( w3 F1 ?# b
我的目的是尽可能的使这场战役描述详细一些。9 U' R5 G  S( @, q
本想在文章的结束时注明资料来源,即然已有网友提出质疑,惊恐之下现在补上。
4 Q0 T+ [: g* x! F( |3 A
4 K  \% M; j# O! H6 `0 |7 W十分报歉!!!. `- v, j" C( Y4 X/ K

  N' f7 D) w/ t" g+ S资料来源:
5 T+ f$ O: b! x. M6 q
# N" @0 `) F% H- c《中途岛海战-太平洋上的转折点》周明
) P! B4 Y& @- J; u* f1 D1 |" k《中途岛奇迹》戈登·W·普兰奇
3 }4 }/ M( k8 s* {《太平洋战争史话之中途岛之战》
4 _) ]* I! y7 x! _; H4 k$ \9 U$ X: }《中途岛海战》(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 d- g* v4 T2 U
《太平洋战争 1941-1945》
6 S: A, k, m7 A* ~# |《“列克星敦号”与珊瑚海海战 》斯坦利·约翰斯顿
楼主别吊胃口,怎么到关键时刻没下文了呢

回复 6楼 dhx8511 的帖子

不是吊胃口" H" d6 q8 e3 d$ q. p4 E
不太敢发了' ^1 d# [/ l5 I

, v; m; t' y0 b% b5 w请教$ D+ [6 q1 j+ }/ r8 M
除了注明资料来源外
% S/ v1 c9 W  @5 ?, K& J+ j- K还需注意点啥
版规上都写了,发,你照发,就算他提供的证据属实,我也就是把你的资料整理改成转帖,你下次注意就可以了,至于其它注意事项,版规里都有..........看看就知道了...........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希望LZ继续呀。这么多资料,我只完整地看过渊田美津雄写的,LZ这样整理一下很不错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