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法国人身材普遍不是很高,高的是北欧的金发人种...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矮个将军比比皆是,曼陀菲尔德不是才1米55
不说特例,咱们讨论普遍身高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拿破仑有个妹夫,打仗挺骁勇的,不记得名字了。
$ F4 N2 J3 h+ C还请达人们帮助解答。谁能全面介绍下拿破仑的将帅们。
[ZT]百度贴吧
" w6 l  }3 C# U& a. @" i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43321.html?fr=qrl3- h4 E: W* _( {4 `  R5 f! n
拿破仑麾下的元帅们
& f  I* H1 j# i9 X
* `0 D9 }! x8 @0 w! b) H一代枭雄拿破仑·波拿巴(1769.8.15一1821.5.5),从1785年入陆军任少尉至1815年滑铁卢战役败北被放逐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涯中,先后亲自指挥过50多个有声有色的大小会战,赢得了其中大约35次会战的胜利,打败了欧洲前5次反法联盟军队的进攻。他的指挥艺术高超,在战场上往往以少胜多。拿破仑远征埃及,横扫欧洲,创造了—系列在资产阶级军事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卓越范例”。他的这些赫赫战功的取得,与他麾下的26位帝国元帅鞍前马后为其东征西讨是分不开的。
7 s: g, D( Y4 Y6 A/ d. M" I/ D3 o! P7 m: {4 s
1799年11月9日,冒险从埃及返回的拿破仑在一批将领的支持下,发动“雾月政变”,推翻了督政府,组成执政府,任第—执政。1802年8月2日,就任终身执政。1804年5月18日,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封为法兰西一世皇帝。称帝的次日,在巴黎荣军院举行隆重的晋级仪式。拿破仑亲自授予他的18名大将以“帝国元帅”的荣誉头衔,这实际上是旧王朝的法国元帅衔的翻版。在仪式上,元帅们—律身穿有金麦穗边饰的元帅服,个个神采飞扬。这些元帅中现役的有14位,另有4位是年龄在50岁至69岁之间的年事已高的退役老将。现役元帅中年龄最大的是贝尔蒂埃(51岁),最年轻的是达武(34岁)。元帅的头衔也可以使他们每年多得到1600镑的津贴。此后,拿破仑又先后晋升了8人为“帝国元帅”。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军队兵力曾达到120万人。战争中,元帅一般指挥能在各战略方向独立作战的不固定的大军团一一集团军。 % S$ g4 Z1 y: @  S1 l9 Y6 Y

& ^; Y. G: y) v7 Q. ^+ S- A$ N- }/ {这26位法兰西第—帝国元帅,授衔时的平均年龄为44.5岁,其中,最年轻的是达武,仅34岁,最年长者是凯勒曼,69岁。不足40岁便获得元帅军衔的还有拉纳、苏尔特、内伊、马尔蒙、贝西埃尔、莫蒂埃、缪拉。这26名元—帅的平均寿命为65.7岁,其中蒙塞最高寿,88岁,凯勒曼次之,85岁。拉纳和贝西埃尔分别于1809年、1813年战死疆场,拉纳遇难时年仅40岁,贝西埃尔也只有45岁。
$ F. t/ x2 t& M( M: e  u* Q+ \2 S4 E  c% P" O- w8 u% a
这些元帅中,曾跟随拿破仑远征意大利的有:奥热罗、贝尔蒂埃、布律纳、贝尔纳多特、拉纳、马尔蒙、马塞纳、缪拉、内伊、苏尔特、维克托、絮歇、贝西埃尔和塞律里埃。曾跟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有:贝尔蒂埃、达武、拉纳、马尔蒙、缪拉和贝西埃尔。 ' I6 [' N  v2 z

3 N8 b  Q! P% K0 I# Z在拿破仑时代,虽然设有大元帅和海军元帅军衔,但“吝啬”的拿破仑并没有把这两种军衔慷慨地授予其下属。 ; a8 @: w1 ?. `( k) p4 w

- y5 M8 d% h- E# v" e在拿破仑授予的26位元帅中,有几位是颇值得—提的。
; Y0 A- Q4 ^3 ?' {! w# X3 z0 F8 `5 E# j
拿破仑所物色的参谋长是无可非议的。事实证明,正是他自己的领导能力和贝尔蒂埃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工作相符合,他才可能在1795—1813年的18年中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贝尔蒂埃的军人素质仅限于处理参谋业务,在这方面他是举世无双的。拿破仑后来曾对他的能力和缺点作过这样的评述:“他工作非常积极,每次司令官实地勘察和外出他都陪侍左右,而又从不延误自己的公务。他缺乏决断能力,所以不适合当指挥官,但他却具有一个优秀参谋长的—切素质。他是一个很会识图的人,通晓—切侦察手段,总是亲自发布命令,对于极为复杂的部队调动他能指挥自如,有条不紊。”
; m1 T$ p" R0 |( l
9 z5 M& I! s% }, `' Y对于一位无须提示就能果断决策的指挥官来说,贝尔蒂埃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参谋长。直到最后一战前夕,他在历次战役中始终忠诚地为其主人效劳。说也奇怪,他在滑铁卢战役之前却背弃了拿破仑。结果证明,他的不在场对于拿破仑来说是灾难性的。贝尔蒂埃是司令部勤务机构的奠基人,制定的有关司令部勤务机构的原则,后来几乎被欧洲所有国家的军队采用。他以勤勉、认真和工作能力强著称,因此深受拿破仑的器重。 5 o) V8 s0 n3 r0 b6 ^) [
1 R9 B% b, ^8 @+ t" E1 N
儒尔当在“雾月政变”中,起初反对拿破仑,后来转而拥护他。他曾在战场上败退时丢失了元帅权杖,也曾主持对内伊元帅的军事审判,并与莫蒂埃、马塞纳和奥热罗一起声明他们无权对一位元帅同伴作出判决。拿破仑称他“思考周密,条理清晰,但缺乏魄力,且重名而不易控制”。 , E6 v. Y* u# D; ^: B5 h: F
- B# R+ Q, M! T) `5 R% ^* }
贝尔纳多特曾作为拿破仑的部下,屡立战功。作为指挥员,其指挥手段堪称变化多端。但他在普鲁士及第二次奥地利战役中表现平平。由于其释放了在荷兰被俘的瑞典人,因而他在瑞典深得人心。1810年8月21日被选为瑞典王储,取名查理·约翰,以王国摄政身份接管瑞典政府。他努力使瑞典保持中立。1812年1月,拿破仑突然占领瑞典的波美拉尼亚。查理·约翰通过与俄、英、普鲁士等国结盟,指挥联军颇有智谋,打败了拿破仑。在1813年又打败丹麦,迫使丹麦将挪威交给瑞典。1818年2月5日,他即位为瑞典和挪威国王,称查理十四世。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贵族,在位期间采取与俄美两国友好的对外政策,使国5家出现和平稳定局面,为瑞典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 6 \7 Q* e$ D2 n1 i
( Q. C# y/ O5 E5 {; ~% g& w
布律纳是一位勇敢、无畏和纪律严明的军人,作为指挥官,他缺乏训练,经验不足。所以现在法国人把“阿拉布律纳”当作“一败涂地”的代名词。他因在历次交战中常常表现出行动迟缓和过分谨慎而受到拿破仑的冷遇,于1810年被迫辞职。拿破仑曾经评价他说:“尽管这位将军有最大的勇气和巨大的决心指挥一个旅,但他似乎不适宜指挥一支军队。千1815年8月2日,布律纳在途经阿维尼翁时,他被指控是杀害1793年起义的德·朗巴勒等人的凶手,愤怒的群众将他游街示众,并残酷地把他撕成碎片,其遗体被抛人莱茵河。实际上,当时他只是押送犯人军队中的一员,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他参与了屠杀。布律纳是拿破仑晋封的元帅中结局最悲惨的—个。 9 d. R6 M) U5 d

" ~# v- F7 G% P2 C: ?1 _缪拉是拿破仑的妹夫,作为独立作战的指挥员,他十分平庸,在战术上几乎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而对战略则更是不甚理解。拿破仑曾描绘他“在战场上,当他面对敌人时是最勇敢的人,这是无人可比的,但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他的行为都表明他是一位蠢材”。1815年,为夺回那不勒斯王位,他与奥地利军队作战,被俘后经奥地利军事法庭审判后处决。 5 E, b0 c3 [& E, I6 Y0 `
' j( W( a0 g1 @5 ~! Z
莫蒂埃是唯一一位得到所有1元帅尊敬的人乙在审判内伊时,他也受命在法庭旁听,但同其他3位元帅—样,声明自己无权对一位元帅同伴作出判决。1835年1月28日,当他陪同国王路易·菲利普检阅自卫队时被一枚;炸弹炸死。 6 H/ x/ P' B5 V/ l0 n

+ @1 Q) M3 s! b" n. A3 a# I贝西埃尔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元帅,对拿破仑忠心耿耿。他虽然仅有一次成功的独立指挥作战的经验,但无疑是最好的骑兵指挥官。他也是将门子弟的典范。1813年5月1日,在利巴赫的一次小规模的战斗中被杀,他是、第二个在战场上牺牲的拿破仑的元帅。
% y& S9 v- E( Q$ F9 ]! {4 N1 g8 R' g
0 y/ R4 r+ @  X内伊指挥作战以勇武著称。在法军由莫斯科撤退时,任后卫部队指挥,在俄国炮兵和哥萨克骑兵的攻击下,身先士卒,—机智勇敢,被拿破仑誉为“勇士中之勇士”。他是最后一位离开俄国的法国人。1815年,当拿破仑在法国南部登陆时,内伊奉命阻止拿破仑进入法国,并对国王路易十八发誓:“用铁笼将拿破仑押回巴黎!”然而,他阵前倒戈,同拿破仑一起凯旋巴黎。结果,在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后被捕,并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昔日的战友马尔蒙和维克托投票赞成处死他。
: G$ T& K' w( y  k3 ]: Y. a
$ e$ a# z5 j$ R0 ]9 s+ N苏尔特被拿破仑赞誉为“欧洲最好钓战术家”,他以作战英勇和政治投机而闻名。在危机中,他能高瞻远瞩、镇定自若,并能迅速果断地提出对策。1816年1月被流放,1819年被召回国,1820年恢复元帅军衔。1847年9月15日,已退休的他接受了他的最后的荣誉,成为法国历史上仅有的四个大元帅之—。 % ^* Z1 o1 g( D, ?# Z( R' U# D
) M- [' x/ t" r( Y8 m3 ~
拉纳在“雾月政变”中极力支持拿破仑。他是一位勇敢、无畏和顽强的军官,是当时欧激最杰出的指挥宫之一,特别在野战方面,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1809年5月,他在战斗中受伤,后因感染不治而亡。他是拿破仑麾下第一位死于战场上的元帅。他的逝世,曾令拿破仑悲痛不已,认为自己失去了“—名不可替代的干将”。
  h" H% \* G0 x6 y1 y* W( w2 e6 z7 n( t
达武是一位冷静、坚定、灵活和富有成效的指挥员和管理者,也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和出色的战术家,对拿破仑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被誉为“钢铁元帅”、“正直的化身”。他所指挥的第三军团被认为是法军的精锐部队和中坚力量。
9 s7 h) J) |+ u. K2 H- I
7 t5 J$ u4 x/ B% z" v7 z乌迪诺不是一位娴熟的战术家和战略家,拿破仑对其评价“再也没有人比乌迪诺缺乏头脑的了”。但他的勇敢精神,却仅次子拉纳和内伊,他一生曾负伤34次,因而被拿破仑赞誉为“法国军队的拜亚尔”。
" J' E5 g8 ^7 Z3 ]  h3 r1 }* f) R+ B- U3 z! n. N3 f
马尔蒙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十分聪慧的指挥员。他通晓战略,又是一位有能力的战术家、组织和管理者。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他迅速转向波旁王朝—方,被封为法国贵族。在“百日王朝”期间,随国王流放。此后参加了对内伊元帅审判的军事法庭,并投票成处死昔日的战友内伊。1830年受命镇压“七月革命”,因执行不力以至巴黎落入起义者的手中,被控以判国罪,剥夺元帅称号,从此流亡国外。他对拿破仑的背叛从未被法国人忘记,他的“拉古萨”头衔成了不可靠的象征。
7 k' }& w1 U1 u+ w2 m" q% S1 {' g$ V1 |4 ~2 s
絮歇是一位优秀的野战指挥员,敢于冒险、智力超群且勇气可嘉,他在西班牙的表现无人可比。他是唯一一位在西班牙接受元帅权杖的将军。拿破仑对他的评价很高:“如果我有两个像絮歇这样的元帅,我将不仅征服西班牙,而且还可永远占有西班牙。”
! p8 @$ G) c. A- ]. ]: N. N: H: T" g* u  f1 J: T( m
波尼亚托夫斯基是—位勇敢无比的指挥官和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他积极拥护在法国庇护下的波兰复兴。在莱比锡战役中,晋升为元帅。在掩护法军撤退时身负重伤,随即在渡埃尔斯特河时溺水身亡。他仅仅当了三天的元帅。拿破仑说他是一个“充满荣誉感和勇敢精神,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2 {; s) H& e8 \& O: N. l1 j" n
2 x4 H" f; \8 X) m5 e格鲁希是—位勇敢果断的骑兵指挥员。毫无疑问,格鲁希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但在需要独立指挥作战及指挥大型战斗时,格鲁希显然缺乏想象力和信心。拿破仑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详细的指示,但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却是其致命的错误。 # i$ k1 n, i: z8 h5 N# A: q
6 }; p) o# ~& ]: d# R
在拿破仑晋封的26位元帅中,绝大部分是优秀的战术家和带兵人,但除了马塞纳、达武和苏尔特之外,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有能力指挥一个军团。事实上,除上述的例子外,这些元帅都是些军事上的庸才。拿破仑本人也从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或试图采取战略行动。他仅仅要求他们盲从他个人的领导。由于他对部下关爱有加,重奖厚赏,能确保广大官兵仅效忠于他—人。拿破仑成功建立起来的帝国大厦,实际上是一个倒立的金字塔,其整个结构都置于他一个人之上。
0 r4 t# f9 a+ {, b; M& y" @  ~; v% N
拿破仑对下属将领—贯控制过度,集指挥大权于—身,他的将军们如果仅仅具有领导者的独立能力并不能升任元帅,而必须在他的眼皮底下执行他的命令且表现出热情和主动精神。在其26位元帅之中,唯有马塞纳和达武有能力指挥—个军以上的兵力。马塞纳在1799年曾娴熟地指挥黑尔维谢军团拯救过法国;达武也曾完全靠自己而赢得奥尔施泰特战役。但是,内伊在埃尔金根,苏尔特在奥斯特里茨却都是直接在拿破仑的亲自指挥下作战;他们的确是优秀的战术家,但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战略天才。因此,当拿破仑无暇兼顾某—战场的军事行动时,其指挥系统的弱点便暴露无遗。这些元帅们之所以缺乏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主要是由于拿破仑自己平时对待和训练他们的方法造成的。
8 F: y% v& E( e. k' `, M, Q2 Z7 H( C6 y
在1814年3月30日,联军攻占巴黎后,拿破仑不服输,想夺回巴黎,但贝尔蒂埃、内伊、乌迪诺、麦克唐纳、蒙塞和勒费弗尔拒绝为之效力,迫使拿破仑于4月6日宣布退位。不久,拿破仑被放逐到介于科西嘉岛和意大利之间的不过220平方公里的厄尔巴岛。
' O+ K" i  v1 I# x/ D
1 A! O# i& z7 ~, T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率领1000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法国南部儒昂港登陆。3月20月,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进占了巴黎,重新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历史上所称的“百日王朝”。此时,他最为缺乏的是有能力的指挥官,包括麦克唐纳、乌迪诺、马塞纳和古维翁在内的9位元帅已拒绝为他效劳。4月10日,拿破仑下令将贝尔蒂埃、马尔蒙、维克托、佩里尼翁、奥热罗和勒费弗尔从元帅名单上清除出去。回到巴黎的当天,他任命忠诚的达武力陆军大臣。在马赛担任军区司令的马塞纳,当时已经57岁,已不适合于服现役。所以仅剩下苏尔特、内伊、莫蒂埃、絮歇和布律纳可作为战场指挥官。4月15日,拿破仑将—柄元帅杖授予格鲁希将军。格鲁希是拿破仑最后一个授予的元帅。6月18日,滑铁卢—役失利,22日,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流放于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 b/ e+ _% }/ e2 u& F

! w( F- x7 u3 b* R( e$ F3 m" u3 z6年后,当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辞世时,瑞典国王卡尔十四世,即昔日曾在拿破仑麾下作战,后来又领兵与对抗的前法兰西帝国元帅贝尔纳多特曾经发表过如下评论:“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国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能,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能外。”
多谢楼上的达人。
! t! ~% ?$ e% x3 w6 m6 B* K! H以前看纪实小说,对贝尔帝埃、拉纳、马塞纳和达武印象很好。
$ N! s; [, c& c* F; ^3 E, y! L不过,谬拉如此不济……看来小说家总是带着自己的喜好啊。
英国人写的东西都认为拿破仑麾下的元帅基本上是“有勇无谋”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怎么说呢,拿破仑手底下,能够单独统兵作战的确实也就那么几个, [$ a$ K4 F- T2 j
达武,苏尔特,马赛纳+ O- {' H# S* m6 F/ q6 Y

" f% f6 q& J& A, d" {) |4 p贝尔迪埃抛开不谈9 V6 n" M7 V( r6 W6 n' a
拉纳和内依虽然优秀,但是总感觉比起上述三人又要差一些, L" H# _4 g/ |. o, F9 Z: P# Z
其他的人则更是要逊色
在耶拿 拿破仑的战场判断和控制能力已经开始下滑了。
! x8 v9 W- V( K8 ^耶拿他拿重拳砸到的不过是霍恩洛厄的偏师而已。
; p! f9 z* P5 n/ x- o0 g. [8 b& B6 |要不是布伦瑞克的主力遇到的是法军中少见的指挥型元帅达武的话,很可能这支偏师要被吃掉,那么霍恩洛厄的败兵和吕歇尔的独立军都可以赶过来,那样法军兵力一点优势都没有。
其实我觉得,拿破仑后来的失败主要不是他个人指挥能力下降什么的.而是由于反法联盟诸国效仿法国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和动员体制,以义务兵役制和国民军取代了募兵制和王朝军队.在耶拿会战之后,普鲁士面对提尔西特合约的奇耻大辱,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威胁,毅然进行了大胆而深刻的军事改革,彻底扬弃了以往的军事体制和军事思想,转而以法国为蓝本建立起全新的近代化军队和适合这支军队的近代化国家.而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也都纷纷效仿.开始以民族主义,兵役义务而不是金钱来招募军队,以彻底而迅速的全面总动员来对抗法国的动员,以民族来对抗民族,而不是以常备军来对抗动员军.自此以后,法国面对反法联盟诸国的最大优势----动员的迅速性和彻底性---消失了,而其在人口,资源,国土规模等方面的固有劣势也就愈发明显的暴露出来,最终大到了仅仅依靠拿破仑的天才也无法挽救的地步.关于这一点,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曾有相当篇幅的论述.
- n1 N8 K; J* F/ V0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拿坡伦于1812年大举进攻俄国,其实从战略上来看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只不过结果表面,以当时法军的力量不足以达成这一战略目的罢了.他必须趁着欧洲各国尚未完成转型,而自己的力量和战斗状态又处于顶点的时候,抓住时机给俄国致命一击,彻底粉碎这个欧洲大陆上最坚强的反法堡垒.并顺便威慑普奥两国,将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车.否则的话,一旦欧洲各国缓过劲来,完成近代化国家和近代化军队的转型.他可能就连进攻俄国的机会都没有了.
到了1814年,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欧洲各国的动员体制已经开始发挥巨大的威力,战略上已经不是法国能够掌控的了.就算拿破仑能打赢来比西会战.他一样无法再压制欧洲了.反法同盟各国还可以再源源不断的动员出更多的大军,生产出比法国多的多的大炮来,直到把法国淹没在人海和血海之中.
拿破仑是败在他的“大陆封锁”的经济政策上的。波拿巴为了他的经济政策牺牲了他的军事才能,实在是令人惋惜啊!
拿破仑的战争,实际上是由有限战争向无限战争的开始。因为卢梭的“民主”,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出现了常备军。自耶拿之后,普鲁士在沙恩霍斯特改革下也开始仿效法军,这才有了以后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