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转载,但是贴图是我提供的。; _* b. I' b% J% {
, K" T, h2 { E6 o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收藏的刀剑甚为丰富,从古代的青铜、钢铁刀剑,直至近现代的各类军刀、指挥刀、军官短剑等,林林总总。较为系统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缴获侵华日军的各种日本刀。其中包括古代武士刀,明治时期仿西洋制式的指挥刀,以及东西洋合璧的军刀,陆、海军将校(日人称军官为“将校”,含尉官)军刀、士官及骑兵所用的三二式军刀和士官九五式军刀等等,一应俱全。
) M4 s! }. I3 i$ L( V% h' ~+ E0 S* Y
在馆藏的日本刀中,已知历史较早的有日本康永年间(1343~1346)东山道美浓系统著名的刀工志津三郎兼氏之子直江志津兼俊所制的“古刀”。此刀被日本刀剑界评为“古刀位列”第四位。刀外装为九八式日本陆军制式将校军刀装,为已故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所获,现为军博馆藏品。
8 x5 x! l0 H0 K+ Q+ `& |1 b7 c+ V! k( K. J9 N
在军博馆藏的日本刀中,最著名的要属抗战胜利时,在海南岛缴获日本海军中将所佩的一柄宽文九年(1632年)八月,由东海道武藏系统著名刀工长曾弥兴正锻制的“新刀”。日本刀剑界将其评为“新刀上上作”(仅次于“最上作”),根据历史上刀剑试斩(死囚或尸体)的效果,兴正之刀则被评为顶级,日本人称“刃味最上大业物”。该刀外装为黑色鲛鱼皮包裹,是日本海军1937年制式军刀装。 ' A" }' N7 J6 H- f" d. ` ?' d
' Z( t/ m& f1 Q; C. v" f* d
此外,还有被日本刀剑界誉为“新刀位列上作”的元禄时期(1688~1704)西海道筑前名刀工信国吉次之子吉包的作品,铭文为“筑前住源信国吉包”,制作年代当为1688~1716年间。' w h& J2 t. k6 k$ b1 B
! J% v1 o7 l4 [; l( i
日本高级刀剑的标准划分为五级,依次是国宝、重要文化财、重要美术品、特别重要刀剑、重要刀剑,每一级又分一、二、三档位。上述馆藏日本刀,根据日本刀剑界的认定标准当属“重要刀剑”之第三档。另有亨保九年(1725年)二月,由畿内大河新刀名家藤原忠行的作品,刀铭还记有“十二段真丸锻”。所谓“丸锻”,即制刃第一步,将钢料加热至赤灼而进行锤锻,并通过加热反复折叠打延,少则七、八次,多则二、三十次,每次均要锤打数十或上百锤,目的在于析出原料中的杂物,使之成为质地匀称的钢料。日本刀特有的刃纹由此锤锻折打而成。锤锻之法有十字锻、折子木锻、短册锻、木叶锻等,刃纹各异,非行家莫识。上述武士刀,虽经数百年的历史,抽刀出鞘仍寒光如电,这与原刀主人爱惜备至,精心擦拭分不开。日本刀讲究每日擦拭,并有御刀纸、丁字油、云刀粉等专用工具。 ! x5 F, C; T; r6 s( O4 j" b
4 ]" E* g1 a/ t7 z5 N 日本历史上的刀工,各有传系,有些还是幕府、藩主的专属刀工。据1932年日本清水橘村《刀剑全书》所述,日本刀依地域及传系,分为畿内及东南西北7道共65国,如畿内的大和、山城、河内、和泉、摄津等5国,东山道的近江、美浓、信浓、上野等8国。另据锻冶特色又分为26家派,如天国、古备前、千手院、丰前锻冶、菊池锻冶、法成寺锻冶等。日本刀种类繁多,有节刀、仪刀、打刀、兵库锁太刀、守刀、胁差等等,不一而足。
' t6 Q$ b2 \0 E1 Y6 k$ b7 v% y( C0 D1 H: p; G+ x% d
日本刀根据作品的年代分为“古刀”、“新刀”、“新新刀”、“现代刀”。所谓“古刀”是指庆长以前(1596年)的刀品;“新刀”是指庆长(1596年)至明和(1764年)年间的作品;“新新刀”是指永安(1772年)至庆应(1865年)年间的刀作品;所谓“现代刀”是指明治(1868年)、大正(1912年)、昭和(1926年)时期的刀作品。军博馆藏的有代表性的现代刀是被日本刀剑界誉为“昭和现代刀工位列第一”的名师月山贞一的刀作品(同列第一的共12位),该刀有“帝室技艺员月山贞一精炼之”的铭文。 & L, }) K. X2 b! T+ _) z) L0 D* D" ~
6 }8 X$ d0 I3 F% r7 I3 b E% ?
军博馆藏日本刀中颇为触目的是一柄无刀装白木柄鞘的刀。这是昔日为日本侵华积极出谋划策的黑龙会头子头山满赠给大汉奸汪精卫的刀。此刀为日本昭和刀名师之一吉原国家的制品。吉原国家与其父吉原义人同列为“昭和现代刀工第二”的名师(同列第二的共15位)。头山满送给汪伪政府头号人物的刀为何连刀装都没有呢?据我国老一辈刀剑收藏家周纬先生《亚洲古兵器图说》和日本饭村嘉章《刀剑要览》等著作,日本刀经刀工制刃、淬火、磨砺之后,由刀工配白木柄鞘以作保存刀刃待售之用。日本刀之柄、鞘、镡等刀装为另一行当,有专门金工(锷工)装饰,各有名师。头山满送与汪精卫的这柄昭和名刀即是此类。
% t9 N- t# S; s- Y* s6 x* v8 ]% g6 K9 n r$ P5 Z5 m
值得一提的是,由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在中国东北制作的“满铁刀”常被“满铁”当作纪念品赠送关东军将领及调任的陆、海军将校。笔者十余年前曾发现“满铁”档案中有这种支付单据,其中有军刀及白木柄鞘的刀。如1940年至1945年间,“满铁”赠给离任的“新京”(长春)日本海军武官府武官桑折海军中将及调任的旅顺要塞司令官的“满铁刀”均为“白鞘”。我想这大概是主要服务于关东军的“满铁”无海军军刀装之故吧。
& ]4 H5 b1 g+ n/ \6 l9 d1 V$ ^7 E5 l, g8 D# b
日本刀的刀装十分讲究,不同时期不同种类有不同刀装。如历史上之毛拔太刀(日本汉字,可读作“存”音)、兵库锁太刀、卫府真之太刀、革包太刀、歌仙、武藏等。军博所藏的日本武士刀中藤原忠行的刀装丝卷太刀,为古武将刀装。另信国吉包的刀装为打刀。刀装不同,武士携行的方法也不一样。 & Q/ w! |4 P5 I! O6 N+ Z- \2 e
4 C% k2 O0 L* T: k' e. }: G
所谓日本军刀,是指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海军军官、士官所佩的指挥刀。尤为突出的是1934年至1945年间日本陆、海军军官所佩的颇具日本传统的指挥刀。这些军刀,都在军博展馆陈列。 2 |- r6 p# S6 u l0 \
+ r/ E$ t% q3 K0 @; g* k7 A5 {
日本陆军在德川幕府末期采用法国式的训练方法,连军常服上纵向佩戴的肩章也是学法国的。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日本陆军便改向德国学习军事,而日本海军则师从英国。明治十八年(1885年),以麦克尔少校为代表的德国军官到日本陆军大学任教,日本陆军的军事思想和训练方法便师承德国。不仅如此,连指挥刀也西洋化。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发现俄国骑兵的马刀敌不过日本传统的古刀,之后许多日本军官将家传的日本刀换上加长柄和护拳的西洋式的刀装,在刀柄的竹制“目钉”上用铜镀金的樱花加以饰盖,成为独有的东洋刀、西洋柄的东西合璧的军刀。此种军刀与西洋式的短柄军刀在军队中并行不悖。
* A; m. W! U( h
I, e8 {2 g+ u 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等议员向日本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得以通过。一个月后,侵占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重兵突袭我长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处,遭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重创。因此,日军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佩日本式的军刀。 + l! Q g# Y$ s* Y+ C! a3 B4 F2 x* F
o) y9 { m$ n5 U, @& ~& o* G 日本陆军军刀采用传统“阵太刀”的形式,刀柄亦如日本刀传统装饰用珠粒细密的白色鲛鱼皮包裹。刀柄两侧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