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科技界里没有什么“专制”、“不专制”之分的。不过新科技在某些缺乏市场竞争的地方很难快速得到运用——这是由于经济体制而不是政治体制造成的。
原因主要是日本拥有的能造CA以上军舰的大型船台数量不足,导致其能同时上船台建造的大型舰艇很有限(7-8艘)。考虑到军舰大改装也需要上船台,日本实在没有可能再新造CA的。" F) ^" \0 i$ L$ p9 @% p
  Y0 }8 D3 _" M" t& a
只要注意一下CVL龙凤是何时才上船台,就可以知道日本当时大型船台紧缺到什么程度。3 s/ k- x- E- k8 x! F; E

3 |+ d+ T, t: y米国就不提了,东海岸造船厂一字排开,要多少有多少。
7 \1 Y- [: `9 @! z' `  D
, e7 @/ o+ ]' `, ~/ Q  t3 ?$ z[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1-25 06:13 编辑 ]
龙凤怎么上的船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9年底便决定动工改装瑞凤级三舰。瑞凤40年底下船台,同时祥凤上船台,41年底祥凤下船台,龙凤在等待了两年之后才上了船台,42年底方竣工。
2 B( r% e+ b8 L: u( O1 A3 J6 @. L2 y
否则开战时的mini-KB就至少能有四艘CVL了 ; T8 U) {- S) G5 G
( E& j  I  _1 }. \( D/ }
CVE冲鹰也是一样的情形,云鹰下了船台冲鹰才能上
龙凤跟瑞凤祥凤是一个级别的吗? 我怎么记得龙凤的速度没法跟那两艘比,只能作为CVE服役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准同级舰,龙凤速度26.5节,比两鹰还快点。另外两凤28节。龙凤在马里亚纳可是作为正规空母披挂上阵了的。# C5 \  e3 N9 s' V. H( p
$ d$ P( o5 o. w4 F
[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1-25 14:56 编辑 ]
好的,两鹰是邮轮改的,龙凤跟两凤是什么船改的?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两风是潜艇供应舰(潜水母舰)改建的
战前日本造船工业技术不错可以造出“大和”级这种庞然大物。但是规模与美国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能建造大型军舰的船厂只有寥寥数个
三凤都是潜水母舰改的,高崎改瑞凤,剑崎改祥凤,大鲸改龙凤
日本最需要的是烈风!还有象英国那样强的反潜力量.% g. Y% u9 Z  O4 |; N5 ]# [& ?( y
龙凤用去反潜比去塞班强多了.不过我个人看日本重巡是当时最强的,可以和93鱼雷,41年空战中的零战并论.日本18艘重巡大部时间可满足需要.
原帖由 Zeke 于 2007-1-25 11:51 发表; Z% s' Q) _& X- M7 e. {
39年底便决定动工改装瑞凤级三舰。瑞凤40年底下船台,同时祥凤上船台,41年底祥凤下船台,龙凤在等待了两年之后才上了船台,42年底方竣工。
/ E/ d2 V7 r) [+ t
! H2 p' K- G& z* S6 y* s否则开战时的mini-KB就至少能有四艘CVL了 * T% n0 v+ c2 R' @
3 I% s2 W$ E3 G  Z
CVE冲鹰也是一样 ...
  H. b: \- N/ ~; k" Q
用得横须贺哪个船坞?
http://shynuphy.spaces.live.com
连载:固体和液体含碳原料加氢生产合成燃料
原帖由 银河 于 2007-2-8 17:22 发表
# S. ]6 a7 K; k2 P 日本最需要的是烈风!还有象英国那样强的反潜力量.$ l$ l/ X( e( z0 o( J& m
龙凤用去反潜比去塞班强多了.不过我个人看日本重巡是当时最强的,可以和93鱼雷,41年空战中的零战并论.日本18艘重巡大部时间可满足需要.
+ C" Y0 w' m3 n2 k1 e
$ _+ M4 o7 `) L0 [3 C3 V
日本人眼里,商船可算不了什么,他们满脑子都是舰队决战。所以他们不吃点苦头能重视反潜力量吗?
从战术到反潜设备全面的落后,30年代初的水平.
对了对了,本来谈的是巡洋舰,怎么串题到平顶船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