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反击:
( c% Y6 ~$ U1 z1 J# U! a4 I0 `3 d: b% D4 ^
尼米兹曾指示赛马德集中中途岛上的飞机对付日本航空母舰,中途岛则靠它的地面部队来防守。可惜赛马德没有执行这一命令,他派出全部战斗机为该岛提供空中保护,从而使中途岛的美军战斗机基本上全军覆没,而岛上的轰炸机攻击日本航空母舰时,也就没有了战斗机的掩护。
! N, S9 b8 \$ k9 t' i 这些准备去攻击南云部队的陆基飞机是一支空中杂牌,4架B-26“掠夺者”式中型轰炸机、6架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11架SB2U-3“维护者”式俯冲轰炸机和16架SBD-2“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这些飞机的速度和飞行高度各异,实际上根本无法协同进攻。他们必须把各自攻击日舰的时间安排得尽量接近,但又要摆出相互之间相隔很远的样子。这计划理论上很好,做起来却一塌胡涂。各机队结果不是同时而是分别进击,使日舰能够集中人力一一对付。
& Z7 B5 e' J! A1 E 这些陆基航空兵的前景也是暗淡的。因为他们没有战斗机护航,进攻时没有章法,而对手却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航空母舰部队之一;统帅这支部队的又是一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海军将领;每艘航空母舰上都有一批为该舰从来没见过飞得这么快、爬升得这么好、这么灵活的飞机,的历史增添光彩、富有传奇色彩的零式飞机。
2 X+ V' E" T h. Y0 h 7时,“大黄蜂号”鱼雷机中队分遣队(VT-8分遣队)的6架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和陆军第七航空队分遣队的4架B-26“掠夺者”式中型轰炸机,分别由菲伯林上尉、科林斯上尉指挥,到达南云舰队海区上空。这个中队来自“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这六架是派来执行一项特别任务:实际战斗中试验这种新的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以便与舰队的另一种鱼雷轰炸机,那老旧的TBD “破坏者”式鱼雷轰炸机,作一比较。
" `1 A7 @( A( Y) ?' g
6 E1 B& Y7 ^7 m7 m6 [4 H1 j 而位于南云舰队东北方向大约150海里处,斯普鲁恩斯的第十六特混舰队的2艘航空母舰都转向了逆风。 - E+ \, `+ K: a; H9 |2 K, e2 v
斯普鲁恩斯原计划9时整发起攻击,因为他估计到9时目标离他就不到100海里了。在此以后的半小时内,他不断收到有关中途岛的战况报告,显然,如果他想给敌航空母舰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就不能再干等2个小时。
( M9 j) A# ?# @6 n" D+ J! B/ R 他和参谋长布朗宁商量。布朗宁是他的前任哈尔西将军的参谋长,被哈尔西认为“很了不起”。布朗宁在航空方面的知识,是斯普鲁恩斯所缺乏的。
' @4 ]5 ~& M7 @: J8 G% A% P7 j 布朗宁估计日本第一波攻击飞机大约于9时左右就能完成攻击任务后返回航空母舰。在此之前南云几乎肯定不会改变航向。如果把出击时间定在上午7时,在日机空袭中途岛的飞机返回母舰降落的时刻,我们正好抵达敌舰上空发动攻击。“我觉得,必须在南云发动第二次攻击前先发制人,这样既可使中途岛免遭进一步损失,也可确保我们自己的安全。” $ p4 I: H# A7 q% ?* r5 c
这是一个大胆冒险的主意。因为飞行距离比原计划远了,可以肯定这些速度慢、飞不高、战斗航程仅175海里的TBD“蹂躏者”式鱼雷轰炸机和护航的战斗机,都可能由于油料耗尽而无法返航。要是在平时,斯普鲁恩斯是不会冒这个险的。而这一次,由于有可能给日本舰队来个突然袭击,他也就把危险置之度外了。斯普鲁恩斯虽然表面上不露声色,但内心深处热爱部下并为有他们而自豪的感情决不亚于感情外露的哈尔西。但在需要忍痛割爱的关头,他毫不迟疑地作出了任何一个好的指挥官都懂得的决定:冒牺牲少数的风险,以保全多数。2 P8 S1 G" z: m8 N/ Q6 A' T- I
斯普鲁恩斯第二个同样重要的决定,是命令两艘航空母舰上的大部分飞机出动参加袭击,把宝一次全都押上。. w. X8 {4 U$ _: ?# F6 k- u. n
当时,第16特混编队所辖的两艘航空母舰,拥有飞机数量分别是:
- n+ P6 E% u) E$ F$ _# x; A “企业”号航空母舰79架:
) X7 n) T; J0 p8 ] n4 }' z8 v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79架:$ M" F- z0 }+ f: b
7时2分,15架“蹂躏者”式鱼雷攻击机、35架“无畏”在10架“野猫”式战斗机护航下,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2 Z# }- Q% a2 {5 |. L, \ 7时6分,14架“蹂躏者”式鱼雷攻击机、32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10架“野猫”式战斗机护航下,从“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1 f$ M P2 p7 W2 J, K6 |9 t C 这样,总共29架鱼雷攻击机,67架俯冲轰炸机,在20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分为4个机群远程奔袭敌人舰队。他们的油料只够勉强返航,但是飞行勇士们义无反顾,杀奔南云编队所在的水域。斯普鲁恩斯少将只留下8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36架“野猫”式战斗机来保卫自己编队的安全。4 L! x3 p6 z) f& h7 Q9 C
s% e: F8 ~. q2 b1 { 7时5分,“赤城号”又响起空袭警报,飞行指挥所里一双双眼睛都望着东南面的天空,大约在六千英尺上空有相当厚的云层,但空气清澈能见度良好。* R; ~6 v, e! A2 S
在南云舰队的环形队形中,前卫分队的一艘驱逐舰突然升起旗号:“发现敌机!”这艘驱逐舰立即施放烟幕报警,并用高射炮向敌机开火。“利根号”和“筑摩号”也报告说“正前方36公里处约有10架轰炸机”。“赤城号”随即把航速增加到28节,以战斗速度迎着这些飞机驶去,尽量避免把两侧暴露给敌人。南云同时派出10架零式战斗机去迎战。) ^: N/ T% u7 _% x
( c) M! F M! D9 {+ T- K( q
7时10分,VT-8分遣队的6架“复仇者”式开始攻击日军舰队,他们选择的目标是“赤城号”。这个中队来自“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这六架是派来执行一项特别任务:实际战斗中试验这种新的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以便与舰队的另一种鱼雷轰炸机,那老旧的TBD “破坏者”式鱼雷轰炸机,作一比较。为防止液压装置失灵而无法投雷,6架“复仇者”式全部把弹舱门打开了,但飞机的速度却因此而受到影响,对零式机来说,这些“复仇者”式本来都是活靶子,可当时零式机蜂拥而上,反而妨碍了相互的动作,所以6架不堪一击的“复仇者”式才能奇迹般地冲向航空母舰。
( r7 r7 F7 S% T6 L: t) M, R “赤城号”舰桥瞭望哨喊道:“六架中型轰炸机,水天线上,右舷20度。”“利根号”巡洋舰继先头的驱逐舰之后开火。随后,“赤城号”航母和右面的“雾岛号”战列舰也用主炮开始射击。但6架“复仇者”式排成单纵队飞得很低,继续逼近,周围到处都是高射炮弹的黑色硝烟,但没有一架被打落。菲伯林上尉原计划接近目标时,将6架“复仇者”式一分为二,一个小分队攻击目标舰首左舷,另一个小分队则攻其右舷。但这时三架零式机冒着自己的高射炮炮火,俯冲扑了过来。顿时,三架“复仇者”式被击中起火,栽到海里,海面上升起了高大的烟柱。
( R0 i4 B) v/ j% w VT-8分遣队的这次悲壮的攻击,最后只有一架“复仇者”式生还。这架“复仇者”式的机枪手开始时还进行了几次扫射,可几秒钟后,炮塔里已经无声无息。机腹射手也被一架零式机射出的一颗子弹穿透了帽子,昏死过去。一架零式机俯冲下来,一阵扫射把这架“复仇者”式的液压系统打烂了,升降舵失灵。飞行员的脖子负伤,血直往外冒。他知道现在已不可能去攻击敌航空母舰了,他朝着左侧一艘巡洋舰飞去,投下仅有的那枚鱼雷,可惜投雷位置太高。他本能地抓住着陆用的调整片,把它向后拉。这一动居然产生了奇迹;他感到机头又翘了起来,于是就小心翼翼地把飞机拉起来。这时,2架零式机缠住了他,从不同位置不断向他射击。零式机追了大约二十四公里,子弹都射光了才掉头。他惊奇地松了一口气,现在飞机上还能运转的除发动机外就是他自已了。他先朝南飞,而后再折向东,及至他看见云层中一柱黑烟时,他穿出云层,发现下方是库雷岛。这时他知道了自己的方位。9时40分,他们全然不理会地面上让他们离开的信号,在中途岛着陆。飞机在地上打了个转,在滚滚扬起的尘土中戛然停住。
: f7 E4 q9 ]. J# m- ~! R7 x 陆军第七航空队分遣队的4架B-26“掠夺者”式中型鱼雷轰炸机,是从中途岛起飞的最后一批飞机,由于这些轰炸机的速率高,赶过了前面的无畏式与维护者式轰炸机。他们对“几艘巡洋舰”不屑一顾,直逼南云舰队中央部分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号”。他们先飞向“赤城号”左舷,而后一个急转直向右舷,以避开对空火力。
5 { w v, o+ D: M; a% ^) { 有6架零式机从700英尺高处朝他们俯冲,日舰的高射炮火也在前面形成一道黑墙,两架B-26立即中弹,一架当场坠毁,另一架拖着黑烟坠向“赤城号”。“赤城号”上第二波鱼雷机的飞行员们聚集在甲板上兴致勃勃地观战。舰上的所有高炮都在对空射击,可是有架美机还是呼啸着冲过来。有人惊呼:“要撞到舰桥上了!”可它却在离舰桥仅几码的地方一掠而过,深蓝色机身上的五角星熠熠闪光,它从舰上方一掠而过,冲向“飞龙号’,接着在左舷骤然下跌,一头栽进海里。/ D b; Y& |8 Q) l
另二架B-26安全冲过,在七百三十米的高空投下鱼雷。“赤城号”使出浑身解数一个左满舵,接着一个右满舵,巧妙地躲避开了,鱼雷拖着白色雷迹从“赤城号”左舷舰首不远的地方驰过。零式机追逐两机至护航舰处,打烂了一架B-26的炮塔和起落架,机尾炮手死了,另一架B-26的炮塔只能间歇发射,机尾炮也卡住了,身中五百多个弹孔,正在焚烧。但两架B-26还可勉强支撑返回基地,两机在东岛降落时,已是两堆破铜烂铁了。
( F: |- x: o; v1 g 美军中途岛陆基飞机的第一波攻击中,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自知难以生还,仍然视死如归。只可惜它们发射的鱼雷,无一命中敌舰。6架“复仇者”式鱼雷机中损失5架,4架B-26型“掠夺者”式轰炸机损失2架,返回机场的3架飞机也遭到重创,不能参加尔后的战斗。
. }2 w" @# e, y0 W
V% O8 C0 B% D1 ?+ R* s5 k 虽然南云舰队在日军“零”式飞机的有力掩护下没有受到损失,并击退了美军的攻击,但这次袭击使南云确信美军在中途岛还有很强的航空兵力,需要对其进行再次攻击。$ n" `# C. Z- G* I3 Q
但这意味着,第二波攻击波中的“赤城号”和“加贺号”上为的是对付可能发现的敌舰队,已经装好鱼雷的97式水平轰炸机必须卸下全部鱼雷,换上换成攻击陆地目标用的80号炸弹。这样一折腾就需要近一个小时时间。如果南云想赶上返航的美机,在它们降落时把它们打掉,那么要完成这项任务的准备工作,时间已经不够了。
0 Q& F1 R/ ]" r7 g 7时15分,南云以第一航空母舰战队司令长官的身份向各舰下达了这项命令:“第二攻击波飞机立即改装炸弹,作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 s' E6 b# l, c2 X' n! ?7 ~) I 南云因为这个决定在战后而备受严厉的指责,被认为,这是南云的重大失误。但其实南云所采取的步骤是合乎逻辑的,是有理智的。当时的实际情况是:2 f, C% p" Z+ w# \9 {# H% \4 |0 A
因为南云当天的主要作战目的是在登陆前对中途岛进行空袭,削弱岛上火力。虽然这些美机攻击的水平太差,但如果不是对付速度快、机动性强的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而是对付笨拙的运兵船,那么威胁会很大;
8 @6 L- Z0 |6 J6 U1 h5 E 处于作战现场的友永建议要实施第二次攻击;
- u. o; _: T5 O, P; a+ \ 南云还必须考虑岛上“猛烈的对空火力”,并设法把岛上的高炮敲掉。他不知道友永的空袭究竟杀伤了多少守军,不过当然是越多越好;
4 U2 U! I) l5 z* w% f: h, @; [+ B 到目前为止,南云仍然以为美国舰队顶多也只是在夏威夷水面。派出的侦察机估计现在也该到达搜索扇面的尽头了,它们也并没有报告说发现美军的水面舰艇;
" o% e+ P Q7 x 深得南云信任的参谋长源田也同意他的决定,源田认为:在敌陆基飞机已向我发起攻击,而且在未发现预期的敌航空母舰部队的情况下,要求把一半部队处于无限期的战备状态,以等待也许根本不在这一海域活动的敌舰队,这是第一线的指挥官所难以容忍的。
/ `" q! l- p4 X5 Z4 s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南云一直摆脱不了袭击珍珠港时因犹豫不决而错失战机一事的影响,他曾说过:“如果这次我反对攻击‘中途岛计划’,那我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懦夫。所以我宁愿战死在中途岛给他(山本)看看。”因为, 如果南云真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之人,那么他在这一决定上只要再延缓上15分钟(“利根”号巡洋舰上的侦察机发回报告),那么历史将很可能重写。正如一句名言所示:朝令夕改,混乱难免。此时等待日军的是更加严重的后果。
' H- Z/ C, S. I" W+ q4 x 因此南云所作的这项重要决定时,并不是指挥不当,至少有部分原因是他对美军舰队的部署和实力一无所知。南云因情况不明而吃了大亏。* t g% D* ?8 F& Z4 c) |# T
~4 \- t0 B6 K6 D/ P
“赤城号”和“加贺号”已在飞行甲板上的水平轰炸机都一架架地送回到机库,卸下鱼雷,再重新装上炸弹,然后再起吊到飞行甲板上来。飞行人员、地勤人员和军械人员挤命地从事着这一吃力的工作。 / Y. N/ X4 p" D; o: i. I
) y' X& c0 u" ^% N, e
7时20分,斯普鲁恩斯把第十六特混舰队分成两个编队,相互间隔几千码。这两个编队于7时20分后就各自为战了。+ I, r( Z: h3 s
“企业号”的支援部队是:“北安普顿号”、“文森斯号”,“彭萨科拉号”3艘重巡洋舰以及“巴尔奇号”、“本汉姆号”、“艾尔文号”、“莫纳汉号”和“费尔普斯号”驱逐舰。
. n/ M% o& V2 C! Z& z7 `' Z “大黄蜂号”的支援部队是:“明尼阿波利斯号”、“新奥尔良号”2艘重巡洋舰和“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以及“埃利特号”、“沃登号”和“康宁安号”驱逐舰。
7 ~$ x& U2 m, ^$ N& h ^" v/ D7 u- V+ U; k, p
7时28分,“利根号”巡洋舰上的那位姓名不详的侦察机飞行员,完成了外向搜索任务开始返回时报告:“发现10艘水面舰艇,像是敌舰,距中途岛240海里,方位10°,航向150°,航速20多节。”
0 [/ S( z/ p) {# ?4 F- q/ R$ y “赤城”号舰桥上的南云中将和他的幕僚收到这份电报时犹如晴天霹雳。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美军的水面部队竟出现得这么快,更没有预料到美军的军舰就在附近等待伏击他们。整个形势立即发生了重大变化。
4 Y1 G& x4 n# e; A 情报参谋小野海军上尉立刻在海图上查明了敌舰位置,估量了双方距离,向南云报告说:敌人离我们恰好200海里,这个距离在我方飞机的攻击圈内,但是,如果敌部队中有航空母舰的话,我们也处于敌人飞机的攻击圈内。5 q P' |) G5 q8 s8 i4 j' f% @
南云急于想知道的是,敌军的组成如何?是否有航空母舰?搜索飞机的报告没有说敌军究竟包括哪些兵力。这使南云海军中将、草鹿参谋长和参谋们既担心,又恼火。- M5 c) x. U& Q- M7 W) \
7时45分,南云传令所属部队:“准备攻击敌舰队,没有换装炸弹的攻击飞机不要把鱼雷卸下。”2分钟以后他又下令“利根号”上的4号机“查明舰种,保持联系”。
5 d* S5 I5 n4 J" ]' j& \ 此刻,“赤城号”和“加贺号”的鱼雷机换装炸弹的工作大概已完成了一半。2舰的飞行甲板上已停放了10—15架准备攻击中途岛的轰炸机。当然,在紧急情况下炸弹也可以用来攻击舰艇,但其命中率和破坏力都远不及鱼雷。
5 g. a9 U* ^& @# }5 ] 7时48分,“苍龙号”航空母舰上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并发信号报告说:“发现敌机6—9架,方位320°” 中途岛岸基飞机对南云舰队的一连串空袭开始了。/ C: t. ?) ^. F4 l, w
领头的是,美海军陆战队第二航空联队第241侦察轰炸机中队(VMSB-241中队)的16架SBD-2“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由中队长亨德森少校亲自率领。6 t/ j3 \, ], A5 T* {
SBD-2“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是美国陆军A-24B陆基攻击机的改型,时速410公里,航程1243公里。机腹悬挂一枚不超过1600 磅(726 千克)的重磅炸弹和机翼两侧下的各一枚100 磅(45 千克)炸弹或深水炸弹。
" _4 |9 T: d+ v) i! @9 o 由于飞行员都是刚从航校毕业的新手,没有俯冲轰炸的经验,亨德森只好组织从4000英尺高度进行下滑攻击,但零式战斗机分上下两层截击,协同动作极佳。亨德森被零式集中攻击,很快飞机起火坠落,然后又有5架无畏”式被击落。剩下的10架“无畏”式依然勇往直前,俯冲进下方的云中,破云而出时正在“飞龙”号上方,三架日本战斗机刚离开了它的飞行甲板。“飞龙”号一见到美机来袭,即开足马力以作战速度航行,左摇右摆地前进。! b/ o8 k- I! `
10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400英尺高度投下炸弹,在“飞龙号”两侧筑起了一道擦亮的弹幕,但落点最近的两颗炸弹离目标也有50米左右,一颗落在左舷外侧,一颗落在右舷舰首外侧,“飞龙号”消失在巨大密集的水柱和滚滚浓烟之中,连“赤城号”上的人见此情景也提心吊胆,以为“飞龙号”这下定是在劫难逃了。但等到炸弹硝烟消散后,“飞龙号”仍安全无恙,还是那样雄赳赳地继续航进。
# p+ J- t/ L9 G 10架“无畏”式投完炸弹后返舰,有两架捱不住坠海。一架在距中途岛大约8海里处,大约10时左右,第20号鱼雷艇将他救起。另一架在海上迫降,直到第二天,美军一架巡逻机才发现了他们并救起。得以在中途岛安全着陆的8架中,两架再也不能起飞了,剩下的6架也都千疮百孔。
: R6 [2 \9 y7 k6 {! j' X& T9 q 这是中途岛美军对南云部队发动的又一场坚定果敢,但战果甚微的进攻。 " T& B0 F# F3 _! u% ?1 d) D
3 l5 `# p% Z: S: h I* s+ W 7时58分,心急如焚的南云终于收到“利根号”上4号侦察机的电报:“敌航向80°,航速20节。” 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美舰队的航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本应给“赤城号”舰桥上的人敲起警钟,因为美航空母舰逆风航行,几乎可以肯定美机将从舰上起飞了。每当“赤城号”转向逆风起飞飞机时,南云也是取这个位置。但南云急于要查明在他东北面游弋的敌舰的舰种,显然忽视了敌舰的方位及航向问题。他怒气冲冲地发电严令4号侦察机:“查明舰种并保持接触。”
) I2 x# Q' U: |& q 8:09分,南云终于等来了“利根号”上的4号机报告的情况:“敌舰队共有10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5艘。” 8 N2 O2 `" K: n4 \% y+ z
此刻,南云不仅心绪不宁,而且思路已乱。这个报告中虽然没说有航空母舰,但谁也不敢把一支没有航空母舰的轻型舰队单独派往这一水域来活动,这肯定是支护航舰队。7 E" Y. s" m7 X" Z& T
美军轰炸机仍不停地在上空呼呼盘旋,发动机的隆隆声,截击机的呼啸声,炸弹的爆炸声以及高炮轰轰的怒吼声响成一片。“苍龙号”又向南云报告了更坏的消息:“我上空270°发现敌四引擎飞机,高度3000米。” 4 E' J; ~7 r# C# B
7 R) d/ R: F- b% R6 q 这次接踵而至的,是15架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由斯威尼少校指挥。" a5 y, g i" ]/ r# `8 r( v
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时速483公里,航程2979 公里。
i5 n4 l! ^2 ~* L( _ 他们本来是去攻击昨天发现的正从西驶近的日本输送船队,但离原定目标200海里左右,收到中途岛关于发现敌航空母舰的报告后,他迅速而准确地改变了航向,于7时32分就发现了南云舰队,但还未找到航空母舰。他对小型舰艇不屑一顾,继续向东北寻找。其实在他们下方,这时美海军陆战队VMSB-241中队16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正在攻击南云舰队。
, r! C; Y- N# }* v( l 8时10分,已经飞过南云部队航线的B-17中队后二架飞机,发现了为闪避炸弹,不时被迫驶到晴空下的“飞龙号”,B-17中队从6000米高空朝海面星罗棋布的日本舰队水平投弹。由于投弹高度太高,也无一命中,反被击落2架。
! ^& R# w5 b) ~" E* S+ B, P8 h2 t$ Q3 f7 z2 z2 ~6 T% ]' v
8时15分,第十六特混舰队的“大黄蜂号”恢复了原航线,向“企业号”编队靠拢。它刚完成靠拢,就收到“北安普顿号”的报告:“发现敌机1架,方位185°,距离30海里,机种为单引擎双浮筒式水上飞机。”雷达捕捉到这个目标,观察哨也证实发现了这架搜索机,但战斗巡逻机在空中却没能找到它。这架飞机就是“利根号”的那架4号侦察机。它每次发报时究竟发现了什么军舰,至今仍是一个谜。由于能见度极好,它可能发现了第十六特混舰队的两个编队,甚至还可能发现了第十七特混舰队。这时,斯普鲁恩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舰队已被敌人发现。他十分担心出奇制胜的优势已经丧失,但他派出的攻击飞机已经上路了,现在只好按原计划实施进攻,并希望能有个好的结果。
. o r) Q7 ?* M! B' J8 [3 a9 a- [" d' d, |4 k! Q
8点20分,南云又收到“利根号”的侦察机报告:“敌舰队殿后好象有一艘航空母舰。”(从7时28分到现在,“利根号”上的侦察机,为何竟花了几乎1个小时才证实了美舰队好象有一艘航空母舰,这一点,至今仍是个谜。)这个报告使“赤城号”舰桥上包括南云在内的每一个人都紧张起来。但是,情况还没有确切辩明。乐观的人这样推论:如果敌舰队确实包括航空母舰,敌舰载机怎么不来攻击南云部队呢?6 U; ~: l" g5 V
好象是给“赤城号”上乐观的人吃定心丸,美军接下来的仍是中途岛岸基轰炸机,这是诺里斯少校指挥的11架SB2U-3“维护者”式俯冲轰炸机,诨名叫“振动器”或“风向器”。只要听听这些雅号,它的性能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又笨又慢的家伙也没有战斗机的护航,他们是最后一批到达的中途岛岸基轰炸机,也是遇上零式机最多的一批。因为南云把所有零式战斗机都派上天了,其中包括被指定参加第二波攻击的零式机。+ B3 V$ |7 `; p8 }
好在这些零式机已经折腾了好几个钟头,飞行员可能都已疲惫不堪,因而反应不很准确迅速。美军11架“维护者”式飞机开足马力,迅速编成下滑轰炸的纵队。零式机也围追堵截,蜂涌而上。好在这些零式机已经折腾了好几个钟头,飞行员可能都已疲惫不堪,因而反应不很准确迅速。加上这些“维护者”式充分利用云层保护自己,使日机很难找到攻击机会。
$ M6 E4 n. ^1 U2 I" t" X 当他们在2000英尺高度钻出云雾时,诺里斯少校发现自己就在日军“榛名”号战列舰的正上方。诺里斯立刻作出决断:是这个高度上的日军防空炮火十分密集,再加上敌人的战斗机,他的机群很可能来不及找到敌人航母就被消灭。因此,他选择了利用自己突然出现的优势攻击战列舰。
" Y# Q# q6 B p& i 诺里斯少校带队立刻向右横滚,进入大角度俯冲,其它飞机紧随其后。由于“榛名”号战列舰上的防空火力很猛,炸弹虽然在“榛名”号四围涌起水柱,但事实上,只有两枚近失弹落在“榛名”号舷外,“榛名”号毫发无伤。% C k2 v {' u i
11架“维护者”式中有2架被日机击落,还有1架在返航途中坠毁,未获任何战果。 * G% Z3 f$ Q0 N& m5 n
中途岛部队的攻击已竭尽全力,美军多机型的轮番进攻,先是鱼雷机,再是俯冲轰炸机,还有高空重型轰炸机,虽未给日本舰队造成损害,但是却打乱了日本人的作战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