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逼近菲律宾
% }$ }) P; R$ E9 \7 H% t 比亚克岛位于霍兰迪亚西北225英里处。岛上有3个可供使用的机场,其中包括肯尼认为一定能供B-24轰炸机使用的莫克默机场。尽管在霍兰迪亚占领的机场可以用于起降肯尼的中型轰炸机。但由于9月1目前后雨季就要来临了,但霍兰迪亚占领的这些机场排水不畅,因此在雨季便无法供轰炸机起落。
) y, {4 N) g7 p$ D% k+ E 占领比亚克岛还有个好处,该岛属于马里亚纳群岛范围。肯尼的轰炸机可以从比亚克岛起飞,支援尼米兹完成定于6月15日进行的攻击塞班岛的行动。( b- @4 i; Z5 ?7 j' O5 Z7 a
为了向比亚克岛进攻行动提供空中掩护,麦克阿瑟令部队于5月17日在瓦克德登陆。那里的机场将用于支援5月27目的比亚克岛登陆,经验丰富的第163团战斗群承担了进攻瓦克德的任务。
" _& C4 Z4 ]* B. G 5月17日,由第163团战斗队组成的“旋风特遣部队”在荷兰蒂亚以西一百二十五英里处登岸,占领马劳湾一带的陆上简易机场;同时,另一路部队则进攻一座占了瓦克德岛大部分面积的大机场。经过4天紧张激烈的战斗,即控制了该地区。一周后,工兵部队就修复了瓦克德机场的跑道,以供重型轰炸机使用。8 z7 H9 S# ?" v" c2 [( U8 X
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北部海岸推行的跳跃式推进战术之所以能以惊人的速度展开并取得辉煌战果,除了归功于他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外,还归功于美国陆军情报工作的卓著效能。对敌守军兵力的准确估计,使他能够只攻击日本防线南翼最薄弱的环节。准确的情报报告——通常在几小时内到达——也使他能够在敌人采取报复行动前作好准备。正如陆军情报局在一份秘密的正式报告中所说:“从来没有哪一位指挥官,能象盟军西南太平洋司令部那样,在指挥作战时对敌情如此了解。” 1 Z: L- k% h, D$ q# M+ e6 l j$ L
盟军在太平洋上的迅速推进,使日军大本营大为惊恐。接替古贺的丰田副武海军上将认为,盟军的下一个目标不会是马里亚纳群岛,而很可能是帕劳群岛。因此,他把"Z"行动的决战地区改在帕劳和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域,届时尼米兹会像支援荷兰蒂亚登陆一样派出航母编队在这一水域活动。5月上旬,他正式下达了代替"Z"行动的"阿号"计划,并开始在塔威塔威岛、达沃岛和棉兰老岛集结舰队,同时加强决战地区包括比亚克岛在内的空中和地面力量。麦克阿瑟和尼米兹获悉这一新情况后,立即命令潜艇部队到日舰集合海域活动,击沉了不少舰船,并严密监视每艘日舰的动向。& ?! X. A e* k4 J" C5 \
瓦克德岛攻占后,麦克阿瑟决定马不停蹄地向西跃进,夺取距瓦克德西北180英里的实珍群岛中的比亚克岛。比亚克岛位于鸟头湾的出口处,为扼守鸟头半岛的天然屏障,北面即是帕劳群岛。该岛被珊瑚礁所环绕,岛上地形起伏,长满了浓密的热带丛林,到处是蜂窝状的多层洞穴。由于"阿号"作战计划要求使用陆基航空兵来弥补航母兵力的不足,因此,位于该决战海域的拥有三个机场的比亚克岛便变得特别重要了。尤其是位于比亚克岛南岸的莫克默机场是这个小岛上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6 m) `; Q! F1 U5 V1 d3 N/ ?- ^" D7 v 显而易见,无论盟军还是日军,只要以该岛为基地,其轰炸机群就会大大加强己方海军部队在这一海域的突击力量。不使比亚克岛落入盟军手中,这对"阿号"作战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日军向那里增援了7000余人的部队,使岛上日军总数达到1.1万多人,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训练有素、富有战斗经验的精锐部队。他们利用遍布全岛的蜂窝状洞穴,组织了严密而巧妙的防御体系,准备与胆敢登陆的盟军决一死战。
: Y, j- o6 K* k 但麦克阿瑟情报部门估计日军在比亚克岛的守卫部队约4000人,其中一半为作战部队。后来听说日军要加强该岛的防御力量,但到底加强了多少不得而知,他们估计也许只有三四千人吧。麦克阿瑟宁愿相信岛上守军不多的说法。克鲁格在第41步兵师的基础上组建了2.8万人的“旋风特遣部队”,第41师师长霍勒斯·富勒兼任特遣部队指挥官。
E4 L" ?( M1 h* o 5月27日,即在拿下瓦克德岛一周后,麦克阿瑟发动了比亚克岛登陆战。 K ~( |. l0 C3 H5 I( f, `) S
在登陆之前,肯尼的飞机从瓦克德岛的新基地起飞,和金凯德的支援舰先行对比亚克岛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和炮击,随后富勒的部队从岛的南面上陆。起初,登陆部队只遇到微弱的抵抗,"情绪很好地"向机场跑去,他们既未携带火炮等重武器,也未向前面派出先头部队,很有点像上次在荷兰蒂亚"郊游"的味道,以致于总司令部过早地向外界宣布"新几内亚战役已告成功"。但到第二天,正当美军刚刚越过登陆滩,大摇大摆地向岛内推进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个为密林所覆盖、布满了蜂窝般洞穴的山头。美军进攻就停滞不前了。
9 ~* `! z/ _* \9 s" o9 A3 W 日军在防守中充分利用了这些山洞,他们先将来袭的敌人放上岸,然后开始顽强抵抗。日军突然从附近的山洞中和居高临下的悬崖上向他们射击,"郊游"很快变成了一场恶梦。显然,日军采用的是诱敌深入的打法,先把美军放进来,造成防御薄弱的假象,然后再予以痛击。在以后的几天里,双方仍杀得难解难分,但麦克阿瑟却宣称:日军已土崩瓦解,富勒的部队只是在肃清残敌。实际上,这时富勒才刚刚进入阵地发动主攻。
# L' P- r3 D# {' @ 富勒不但能力强,而且富有临战经验。登陆后,他对敌军的阵地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试验了它们的强度。他不想沿着海岸公路前进,直接攻打莫克默机场。因为日军的防御工事就是为防止对方这么做而设计的。
( j2 Q$ J* l, u4 k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陆军只有一种战术,那就是分进合击。其要旨是从正面向敌人施加压力牵制敌人,然后从侧翼或后方狠狠打击敌人。富勒摸清日军的防御部署情况之后,使准备实施分进合击。6 X9 n E0 Z) n
这时候,麦克阿瑟对富勒前进的速度感到不满。一天又一天过去了,麦克阿瑟越来越觉得陆军就要在海军面前无地自容了。他认为即使富勒成功了,莫克默机场的跑道似乎也不可能被及时修好,等尼米兹6月15日进攻塞班岛时,它什么作用也发挥不了。麦克阿瑟向克鲁格施加压力,要他尽快夺取莫克默。8 e2 Z6 b! V' {' G3 j2 C0 X& J
克鲁格派参谋长乔治·德克尔准将来到比亚克视察战情。德克尔1937年毕业于步兵学院(他后来成为陆军参谋长)。他对战场情况的看法与富勒大体相同。3 I. y! y4 x. t2 q7 D k3 ~% Z1 ~
6月8日,德克尔在汇报中说,敌人的防御工事十分坚固,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天气酷热难当,温度超过100华氏度,由于严重缺水,每人每日饮水限量还不到一水壶。尽管困难重重,富勒依然不断前进。他的军队已经占领了莫克默机场的5条跑道之一户虽然在拔掉日军安设在俯瞰机场的一个岩洞中的火力点之前,这些跑道还不能投入使用,但富勒已经在那个高地上部署了一个团的兵力。6 f) {9 |) B0 ?- }% X' `
克鲁格并没有赞许富勒夺取一条跑道的战绩,也没有鼓励他把目前的作战推向全面胜利,而是以一封带有羞辱性的电文严厉批评了富勒,对富勒的能力和勇气表示怀疑,质问他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占领整个机场声就在合击战术开始产生效果时,富勒被迫改变战术。克鲁格命令他撤回他设法部署在高地上的那个团,投入沿海岸公路实施的正面进攻。
: }3 }- h. c6 s1 d7 M+ O 陆军中的作战指挥方式大都是上级可以任意斥责比自己级别低的人,无论你是三星中将还是一个中尉。虽然这并不是麦克阿瑟的一贯风格,但现在他也感到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克鲁格对战情发展非常关注,以致采取了对他来说也是异乎寻常的举动:他干涉了一项绝好的计划,甚至连自己信任的参谋长提出的建议他都置若罔闻,而且这位参谋长还亲眼目睹了战况。这个愚蠢的决定遭到富勒及副师长詹斯·多伊准将十分坚决的反对。多伊曾经成功地指挥了攻占文塔佩和瓦克德岛的战斗。多伊丰富的作战经验是克鲁格望尘莫及的,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担任参谋,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作战奖励。多伊对富勒疾呼,你会功败垂成的!富勒同意他的说法,但他又能怎样呢?
u4 _, V# @1 @2 O8 D 克鲁格似乎不了解,或者没有意识到:即使正面进攻占领了整个机场,也是枉然。因为如果不打掉控制着飞机跑道的那个岩洞中的火力点,莫克默机场的跑道就不能使用。克鲁格命令高地上的部队撤下来,让美军既失去了夺取岩洞火力点的机会,又失去了占领整个机场的机会。正像陆军正史中记录的那样,如果攻击者处于低处,对坑道和暗堡正面攻击——“那么攻方现在的位置正是防方求之不得的。% t3 J6 S, y+ l: X; `( U8 k
6月13日,距尼米兹海军进军塞班岛的战役还有二天时间了,麦克阿瑟给克鲁格拍了一份措辞强烈的电报:"比亚克的进展不令人满意。"公开这样讲,就会表明他的进攻遇到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克鲁格不得不解除了富勒的职务,而派艾克尔伯格去亲自指挥作战。
9 Y+ u: r6 t0 _/ E4 u& S 当艾克尔伯格到达比亚克的时候,霍勒斯·富勒泪流满面地接待了他。他不仅要求解除自己特遣队指挥官的职务,还要求解除自己第41师师长的职务。富勒说他一直忍受着克鲁格瞎指挥,一直忍到现在,他受够了。艾克尔伯格任命多伊担任师长。
# @8 p( Y# @5 s" O6 }) v( l 多伊当然还是准备施行合击战。艾克尔伯格与多伊曾是同窗,他现在要尽其所能为多伊让路。除了对多伊的部队部署略做调整外,艾克尔伯格放手让这位新任第41师师长按照富勒原定计划继续作战。于是,多伊再次派一个团的兵力到达那个高地。
7 U, f+ \' D$ e9 B% t 合击成功了,多伊在3天内拿下了莫克默机场,两天后又打下了俯瞰机场的岩洞火力点。要不是富勒曾遭到克鲁格的干涉,肯尼的飞机早在6月15日就能从莫克默机场飞往塞班岛了。但6月15日那天,肯尼的重型轰炸机不得不从洛斯内罗格的莫莫特机场起飞,对马里亚纳群岛上的目标进行轰炸。麦克阿瑟因而可以宣称说他已帮助海军实施了对塞班的突袭。但从比亚克方面又怎样呢?一架飞机也没有出动。
8 D* [2 r }* Q9 ~; K- [6 u 由于尼米兹在马里亚纳群岛所采取的行动转移了日军的。注意力,使麦克阿瑟在比亚克岛的行动大大减轻了压力。6月中旬,敢干敢拼的艾克尔伯格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激发了部队的斗志。直到6月22日,美国战斗机才开始从莫克默出击。他们又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与日军进行了艰苦的争夺战,用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将日军从洞穴中一批一批地赶出来,然后再加以消灭。经过10余天的激烈战斗,形势才趋于明朗,但直到7月22日,日军的抵抗才基本停止。
+ Q" F8 U" D2 k ~ 这次战斗,日军有7000余人被打死,200余人被俘;美军亡400人,伤2000余人。由于艾克尔伯格在比亚克战斗中指挥有功,麦克阿瑟提升他为刚刚组建的第8集团军司令。 1 \" {% \* R! K
战斗结束后,麦克阿瑟的心态恢复了平衡,坦然承认克鲁格对富勒的处理不妥。他向富勒颁发了服役优异勋章,并说富勒在战前和战争中始终保持了“他杰出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麦克阿瑟甚至对艾克尔伯格说富勒是“伟大的战士”。尽管如此,对麦克阿瑟和霍勒斯·富勒来说,比亚克岛的胜利给他们带来的厌倦和乏味,并不比失败的辛酸更好一点。9 r. y" h' c9 p+ R- K) p! O, G
战局不断向前发展,比阿岛已逐渐变为西南太平洋前线的后方。6月初,美军派出的一个团战斗队在比阿岛以西约50海里的农福岛登陆,由于海军的舰炮火力支援十分有力,残存的日本守军惊慌失措,几乎未能进行什么有组织的抵抗。
/ W! W- \4 X; m6 u: t1 x3 | 7月底,西南太平洋部队已经进至新几内亚岛西部的桑萨波角。登陆部队在海滩没有受到日军的抗击,后来又伏击了企图西撤的数百名日军,并将其全歼。
X6 B6 ]+ {+ {8 D0 g6 r& _ 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麦克阿瑟的部队从霍兰迪亚进到桑萨波角,把战线推进了550海里,并在途中从日军手中夺取5个机场。这时,麦克阿瑟的部队与其西北方向上的棉兰老岛之间,仅仅相隔500海里,跨越马鲁古群岛和塔劳群岛即可到达。
' {6 ^- L! ]3 l% c: L" m! `( ?6 F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追述一下盟军对菲律宾发动钳形攻势的另一路大军,即中太平洋部队的进军情况。
" z! M* }5 _, ]( [0 a5 D' @$ a% |3 | H1 S7 P, _ y
. D Q' L) h5 S4 m& b! }9 H8 h6 Y7 l$ g$ R
资料来源:) V$ q7 [' j/ D4 ?& x) I* |
O6 V+ z( c( r: T$ f《燃烧的群岛》-网站9 v7 c) O9 N2 b0 `# D
《太平洋战争 1941-1945》约翰·科斯特洛& L. S! w; j5 R' o3 R7 ]
《大海战》 尼米兹、E·B·波特* W) ?! X" Z7 |, i7 z2 }6 A
《海军空战 1939-1945》N·米勒/ F9 k. {. b4 L, d2 {
《联合舰队的覆灭》伊藤正德% @' h! \7 e( k4 ~' L6 Y
《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E·B·波特- t9 T* t' T! }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兵种作战系列:海战》 : R# i C$ R+ `, A2 K
《太平洋战争海战史》 % O! _* ~! q) s0 c
《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