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坑道爆破的作业量很大,需要的炸药量也不小,亮剑里李云龙的作战方法基本上不可能由缺乏火药的八路军完成,其参考的原型松山作战则是美国老板买单,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战斗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个人对日本没有好感,但是对于个别日本人的个人魅力还是比较欣赏的!!
都拿电视剧说事了,这叫哪门子“战史研究”
这两天看到个东西,在围攻旅顺口期间,日军进行了规模不小的坑道作业,不过俄国人也在反作业,双方的工兵在地下舍命厮杀。乃木急于拿下旅顺口的原因在于日俄两军展开了辽阳会战,缺少乃木所部的日军并无兵力优势,所以日军统帅部希望尽快拿下旅顺,让这八万兵力腾出来投入其他战场。
: D! _+ j9 G: |) [+ l: X( U$ t& F; e  P
[ 本帖最后由 vassiliev 于 2007-4-17 08:43 编辑 ]
原帖由 vassiliev 于 2007-4-17 08:38 发表) t( s5 r* j* K* L  C
这两天看到个东西,在围攻旅顺口期间,日军进行了规模不小的坑道作业,不过俄国人也在反作业,双方的工兵在地下舍命厮杀。乃木急于拿下旅顺口的原因在于日俄两军展开了辽阳会战,缺少乃木所部的日军并无兵力优势 ...
( h/ ~5 J) k) \4 ^. P4 ^7 U- k7 B
" {- R: U- L. f; T1 Z
5 }$ ^& A; O7 _, C; R9 E实际上攻克旅顺的时候,辽阳会战已经结束几个月了。' {+ D9 L; ^2 X7 {

' T: O% `8 _, [2 E9 T正是因为伤亡过大,日本才又围了旅顺几个月的时间,而去打了辽阳会战。' s4 Q6 t* \: m
: o" U; U2 s9 C* G8 j
另外,日本人的冲锋队型太密集了,脑筋也很死板,既然在机枪面前死掉那么多人,就不能换个队型么。
乃木急于拿下旅顺可拿不下来,日军的计划被打乱,原定参加辽阳会战的第三军被拖住。- s" ?  Q+ q+ E) `5 O5 ~

) L# C* s+ e: U4 l( v- g; ]6 `至于日军的战术,就当时的观念而言,日本人已经算疏开队形了,曾有俄国军官这么说“……俄国的军官们大声的向士兵们喊问着说:‘弟兄们,告诉我为什么日本人是呆子的理由?’士兵们就会全体应声附和的回答说:‘因为在攻击时,他们的火线是展开得很宽广的。’……” 相比之下,俄国人的做法则是“……对于刺刀的迷信被推进到了最大的限度,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必须上刺刀。军官用尽一切的手段以来鼓励其部下,把信心寄托在刺刀上面。……关于火力方面,他们的观念也很奇怪。直到一九〇四年八月底为止,俄国人还是和在阿普拉克辛(Apraxine)的时代中(一六七二——一七二八年)一样的施放排枪。 ……”, E( e8 l) {4 u

5 |( @1 Z. y6 \* k0 A  S* s+ c有一点很能说明问题,即战争中双方的战术都不符合自身拥有的技术手段,而其原因在于技术的发展超越了战术的发展,一个日本军官曾经如此告诉一个法国武官“当你注意到这里的一切情形,与我们平时在国内的训练情形之间所具有的差异,那么毫无疑问的就一定会大吃一惊。我们自己所感到的惊异程度也差不多。你一定知道,我们的操典是与欧洲陆军的完全相同。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切的行动都是依照操典行事的,但是这个牺牲却极为巨大!我们学会了这个教训,感谢我们所已经获得的经验,现在我们知道不仅不应太迅速的向前,而且还应尽量利用掩蔽。”
西方各国认识到机枪对战场的影响并研究出有效的对抗战术也经历了很长时间。对这方面的批评确实有些事后诸葛亮。但是作为战争一个方向上的主要指挥者关心的恐怕也不仅仅是如何攻克敌人的阵地。如果只是攻坚的话,工兵专家要更适合些,至于人员调配鼓舞士气,师团长级别的就应该能胜任了。
9 D! U( R2 q* i( r3 t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俄军从坚固的工事里引诱出来,在野外歼灭。
7 q0 f' H/ V% d) s/ R; B8 b7 U+ G! d, ~- k# w7 O
如果乃木能在辽阳会战时,将旅顺守军诱出北上增援,并歼灭一部分,那么在进攻旅顺的时候也会顺利些。' Z+ `: ~: g' ?# m

  D- _9 o0 V2 t7 s1 u* E1 L6 Z+ C或者围点打援,对旅顺围而不攻,只是每天炮击,集中力量打击增援旅顺的俄军。

看不起倭寇

日本无战术,学战术去德国,日本只会对付中国的壮丁而已,如果是职业军人的话,狗日的连杭州湾多上不了岸!

回复 #1 bf109 的帖子

小日本军人在战败后,除了自杀就没有其它方法了。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4-24 14:28 发表) |) n( g4 J, _1 D9 n7 ^
日本无战术,学战术去德国,日本只会对付中国的壮丁而已,如果是职业军人的话,狗日的连杭州湾多上不了岸!
8 M; I/ w, ^3 ~' H& \8 B
当时中国的战术也是学西方,尤其是学德国,只不过没学好而已,中国传统那套“战术”面对当时的战场根本就是废物。( a" z& ?  E- _( o0 p2 c, q% z

: V( w, u( I/ H; g日军在马来亚,菲律宾,爪哇登陆时碰到的可不是“中国壮丁”。
原帖由 qazwsx1970 于 2007-4-26 11:56 发表
; ]+ Z& ]4 q- Z" Z( Z" N! A小日本军人在战败后,除了自杀就没有其它方法了。
+ b3 P9 ^8 y3 B2 o0 x# s当时的中国军人在战败时大多选择投降或逃跑,当然,其他国家也多是如此。- k1 i0 |0 G1 \% e5 {

" q- ^+ c( Y8 [: x2 j我并不是赞成那种打了败仗就要自杀的做法,但以中国武装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人汗颜的表现,我们实在没资格去调侃日本人的愚忠。6 z! a9 j0 u4 [) K& Z- s% w+ C! P
; C  z, I3 W' H. K' P
[ 本帖最后由 vassiliev 于 2007-4-26 12:49 编辑 ]
原帖由 vassiliev 于 2007-4-26 12:41 发表
( _& `" j* Q2 |" g
/ u- @3 ^# ~' ~9 J当时中国的战术也是学西方,尤其是学德国,只不过没学好而已,中国传统那套“战术”面对当时的战场根本就是废物。& o  Z1 O6 {$ _  L4 ~! ]1 Y
0 A5 g6 m6 p6 j" O' v/ \
日军在马来亚,菲律宾,爪哇登陆时碰到的可不是“中国壮丁”。
8 W- q6 ~$ C; x# B. u. l' |

. g6 c& i, |. g& B/ }, h 4 Z- E! R0 M' `* M. P
是东南亚壮丁,当时美菲联军13万,美军只有1.9万。
菲律宾军队训练度不够,而且同样缺乏保家卫国的凝聚力....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打下旅顺要塞是海军方面坚持的意见。从陆军角度看简直是多此一举,派两旅团监视一下要塞守军不就得了,打垮了满洲俄军,还怕要塞里那几号人翻天不成?但海军就不同,如果俄国从欧洲来的舰队到达远东时原来的太平洋舰队主力还在,那日海军就处于绝对劣势。所以海军拼命鼓动陆军尽快拿下要塞。
" C5 v6 l2 \7 Z2 ~+ p
" t& Q6 A3 i" g7 ~; E( w当然波罗的海舰队到达时,要塞已经陷落了几个月,但这是事先日军无法预料的,走那么长时间不是正常状况,而是俄国人自己无能导致。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历史悠远。* W( u$ Z, q5 ?7 _; j; \$ \4 u
WITP应该让玩家只能控制海军及其直属陆战队。) j, w' G0 x$ Y/ `. n* u5 r
这样日米双方玩家才能够真正体验到历史上真实的处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