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中华网]二战德国版的“大兵瑞恩”

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刮起了一阵二战片风潮,该片讲述了一群美军士兵为将一名失去了多位弟兄的战友带回国内而奋战、而这名幸运儿最终选择和他们并肩而战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战争中美国的对头德国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这名德军中的“大兵瑞恩”就是第519重自行反坦克营的“黄蜂杀手”-奈克尔上 士。3 M& m" J: v2 G$ g$ U0 R9 h/ C) x
  
5 v% E% m" _9 f: f& K. l0 w2 }1921年8月5日,德国奥克斯堡市民格奥尔克•奈克尔得到了他的第15个孩子,他为这个男婴取名路德维希。虽然拖了如此多的油瓶,但奈克尔夫妇还是将他们照料得很好。路德维希从小爱好体育,经常在小学的运动会上摘金夺银,特别在短距赛跑、自由体操和手球这些项目有着独到的天赋。但是他被父母逼着考进一所学费低廉的公立学校进修商业课程,年轻的路德维希毕业后在一家汽车公司当会计。不过他仍十分热爱体育并成为了奥克斯堡手球队的主力队员。
( ]6 u3 v, S. l( m9 A1 p
- G4 {% a! l4 A" U$ K/ i0 y3 }: L- K  1940年8月1日,路德维希终于被卷入战争之中。他被征召并送到本茨堡加入准军事组织“帝国劳动军团”(RAD),作为地勤人员在英伦空战中为“里奇特霍芬”航空联队背弹送油。1941年1月28日,奈克尔从RAD退役。同一天傍晚他回到了故乡奥克斯堡,但家中老母却是面带悲伤,她的手里拿着一张刚收到的国防军征兵通告。路德维希•奈克尔和他的3名兄长都被征召入伍-这对刚刚丧夫的奈克尔夫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然而军令无情,她只得目送4个儿子远去。路德维希被分配到第40步兵团并接受了反坦克炮的操作训练。
2 K! n+ l7 j5 O5 `$ j8 l$ U( u, G! I7 V0 N2 y4 a
  1941年9月,二等兵路德维希•奈克尔成为侵苏前线中央集团军群战区第256步兵师下属第481步兵团的后备人员。他在斯塔利茨亚地区作为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的装填手首次与苏军接战。接下来在博罗季诺、卢杰夫附近发生的激战中,奈克尔的炮班击毁了15辆苏军坦克,他因此获颁二级铁十字勋章。随着可怕的冬季严寒到来,奈克尔第一次负伤。1942年1月他的头部遭弹片严重击伤而被后送,在医院里躺了八个月才完全恢复。! R4 \1 L  ^& F2 t1 U9 v* {
1 ~8 l5 [7 G5 J; i* J
  1942年9月,奈克尔刚刚出院就被马上召集到博尔纳的预备役兵站,月底他又被送到了东部战线。1943年6月,他转调到维德布斯克地区加入新组建的第519重自行反坦克营。该营装备着当时德军中最凶悍的“黄蜂”自行火炮,它是由在3号和4号坦克部件组成的底盘上搭载一门71倍口径88毫米反坦克炮而成,虽然装甲薄弱、又是开顶式设计,但是其大威力火炮可对抗当时的几乎所有苏军坦克,在2000米距离正面摧毁KV重型坦克对“黄蜂”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 _8 ~: f. J: p
; r4 o: g& V) i4 [- W代理下士奈克尔在营长沃尔夫•霍贝少校的“黄蜂”上服役,该车的名字是“洛扎”,车组将这个别名和一个大大的“P”字写在防盾上以利辨识。在这里奈克尔兢兢业业地战斗着并很快晋升为下士,但是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拥有自己的“黄蜂”。
9 d, |. }' W. }' ]8 K9 E
: J+ M7 L" R1 K0 m, s  终于在8月里的一天,营部的施特莱勒上尉招呼他过去:“奈克尔,我记得你总是说要当个‘黄蜂’车长,是不是?”“是的,上尉阁下,我想要它!”奈克尔不假思索地答道。
' q- _! T2 [5 A9 L! p
* T) O; o" L4 Q9 H- H5 x  在上尉的推荐下,路德维希•奈克尔正式成为一辆“黄蜂”的指挥官,他的排长是格比奇少尉。在与同排的3辆“黄蜂”共同进行了8天的实习后,奈克尔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这种可怕武器。他在奥斯希尼奇地区的斯姆小村墓地首次遭遇强力敌手,那时4辆苏军T34坦克包围了他的“黄蜂”。这场一对四的搏斗以奈克尔完胜而告终。
! {: [' s# M, J; ^4 N7 C! J! k" v- Y
4 r9 l6 v, M# H, i3 M, L1 ~6 r; M) g  11月初,奈克尔领教了开顶式车辆的糟糕之处-苏军弹片从车顶飞进来打中了他的后脑,多亏了军部派来的高级军医及时救助,这次他的伤愈非常迅速。但是同时负伤的排长格比奇情况就不妙:他必须休养很长时间。鉴于此,施特莱勒上尉拍拍奈克尔的肩膀:“下士,现在你就是排长了,这3辆‘黄蜂’归你管!”
奈克尔率领自己的“黄蜂”反坦克排在维德布斯克战线往来奔走,担任“消防队”的角色。在一次迎击苏联打击军的战斗中他们摧毁了10辆敌坦克,奈克尔本人获得了银质坦克突击章-他是全营第一个获此纪念的士兵。" L9 F# u  X# s) A8 _# M

% d2 n4 [% C9 _9 P7 W( Z8 U8 @1944年6月10日,奈克尔奉召来到营部。营长霍贝少校面色阴沉地握着一纸通知来回踱步,终于他开口说道:“奈克尔下士,下面的话我希望你认真听。这是我刚得到的通知。你的长兄安东和二哥卡尔都战死在第涅伯河南岸,三哥约瑟夫在斯大林格勒失踪。另外最近…”营长转过身来,“留在国内的四哥艾罗斯和你的两个侄子在雷登巴赫死于盟军空袭。你的母亲要求你——家中唯一的男子立即退役回家。现在上面决定你就地转入预备役,回家侍奉母亲。”: w% y4 H8 x( E. V6 F

' n+ K) e4 N- D0 K- T7 Z" a  于是奈克尔在交出排长指挥权后于6月23日下午1300时前往维德布斯克近郊的科克维奇季诺小村,在那里他将搭上补给部队的卡车开向后方。排里的车长们恋恋不舍地开着3辆“黄蜂”一路护送。但是就在奈克尔即将踏上回乡坦途的时候,一次突发情况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7 j- ~1 S5 `* \2 d7 s- Q0 C5 R' ^) b$ C4 T6 @: f7 e: f9 r
  下午1600时,奈克尔正在对表的时候维德布斯克地区枪炮大作,凭借经验他听出在喀秋沙和野战炮的轰击中夹杂着坦克炮声!上面显然对3辆“黄蜂”擅离岗位大为恼火,命令他们一个也不许走,就地等候命令。苏军坦克部队正面突入维德布斯克市区外围,德军步兵对坦克毫无办法,市内的两个据点马上被包围。在战友的劝说下奈克尔几次想和他们一起留下,但是营长派来的副官坚决要求他立即前往奥歇基地区等待补给车队,他只得动身。
9 Z* n% t0 O. K% P! u/ s
, V. r5 a2 T8 A  f  步行1小时后,奈克尔来到了夕阳映照下的奥歇基据点。在这里施特莱勒上尉给他签署了一份退出现役证书(没有这份证书就离开前线的话,会被当作逃兵而枪毙)并告知明早就有开往德国的火车前来。奈克尔在据点旁的树林里过夜,正在迷迷糊糊的时候上尉派来的传令兵请他马上到据点去一次。施特莱勒上尉拿出地图告诉奈克尔:苏军的攻势十分猛烈,其坦克集群已经插入德军防线并直逼杜纳河畔的比辛科维奇大桥,这座大桥的丢失将意味着维德布斯克的德军面临被全面包围的绝境。集团军已经开始撤退,准备在苏军抵达之前炸掉桥梁。上尉厚着脸皮希望奈克尔“再尽一次义务”,带领部队到河边进行掩护。鉴于曾经欠过上尉两次人情,奈克尔只得答应。; p1 o8 y5 {1 K' s5 ]; P

# z9 h3 s9 X$ k: x0 ~  1个半小时后,集团军司令部调拨了3辆新的“黄蜂”和一批士兵给他。缪勒上士指挥“033号”、斯塔姆下士指挥“034号”,奈克尔则指挥“035号”。在开往杜纳河的途中,奈克尔尽量将自己的经验教给这些陌生的家伙们。
: `" @6 O0 B8 d/ }% T8 C" A, L! F. |& L
  6月24日清晨0600时,“黄蜂”们加速来到杜纳河河曲附近的波塔雷沃村。他们给自己的战车制作的伪装骗过了几架苏军强击机。没想到傍晚1800时苏军坦克已经从东面攻入奥歇基据点!奈克尔的战斗群在赶赴救援途中遭遇T34集群,缪勒上士抢先开火摧毁了其中1辆,苏军坦克纷纷转动炮塔予以还击。奈克尔在400距离的正面捕捉到1辆T34,一发穿甲弹将其击毁。“右转,快!”奈克尔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包围,驾驶员贝克熟练地拉动操纵杆将车体正面对敌,炮手抢在第2辆敌坦克射击前一炮毁之。& W6 X" _6 P, h

& m5 o$ A% Q/ q4 w( s# ?+ y  奈克尔一身冷汗,他立即命令向敌阵左后方移动并进入一片洼地准备伏击。这时4辆T34坦克飞速向他的“黄蜂”驶来!奈克尔先敲掉了打头阵的那辆,剩余3辆马上还以颜色,76毫米炮弹激起的弹片和石块爆豆子一般敲击着“黄蜂”薄弱的装甲。可能是由于开得太快,1辆T34的履带突然脱落,奈克尔趁其原地打转的时候打飞了它的炮塔。他自己的“黄蜂”右侧一组负重轮也被苏军火炮轰掉,倒车时“035号”在250米距离将最后的2辆T34逐一摧毁。
% |* _6 H$ @5 b+ s3 r1 z. X9 o: F! D0 c2 E
) D0 ?( o. r7 h3 |% I
  在这场历时仅几分钟的近距离战斗之中,3辆“黄蜂”共击毁了7辆T34,其中6辆由奈克尔的“035号”包办。但他们还来不及得意,苏军野战炮就已经确定了他们的位置,奈克尔身边的炮火越来越猛烈,他命令向尤茨季南侧的第二阵地后撤。在撤退时奈克尔发现了正在强渡杜纳河的苏军快艇,他立即下令全员攻击。88毫米榴弹击沉了2艘登陆艇,苏军步兵被迫放弃渡河,重新集结。1 Y) _- o4 w: H
. n8 X2 t. o. u5 g( i7 w
  根据新的命令,奈克尔的战斗群被临时拆散:缪勒的“033号”前往波塔雷沃村协助第56步兵师设防;而奈克尔则率领“034”、“035”前往新的战区-马莫伊基地区设防。在出发前,“033号”的火炮发生故障而不得不返回比辛科维奇等待修理。奈克尔的2辆“黄蜂”在25日凌晨0200时出发并准时进入马莫伊基阵地。奈克尔屁股还没坐热,传令兵就带来了一个泄气的消息:“T34攻击尤茨季战线!”于是他不得不再次调头返回。: s5 Y- M- f2 u/ p# F0 Q$ y. b

% S  Q" y! k) H, \" v7 h# V  斯塔姆下士的“034号”则留在马莫伊基西侧防御,这时苏军派出的2辆坦克(KVII和T34各一辆)已经从正面迎了上来。在第一发射击之后,“034号”倒霉的装填手被后座的炮尾狠狠地打中肚子昏倒在地,只得由车长代理他的职务。但斯塔姆下士也有可能吃错了药,他在第二发射击之后居然站起来想看看打中了没有-这一愚蠢举动马上遭到了惩罚,苏军弹片将他的右手拇指齐根削掉,下士倒在战斗室的地板上一通鬼哭狼嚎。偏偏炮手津麦曼胆子又小,他被眼前的惨状吓得精神失常。这样“034号”只剩下驾驶员和机电员大眼瞪小眼,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 N; W: T# m; K3 v1 y

: s8 M  c' N3 d; c这时奈克尔还没有走远,在通话器里简单地了解了情况之后他果断决定返回救援并命令“034号”的驾驶员:“撤退!在后方800米的预设阵地等我的消息。”于是“034号”在取得了2个战果之后暂时退出战场。
/ T' O) d8 [  Z* n4 A
; Z" z8 j# S" @9 _+ E/ o& L% e2 ?& @3 P6 u* ~+ V: M
  侦察兵报告:苏军坦克正在马莫伊基北面的森林中集结。奈克尔立即命令“黄蜂”开到森林外围,自己下车爬上一棵大树举起望远镜-他看到8辆T34正在进入战斗准备,很显然他们希望一举突破德军防线。奈克尔象猴子一样滑下树木。转自81.china.com
* I. L' z" ?. f" x- y! I  “诸位!敌军坦克有8辆,我们应该打他个措手不及,怎么样?”奈克尔很想鼓舞一下士气,结果部下们个个被吓得面无人色、呆若木鸡。
: R1 |4 `% V$ A) u. h; t4 m3 U  P' c! ~0 V& G
  下士似乎并没注意到大家的脸色,他指着驾驶员下令:“贝克,马上占领官!”炮手施瓦茨打破了沉默,“苏联人离我们只有100米不到!不对,是80米!”
$ u# L- a, w/ f( m2 R& I! P7 L
, ~# }0 b! E: g3 }  奈克尔风趣地答道:“那不是更方便你瞄准吗?”
3 W$ S; c( N' b( f8 v$ r4 U0 e0 G- E
  伏击阵地位于正对斜坡的公路上,两边是房屋。这里对“黄蜂”相当有利,因为敌坦克无法从两边夹击,而他们从斜坡上爬上来时速度也会很慢。9 L; m% ^" x. b; W5 J3 @, q
" C, N5 J, |$ A4 {
  20分钟后,伴随着柴油引擎的隆隆响声,第一辆T34坦克出现在斜坡上。“黄蜂”一炮端掉了它的炮塔。紧接着出现了第2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炮手施瓦茨竟然推开其他人跳下战车没命地逃走了!冲着他的背影一通咒骂之后,奈克尔亲自坐到了炮手位上将眼睛贴近瞄准镜。他毕竟在反坦克炮部队干过,所以毫不费力地将第2辆T34打成一团火球。冲天而起的浓烟遮蔽了第3辆敌坦克的视线,于是奈克尔抢先开炮干掉了它。1 B7 @9 N: _- l
; L. K& O$ D, P9 m) P
  88毫米弹壳从炮膛里哐铛一声退落出来,装填手留普克迅速补装。根据事先的侦察,在斜坡另一侧至少还有5辆T34坦克。其中2辆从右侧迂回猛然冲下坡道,但他们显然没有发现奈克尔,贝克趁机将“黄蜂”右转,奈克尔用3次速射将2辆T34全部击毁。
- c* N6 \# x' K& S/ J
7 ~. O. i, t8 f  随着坦克残骸不断堆积,战场上的烟雾也是越来越浓。又有2辆T34冲下坡道,由于无法确认德军的位置,他们在开过友军残骸的同时立即开炮。奈克尔冷静地透过黑烟观察T34发炮的火光,借以确定他们的行进路线。苏军匆忙发射的炮弹并没有击中“黄蜂”,但是留普克开始精神惶惚,在奈克尔的呵斥之下才将手中的穿甲弹喂入炮膛。这时第6辆T34终于穿过浓烟向德军疾驰,但是路线正好位于“黄蜂”的弹道之上。奈克尔毫不犹豫地踩下发射钮,88毫米穿甲弹在35米距离命中。之后引发的二次诱爆将T34炸飞,碎片溅到“黄蜂”的装甲板上铛铛作响。
  Z6 B( w5 h. C" V
$ `$ H- a1 S2 M- O8 `" `7 H% R: v  第7辆T34也已经逼近,留普克无法自制地精神崩溃了。奈克尔只好自己去搬炮弹,可是这枚见鬼的穿甲弹偏偏被卡住了!等他好不容易抽出炮弹装填完毕时,T34和“黄蜂”的距离仅有10米。但奈克尔又一次撞了大运:那辆T34的火炮显然出现了故障,一直没有开火。他连忙将88毫米火炮摇到最大俯角,以准确的零距离射击贯穿了这辆背运的T34。% J3 U4 P4 f2 @+ W
% z/ R' {7 V; p9 n' e0 a  c6 A& h
奈克尔瘫坐在炮位上,却把最后的敌手忘得一干二净。第8辆T34从正面开下斜坡,苏军车长没有给德国人任何机会,一枚76毫米炮弹精准地从前方打进了“035号”的车体。“黄蜂”的那点防御力简直是形同虚设,驾驶员贝克当场粉身碎骨,奈克尔和留普克都被冲力甩出车外。苏军在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之后终于在这里突破了马莫伊基防线!. W) E8 }' `, [2 p
3 ], F# R8 L' v
  奈克尔从昏迷中醒来后勉强起身,穿过高地上的麦田来到“034号”的阵地。这时“034号”的司机和机电员已经将伤员送到后方,他们回来时发现奈克尔正端坐在炮位上。“还有1辆!”奈克尔冲着他们喊道。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下士先生,我们可没空给您装炮弹。”
# o: ]6 w8 W3 |' N4 Y, `9 x' ^: v0 U1 z: B5 N4 x
. f+ v. d. I9 z  V. \1 A! e# o
  奈克尔四处张望了一下,对着不远处小山顶上的一个德军招招手:“你!到这里来一下!”此人刚才趴在山上目睹了整场恶战,奈克尔自然要抓这个壮丁。“从现在起你就是装填手!这很简单。”奈克尔轻描淡写地指指弹药箱,“炮弹在这里,拿出来往炮管里面塞就行,知道了吗?”工兵苦笑着登上了“黄蜂”。! |) h! |. S" z9 U) y4 C
) j# S5 l/ O  [4 ?
  “前进!目标比辛科维奇大桥!”
6 W) F7 o- ~3 _  C$ o+ D- t. F! q  e- y7 f
  奈克尔知道最后的敌坦克一定会在这座重要桥梁附近待命。经过2小时左右的搜索,他终于发现了击毁“035号”的这辆T34,它上面还搭载了大约12名步兵。“034号”从后方发起突袭一炮将其摧毁。之后,他由于摔伤造成的严重脑震荡而陷入昏厥状态。
# r3 x6 ]) F7 q' x$ E0 U
! P9 g# G2 D0 H1 K! u/ s  奈克尔昏睡了好几天,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是那位只搬过一发炮弹的“临时装填手”雷克代理下士把他送到了这里。  M3 T/ L* O4 h7 I( ^% u. Q0 `

( P2 [. [% r+ n% ?; c/ T  7月1日,第519营营长霍贝少校前来探望奈克尔,并将崭新的上士肩章和一级铁十字勋章放在了他的枕边。同时,他由于在2场伏击战中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高超技术而获得了进一步受勋推荐。5 R# n2 z" S7 L& s1 N

( g8 F* o# C; L5 m3 U+ S" d( }  1944年7月27日,路德维希•奈克尔上士在营部接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此时他率领的“黄蜂”反坦克排已经取得了毁伤敌坦克63辆的战绩,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摩德尔元帅也寄来了祝贺信。# q3 |9 ]. }* I7 z3 n, z
. P) x8 i: m9 M6 D; _( P% w2 O
  奈克尔直到11月才完全康复,鉴于身体状况已经无法在第一线战斗,他被调往补给部门。但是退役回家的命令却被无限延期了。作为纳粹鼓吹“超人”哲学的宣传材料和“激励将士”的一个典型,奈克尔不得不忍受着脑震荡尚未痊愈的伤痛在前线留守,他的老母自然也见不到他归来。
) h( r! d2 ~9 w  g6 g0 M0 S
1 k2 z- u' w' f3 i7 T! r- {3 d5 W& j. x第519重自行反坦克营于12月开赴西部战线的安恒地区修养。在12月中旬发起的阿登反击战中,奈克尔任摩德尔元帅司令部联络员,他在比利时东部的林区执行联络、传令等任务。3 L5 O; q9 R2 d' ~

" o6 U% M  C9 g1 j; S7 D4 x  1945年3月23日,奈克尔的大众车在执勤时遭2架“蚊”式飞机攻击,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于是上级这才批准他正式退役,1个多月后他在病榻上收听了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新闻。
$ C$ x9 m; ~5 {* u  m3 s- `# p* U. S5 l$ Z5 O3 H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火焰终于熄灭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奈克尔伤愈出院并得到了奥克斯堡市政府的聘用。在之后的三十余年中,这位凶猛的“黄蜂杀手”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迎送着平淡的每一天。
是大黄蜂吧,黄蜂是105mm自行榴弹炮
这篇文章有点像司机同志的口气~~~~~~~~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文章充分彰显了德国人的理性思维。我感觉他才是电影的原形。
应该是“犀角”吧
买椟还珠,人家谈得是人,两位却在争是啥啥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