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贴] 【杂谈】日本海军最佳防空作战?关于伊势、日向恩加诺角海战防空表现的几点见解

本帖最后由 zkyblood 于 2019-7-11 22:25 编辑 ( n" |# F7 m9 `2 x% K
( s+ m4 `( p: r$ N# T0 t
说明:本期专栏所载文稿所采用部分内容数据原引自贴吧,转载已取得原作者-无名海豹-的同意。
* ]5 \7 X8 E3 _. j1 j, l
% o) S4 F, Q& [: _# L* s文稿内容大体为对一些既成观点的举证,内容可能相对枯燥,希望各位读者多加谅解。因为排版相关问题,推荐各位读者选择使用PC端而非移动端进行阅读。
4 S- d; [2 a7 |0 w+ d# X- j" j6 i6 b" h" }6 Q$ R+ o7 J6 J
Part 0:小引了解太平洋战争史的各位想必都知道,航空战舰伊势、日向作为小泽舰队中为数不多的大型舰,伴随瑞鹤、瑞风、千岁、千代田作为日军北线部队参加莱特湾海战。二舰在美军全天的5轮幸存,其中伊势仅中航弹1发,7人阵亡,71人负伤,而日向无航弹鱼雷直接命中,仅1人阵亡,7人负伤。虽然在此后的北号作战中,二舰在美军陆航和潜艇的围攻下表现亦可圈可点,其在战后也被部分作者赞誉为“强运”。但在面对美38特舰前所未见的高强度航空攻击,能做到几乎全身而退,显然非单纯“强运”二字能够概之,而应是美日双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6 F5 z6 S9 ~# P1 U% o" W0 ~4 X3 d
+ Q+ g: q( P8 r" H# a- O/ A. O9 l: J! b$ C5 m
Part 1:概述/传统观点原贴中总结,近期战列舰吧吧友所持较多的观点:
+ e, `) f" b+ \) c: D( w4 U0 p6 P( l, V2 ?
1.第1-3次攻击波集中于航母,未针对伊势及日向2.美军飞行员在4-5次攻击波时过于疲劳,导致攻击效果下降3.松田千秋的弹幕防空法、喷进炮的恐吓作用,二舰优秀的操舵和对空规避法4.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占比过多,鱼雷机机过少,对于有着较优防护的战列舰攻击效果有限5.第4、第5波攻击数量较少,造成破坏相对更少Part ( @) U" t! \1 ~9 V
8 a' [9 `, Y% a5 d
2:统计/数据整理此部分内容为较为枯燥的数据罗列,如感到不适请选择性跳过。
1 B( u8 g  K+ ^( W; l1 X6 V8 C: _$ g( F: r! p6 K* R- t/ V# K
正表1:攻击队出击概况表若未注解,则战斗机默认为未挂载、俯冲轰炸机默认为1枚1000磅航弹、鱼雷机默认为鱼雷。% N& s  G+ U$ O; M. w

' @' F7 h. |7 S; L第一波攻击:第18、15、19、13、20、21、51舰载机大队战斗机79架(20架挂载500磅航弹、25架挂载火箭弹),俯冲轰炸机68架(18架挂载2枚1000磅航弹),鱼雷机64架(3架挂载1枚1000磅航弹、2架挂载2枚1000磅航弹)
6 _0 v$ H6 ]/ Y, W% N$ x( {: q# k0 D5 h8 c- ^/ T1 ]
第二波攻击:第19、44、13、21、51舰载机大队战斗机12架(4架挂载500磅航弹),俯冲轰炸机6架(3架挂载2枚1000磅航弹),鱼雷机18架(6架挂载1000磅航弹)
4 D$ I% b* V7 \9 ]0 {3 b: Z
$ [/ ^' K) y8 p5 Q第三波攻击:第15、19、44、13、20、21、51舰载机大队战斗机60架(22架挂载500磅航弹,32架挂载火箭弹)、俯冲轰炸机60架(16架挂载2枚1000磅航弹),鱼雷机48架(6架挂载1000磅航弹、2架挂载2500磅航弹)
4 Q- @& D; ]6 K2 T第四波攻击:第19、44、13、51舰载机大队战斗机18架(7架挂载500磅航弹)、俯冲轰炸机9架(5架2枚1000磅航弹)、鱼雷机12架(4架挂载1枚1000磅航弹)
. Z6 {4 Z5 v1 x0 v第五波攻击:第15、19、44、20舰载机大队战斗机52架(25架挂载500磅航弹、16架挂载1000磅航弹)、俯冲轰炸机32架、鱼雷机13架(10架挂载2000磅航弹)
8 J1 j: @  P' b- a* w
9 @- s/ W$ l; Q( I, ~正表2:单个舰载机大队出击情况列克星敦的第19舰载机大队,其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机总数分别为37、36、20
/ K( \, S0 M5 D7 B" \( A$ q  Y1 ?$ h" k3 y) Y
第一波攻击:11架战斗机、18架俯冲轰炸机、9架鱼雷机 第二波攻击:7架鱼雷机 第三波攻击:10架战斗、20架俯冲轰炸机、8架鱼雷机 第四波攻击:4架战斗机、3架俯冲轰炸机、5架鱼雷机 第五波攻击:12架战斗机、17架俯冲轰炸机正表3:日方战斗详报和美军飞行员报告提供的细节(此处提供的具体细节可能存在缺失或与事实不符之处,仅供参考。)第一波攻击08时17分,第15大队,3架鱼雷机,攻击日向。08时21分,第19大队,11架战斗机,18架俯冲轰炸机,攻击日向。08时28分,第18大队,带弹战斗机6架,俯冲轰炸机10架,攻击伊势、瑞鹤。08时40分,数量未明确的鱼雷机,攻击伊势。08时56分,6架俯冲轰炸机,数量未明确的鱼雷机,攻击伊势。08时58分,3架带弹战斗机,攻击伊势。5 x* F1 _$ K7 H1 n6 E2 _/ N3 i
! F1 b2 K! ]! N
第二波攻击09时45分,数量未明确的俯冲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日向。10时05分,9架俯冲轰炸机,攻击伊势。10时15分,第19大队,7架鱼雷机,攻击伊势、瑞鹤。10时30分,第44大队,4架带弹战斗机,攻击伊势并扫射。' f  d- |: @; q4 d( B; o

( G6 H; y9 a! N' o5 x; H! {第三波攻击13时10分,4架带弹战斗机,攻击伊势并扫射。                  第44大队,3架鱼雷机,攻击伊势。第四波攻击14时30分,第19大队,3架鱼雷机,攻击伊势。15时00分,第44大队,3架鱼雷机,攻击伊势。第五波攻击17时24分,第15大队,10架带2000磅弹鱼雷机,攻击日向。                   第44大队,3架鱼雷机,攻击日向。17时26分,第19大队,17架俯冲轰炸机,攻击伊势。                   第44大队,8架带弹战斗机,攻击并扫射日向。17时27分,第15大队,15架带弹战斗机,15架俯冲轰炸机,攻击伊势。17时29分,第20大队,16架带弹战斗机,攻击伊势、大淀。17时30分,第44大队,3架带弹鱼雷机,攻击伊势。/ }1 ]' a' p  O1 t% o5 Q1 h: l7 J# ?
- Z5 ~1 h8 j* I3 a$ X$ H0 K* D
. ]) l  |& Z8 A& W3 H
2 C/ X1 Q9 k+ s7 ^% l9 ]& n2 V
Part 3:归纳/数据分析1 U# K+ [5 F* u2 g; e% @8 t6 y; x5 _& @& E
" |8 V8 T, F+ D' o0 Z
附表1:美军各波次攻击队弹药携带情况  B( l" O: M! K# C$ _  F
% |. ~, K- B) Z( N9 _! }+ ]
20枚500磅,93枚1000磅,00枚0000磅,59条鱼雷
2 J1 P8 v7 K* }! J0 ^# m  b( S; [. `" T7 s
04枚500磅,15枚1000磅,00枚0000磅,12条鱼雷& I8 Q1 b4 V( j6 \4 Y$ ]
# T' l+ s% n& w: X/ @0 a) J* i! w
22枚500磅,92枚1000磅,02枚2500磅,40条鱼雷1 c, M: ?4 p" B
7 w9 s  A; j; n2 \0 {' H) s$ x
07枚500磅,18枚1000磅,00枚0000磅,08条鱼雷
) d5 m- C7 b2 o' O' o/ u6 L. o: d% G, u) g- `$ X) m
25枚500磅,42枚1000磅,10枚2000磅,03条鱼雷
; k8 Q; U  ~1 E3 E) a: W& P8 r* Z1 e
附表2:各航母舰载机大队的出动情况
. r* L1 h6 R, z: a$ A8 H
5 j8 i! ]" L9 t1 k3 I所属38.2大队,舰队航母        无畏,出击1次
" W; _& y1 e0 u1 Y" j' r所属38.3大队,舰队航母 埃塞克斯,出击3次
( K& k, F2 z9 N( @  @6 L所属38.3大队,舰队航母 列克星敦,出击5次所属38.3大队,轻型航母        兰利,出击4次8 x4 h# B, O0 Z/ a$ O
所属38.4大队,舰队航母 富兰克林,出击4次所属38.4大队,舰队航母        企业,出击3次所属38.4大队,轻型航母 贝劳森林,出击3次所属38.4大队,轻型航母 圣哈辛托,出击4次 $ u6 E& J7 @; p0 F

6 C: g/ I& R8 f2 A7 M$ Z* {
# D$ I4 K4 L: k+ ^
2 }6 A, W7 t/ l9 r由美军电报记录可知,在10时35分完全回收第一波攻击队后,哈尔西抽调了38.2大队,配合加油补给归来的38.1大队,以打击栗田舰队。而38.3和38.4大队除去于24日战损的普林斯顿外,均全力参与了对小泽舰队的打击。由附表1、2可知,美军1-5波次的空袭中,消耗了大量航空炸弹和航空鱼雷,加上24日对栗田舰队打击的消耗,至4-5波次空袭时,38.3/38.4各航母的航空鱼雷储备已基本消耗殆尽,部分鱼雷机只能携带航空炸弹参与攻击。) T' g/ T  ]8 ^" H8 d7 K
1 X4 H/ q/ O$ P5 @8 d

( e$ {( W  S0 y! b 由正表1结合日方战斗详报汇总,第1-3波中美军鱼雷机的攻击重心集中于航母,虽有对伊势、日向二舰的投弹记录,但多为错失攻击阵位后重新选择目标的结果。而在4-5波的攻击中,虽然鱼雷机的攻击重心转移至二舰,但航空鱼雷储备用尽,故实际投放的鱼雷数目极为有限(第4波,对伊势6条;第5波,对日向3条),这也是二舰未被航空鱼雷命中的主要原因。  对于规避俯冲轰炸,结合正表3及附表1,第1-3波的情况与鱼雷机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相关战斗日志记载,部分美军飞行员明确以伊势、日向二舰作为目标进行攻击。在4-5波攻击中,二舰几乎吸引了全部的俯冲轰炸火力,但由于其较为优秀的操舵,以及TDS吸收近失弹爆炸威力的影响。这都使得二舰虽被命中大量近失弹,但损伤较小。伊势号的动力舱段截面,其在25日的战斗中第10与第12号重油箱因近失弹而泄漏。千岁战斗详报所附被弹概见表,该舰因近失弹导致单侧船舷进水过多而倾覆。
6 K# d/ j5 s  ~9 I) |" f+ G; v" e/ a5 t+ g. R( ?# \0 H
; \6 b+ X( g1 k( D( a3 p4 n) A+ [
值得一提的是,松田在此战中曾命令二舰将操舵转向的时间大幅后延,即最后时刻才进行转舵。并以首尾面向浅俯冲的敌机,以舷侧面像大角度俯冲的敌机。这一战术加长了战舰直线航行的时间,更有利于防空火力的发挥。配合喷进炮打断进入俯冲轰炸机的末端轨迹,其相比所谓的弹幕防空法,起到了更加有效的规避效果,其也使二舰几乎未被航弹直接命中。 ( N# @0 F5 j9 A

- [  a+ K3 ]4 B) H
) Z- G- P5 x4 }结合正表2以及美军舰载机整备相关制度,可推测飞行员分波次出击的战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飞行员疲劳。但结合当日战况,单次攻击波的出击时间达到3-4小时,可提供飞行员休整的时间实际也较为有限。故飞行员疲劳这一因素在4-5波攻击中的影响虽并没有实际想象中的巨大,但也应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加以考虑。
9 k& g. W' c5 Y4 e" u+ ?+ m7 {- a% k/ a
2 u9 v( o9 q$ h: N
0 q% H7 \$ X) l- B$ q, I& i% vPart 5:小结/疑问反思  舰队防空的主要目的在于驱散敌机,保全自身舰艇的安全,而非击落敌机。在此基础上予以考量,伊势、日向二舰在10月25日的战斗中击坠数虽然有限(美军当日实际被击落战机数为13架),但还是基本达成了防空目的,尽可能的减小了自身损伤。 & \* v. U5 x3 _9 N

6 _8 |; u. k: ^" V; _
/ i2 z* v- D3 g- g+ h  m舰载机空袭无掩护水面舰船、特别是有一定防护水平的战舰时的攻击效率,被普遍高估。伊势日向二舰在第5波空袭中被击中攻击而未被直接命中的表现,说明了密集的俯冲轰炸,在战术运用得当的情况下也有被规避的可能性。且前3波空袭的结果,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缺乏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配合的情况下,鱼雷机命中目标将极其困难。在战术运用得当、且敌我兵力差距并非太过悬殊的条件下,Z舰队式或者菊水式的辉煌战果,并不可能普遍出现。  美军舰载战斗机在战争末期,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舰打击的攻击任务。参考上表中F6F携带了火箭弹、500磅甚至1000磅炸弹,并大量参与扫射敌舰上层建筑,以配合俯冲轰炸机削弱敌舰防空火力,为鱼雷机攻击创造机会,其在对舰攻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容忽略。 9 a% O: b# }$ R$ m

5 b2 r. h8 R9 _, L5 f, S( F) R; ]+ \# x1 K# }& ^0 r
对美军舰载战斗机在此战中表现尚存的疑问:在此战双方战报中,频繁提及战斗机对伊势日向二舰的上层建筑及防空炮阵位进行扫射或发射火箭弹。但结合二舰的阵亡人数,和二舰的维修记录,其上层建造损伤较小,与预想存在较大差距。  关于喷进炮在此战中表现的个人反思:喷进炮作为一种以火药而非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动力的防空火器,其无论弹丸初速,射程、射高,杀伤效果都相当拙劣,唯一的优势在于可以形成一个面积极大的打击面。结合双方战报,其实战中表现的作用在于恐吓敌舰,使其放弃攻击。但考虑作用距离极其有限,故在此前视频中对其做出的评价过于草率,本应需做更多考量。
5 z  o+ g4 H8 d: E: @; r
/ u( C& o; u' ^* v4 c" l# U  ~2 H' S
相关参考:战列舰吧:【野人抛砖】关于恩加诺角海战中,伊势日向二舰的防空作战表现    . X, e( A9 l2 S7 j
               松田千秋防空法---故事與現實3 N, U# l. g2 H6 J
《残阳如血:美日恩加诺角海战》
- K: [4 ^& `" N9 `, i2 _: Y* b8 _/ k. p: I% Y# u& `4 @
《海军炮术史》对空射击相关章节与伊势日向二舰相关的部分战斗详报
4 k" `  Y' H# ~# h# m. I$ D
6 B! u% n6 d1 r) h作者:轻航通讯员RJ0 c6 g: _  l7 L- Z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16957/
1 l; ?% ^# A' t0 d* ~8 y1 }2 v出处: bilibili
有小舰小炮平顶鱼雷党的同志吗?
如果 伊势 日向2舰未改装 结果如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