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从战国联想开---16世纪的中日决战

猴子在统一日本后,信心爆棚地入侵朝鲜,意图与中国争夺霸权。
$ Y7 [4 r1 E2 \2 G. ~0 p, E6 J+ P- w, I* j8 S
这个时期的日本陆军拥有大家熟悉的早期枪械铁炮,冷兵器作战还是主体,明军使用的武器包括各式火炮,火枪队的比例还需要考证。/ m3 Z- x& ^& z9 L+ q
+ e+ m  m$ E+ K7 U+ ]
两段我们都熟悉的战史在朝鲜交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对明朝的政府不抱任何希望,尤其是中后期的。
Fear is the path to the dark side.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肥龙联想就联想多一点嘛~~Y的老是开个头就跑了~~结果全成了水贴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明朝有啥战史?万历3征?结果养肥了后金?
猴子派兵进朝鲜不就是跟明朝争夺霸权,海战有教科书上熟悉的龟船,陆战反而介绍得少。
% A6 k% f$ ]: T" q. P& }/ ]7 B5 ^' o, A% o  T
战国时期的日本电影看得多了,感觉鬼子的火枪队比例颇高。而明军对火器的装备,据记载也不在少数,但是国内电影里感觉明军都是拿着长矛肉搏的多,这两支军队的交战,应该挺值得研究。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主要还是靠明朝的强大财政压垮了日本,
" a6 w3 V6 t' c明朝和朝鲜的水军稍微占优,陆军和日军输多胜少。; h4 i1 i+ L) G
不过明朝为此耗费的军费,是导致之后国内民变和后金崛起的起源。
战略层面,可以说明朝依靠张居正改革积累的财富,最终用人海压死鬼子,水军占优也可以说是数量的优势跟武器(鬼船)的先进。9 ~1 D1 {' r  w6 o* R0 G

' j$ v; d6 T' H5 a" X这个帖子我想讨论下陆战时明军失败的原因,单兵作战上鬼子是出名的顽强,火器上也有优势,或许明军在重火器上有一点优势。
5 {3 A: V- c. f9 m# w  C2 n
# ^* A! t$ j, B$ k1 h3 w! b& I附件是朝鲜龟船复原图,不过这么重的船体,移动速度一定跟鬼有的比
- |# b4 ?1 L* ?0 t% Q5 Q; P# V4 o6 w7 ~/ j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7-9-30 15:4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以下内容摘自网上《大军事网》) L( R8 A! O0 e
5 N: h; V& Y1 n! F0 k9 h
(以下资料来自《明史》、《晚明史》、《朝鲜史》、《朝鲜李朝实录》、《日本史》、《日本战国史》这些正史,以及日本的野史:《丰臣家的一生》、《大和文禄庆长之役》、《樱花记事》、《大和魂之晨》等;以及韩国的野史:《真实的壬辰倭乱》、《朝鲜记事》、《璿源系谱》等等,另还参考了河北、山西等地地方志)
+ b! t, S* W% z1 ]$ a
1 O7 ]: g7 c* x+ e' c9 `首先来看一下日军方面的情况,日军第一次投入朝鲜战场的部队番号与第二次基本一样,只是各军团兵力数量两次战争有所不同,将领也有个别调整,其中日本方面对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日方称之为庆长之役)的兵力配置部署相对详细和全面,现先把第二次战争的兵力配置列举如下:+ K- F. t8 b2 Q7 t

. {  a0 [7 d4 a8 I第一军团军团长:小西行长
) Z$ ?  `: ~8 W7 \0 m/ L' c
, h7 S1 S! t8 }- h# @小西行长7000人、宗义调5000人、松浦镇信4000人、大村纯忠2000人、后藤信康700人
! n6 @2 W* z* i. |# u2 y+ B% c/ @! ?& o% K9 g
总兵力:18700人。
) ]1 o. P& |1 q+ n& `, D* k$ t1 ^1 T4 T9 E9 O
第二军团军团长:加藤清正' M/ A  g5 p. {/ K5 F, r, R
$ A3 |3 o0 \7 m! K( G
加藤清正8000人、锅岛直茂12000人、相良赖房800人
$ p8 O( p" ~; X, v! ^# x) J; `0 o1 L+ e9 k1 H
总兵力:20800人
8 I$ ]) L/ }3 r3 w$ `2 k, K/ l1 b- }1 V* x' |1 ]* Z6 j4 |
第三军团军团长:黑田长政
6 ]3 j, C6 I  e
4 z" M9 E# b" m' ]黑田长政6000人、大友义统6000人
! V- F% `1 w$ ^9 g. t; U& o2 t" ]9 T5 Y2 ~& j8 H
总兵力:12000人7 _8 d8 W, ~1 V3 G5 J+ k
) E7 i( w3 j; q) f/ P4 q2 G
第四军团军团长:岛津义弘(原为加藤光泰)
5 E5 F! Z# v0 ]3 s# d* Z, ?
4 g! V! w0 e, L' S岛津义弘1000人、毛利秀元2000人、高桥惟种2000人、秋月种长1000人、伊东佑兵1000人、岛津丰久1000人
' F; s0 j1 A) [! T+ w% A- U& Z2 r# l
) N( S/ s: u, w5 i总兵力:17000人
; F4 E2 y9 C' q
0 h; e. B) D/ T! {' J1 x9 A第五军团军团长:福岛正则- z* j  j  A& d6 t
" |0 q& p* K' b! {8 _5 j
福岛正则5000人、户田胜成4000人、蜂须贺家政7200人、长宗我部盛亲3000人、生驹亲正5500人5 Z6 y6 b9 I  N2 ?4 A
- s& l+ t" ]4 |7 H1 b
总兵力:30000人. d$ I' \5 O. q4 G8 M- g$ V4 f

* {6 @2 l# `# r5 @$ X: `第六军团军团长:小早川秀秋(原为其父小早川隆景)
1 u, C" X8 _- \# l
* j  d, i% h! p小早川秀秋10000人、毛利秀赖1500人、立花宗茂2500人、高桥绍景800人、吉弘统兴900人# }7 ]+ e; b4 y& d4 L, S0 D3 C7 l  e" b

8 |( Y% j& U% |/ ~: Q7 n" w总兵力:15700人
& c* l- F9 X8 u, c% o1 @: F! o% p' f8 O7 J% B
第七军团军团长:毛利辉元
7 f. B" O' o7 v1 f* M- E: W$ f/ j& M1 c
毛利辉元23000人、吉川广家7000人
3 S3 Y8 n# |) T+ r. J5 l, K: y5 d) N2 t; V+ y8 h4 w% \, b
总兵力:30000人: o% a( S$ U4 ^

' q' O0 g. E' N" g) ?, U4 }第八军团军团长:宇喜多秀家; {3 V: D: w4 J4 P) l- B0 y8 x
* Y+ h* h8 ?  f7 A3 y9 n$ w: L
宇喜多秀家10000人、增田长盛3000人、石田三成2000人、加藤嘉明2000人、大谷吉继2200人: Z' ^" c' e+ i* K

8 E. r/ G  ?8 b; K/ P+ X总兵力:19200人
6 j0 c8 x% h$ g' W% t+ W
" b" G! F: [4 _第九军团军团长:浅野长政
, A/ x  g. U/ U1 ?0 n; O$ I/ F
浅野长政4000人、宫部继润3000人、木下胜俊1750人、稻叶正成2000人
% O/ d1 t- P+ {5 h' o; K1 d
/ R0 I1 H4 Y0 G+ T5 P  h总兵力:10750人
1 }% J1 h* r7 T2 ]$ M; K" D* V. h/ ^' y( d& t; \
第十军团军团长:羽柴秀次(后该军团番号一度和第九军团调换)
; E+ t8 D! E, o! Z) x3 C6 U
- j  s. ^- s  S8 i: ?, P羽柴秀次13000人、木村重成2000人、小野木重次3000人、龟井秀纲4000人
" V* b, b! L$ k, z% B8 P# d+ ]9 o* S0 Q' p
总兵力:22000人
% |: f0 P* v. l. K
4 U* w) c* E/ o. W+ }% o7 ]日本陆军第二次战争投入的总兵力有190850人,根据日本史书《大和文禄庆长之役》记载,日军另有水师各部22100人,另在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的各处岛屿以及日本西部沿海,日本方面还集中了9.5万预备足轻(轻装步兵)。也就是说日军进入朝鲜的兵力,水陆军超过21万,如果加上后备军,则达到30万人马之多。日本可谓倾全国之力,如此兵力,怎能说不是日军精锐?) @) r2 A3 R; S- q5 r

" ~9 x; T' l% h" c3 y  I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日本方面称之为庆长之役),日军第一梯队为第一至第五军团外加辎重部队,十二万余人。(日本学者迁本侍零所写的《大和魂之晨》记载)
2 G9 z5 l: x! D, E% @; }* r) x/ w1 I4 ]# ?0 D
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文禄之役)和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庆长之役),日军其实投入的总兵力差不多,但是一线投入部队却大不一样,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文禄之役)中,日军是水陆军20余万几乎全面进入朝鲜,妄图吞并朝鲜进而进攻中国;而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庆长之役),日军鉴于在文禄之役中伤亡惨重,尤其是其精锐的第一军团,在平壤之役中死伤大半,于是对兵力进行了从朝鲜半岛内外到日本西海岸的“三线配置”,朝鲜半岛内有水陆军12万,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的各个岛屿上日军部署兵力10万上下,日本西海岸部署兵力9.5万,日军在庆长之役中之所以这样配置,是因为他们此次战争的目的没有文禄之役那么冒进,而是采取先占领朝鲜半岛南部,进而徐徐图朝鲜北部的稳妥打法。
) O$ P* l0 |6 A7 H9 Y& L8 I" C
: O, ~: h! c( K: ?% h介绍完日军后,现在开始介绍明军的兵力来源和组成。
" k* {  \# E" S" c/ o
5 C: g# O4 A+ M) x/ W) f明军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中,先后投入部队4.8万人,分两次,第一次为先遣队5000人,第二次为李如松将军率领的大部队4.3万。1 }' l: y: s% T2 J

! d3 O' j( T5 Y先遣队5000人:大部为辽东一带的明军,正规军和地方军各2500人,其中有1000人为此前逃难到明朝的朝鲜义军。(韩国出版的《真实的壬辰倭乱》记载)
3 e2 h1 ?2 y1 \/ _$ h4 E( _5 V  r1 ^) f, o8 l$ S+ q
主要介绍李如松将军率领的大部队,这4.3万人的组成及来源:
/ u/ r8 f) l/ k" u" L5 J! |: T  F0 _  V+ {. K
辽东军一万人:这支部队是李如松的嫡系,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常年在北方与蒙古人作战,是此次援朝战争中最精锐的部队,且全为骑兵,在战争中对日军有着极大的杀伤力。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蓟镇步兵五千人、保定步兵五千人:蓟镇保定历来为北方军事重镇,均为明廷九镇九边之一,明朝仅在蓟镇一地就常年驻军10万上下,此两地也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军事要塞,本不能动用两地兵员,但考虑到朝鲜地处北方,气候与此两地类似,且这两地士兵骁勇善战,即各调5000人开赴朝鲜。$ v: R3 n! p% g$ t
# g4 T+ i$ Q. L4 R( c' L
宣府、大同骑兵一共八千人:与蓟镇保定一样,此两地也均为明廷九镇九边之一,其中明朝仅仅在宣府的驻军,就达到八万三千三百零四人,明廷从这两地招兵,还颇有一些故事,正当明廷圣旨要从此地要兵入朝鲜之机,北方游牧民族部队刚好入侵,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两地将领均不肯把自己的正规部队派到朝鲜,而是从中“搀假”,宣府守军只给了1000人的正规军,另外3000人,都是地方杂牌团练部队;大同守军情况更绝,只拨给正规军500人,剩下的4500人,有3000人的地方杂牌团练,另有1500人干脆就丢给地方官,让地方官想办法,结果临时招募了1500名民兵,配上马匹,就这样,这一路的8000名骑兵,其实正规明军只有1500人,大半是杂牌军和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 h) P, ?# x8 i. W- r" N
. c! c- x9 q) k1 y1 N/ S9 u4 i# f
福建藤牌军三千人:在明朝时期,中国各省,要论藤牌军,以福建最好,河南、浙江次之。藤牌军顾名思义主要是武器是藤牌,此次派到朝鲜的这三千名福建藤牌军,主要是从福建福清一带招募的地方部队,别看是地方部队,但是这些士兵却久经沙场,战斗力很强,在朝鲜战场上,他们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他们的装备是每人有近2米高的藤牌,且都套在左手上,而右手是拿着长刀,腰间有十把飞刀,在战斗中排成队列慢慢前进,远看像一座移动的城堡,在远距离的时候用藤牌挡住身体,只是从藤牌前面的一个小口子看到前方,慢慢移动到敌人面前,当敌人在十米左右的距离时候,投出飞刀杀伤敌人,慢慢靠近后捡起飞刀,靠近敌人后用长刀砍杀敌人的士兵和骑兵的马腿,有时候2人密切配合,一人用藤牌掩护,另一人则砍杀敌人,这种藤牌是特制材料做成,完全可以挡住当时的任何一种火枪,只是难以挡住大炮(但是万历朝鲜战争中的日军是以火枪为主,就因为这点才使得日军在福建藤牌军面前吃了大亏)。
# e( D8 T9 h/ a3 Q" J" |5 P
+ J. A: ?2 q6 i) e% O5 n川军一万:调川军入朝鲜作战,也是有一些波折的,最初明廷是考虑到朝鲜北部多山,应该派适应山地作战的部队入朝,在当时,无论是步战还是山地丛林作战,最强的无非是广西的军队,其次到云南的军队,尤其是闻名天下的广西狼兵。但是明朝后来考虑到南部边疆不安定,安南和缅甸频频入侵,南方的叛乱也是此起彼伏,广西、云南的军队暂时不能动,明廷随即决定派川军入朝,这一万川军,一半为四川本地军队,一半为原先外省驻防四川的军队,战斗力也不算弱。% \/ E! |3 O! H( l' F

; @" f6 j  J4 Z5 g以上就是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明军入朝作战的部队,正规军和杂牌军混合,辽东军一万和蓟镇、保定步兵各五千以及宣府、大同骑兵中的那1500人,算是明军正规军中的精锐部队,三千福建藤牌军算是杂牌军中的精锐部队,但是其他的部队,谈不上明军中的精锐部队。总体来说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部队的战斗力与日军相比还是要高出不少(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装备),这在平壤大捷、汉江等地追击战、碧蹄馆遭遇战、王京围困战中都可以看出了。) q- j; t6 o9 |/ T
3 h! ?# C( u! J; f4 s# Y
介绍完了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现在开始介绍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明军的部队组成。
7 R. s9 {; U2 C" E! F6 i
5 f0 |! _1 [9 |3 K5 ~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明朝国内的情况比第一次更糟糕,国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仅湖南一地,就不下20次农民起义,另外缅甸军在南方不断进攻,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南下,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游牧土蛮炒花部更是在南下战争中打死了名将李如松将军。这一系列的客观原因决定了明朝根本无法派出像第一次战争那样的较为精锐的部队。& l8 M' V( y3 l6 h% q/ o

* w4 N4 i. K1 c$ D' V1 p- P1 z明军在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中前后总共派出兵力大致在10万上下,其中陆军7万5千到8万之间,其兵力来源和组成如下:
6 d6 ^# \! G' m3 o% c9 Z- p& b3 {) s; c3 D
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后,明军留守朝鲜的部队为一万一千人:福建藤牌军三千、辽东骑兵三千、宣府、大同骑兵的地方团练军五千,部队的来源和第一次战争一样,在此不重复。2 v  x7 y% p$ a$ A( D

1 n2 {  o4 R6 @0 |, ]% |在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明军又调辽兵5千余人,蓟镇步兵四千余人,一共一万人入朝:这两支部队与前次不一样,虽然名义上也是辽东和蓟镇的兵,但是都不是正规军,都是地方民团和新招募的新兵,甚至有不少还是强拉来参军的。所以这支部队,战斗力不算高。- F7 i3 L8 r! t0 h- T
4 @# K) W. `$ u4 J8 ]8 E/ W2 v
当日军连克南原、水原等地后,明朝又再派原在东北蒙古前线的辽兵5千、浙江兵1万5千一共2万人增援朝鲜战场:这支增援部队成分也很复杂,辽东兵5千算是正规军,战斗力较强,但是浙江兵1.5万,除了五千是北驻的浙江部队外,其余的一万人,全是浙江各地的官府驻军,全部都毫无大兵团作战经验,战斗经验欠缺,战斗力也比较差。
  o' Z$ u& D7 D! J: f% z: z7 |  o& K: Q! J, J8 H) t% n- s& o4 v
蔚山会战后,明军再次派1万云南士兵和2万浙江义乌新兵入朝参战:1万名云南士兵,其中有2000人为云南官军,8000人为当地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但是这些部队都不是云南前线的精锐部队,因为当时缅甸军也集结在云南前线,所以明军驻守云南的精锐部队无法调往朝鲜战场,只好派些次等的部队上朝鲜,所以这支部队,战斗力算一般。2万浙江义乌新兵的招募,主要是由于该地有抗击倭寇的传统,当年的戚家军就是以该地士兵为主。这些义乌新兵,也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但是由于此地有一定的尚武精神,所以这支部队在朝鲜表现得还是很英勇,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 s0 W$ Y, }# x

+ U+ Y* _+ N, b同样是蔚山会战后,明朝虽然已经派了援兵,但是为了更好是消灭日军,明军前线指挥官要求再派增援部队尤其是水军一定要参战,明朝又调川军1万和水师2万入朝作战:1万川军为四川本地地方杂牌部队,到朝鲜后大部归明将刘铤指挥,这支部队常年与四川境内的叛军作战,经验丰富,但士兵组成复杂,有些是镇压叛军的地方团练,有些的叛军投诚后过来的,各部战斗力不一,有高有低,内部也不太团结。2万水师是从东南沿海各地招募的水手组成,由于明军水师的装备远强于日本水师,所以水军基本上都是打胜仗。1 a( Q, r- G+ o- L8 H6 d
2 X( g/ x1 ^7 ^$ W1 A! x
以上就是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部队的来源和组成,我们可以看出,明军在第二次派到朝鲜的,大部分都是些二流甚至三流部队,也就因为如此,明军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打得比较艰苦,中日双方在第二次战争中很多时候几乎成胶着状态。  a2 Y/ x0 `5 g. g. O3 v
# }: ?( u+ [' u) O
综观两次万历朝鲜战争,日军人数均占优势,而且派出的均为国内最精锐的部队,反观明军,第一次派出的部队还象点样,第二次派出的部队,杂牌军、新兵一大堆,给人看了简直认为明朝就是敷衍了事而已!所以我认为,“抗日援朝战争中,日军没有动用精锐部队,而明军则是动用的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这样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猴子这仗没白打,好歹也被明朝封为日本国王了
福岛正则5000人、户田胜成4000人、蜂须贺家政7200人、长宗我部盛亲3000人、生驹亲正5500人+ N. `+ {8 k3 a) H0 o
总兵力:30000人
+ F. h. Y  u6 a. @+ B" a/ h6 N  b) H( `/ L2 B4 S1 L2 T: R2 n( A! K9 X
第四军团军团长:岛津义弘(原为加藤光泰)
# s7 V- q' T6 `0 F2 h: o8 K, g& D$ q岛津义弘1000人、毛利秀元2000人、高桥惟种2000人、秋月种长1000人、伊东佑兵1000人、岛津丰久1000人
' T; J% b% L- t# ]9 A. C总兵力:17000人' X2 p; k; V& K* P5 z2 g' v9 V

7 ^: U1 k# y; H6 U+ `' |日本鬼子连加法都不会~~胡乱报出来的人数~~这2个军团白白多出万多人~~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猴子晚年越来越糊涂~这2仗的确是没白打~~直接导致国内各阶层怨声载道~~文禄庆长2次对朝鲜用兵~不但寸土未得~还导致了近江和尾张两派冲突加剧~可以说是丰臣政权倒台的诱因之一~~不过虎之助的确是良将啊~连堂堂明朝也想将此人挖到明朝去~~要不是佐吉这小子在后面进谗言~还有明高联军受的~~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这里面算法有出入,日军的入朝的人数里,有相当一部分后勤。3 z! \' N, ]  k( s! S! u* f$ ~
明军的后勤基本靠朝鲜保证,所以在几次战役中,明军实际投入战场的部队人数都比日军占优。
0 M8 s* G) Z" w至于日军是否是精锐部队,我认为福岛,加藤这些猴子的嫡系的确是,其他的大名就是在敷衍。
小西行长 加藤清正 黑田长政 加藤光泰 福岛正则 小早川秀秋 蜂须贺家政 宇喜多秀家 增田长盛 石田三成 加藤嘉明 大谷吉继 浅野长政 木下胜俊 羽柴秀次 木村重成这些都算是丰臣家的谱代大名~~而且除岛津 毛利外其余军团长都是秀吉的亲信~~一来为了让谱代立功~建立武名~二来防止战时出现意外~~三是谱代都会尽力而战~而且去朝鲜的几乎都是九州 中国 四国和近畿的大名~白白让德川拣了个大便宜~在自己领地休养生息吃喝玩乐.......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