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不需要探明兵力,这地方江湖炮击没3个月也有2个月了,盟军最少100战力捐躯在这
不过说回来,这个阶段了日军要在大陆上消耗盟军的补给已经没啥效果了。江湖的主要目的应是探明对方兵力。不过那应该用炮击比较合规. R6 I% P, g; P5 W8 I* `0 J
wangqifeng 发表于 2015-6-19 08:59
  P# V1 g0 ~5 k  [  C* ]& e9 a) F4 A4 g1 Z: j  q! o+ ?
包围起来以后外面的补给就进不去了,然后小部队谨慎几次把盟军补给打光,再打就轻松多了,否则6000多战力日军是打不下3000多战力盟军防守的城市的。
BANZAI冲锋!
. L4 Y5 ?; m9 Y6 L0 r0 W5 ?
& j2 f& R* A1 L- _# |3 _
包围起来以后外面的补给就进不去了,然后小部队谨慎几次把盟军补给打光,再打就轻松多了,否则6000多战力日军是打不下3000多战力盟军防守的城市的。# D  b2 n$ t+ ^. i
amdddr 发表于 2015-6-19 09:22
是蝗军在防守,盟军在反攻。我用小部队进攻主要是为了拖住敌军;盟军补给很多,消耗不完的。我认为:凡是应该禁止的都应该在房规里注明,除非是众所周知的明显的BUG。
江湖
我还没有搞明白:我的部队已经是战略状态了,也点选了铁路转进,怎么两个回合都是原地未动。第一次是被过河的盟军突击了,第二次是被敌机轰炸了。难道,飞机轰炸和攻击都能阻止对手战略移动?应该是在同一回合,先移动,后被攻击吧?
江湖
本帖最后由 fishLin 于 2015-6-19 21:32 编辑
* x9 f- Y% Q9 A9 W
2 _. q9 X% n9 ]/ }
我还没有搞明白:我的部队已经是战略状态了,也点选了铁路转进,怎么两个回合都是原地未动。第一次是被过河的盟军突击了,第二次是被敌机轰炸了。难道,飞机轰炸和攻击都能阻止对手战略移动?应该是在同一回合,先移 ...! |3 t% m' w% b8 G
lhdblys 发表于 2015-6-19 20:03
2 v) P7 [: B- K( g6 Q. F5 R* U
/ @, }( Q+ L- l+ ?
鐵路線上任一點--包含起點和終點基地--有敵軍"存在"就不能鐵路運輸,除非可以繞路
1 \7 I  d  w1 K+ Z* {' T  s( ?) F起點終點因為不能繞路所以有敵軍的話就鐵定不行7 t8 h. h' q, O, v" N* E1 [6 Z, F
而且地面移動與攻擊是同一階段計算的所以......- C8 X0 w3 N# V5 [* K& x7 U' B
# a  N. o, |, G, }' i9 G/ H9 Y
被飛機轟炸也有可能減少部隊移動速度,個人經驗是移動狀態被炸到一定程度就會定格
2 A/ M6 Q9 \# ^+ z5 N用戰鬥狀態才有辦法頂著轟炸走路,但還是會減少速度(公路一天走15變12之類的)
盟军威武
% C. [+ h: T* j, @! i     盟军的几支二三流的部队在没有空中掩护,没有装甲部队,火炮部队的加强下,面对日军空中地面大兵团疯狂的突击下,英勇的堵住了日军侧翼的攻击,此战后日军在我侧翼在短期内将不再有大的威胁! E0 N7 B) w% |: l$ Y. u
在 阿格拉 (50,19) 的地面战3 L4 S+ C4 H9 J8 r/ f3 v8 g
+ z# P4 T1 |; r- w3 i' |; a
日军 突击 攻击" Z4 i5 M2 F& r, m
5 f5 K! j) ^1 r
进攻兵力 178858 人, 1802 门火炮, 1108 台车辆, 攻击值 = 6321/ ~0 K  u$ S- b1 o
9 X' s& v/ L; l" D; S. }; b
防守兵力 106607 人, 1832 门火炮, 1774 台车辆, 攻击值 = 3838& w1 [2 y# a( p  A! A6 U1 U

( q9 @5 `; G9 l% ~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3678 & T6 Q$ K2 \) i+ {
* Z6 Y. F- d% |2 M$ D
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2787
1 `+ P' g  L6 r) N  I- z# G! _ 1 ~+ X) ~. [* c& l0 c. S: w( q# R
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1
, c, G% d; r" A8 c' i4 }3 S+ n
1 \5 W. u/ @  ], ^. ^战斗修正2 H4 m4 A( \: T6 t) ]' C
防守方: 0 p0 _* o4 e9 ^. u6 m0 K
进攻方: 突击(+); _! r0 o- v) c, W1 t! w6 A6 I
4 f* r/ C$ Q8 ~$ V- d1 ?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0 I2 A: f' j) s+ W0 D, j
      23950 人伤亡
. a- D# ^  M0 A( d0 ]; ?         战斗班组: 388个被歼灭, 2425个伤残  Z$ R$ c5 K  _. K  l
         非战斗人员班组: 163个被歼灭, 767个伤残5 Q1 E( f0 j$ x+ x
         工兵班组: 135个被歼灭, 345个伤残
, Y6 R: I) @( l$ g; ]      损失293门火炮 (154门被击毁,139门失去战斗力)
. q2 |- h! w' }- S6 \0 ]1 g      损失576台车辆 (216台被击毁,360台失去战斗力)8 B/ B% J2 ~/ v: @% z+ [, S& h( e

' j( n( Z( ~, }. e$ N  G" r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 c! z% P6 C7 ^9 @% v      5951 人伤亡
+ }7 ?2 W3 b. L) |" `: e& I         战斗班组: 155个被歼灭, 675个伤残
. z  U  b1 e, }2 d  E- g         非战斗人员班组: 8个被歼灭, 111个伤残
. i1 }3 a% B7 t: L, g9 [, r         工兵班组: 27个被歼灭, 50个伤残) c" T! H; _+ G( g- {
      损失307门火炮 (75门被击毁,232门失去战斗力)
0 D4 `# m/ s' B' F! q& G      损失59台车辆 (12台被击毁,47台失去战斗力)
' T# Z2 Q0 c9 l
( J1 N0 u# b2 ~/ L$ U7 e& q攻方部队:! ?2 U3 c# d: G; s
    第9师团 : V  E# C5 z8 ?3 [
    第48师团  
% W1 x. B  n5 W6 ?- c    第54师团  4 ?- I3 m* g/ _; R6 L
    第33师团  5 h4 l  w5 n$ \$ R
    第52师团  ' q5 ~% i2 Q4 I. p/ D& U) K
    第9战车联队  5 y2 ?8 F3 X6 U! i' o
    第3战车联队  - R" O. t7 W9 F% `3 T: X5 c
    第32师团  2 i) x; N, {9 Q/ ]
    第2近卫师团  
% O# q" O; f* ]1 _- O6 u+ o  J    第43师团  $ t. N& o- E$ A! p; F% M% s
    第13师团  
/ E4 B9 w, F( C    第36师团  
0 y4 r. y( k4 L4 w! q2 Q    第7独立战车旅团  , Q: n  |$ b% o6 \, A6 L- y
    第41师团  
" y1 `- V* ?. O    第4近卫师团  1 A  |( N% v8 a  `8 g* C6 L9 F0 n
    第38师团  1 S# R0 P5 m" ^" j
    第16近卫步兵联队  
. h, o0 Z5 z- J    第33独立高炮中队 % a2 Y( f0 P1 r5 G6 y
    第52野战筑城队  
% [2 q& l9 \3 R    第47野战筑城队 " l! E" N+ o7 I  g" ]# i3 R; ]
    第58野战筑城队  
7 n9 X6 ^7 I( g5 `    第4野战防空联队  6 e5 W7 o5 {- O  q" P, G
    第38野战高炮大队  ' J- H) D: i; Y2 d, v( X2 }
    第3野战防空联队  1 t9 I7 c1 P. o: e" P! Y
    陆航第27机场整备大队
: x) ~/ I$ V3 q5 o# }( P    第25独立工兵联队  - q. C1 Z2 a7 v6 Y1 ?4 R, S4 ~
    第3独立攻城重炮大队  0 V# z2 D. W9 ]
    第22野战高炮中队
9 g9 V# K  a0 Q    海军第26航空战队 ) X$ ~! E: c. p8 _: ~% s
    第48野战高炮大队  . u) ?6 s4 q4 E  ~9 }$ j
    第7野战机场设定大队  6 t$ s% c: V+ v
    第3独立山炮联队  2 N/ R. Y" U( [0 ^/ ?, V) {
    陆航第41机场整备大队 4 i3 J) X# c) R, I
    第23野战高炮中队 5 ^4 [& T* {0 h4 {9 K
    第1攻城重炮联队  ) W  Q1 N9 ^4 U1 r1 l# K7 x  H5 z
    第31高射机关炮中队
3 F9 f% `% N0 S# \2 \' B    第11野战防空大队  
4 l8 ^4 G: S! m# n7 F) Z    第21野战重炮大队  
! {: F3 N" d$ ~; ]  L. Q8 H% L    第3野战重炮联队    ~# A. d- |+ }$ h% u9 K/ a$ b
    陆航第36机场整备大队
' }) t$ f& H$ V3 F6 v+ X. W    陆航第4根据地队  
  `( L* P! B& N$ i+ A    第1臼砲联队  . Q* [3 G, k, y( A* A. A+ i6 w" M
    第39野战筑路队
0 [, u) h) B9 }# E2 ]/ T6 g    第25野战防空联队  
/ M7 F+ i  |: w/ }) i" F( c! s    第2野战防空联队    M( z& q0 \1 i
    第47野战高炮大队  2 }5 T. \* Y" P- l
    第12独立野战防空大队  
3 C! b- ]% J. y/ j    第45野战高炮大队  ! X* i  V. \; X$ M5 I$ f
    第49野战高炮大队  
( Z5 D0 x5 H3 u" G- \& N    第34野战筑路队
. z4 B! C' t& E* {5 c3 l* ?    第34野战高炮大队  - N% {' h8 O5 e9 T4 ?* A- m
    第26野战高炮中队 % {5 h7 R* `5 T/ \+ l; `) E& H) b
    第5野战防空联队  
0 g8 Z8 L6 H! B* [# X9 M    第15野战筑城队
6 E. W$ g# S9 I    第21野战高炮中队
% Y4 K. }/ B: e' J; X7 Y( E2 S( [1 a    第21野战防空联队  ( Z) K; A& X# d2 S  Z% S
    第2军  . d8 f- \7 S; ^. N9 i+ Z6 ~9 H$ s% z# t
    第10独立山炮联队  9 p+ N4 B% Q0 u5 w( Q( d$ p; C" K. b7 ^
    第12野战防空大队  " r" z* A! A( x2 J) A4 A0 U+ l
    第40野战高炮大队  * }- O& l/ L/ }* C7 c7 N
    第38野战筑路队 7 r/ J6 P9 V+ r. l
    第16野战防空联队  1 n# x7 A7 a; }- C3 s7 {0 X
    第6野战防空联队  
; n. E) E) L! t( e    第35野战高炮中队
8 V0 \  q9 b7 Z    第15军  8 u% ?& o9 D2 W9 p- W. ~" d7 M) J
    第1野战重炮联队  
2 t- V8 ]8 Y8 n8 [    陆航第10根据地队  2 ]- E! O9 v5 P" r- x% b
    第14独立臼炮大队  
) v9 g, ^6 }1 |    第1野战防空联队  
( ~5 W6 b9 a# d2 M( S    第23野战防空联队  # `9 l* D8 N! t6 D+ g
    陆航第106机场整备队 & U! T3 c. ]2 U% ^7 B6 x- [- F
    第33野战筑路队 $ \" P' N) }4 z$ ~% x/ F$ J% H
    第36野战筑城队
2 o4 f' t, ]) O, M    第55山炮兵联队  4 K1 u9 l% |" B5 M3 E% O0 `
    第51野战筑城队  - X) U& u0 ~* ^3 W1 ^
    第2方面军  
$ |  F' ?& D) l    陆军第21军  
, p/ ^8 |# N3 L+ r" {
% k# |! l/ G4 V! [0 l: E守方部队:' K, e. ?: X* v. l
    英联邦第22东非步兵旅  
" O8 c3 e. K0 `3 O2 C    英军第18步兵师  
7 E  }, |, ?: r" v7 N! e    印军第98步兵旅  
; l  K7 n, X. i$ ]/ @    英军第16步兵旅  % |6 H5 D- W- j' Z
    印度第6步兵师  
$ r; j* M+ y# J    英印军第45步兵旅  " W) C. b" f+ |. A7 F9 A
    英印军第14步兵师  7 f8 E+ V; k/ m0 F
    瓦齐里斯坦步兵师  & y  d+ X2 y" K; }+ g/ J% T5 `
    印军第99步兵旅  
8 h. ~6 ~& o' r2 y4 U. G; J    第111钦迪特步兵旅  5 ^2 J. @: @& D3 f
    国民革命军第36师
7 q$ }! u' T+ S: e. U( Q" z7 P( W# e    印军第7步兵师  
- p& c7 S5 U' N$ T7 V    英军第23步兵旅  ( p" I8 M( G  a$ c; X# Q4 v4 f
    澳军第7步兵师  
$ P) t, y% f- F5 M; F. j' ^" {5 o    英印军第8步兵师  * D4 N# ?6 q3 n" E& C4 J3 }& Z
    第95岸防高炮团  
% e8 }& e+ C- N- ]7 D) R! o    印军第2重型高炮团    \2 I7 _- o6 T1 H
    印军第17轻型高炮团
这是此战后的兵力对比
  o" F( m; o) O+ c/ A* O; c) k3 |6 v* Q3 u在 阿格拉 (50,19) 的地面战& n% q' ?8 V8 Y1 i/ c
  U9 o0 B/ `$ [8 f: Z4 Y
盟军 炮击 攻击
) l5 k0 K2 U2 k& ~! A4 E0 Z
. B3 Q( L5 ^! A* y  L$ m进攻兵力 92222 人, 1634 门火炮, 1642 台车辆, 攻击值 = 3189
: C5 k( g/ O1 k6 V# U $ O* r$ w, p0 f+ ?) _! e/ Y, B  ]
防守兵力 163612 人, 2142 门火炮, 1408 台车辆, 攻击值 = 3419, l% S: Q/ `3 x

  w7 A7 V2 ^: l攻方部队:0 R  e3 ?1 b2 u9 Z; g' M
    印军第99步兵旅  6 ~8 [, i( Y* _% l) v
    英印军第14步兵师  
, [+ M  y% a' |+ c! A/ l# g    印度第6步兵师  
/ B! e7 c; ]5 P' @* }' q    国民革命军第36师
  A: f6 p. S8 @; ^& K    澳军第7步兵师  - {3 S" ]; ]/ x/ Q* u- E" v
    印军第98步兵旅  
9 c; z5 U& [, L8 K5 v    印军第7步兵师  * Y4 h5 k5 d2 `# V  U* x
    第111钦迪特步兵旅  
9 l: D0 N' D) @9 f7 Y& |    英军第16步兵旅  : c2 x4 _6 [3 A& ~0 @
    英军第18步兵师  
# C" y' H1 b8 j7 s( |: V    英军第23步兵旅  
% X: V, y: d: r8 V0 h; o. ~    瓦齐里斯坦步兵师  & C' x7 ]1 ~2 l% C; k  ]
    英印军第45步兵旅  4 i/ o5 b; S8 w5 X- K
    英印军第8步兵师  " E0 R' `3 }8 a2 a/ E
    第95岸防高炮团  
& I  M+ K0 F  @) v# L* k    印军第2重型高炮团  0 L- S5 @: n' g7 V1 A4 [; n- W/ F
    印军第17轻型高炮团  * W  P: ~! k/ {8 F7 x( }7 W
    英联邦第22东非步兵旅  
$ Q1 x. _0 E# O0 ?# Y / T) P& a" x3 [) `) P0 b" j
守方部队:  i# R2 m" ~. _5 s# n7 r: d
    第33师团  
8 ]0 [4 W5 r. @2 e. x+ O4 f7 f" u    第41师团  ; u2 r) c) Q5 Q: O
    第36师团  9 F6 F% T1 ~, r. @) h2 l9 M
    第43师团  
) ~) s9 y) F" C2 ]    第38师团  : y5 Q  b6 \% U3 f# p
    第4近卫师团  0 W( A' B5 n3 j* ?
    第2近卫师团  $ G7 a! d- M2 `% ?
    第48师团  0 Q% `7 g, a7 b) W
    第32师团  
4 L- E* M! {7 D: Y& i  ^    第54师团  3 T9 x) W# e! a% I9 B! t7 P
    第13师团  
' Y& N  L+ ]2 P- R$ I    第52师团  5 Q: x4 t! e/ }$ a* z; k
    第16近卫步兵联队  : k! q) [9 J9 K7 o2 _% ^+ D1 m) M
    第3野战防空联队  
8 r& Z- v7 p: x" y8 }    第2野战防空联队  
. b' A; ]5 O# R0 v  }    第1野战防空联队  
0 ~. W4 c# `+ X1 V+ h8 e2 |    第3野战重炮联队  + i& d% r8 e# f( z% F( l
    第33野战筑路队 : |/ b1 K2 d5 A' \
    陆航第41机场整备大队 4 B" V9 @+ e' V3 Y5 @% e
    第15野战筑城队
% ~: M. M/ G6 K0 y! P    第21野战防空联队  
! C9 @, ?$ A. d% Y    陆航第4根据地队  
. i- A; E5 H, }3 S    陆航第27机场整备大队
  V1 f, m4 g/ t. [    第49野战高炮大队  
: \8 [; |9 [) M% K" e, H    陆军第21军  , C0 S$ w1 }( m6 F6 B* l1 }
    第6野战防空联队  . d) e% `& w) S+ ?
    第48野战高炮大队  
/ V! {8 Y0 t- n* Q) \4 k6 H    第51野战筑城队  
  p" M  ^; l- F5 L* u. q    第1攻城重炮联队  ! A' W  k( r1 w2 q+ ^# Z+ Z* _* j
    第23野战防空联队  9 W3 A6 \6 \" |2 }8 p
    第36野战筑城队
$ h3 f5 T  g8 G4 d3 r8 U7 N    陆航第36机场整备大队
, X6 h: `- m% y8 }, o* g* \    第1臼砲联队  $ Y! v/ @3 U8 a( @3 r+ j
    第3独立山炮联队  2 u' e  E( Q. k- u/ n% F% F4 _0 X
    第11野战防空大队  
/ W4 n! X4 \3 Q% U* Y    第26野战高炮中队 0 Y- Y. t) t2 r: o& v3 Y% _
    第22野战高炮中队 8 l$ |+ c( R2 w
    第52野战筑城队  7 c! n- u' b8 P/ G# e2 l
    陆航第106机场整备队
3 ^( T6 p" C* M    第2方面军  & v' f& \" X& V4 v
    第34野战高炮大队  2 J2 O# A1 ?- w
    第55山炮兵联队  4 c: A& n, E4 ^, j+ |+ s* H( @
    第15军  6 J  c8 i, X9 T- Q
    海军第26航空战队
/ Q0 e2 p* F/ R" f' e# ?' f    第25独立工兵联队  " L  Y# f- ~% k, B- o! x
    第12野战防空大队  1 [' o& ~, o  v. ?: @1 W% a- p
    第33独立高炮中队
8 N( X- o' J7 @: x' ], l- {" G; S    第12独立野战防空大队  
( L; U  Q6 r, I  V) X    第5野战防空联队  
) k+ ^  `% a7 D    第31高射机关炮中队 : G# _3 L  S) K6 ~8 x: s" R/ ^
    第35野战高炮中队
/ `; o) l; w& K1 K, U    第25野战防空联队  
& I& Z- [* ]" }  t8 \    第47野战高炮大队  - G7 P* u" Z/ k7 l
    第58野战筑城队  
. z" r/ v8 |5 [- G    第34野战筑路队 8 [- B& k/ v" V( |3 m2 d
    第16野战防空联队  3 f3 Z+ ]% @4 X: ~5 M* O9 \
    第10独立山炮联队  ; a! z9 W3 s2 |8 a
    第21野战高炮中队
" g7 x* ~6 a+ a7 d0 O. T" k    第39野战筑路队 % |1 s8 U- d' F3 l7 ]8 v8 k4 z
    第4野战防空联队  
' S8 \, b) o6 M6 O, `! A: {    第9师团
* I: c- C" h7 k+ v# K' ?) [    第38野战筑路队
- A8 Q+ {5 L0 F6 y/ V2 Y; g+ F    第14独立臼炮大队  ; ?0 }* x! f7 p" I3 r) A: R
    第7野战机场设定大队  
& q$ e( B) l9 [$ R4 j8 x, {    第47野战筑城队
, C6 A& D/ @  e  A& b; ?    第3独立攻城重炮大队  
9 A( R* Z* C+ h5 W7 k) U3 D    第3战车联队  
% d/ i7 D% @. W; q    第21野战重炮大队  
' P1 x* Y% w; h; p7 P    第1野战重炮联队  9 L) t# S* H8 ~
    第2军  
  s" j% E9 h; n+ X) q: J4 Q& o    第23野战高炮中队
" f' C- l) l8 ~$ j# ^0 \% @    第45野战高炮大队  
* M# T4 _5 t; e+ k% |$ B    陆航第10根据地队  , T# Q5 Q# I2 y/ n  K% v' D! h
    第9战车联队  
" e9 J; \. p, t    第38野战高炮大队  
6 C- D: B! y% i1 h* \8 Z) j    第40野战高炮大队  
% R7 ^- f1 C; ]    第7独立战车旅团
两战后,本来一线战场盟军和日军的战力比为11000:12500左右,现在对比为10000:9500。但日军又强大的空中优势,现在战场上战斗机是p-40k加少量才投产的p-47最初版本对抗日军的054+钟馗最终版。空战损失比始终在6-7:1
6300打3800,突击还是比较冒险的,毕竟中后期盟军换装后实力相对前期来说提升太多了,最好还是先几次谨慎,同步降低双方战力,然后利用自己总战力较高的优势,在拉大战力比例差距后再突击
6300打3800,突击还是比较冒险的,毕竟中后期盟军换装后实力相对前期来说提升太多了,最好还是先几次谨慎,同步降低双方战力,然后利用自己总战力较高的优势,在拉大战力比例差距后再突击
+ \( |8 d8 H) q' n! S: C( Kwangqifeng 发表于 2015-6-20 11:20
时间紧迫,突击实属无奈。
江湖
盟军追击中,将赶来阻击的日军45师团击溃。但不知道为什么,想用炮击阻止日军侧翼部队撤退的部队损失接近抵抗日军大部队突击的伤亡
/ B0 D8 `( S0 k4 Q3 u3 x
5 @6 v' X8 c8 x% t3 c在 巴雷利 (53,19) 的地面战: b2 R5 K6 Z$ q) B5 B) @5 Q3 d
$ B6 C/ H) W" K+ `' E; V
盟军 谨慎 攻击
/ x* C, |" R! P3 R% k4 X( v9 L
! P" }4 }+ u. `% e  B' A% C$ i进攻兵力 72835 人, 1083 门火炮, 2875 台车辆, 攻击值 = 3899; ?/ I3 e% }  o+ H* D

8 ^; A+ J. O, [- [% x防守兵力 26971 人, 333 门火炮, 731 台车辆, 攻击值 = 1018# z3 b! p4 B5 o6 p; e
; c8 S% T/ H/ S/ @3 l
盟军 调整后攻击值: 1852 5 r* I% }) l9 B! j% V) D
9 ?& o. e, {9 Q. l. C3 H1 ]* S
日军 调整后防御值: 233 % s5 g1 Z4 C& \* w9 X8 L

. {' v4 C( Z4 h- H9 M( ~盟军 攻击优势: 7 比 1 (工事等级 0级) ; I: b% m( x# [1 K- X/ @: N
) G8 z5 X9 l% Y, b5 x7 h9 Y5 x8 _
盟军 部队占领了 巴雷利 !!!0 G  p( }$ |4 i  c% t, \

& V% a- M+ Z9 M1 u/ g战斗修正9 i# V9 O% U9 q+ G* [9 \
防守方: 将领(+), 混乱度(-), 准备度(-)& m8 F9 R" M3 F( ?1 H
进攻方:
; B) E. u% N- W6 [3 S7 J
6 ]* J# L3 {) U' A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 i" l( ~3 }
      8963 人伤亡4 [- x' M# c4 z' O) Z
         战斗班组: 233个被歼灭, 60个伤残
0 D7 w" n+ Z$ D6 X& f         非战斗人员班组: 665个被歼灭, 24个伤残
. d9 F# \/ z. w$ S+ o7 e         工兵班组: 52个被歼灭, 0个伤残6 M2 H/ ~' P  k' K" {
      损失114门火炮 (109门被击毁,5门失去战斗力)
" q4 _1 }) A; Y      损失516台车辆 (516台被击毁,0台失去战斗力)
- Z# T' w6 s' f       9支部队撤退' J1 O- v  o9 {" H! Q
# b3 X& }! m; c' }5 G" b7 _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9 o' f- E$ |) @9 ^9 M' L9 Y8 m
      397 人伤亡
" o; @: i) Q" K         战斗班组: 2个被歼灭, 60个伤残+ k+ y9 a$ E/ u+ }% A, |+ P: F  X
         非战斗人员班组: 1个被歼灭, 24个伤残2 E0 O# j& `6 a% T. ^* ]; ^$ z0 {
         工兵班组: 0个被歼灭, 12个伤残+ D1 h& T$ D$ O2 a( i0 T; A
      损失40台车辆 (5台被击毁,35台失去战斗力)
9 U7 k' J  C1 L( y4 X 1 w7 O. a9 g* q
被击败的日军部队正在撤退!
4 S5 {  e% k% G6 @8 h+ P
) r* I" Z5 }& \' g) h# O2 v2 B攻方部队:& T( w! J; s; m7 {( }- c
    第2海德枪骑兵团  
9 @1 k* N' l  a* W' ~    英军第44骑兵团  $ E9 ?9 t- D* y7 k4 i3 J3 J
    陆战队第1坦克营  
9 U$ _( ^& b2 N+ q. {$ k8 ~6 B    印度第31装甲师  
9 h# }4 g2 W. L7 A) s% |) r    英联邦第11东非步兵师  ; s5 Z3 \" W6 r( J  N7 D
    第150皇家装甲骑兵团  
; H% z* n% p: G  s/ e    英印军第17步兵师  ; m1 n& q8 f' I# x% V
    印军第268摩步旅  $ I% o5 K' J+ b
    英军第42骑兵团  ( B+ @2 Q+ m) I+ y" l( M# G  e9 ?
    英军第43骑兵团  3 S$ \  @, U+ P% t+ A& J, l5 z
    澳军第6步兵师  2 u" e4 [! s! ]6 `+ o3 Q  o" {0 K
    英军第3装甲团  - w+ t. @! t/ E9 l1 @. x; s+ p  w: i0 W
    第754坦克营  
! J# z7 i- c5 p7 ^! `5 h: t    第39英印步兵师  ; [' X( p& T1 t' R4 V6 Y3 x
    第632坦克歼击营  1 i# F% s9 L% v3 o
    第637坦克歼击营  
" \! F1 x. l5 U  i& v, O- o4 p0 L    印军旁遮普步兵师  2 s1 K  r2 B( }& f* N5 U
    印军第254装甲旅  8 c8 [1 y' F& s' t
    陆战队第2坦克营  ! m; S7 K3 e8 ~
    英军第2步兵师  1 E1 w& y- Q) H& y* i
    荷军机动装甲营  
! d9 S& {% u# L) G; x  c8 U    英印军第5步兵师  ; A# i, y- K; S+ x5 u
    第503岸防高炮团  ; B- o! ?" _8 A+ j5 H
    第77岸防高炮团  7 d# g( S8 v6 a3 Q; l
    皇家空军第2基地营  
: _- t8 b* q9 Y; _8 V7 e: @
" n  n$ k  \1 V% k, _5 B守方部队:
4 o% C) [9 D5 N3 [    海军横须贺第5特战队  2 |* Z- U' P) R4 R# K
    第12战车联队  . O8 N2 L! p1 K# z  A
    第2战车联队  ! ^! R% ^3 W! _+ c% i1 C$ J
    第41步兵联队  
5 x6 h- F7 a# f9 x    第46师团  
( w$ V9 J4 z1 _! P& W    第2战车师团  
% b3 `0 T6 j. `    第18师团  
" Z! ?4 w) @  I- X0 O8 r3 w    近卫战车师团  
: A0 O0 L5 `( T* J( K    第14军  ; y) t# c0 F9 x: S

' t# h, ~: `& Z7 g% I 8 ~# r9 {+ j0 i; j5 O
--------------------------------------------------------------------------------
0 L5 o( W$ |6 z
" c. f' F% l; w6 y1 N在 阿格拉 (50,19) 的地面战
' c& H' w6 x& N
" i- C# u7 E0 e+ z% w# Y盟军 炮击 攻击
/ N+ S, t5 E: I, g' y3 O0 z! Z
& d2 k( t0 G+ B' h9 Q5 v1 B/ O进攻兵力 84335 人, 1545 门火炮, 1551 台车辆, 攻击值 = 3254. F' {' e* Z$ [8 f# D( E$ ?6 w) A
4 e  i9 w7 _$ u1 M4 Q
防守兵力 164400 人, 2169 门火炮, 1285 台车辆, 攻击值 = 35674 ~% k3 F- q: Z$ q
" A  Y2 l3 x9 V. B. A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4 ^$ x! p$ Y) D7 y      10 人伤亡6 T- A# e7 @) J% O4 I
         战斗班组: 0个被歼灭, 1个伤残
8 ?5 ]% j- ^/ |7 v% k; N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灭, 0个伤残+ a* c" f2 f! l5 }9 N
         工兵班组: 0个被歼灭, 0个伤残
2 J9 ]% V( f( w  z; @; a  P ; i9 Q& s' J- g) A- z* @' l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4 i6 {4 i8 r# [& n9 M  N
      3395 人伤亡( n2 y! C1 I% ?. N$ k
         战斗班组: 177个被歼灭, 118个伤残0 H- ~2 K. L$ y; k& N, o
         非战斗人员班组: 38个被歼灭, 81个伤残+ I2 o) O7 X3 M4 u) k2 A9 o" Z
         工兵班组: 31个被歼灭, 16个伤残0 o* u! R6 x" @; V
      损失76门火炮 (20门被击毁,56门失去战斗力)
( n$ h* b8 t4 @, x4 ?: q      损失34台车辆 (12台被击毁,22台失去战斗力)
' r4 |8 p3 J( e# A0 v7 g( ^
) ]5 P5 t1 \& H: G0 Q6 k2 J攻方部队:
2 t( A1 P3 X1 l/ s  [    印军第99步兵旅  : x) Q9 {2 r0 s" c
    国民革命军第36师
5 P! c1 s4 d  Z/ t- I    瓦齐里斯坦步兵师  / S" i( S+ d. C
    英印军第45步兵旅  ! X2 E5 B3 T! A6 p: i: k
    印军第7步兵师  : c: n; X, `* q: I+ O3 ?
    英印军第14步兵师  
/ F- Y+ I0 L3 I    第111钦迪特步兵旅  % O# L2 P# v. @! N7 U. r
    英军第23步兵旅  5 H. u0 h; o' H8 r1 f1 ^
    印军第98步兵旅  6 K; O* W9 v, m8 l, S1 O
    印度第6步兵师  6 n9 d" o9 T& o  A; R
    英联邦第22东非步兵旅  
- ^/ X3 E) Z1 w7 r* a    英军第18步兵师  
; S. O# B7 c3 P, C+ Z    英军第16步兵旅  8 q& l4 X5 I+ r9 r
    澳军第7步兵师  
( P2 c) q& {% z9 p" _2 V    英印军第8步兵师  ( c3 h- c, S- y8 Y7 q, B2 ?
    第95岸防高炮团  
# M+ S% E, D' E& l- E+ i8 p    印军第2重型高炮团  
! V$ ~. c" U% ~( E( ~4 v+ ~    印军第17轻型高炮团  
0 D! ]2 @4 x4 j2 |
' I; x+ ^" f- I: h5 d) `守方部队:
: U$ r- D6 ~" _4 W    第33师团  ! h5 P1 H5 ^7 d9 }2 a% t* g( P
    第2近卫师团  ) F9 j6 r6 F: G) p0 |" a
    第13师团  . ?+ o8 q4 V* U/ h% i: ^3 J5 R8 C
    第32师团  5 g; S/ s% @4 W3 ?
    第48师团  ' S8 F/ J# M8 U0 ?! z3 [. l
    第41师团  
/ m( D- m' D& v; }    第36师团  $ H4 Z) Z+ p- |- M- x/ D
    第54师团  3 ?# h9 ?( g  v! G
    第3战车联队  
/ ^5 o' Y: O& h    第9战车联队  5 T4 Q* G7 \. g7 ?- w+ ?& g$ ?
    第43师团  - F' b5 `$ s* e4 n8 y9 R
    第9师团
' R3 i  n2 j1 G; y+ x    第4近卫师团  
' P" j+ n" C0 s" Q: I    第38师团  / }: O& w! G5 A1 E
    第52师团  4 Y& B. E) v6 k, u
    第16近卫步兵联队  
) Y9 Y' \: L% ~5 @    第55山炮兵联队  , E% j& [- |% ?. |% F1 M. s
    第15军  
0 Q: g/ R9 V/ \3 U/ @4 B9 c    第45野战高炮大队  % e1 X& G/ |. H6 g! W- L
    海军第26航空战队
4 Q( q. V) Y; B- q5 n2 r    第15野战筑城队 / u3 }( N! D; y% J9 V( c  `0 K
    第34野战高炮大队  
' }6 b. ^  ~1 d& K' }6 _. G    第5野战防空联队  
1 h% x7 S' F% [( F5 @' w7 r    第47野战筑城队
/ f$ A5 _6 p6 M) L* R1 q    第3独立山炮联队  
) p& }3 _; F! _+ V    第3野战重炮联队  : ]- f+ ?' s$ }0 }; a
    第23野战高炮中队
' r# s- `0 p4 e8 X    陆航第27机场整备大队
$ j0 i* c5 j0 V( Y" ?' F4 e    第40野战高炮大队  
4 `$ u" ^; i/ |    第38野战高炮大队  
7 T' p) P$ Z1 m: }3 }) i9 S$ A; ?    第39野战筑路队 1 R2 f3 F0 h4 |+ m+ B
    陆航第41机场整备大队
1 y- D0 K( S" m: P    第12野战防空大队  
: `  d: E3 g; _( y1 w) E  t  z    第51野战筑城队  
# M; {/ w3 `$ F+ ?1 Y    第23野战防空联队  % S7 b0 P" P% e& ^3 `: O0 E2 |' r/ i
    第26野战高炮中队
* J; X5 P9 Q. r  P: L    第21野战重炮大队  3 ?9 x: Q: \$ g5 w) A7 i
    陆航第36机场整备大队
9 ]  I( q% y) Z) B$ Y5 K' }6 b    第11野战防空大队  * m4 r) l0 u9 T# A3 u
    第2方面军  # C) m, o7 U$ z$ s. t: @4 z1 g
    第10独立山炮联队    D9 d" F9 z" ~5 f
    第6野战防空联队  ; \% a1 ?5 `1 C* n: G9 E& h. H( X  m
    第47野战高炮大队  8 P: {8 M, x. _" b2 T! E" m
    第3野战防空联队  9 j* x) V: r: ?" `* j* [
    陆航第106机场整备队
/ G9 w  k' k- m& ~. k% ~  F" R    第49野战高炮大队  
$ O$ g! S& U0 R+ Y' H5 H    第12独立野战防空大队  " }6 V' y" b; e2 _: p
    第21野战高炮中队
8 \' W: `1 C9 e5 e" H4 ~) n6 {+ [" k    第22野战高炮中队 2 }, }- q$ H6 [% B# R8 h
    第7野战机场设定大队  ' O  @8 t. P/ G  @
    第1攻城重炮联队  
7 C$ H. F# ?: ^" L( _9 t    第21野战防空联队  5 P8 l6 R+ k3 Q5 J2 z
    第2军  
0 E9 n& o! D- h% G* m    第34野战筑路队
3 W+ |  @, @; H3 N' L! h; W    第14独立臼炮大队  $ P4 W) ]/ O. S% H( c
    第1臼砲联队  5 _5 A. q7 f7 S! Y
    第3独立攻城重炮大队  
/ @- G. r$ m* L% U9 g, ?1 W    第48野战高炮大队  $ j# X* R; O0 A& [, e! @
    第33野战筑路队
# ~: ?0 |( L2 _* n% F4 [  h    第25独立工兵联队  
1 w6 k8 E' n" x) A    第33独立高炮中队
% f! U' x, _/ E7 k' X4 K    第1野战防空联队  % l3 d. a# A; v3 B# H+ m/ _
    第4野战防空联队  ' j% `2 w( K$ k2 M) G& T* _5 L3 G" I
    陆航第10根据地队  
: v* P5 S" N2 ]5 V, W* [    第25野战防空联队  
9 G  d" x* _: l6 k: k3 G    第16野战防空联队  2 q; ]5 _1 m$ G$ j
    第31高射机关炮中队 $ }* B% u/ O& ^: I
    第38野战筑路队 / W% y! A, p3 b' e1 Y; _
    第2野战防空联队  
  q6 G( ?, L3 e. a: m' z; p; V    陆航第4根据地队  + f0 M9 Z. J+ |& z, f
    第58野战筑城队  8 G( \' K4 G: l) I5 b
    第52野战筑城队    L4 x/ F! ]1 O/ [, j1 `
    第1野战重炮联队  ( z3 h3 z: E0 @" t7 I: s5 }
    第36野战筑城队 " C' x3 g# @9 g" G; T1 {& \
    第35野战高炮中队 4 j! M8 _) l- F1 y% f
    陆军第21军
时间紧迫,突击实属无奈。
% N7 ?1 j+ e9 H" p5 Y# tlhdblys 发表于 2015-6-20 12:06
8 U4 |9 h3 T7 w. R% d, A
局势不利的话,不妨考虑以退为进,寻找有利位置再战
盟军追击中,将赶来阻击的日军45师团击溃。但不知道为什么,想用炮击阻止日军侧翼部队撤退的部队损失接近抵抗日军大部队突击的伤亡3 o- f1 [3 W5 T% T. D
/ G2 Q; D! Y1 D
在 巴雷利 (53,19) 的地面战+ J7 Y- A3 x* E  ~% o

) z3 }& E2 P5 v( ?( g  _盟军 谨慎 攻击
2 x& W# [* `# I9 _" c7 ?5 I4 {* c" ~
* R4 L: D$ O  l$ h1 A; ?$ |3 q进攻兵力 72835 人, 1083  ...5 J  l7 P( L( X3 l9 W& F
chengtang 发表于 2015-6-20 12:09
7 [( C) ^& Y: D7 ^8 ]6 b
从双方炮兵部队的质和量的巨大差异看,不奇怪
日军主力突破重围,
( W, Z' [7 m  V& d! a在 50,20 的地面战(靠近 阿格拉)7 ]+ ^! u) Z/ ?! N. P3 \9 L$ U* X" n

0 s) ~  t; U  v- y! M日军 突击 攻击
) T/ g, `/ C  [# d ' V* g# ]) o6 d' g$ }+ J  X
进攻兵力 36204 人, 401 门火炮, 805 台车辆, 攻击值 = 2608
; ?7 W4 [8 D6 |6 B3 F % F8 z: W& w* k0 a8 U6 J5 s6 M0 Y
防守兵力 6720 人, 41 门火炮, 771 台车辆, 攻击值 = 497
( f  {/ ~! L1 g2 |
2 K& ^) [. O# \, ~* S  V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792
( _, q9 z3 o+ @! \
8 |. U3 c8 z0 j) C7 ]3 u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102
" b0 s  D( r0 _0 i
; O3 ^* n2 ^/ d日军 攻击优势: 7 比 1 + D) S2 o* L, K$ ~) t
$ H+ j1 a9 x2 j+ h! G8 L
战斗修正
8 Y2 }* p  p4 L防守方: 混乱度(-), 经验(-), 补给(-)1 q/ m0 v* q9 D7 |- T: J
进攻方: 突击(+)/ X  U- S* e- {% ~  k  k& k

, V7 g9 p8 q! t. u9 t$ g% z) [: F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 s+ E& k, a  F/ l" M      1157 人伤亡$ i8 g$ l, }- }0 S3 q% g
         战斗班组: 2个被歼灭, 137个伤残
" t% _* U8 f+ D0 ^0 i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灭, 23个伤残: v+ C1 z/ W& S& e
         工兵班组: 0个被歼灭, 11个伤残
8 h: w' i9 c9 a( B# Z- k  x" x, u! K9 ~      损失14台车辆 (2台被击毁,12台失去战斗力)  s4 `+ i7 g' w1 b4 R% t; m2 T3 q% C

/ N" G1 J  y2 r: |" o2 O* C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 b7 X* W8 C( d1 M( s1 i5 {! q" l      756 人伤亡
8 ]  y/ q* q4 p; _5 p8 F         战斗班组: 27个被歼灭, 11个伤残0 I! v6 O- K! `- S4 p5 m$ L. ~- l
         非战斗人员班组: 88个被歼灭, 57个伤残
) R. a" Y$ P4 `" y0 L         工兵班组: 2个被歼灭, 2个伤残6 H% s, m& L0 B+ }
      损失12门火炮 (7门被击毁,5门失去战斗力)
; s+ L$ _4 R. t+ F, k( Q      损失273台车辆 (108台被击毁,165台失去战斗力), h& k9 v6 ]; f+ m% G
       4支部队撤退
( m! e: _4 G9 u% |* s3 Q6 C
" ]3 z" x- v6 Q9 g- ~: \被击败的盟军部队正在撤退
通道一直畅通,何谈突破重围?
江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