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山 再 起(四): ^9 F6 \$ k% U3 V4 f+ r
; g* v8 E" E& j5 H2 Y" K# a) a4 f起用如此年轻的作战课长是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和陆军大臣,次任首相最有希望的东条英机大将商量下来的结果。他们觉得前任作战课长土居明夫大佐,就是那位诺门罕时候警告辻政信苏军起码有两个师以上的增援兵力的那位,对开战意欲不大,于是把土居赶去了关东军的第三军去当参谋副长,起用年轻,“有冲劲”的服部中佐。
$ }: F+ X/ v3 z" R4 `- m' h7 Y0 A- Y8 u9 C
服部和辻政信是一对哼哈二将,服部上了台就把他这位小弟给从台湾接了回来。
, l% P$ Z2 s- J$ O! ^, _: c0 A- I3 c- ?1 J* h0 A; X0 _
服部把这位到处惹事生非的辻政信接回最核心的参本作战课之所以没有引起很大非议还有一个组织上的原因:作战课确实缺人。. g0 m+ n7 o& p, j
. G9 z1 Z3 x6 S5 ~. Q- q3 X! L
参本作战课是参本最核心的课,所以对进人的要求很严。一般陆军大学校毕业的军刀组是很牛的,但不是所有的军刀组参谋都能够进作战课——作战课只要前五名。军刀组的第六名,对不起,进不了作战课。这样能够用的人也就是扳着指头算得过来的那几个了。所以服部提出要辻政信回来,大家也只能皱皱眉头,提不出什么能反对这个第三名毕业生回来的理由。3 m9 `! ^, v1 d y9 u6 @
& J- F- R2 w& B4 }
所以服部——辻配对又一次结成了。
7 \0 J1 m0 Z* n6 g* @3 [8 L+ L9 z' }! ?& u. u
当时服部在作战课里鼓吹一种“好机南进,熟柿北攻”的理论。就是说南进要寻找好机会,而北攻则要等待希特勒的进展,等待苏联像一个熟透了的柿子那样。诺门罕的学费没有白交,起码辻政信现在知道了苏联人不好惹这件事了。当然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只能说:“绝对不能和希特勒合作,那是个不讲信义的家伙。希特勒在欧洲战场的进展仅仅是因为它的突然袭击和不讲信义,日本和希特勒合作绝没有好处。”2 z, j% g+ g& ?, T" ~7 H0 q2 o" ]
+ z E, t' _# ~! n# z( h
真的是日本人讲信义?那怎么解释“9.18事件”呢?辻政信的所谓信义指的是正当诺门罕吃紧的时候,希特勒违反《德意日共同防共协定》的秘密条款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卖日本人的事情,这口气还没出呢。0 z0 R( ^; z$ x( j8 P, F( [9 j
) z1 y3 n: T4 ^8 a# w/ S) B. \' K辻政信阐述这种理论更加简单清晰:“我们通过诺门罕事件对苏联的实力了解得很清楚,现在关东军立即北攻,一年内不可能达成什么目的。但我们花了好几个月在研究南方,南方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南方就利于了不败之地,英美根本不足为惧”。: I$ \3 y, |: \: V- H
- [) J- |+ Q9 R; U4 `
好大的口气,“几个月的研究”就能够解决问题了。但是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喜欢这种“政治上正确”的论调,不久参本内部这种腔调就响成了一片。3 _5 M7 ]" o9 E4 a' Z5 u( _
# ]9 N. N* k% d4 K* I1941年7月28日日军在南部法属印度支*那登陆。美国人的反应,出乎日本人的想象的强烈和迅速。美国政府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接着英国,加拿大,法国,葡萄牙,荷兰也宣布了同样措施。8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了对日本的全面石油禁运。! u; }; f O6 g
0 d7 [1 z. \4 ~( \, X这时的首相是那个一直优柔寡断的近卫文麿,但这次倒挺积极,8月4日晚上找来了陆相东条英机和海相及川古志郎,宣布了自己的一个重大决定:自己去美国,和罗斯福面谈,寻找打开危机的办法。
( y6 N. F. w8 l) [ Z* ^) B2 S% G0 G x9 e" B( v
海军因为真要开战那也就是自己的事了,心里有点发虚,于是就一致支持近卫访美。陆军呢?首先反正打头阵的不是自己,再加上陆军毕竟对缺油没有像海军那样有切肤之痛,在首脑会议上是反对声一片。最后东条整理了几个条件交给了近卫总理,那几个条件除了能看成刁难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b! t, }! H) ~4 t* ^
6 Q. d% k1 ]' u% J8 g7 S, q
结果近卫文麿内阁什么都干不成,宣布总辞职,接任的是东条英机内阁。这段时间辻政信在干吗?) b5 r9 W+ m. A( V, S
. G- M- \, I I& u+ o/ U0 K
海军中佐内田承志的手记中记着这么一回事,8月末在东京芝区的海军军官会议所水交社召开过一次陆海军幕僚碰头会。在会上辻政信公*开扬言:“如果上海来的炸弹能够赶上,我要暗杀近卫首相”。
- n2 y$ j9 k3 D' ]" y7 }( C6 f7 N; B$ N. r! F# H1 [+ m1 d
别以为辻政信只是在说大话,1974年5月25日日本著名右翼大人物儿玉誉士夫在接受著名评论家大森实的采访时作了这样的证词:
8 G8 x! f/ ]; l5 J- S: o* B2 `$ v( I; Q
“一天,辻中佐到了我的办公室。说近卫首相要到中国去访问了,知道那个访问是什么意思吗?首相想对美国让步,从法属印支撤军。问题是不仅仅从法属印支撤军,连同中国大陆一起撤,甚至满洲国都要让出去,这绝对不可以。你手下有人吗?我要炸掉六乡的多摩川铁桥,那是近卫到横须贺去坐船的必经之路。
" Y, U& w5 }6 G7 I6 R
3 h2 o4 M8 b, S! r [- v我同意了接受任务,让辻中佐和儿玉机关的副机关长吉田彦太郎去具体商谈。
1 E, r( }! h4 m/ h2 L+ o$ r3 T- k" ~6 ~2 N8 |: x
吉田从上海找了十五六名行家,辻政信带我去了参谋本部第八课,在那儿交给我四颗定时炸弹并说明了使用方法,说是好东西,只要一颗就能让铁桥飞上天。( r s3 n1 c' [" ~
( p4 m/ b3 k r$ @8 W
我把定时炸弹放在赤坂的事务所里,后来近卫首相访美未能成行,那几颗炸弹后来在东京大空袭时被美军炸掉了。”; H: h/ `: f6 }1 c( h" S' H
8 `5 l# A4 S, i; b9 c5 F9 ^
其实近卫未能访美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被暗杀的可能性太大。近卫的随行人员中有海军大将吉田善吾和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他们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到不了横须贺。当时的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在战后回忆说,即使近卫到了美国,回来以后也肯定会被暗杀。因此访美本身就没有意义。
3 ^" m5 w& y* O- }3 @; ^, W3 Q3 v2 ~- g. ~# P) q3 |" J
田中新一和服部卓四郎,参谋本部的作战部长和作战课长的态度基本上就决定了参谋本部的态度,更不要说还有辻政信这么一位实干家在上窜下跳了。就这样上下合力,终于要向美国开战了。
' V! ^9 V- f8 w0 L+ z- _+ A& ~# ?; C
辻政信被任命为第25军作战主任参谋是9月25日。近卫访美计划的正式取消是10月2日。10月16日近卫内阁总辞职,10月17日东条英机陆军中将受命组阁,10月18日特晋为大将的东条英机内阁成立。东条英机本人一身兼任总理大臣、陆军大臣、外务大臣、文部大臣、商工大臣和军需大臣。
$ y; h) @3 o% R3 R _9 ^1 |# G' D+ w2 C
要开战了,辻政信中佐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