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11-2-12 17:21 编辑 % z8 u- I% T1 o& c! |
% v& v& e; M, [# R- B2 |
二战的时候,若论参战的各国军人中,哪一国的士兵战斗意志最为顽强,作战精神最为勇敢,我想如果选择日本士兵的话,很少会有人能够反驳。在贯穿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历次战斗中,日本士兵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往往是超乎人们所想象的。对于此,美国人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 t2 `0 \) ?8 A& c7 @' Q* T 其实,在瓜岛战役开始后不久,范登格里夫特在向陆战队司令部的报告中,就这样描述日本士兵:“我对于他们的战法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日本士兵在我军密集的火力中奋勇突进,宁死不退”“伤员用手榴弹自杀也不愿意接受救助”——确实,这些记录都是超出当时西方人所能理解的范围。
1 j% ] K1 c5 h: F( H4 | 此外,在瓜岛的美国陆战队员们对于日本军队也有着各种可怕的谣言。“他们可以用稍许的大米在树丛中生活好几周,是天生的丛林战士”“日本人没有情感,没有恐惧”“即便在夜里,日本人的眼睛也像猫一样闪亮,可以把你看得一清二楚”。这些夸大其词的评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军对日本士兵近乎神化的描述和发自内心的恐惧。
/ d2 a( ~* M. N9 f5 T/ c2 w6 h那么,日本人又是如何评价美国人的呢。按照战前日本军队内配发给一般士兵的《读了这个,就能打胜仗》的小册子中的记载,对于美军是这样描述的。4 W8 U/ ]! N: [2 C9 F- [
“美国人生活腐化、堕落”“贪生怕死,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精神”“战斗力比支那军队都不如”!这些在今天读来可发一笑的内容,却深深印在了当时参战日本兵的心头,并成为他们指导作战的大方针。' j4 {2 w: R* \% A. Q5 u9 ^
当然,除了在精神上和事实上藐视敌人以外,日本人也要突出自己的“优点”。那什么是日本的骄傲呢,就是皇军顽强的战斗意志!以日俄战争时期的经验视为宝典的日本军队在《步兵操典》中,反复强调精神意志是可以超越武器、技术的必胜法宝,是皇军官兵立于不败之地的优良传统。在这股意志力的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败的敌人。所以,当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展开新一轮的武备更新,新作战思想的摸索与应用时时,唯有日本陆军依然把白刃战、刺刀突击作为主要战法反复训练,犹如十九世纪的步兵一般。) {4 `* H2 k) A& X! g3 r% g( T
但是,在瓜岛的战斗终于使得日本陆军首次领悟到,无论由多么疯狂的意志所支配的肉体,终究难以抵挡美国人密集的火力。三次总攻的失败,伴随的都是日军累累的尸体。对机枪阵地的反复突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没有结果。美国人虽然打得很辛苦,但是自身的损失却不是很大。
. g+ q. x7 [( A% _4 n, j% _ 而且,美军的情报官在战后日军的遗物中收集到了无数日本官兵的日记。从那些日记里面活生生的字句中,首次揭露了日本士兵真实的想法:
. _8 w, C- m) n. e' M/ h% | ……# {# c( b$ D6 s5 q
【再过十分钟,我们就要发起进攻了。老天保佑,让我活下去吧】
( p6 _6 x! d! y; z; C9 g3 g: n 【真想离开这里,马上回家】4 i1 M" A! [$ V5 }6 D( S% D/ M
【妻子,我是多么想念你,多么想回到你的身边啊】$ T+ _" o7 Q1 z' a( @- G8 `! S
……
% r2 l( |+ i: }1 `3 X 诸如此类的内容令美军极为震惊。原来天皇的武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的想法和美国官兵没什么两样。日本人不是什么超人!!如果在武器等硬件方面和战术思想层面能够跟上的话,那日军顽强的战斗意志也许可以左右战局,但是在双方硬件设备相差较大的时候,还幻想着用意志力去赢得战争实在是太可悲了。* ^: W" c4 D6 ?2 b
# e5 h0 e' ^, Q4 t 写到此处,笔者不禁思绪万千,由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身上,有什么值得后人所警示的呢?0 u8 m7 W* z: c5 Y) k" _& M- _+ \4 _" n
. e! i9 T, v1 K3 `/ }
“过分沉迷(陶醉)于几十年前的战绩,极度痴迷已经过时的战法战策而不自拔,不重视武器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为靠着xx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能够战无不胜。简单强调人的因素,轻视人的生命,希望士兵自杀也不能够投降,不知道反省,反而可以为了遮盖失败把责任推给下级或是一线士兵。”
* ~3 X5 r. a8 g& u5 ^. \% l( X/ |$ ? t
1 m) [7 f6 G, j+ _% k, l8 J z: N,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