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3日,英国向纳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规定的时间届满。这时,战略形势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很相似。本土舰队同样以奥克尼群岛的斯卡帕湾军港为基地,警惕着德国人闯进大西洋,而地中海的防御,则几乎全部留给了法国海军。主要的差别是出现了飞机,有许多人注意到德国和意大利将用岸基飞机来打垮英国一直保持的海上优势。 ?3 Z( r9 Z8 Q1 ~6 U% R s! `1 B
最初的情况看来是这样。为了攻击德国潜艇,英国海军部成立了几支猎潜部队,各由一艘航空母舰和四艘驱逐舰编成。这是一项错误的决策。这意味着“竞技神号”、“勇敢号”、“暴怒号”和“皇家方舟号”脱离主力舰队,被派到西海岸和其它类似海域进行巡逻,期望它们的飞机能够支援常常遭到德国潜艇攻击的护航运输队。这样做遇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第一,英国人不敢轻易让他们的几艘航空母舰进入德国潜艇出没的海域;第二,要击沉潜艇,飞机装备太差,只有威力不大的反潜炸弹。 2 r9 i. C$ o: N4 M/ o o
9月14日,当“皇家方舟号”在赫布里底群岛西部海域行驶时,它的了望哨发现舰尾有鱼雷航迹穿过。担任警戒的驱逐舰用深水炸弹实施了反潜攻击,德国“U-39号”潜艇受到重创,被迫浮出水面。“皇家方舟号”真是幸运至极。三天后,“勇敢号”遭到了惩罚,德国“U-29号”潜艇发射的三条鱼雷命中了这艘航空母舰,使它沉入大海,舰长和578名官兵同时殉难。其余的航空母舰奉命立即撤回,实践证明大型舰队航空母舰不适于反潜作战。这艘相当先进的航空母舰被击沉,其损失比一个月后老式战列舰“皇家橡树号”众所周知的损失要大得多。
- ^! H+ I$ q8 G& G- q, m0 P 英国海军部还遇到了别的麻烦,在宣战的前一周,德国的两艘大型水面军舰偷偷闯进了大西洋。它们是“格拉夫·斯比海军上将号”和“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这就严重地威胁了运输线。“德意志号”在击沉两艘商船后返回德国,“格拉夫·斯比海军上将号”却在南大西洋上不见踪影。英国海军部的反应大气磅礴。和法国人一起组织了八支搜索部队。其中三支部队配置了航空母舰:
1 U% \+ T( H% X r+ F9 Y I部队:由“鹰号”航空母舰和两艘巡洋舰编成,在锡兰周围海域搜索;
' I! |9 w; l M% E1 V8 j- G7 l; m" d K部队:由“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和“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编成,在巴西伯南布哥附近海域搜索; ( Q/ i( ]& t& B" }. Q! L) ^0 W
L部队:由“贝亚恩号”航空母舰、“施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以及3艘巡洋舰编成,在布勒斯特附近海域搜索。 ) G6 Z) M; q0 V" b/ W. C
其它措施包括:派遣“暴怒号”航空母舰和主力舰到哈利法克斯掩护从加拿大驶往英国的护航运输队;“光荣号”航空母舰从地中海出发,穿过苏伊士运河,调到印度洋。任何一艘航空母舰都没有发现“格拉夫·斯比海军上将号”,但德国人慑于“皇家方舟号”和“声望号”已经到达,这就导致希特勒在12月普莱特河口战斗之后,决定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附近凿沉“格拉夫·斯比海军上将号”。
9 @* f9 V/ b) C- G 1940年4月德国入侵挪威,战局发生急剧变化。德国人在挪威战役中尽管轻易取胜,德国海军蒙受的损失却无法弥补。挪威战役还为英国本土舰队航空母舰的飞行员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首先投入作战的是“暴怒号”,它的飞机曾在陆上进行严格训练。德国入侵第二天(4月9日),“暴怒号”匆匆搭载两个中队的剑鱼式鱼雷机从克莱德湾起航。两天后,它的飞机实施了第一次攻击,在特隆赫姆附近向一艘驱逐舰投了鱼雷,未中。第二天,鱼雷机又攻击了在纳尔维克附近海域行驶的德国船只和驱逐舰,对峡湾进行了侦察,为迫在眉捷的驱逐舰战斗提供了情报。
; g, |$ ~! N" \' I$ M G 经过短期修理,“皇家方舟号”在3月22日派到地中海,它的飞行员开始进行紧张的夜间飞行。“皇家方舟号”和“光荣号”(执行搜索德舰任务后已从印度洋返回地中海)在4月10日接到返回本土舰队的命令时,正锚泊在亚历山大港。两艘航空母舰经直布罗陀兼程赶回斯卡帕湾。4月23日,它们驶往挪威,去接替“暴怒号”(“暴怒号”没有搭载战斗机,难以继续作战)。顺便提一下,当3月份“皇家方舟号”被派到地中海时,它曾把15架大鸥式战斗俯冲轰炸机留在奥克尼群岛,以加强那里的防务,对付敌机空袭。4月10日,这批飞机飞到卑尔根(它们的作战半径刚刚能使它们飞到那里),用3颗125公斤炸弹击沉了“柯尼斯堡号”轻巡洋舰,为挪威战役作出了贡献。飞机单独击沉大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6 @$ d9 I8 J4 R% y
至少可以这样说,英国航空母舰参加挪威作战是一桩苦差事。飞行员们靠飞机上简陋的导航设备飞越群山,躲开横跨峡湾的重重高架电线,穿过大雾和暴风雪,然后返回,在冰雪覆盖的飞行甲板上降落。“暴怒号”的飞机在14天里总共飞行23870海里,投了18条鱼雷和15吨炸弹。“暴怒号”和“光荣号”都运送过皇家空军的斗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成了皇家空军在巴杜福斯的临时基地。与此同时,“皇家方舟号”则为北部的其它战斗提供掩护。 + c, R& p `% [! ~
由于法国投降,挪威战役失败已成定局。6月7日,“光荣号”奉命收回了从巴杜福斯飞来的皇家空军幸存的斗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这些飞机都没有尾钩,飞行员也没有在航空母舰上降落过,但全部安全降落。然而,在第二天,“光荣号”不幸在纳尔维克以西遭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战列巡洋舰的堵截。护航的两艘驱逐舰施放烟幕,全力予以掩护,甚至有一条鱼雷命中了“沙恩霍斯特号”。“光荣号”仍然无法逃脱,成了德国人的靶子。由于它的飞行甲板摆满了斗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剑鱼式鱼雷机来不及起飞攻击,德舰在大约28000米远处射来的280毫米炮弹击中了“光荣号”的飞行甲板。 , q$ _7 g7 E/ R* K3 A
大约17点20分,“光荣号”起火,20分钟后倾覆沉没。这是英国损失的第二艘航空母舰。英国这次付出了很高代价,和“光荣号”一起殉难的,有它的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皇家空军那些成功地降落在它的飞行甲板上的飞行员。两艘驱逐舰也被击沉,3艘军舰只有46人幸存。
+ L! ? T: a& V 5天后,“皇家方舟号”的大鸥式飞机俯冲轰炸了在特隆赫姆修理的“沙恩霍斯特号”。(英国人当时并不知道,该舰已被护卫“光荣号”的驱逐舰用鱼雷击伤。)从奥克尼群岛哈特斯通机场飞来的岸基剑鱼式飞机,随后也实施了攻击,两次攻击都未成功。英国人失去了战机,损失很重。而“皇家方舟号”,在失败的挪威战役中由于作战效率高一举成名。不论是在英国还是德国,它的名字家喻户晓。德国的宣传机器不止一次地问到:“‘皇家方舟号’在哪里?”早在1939年10月,德国空军就有一名飞行员因为“击沉”了“皇家方舟号”而获得一枚铁十字勋章,《人民观察家报》甚至发表了一幅描绘“皇家方舟号”被击沉的画。这在英国成了引入注目的话题,这艘军舰成了英国人不屈的象征。 ; a2 Z0 W, ] M% L
挪威战役结束一个多星期后,“皇家方舟号”返回直布罗陀,成了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率领的一支新特混舰队(H部队)的核心。为这艘快速航空母舰护航的是战列巡洋舰“胡德号”。H部队的任务是防止意大利舰队闯进大西洋,和控制原先归法国海军守卫的海域。这时,贝当元帅 [ 校者注:1940年6月22日,执行亲法西斯路线的法国总理贝当(1856-1951)同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1945年4月贝当被捕,被判处死刑,后来改为无期徒刑 ] 已经同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法军放弃了抵抗,但是,一支由6艘主力舰、一艘水上飞机母舰、10艘巡洋舰和若干驱逐舰组成的强大舰队依然停泊在北非港口。根据停战条款,这些军舰要解除武装,“在德国和意大利监督下”遣散;这一措词不是个好兆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有说谎的坏名声,这些舰只随时都可能被他们瓜分。英国人可以相信法国海军领导人达尔朗海军上将 [ 校者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法国海军司令。1940年6月进入贝当投降政府,历任海军和商运部长、国防部长、副总理等要职。1942年被人刺死 ] 做出的保证,即法国海军的任何一艘舰只决不会落到德国人手里,但他们不能不怀疑,一旦德国或意大利军队逼近法国军舰时,达尔朗具有实践诺言的能力。 ' m, L. G2 p! x* C" |, |3 w2 b
无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英国人决心迅速解决这个问题。7月3日,英军给驻在阿尔及利亚米尔斯克比尔法军的最后通牒期满,“皇家方舟号”的剑鱼式飞机投入战斗,攻击原先的盟友。它们执行了若干任务,包括为H部队主力舰侦察炮击目标,在港口入口布设水雷,轰炸和用鱼雷攻击逃跑的法国舰只。对“施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实施的两次鱼雷攻击全部失败,但有一条鱼雷命中了它的姊妹舰“敦刻尔克号”旁边的一艘军火驳船,使“敦刻尔克号”也受了重伤。 # h+ C; |; K, F" f6 ?) {$ @
小型航空母舰“竞技神号”追击了“里舍利厄号”新型战列舰。该舰从布勒斯特逃到了卡萨布兰卡,又从这里驶到塞内加尔的达喀尔港。7月8日,6架剑鱼式飞机攻击了这艘战列舰,一雷命中,它的螺旋桨大轴和舵机受损。“里舍利厄号”至少在一年之内不能恢复作战能力。伦敦不知道这一战果,于是发动了代号为“恐吓行动”的作战。英法军队在达喀尔展开两栖战斗。“竞技神号”在一次碰撞事故中受了伤,由“皇家方舟号”负责为两栖作战提供空中掩护。“皇家方舟号”的剑鱼式飞机力不从心,它的速度太慢,很难在白天攻击设防的目标,大鸥式战斗机也不是保卫达喀尔的法国战斗机的对手。大鸥式战斗机还要执行通常由剑鱼式飞机完成的侦察任务,用作战斗巡逻和实施攻击的战斗机,很快就不够用了。
3 N4 R, y/ z4 F$ Q, u" K 在袭击米尔斯比尔之后和达喀尔作战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皇家方舟号”为地中海西部的一次战斗提供了空中掩护,充分显示了航空母舰固有的机动性。由于意大利这时已经参战,增援马耳他岛成了当务之急。老式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搭载12架飓风式战斗机驶往地中海,这些战斗机在续航力能够达到马耳他时,从“百眼巨人号”起飞,飞往马耳他岛。同时,“皇家方舟号”的剑鱼式飞机攻击了撒丁岛上的目标,大鸥式飞机击落了追击的敌机。墨索里尼早已宣布地中海为“内海”,这次行动,却没有激起意大利舰队守卫“内海”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