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民国海军舰艇命名考察(1945-1965)--陈孝惇
提 要: 5 e) d5 D& K( h( f' d p
一、民国34年(1945)抗战胜利后,海军在短短的数年间所接收的舰艇数量之多,在我国海军史上是前所未有,如何为舰艇命名,是当时海军整建之重要工作。迄至民国54年(1965),海军舰艇命名规则历经数次修订,促使舰艇命名逐步迈向法制化。
$ [/ O3 J0 p+ h+ S! ?7 z) j二、我国海军舰艇命名,有以「阳」字县名、「太」字县名、「安」字县名、「永」字县名、江湖河川名、山名,以及「中」、「美」、「联」、「合」、「大」字为首命名,了解海军各型舰艇之命名原则,即可藉由舰艇名称,来研判其是属于何种类型的舰艇。) | S# p* x# ~% j5 L+ ~2 E
三、观察海军自抗战胜利后至民国54年间之舰艇名称,可以呈现出海军建军发展及其演进历程,其一是服勤舰只属于水面作战之军舰为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属于辅助舰艇;其二是美援「阳」字型驱逐舰、「江」字型巡防舰成军服役后,日本舰只逐艘退居第二线。
, V7 K. ?! C, ?四、我国海军舰艇命名后,再予更名者甚多,舰名重复使用者亦多。因此,有关海军舰艇命名之探究与考察,是吾人研究海军史不可忽略的议题。
( q; j! m9 {5 c: q0 s3 F! p8 d1 F' U, S1 Q, A4 p
* W. _! J, ^7 a+ o6 g
7 W$ Q1 G/ w$ S) o- i; G壹、前言
9 c: X7 `/ m. G7 y 民国34年(1945)9月抗战胜利后,我海军接收了美、英赠租舰艇,日本赔偿舰艇,以及「中国战区」(包括台湾、澎湖及北纬16度以北之越南)内所有日本海军与汪精卫伪政权之受降舰艇;此外,海军为增强战力,又接收或征用招商局、海关等其它单位移交的舰艇。在短短的数年间,海军接收舰艇数量之多(包括吨位极小的巡艇、炮艇、登陆艇、差船、驳船等),在我国海军史上是前所未有。如何为舰艇命名,是当时海军整建之重要工作。+ C5 b: M' n+ N3 q9 w0 E& T6 I
了解海军舰艇命名,有助于吾人认识海军建军发展及其演进历程;惟我国海军舰艇命名后,再予更名者甚多,舰名重复使用者亦多,因此,有关海军舰艇命名,是相当值得研究的议题。本文内容所考察舰艇命名之时间断限,系自抗战胜利后至民国54年 (1965)1月止(按:国防部核准修颁〈海军舰艇船舶命名规则〉,规定海军舰艇命名之修正均自54年1月1日起实施),故本文提及的舰艇均是在54年1月1日前已成军服勤或完成接收者。为厘清这段期间有关海军各型舰艇之命名缘由或更名经过,笔者依据历次修订的〈海军舰艇船舶命名规则〉,并举例说明与简要叙述;另为便利读者查考,本文有关舰艇命名、更名时间、舰艇类型、舰艇之接收来源等,则制表以取代文字说明。) T. r$ U6 {) c |" R8 a
2 D, {- I7 {" Q) i2 u
' e# R" d6 g1 t! D5 g: p4 S9 B6 h/ r[ 本帖最后由 寶劍橡葉騎士 于 2007-1-19 15:3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