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老调重弹——中途岛

提到这个话题,大家都能想到南云的换弹命令,虽然褒贬不一,但是确实这个命令是深入人心的,既如此,想和大家探讨一下:3 Q# R- _2 e. V3 C
南云预备的第二波攻击机群为什么要作为对舰攻击力量准备?!2 d' g) r3 o$ M, D  v$ d3 {
按照他当时掌握的情报看,是不应该有美国水面力量来攻击的,唯一的威胁来自中途岛,那么尽快压制住中途岛才是首要目标。如此,那么第二波也应该做攻击中途岛的准备,甚至沿用偷袭珍珠港的战术,两波攻击群连续出击。4 H2 b8 p0 k) n7 k" b9 R! A
而南云的决定就注定了要换弹,而且两波攻击的间隔也给对方留下了足够的时间组织防御、反击(假定美国人像山本预期的那样没有事先获得情报)。这样攻击效果就会降低,突然袭击的优势也会丧失。
9 W4 q8 t+ c7 j2 e. A- T" i而且另一方面,近藤的登陆部队不受南云节制,单独行动,一切顺利的话将按计划开始登陆,那么留给南云的时间可是不多的,即使美国航母没有出现,那么美国人的帆济如果造成登陆部队的损失,南云也是要兜着走的。
他压根就不该让4条CV一起放飞机,应该全部放2艘再留俩作预备队,这样后来也不至于那么尴尬
同时起降飞机效率更高,这是个取舍问题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据说是侦察机发回了不准确的情报,结果歪打正着了,只是侦察机发出的CV的位置不对而已
慢慢看~~~~~~~~~~~~~~~~~~~~~
爲了女王陛下英勇作戰!
原帖由 hyyy 于 2006-10-27 18:23 发表. K& c9 a( c, m7 L
据说是侦察机发回了不准确的情报,结果歪打正着了,只是侦察机发出的CV的位置不对而已
$ n+ N0 F" a0 v6 }9 J
和侦察机关系不是很大,第二波准备时,侦察机并未发出情报。
1 H" `  F8 P! s/ g' D; b' K当时的情况是南云按照最稳妥的方式或者说最传统的方式准备作战。看起来同时兼顾中途岛和潜在的水面敌人的两面攻击,但是却无形中给自己添了很多麻烦。
6 G# B" z8 O$ ~) o  O5 l' P这也和战役准备有关,大战前夕,南云和他的参谋班子才拿到计划,根本没有时间去具体分析准备。
:call:
从南云的角度来考虑一次,6月4日上午,他得到的命令是压制中途岛机场,为登陆部队上岸提供支援,同时要警戒美方可能的反击力量,据估计这个力量可能包括2-3艘航母(企业、大黄蜂、萨拉托加,约克城判定为重伤,萨拉托加在西海岸,实际力量的确是3艘)。由于北方部队对荷兰港实施了佯攻,南云无法判定美方CV编队的位置。
' p0 U% w9 @) Q/ y* X8 f在没有得到确切情报的时候,南云自然得按照计划起飞第一攻击波空袭中途岛,同时遭到中途岛的反击,10时左右,遭到舰载鱼雷攻击的袭击,并且相继来了3波,这说明的确有3艘美国航母在附近,南云决心反击(也必须反击),此时力量对比是4:3,即使是出于对零战的绝对信心,也不应该容忍长达1小时的出击准备时间,同时还把炸弹堆满无装甲保护的停机库。南云身边的大群参谋,好像也没有把利害关系说清楚。很明显,这是南云最大的失误!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是关键,但是南云的问题是在战役发起前,日方掌握的情报是“美国只有两条航母,全部在南太平洋活动”,由此,南云至少在当时从日本人的角度出发,是不存在两面作战的可能的。所以南云首要的任务是尽快压制中途岛,而不是防范可能的海上打击。这样第二波的对舰攻击准备无形中给他找了太多的麻烦。
& G* k1 h* s. Z3 x; T8 }另一方面就是山本的问题了,近藤的登陆部队很早就被美国人发现,他也向山本报告了这一情况,但是山本简单的认为不会影响作战,甚至希望可以由此引来美国海军主力,让“强大”的机动部队一举消灭对手。这点是致命的,对于南云来说,近藤被发现意味着偷袭是不可能了,就必须倾全力压制中途岛,我想他也不会费心去准备对舰的第二波了。
突发奇想,山本不愿打破无线电静默通知南云,何不从凤翔上派一架侦察机去找南云
1 J# ]* \0 T% ?+ R! j* k, N2 [4 K! m3 H
另外日方有萨拉托加已被击伤的情报吗?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山本这个家伙,他始终是一个太过于自我的人。: ^6 l+ v/ \3 K* d8 w
他认为自己既然能得知美军发现近藤的情报,那么南云位置更靠前,理应同样获知。其次,他觉得计划中南云应该准备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那么即使美国海军前来迎战也是正中下怀,不过他好像一直忽视了中途岛的重要性。
) I, d% k" S9 F; Z  V( s* ]1 a3 Z# T3 _7 }6 |: m
至于派飞机,距离太远,山本并不知道南云的确切位置,就这么派飞机去找一是来不及二是找不到
用人不当,是为失察,南云的性格有点象袁绍,多疑而寡断,作为联合舰队的最高级将领,应该了解他的部下这个毛病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总觉得这是山本的问题。
& D, A  }4 [- m$ |- D5 W/ Z& N: B以前大家习惯的把这个归结于日本海军的习惯,认为南云出任机动部队指挥官更多的是凭借资历。但是我们仔细考虑就能发觉另一个原因。" |; n$ a, k& E! Z3 S
山本自己本身也是个矛盾的人,他是个赌徒,坚持认为应该在战争初期全力打击美国太平洋舰队,迫使美国人和谈。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赌博式的作战计划。同时,他也是个“保守”的人,他信奉的还是“九段击”的战略指导思想,认定战列舰还是最终决战兵器,美日最终将在日本近海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海战来决定胜负。
3 j7 v0 Y3 Q9 L& k! }由此,山本既希望能快速有效的运用航母打击对手,又不会真正下血本赌博,不敢拿联合舰队冒险,充满了想赢怕输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作风稳健的南云自然是他的首选。用最稳健的人执行最冒险的计划,战略上赌博,战术上保守,以次来寻求平衡,这大概就是山本的本意了
官场即是如此,山本就算不喜欢南云,在南云没有犯重大错误的时候,也没法更换主将,况且偷袭珍珠港成功,南云也得到了相当的声望。“九段击”的战略思想本身无错,弱势的日本应该以防守的姿态迎击强大的美国海军,关键是决战兵力的运用。航母威力没有得到验证前,也无从修改这一点。山本只用第一机动舰队打击中途岛,其他舰只都远在数百海里之外,这点太过冒险,有分析认为是山本有意让航母单独显示威力,但这也太托大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优柔寡断,哪有致胜之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