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日軍攻克緬甸,隨後繼續向中國雲南進攻,先後攻克怒江附近的德宏、騰沖、龍陵、惠通橋,切斷了戰時中國的經濟命脈之一--滇緬公路,意在從經濟上封鎖中國,使國民政府屈服。爾後,美國開通了駝峰航線,美國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開始向中國大西南運輸援華作戰物資。但駝峰航線運輸能力有限,滿足不了戰時中國戰場龐大的物資需要。因此開闢一條連通印度與中國的中印公路及中印輸油管道,將盟軍在印度的戰略物資輸往中國就顯的極為迫切。 5 z. a/ l# V; _ ^# {! |+ y
計劃修建的中印公路始於印度雷多,經密支那後分為南北兩線,南線經八莫、南坎至畹町與滇緬路相連;北線越過伊洛瓦底江,經騰沖、龍陵與滇緬路相接。因此,為修建中印公路,必須拔除緬甸及雲南境內沿途所有日軍據點。為此目地,國軍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分別發起了緬北反攻戰役及滇西戰役。
# i, S# y# l. k' J2 N2 {
" |* c$ u0 Q8 W1 l& [8 Z3 z 一九四三年,國軍駐印軍開始了緬北反攻,中美技術與施工人員緊隨其後開始了築路及鋪設輸油管道。同時,國軍遠征軍為策應此次反攻,一九四四年五月強渡怒江發起滇西戰役。 ) R5 Z3 o& c. k7 j% H |
) o/ P& Y7 ~! R3 i
戰前,蔣介石委員長特地致電遠征軍,「此次渡江出擊之勝負,不僅關乎我國軍之榮辱,且為我國抗戰全局成敗之所系。」英國首相邱吉爾對中國決定發動滇西戰役,特致電蔣介石表示欣慰,並「靜候其進展之佳音。」 + z0 W, p, g! n0 g8 C. x7 V
6 k# d) I/ E4 n, Y# c5 p- a 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一晚,集結在怒江東岸的兩萬餘國軍遠征軍,乘坐橡皮艇率先強渡怒江。五月十二日至二十五日,遠征軍渡過怒江後開始仰攻高黎貢山。此時,由於國軍駐印軍已開始強攻密支那,因此日軍不可能再大量增兵滇西戰場。因此遠征軍第十一、二十集團軍解除了後顧之憂,開始全軍渡過怒江,隨即向騰沖、松山和龍陵一帶的日軍據點發起猛烈攻擊。 / @5 u6 D3 b0 A4 x( }2 ?3 g
; Q3 n+ ]" C/ N& Y+ t: h1 F/ F% d
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渡過怒江以後,連續攻克高黎貢山日軍的所有 據點,然後對騰沖城進行了四面合圍。 6 v5 x/ n8 ?- f# E* F7 E; n- v
) i$ F3 R! ~) `
騰沖城的城牆本來就堅固無比,加上日軍兩年多的修築補充,更使得城內到處是碉堡、戰壕,整個騰沖城有如一座巨大的堡壘。 ' e7 [8 i2 y8 N3 r
7 w' Q2 P: G; j! K: d/ ]0 `4 ~
八月二日至十六日,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開始對日軍城牆防線進行猛烈轟擊,日軍一四八聯隊長藏重康美大佐被炸死。八月十七日,遠征軍自缺口突入城內,日軍利用碉堡處處抵抗,戰鬥非常激烈,八月二十四日至九月十二日,遠征軍陸續攻佔日軍西門陣地、東南角陣地及城內武侯寺、城隍廟、文星樓、縣政府、秀峰山等陣地,並將日軍壓縮到城東北角。在遠征軍不顧一切的攻擊下,九月十二日夜,日軍太田大尉在向師團長發出絕望的告別電後,焚燒了軍旗及密碼本,毀壞了無線電通訊設備,帶領余部垂死抵抗,最後被國軍全殲。十四日,遠征軍收復騰沖。
0 L/ H( I7 k3 O% \ m U( U6 i4 W% d4 `+ a% U/ B6 q+ {; h
五月二十九日,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全部渡過怒江,隨後兵分兩路開始攻擊龍陵和松山。 / B% }* X+ ]* v) F/ n7 J5 X
6 |0 i) v- H) G7 j
松山海拔近兩千三百米,距東南的惠通橋約二十二公里,距西邊的龍陵約39公里,地勢十分險要,舊志裡曾說:「高山夾箐,地險路狹,馬不能並行。」滇緬公路經惠通橋向西,環繞松山,經過寬不滿三五十公尺之狹長起伏崗嶺——滾龍坡、大埡口後向西進入龍陵,因此日軍佔據松山就完全截斷了滇西公路的咽喉。 松山如不能儘快攻 下,則國軍無法通過滇緬路大規模運輸作戰物資到龍陵前線,雨季一到空運極其困難,進攻龍陵的國軍後勤補給將成嚴重問題,到時若日軍大規模增援龍陵,則進攻龍陵的國軍將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總而言之,國軍若想攻克龍陵,必須首先攻克松山。因此,攻克松山是取得滇西戰役勝利的關鍵。 8 @+ D( q: q+ Z
) [4 H1 l/ D7 S1 q" [ 日軍自一九四二年攻佔松山後,在松山構築了大小碉堡群二十一座,各碉堡間用隧道溝通,同時可以用強大的交叉火力相互支援,為長期堅守,日軍還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彈藥。日軍對守衛松山相當自負,曾經狂妄的叫囂﹕「中國軍隊不犧牲十萬人休想攻取松山。」
9 y- w. E5 h& s( Z6 {. e f
0 \3 E* G1 I0 }/ M$ S 六月四日,遠征軍第七十一軍第二十八師在砲火掩護下開始向松山進攻,但松山日軍憑藉堅固的工事拚死抵抗,國軍重炮連續命中亦未能奏效,至六月二十日,第二十八師傷亡慘重,後來遠征軍司令部急遣第8軍榮譽第一師之第三團、第八十二師、第一○三師奔赴松山戰場增援,以完成攻克松山的任務。 . m" T7 G, N0 ?
& q' q) f, g, c. k) z- G3 [ 六月二十四日,第一○三師由惠通橋過怒江後,開始主攻松山之滾龍坡、大埡口。起初攻擊非常 困難,傷亡較大,後來一○三師開始使用火焰噴射器,火焰進入日軍碉堡後,引起碉堡內物體燃燒,彈藥爆炸,造成守軍窒息死亡,因此攻擊速度開始加快,但日軍瘋狂反撲,陣地得而復失。七月二十五日,一○三師開始總攻滾龍坡,國軍將日軍碉堡一個個摧毀,將一股股日軍殲滅,八月二日清晨一○三師攻佔了滾龍坡。 1 }8 A# t1 g9 T( b/ d$ h" H4 u
3 d% n/ V, ]4 [- p7 J( J# s* U# W 在一○三師主力猛 攻滾龍坡的同時,一○三師另一部及榮一師第三團開始攻擊大埡口。由於大埡口處在松山腰部,左邊得松山頂峰控制,右邊以滾龍坡為犄角,因此對大埡口攻擊,會受到松山頂峰火力鉗制,以及滾龍坡的側擊。因此起初攻擊極不順利,造成連排長以下官兵傷亡甚多。後來滾龍坡被攻破後,一○三師全師、八十二師一個團也加入了戰鬥,經一週的激烈戰鬥,八月十日國軍攻克大埡口,日軍大部份被殲滅。
/ u, O: v Z" E9 L5 m
: [9 [# |4 l* f/ K0 K1 a 在第一○三師及榮譽第一師之第三團主攻松山之滾龍坡、大埡口的時候,第八十二師也開始對松山頂峰開始攻擊。開始階段攻擊極為困難,國軍始終無法接近日軍陣地。經國軍一個多月的飛機轟炸、重炮轟擊,松山頂峰日軍堡壘竟沒甚麼損壞,由此可見日軍碉堡之堅固。這時我滇西作戰的其它部隊在龍陵、騰沖間與日軍大戰,因未攻下松山,滇西公路不能使用,雨季又要到來,物資補給靠空運會極其困難,如不迅速攻克松山,整個滇西國軍的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司令長官衛立煌轉來蔣介石委員長的緊急命令,嚴令第八軍限期克復松山。如違限不克,軍、師、團長,應以貽誤戎機領罪。第八軍面對此緊急情況,連夜商討作戰計劃,最後決定在松山頂峰下挖坑道用炸藥爆破山頂。自八月三日起,第八軍即工兵營開始坑道作業,在松山頂峰日軍堡壘下掘進了兩條地道,裝進三噸TNT黃色炸藥。八月十九日,工兵營完成作業。二十日早晨開始起爆,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松山頂峰整個被炸翻,巨大的煙柱直衝雲霄,日軍被炸得無影無蹤,第八軍各進攻部隊趁機一擁而上,攻佔了松山頂峰。 3 X: @- E6 J' u3 Z H5 X. k
隨後,第八軍官兵繼續進攻松山其它部位的日軍碉堡群,至九月八日將殘敵全部肅清,勝利結束了松山戰役。當天,日本方面稱﹕「松山守軍全員玉碎」。此次戰役,日軍死傷八百五十人,遠征軍死傷為六千七百六十三人,是抗戰後期極其慘烈的一役。
# n( T, V5 I8 }& s
/ E' O9 \( Q5 X, L# Y$ s: Z, o 在第十一集團軍一翼攻擊松山的同時,第十一集團軍另一翼開始向滇西日軍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堡壘--龍陵發起攻擊。 / t1 [" n# j1 [- m9 F! j$ v
0 ~9 h- X8 r2 k* b' L
龍陵據東面的松山約三十九公里,距北面的騰沖也有幾十公里,沿途都是起伏的山巒,地勢十分險要,是滇緬路的重要據點,一旦龍陵被攻佔,日軍在滇西即無險可守。為此,日軍在龍陵四周的高地上構築了大量永久性的堅固碉堡,城內到處是堡壘、槍眼。
& c. c- s9 I7 m8 X. X/ _
1 [! T( c& y8 c/ F8 T 六月五日,第十一集團軍第七十一軍第八十七、八十八師開始向龍陵發起攻擊。 / a" G: I( C3 Y+ r3 P9 y8 @* `
6 x8 e6 N" F6 S" b9 T% V 六月十日,遠征軍先後攻克了鎮安街、黃草壩、騰龍橋等日軍據點,切斷了龍陵至芒市、松山、騰沖的公路,並曾一度攻入龍陵縣城。但由於連降大雨,國軍糧彈不能及時補充,城內殘餘日軍趁機反撲,國軍奉命撤出縣城。不久,日軍第五十六師團調來三千人的援軍,遠征軍在黃壩、香菇嶺等地頑強阻擊來援的日軍。等國軍第八軍榮譽第一師主力及第39師趕到後,全軍開始反擊,七 月二十五日,國軍佔領了龍陵外圍的大部份日軍據點。 & i6 O7 G" f; d5 D
4 {$ W. d" Z, a2 q- [
八月十四日,遠征軍在三十四架飛機及砲兵掩護下開始對龍陵縣城又一次進行猛烈攻擊。日軍荻尾少佐在轟炸中喪命。國軍在龍陵縣城東南的老東坡與日軍激烈交戰,國軍摧毀了日軍二十多個碉堡,擊斃日軍四百多人,攻佔了老東坡所有據點。九月初,日軍調動兩千人增援,又重新將各據點攻佔。此後國軍在大拗子坡、南廠的陣地又遭到一千多日軍的圍攻,兩地相繼失守。隨後,遠征軍第五軍第二百師、第五十四軍第三十六師趕來增援,全軍經三天血戰又將所有陣地奪回。
& T, l, C' J9 K! L( T) `
' \! s1 ] S3 B' M' \ 遠征軍將松山和騰沖攻克後,日軍開始停止向龍陵增援,同時松山的克復立刻打破了滇西戰役的僵局,隨即,遠征軍大批的增援部隊和後勤輜重源源不斷地經滇緬公路開往龍陵前線。
, D5 V1 K0 Q; H, a
! N/ Y8 a* a) h 十月二十九日,遠征軍各部在炮兵、空軍支援下開始向龍陵日軍發起最後的總攻。十一月一日,遠征軍各攻擊部隊向縣城中心合圍,在三百門大砲和空軍支援下一舉攻佔龍陵城中日軍的核心陣地觀音寺,十一月二日,國軍攻克龍陵城西制高點,余敵沿滇緬路逃走,十一月三日凌晨,遠征軍收復龍陵。
9 B/ C! [8 g* m/ @
[- o; w. Y) b, a$ x 爾後,滇西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繼續向芒市、遮放、畹町進攻,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八日,在歡呼聲中,滇西遠征軍、駐印軍及盟軍在芒友會師。衛立煌長官、索爾登總指揮、孫立人軍長、黃傑總司令出席了會師典禮,衛立煌將軍和索爾登將軍分別向國軍致詞。衛立煌將軍說「今天是會師東京的開始﹔」索爾登將軍說「到東京會師去,讓兩國的國旗飄揚在東京的上空。」士兵與民眾齊聲歡呼。會師典禮之後,滇西遠征軍便啟程回國。中國駐印軍為確保史迪威公路安全返身攻打臘戌。一場舉世矚目的持續了三年之久的滇緬對日作戰就這樣結束了。 0 G8 C8 C3 l# S& l& {9 \ f
2 `/ X( R" \$ t' G
滇西大戰自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一日開始,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結束,歷時八個多月。日軍第五十六師團全部被殲,第二師團及第五十三師團各被殲一部,日軍死傷、被俘共二萬一千多人。滇西遠征軍傷亡、失蹤共六萬七千四百多人。
8 C. o! ~; ~6 h8 n1 k* F) h8 {
$ F7 t2 A" i. A% }: `[ 本帖最后由 哈哈哈 于 2006-12-7 23:3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