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史迪威又何尝不想打场大胜仗,名留青史!他可想像麦克阿瑟那样取得不世的武功。不过与麦克阿瑟不同的是,麦克阿瑟手下至少有一半是美国兵,是自己人信得过。而史迪威手下全是中国兵,而且头上还有一个中国和一个英国的上司。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实际上开战之处史迪威在军中的威望和资历还不错的。如果他想,也能在北非,意大利或者欧洲某个战场上一显身手,也许成就不次于巴顿或者布来德里等人。不过这种选择无所谓对错而已。
老麦的出身好啊,这没的比。
米国的目标是稳住中国,即使不能大力打击日本,起码不至于倒向轴心国,而美国付出的代价只是租借物资和少量军队,何乐而不为呢。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即使中国崩溃,也不至于丢掉印度丢掉埃及。那不过是为了增加租借物资给中国找的吓唬人的理由。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8-1-16 10:03 发表
# {, b2 L; @! p! ~2 ]  k$ E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确的...伤亡数字可能偏差大些。但是收复滇西缅北,基本上达到了校长的目的,后面的事情就丢给英国佬去解决了
7 t' A+ R! _  z3 m3 M" T$ K因果关系彻底弄反
4 H: N; f* U7 V6 E) Z- H0 G史迪威公路的打通是英帕尔战役的附带后果,而不是相反。7 ]- u- M4 h" Q" y5 A3 k4 e
. |2 x2 L, h1 o2 ~
[ 本帖最后由 征服者威廉 于 2008-1-17 16:36 编辑 ]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8-1-17 15:05 发表
( {3 u2 ]$ P+ K5 J& T9 c0 H米国的目标是稳住中国,即使不能大力打击日本,起码不至于倒向轴心国,而美国付出的代价只是租借物资和少量军队,何乐而不为呢。
/ Q( D- X. T7 D$ m' ~% i3 K" ^这个评语用于描述英国人对于缅甸的态度大概还行,
- V: t0 S% w+ h3 h: {, w1 ?44年之前美国对于进入中国大陆作战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英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对他们来说,中国人对于印度的威胁程度并不比日本人小多少。7 f. x) y' i* J; H7 P

4 \0 l# J' e9 g9 P& W! _  S对于中国,缅甸是生命线。对于英国,缅甸只是防御印度的前沿阵地。( ]) w6 O! n. X$ ]* f' p- @1 u
! ~" U: Q8 U( _( y2 O7 F
印缅边境的地形决定了通过陆地的进攻极度危险。而没有英国的积极配合,对仰光的两栖登陆又根本不可能实现。$ v8 V8 }" B  l0 ?( V3 h

5 p! M1 \' Y1 f史迪威是带着美军中最好的军长的赞誉来到这个战区的,可是这里真正需要的司令,不是一个军人,而是一个如俾斯麦一样的外交奇才。
原帖由 征服者威廉 于 2008-1-17 16:24 发表 1 r$ e8 S( {+ k9 c, o* {! ]

) U) ~9 U# S7 X因果关系彻底弄反
7 {6 r0 p8 T3 Q( j& P0 I- I7 x史迪威公路的打通是英帕尔战役的附带后果,而不是相反。
* F7 |, r& J5 @
7 f1 R/ W5 w( \7 t. `% E
7 f! {7 j* S! C- D& q
, S0 V8 F& l1 S' W
你反对的只有那句“解除了日军对英帕尔英军的威胁”吧,说国军在缅北的进攻也牵制了英帕尔日军也不无道理,在一个相距几百公里的战场打两场大战,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毫无关系。
3 u: O) U7 S8 ~
8 V8 s% [; Q! }& a2 }( t如果国军按兵不动,18师团会不会从缅北过去支援也难讲。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原帖由 征服者威廉 于 2008-1-17 16:33 发表 ( V" J  {, N/ H' L+ w. V

: ?  _7 F/ u! Y. |5 o9 b7 x# U# \* f这个评语用于描述英国人对于缅甸的态度大概还行,% d$ V* ^/ q8 k; m& T
44年之前美国对于进入中国大陆作战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英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对他们来说,中国人对于印度的威胁程度并不比日本人小多少。. l4 m* t( |; a9 u0 Q7 o. j
( p" i; S! R5 d0 a+ ~& d
对于中国,缅甸是 ...
% ]0 i; g0 Z3 B6 F& M+ _! ^
7 |( c# }4 a* s  d5 w# L
8 I6 r1 i* _6 |6 x" H不觉得美国有多大积极性进入中国大陆作战,即使是,也只是希望稳定国军军心,使之多点主动进攻,而不是把美军送进去跟日军肉搏,给中国人' v" J* U/ G/ _0 j
收复故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8-1-17 17:51 发表
1 R) X$ b# u( U6 s3 p
. D  p" _, @; L5 f( v  K8 A5 o) a
' ^3 v$ ]1 _: \- w/ V5 g( v" N: @$ L. z% W5 m) h; o5 B

: V1 H# X( s+ l( S; T/ w# H你反对的只有那句“解除了日军对英帕尔英军的威胁”吧,说国军在缅北的进攻也牵制了英帕尔日军也不无道理,在一个相距几百公里的战场打两场大战,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毫无关系。" F& W  r1 I% |
1 e, \7 i; G# j  t9 J
如果国军按兵不动,18师团会 ...
3 M2 {7 I  p9 D; E" l
还有这句:摧毁了日军在缅甸的精锐主力部队8 Z; Y, H% z( O( I) G

  D) a" F* C5 C0 O/ r英帕尔攻势本来就没18师团什么事,而且这场战役失败在补给环节。在战场上多投入一个师团只会使补给状况更加恶化。
这句没错,18师团的确是精锐主力部队,当然加上“之一”更为准确。
; L6 R) {4 G- ^/ c( h5 ?+ A0 o& p, E1 X
多一个师团的确会影响长期作战的补给,但是倭人最喜欢一锤子买卖,搞不好给他攒足了力量一个突击拿下了英帕尔或科希玛,那么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8-1-17 17:53 发表
" }, L5 |$ @3 }3 f) _6 ]( W8 m% b8 e- D+ [
/ W4 x) }) k$ n6 D

8 A$ v- @0 a; [7 i% C不觉得美国有多大积极性进入中国大陆作战,即使是,也只是希望稳定国军军心,使之多点主动进攻,而不是把美军送进去跟日军肉搏,给中国人5 L, e) K5 m, Q/ ^& K! g' [; z3 f
收复故土。
7 v5 M9 V5 V  ]7 U% g美国人本来就没什么义务帮中国收复故土,除非它符合美国的利益。6 P0 O. }' N9 L  U  M; Q
# S6 Z& P: d( p. a7 n
1942年,站在美国的利益角度考虑,通过太平洋上逐岛争夺最后锁死日本无疑是代价高昂而且旷日持久。如果中国能在大陆上表现的好一点,能有效地作为一个对日本本土实施打击的基地,从而减少美军的代价,这种想法是很有诱惑力的。5 v% P3 L: t0 H* O$ t
另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是,陆军肯定不喜欢自己在岛屿上血拼,而让海军去收紧日本的绞索。将中国大陆作为主战场,无论是通过战略轰炸打击日本,还是在大陆消灭日军主力,海军都只有充当运输队的份。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8-1-17 18:06 发表
. G5 G0 U4 s8 Q( M0 n" ^  d# f2 a搞不好给他攒足了力量一个突击拿下了英帕尔或科希玛,那么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8 c/ }. [2 J3 f. i* B
不觉得,拿下了英帕尔或科希玛日本也没能力继续推进。
( o. Q- L# {. W/ K除非能因此使印度大乱,否则只是在山脉那一边多了一支补给困难的孤军而已。! i, J# F' [- P; b
印度大乱的前景倒是未必没有,不过单单靠一场战役胜利(还是1944年的战役),这个希望实在渺茫。如果1942年或许还希望大点。
美国陆军到中国大陆参战的想法基本上很难实现,因为太平洋上需要老美救济的穷哥们实在太多了。真要这么做的话,等于是美国陆军跟除中国以外的所有盟国做斗争,另外一个更凶狠的对手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0 X  f# c' V" e2 s8 h. ?8 A) c, A
2 S+ Z: i, I1 ~; d; G  M3 C
拿下科希玛可以改变英帕尔战役的结局,改变战争的局势是不可能了。4 r* m6 N6 ]+ F
, I1 U  Y9 p# b5 T: D3 w/ B' m  U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8-1-17 18:39 编辑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8-1-17 18:06 发表 " ~' V4 t' A" i* Z3 N( c& V0 l
这句没错,18师团的确是精锐主力部队,当然加上“之一”更为准确。
  d1 F6 A9 S% _9 A' @( t
7 |. ?7 P) X  C# T+ I; u% `多一个师团的确会影响长期作战的补给,但是倭人最喜欢一锤子买卖,搞不好给他攒足了力量一个突击拿下了英帕尔或科希玛,那么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 {8 G; u7 v) a" ~2 Y, W0 E- Q( x: ?( q
肥龙WITP玩多了……
Fear is the path to the dark side.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