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0 h. ~/ O, n* Z- a7 y. a(六)不满情绪蔓延全军——放弃“八.四舰队”以来的训练 ; S' `2 x" q' j! ^
现在,让我们综观一下“捷一号作战”的各项具体计划。作战方案中的第(1)要点,即基地航空兵的情况,前面已有叙述。对于作战方案中的第(2)要点,将士们普遍认为这是主力舰队应该采取的方案,无人表示异议。对于第(4)要点,同样也没有什么意见,一致认为对主力舰队进行掩护作战是非常必要的;认为如果小泽舰队进展顺利,将对栗田舰队的作战大有裨益。然而,第(3)点却引起整个舰队官兵的不满,对此指挥官甚感恼怒。在这里,不妨再重复一下作战方案中第(3)点的内容,即“万一出击迟误而敌军已经开始登陆,日本舰队要全力以赴地强行突入港湾内,歼灭敌船队”。在瓜达尔卡纳尔激战中,曾反复10余次发生小型舰队夜间“突入作战”的战例,但是,此次的“突入作战”与瓜岛争夺战时的情况截然不同,这一次,日本主力舰队要倾其全力在光天化日之下突入敌人港湾之内一决雌雄,这的确是世界海战史上闻所未闻的作战方案。开始,舰队官兵对此只是嘲笑,继而则暗暗地咒骂起来。
7 y, @, h/ N8 Y* b 作战方案中的第(2)要点是联合舰队的基本使命。为了实施这一命运攸关的夜间决战,舰队进行了3个多月的猛烈训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夜间突入敌港湾的歼敌作战进行了充分训练,这就是“对敌港湾进行突入袭击,在短时间内尽最大努力展开猛烈的炮击,然后迅速脱离战场”的作战方针。此作战方案亦可称其为“敏捷杀入”。决战中,“大和”、“武藏”的18英寸的大炮只消齐射两三次,海湾内的敌人阵角必将大乱,然后再择机迅速脱离战区,这就是“突入作战”的精髓之所在。但是,如果执行作战方案中的第(3)要点,在光天化日之下长驱直入敌港湾,长时间地袭击敌船舶和登陆部队,这哪里是什么“突入”,简直是“静坐”,而“静坐”是为提高工资而进行斗争的一种手段,决不是舰队作战所应采取的方式。
. A. m' a5 J) i" m ?" V 总之,与敌运输船团相拼杀,是主力舰队作战史上所没有记载过的。突入港湾作战更是如此。1910年,日本海军把自己假想的作战海面转移到太平洋(在这以前,由于把俄国作为假想敌国,海战演习地点从东中国海转移到日本海方面,俄国舰队被全歼后,日本自然而然地又转向太平洋的东大门)。假设英国或者美国舰队一旦从太平洋发起进攻,日本将与之决一死战。以此为前提,加强了海上主力舰队的力量,日以继夜地进行艰苦的训练。
1 T1 e+ B) G8 C 在日本,今天能记起“八.八舰队”这一名称的人恐怕已经寥寥无几了,而以创建“八.八舰队”为前提的“八.四舰队”却多为人知。在世界三大舰队的势力比较表和年鉴照片上是这样记载的:称英国的主力舰队为“大舰队”,称德国的主力舰队为“公海舰队”,称日本的主力舰队为“八.八舰队”。美国和法国为争取世界第四位的海军而竭尽全力,但其实力远远达不到世界“三大主力”舰队的水平。 9 b) M. k+ S6 i5 F% E* y$ w3 {9 J) A- i
所谓“八.四舰队”,即指拥有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84艘、潜艇60艘组成的实力雄厚的威风凛凛的大舰队。世界上的军事评论家曾赞誉它为力量均衡的标准舰队。
$ p- H7 T8 u; U& C 日本海军正是在拥有这一舰队的情况下,在波涛汹涌的西太平洋海面上日以继夜地进行作战演习的。早在1922年,在华盛顿裁军协定诞生之际,日本为了弥补兵力不足,就采取了发挥单舰作战能力和以高超技术取胜的方针。并勇于革新创造,每年都在造舰技术和海上训练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在战略上主张“进攻防御”和“消耗作战”。因此,在运用水雷战斗队进行奇袭作战以及提高主力舰巨炮的命中率方面,绞尽了脑汁,倾注了心血。而且,为了加强近海作战的优势,在造舰设计时,最大限度地缩减舰内居住位置,挖掘一切潜力,集中一切力量,把着眼点放在提高速度和增强炮火威力方面。 2 P$ V- J. Y8 Y" w" Z( `
20多年来,日日夜夜,主力舰队官兵所进行的训练都是以舰面炮战和舰队海面机动为中心的训练,至于杀入敌港湾内进行所谓的“突入作战”的演习,不仅一次没有做,甚至连这种战术的名称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多年来,搜索并袭击敌运输船队是属于潜水艇和驱逐舰的作战范畴,而不是主力舰队所肩负的使命。这也就是说,“捷一号作战”命令中所采用的战术是在联合舰队的官兵闻所未闻,更未曾进行过演习的状况下提出来的,是在最后决战中强行推行的一种作战方式。 7 S3 ?, `, \& Y- O8 B7 V. T
更何况,当时谣传说作战命令的重点是盲目进入莱特湾歼敌。因此,全军上下,官兵们的不满情绪犹如大海的怒涛。再者,在赤道附近,在高温与寂寞的锚地度过100天强化训练的战士们,在煎熬之中神经受到很大冲击,恐伯也是引起不满情绪的原因之一。
" Q" G9 `3 D! Q, R# G7 M9 Z: r* m- M4 q& s
" M% \# B) S+ W) n1 ?- d(七)长官训戒众将士——出击前“爱宕”舰上的夜宴 : A$ V, J% I% M) I/ L
虽然全军弥漫着不满情绪,但是舰队的指挥官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捷一号作战”计划的实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他们为决战的到来,作了大量准备工作,深入地研究战术,反复地进行训练。例如,在发现敌人运输船队时舰面炮火应如何分配?同时打击敌运输船队和护航舰队有何要领?突入港湾时应采取什么方式?究竟是一队突入好呢,还是两队一起突入有利?或者是三队间隔突入为上策?突入攻击后应如何快速脱离——即如何撤离在宽阔的正面展开炮击的舰队?针对这些问题,日本舰队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多次演习。
V' n; m# @6 Z; q3 D5 i( t 作战训练之艰难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幸运的是,在残酷战争中能够进行这样完整的“百日训练”,这不能不说是作梦也没有想到的机会。这期间进行的训练(即突入港湾的作战技术),可以说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而百日之后,就大学毕业了。但是,舰队训练的重点仍然放在“歼灭敌机动部队”上面。
2 V7 d4 [7 `" O$ y5 k5 q 翻开历史,海战名将纳尔逊在海战中就曾亲自率领全军突入港湾,给法国舰队以毁灭性的打击。类似这种战术,在历史上还可以举出许多战例。另一方面,在历史上,主力舰队以敌人运输船队为主要歼击目标的作战时代,也延续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欧洲,在英、荷、法、西(班牙)四大海军进行海上争霸的时代里,名将特鲁普(荷兰)、德雷克(英国)之所以威名赫赫,也是和“突入作战”分不开的。但是,从20世纪以来,这种海战方式在海战中已经销声匿迹了,而主力舰队之间的决战,成了争夺制海权的主要海战方式。可是,谁能预言海战史上的这一现象不再重现呢?在太平洋战争中,在敌我双方舰队进行角逐的舞台上,因护送船队而导致海上激战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由于登陆攻防战引起的港湾突入战也曾几度发生。总之,海战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 [/ \8 ?9 P7 @5 O" Q6 p
然而,“制海权”的重要性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即使船队登陆成功,但如果后方的海上联络一旦被切断,也只有束手待毙。扭转这种局面的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歼灭敌机动部队”。从这一点来看,日本海上主力舰队的使命就非常清楚了。
4 g) c$ K4 b1 p 当把突入港湾作为最后的,也是最主要的作战目的下达后,联合舰队官兵强烈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高潮。这种不满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以此为主要形式的作战。“捷一号作战”的命令是在昭和19年10月17日深夜下达的,舰队离开林加锚地是18日凌晨1时,于20日中午到达婆罗乃湾。出击的时间是22日上午8时。此后,无论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在25日以前到达莱特湾显然已经不可能了。然而,麦克阿瑟军队已于17日傍晚开始登陆(18日傍晚日本守岛部队已经丧失了第一道防线),估计在22、23日前后,美军全部装备能够向陆地卸载完毕,如果这样,那么留在湾内的将只有60艘空船。当时,麦克阿瑟将军动用的舰只总数达到600余艘,那么,与美舰船总数相比,击毁留在港湾内大约十分之一的空舰船又算得了什么呢?若以巨型战舰“大和”“武藏”同空船相厮拼,在海战史中将永远成为后世的笑柄。日舰队的将士们意见纷纷,很多意见书堆在指挥官的桌子上,甚至有的将士去和参谋长针锋相对地进行争执,他们说:“我们并不吝啬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爱惜帝国海军的名誉,如果帝国大海军的最后一战是与敌人的空船相厮拼,那么,东乡元帅、山本权兵卫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息。”
^4 j$ B% _1 A! t 事态非常严重,因此,10月21日,栗田长官把战队司令和参谋召集到旗舰“爱宕”号上,举行了出击前的晚宴。宴席上,栗田一反常态,用非常严厉的口气训戒道:“看来反对意见很大,但是,战局实际上比在座的诸位想象的还要严重的多。如果国家灭亡了而舰队尚存,那将是我们的一大耻辱。我想,恐怕大本营也打算把本舰队置于‘死地’。战局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但莱特湾的突击是义不容辞的,是会在世界上创造奇迹的。谁敢断言我舰队一旦出击不会取得挽回败局的军功呢?诸位!歼灭势不两立的仇敌哈尔西、米切尔、金凯德的机动部队的机会来到了!我希望诸位努力奋战!” 8 j1 H, f/ u- e+ V
训戒结束,全体三呼万岁,以示顺应长官意志。有的参谋下酒数杯,便耍起酒疯,不时地引起哄堂大笑。埋在心底里的不满就这样一时云消雾散了。夜深,万籁俱寂,仰天而望,星斗满天,其中,天狼星泛着青白的寒光散落在海面上,宛如要同即将出征的官兵们永别一样., V; p ~: d0 ]/ b _
" K8 t0 O, W8 a$ d' N6 ^
八)威势显赫的大舰队——1000海里远征突击战 # c9 S3 q" l$ @9 u* T5 B
不一定是向四条啜 [ 译者注:位于大阪府北河内郡的一个城镇。正平3年(1348年),在四条啜,南朝军楠木正行和足利一方的高师直作战,南朝失败,正行和其弟正时自杀。 ] 出征,但可以肯定高级参谋中有半数人是怀念凑川的楠公的。大部分官兵仍然斗志旺盛,焦急地期待着打响歼灭哈尔西舰队的最后一战。虽然因缺乏航空部队而产生的不安尚未完全消失,但是,当看到大舰队威风凛凛的非凡阵容时,官兵们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决心一举挽回衰败的局势。看到这种情形,谁能料到10个月之后日本会无条件投降呢? % A# v% @& ^. K4 }7 Z/ o
眼下,日舰队出击的阵容是:
$ R; [2 M( P' z6 n, b 第二舰队(司令栗田中将) ) j. s) Z: S7 _8 T/ u# Z7 R2 L
第一战队:战列舰“大和”、“武藏”、“长门”。 # X- p! n! }! z, y
第三战队:战列舰“金刚”、“棒名”。 3 Z* Y7 v" k4 x1 \& W( n/ S( ?
第四战队:重型巡洋舰“爱宕”、“高雄”、“摩耶”、“鸟海”。
2 e0 H5 o* Y2 w# q/ v/ l" B 第五战队:重型巡洋舰“妙高”、“羽黑”。 ( w. c. D' }" N% s2 k3 g
第七战队:重型巡洋舰“熊野”、“铃谷”、“利根”、“筑摩”。
4 a0 ^6 U/ H% T0 |/ T ~& I- m* M 水雷战队:轻型巡洋舰“矢矧”、“能代”、驱逐舰15艘。 5 x5 s8 \% B) c: w) a: |& M
第五舰队(司令志摩中将) ) J ]) C% m! `+ ^, I5 ]4 K/ `
第二十一战队:重型巡洋舰“足柄”、“那智”。
/ c3 W) B: v0 Q 水雷战队:轻型巡洋舰“阿武隈”、驱逐舰4艘。 ) ~! H% `( H( b' q% B' X) q4 ~9 X1 W
西村部队(司令西村中将)
+ `) B+ q" s! u: a 第二战队:战列舰“山城”、“扶桑”。
) m* S3 l! `/ i 水雷战队:重型巡洋舰“最上”、驱逐舰4艘。
. f x6 J- ~' t7 C' B/ Y8 u1 y 机动部队——第三舰队(司令小泽中将)
2 p9 {6 B- m* z$ T* i6 ? 第三航空战队:航空母舰“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
* ]2 o% @' m! D 第四航空战队:战列舰“伊势”、“日向”。 # T: H/ R& L6 N6 l4 Z# p4 c2 d
水雷战队:轻型巡洋舰“五十铃”、“大淀”、“多摩”、驱逐舰8艘。 2 ~7 ^- C/ E; E! d8 \0 r- j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舰队的名称在联合舰队司令部转移到陆地的同时被废除了,另外,小泽中将的舰队是从内地参战的,其战况另述。
) M, s5 t( e" z5 y7 s& c 栗田的主力舰队分成两支,相互间以6公里的间隔前进。10月22日上午8时,舰队从婆罗乃湾启航踏上了征途,以18海里的速度破浪北上,为了躲避敌潜艇,舰队实行“Z”字航行法。第二天(23日)拂晓,当舰队沿巴拉望岛北进时,遭到敌潜艇鱼雷袭击,旗舰“爱宕”及其他两艘军舰遭难。这对出击者来说确实是一次沉痛的打击,对士气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使舰队全体官兵意识到,在到达目的地以前的遥远征途中,必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3 `! ~6 w6 v7 S
栗田司令官转移到巨型战舰“大和”号上并以“大和”为旗舰,重整阵容,继续北上。24日黎明,舰队沿民都洛岛的南方向东迂回进入了锡布延海。锡布延海就象日本的濑户内海一样,把菲律宾群岛分成两部分(海面宽度是漱户内海的两倍以上)。突破锡布延海面向东进入太平洋,然后南下杀向莱特湾,这就是栗田舰队(主力舰队)的进军路线。此一路沿途海面上航路狭窄,岛屿迭嶂,毫无疑问,这也是敌潜艇和飞机埋伏待机的最佳海域。但是,若南下突入莱特湾,此乃必经之险路,非突破不可。
4 W; S/ U/ C I& d0 a: X3 q& j 从婆罗乃基地突入莱特湾的航路有两条。第一条是从婆罗洲北部进入苏禄海,横穿棉兰老海,经过苏里高海峡进入莱特湾 [ 译者注:亦称南路 ] 。第二条是沿巴拉望岛西北而上,从民都洛海角进入锡布延海,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沿萨马岛海面南下,进扑莱特湾 [ 译者注:亦称北路 ] 。第一条路线距离短,估计险情少,所以栗田把它让给了劣势的西村舰队。栗田主力舰队则沿第二条路线进击。从全局来看,这是一个从东面 [ 译者注:即指上述的北路。由北面而下从东面攻入莱特湾。 ] 和南面同时突入莱特湾的战斗计划,该计划于21日最终商定完毕。 4 `8 g4 J2 ?2 ]% K1 s3 I
栗田主力舰队到达莱特湾的距离若算直线航程,大约有1000海里之遥,若采用警戒航行法或中途遇敌回旋的话,便可达1500海里。而且,前半程是敌潜艇待机的海面,后半程则进入了敌空袭圈。“舰队杀入”作战的征途既险恶又遥远,而且,整个航程都充满着敌舰潜伏奇袭的危险。栗田舰队成功地抵达莱特湾究竟能有几分把握呢,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也无法准确估计。此战如果将日美的地位加以颠倒,由美海军以栗田舰队之势进行攻击,日本海军以美军兵力处于守备地位的话,那么,日本海军将会把美军的大部分埋葬于海底。这不仅仅是一个假想,不久在后面叙述锡布延海和圣贝纳迪诺海峡附近的战斗时,读者肯定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 T; x: R) x6 n. r4 v1 u# ~
) W/ f8 t- P8 S u1 X* d(九)主力舰遭敌空袭——巨舰“大和”“武藏”的厄运 8 Q# l2 s0 h% `, O' \
栗田舰队小心翼翼地前进,并在航行中夜以继日地警惕着敌潜艇可能发动的袭击。当舰队主力结束了第二天的航程之后,便分成两支舰群,一支以战列舰“大和”为中心,一支以战列舰“金刚”为中心,两者间隔12海里,摆成环形阵列(周围由驱逐舰包围,摆成一个圆形队列,请参照插图)向锡布延海驶去。 ! H* _' W$ A. u& K* {# u
24日黎明时分,旗舰“大和”上的雷达在东方海空发现了敌人的舰载机。上午7时30分,令人恐惧的大批美机编队终于出现了。“敌空袭接近,全体各就各位!”的命令传遍各舰,杀气顿时笼罩了整个舰队。这时,早起的已快吃完早饭,晚起的正在把饭团塞进口中,听到命令之后,全体舰员即刻甩掉饭碗,各自奔向战斗岗位——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给以后的战斗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饿着肚皮的官兵是无法坚持长时间作战的,此时,舰面上林立的炮口一齐指向了天空。
9 d0 U; J5 H, \8 ~7 m' `$ [6 j$ Q8 R2 c 没有直接配备空中掩护的舰队在遭到敌机空袭时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自己战舰上的高射炮。然而,用舰面高射炮火阻击敌机俯冲轰炸是难以奏效的。激战中,往往在击落几架敌机的同时,自己的战舰也被敌机击沉了——日美双方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可是,在缺乏护卫机的情况下,高射炮毕竟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尽量加强舰面的防空炮火。
4 S2 d+ d1 `" L* z2 s, c 看吧!此时此刻,“大和”巨舰上装备的对空高炮、机关枪(总共150余门)和每艘巡洋舰上拥有的上百门高射炮,随时准备开火歼灭来袭的敌机,林立的炮管就象发怒的刺猬一样。其他警戒舰只的大炮也以90度的仰角凝视着天空。 ; v# W; Z8 i: M; u0 O7 P* ^& t
上午10时40分,激烈的海空战战幕拉开了,日舰所有的大炮凶猛地喷吐着火舌,舰队上空顿时织出一张张密集的弹网,大有将胆敢来袭的美机一网打尽的架式。这称之为密集炮火。但是,如果各战舰为了躲避鱼雷而不得不进行闪避运动的话,高射炮的角度将失去统一,其结果必定使炮火分散,破坏了空中弹网的编织。因此,面对敌人的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的猛烈空袭,密集炮火实际上也会渐渐失去威力。
3 R" Q9 i$ r7 T) Q; P: Y7 s4 Q, {% s, ? ?1 {# d4 E& l6 _
美军的第一次空袭出动了舰载鱼雷轰炸机25架。首次空袭持续约1小时,虽然有数架美机被击坠,但是,日本重型巡洋舰“妙高”(第五战队旗舰)因遭鱼雷袭击而脱离编队,被迫返回婆罗乃基地。空袭中,美机把主要目标对准了巨型战列舰“武藏”和“大和”——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武藏”和“大和”那坚韧无比的甲板却把大部分命中的炮弹反弹到大海中去了,舰体几乎未受任何损伤。虽然两舰各自遭到1枚鱼雷的袭击,但并没有影响巨舰的航速,“不沉战舰”仍然威风凛凛地破浪前进。可是,好景不长,在被第二枚鱼雷击中的同时,又有几颗大型炮弹在“武藏”的舰桥附近爆炸,致使该舰18英寸的大炮的方位盘不能转动了,据推测,这与鱼雷爆炸造成的震动有关。尽管如山一般的巨舰仍以27海里的速度破浪前进,但曾经一度在官兵中燃起的、用18英寸(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的巨炮打通突入莱特湾的道路、给予敌航空母舰以致命一击的雄心顿时遭到了挫伤。 ) v. q% L4 ~2 f+ l8 l* Q8 R% B/ B3 F
V( d' [ X6 ~" X; l: D7 f 当美第一攻击波机群刚刚飞离战场、栗田舰队正欲重组队形时,中午12时,美军又出动了大型鱼雷轰炸机24架,发动了第二次空袭。因此,那些连早饭都没有吃饱的日舰官兵们又只好把午饭也耽搁了。这一次,美机把攻击的目标重点指向战舰“武藏”,准确地说,这次敌人出动的24架飞机,其中12架专门对付战舰“武藏”和“大和”,其余的12架则向栗田编队的其他舰只扑去。美机主要采取鱼雷攻击的方式。此时,“大和”和“武藏”两舰分别位于环形阵列的中央和内侧右端,左边近处“羽黑”、“长门”两舰并驾齐躯。把两艘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型战列舰置于死地,这是美机首要的作战使命,采取的方针则是各个击破。因此,巨舰“武藏”、“大和”首当其冲地遭到了美机的攻击。8 [1 Z, U( w8 I( t- I
/ P' ~1 @& H8 ~8 H) P8 G
9 t: o* _. h& G. K. S[ 本帖最后由 sean76 于 2009-1-20 02:1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