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DONNIE兄所言,另开一帖,欢迎批评指正.原帖首发于SC.
, d, G! a& A; f6 \( {# [
4 G2 j3 a+ u( R3 H# U5 `4 [9 g) v/ r* _- H9 A! E( B- J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军事家? 7 E& V0 m: W) e
" Z. @0 }. r% Q 如果我们把军事学看作是一门准自然科学(比如说可以改称“复杂系统博弈学”)的话,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参照自然科学对科学家标准来进行判断.' K* b3 C/ W5 O& G2 J2 M) k4 e# b
$ p+ U* O' Q* Z0 B! D3 |+ G 那么自然科学按照什么的标准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科学家呢?' X& V- n* B3 L% x' z
0 o7 h8 z2 S/ e7 V8 ^% } 在某学科内受人尊敬的T院士曾对我说过,评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可以把他们按高下分为四等:
8 U% R6 }. _& b( ]9 |( V$ Z" H, Y( @9 @1 D9 L% `
第一等 构建了科学的基本框架,提出了长期影响整个科学界的理论体系.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有些勉强,可能要归为第二等);: i3 l) p, ^( I( G2 X% Z x
. m, }# _( K* s# f( Z6 x) |- t 第二等 在自然科学的某个重要分支中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比如麦克斯维和海森堡. J" B9 t3 ?& i }$ T+ ?( T/ d
5 y! b* S: D% O) K6 N- n' ?9 w( ` 第三等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于自然科学的某个重要分支中执其牛耳,成为该分支学科的领军人物.比如霍金,伍德沃德;1 |( Y. m4 k ]2 S$ s u; U
% n4 x! T5 s# m `( ^ 第四等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于自然科学的某个重要分支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设计了新的实验,验证了前人的猜想,找到了新的决定性的证据,完成了向生产力的转化等等)4 O, Z' {2 R6 D
9 R6 u/ }8 T e5 f1 T* h8 W
最后T院士不无感慨的说:我这一辈子只能做到第四等了.
: ^8 K4 k/ G& O6 R# ~! }
, }* ~: ?- j% y0 H0 ?. I# u 那么除了这四等人以外呢?( |' d7 r0 t( h0 `7 S: k* g/ W
( L$ D+ c# z% m8 M* _* q
对不起,他们就只能称为科学工作者,而与科学家的称号无缘了.
2 K: g. a. m! d# D3 q2 a6 R+ j0 v% ?. i* h7 |/ f
作为学生,我对T院士的观点深以为然.在此,我将这一评价标准借用到军事学领域,提出对军事家评判的一些参考意见.
2 }$ U/ [6 U1 ~# q$ z0 z. A! }* p* L9 o1 e; Q4 Y7 d
评价历史上的军事家,可以把他们按高下分为四等:
. L. U" W( S$ ^9 _6 E* i) s; ^
$ _( K9 E1 w7 L+ w 第一等 构建了军事学的基本框架,或者至少提出/总结了军事学的基本规律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孙子,克劳塞维茨;7 o5 D) o2 _: p8 n& r r
5 k+ [' k3 ~' v3 X" E 第二等 在军事学的某个重要分支中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或是在该分支中首先提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马汉,杜黑;
, `7 |9 c5 @7 j& u$ c+ H7 d1 X7 J/ G m3 k7 O* N' [ a
第三等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在一定的重要的局部,针对一定的对手,结合敌我双方的资源、力量、技术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人文条件,提出了在该历史时期中,在该局部,对该对手行之有效的成套的战略/战术体系,并亲自用该战略/战术体系取得了一系列超出一般预期结果的重大胜利。比如拿破仑;
3 {' v2 ^5 Y, }% {/ j: Y# v' K% }& O8 I/ j- j
第四等 在至少一次重大战役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取得了远超出一般预期的结果(不一定是胜利,比如说库图佐夫在三皇会战前出色的机动撤退).
' ^. G. D* G9 F+ g
: n+ D9 G! c, u9 O6 l 至于在这四个标准以外的人,他们或许灭国无数,或许百战不败,或许名垂千古,但他们最多也只能被尊为“名将”,而不能称为军事家了.
" D& i) q d- x* N
% U/ b( _* ^$ x8 O0 K( r 下面,我将用上述标准对二战前后各国究竟有那些人可以被称为军事家这一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我清楚的知道,这必然是本贴挨砖最多的部分.
9 b7 L! d. B3 E! P( V4 G3 D, {( I4 I
一 德国7 @: ]' w/ W0 Z7 v6 I V. c
1 ^* h: R( p |
愚以为,德国在二战中最高等级的军事家首推古德里安.他提出、完善并实践了划时代的“闪击战”理论,为德国前期的辉煌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此,他可以评为第二等。
9 J! N) U: _. ?4 x. r1 {
7 U& I8 u7 F! ]8 A 其次,作为“狼群战术”的提出者,邓尼茨可以评为第三等。如果后来的潜艇/反潜战的技/战术没有那么大的进步的话,他本来是可以算是第二等的。
. n$ [5 U7 b/ T# q% ~9 b8 R/ O
! F1 C1 u( u4 Q3 N0 D3 y 再者,作为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开山之作、市场-花园和诺曼底大空降竟相参考借鉴的荷兰空降战役,以及虽然伤亡惨重但却开创了垂直登陆领域的克里特岛之战的主角德国伞兵部队的组织者(是否能归结为斯图登特个人值得考虑),无疑也可以评为第三等。& V8 f1 f* J A& e: l$ c% ~, o
9 R1 r) q( {7 N8 j( w5 s
至于第四等的军事家,德国就多了。如曼斯坦因(克里木半岛之战),莫德尔(巴格拉季昂的后期),凯塞林(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出色防御,是在地形复杂的狭长半岛上抗击有兵力、火力、尤其是海空优势的敌军的典范),等等。
1 G4 D% N% s3 a0 ]2 W. p
! t* v: }3 C" X4 \ y' {: T 必须提出的是隆美尔。我个人认为他只能勉强算为第四等(如果非洲算是重要战场的话)。毕竟他除了非洲之外没有在一个重要方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5 T( m- @" Z0 D
; H" e5 \/ w, z+ ~# p% }
最后,作为被无数回忆录、传记、野史、外传反复贬低的主角----希特勒同志,我认为至少要评为第四等。毕竟他在最重要的方向--欧洲战场充当最高指挥,并且在前期由他或策划、或拍板、或力挺的一系列扩张、攻击计划大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如波兰战役、曼斯坦因计划、巴巴罗萨计划、基辅战役等等。无法想象这一系列的成功会和这个最高指挥者没有关系。虽然他在后期昏招不断,但是,我们评价一个人在军事学上的贡献不是看他打得最差的战役,而是看他打得最好的战役。就如同不能因为爱因斯坦不相信量子力学就否定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不能因为老毛的“牛肉、土豆”就否定他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一样。
4 x1 L2 @/ D4 G* [3 E
' t8 u$ e& G$ D9 k- C' ~6 ~" Q5 k 二 苏联
. K M T$ K; \5 x/ n. j2 }; p. h" [4 H& g+ G& ]5 @6 J- U
苏军军事家,我认为首推图哈切夫斯基。虽然他没有在二战中有机会表现,但是毕竟提出了“闪击战”的苏联版-大纵深作战理论。由此我认为他可以评为第二等。
! Q6 c' O3 `" v, O" G8 Z, ]" ?* y* w6 t6 s0 \8 c. Q
其次,自然是朱可夫,作为“红色救火队员”,他几乎打遍了苏德战争的重大战役,并且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了大纵深作战理论,我认为应该算在第三等和第四等之间。4 v4 }& `, d* [$ B- F& O3 P& ]" R
7 g9 R! @0 b: d 再往下,红军处在第四等的将星也不少,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元帅大多可以算得上,就不一一列举了。
4 j; o' t, ~0 Q% }: M$ v# |/ N& v5 o
三 美国8 @8 }3 e' I4 ?+ Z" a
2 q9 Z' f x0 F+ ~+ x* q 很遗憾,军事家的多少不是和国力成正比的。即使是白痴也能带领美军走向胜利。
$ o9 {6 V! W6 N: t3 ]& T/ ]
7 F- h9 M# X# }7 o) B 要说美国二战军事家之首,我认为是麦克阿瑟同志(当然可能还要算上尼米兹)。蛙跳战术的确是太平洋岛屿(临海)地区拥有海空优势一方的最好选择,是军事学理论的新领域。由此我把他算为第三等。如果把越战中的直升机蛙跳机降战术看作是他的理论的延伸的话,把他算为第二等也不为过。
! ^6 W* [, @- d
3 @! J, u: d! h1 _0 [4 K+ \ 另外,火烧东京的李梅我也觉得勉强可以算为第三等(当然算第四等可能更合适)。从一定角度来说,足够的创意和大胆的尝试无论在科学还是军事学上都是必须的。' v6 z( c0 I8 h
5 ^1 o0 D% t& ?: W/ \ 如果把目光延伸到朝鲜战争的话,那么李奇微也可以算是第三等,虽然“磁性战术”更多的是美军的集体智慧,但它毕竟是工业化国家军队在复杂地形下于机动作战中对付补给依靠人力携行的农业国家军队的极其有效的方法。% W+ X& `. \* F" `$ Z" X
# ]* M' h; y1 n# U! E& M
再往下算,我们就会发现,美国可能是唯一一个高等级军事家比低等级军事家多的国家,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巴顿,也很难符合第四等的定义。毕竟,在绝对优势下作战并不需要多少高超的指挥艺术。$ s6 \( b$ |. `7 q& I& ?1 R. b
/ i4 r$ q* d, }7 U/ p+ L 四 英国
4 _/ e% c& C. I2 ?; g
7 C! {7 M S7 V' X( O 古板的约翰牛也不是盛产军事家的国家。仅有的几个亮点是空袭塔兰托的坎宁安,他与山本一起把世界海战方式带入了一个新时代。由此他可以算是第二等到第三等。至于是否还有其他人符合前叙的关于军事家的定义,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欢迎大家补充。
" o' N0 Y$ O; v! q4 @1 k$ |9 Q
) f" a" `9 A# B1 C, d6 P) \ 五 日本! \2 K7 s; i( ?9 ~* \
/ D- n+ e4 `1 H, F/ B 说到坎宁安就不能不说山本五十六。虽然坎宁安是原创,山本五十六多少有点剽窃的嫌疑,但是塔兰托毕竟不能和珍珠港相比。山本五十六还是算作第三等吧。
- Z) Z: h$ v Z: s, z+ P9 p
( F, L# X! D$ f; S9 K$ O 日本军阀的守旧让日本除了山本五十六之外在理论创新上很难有其他的高等级军事家,但是日本人特有的疯狂却使大西有了机会。自杀攻击自古有之,但是把它提高到战役级别来使用就的确是大西的首创。说是军国主义的疯狂也好,说是灭绝人性也好,毕竟日本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海空战中的大规模自杀攻击,或者说得更过分一点,精确制导武器的第一次大规模使用。
& V; ^9 X, h$ R/ Y0 v/ `8 h5 F5 D
至于日本第四等的军事家,首推山下奉文。无论是在马来半岛的快速推进还是在菲律宾的死缠烂打,都体现了他的指挥艺术。
' V! y7 h4 {* u; l( E+ F% Z3 S r; B3 R+ [& [2 H
其他的话,小泽我个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算三/四等。他首次把穿梭轰炸运用到了航母决战上,并且取得了预想的效果---使己方航母几乎免遭对方航母的攻击。至于手下的菜鸟被打了火鸡,航母被潜艇暗算,就不是他能管得到的了。! S& X* ~ h+ C
, `* K) A. s- U& I. k 六 意大利9 I+ M8 S+ U: c' Z+ D/ V3 i
3 A0 T4 P1 F9 x! y9 B% ~
对不起,意大利要出几个军事家的话,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1 `/ o- ~; ^# k& d; i3 V# f, Z4 d" `, U' H5 F3 R- u/ f
七 土共, n3 n, U! H8 @) Z: N
; l$ l! w9 J# ^1 e v4 n0 ^
土共军中将星璀璨,功臣悍将不知凡几。但要论及对军事学术的贡献,本朝太祖武皇帝可为第一人。从战略战术指挥上说,四渡赤水一役就足以令其挤身第四等。虚虚实实,奇正兼备,简直就是孙子兵法教学的课堂演示实验,古今流寇,无出其右。但是,太祖最主要的贡献还不是在战略战术指挥方面。他的持久战思想对中日两国优劣消长分析之精辟和独到以及对抗战过程(除了闪电般的结尾)的精确预计,使他亦可位列第三等。当然,提到太祖,就不能不提到他深入人心的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理论。这一理论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相当多的JY固执的认为太祖除了游击战和人民战争就什么都不会。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理论体系系统的提出后,在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和冲突中,游击/反游击战是普遍的战争形式,游击/反游击战术的研究成了军事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由此,太祖理所当然是第二等的军事家。最后,太祖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根据地的创立、建设和巩固、流寇-坐寇的辨证关系等等理论,虽然不太成体系,但是简直就是一本叛逆谋反,逐鹿天下的百科全书.太祖要是早生2000年,不知会成就多少乱世枭雄、布衣天子。可惜太祖生不逢时,这些理论只能算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而不能指导后世了。总结以上,太祖当为中华军事学界之翘楚,位列二等。1 y8 e+ H" F$ m9 D
" |' j/ l# p! A6 |/ u 土共毕竟是土共,一个土字怎么也檫不掉。将帅们普遍不高的文化让他们很难系统的提出自己的军事学观点,至多是编个一二三四甲乙丙丁让下属们方便照方抓药。在这方面,林总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从基本的班组战术到军师级战役的指挥,针对性强,简单实用,无所不包。考虑到近来哈“永远健康”的人越来越多,还是勉为其难的把林总算是第三等吧。# P( W) n% A, ~6 Q
' u% e& {& M4 w8 V 土共逐鹿天下二十二年,除了最后一年追亡逐北,其他的时候都是以少打多,以劣胜优。就这样还能落个人海战术的美名,众多将帅功不可没。但考虑到前面定义中的诸多限制,要找几个争议小点的安排到第四等还真不容易。彭老总力撑西北N年不倒,粟小鬼苏中七捷,万军取首,淮海完胜,这两位应该是没什么争议的。至于其他的欢迎大家补充,我就不强出头挨板砖了。
: X0 d" v7 t- d/ m2 p2 y* ^/ c
6 n! S8 o$ T) ?6 @0 L" s- a 八 国军( _* k# T$ R3 U+ A3 G
7 ?. S7 g4 j$ F* _& ` 相对土共,国军将领的文化水平大大胜出,但在军事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不多。即使有,考虑到整体上令人汗颜的战绩,也很难拿得上台面。就我个人看来,薛伯陵可能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比较好的一个。针对湘北的特殊地形和日军将领的心理而设计的后退决战也的确看上去行之有效(如果不考虑11军本来就只是要扫荡国军主力的话)。但是严格上来说,该战法也就成功(?)过一次,和前述第三等定义中要求的一系列差距不小。为了不辜负广大国粉的殷切希望,还是让伯陵兄走走后门吧。- W9 K) ^- K j2 o D2 |
0 g$ X: o. h" h 再看看其他国军将领,真不幸,按照严格的标准,一个四等都没有。这样的结果怎么对得起党国的栽培呢?那么我们把“取得了远超出一般预期的结果”放宽到党国的标准。这么一来,傅老总和胡伯玉就脱颖而出了。傅老总把华北一直撑到49年,功苦劳高。胡伯玉为党国贡献了无数次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大捷,用堪比野分雪风的人品克死了自己几乎所有上司、同僚、下属(双堆集,八一三),历尽千辛万苦,胜利转进台湾。有了这样KMT ONLY的四等军事家,党国复兴有望了。
0 n5 p5 m# G' B# t `3 ]5 m* T( f6 H( k5 B4 m4 r% V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民国时期哪些人可以称为军事家呢?% k5 v3 p" p4 [9 p# g
8 w7 Z7 U( A9 h
当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蒋。按我看来,百里兄一等二等是肯定没希望的,他虽然独立提出了持久战思想的另一版本,但是却没有能实践它,三等自然也就算不上了,他又从未具体指挥过什么战役,四等都没指望了。百里兄肯定是一位优秀、出色的军事学研究者,但是要成为我定义的军事家,还是趁早投胎转世的好。3 g, T! J, i% Y: _
& W, j8 ?. I A7 q6 s 当所有的目光会聚到同一点,产生出灼热的高温,迸放出耀眼的光芒。在这夺目的光辉中,一位震古烁今,万众景仰的特等军事家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他把银弹肉弹的使用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导演了一出出临阵倒戈的戏剧;是他把枪头枕头的效果融为了一体,制造了一幕幕合纵连横的喜剧;是他在中原一退数省,大大分散了日军的兵力,加速了日本的战败;是他从大陆转进千里,让土共陷入了大陆民众的汪洋大海。说理论,有"风林火山";论战术,有讨伐孙传芳之役;谈战略,有辽沈、淮海、平津;他“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取得了远超出一般预期的结果”。对于军人,能遇到这样的军事家是他们毕生的荣幸。即使是不幸成为了他的对手,也足可以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 x6 Q0 y) ~# S) a
0 B* Z6 t* v. Y 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神----蒋中正。& r- z2 t6 r& Z
" m8 R# H ^- ~2 ]1 W+ C
[ 本帖最后由 kevin_hx 于 2008-8-31 20:0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