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國軍與侵華日軍進行的較大的會戰、戰役共有四十多次。現大致匯總如下,這些戰役都是國軍打的,國軍是抗日的主力軍一目瞭然。9 `* n: I: n' H$ v/ R8 w/ z6 F
% @* G+ ?) t1 m7 D: b1,長城抗戰(1933年1月-1933年5月)
$ D- c8 b0 j `- \$ C/ ^9 f2 C2,熱河抗戰(1933年2月-1933年2月) 5 Z1 ^/ w5 z4 i% a; x7 r! q* y
3,淞滬抗戰(1932年1月-1932年3月) - I' i4 t3 L: ^ F0 z0 `$ j) a! N
4,綏遠抗戰(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 [6 k4 A" N/ g* g0 o! X) o- U& i2 f
5,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
- s) y3 v9 X5 W' \) U9 H6,平津作戰(1937年7月)
) b) Q3 d7 k7 D4 ^7,淞滬會戰(1937年8月-1937年11月)
- G5 ~. r$ F9 {9 E1 f# g$ D5 H8,南口戰役(1937年9月)
* Y* z' I& s6 _, s* I7 g9,平型關戰役(1937年9月) (註﹕由劉茂恩將軍第十五軍為主力) 3 k1 f! D1 K+ U- e4 m. c
10,忻口戰役(1937年10月)
# r) Q _2 ?- S% f5 t, s11,太原會戰(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 O! i+ l4 ~2 E/ C4 m7 T2 c
12,娘子關戰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0 e# t; |! x: P" o) O1 X' D
13,太原保衛戰(1937年11月)
* K- m; r& D6 v14,南京戰役(1937年12月) ) ]6 A0 |. n( a& L
15,徐州會戰(1938年2月-1938年5月) , O" z: b7 Z6 I7 V+ W
16,台兒莊戰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 I! Z+ N) F, N( A0 A9 ?* R17,武漢會戰(1938年8月-1938年10月)
5 H1 b6 L8 C! t+ ]2 A0 T* j2 m18,廣州戰役(1938年10月)
& @4 L0 ^% s3 O5 v9 D, g. `19,南昌會戰(1939年3月-1939年4月)
1 H' a% p7 A+ t5 S( D% e7 h20,隨棗會戰(1939年5月) % ?9 o0 I' x% u# c, w& k: m# E, {% G: Y
21,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939年10月)
5 y* c2 O* `+ Z: ^( d22,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940年2月)
! h8 Q6 |% N: O7 K: s23,崑崙關戰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 A* |" \, d* U1 {0 ?
24,棗宜會戰(1940年5月-1940年6月)
2 J" C7 W% O; B0 V; ]; {1 X0 Q25,上高會戰(1941年3月-1941年4月)
5 c2 t4 Q! x8 Q' k* ~26,晉南戰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 [/ Q2 O* q7 ~27,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941年10月) ) H' q- _3 L" Q+ ?( p% V
28,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
0 Q( O: o, y- M7 ^! Y7 j/ r3 O29,香港保衛戰(1941年12月)
, B0 T* Y5 c7 q, W) u30,滇湎路戰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 x9 l; s1 f( l, Q- _" l! p
31,鄂西會戰(1943年5 月-1943 年6月)
/ T7 n9 H7 X- ]" S2 n32,常德會戰(1943年11月-1944年1月) . `* q5 i# x, c2 \( a5 `6 S9 s
33,豫湘桂會戰(1944年4月-1944年12月)
; R7 z4 _5 |/ m7 u34,豫中會戰(1944年4月)
/ c( m4 d! u4 [ o5 K& D o, [4 B35,長沙會戰(1944年5月)
1 y/ J: W6 p, s. Q9 m* V7 F) y" D36,衡陽保衛戰(1944年6月-1944年8月)
: |; K0 h& L* t, O! s37,桂柳會戰(1944年8月) . w" A9 ~6 h. [. ~) f
38,緬北滇西戰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0 D: j. T* b/ Q8 {39,密支那戰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9 S: R- K: S+ L) {8 _' r" A3 c
40,強渡怒江戰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0 q! u2 ^; n' K" b" d; H+ Z
41,雪峰山會戰(1945年4月-1945年6月) " h% x ^. j0 _& D. r& Q; y
42,桂柳反攻戰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 o# s* Q) R7 n. ]- O6 h# G* ?+ t" o8 A/ l; i$ i& y
抗日戰爭歷時十四年,起始於一九三一年的滿洲事變,經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而進入八年全面抗戰時期。十四年抗戰中,國軍自始至終是抗日的主力軍,抗擊著日軍的所有甲級作戰師團,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 Q7 d+ ?% a3 d' b$ U9 _8 x, f! A! y+ y
僅八年全面抗戰時期,國軍就陣亡了兩百多位師級以上的將軍,陸軍陣亡、負傷、失蹤三百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九人,空軍陣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毀機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海軍艦艇幾乎全部損失。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從中央軍校畢業了大約二萬五千名軍官,這些軍官中有一萬名犧牲在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一月。
# z- Q0 q: Y. O/ x$ \' O9 ^. J9 |, A% C Z! G
我們記著國軍將士的巨大付出,同時更應該珍視國軍將領在對日作戰中所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品質,僅舉幾例﹕
0 R/ q7 s5 n& u. W( u F( F8 e
/ k$ Z% P3 a1 v w3 L) D$ ?) f 一九三八年三月,在津浦縣南段為堵擊日軍南下的籐縣保衛戰中,國軍守城師長王銘章將軍在發出「決以死拼以報國家」的最後電文之後,即於破城後的巷戰中,與參謀長趙渭濱將軍、鄒紹孟將軍同時壯烈殉國。 7 T1 {0 d: u5 X& ~
& x' F! ~! X! q- w, x
一九三八年春,台兒莊大戰最激烈時分,國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對師長池峰城所言「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的話,足以催人淚下。 7 q* J3 E- Q* a1 \) F8 m* u- @
! w. c/ n& \# A
一九四○年五月,日軍以15萬兵力對湖北隨棗、宜昌地區的國軍第五戰區的國軍發起全面進攻。國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採取主動出擊戰略,親赴河東督戰。
( u+ m0 m: @% Q( W
/ {7 q$ ^1 i6 U4 Q7 x5 [' ^; J6 f 張自忠將軍常說﹕「『藎忱』(張自忠字『藎忱』)即忠臣,如今民國,沒有皇帝,我們當兵的,就要精忠報國。」 赴河東與日軍大戰前張自忠將軍對部下說﹕「因為戰區全面戰事之關係,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它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於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五月十六日,張自忠將軍率偏師與日軍主力在南瓜店激戰,全軍壯烈殉國。
+ ^) t6 w! \ K7 q, O
. E$ Y! Y/ K# N) x: N9 C9 T0 n 一九四二年四月,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在著名的」仁安羌大捷「中,請英軍史林姆將軍轉告斯高特師長﹕」貴師即已忍耐了兩天,無論如何還要再堅持這最後一日,中國軍隊一定負責在明天下午六點鐘以前,將貴師完全解救出圍。「當對方又傳來」有無把握「的詢問時,孫將軍斬釘截鐵的回答他說:「中國軍隊,連我在內,縱使戰到最後一個人,也一定要把貴軍解救出險!「因以不足一千的兵力,擊斃一千二百名日軍,救出七千英軍,孫將軍獲英皇頒發的英帝國司令C。B。E。勛章,及羅斯福總統頒授的豐功勛章。羅斯福總統在頌詞中說:」中國孫立人中將於一九四二年緬甸戰役,在艱辛環境中,建立輝煌戰績。仁安羌一役孫將軍以卓越之指揮,擊滅強敵,解救英軍第一師之圍,免被殲滅。後又掩護盟軍轉進,於千苦萬難中,從容殿後,轉戰經月,至印度,猶復軍容整肅,不減銳氣,尤為難能可貴。其智勇兼備將略超人之處,實足為盟軍楷模。「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新一軍攻佔八莫後,緬北盟軍最高當局為表彰中國軍隊的優秀作戰道德及素質,特把從緬甸莫馬克到八莫市區的一段路定為孫立人路,將八莫 市區中心馬路,定名為李鴻路。緬甸戰役勝利結束後,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元帥,邀請孫立人將軍參觀歐洲戰場。在歐洲,孫立人將軍成為艾森豪威爾元帥、巴頓將軍及戴高樂將軍之上賓。 4 o% F. Z- |2 e. ]/ @
' s& s) i' i5 Y' `; R
一九四三年二月,宋美齡代表國民政府赴美,受到美國人民的尊重,應邀在白宮羅斯福總統夫婦家作客,並且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在美國參眾議員面前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獨立抗戰五年有餘,我們寧願奮勇犧牲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願苟延殘喘接受失敗。」 6 ^5 T' D+ A, K+ [. u! M' [0 L
k- m' H: `7 e0 m, _, c, B/ ^' E
一九四三年五月,在著名的」鄂西會戰中,當戰鬥最激烈時,陳誠打電話給堅守石牌要塞的國軍十八軍第十一師師長胡璉將軍﹕「守住要塞有無把握?」 胡璉斬釘截鐵地回答:「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 其英雄氣概可見一斑。
7 a {- ^+ S7 _1 h2 g* n# _
" ?( x5 r/ U& d8 a; A 對於被日軍殺害的國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有在一九四五年五月十四日重慶大公報的仰光專電 中的這樣一段報導:
; m, O' A3 _. f- n1 w9 M$ B, T
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於三月八日,為寇刺傷腹部,三月十三日傷重去世,那一天,是所有盟俘最傷心的日子,他們齊向齊將軍的慘死致哀,對日寇劊子手的暴行深惡痛絕。據恢復自由的若干盟國戰俘對記者說,齊將軍的確是中國的偉大軍人,他是中央監獄裡數百戰俘中最受人愛戴與最能給人援助的人物,在英美袍澤的眼裡,他是黑暗時期的光明與鼓勵的源泉。在這三年的黑暗地獄中,他對盟國最後勝利的信念,從未動搖,並曾屢次拒絕了日寇誘令加入寧偽組織的陰謀,三月七日,日偽曾作最後的賞識,但給齊將軍臭罵一頓,第二天齊將軍便被刺傷了。 ! d7 k6 S- ~. Q. m
9 i2 \# M8 Q7 X/ X" f8 `8 ^
有一位解放了的盟軍戰俘對記者說:「齊將軍在解放前夜被謀殺了,這是最慘不過的事,但我向你保證,齊將軍將長留在我們的心裏,他是我們最黑暗的日子中最偉大的友人。」 9 n i( r# y* i% m
$ n+ Z1 J- d H k 中國人民的巨大犧牲、堅韌、勇氣、顧全大局,在經過了八年全面抗戰的慢慢長夜後,終於迎來了勝利的一天,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八月二十一日,以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為首的日軍代表飛臨湖南芷江向國民政府乞降。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中國戰場敗的最慘的一次就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湖南芷江地區的雪峰山大戰中,那一次進攻雪峰山的日軍幾乎全軍覆滅,國軍一次就殲滅日軍達八萬多人(有說近二十萬)。日軍輸的心服口服,選擇芷江乞降自是應該。
9 f$ Q# v4 C7 z! S! i
$ R" l6 S+ Q" z5 E- W2 n' B 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的抗日衛國戰爭及其的偉大,有必要將國軍作為抗日主力軍的事實公諸於世。 ) L5 K( m! {# P$ y) c
! N9 A" w' s: S+ b 這裡並不是寫抗日戰爭史,這些事實也只是國軍對日作戰的一小部份,如能說明、體現國軍是抗日的主力軍也就夠了。我們將選擇如下部份細細道明﹕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台兒莊大捷、武漢保衛戰、崑崙關大捷、長沙保衛戰、上高保衛戰、鄂西保衛戰、常德保衛戰、名揚中外的國軍駐印軍、滇西大戰、雪蜂山大捷、大戰日軍的中國空軍、英勇悲壯的國軍海軍、日軍在華陣亡將領名單、國軍陣亡師以上將軍名單、抗戰時期國軍三軍將士的座右銘 、國軍與侵華日軍大型會戰一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