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我诚心诚意的希望多看到老K的帖子,真的很希望啊,给这个论坛吹进了一丝新鲜空气,前所未有的新鲜
% x* ?) ^4 h) L3 }( r3 A! z; n- P9 Z! G2 V+ v1 C" z
你认真发出的帖子,我已经无从可回了,太完美了。
希特勒、雷德尔以及吕特延斯就算是笨蛋也不会笨得认为单凭卑斯麦、欧根亲王、沙恩、格莱四舰就能跟世界第一位的皇家海军来一场决斗!德国海军远洋舰队的战斗方针是派遣袭击舰游曳于大西洋,并对无护航和护航兵力弱的运输船队进行袭击,以封锁英伦三岛的物资供应。并且是要避开皇家海军的主力舰的围捕。要是拖延一天,英国本土的物资就储备越多。当时希特勒还要计划登陆英国本土呢。就要用不间断的方式勒死英国的海上运输。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本来就是玩捉迷藏的游戏。沙,格修好又能怎样?碰到皇家海军主力还不是多沉两艘。
沙,格最经过“女王的下水道”逃到了挪威
$ ?1 F8 o* n9 A, f' G( r# ^我感觉英国人在表面上很是痛心的样子
  t7 ]1 T! o$ _, U2 t( H仔细想想还是德国人最后说的对:作为战舰的军事价值,他们已经失去了
最后的战巡在网络上没有找到
7 I/ c5 h, D6 i8 N1 m' j; s具体作战没仔细说
1 g! g6 R2 W* X& H% H& O* \) K1 `但是分析沉没原因说的很好* v9 \" E, \- r& x
我感觉那文章说英国最后的战巡是胡德号是不对的7 d4 y( o8 q: H$ Y1 T
虽然声望比胡德诞生的早- F5 i" x6 j. I2 @
但是性能是胡德没办法比的

回复 1# 的帖子

   好 文 章 ! ! ! ! ! ! !
探索频道拍的片子里说的是俾斯麦号直接击沉的胡德号,里面采访了了双方参展的人员
那个片子的真实度早就被怀疑了,严重做假了........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俾斯麦被击沉和在卑尔根没有加油没关系。德舰前往挪威时多带了1000吨燃料,装在油桶里堆在甲板上,在卑尔根把这些油灌进油仓,因此离开挪威时俾斯麦号的燃料是满载的。* T9 E; k# P9 ?' L) U. S

5 ]7 e: z* p/ s2 A4 D7 u/ |俾斯麦号逃命期间确实吃缺油的亏很大,不过和没加油没关系,这是威尔士亲王的炮弹造成的。当然,德国主机的高油耗也“功劳”不小,如果俾斯麦装的是美国的高功率低油耗的动力系统,多半就逃掉了。+ M6 @7 U' x; [

& m. a: x8 W9 ]0 B[ 本帖最后由 vassiliev 于 2007-11-8 09:42 编辑 ]
应该说德国人对英国人既没有打舰队决战的能力,也没有中途岛海战的航空兵大战的勇气。把希望寄托于几艘强大的战列舰是不现实的,事实也说明,德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对英国的运输线的打击造成的破坏,远不如当时不被看好的辅助巡洋舰所造成的危害大,而且费效比很低。
BH-116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既然都说到这儿了,就不得不想起,如果Z计划完成了,那北大西洋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呀.....
皇家海军也会造军舰啊。所以即使Z计划实现,也不大可能改变北大西洋的海上力量对比。
原帖由 Ferrero 于 2007-11-9 11:21 发表
% k! B2 D) G4 g$ B, @+ G既然都说到这儿了,就不得不想起,如果Z计划完成了,那北大西洋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呀.....
本次元的希特勒不会允许这样的自杀行为出现
原帖由 半日光辉 于 2007-11-9 11:35 发表 / \. J4 l" E* Y3 C7 i1 K
皇家海军也会造军舰啊。所以即使Z计划实现,也不大可能改变北大西洋的海上力量对比。
  l; v* D7 ?1 r" V  p5 b! {# ^5 o" U/ H8 P; I, q
但北大西洋上演的海战应该会更精彩~~
俾斯麦的设计很好吗?个人一直认为此船总体设计落后(其设计脱胎于一战中德国制造的巴登-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最主要的缺陷就是“整体防御”,就是说船上任何地方安装了装甲,导致船只没有更多的排水量安装更大的武器。类似排水级别的美国战列舰配备9门406炮,日本同级别的长门级装备8门410炮,火力要高于俾斯麦一个等级。由于安装了过多的装甲导致船只重心偏高,干舷低,虽然横摇小,但横摇复原能力很差,高速几乎无法作大角度转弯。(这种船只可能只有在北大西洋才有战斗力。)同样由于“整体防御”导致关键部位防御不足,所以中雷时后部舵室轻易被击毁(还是剑鱼发射的450轻型鱼雷),导致主舵被卡住,无法正常航行。英国海军之所以用了那么大的力气才将其击沉,其实是因为战术错误,距离太近了,所有炮弹几乎都打到了防御最强的侧舷,防御薄弱的水平甲板几乎没有被命中过(打中了几发,全部早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