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其他不知道就43年库尔斯克大战之后德国乏善可陈,坦克飞机火炮等等陆军装备因为巨大的数量劣势而处处处于少数,虽有战术亮点可是战略上一直后退,元首所谓坚守到最后一个人那是海军陆战队可用的点防御,大陆军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何况又不是德国本土,这种分散的死守作战消耗了德军正面的兵力,导致处处薄弱,德军也没有拿得出手的预备队,尤其诺曼底登陆以后最后的预备队跑到了西线,德国根本就在空消耗,就看德国积累的力量能耗多久,毕竟小国消耗不了多久。- k4 x) A7 e9 A
1943年夏,库尔斯克,解决了德军几次大战保留的反扑兵力,可以说德军元气失去。
. S; \- B& P7 }0 m/ H1943年冬季攻势,夺回了乌克兰,击败南方集团军群,逃亡到巴尔干半岛,并没有什么战斗力。% s" _# [; f8 o' d8 {, R. q3 o6 f
1944年夏季攻势,一举打败了后退中的中央集团军群,消灭几十万人,德军正面的主力已经难以为继。5 A( ]* L! V$ [" V3 D! n
1945年柏林战役,失去中央集团军群的掩护,等于正面兵力需要重建,重建的力量包括12岁小孩。所以柏林就守不住,因为战略支撑正面的主力早已打垮。# L3 S+ i3 `# T; F1 A
德军乏善可陈。
3# 人猿 巴格拉季昂行动老实说我也想不通,德军最强最后的战略兵团,正面的主力(后面柏林战役拼凑的全民上阵不算,他们有许多客串军人)一下子就损失了20万以上的大军,装备武器损失无算,中央集团军群一下子就失去抵挡苏联的能力了。只能理解为德军的国力只能支撑德军战斗到这个地步了。当然直接原因不少,比如说希特勒越级指挥,希特勒当过班长,或许对于一战时期的阵地战有些理解,但是大陆军作战要的是机动灵活,就算防守战线也应该灵活一点,既然和苏联打消耗战,属于小打大,就更不应该浪战,轻易地搞什么与阵地共存亡,德国人本来就少。这些苦战多年的老兵也不可能补充。巴格拉季昂行动在1944年秋天结束,几个月后苏军攻打波兰,然后就兵临城下了。
在此之前的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冬季攻势虽然德军都后退而且损失不小,但没有战线崩溃,1944年夏季东线简直痛打落水狗。德军经营数百年的东普鲁士,还是波兰乌克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统统土崩瓦解。
6# galex 先把WITP和AE练好吧,而且这里就是讨论二战历史的板块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