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上甘岭 志愿军伤亡大的重要原因

一.上甘岭战役我军伤亡情况0 f, ?$ {5 X  X$ o

0 w& v9 W, Y# ~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阵地防御阶段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阵地攻防战。双方争夺的是志愿军15军第45师防御的597.9高地(美军称之为三角山)和537.7高地北山(美军称之为狙击兵岭)。此战役志愿军最终获得了胜利,守住了阵地,打出了国威军威。美韩军队在此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使美军从此彻底打消了向我军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企图。此战也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 \, `. |! D' D" d
( n. s2 ~! O3 E" P, U& U
但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也付出了重大伤亡的代价。过去我军公布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数字是1.15万人,这个数字实际只是15军的伤亡,没有包括后期投入作战的12军的损失。12军伤亡近4200人。所以,我军总计伤亡近1.57万人。' J' Y+ G) e( ?/ C4 [% P
% X: C$ @! h/ d1 {: b* H
过去,我军公布的上甘岭战役歼敌人数是:歼敌2.5万人。但美韩方面宣布的损失数字是伤亡0.9万人。即使考虑到美韩方面特别是韩国方面有意压缩伤亡数字这个因素,联合国军方面的损失恐怕最多也就是一万几千人,与我军大致相当。所以,这场战役并不象过去我们宣传的那样:志愿军以小的代价大量杀伤敌人,取得巨大胜利。  s& w- {; V) I2 K, h9 \3 B
) g) q4 V/ s. H' z
导致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过大的原因,除去武器装备、制空权等基本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或者说是志愿军15军的两个重大指挥失误:5 }7 h8 [, B% [# I
4 ^* H/ n* r$ T& ~9 U8 T. s) l
1.战前,没有重视韩二师投诚的李吉求上尉提供的情报,错判敌情,没有做任何防御敌军进攻的战前准备。8 }" H8 n& b+ f  E" v  T1 ^
. ]5 O5 q& ~6 r7 Q+ L
2.过于强调寸土必争,对于537.7高地北山一些不利于防守的阵地,没有及时地适当放弃。+ C% i5 @0 J3 \6 M
$ _7 A! q/ f8 `7 _! C: X

( o. k' ^9 e5 O( k3 ]" X2 E* p二.15军在上甘岭战役的第一个失误) \1 \1 q. p9 C' l- z6 W: X7 E

- ^- k$ n+ `: _# U& \+ k1.谷中蛟的叛变和李吉求的投诚3 F, z/ G$ ^8 q: g9 W: Q2 d- d

& m; ~  G# Y! L5 Q& V大家一般都认为,志愿军第38军在1952年10月进攻韩九师防守的白马山失利,是由于战前有一个叫谷中蛟的文化教员投敌,向韩军泄漏了我军作战计划,使韩9师事先做了准备,导致38军进攻白马山损失过大而失利。) G4 X/ W+ S* C3 R
9 R2 Q& b( v. q2 ]  {7 B
但许多人不知道或故意忽略了一个事情,在上甘岭战役爆发前,韩二师的一个叫李吉求的上尉参谋向志愿军45师投诚,也向我军提供了韩二师和美七师将联合向上甘岭发起进攻的情况,但这个情报却没有引起我军的重视。
. A+ A. O: Z3 Q$ b4 m/ y5 D. y. l5 E
' Y1 d0 Q5 M; n/ y8 D4 K- z当时,15军防守的战线包括平康谷地的一半(另一半由第38军113师防御)和五圣山一带。由于平康谷地便于美军发挥火力优势和重装机械化部队的优势,所以,15军把主力部队第44师(师长向守志)、29师一部和大量火炮配属在这一地区,做重点防御。而五圣山地区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防守这里的是15军的二等部队第45师(师长崔建功),配属的火炮很少。这里不是15军的重点防御地段。
; M$ O% D; d: [/ `5 H1 P5 ^4 q3 x4 f: J- N* ~
当李吉求上尉告诉45师美韩军将要进攻五圣山地区时,从45师到15军没有人把这个情报当回事。大家都觉得,美军不可能放着便于发挥自己优势的平康谷地不打,去打不易取胜的五圣山。所以,45师和15军根本就没有做任何战前准备。而且该师当时正准备向注字洞南山发起战术反击。
( s) k7 f& a5 o4 ?! A, @
' V0 Y+ |' L  t2 `% I/ f! V4 k# i- E' A8 Z
2.韩9师在白马山之战前做的准备工作
, o0 P6 I) N3 O5 W7 l4 n  V' [3 L
让我们先看看韩9师(师长金钟五,参谋长朴正熙)得到谷中蛟的情报后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吧:" G* m. }! ]; {3 R; H6 C- Y/ z
  K6 x; _" _/ B1 C
(1)首先,调集炮兵,增强火力。除了师属第三十炮兵营和第九重迫击炮连外,韩九师还在战前和战中得到了韩军炮兵第五十营、第五十一营、第五十二营和美炮兵第四十九营、第二一三营、第九五五营等9个炮兵营和两个坦克连44辆坦克的支援,美坦克第七十三营主力也从铁原向白马山驰援。8 e$ m9 j, E2 o+ J0 W! y) E& @

3 b8 g/ U% n* q8 s! l, U3 t+ z(2)师属炮兵群及支援炮兵群完成了对白马山北侧前哨阵地前方弹幕射击和对志愿军第一一四师进攻部队集结地火力突袭的计划和准备。
( N9 [# P, k5 B5 C& ~& G! n2 @; S% w" F9 w3 }1 d+ y
(3)全师投入战前准备,增派部队加强白马山防御力量。加固工事,以减少伤亡;深埋通信线路,保证战斗中有线通讯不受影响,前方阵地与后方指挥机关通讯畅通。
& O4 Z7 v$ C  Z  C
; `8 k7 M1 S, z(4)补充补给品和饮水,以保证能够坚持一周以上时间。& H2 n8 v; i; T3 N( x1 Q

5 U2 r0 T! ?1 K(5)调韩军第51团配属韩9师,增强步兵兵力。) n9 c$ g% [0 x. f6 Y  n
1 b% O1 m# {* ~+ x0 C" W$ \8 X! e
(6)美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也从10月3日(白马山战斗是10月6日黄昏开始的)起,出动大批战斗轰炸机向中国军队后方炮兵阵地实施集中轰炸。
5 Z; S. a; e! A8 z4 s2 v$ ~! P7 f7 d; O5 U9 c1 E. h  ^$ n) t

! M: V8 N1 B& g/ ^; ?# j看了韩9师的上述准备工作,大家对于韩9师能守住白马山应该不会感到奇怪了吧!9 h, _- g5 m) I7 x' P

/ C3 z  H& y$ D* Z由于志愿军45师在上甘岭战役前没做任何准备,战役打响后,必然要以付出重大伤亡和延续作战时间为代价才能守住阵地。* ]7 u4 W! {  Y0 N. O6 y8 c; O

+ N" J4 F3 E; g% h; Q( V: n, b4 Q
5 `1 |/ M/ F# \  w3.范佛里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C, c) Z: h+ }1 ^9 A# @: g( T. \6 X' g0 T3 X( l
美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佛里特选择进攻三角山和狙击兵岭并非象过去国内宣传的那样,是为了进一步进攻五圣山,将战线向北大规模推进。他只是想改变一下这一地段的防御态势,以伤亡两、三百人的代价,夺取这两个山头,争取军事上的主动。其作战目的是非常有限的。他的这个选择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是与美国国内及国际上的反战背景,及美国政界、军界高层不愿美军在朝鲜战场再出现大规模伤亡有密切关系的。所以,这个选择本身有违军事常理,但却歪打正着地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6 v+ j' x. [

6 \3 Z  ~* o: j# m$ h( p* d7 q# W! @; r. w* c
4.上甘岭战役第一天,志愿军前线部队没得到任何有效炮火支援,伤亡550人2 D* ^( _& f3 e/ c8 e

+ B1 H" T# I; }* r; X1 n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上甘岭战役爆发。美、韩军队以300多门大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向597.9高地(三角山)和537.7高地北山(狙击兵岭)进行持续轰击,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在一天时间里,向这两个山头倾泻了30万发炮弹和500余颗航空炸弹。
$ f/ ?# [* W  l3 f1 I3 y2 c$ N( Y/ V5 E  J& A1 w
坑道里的志愿军守备部队步话机在炮击刚开始就立即呼叫千米之外的448高地营指挥所,但步话机的天线刚刚架起,就被炸掉,在短短几分钟里,坑道里储备的十三根天线全数被炸毁,仍无法与指挥所沟通联系。而电话线更是被炮火炸得不成样子。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冒着铺天盖地的炮火前去查线,随身携带的整整一大卷电话线用完,还差了一截!已经多处负伤的牛保才一手抓起一头断线,用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线路,用生命换来了三分钟的通话时间,在营指挥所的一三五团副团长王凤书向坑道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此后,前后方便失去了通讯联系。- [0 s4 |5 @, p: G' ~$ n6 R2 Z1 I
  V) @1 x+ I7 S( Q8 X" v
597.9高地由两条形同V字的山梁组成,又像是个三角形,所以被美军形象地称之为三角山。三角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进攻该高地的是美7师部队。
9 X; g& [/ Y- u" Q+ a. G5 k& Y' c; V
537.7高地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韩军占领,北山则在志愿军手中,即537.7高地北山(狙击兵岭),狙击兵岭地形构造简单,易攻难守。进攻狙击兵岭的是韩军第2师。% X$ X8 h9 @( j! Y$ e* E8 b1 Z

" [  [$ T1 u4 ]  u2 D6 S( M五时,美韩军经过一小时炮火准备后,步兵开始冲锋。
8 ^) o, v9 O/ D5 t- v" B. D5 }
0 j  u. Z& _# v# g  M: y9 H( u我国五十年代拍摄的电影《上甘岭》中有这样的情节:: [. `5 w3 f) @2 m

' V  v+ }6 M# P9 l9 F7 b/ ~  g张连长带领八连刚从七连手中接过阵地,美军就发起进攻了。面对满山遍野的美军,八连步话机员紧急呼叫“张庄、张庄,我是李庄,我是李庄,主峰阵地快来炮火,快来炮火!”不久,我军大炮隆隆作响,炮弹覆盖了进攻中的美军人群,美军尸横遍野,攻势顿挫。但不久,我军炮击停止,美军在督战队的威逼下,重新发起进攻。我军战士纷纷叫嚷质问“为什么不打炮了?”张连长只好对战士们说“没有炮兵支援,我们也一定要把敌人打下去”。 于是,老排长趴在岩石上将手榴弹一颗颗、一束束投向敌群;张连长亲自操重机枪向敌人扫射;战士们端着爆破筒与冲上来的敌人拼命……。9 c) ]! g( v8 p8 i

, u8 O4 z2 P$ t; C2 ]实际上,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前沿阵地的步话机由于所有天线都被炸断,根本呼不通后方。45师师部与前线部队的联系完全中断,对敌情我情一无所知,战斗打响8个多小时,前沿部队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炮火支援。
7 m" g* B! C  f- K
1 a& ~5 k* u) R" t; y% [当时志愿军支援上甘岭方向的火炮只有3门105毫米榴弹炮、6门75毫米山炮、6门90毫米加农炮和12门迫击炮,炮弹储备也不足,根本无法与美军300余门大口径重炮抗衡。
  ^) T& f# ]0 G8 m0 y8 M7 l5 i1 `1 w" I1 Y8 J0 M) R
据守两个高地的志愿军135团两个连又一个排只能凭借步兵武器顽强抵御敌人的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将战前储备的弹药消耗殆尽,共发射了近四十万发子弹,投掷手榴弹、手雷近万枚,打坏10挺苏式转盘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
! X1 F0 e; P: q# _- v' R; b5 v% k5 a% Z" J+ m
这与韩9师在白马山之战的头一天,以密集的炮火层层阻击38军进攻部队、阻滞志愿军向高地的冲击形成了鲜明对照。8 L1 x% Q' H* G+ Z/ c- }& D

2 p' p4 _, }# I6 V  n1 ~美7师投入了第31团第1营和第3营进攻三角山,每个营进攻一个山梁。战至黄昏美军付出惨重伤亡,只占领了部分阵地,没能全部占领三角山。
$ v7 Z  x: Z/ p" s) o
9 E  b% q! i2 R( M7 k韩2师三十二团以一个营分三路猛攻狙击兵岭,至下午二时,志愿军仅存二十余人,退守坑道,狙击兵岭除9号阵地外的其余表面阵地都告失守。) H/ q9 j2 B1 x& C0 A. ]4 R

3 _8 P+ b; i$ P& ^" l直到黄昏,45师师长崔建功才得知上甘岭前沿的情况。听说前沿两高地丢失了多一半阵地,崔建功立刻命令135团组织反攻。
  y7 x9 U5 `3 [. T$ u) \/ t- {' Q/ W; ^  Z3 G: V
135团四个连的反击部队,晚十九时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原计划采取偷袭,但被美军发觉,随即改为强攻,美韩军立足未稳,顶不住志愿军生力军的冲击,经二个多小时的鏖战,反击部队就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全数收复。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就牺牲在这次反击战中。
- m) @' F$ A$ c2 L- P5 _) V4 l$ |, P8 K- s; J
上甘岭战役第一天作战,第45师伤亡550人,美韩军付出重大伤亡但一无所得。我方公布这一天歼灭美韩军1900人。这个数字明显高估了敌军伤亡。美军2个营进攻三角山,每个营编制人数1050人,一般美军比较忌讳全建制被打垮,所以伤亡三分之一就要撤下整补,两个营美军2100人,伤亡三分之一应该是六、七百人;由于狙击兵岭地形简单,韩2师进攻部队伤亡应相对小些,估计四百人左右,所以,美韩军第一天在上甘岭的伤亡应在1100人左右。
. g; s6 V* e7 q5 F1 D( K2 `, `: @% U3 `
有人可能会说,敌军伤亡比我军多一倍,这个战果不是挺好吗?
" `5 Z/ }( ?6 r! j% i, o/ O8 X, s( ^3 @5 W$ x1 k
这个战果当然不能说不好。但我军是在筑有坚固坑道工事的阵地上,凭险抗击敌人进攻,战前也正常储备了大量弹药,敌军伤亡比我军大应属正常。由于守备部队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仅凭步兵武器与敌作战,结果一天之内,人员伤亡殆尽、武器弹药基本打光,阵地大半丢失。反击部队匆忙投入作战,没有炮火掩护,不熟悉阵地情况,反击过程中就有很大伤亡,夺回阵地后照样得不到炮兵支援,随身携带的弹药又有限,如此作战,势必我军伤亡会大规模增加,阵地丢失越来越快。而敌人则越打信心越足,伤亡相对越来越小,战果不断扩大,直至全部夺取两个高地。$ K% a+ w0 O5 {' `

* a3 C( q* g, a. y  _' Q如果我军预有准备,守备部队能得到炮火有力支援,战果就会更大,敌人很可能根本攻不上三角山(肯定能占领部分狙击兵岭),我军就可以更加从容地为阵地补充人员、弹药、饮水并组织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反攻狙击兵岭。敌军伤亡巨大,战果全无,必然信心顿挫,后面的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d' M4 c. \! ?* K  n
( @4 P4 u' d  I

7 Y; ], U* c) }+ d5 g! |5.上甘岭战役前7天作战,志愿军伤亡4000人,失守几乎全部阵地: n, w8 f6 K! ^5 `' D/ b! W

: h) c6 I0 e9 K15日,不甘心失败的美韩军继续投入部队进攻上甘岭,第45师也继续投入部队反击敌人,争夺阵地。
- f! [/ e) T3 ^! n; c7 F4 c$ {3 b# X" \" c& h. P2 L2 x( n
16日,美韩军继续猛攻不止,四十五师先后已有15个连投入战斗,15军军长秦基伟这才作出决定:+ Q/ x# T  o- Z9 L' w
& Q- I& i% T8 x# |
(1)四十五师改为主攻,四十四师则改为助攻;3 b. P% G9 h- {9 m: X3 A7 e
) n  M9 X+ p5 j7 ]3 A
(2)军、师组织火炮向上甘岭机动,并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0 f& N3 h3 Q+ b  @, T
3 R1 o* g3 h1 l* [8 D
(3)建立后方供应机构,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储备的弹药外,另为一线部队每连增加配备8000枚手榴弹,三个月的补给品储备量,并积极组织向坑道补充弹药、食物和饮水。0 ]4 K: v; }! V% u+ U

( G' `) O; t* A* m0 g6 o' p# O这些本来应该战前做的准备工作,在开战两天后才开始着手进行。
2 G, ], `1 k. T2 n1 p, _  Y/ C& V9 z: l2 B0 x" j* V# G1 R
但15军防御重点的转变不是马上能够见效的。10月18日,美七师第17团和韩二师第17团,依托已占阵地,全力攻击,四十五师守备部队终因伤亡惨重,后援不济,被迫退入坑道。上甘岭表面阵地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全部失守!
0 ]' T  N/ o( Z- X9 M  I
& K) }- @' v1 `" r. J& B) b2 o, |- E, [19日太阳刚落山,十五军集中46门90毫米以上口径重炮和火箭炮第二零九团的全部24门十六管132毫米火箭炮,对597.9和537.7高地实施猛烈炮火准备。这是上甘岭战役开战以来15军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炮击。这次炮击极为成功,一举摧毁美韩军75%的防御工事。
% T7 h2 n4 s8 F" S5 \- y. r+ `9 F% p5 [8 {
炮火射击刚一延伸,45师步兵随即开始反击。战至20日凌晨,反击部队全部收复三角山和狙击兵岭。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在反击597.9高地0号阵地时牺牲的。
8 f2 {1 p7 D5 X
% i  [7 X4 h* r0 s9 m. ~: i20日白天,美韩军在300门重炮、几十辆坦克和大批飞机的支援下,再次对两个高地发起持续不断的攻击,45师连续作战7天,已先后投入26个步兵连队,伤亡惨重,已无力再战,只得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除597.9高地一个山梁上的四个阵地外,其余均告失守。. D. K. o% F$ Y
; B+ r3 E8 I1 f' D8 x) U
20日晚15军参谋长张蕴钰赶到四十五师师部,听取作战情况报告,这才得知:45师除133团伤亡较小,还有近千人外,134团和135团总共只剩下二三百人,全师步兵伤亡超过3500人,各营机炮连分散配属到步兵连,无法统计伤亡。全师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营了。(如果考虑到机炮连损失及运输、救护人员的损失,45师伤亡应超过4000人。)% W% S( C$ P( I- T3 N

! _1 E$ P# g' v& g/ B7 B秦基伟知道这一情况立即在军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决定从军部的直属部队和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四十五师。鉴于四十五师已无力组织反击,便改变战术,以坑道斗争与小分队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疲惫敌军,为主力调整部署准备大规模反击赢得时间。秦基伟呈请第三兵团为45师补充4000新兵。
- j4 M8 }( l% \/ N3 j9 A
. B- i9 d1 n) z( {9 Z- ?据我方统计,这七天我军毙伤美韩军近7000人。这个数字肯定高估了敌军损失。美7师是在10月25日后撤整补、由韩2师换防的。据美方统计,美7师在三角山共计伤亡2200人。当然,这个数字肯定没有包括编入美军中的韩军损失。当时,美军中固定配属的南朝鲜人占战斗部队人数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此,美7师中韩国人的伤亡应在500人左右。由此美7师总计伤亡应是2700人。这个数字也符合美军伤亡三分之一就要撤下整补的惯例(美7师步兵大约9500人)。韩2师在狙击兵岭的损失与美7师的损失应大体相当或略少于美军,所以,美韩军在这7天里的伤亡应不超过5000人。9 M6 b% V+ \. M; m! [* v* k/ N

8 Q: D. t' @+ T4 R9 s; t由于我军战前没有作好准备,开战后很长时间里炮兵没有给予步兵有效支援,因此,在前七天的战斗中,尽管45师给予敌人大量杀伤,但自身也伤亡近半,阵地大部分丢失。
% k" D7 z8 j: o4 I- O7 ^9 R: C. c3 o* k$ g4 Z7 i
) ]4 {* ?( \7 I2 n$ y7 p4 a
6.加强炮兵力量,增加29师2个团和12军31师部队,15军准备大反攻+ Q, S# P5 W: g/ Z( C4 A3 l
  b& M4 \# E5 F
10月25日,15军决定集中兵力先对597.9高地实施决定性反击,力求全力恢复表面阵地,反击成功后争取巩固,然后再争夺537.7高地。二十九师八十六团和八十七团投入上甘岭作战,必要时动用配属给十五军的十二军九十一团。
& E* B( [7 U2 S1 i; \5 p& x9 w9 E+ ]5 f) u
三兵团司令王近山判断上甘岭作战已发展成战役规模,十五军已无力继续下去,不仅要用到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还将会使用到九十二团,就指示十二军军长曾绍山预作一些参战的必要准备。并从其他地区抽调67门大口径火炮,加强上甘岭的炮兵力量;还调来了一个高炮团,加强防空火力。
  I$ Z" w  t, j8 L+ }0 S; d6 x
  M2 B4 P# g' c, x7 u: W) D+ z志愿军后勤部负责保障供应,以每门炮500发炮弹的标准准备十一万发炮弹,组织运力昼夜抢运,总部后勤部留作机动的两个汽车运输连也投入上甘岭的物资运输,对十五军的需要,全力保证。4 ~" ^& `3 `- @* F/ W5 T2 M7 s

2 d. _; L& G( f7 p! o# _  v$ d7 v1 K从28日开始,十五军就以无后坐力炮对597.9高地敌防御工事,实施预先破坏射击,再以迫击炮轰击阻止美军修复工事,为30日的大反击创造条件。, W3 {! f4 W2 v1 v. b, _
1 M" W# C0 a' s0 m

0 U9 x0 o$ X* t7.10月30日,以志愿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炮战为开始, 15军对597.9高地实施大反击
+ Y7 y2 ]. ]3 ?4 ]3 Y; T- h" O9 h, M: r& V: ~; K  a
10月30日中午十二时,十五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日落时分才沉寂下来,韩军爬出隐蔽部抢修被毁的工事。不料一个半小时之后,十五军的炮火又突然开火,对高地进行了五分钟的炮火急袭,接着开始炮火延伸,韩军急忙进入阵地准备迎战,谁知志愿军的炮弹猛然又回落在高地上,这么几次真假延伸射击,高地守军的伤亡已经过半。二十二时,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进入阵地对敌纵深炮兵阵地和二梯队集结地区实施面积射击,几乎完全压制了敌纵深炮火。
! A! N9 c) d3 B# I, R- j4 h6 K
这是志愿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炮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体现了志愿军的炮兵经过连日的战火考验,终于逐步成熟,炮火的运用合理精熟。与美军在火炮数量上的对比从战役初期的1:10缩小到1:4,炮火组织指挥上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与10月14日开战时炮兵没能给予步兵有效支援形成鲜明对照。
) F7 z: G: R6 z' {: s" @# t: G3 _$ {6 Q2 Q9 F0 x# ^
10月30日二十二时二十五分,四十五师和二十九师出动十一个连,其中坑道部队三个连,发动了决定性反击。战至10月31日凌晨二时许,反击告一段落。尽管没有恢复所有阵地,但主峰和1号、7号、8号、9号等主要的阵地都已夺回。韩军担任守备的四个连全部被歼。
" ]3 Q7 |4 F/ o5 K( R) x, D* h* P$ M$ V6 z% B2 U
反击部队迅速就地组织整编,投入防守。并请求速送手榴弹和手雷,志愿军总部马上从相对平静的西线部队调集了144卡车的手榴弹、手雷和其他弹药,四十五师的后勤人员千方百计搜集了2000个麻袋,火线运输员乘着天亮前的短暂黑夜,突击将这批弹药和麻袋送上了高地。* X3 b) b# z+ m- c% z* {
+ G% q- y* h9 X# X% ^0 \' V; D4 y
* \" |! W( \& G4 G
8.从10月31日到11月5日,联合国军反攻6天,再没有占领过三角山
/ F5 t- I2 L; a/ `0 \3 }3 M* @: \- V  t
10月31日天刚亮,韩二师31团和埃塞俄比亚营就联合对三角山发起反攻,志愿军反击部队顽强防御,经过整整七个小时的恶战,敌军被打退。埃塞俄比亚营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只参加了这一天战斗,就伤亡657人,占全营人数的一半以上,丧失战斗力。韩军第31团也损失惨重。597.9高地主峰依然在十五军手中。十五军创造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弹药日消耗量的最高记录:子弹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发。- k) N' l0 W! [2 h, A' ]
. T) d* @( i' c( {1 ?6 m8 d
11月1日,韩9师30团反攻三角山,激战一天伤亡惨重,一无所获。
! Y; J5 M. ]: D' I8 D
  j) Z3 u3 U1 R% U+ l志愿军步炮协同日趋完善,各阵地上只摆几个兵,边打边补。主峰上一下就摆了三部步话机,呼叫炮火,指示修正目标。没等敌人接近阵地,十几门迫击炮一顿炮火就把一次攻势粉碎了。8 |- T5 V* i5 c/ s6 T* H  l8 c9 O

4 {2 {7 Z  Z; D2 F# }5 {当晚二十九师八十六团的两个连发起反击,将597.9高地其余阵地全部恢复。
+ P& d, E' J( C# i" u* M
# B' U$ i9 U0 b( G2 w11月2日,美军第187空降团反攻三角山,韩军一部配合进攻。15军部队由于伤亡惨重,已无力坚守全部阵地,志愿军12军31师91团投入作战。激战一天,美韩军被击退。& o  p) a$ K9 }/ _- A  \# o

0 t, J& D1 z  g$ m4 _/ d( M( T) Y11月3日,91团部队继续投入三角山作战。美韩军队没能登上三角山任何一个阵地。& W/ H0 O  u$ W: M! i6 G
/ c7 x8 c2 Q6 K: z) f" ]0 w
11月4日凌晨四时三十分,91团团长李长生先机制敌,组织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向敌军进攻前的集结地域进行齐射,美韩军攻击部队遭到沉重打击,伤亡惨重,只得重新组织兵力,这天的进攻直到中午十二时才开始,而且攻击强度明显减弱。/ g% B# F2 G3 ^( z
% `6 @: K1 ~  c& X# [
11月5日,12军31师全面接过597.9高地防务。韩军以韩2师31团主攻,韩9师30团一个营助攻,在志愿军顽强抗击下,徒有伤亡,下午十五时就草草结束攻击。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孤胆作战,一人毙伤韩军280余人(我方数据)。1 J4 i! u: a7 `5 {: z" _

# Z( `" d, a2 F0 p) p. [敌军至此停止了对三角山的进攻。
0 k7 E5 k6 T2 k" D" O/ A4 i
& [; M: D; f/ ?9 D# x% G5 @11月6日,美第八集团军新闻发言人向新闻记者坦言:“美军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确实失败了。”这一天,刚巧是美国新当选的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就职的日子,9 }" j% I: K* y; L: c) h4 W2 w: n% s

$ v) b% V/ z. w. D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又是七天时间。在精心准备和强大的炮火支援下,志愿军夺回三角山,并打退敌军6天的反攻,歼敌5000人以上,牢牢地守住了三角山。, X) i- s- ^6 {) C. V: _  J

' }  U, I- ]/ L4 j: P3 i& W关于这7天作战美韩军队在三角山的伤亡人数,由于我方的数据高估较多,美韩方面的数据不全,故只能根据某些已知的确切数据进行估计:
' p8 K8 z6 O* ~
8 n9 T! G+ s; |8 \6 z10月30日,韩军4个守备连全军覆灭,估计伤亡600人;
% h9 Y) l$ ]+ M: i8 ^
7 n  g% L9 o3 {' p5 I5 S10月31日,埃塞俄比亚营伤亡650人,估计韩31团伤亡550人;  m: l# a, P9 d. j' ?

: n3 q$ Q$ w* k从11月1日至11月5日,估计平均每天敌军伤亡700人,共计3500人。
' g9 `+ T& G/ V4 f
5 ]6 G( N! N$ m这七天美、韩、联军在三角山伤亡总计5300人!
& r5 W* o4 i" O9 t: t& Y: L) Z0 E2 s! H2 E- t6 n
也就是说,这七天联合国军在三角山的伤亡就相当于上甘岭战役头七天美韩军在两个高地伤亡的总和。但结果却截然不同,美韩军再也没有占领过三角山高地,并最终被迫停止了对三角山的进攻。
: N- u' E+ P- L# }) ^7 n
! }+ Q% E1 I# L: R7 r6 G  W
/ V2 M! ~* Y0 M! R& M: @0 ?9.秦基伟检讨:对敌人用这样多的兵力进攻五圣山,我们未估计到。第一天炮火未能支援战斗……
* ~  X4 p! h, |6 S# m
! ]/ S* a' O: {- @) X1952年12月初,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后,秦基伟在15军战役汇报会上检讨说:“我们准备工作上有漏洞。对敌人用这样多的兵力进攻五圣山,我们未估计到。我们准备应付敌人三至四个师的进攻是在西方山方向……二梯队投入仓促,第一天炮火未能支援战斗,如果我们预料到敌人的进攻方向,那么敌人第一天就爬不上来……”
! E3 c0 i2 h/ q% F
4 |, T* b& ?9 s8 M3 t& l
1 n& F0 X' x9 t3 h# g三.15军在上甘岭战役的第二个失误
/ e* ]( Q( [# J- a8 }9 C2 c/ v! t
% z' J3 g3 L5 u) n8 E1.易攻难守的537.7高地北山(狙击兵岭)1 N4 F! Y9 e  n7 V
) ]) c3 Q+ }; ~, @( V# u& Y- F( k% @
与597.9高地(三角山)不同,537.7高地北山(狙击兵岭)地形构造简单,而且不是一个单独的山岭,它是与美韩军占据的537.7高地主峰(南山)连为一体的。志愿军在狙击兵岭上设有九个阵地,编号为1号至9号。其中7号和8号阵地位于与敌军占据的537.7高地主峰相连的山梁上,最前沿的8号阵地距敌阵地只有50米,敌人居高临下一个小跑就能冲上8号阵地。敌军还可以从注字洞南山和537.7高地主峰对我军北山阵地进行火力压制。所以,狙击兵岭易攻难守。尤其是要想守住全部阵地非常困难。
0 b9 ^( q# j. q& U; \- U$ }
4 [; t4 i# y& S" V0 J0 }! J) |' F: s  A1 C9 N; [7 C+ q
2.15军在10月20日之后对537.7高地北山的反攻$ H% I# k5 k$ D( H- z/ v, _

: s# a2 r4 U/ E4 [; o' y' L10月20日,15军对三角山和狙击兵岭的第一次大反击失利后,并没有完全停止对这两个阵地进行小规模袭扰性的反击。从21日至29日,为支援坑道部队,伤亡较小的45师133团先后以二到五个连不等的兵力对537.7高地组织过七次反击,曾三次夺回了全部阵地。但反击部队由于后援不继,都没能守住夺回的阵地。10月28日后,133团为配合对597.9高地的大反击,在军师的几乎全部炮火都已转到597.9高地的情况下,仍不断组织对狙击兵岭的进攻。至30日,该团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连可投入战斗,仍以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停顿发动进攻,以牵制敌军在537.7高地的力量,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增援597.9高地。
3 f* I1 w6 n9 Q) i3 o
/ X  j* y' j& ?; f% q1 ?. h9 U0 w10月30日45师对三角山大反攻后,15军第29师87团接替133团继续对狙击兵岭进行小分队袭扰争夺性质的反击。前一阵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瞎子背瘸子----这样的军队不可战胜》(《一个志愿军落后士兵的恐怖战力》)讲的就是11月4日87团某营5连战士薛志高、王合良在反击狙击兵岭作战时的英雄事迹。: K1 U( O/ c8 i- c6 X# h
, s- \* C' T. s' I( G
87团的反击同133团一样,也没能守住狙击兵岭阵地。
5 p+ ?5 k9 {% ~. ?( r
. d3 N, P( m9 \4 B3 @3 y! J6 b; q- [: ], h6 Y5 H% V7 B$ ?
3.597.9高地之战结束后,战役重点转到537.7高地北山,12军31师部队参战
6 w( P( B) S) y" z/ ^- i! i
5 a2 {9 k! i: W; ^7 X  p+ Z* q+ {- M11月6日,美军宣布进攻三角山失败。我军战役重点转移到了537.7高地上。( p) y8 k+ Y4 a" w% G* g  F+ X4 F

1 s) v  F! b" l* t8 G# x11月8日,12军31师92团到达上甘岭。秦基伟只给了三天的准备时间,计划11日发动反击。
' V: q; U- y% k- A4 o' D9 L: Y( E/ A' g" ]/ i3 r+ E
11月11日下午16时,近百门火炮向敌阵地发射炮弹万余发,创造了战役期间每小时发射炮弹的最高记录。炮火准备刚停,92团在弹药不足(被15军反击基本用光了)、地形不熟、准备仓促的情况下,以一个营又两个排的兵力冒着纷飞的雨雪发起了进攻。仅一个多小时就完全占领537.7高地,与15军留守坑道的部队会合。由于反击时在狭小地域里投入部队过多,因此伤亡较大,共伤亡300余人,占反击部队总数的60%。
2 P. R: {0 @# j) U; Z" E: B) f9 C3 m1 w* G; D8 r
11月12日清晨,韩军第二师三十二团就开始了反扑,92团北山守备部队在几乎没有防御工事的条件下应付敌人三面火力(正面进攻之敌、注子洞南山之敌远射火力和537.7高地主峰之敌远射火力),很多战士是利用炮击的弹坑来躲避炮火,鏖战持续到下午十七时许,92团只掌握着1号、6号和9号阵地的各一半,而付出的伤亡又高达300余。2 ~% K) U3 Y' d* e$ O
% y3 ^6 J' ?2 @+ w$ ?) ]# j- z
11月13日,九十二团继续依托着三个都只有一半的阵地,顽强坚守,激战一天,投入战斗的两个营已伤亡惨重,难以继续作战,只得将正在担负火线运输的二营调上来,二营原是为了保证反击作战急需的弹药而被抽调去进行火线运输的,武器装备都在后方统一保管,只好用伤亡者的武器和战场上搜集到的敌军武器匆匆装备起来,当晚对537.7高地进行了反击,除了7号、8号阵地外,一举将其他阵地都夺了回来。12军副军长李德生鉴于92团已经伤亡了1400人,不愿将该团全部打光,命令92团将阵地移交给93团,撤下来整补。! s( C) b* R. F7 {( i

& p4 G$ C, m" ^' m* m* T93团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朱德警卫团”, 抗战期间的1941年11月,为保卫黄烟洞兵工厂与日军激战八昼夜,将来犯之敌击退,因而荣获“黄烟洞保卫战英雄团”的称号,是十二军的精锐团队。- E- d6 z7 i& f0 _- R
6 U5 ^& B, k& p) q% {1 M
11月14日,93团二营三营全部投入537.7高地作战。激战至11月17日,93团的两个营因伤亡过大,丢失了五个阵地。当晚三营参谋长赵小山亲自率领四十余人组成的突击队,全力奋战,也只夺回了三个阵地。7、8号阵地仍沦于敌手。
5 v7 x$ G5 s* c4 C& \# m% P6 B; u! @0 W
至此,三十一师总共投入五个营又一个连,激战七天,仍没有保住完整的537.7高地北山。
! }/ ~2 ?; R8 J! W# e& n% s2 \' \! c
( O, G7 q7 [* V% f+ g
4.15军在537.7高地北山争夺战决策上的失误5 k# e1 ^+ {7 i4 T

1 a' F- |. I( m) ~* n+ Q早在10月23日,第三兵团司令员王近山就曾让秦基伟仔细考虑,对597.9和537.7北山这两个高地是继续打下去还是放弃,做最后的决断。秦基伟经过开会商讨认为,尽管我军伤亡巨大,但同样巨大的人员伤亡对于后备兵员枯竭的美军而言无疑是致命的,现在正是双方比意志比韧劲的关键时刻,而且上甘岭已经成为全朝鲜的焦点,需要十五军坚持下去,直到最后胜利!
. m2 U; U2 Q9 L* _1 {$ r0 P3 z, j9 Z8 K
但是,志愿军上上下下对于韩军作战能力的提高却没有料到。第五次战役之后,李奇微让美军教官对韩军进行轮番训练,各师团轮流开进训练中心学习战术技术。自1952年起在美国的支持下组建了新兵训练所和陆军训练中心,所有新兵都必须经过九周的军事基础训练才可编入部队,而班排长都必须经过训练中心严格培训才能任职,战斗力比朝鲜战争初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即使是刚补入的新兵也都因为经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具有基本的作战技能。而且,韩军是在本土作战,后备兵源充足,上甘岭战役期间,韩军除投入韩2师4个团、韩9师部分部队外,还补充了韩军第105编练师和4个新兵联队。% m, O+ P2 f! G8 D/ N
. B2 y; t% n$ p$ v
在狙击兵岭争夺战上,由于韩军在火力上占据很大优势,后备兵员充足,不怕与我军拼消耗。注子洞南山和537.7高地主峰上的韩军都能为狙击兵岭上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狙击兵岭的地形又不利于我军防守。所以,韩军一直信心十足地与我军反复争夺狙击兵岭。9 Q0 |1 `' n! C4 k/ P
0 R& b3 o$ M+ K7 _9 p. W, U* K' s
15军在三角山之战结束后,就应当根据133团和87团反击狙击兵岭的情况,果断放弃全部收复狙击兵岭的打算。
! y6 q" ]# }- g! ~) X) C: O4 j
. e; U6 f- r- G7 |% ]如果上级领导层不作决策,基层部队为了部队荣誉,当然要不惜代价夺回全部阵地。电影《上甘岭》里张连长带8连残部奉命撤回坑道,7连指导员不了解情况,愤怒质问张连长“我交给你的阵地呢?你给丢了!可耻啊,张连长!我们连长、×排长…都牺牲在阵地上,你怎么向他们交代?”
# r+ i9 A7 M3 e* C" V0 e: J2 d" @* w: A/ ~8 C& {& u
出于部队荣誉的考虑,15军一直坚持对狙击兵岭寸土必争。最后,是12军副军长李德生结束了我军在狙击兵岭“投入部队收复阵地――伤亡惨重丢失阵地――再投入新的部队”这一恶性循环。
- E6 g# @& X% Q# Z+ S7 |6 i
& X+ R0 W% f: s1 T/ O% q, ^
  d+ X" \* \8 F6 N6 b3 n5.李德生决定:7、8号阵地不放部队,用炮火控制它
% ?1 U/ m, R( P1 G5 Q: b
- q( k3 e; h3 C- `537.7高地北山的7、8号阵地,距敌太近,无任何军事价值,也无任何坚守条件,根本不能摆兵,摆上多少死多少。光是在这两个阵地上与敌同归于尽的志愿军英雄就有十几个。
9 B: {0 N! O( R/ j% k( d7 R0 V4 ^2 }! E
12军副军长李德生决心改变这种恶劣守势,不再继续为这两个阵地流血。) I0 H8 K; u9 ^: k
. _6 w$ m, U5 H: h' C, o" F8 ~3 C# \  s
11月18日凌晨,12军34师106加强团(4个营)从93团手中接过537.7高地北山防务。106团上阵地前,李德生专门指示:7、8号阵地不放部队,用炮火控制它。7 r0 Y5 Q* D0 D. A# x

# x/ n1 o& l# ^) |18日一早,韩2师向我军6号阵地发起进攻,到19日晚,韩军夺取了6号阵地。20日下午,106团反攻又夺回了6号阵地。3 y# k4 K9 q& t* `, S
/ F( G6 v+ H4 K- S' O# m" ~
经三天激战,首批上高地的106团三营伤亡600余人,已经连一个完整的排都没有了。团长武效贤只好将二营调了上来。
! c  h- `# z5 D, E
! R% {; a7 S, h8 J& G# o" V2 t7 j( T! r0 Y2 j
6.武效贤的新战法
! q1 E& @% m9 u6 Q1 c8 n6 M$ a7 u8 L) z+ i
106团团长武效贤,12岁参军,26岁就当了团长,是12军最年轻的团长。在他任营教导员时,营里就出了闻名全军的“爱兵模范”王克勤;在后来当副师长时,又发现了训练典型郭兴福,并总结出“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推广。$ ?3 u9 r: E# V: {' ~
3 A* Q, `  Z5 i5 K8 o1 O5 y
武效贤见目前这种打法伤亡太大,就向李德生请求改变战法,武效贤提出的新战法有两条,主要目的是保存部队:$ C. N( g5 g' G* U: x$ D; f" t8 g
6 z2 x. v5 i* v0 k) x
(1)在整个537.7高地北山,只有山脚下的两个屯兵洞没打坏,总共可以屯一个加强连。但离山顶还有五百余米的路程,在敌猛烈炮火下,每次部队向山顶运动,通常有一多半人就在这五百米路程上伤亡了,他建议在这五百米的路线上,每五十米挖一个防炮洞,在距山顶二十米处再挖一个能容纳一个排兵力的坑道。这样,部队沿着防炮洞进行蛙跳式运动,最后在坑道里集结,阵地上伤亡几个,就从坑道里补充几个。一个排一天都打不完。# _; f  O* W; X+ u0 g9 Y" O/ ^
! x- {) n! x& I! W6 M" j' F
(2)改变过去分兵把口,处处摆兵的僵硬战法,集中兵力固守最重要的2、6号阵地,其它次要阵地,白天用炮火控制,夜晚用小部队伺机反击。
. F* I9 K: ~' l6 M# g
* y2 Q( v) h" Z7 i6 T) Y李德生采纳了武效贤的建议,给了他一周的时间修筑工事。
1 ~+ ?9 l, _5 o, d6 m9 V
$ T( n- V. [" _( x! Z& }& z106团在12门榴弹炮和40门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冒着夜间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突击修筑工事。经一周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几个主要阵地上挖掘了七条坑道(共长37米)、十二个屯兵洞和五个防炮洞,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防御体系。% K3 e( q/ o% ?& k

7 r3 l( p2 u* {! c* d; ?由于采用了新战法,106团的伤亡大大减少,从容地巩固了阵地。2 X4 P% i. A4 t( M
0 R, l+ [' p0 v1 c
11月25日,在上甘岭前后打了40多天的韩2师,伤亡惨重后撤整补。由韩9师接替防务。
* S/ ~% [: a$ y0 t. o6 e  j* Q0 y! D; f. ~
而106团则越打越活,小股部队频频出击,打一把就走,捞一把就撤,绝无规律可循。
2 V' F. P5 n9 H) p' N8 d# K: G* r/ b: `9 S* H' l) f' _. c3 O
12月3日,韩9师对狙击兵岭2号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经一天激战,韩9师力竭而退。这一天的战斗,可能是韩军最后的赌博,经此一战,韩9师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进攻。
# [' S' U/ S: A3 L# S
3 N: ^% z- \8 B6 K# v; ^. T12月15日,106团固守阵地28天,顺利完成使命将537.7高地北山移交给15军第29师。5 s2 H* e" N* t9 h1 w1 G; d

( U# j! ]7 B6 x* d& C  y
1 a3 l/ _5 o" p1 o7.志愿军最后究竟守住了狙击兵岭几个阵地
9 U2 ^8 a! P6 `" j3 m% }$ S5 `. N1 K/ w  D$ x; s
长期以来,我们宣传说,敌军在上甘岭战役中除了占领我方前沿的两个班阵地外,一无所得。
" o0 V5 w, w/ l9 ^% Z  I, R# l% P+ `* X/ X  M9 U
这两个班阵地,毫无疑问就是狙击兵岭的7、8号阵地。但除了这两个阵地外,我军真的完全守住了狙击兵岭其它所有阵地吗?7 o8 F2 k3 Y! F. D. ~

: ?% J, ]: x) K答案是:不见得!; h0 O+ v$ d) N" ~2 L( v" s

' W& f7 A5 }" z2 J) C  P我们再看看《韩国战争史》是怎样写的吧:/ m: \" F* c% d: H% a$ a

, [8 a, U. |: Q$ |- U" }2 t“第二师在狙击棱线(“棱线”是韩国人的说法)进攻战斗中,虽然未能夺取敌人的Y高地(即537.7北山4号阵地),但攻占了主峰A高地(即537.7北山1、2、3号阵地)和岩石棱线(即537.7北山5、6号阵地),……”
; E3 X% [1 |7 e$ V# h8 I5 Y
# u- B1 e9 A; n1 \- k以往,我们都认为上述写法是韩国人一贯的胡编乱造。但如果结合武效贤的新战法来看,上述说法也不能说完全不对。
: w& D: _# G6 o) k/ m, d( M2 O3 |
按照李德生的指示和武效贤的新战法,志愿军最后派兵坚守的阵地只有2号和6号阵地,明确放弃的是7号、8号阵地。对于其它阵地是白天炮火控制,夜晚小股部队反击。也就是说,1、3、4、5、9号阵地是处于无人防守或双方小部队拉锯状态。既然这些阵地双方都无人防守,那么双方都可以说这些阵地是自己用炮火控制着。这些次要阵地中,韩方明确表示没占领的只有4号阵地。
' w3 x+ p4 b0 e/ b+ p! {  v
: \; T6 K+ l1 x* R, A8 u8 S8 r! q5 K1-9号阵地,是我方对阵地的编号,韩方并不用这种编号。所以,韩国人在这里玩了个文字游戏:主峰A高地包括北山1、2、3号阵地,既然1、3号阵地无人防守,那么就可以说是韩军占领了,于是A高地也就算被韩军攻占了。当然,也不排除1、3号阵地上的确偶尔有韩军小股部队。$ _  b% `! G  Y6 {5 ?9 P4 H

/ t! u' L/ x- f106团于11月21日开始在阵地上挖洞。一直到11月27日初步挖成新的防御工事。在此期间,106团肯定是按照武效贤的新战法坚守主要阵地,放弃次要阵地,而且没有多少精力去反击敌人。到11月25日韩2师撤防时,武效贤的新防御体系还没建成,所以,韩2师在此期间占领了一两个甚至两三个次要阵地也是可能的。只不过106团后来频频夜间反击,又把敌人赶跑了。6 {. P5 q3 z9 V2 Y. K- P% ?. Q

/ u) l8 o, p6 _. Y- v/ p1 r( z5 \美国方面对此的记载比较含糊但更客观:
9 ~* Y; g5 |% C; S; A2 E. Y& e. _& G, u; y: J5 K$ V
“[ 摊牌行动」有个讽刺性的結局。在十月二十五日和美军第七师换防的南韩第2师其实早就在「狙击兵岭」进行一場艰苦而沮丧的作战。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和逆袭,中共部队和南韩部队掙扎着想要确保战果,但是任何一方都沒有办法贏得对该山岭的完全控制权。……
# s, W! n- G9 l, q  S. ~! w& M+ }4 o5 m! k" |8 j5 F: Z: Z
在六个礼拜艰苦的战斗后,联军控制了「狙击兵岭」的一部分,但在「三角高地」沒有夺得一寸土地。”
3 o) F2 e1 e9 x& P: j1 x4 Y6 [
9 x6 M' L( v9 `4 M2 y1 P6 D! r如果15军领导早一点面对现实,下决心放弃部分不易坚守的狙击兵岭阵地,志愿军就可以在该高地上少伤亡至少两三千人,而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X& q# m4 h6 }2 y# z$ N. i( T/ ?/ e
# i5 h* t% c* D  e
8 i7 S2 `4 R( L
四.我军在三角山和狙击兵岭各伤亡多少?
& `, i, H) c6 f. ]9 f' Y
* s( ?, P5 _# M8 T15军共计伤亡1.15万人。由于15军在三角山投入更大,伤亡也应更大。我们大致假定15军在三角山伤亡6200人,在狙击兵岭伤亡5300人。1 r) m, D  N. L8 k7 z

5 w( o! O0 \7 x/ y! v12军投入三角山作战的只有91团(93团一个营是在11月5日后才上阵地,伤亡可以忽略),91团共计伤亡800人。
4 x2 U$ f8 F# f  |. R
/ e1 K" N& N# u1 T- M所以,志愿军在三角山共计伤亡7000人。
( S! w" Q$ H( p7 t' Q9 p. P/ }7 H# M
在狙击兵岭,12军92团伤亡1400人;93团只投入2个营,伤亡800人;106团共计伤亡1200人。
' s# r, s+ B: X: N
# j/ P) `4 B) Y; k+ g所以,志愿军在狙击兵岭伤亡共计:5300+1400+800+1200=8700人。
) K; |$ S0 d8 X: t# \: M0 e9 d- F% Y3 g5 k
志愿军在两个高地共计伤亡:7000+8700=15700人
2 B5 o- ^) p4 `% m0 g& M; h+ F! w; o( v$ j- ^1 _
0 D( c- d+ ~2 ~% M  }% i6 ]
五.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的损失究竟有多少?9 N) o) X! g8 E' _$ l9 E
# n: \3 M$ y+ m( j4 d/ j
1.联合国军损失肯定不到2.5万人  }& S  }4 E- E6 M  d

$ A& A$ \* ], |4 K以往,我们宣传说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歼灭敌军2.5万人,其中美军5200人。但美韩方面只承认伤亡9000人。那么联合国军方面究竟损失多少呢?7 o4 m1 F1 M6 ^  v! l9 R7 y1 `

7 m/ o  A) P) |, x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方公布的歼敌人数是估计数字,不是准确数字,肯定高于敌军实际伤亡人数。关键是高多少,对此,我们只能估计一下。/ m4 {! N$ i. @- P- B

" n; s2 r0 b0 s1 s& v0 ^! J, j
8 N" B  j* o: `9 `2.敌军在三角山伤亡人数
% ]! w$ ?( [2 r+ \/ R( }1 g' J6 {" r$ b1 E2 e, l* ^' @
本文前面已经谈到,到10月25日为止,美7师在三角山伤亡2700人。从10月30日到11月5日,联军在三角山伤亡5300人。假设从10月26日到10月29日韩2师在三角山伤亡很少,忽略不计。
# y5 v3 x! r4 `# L
5 G; e9 W1 p, Q联合国军、韩军在三角山共计伤亡2700+5300=8000人。
) m( q  s; p7 i- H; g9 ~+ q. m# ^0 J/ K) x* g9 ^! H6 x, N
美军的伤亡都发生在三角山,共计伤亡约3200人(美7师2700人,美187空降团估计500人)。
% n. z" j: I: F! v! V' h5 A2 A3 m/ \4 I7 g; P& ~
我军在三角山比敌军伤亡少约1000人。
) j6 p4 G, M: w- r7 p
7 N8 J1 ]1 f) Q- p8 C8 M+ M+ Z
' O" ]: a  c8 E7 O$ ]- Z' p6 z4 F3.敌军在狙击兵岭伤亡人数
- z! B- E( k7 A
* U# L. d/ |6 `7 m& s% a尽管狙击兵岭争夺战持续时间比三角山作战多20天,但韩军占有地形上、火力上的优势,所以韩军在狙击兵岭的伤亡应比三角山要小或大致相当,否则很难解释韩2师能在狙击兵岭与我军耗到11月25日。, b  E+ ~+ s( F$ N( G( B  f
4 }5 e: @1 Z0 |: X/ B! Q- u' _
我认为韩军在狙击兵岭伤亡应在7500至8000人左右。比志愿军伤亡少几百人到1000人。
9 }7 b' |/ M+ n  f# X) {* u5 o: l% ^& ]0 O9 @7 Q

4 j9 M3 y# l0 k6 {; `! }" Q6 {* ]4.联合国军方面在上甘岭战役伤亡总计在15500人至16000人左右,与我军损失大致相当。
" z" _+ R3 B- W5 F7 g
2 F. R( K. C, Q% _/ E
5 R) S4 l1 C- e8 ~: I" j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是否都应放弃?
9 V& k& v1 s" d5 [' ~. Q" _, a3 s4 a7 v! t; O- Z
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我军当时都应放弃,为守这两个山头付出这么大的伤亡不值得。这种说法是从一个极端又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按此说法,抗美援朝是不是也不应该打?因为抗美援朝肯定要付出很大伤亡。$ Z* w2 X; [* V3 ^7 H  q
) E4 O" W; ?+ f
我们必须看到,尽管上甘岭战役我军伤亡很大,但敌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我军守住了三角山和大部分狙击兵岭,可以当之无愧地说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而敌军原先打算花3到5天时间,以伤亡两三百人的代价夺取这两个高地,结果,打了40多天,伤亡一万几千人,也只拿下了其中一个高地的一小部分。这是一个连敌人都承认的巨大失败!从此,美韩军彻底打消了向我军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企图。我军可以腾出手来,加固东西海岸的防御,防止敌军在我侧后登陆。并由阵地防御逐步转为大规模阵地进攻。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看过秦基伟的回忆录,他一直担心美军的装甲预备队会从平康谷地冲过来。5 u: j5 V7 O; p/ b
所以在整个战役中,平康方向的部队一直都没有动。
必须考虑到这点,万一被包了饺子就麻烦大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有一本书叫摊牌,可惜被领导“借”走了,上面对整个战役作了比较客观的叙述,记得主要内容:1、即使上甘岭的两个高地丢了也不会影响大局;2、15军和12军各打了一半,但指挥系统一直是15军的;3、美军伤亡极大,把军官都疼哭了;4、平康谷地才是防御重点,在那布防的是15军的44师和38军的112师;5、美军进攻时,咱们也正准备打人家,结果措手不及,造成开局阶段极为被动,不过45师恰恰是15军专司防守的,也是美军倒霉;6、虽然11月25日宣布战役结束,但12月2日韩军还发动了一次进攻,但是失败了;7、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英雄仅知道姓名的就有38人,45师连、排、班级干部伤亡80%,连机枪、冲锋枪都没剩下几支(都打坏了,不是丢了!!!)。
1

评分次数

已经多处负伤的牛保才一手抓起一头断线,用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线路
' B6 \: b' b+ \6 `/ M! C& G6 W+ ^7 w* R% z7 l1 t6 ^7 t, _& A
伤亡数字里联合国军伤多亡少,志愿军亡多伤少啊~~5 P: x6 l% J) m
      志愿军在上甘岭的打法和二战的日军大同小异的。
再多说几句,我们单位有三个同事的长辈参加过抗美援朝,其中有一个打过上甘岭,我曾经问过这方面的问题,从他的叙述中看,这一仗极为惨烈,他说最后反击时是“踩着血浆冲上去的!”
1

评分次数

代价大啊,经济上的代价更大了
上甘岭永远是中国军队的光荣旗帜。在一切可能条件下,他们已经竭尽全力,打到了最好
原帖由 阿贝鲁 于 2007-2-12 21:02 发表! x$ s) G* ?& q1 Z
伤亡数字里联合国军伤多亡少,志愿军亡多伤少啊~~* b/ Y# @, ?" S
      志愿军在上甘岭的打法和二战的日军大同小异的。
: j% J! T& G. i; \! `
志愿军打的不错了,要是双方的条件换过来,“联合国军”绝对打不出志愿军这个样子。我们亡多伤少联合国军伤多亡少是双方火力差距和技术装备差距特别是医疗条件的巨大差距造成的,人家后送伤员连直升机都有,还不怕志愿军火力拦阻(想拦也拦不了,米格飞机飞不过清川江)我们人背肩扛还要过火力封锁线。伤员当然死亡率高了。绝不是因为联合国军枪打的准,而是当时我们的条件太差,这更显出我们前辈的忠勇和不易。至于打法,你想说的就是日军用坑道对付美军,我们也用同样的战法对付美军,这对也不对,这是形似而神不似。日军只会死打硬拼,动不动就搞毫无意义的“自杀冲锋”白白送死,志愿军的死战加巧战,证据就是日军坑道战打的最好,给美军造成损失最大的硫磺岛之战打到36天时,20平方公里的岛上,2万多日军基本上就死光光了,主要坑道内的守军,已经全部为天皇“玉碎”了。也就是被美军消灭了。而上甘岭两个小小山头上的志愿军坑道内守军,在表面阵地被占领的情况下,苦战40多天,美军用尽所有过去二战中对付日军坑道的手段(后来还加上二战中没有用过的放毒气),就是无法将我坑道守军消灭,由于地下不宁,也就无法巩固表面阵地,多次被我内外夹击将阵地收复。这就说明我军在战术上对比二战中的日军有高明之处。不能简单的等量观之。
不管怎么说,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打出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最扬眉吐气的一仗。无论是较大的伤亡还是多大的损失,都不能抹杀这一点,就连我们的对手也不能否认,双方物质条件的一旦换位甚至是对等,对于他们将意味的什么(真正的屠杀)?!他们终于意识到所面对的这支装备低劣,衣装简陋的军队的胸膛中跳动是一颗重新焕发生机的古老民族宁死不屈的心脏,他们通过此仗,从此明白,他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再也不能用:“清国奴”“支那猪”“东亚病夫”“猪尾巴”“中国佬”来轻视形容的东方民族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是为了老毛子,更不是为了棒子,甚至说从历史的角度他们也不是为了中共打这一仗的,从根本上说,他们是为了100多年来,饱受凌辱,威严扫地的祖国母亲,受尽苦难的父老兄弟姐妹,为了替从1840年历次失败卫国战争中在自己的家园悲惨死去的无数同胞,讨回一份久违的尊严。这比任何分析出的原因都有意义,都有价值,都值得去打!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15军是死战,12军才是巧战。只是12军在上甘岭的功绩很大程度上被15军掩盖了。
建国初期,解放军的确有这种士气和胆识,否则106团这种随打随补,不亡不休的战术,对战士的心理必然是极大考验。二战美军轰炸机部队还有完成25次轰炸即可轮换的制度,106团这种也的确是无奈之举啊。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不管是死战还是巧战,他们都是志愿军的战,智勇的结合,大家不要把两个军人为的分割开,没有死战那来的巧战,双方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关系,不要人为的进行对立哦,结论只有一个:他们一起坚守了上甘岭,保卫了上甘岭,挫败了美军的企图。他们都是英雄。是这场战役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战斗缺一不可,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打阻击和死守的部队一定会损失巨大,因为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了全局需要誓与阵地共存亡。既然上级的命令和需要是上甘岭寸土必争,没有死战的决心, 如何能守的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