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freestyle 于 2007-2-7 19:25 发表
计算方法不同。91架是算进了甲板系留机位和备用机。备用机平时是拆开了吊在机库顶部的。
没有。美军航母才是把大批作战飞机(不是后备飞机)吊在机库顶部的。日军航母机库高度不够,没法这么办。美军航母比类似的日军航母载机量多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条:1。机库顶部吊大批飞机。2。美军舰载机的机翼可以大幅度折叠。2。美军航母牺牲了侧防御,机库面积自然大。3。美军甲板系留机只有前轮放在甲板上,后轮伸出舷侧之外,换句话说,飞机是挂在甲板上的,自然占面积少,可以多装。4。美军航母为载机数量牺牲了一些适航性,而日军自第四舰队事件后格外重视适航性。具体到赤城的问题上,91架是其最大载机量,61架是其实战载机量。赤城缺的不是载机量,而是舰载机飞行员。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2-12 05:03 发表
问一下,那些日本备用机组装起来要多久?是不是作战的时候还携带着额外的机组,就是指比完整的飞机要多的机组数量?
不知道具体数字,应该不需要多久。理论上应该带1/3的备用机,但实际上远远到不了这个数字。

最近在看几本书,顺便研究了一下赤城的载机数问题

各种文献中赤城的载机数不同,主要是时间搞混了,另外还有编制数和实际数的区别,可用机和备用机的区别。

赤城开工于1920年,中途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改建为航母,于27年完工。此时它是三层飞行甲板的形态,编制载机数为36架,外加11架备用机。31年开始大改装直至33年。35年又开始另一次大改装,38年底改装完成的时候,赤城已成为单层直通全长飞行甲板的现代形态。此时的舰载机编制为12架96舰战(另4架备机),19架96舰爆(另5架备机),35架96舰攻(另16架备机),共计66架(另25架备机),总数91架,这就是91架这个很多资料上引用的数字的由来。

1940年赤城再次入坞改装,一些武器被拆除,飞行甲板和机库都得到了扩大。1941年4月改装完成,赤城正式加入第一航空舰队第一航空战队,此时的舰载机编制扩大为12架舰战(另4架备机)18架舰爆(另6架备机)48架舰攻(另16架备机),共计78架(另26架备机),总数104架。

但这只是理论编制上的数字。由于飞机和飞行员数量均不足,开战时赤城上实际可用的舰载机兵力为:27架零战,18架99舰爆,27架97舰攻,共计72架。这个实际编制一直持续到印度洋作战之后。

为了准备中途岛作战,预定占领后进驻中途岛的第六航空队的飞机被分散搭载于南云舰队的四艘航母上。赤城分配到了第六航空队的六架零战和相应的人员物质,为此赤城自身的一些舰载机下舰。结果是中途岛战役时,赤城上的飞机数量为18架零战,18架99舰爆,18架99舰攻,另加第六航空队的6架零战,共计60架。这便是在有些资料上出现的60架这个数字的来历。

由此可见,无论是91还是60,这两个广泛引用的数字都不大对。如果要作WITP之类的游戏,需要一个载机数的话,72(另24架备机)是最恰当的数字。

备机平时是拆成零件状态储存的,战时用于补充损耗。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把备机装起来尚且不论,在可用机尚未损耗掉的情况下,装起来了又往哪里放呢?

[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3-28 03:34 编辑 ]
1

评分次数

  • 飞龙

这是太平洋战争论坛,那时候中国早没军舰了。平宁两海也被日军打捞起来成为海防舰使用了。
原帖由 kornet 于 2007-4-6 22:53 发表
竟然翻了页了
看到这些贴子里没有几个讨论中国军舰的就郁闷,近代中国不争气啊,真是让人伤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