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www.6park.com
冰雪覆盖的阿登山区中,一支德军十二人侦察班奉命偷袭一个美军的前哨站。
美军的警惕性很高,德军在前哨站200米外就被发现。很快尖锐的枪声响起,队伍最前面的德军正副班长当场毙命,剩下的十个人立即用毛瑟K98步枪和MP40冲锋枪向美军前哨还击。
另他们吃惊的是,美军的还击非常凶狠,密集的子弹准确的扑面而来。德军冲锋枪因为射程不够不敢射击,而使用后拉步枪的德军步枪手也被压制的不能抬头。
很快又有二名德军被击毙,余下的德军一哄而散。之后他们向上级报告,美军前哨有一个班以上的机枪部队驻守。
其实,这个哨站只有二名美军101空降师的新兵,他们也没有装备机枪。他们击退德军整整一个班的武器就是二把大名鼎鼎的M1伽兰德步枪。
历史
美军历来都是一支极为重视步枪和手枪火力的军队,从独立战争以来军队轻武器得研发和换装都是美军第一重要得事情。
到了20世纪初期,一战给山姆大叔上了很好的一课.美国得军事专家当时就认为美军的后拉步枪M1903春田的射速过慢,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得要求,希望进行改革。
我一直认为德军的战术是快刀解牛,灵活机动,集中精锐兵力打击敌人要害,遇到难以迅速解决之敌就暂且避过,二战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几乎都是德国完成的。这并不是偶然,是因为德国和德军实力并不特别强(至少不比其侵略的几个大国要强多少),只能依靠出色灵敏的战术来弥补整体的不足。
而美军战术则是大斧砍树,简单来说就是硬碰硬,拼重炮,拼空军,拼坦克,拼步兵火力,总之什么都拼,最终靠实力取胜。所以二战期间美军的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战役,但是美军的作战非常的顺利,基本上是势如破竹。实际上就是凭借美国强大的国力取胜。这样的战术要求全方面超过对手,对于单兵火力也同样有强烈的要求。
其实早在一战中期,美国得军事专家就开始致力于自动步枪得研究。
当时研究得成果是伯朗宁自动步枪(BAR)。那时候军方提出得指标很高,美军许多大师级人物都在这样的指标面前止步,该设计最终由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伯朗宁完成。它实现了大部分的设计初衷,比如可由单兵携带,可以行进间射击,可以全自动射击等等,但是仍然也有一些重要的指标无法达到。
全自动射击和单发射击差别很大,他需要枪管有更高的承受力,需要加厚枪管。当时冶金技术和其他技术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最终造成枪支的重量大大增加. 伯朗宁自动步枪的空枪就重达7.5公斤。这个重量基本相当于一般的轻机枪,普通士兵无法有效携带作战。
同时由于当时还没有中间型弹药一说,步枪都使用普通的步枪子弹.这使得自动步枪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如果行进间或者站立射击--后坐力可以把新兵直接放倒,很难有效控制精度。一把射不准的步枪有谁会需要?
该枪最终被装上了二脚架作为班用轻机枪使用,深受基层官兵得喜爱,也算歪打正着。
伯朗宁自动步枪在一战期间(截至1919年)生产了10万支,后期仍然大量生产装备美军部队,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才退出现役。
在伯朗宁自动步枪之后,美国专家军方对其的要求又重新做了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以现有技术研究出重量低于5公斤的全自动步枪并不现实。
于是军方在1925年调整了自己的标准,他们把要求自动步枪降低为半自动步枪,并且希望重量轻于4公斤(这已经比一般步枪重二成了),并且提出口径为7毫米。
这个标准让一个人非常开心,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约翰.坎特厄斯.伽兰德。
伽兰德是一个天才的枪械设计师,一生发明过54种步枪及生产这些步枪的加工设备,是世界武器历史上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过他此时还是春田公司的一个小职员。
伽兰德在1920年进入向往已久的春田兵工厂从事自动武器的研究。
几年的研究他成功的获得了几项专利,但是在自动步枪一项上他的研究却没有什么突破。
伽兰德很快作出正确的判断,他认为现有技术根本无法造出军方标准的自动步枪,他很快转向半自动步枪的研究。
半自动步枪不需要全自动的连射,对枪管的要求就比自动步枪要小的多,同时后坐力减少也利于步兵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
1926年到1929年,伽兰德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测试和更改,最终完成样枪的全部设计,1929年生产20支样枪送交美国军方进行测试,同时参加测试的还有比利时的伯朗宁步枪,捷克的ZB29轻机枪,麦得森步枪等。虽然测试极为严格,但是伽兰德步枪以其出色得性能,毫不费力得击败众多竞争者,获得美军高层得认可。
但是陆军方面却认为 伽兰德步枪得口径为7毫米,无法通用现有7.62毫米口径的弹药,希望更改。
伽兰德随即根据陆军要求进行了修改,该步枪口径为7.62毫米,并且于1936年1月正式定型为美军制式装备,型号为M1型。
伽兰德于1937年投产,由春田兵工厂和温彻斯特武器公司负责。不过该枪刚刚开始生产就遇到一些设计时候没有想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造成生产速度的严重减慢.由于这些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直到1939年伽兰德步枪才开始小批量的生产和装备部队。
随着1939年欧战得全面爆发,罗斯福总统开始意识到战争对于美国也是迫在眉睫,伽兰德步枪的换装速度也开始明显加快。
虽然军工方面已经投入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生产难题始终不能彻底解决,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军主力部队的换装仍然不到三分之一,其他部队则更少了。
当时日军横扫东南亚的数十万英美荷军队,凭借士兵素质和火力上的优势(日本局部火力非常强大),基本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只是在菲律宾群岛争夺战时,日军吃到了可以连射八发的伽兰德的苦头.当时日本士兵普通对这种铿锵有力的射击声非常恐惧,即使是日军班用歪把子机枪也并没有把握可以有效压制住它.好在菲律宾没有换装该枪数量非常少,最终还是以日军的全胜告终.
到了1943年,由于美国陆军已经开始了太平洋的跃岛作战,对于伽兰德的需要比以都要强烈.此时伽兰德的供应量仍然不足,基层士兵对此非常有意见。
不过1943年末美国方面终于全面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在1944年和1945年的二年内该步枪的产量超过了4百万支。
几百万支自动步枪的装备使美军成为二战中自动武器普及率最高的军队,加上班用自动步枪,冲锋枪,美军步兵班已经实现了单兵武器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美军一个班的火力毫不客气的强于其他所有参战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