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列宁不会去参加什么巴黎和会的,如果去的话,估计协约国那些人首先得要他“还政给合法政权”,协约国从来也没有承认过他的政府。当然最后各协约国还是纷纷承认了,这不是因为对他的政府在大战中表现的奖励或惩罚,只是因为不承认一个非常确凿,短期内也看不出有改变可能的现实是很没有意义的小孩赌气行为…………他跟白军一方就是你死我活的问题,你死了我才能活,天下之大,不容我们两个同时存在,但他的党跟德国并不是不共戴天,德国人不是非要推翻他的政权不可。他做出这个选择,很符合逻辑。相反克伦斯基死撑着硬要打下去,不肯收拾就在面前直接威胁其政权生存的布尔什维克,而把希望寄托在远在天边的协约国的好感和非常靠不住的所谓援助上,比起列宁,他还太嫩了。
: i; [5 K; o3 M+ ]: H: Y- P( L3 k
& H- G8 t% n! d. q& c" h4 i回飞龙:可能我说得刻薄点,但是,能被舆论左右的政权,在内战中,是没有资格生存的。/ r+ v( p( m9 j5 {  m+ I" u* `

  {3 Q! y& z% q[ 本帖最后由 bf109 于 2007-5-16 00:36 编辑 ]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蒋公抵抗完全是在以打促和,只是日本人的要价一直都超过了国民政府的底限!其实蒋公一直是把头号敌人定位于GCD和国内的新军阀势力,借着剿G的名义同时实现同意中华的愿望。所以淞沪之前的抵抗都是出与此目的。直到日军进攻上海,真正动摇了他的统治根基,才下定抵抗的决心。要是议和也该在淞沪以前,而且能够接受的条件:至多也就是割让东北3省。议和的目的也是为了腾出手来对付GCD。事实上一个不统一的中国的确是没有办法和日本抗争的。各地都是藩王割据,对着中央阳奉阴违,动不动就是要钱要粮,这个名义上的中央也不容易啊
其实蒋公要对日妥协,37年还好点,忍一忍,当时国际国内舆论压力都没那么大,或许能把TG灭了。不过既然鼓动起全民族抗战热情了,全民族抗战领袖这个高帽逮到头上了,有些事情真不是他想做就能做的了,对日和谈不取得象样点的好处他是无论如何无法对国内交代的。41年时是想都不要想了,当时正是蝗军强势时,蒋公又给打成西南番王的状态了,他有什么本钱去谈判啊,两边开的价码差太远了,绝对自取其辱。43年两边价码还能接近点,不过这时国际国内形势。。。。。很难想象蒋公能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啊。: q2 [% M' b& F
7 n% ]- }; R" |0 Y- ?' ^* ?8 N
其实校长没对日和谈还是做对了。现在人抨击他,无非是说说独裁啦,腐败啦,无能啦。说起抗日,他还是大节无亏,没什么被攻击的。他要是谈和的话,说得搞笑点,搞不好内战还是输,不过想跑路去台湾都不得了,天知道算哪国领土呢。。。
43-44年中国已经打得很惨了,我想那时候要议和的人不会比37年少。跟着美国走了那么多年,好像没有什么好处,鬼子在大陆上的势力一点都没有减少。受灾严重的中原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起来反抗中央军了,哪怕鬼子来了也罢,这应该足以引起中央政府的严重警惕,但是似乎并没有(很简单的逻辑,日本人并不是以受欢迎而著称的,现在这些愿意帮助日军的农民,将来也没有理由不愿意帮助国内的反政府武装)。1644年的明朝,1917年的俄国,1944年的中国,都是一样的。明白的人都知道仗不能再打了,打下去对自己也没好处,但是没有人愿意跳出来戴上“投降派”的帽子,反正国家政权王朝都不是我一个人的,谁谁谁来了也不只抄我一家是不是,这就是这些时代里“肉食者”的想法。此时需要的就是果敢而强有力的领导者,可惜当时坐在政府首脑位子上的都不是这样的人。
( {, }0 L& n. L8 D) V8 s
2 m3 `8 `4 c. I1 e( ~所谓胜利果实,其实也没什么,台湾算一个,但台湾对蒋介石的内战努力并没有任何显著帮助。东北?最后他还是没吃到这个果子,反而葬送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胜利果实固然好,那也得能吃到自己嘴里才行啊。胜利果实还远在天边呢,但看看你自己手里确实有的那些地产,都快贬值地不像话了…………相反,毛泽东手里的地盘虽然不大,但他确实从中尽可能地榨取了最多的经济和人力资源。8 E! X5 H4 P! X9 g1 w! |/ @

+ l4 i, Z" l/ B6 K- W$ ?' n, r校长其实有三个机会可以从这场对他的政府来说是灾难性的战争中脱身。第一个是1937年,当时他好不容易从西安那个土匪窝里跑出来,应该知道自己对国内的控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稳固了吧,军队里全都是些什么鸟人呢,现在就应该下定决心,杀一批,关一批,彻底整肃一下,但他没有,而是陶醉在自封的所谓“全国领袖”的光环里。' s% m* D# k4 Z: ?% m/ @, D% ^
& l- w# J/ E! j# k
第二个是1940--41年,当时日本已经没有愿望,也没有能力再进一步扩张了,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伤亡,也领教了对方的实力和作战意志。中国不是三个月能亡得了的,日本也不仅仅是发动一次小规模的"惩罚远征“,这时候是双方开始和谈的最好机会。蒋介石怎么没有筹码呢?虽然他的地盘大大压缩了,但他还有实力可观的军队,牵制着日本实力可观的军队。而日本需要的资源和原油,在中国根本无法得到。那样的话蒋的筹码就很简单,就是日本投放在大陆上的那几十个师。我们中国并没有你们要的资源,你们该北上,北上,该南进,南进,该哪儿去掠夺哪儿去掠夺,中国没有义务为荷兰和英国的殖民者,为美国的资本家抵档这股日本祸水。一旦日本陷入新的战争,他的谈判筹码就会进一步降低。
8 H3 o! i; v* I8 P0 T( T2 j' P" w% k0 m' a6 C( u+ l- R1 n$ i( s
第三个当然就是1943年后,日本战略形势转为被动,但国统区也到了千疮百孔的关键时刻。日本形势越恶化,校长手里的牌就越好,但有一点,必须要在日本投降前打出去才行。因为这副好牌是相对日本来说的。一旦牌局结束,手里王牌再多也将一钱不值。而日本投降无疑就是重新洗牌的过程。
' f) r: s8 Q" z4 T- ~8 z: e. T5 g* S, e1 j
美国是什么德行就不说了。没有中国的流血牺牲,美国再打一年也不一定能让小日本服输,但他们给了中国人什么报答?他们说蒋介石抗日不努力,一心只想着打土工。他们有没有认真报答?根本没有。只来了个捣浆糊的马歇尔。蒋介石对美国过于屈服,是他的大错。不只是他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他的军队继续打下去,需要他的政权来抵抗苏联势力的南侵。但结果美国人从头到尾自我感觉是在被一个贪得无厌的乞丐不停地勒索。五大国,常任理事国,这有什么用呢?美国人觉得需要抬举你一把,就在开罗拉你一起来合个影,觉得你没有利用价值了,三巨头瓜分世界时根本就连通知一声都懒得,拿自己的政权开玩笑,换这种一钱不值的”大国地位“………6 Y$ Y% d. Z6 F% ]% w: k7 i

$ m+ y  n) e1 C  F那个美国人写的蒋介石传记,特别强调老蒋运气太坏,我觉得老蒋运气其实真的不错,丢掉大好江山只能怪自己。
5 i3 F2 W/ m/ U" n  c0 d9 T8 M- a6 t. K5 R1 x0 n
4 j# u7 v( Q' x/ w4 F" U- d1 ~
老毛比校长厉害多了。别的不说,光就政协,票证制度这两招,就狠得不得了,老蒋就绝对想不出来。其实这些也不是他发明的,历史上都有,但老蒋不爱读历史,一天到晚就靠码头、帮会那套东西治国,  8 L8 V: i% I9 a) _
* }2 E7 V. {) D0 H4 S7 ~
8 t! x, n# M! H  n5 @
(PS:是因为darren这家伙久不回档,我闲下来随便写写这些,大家看看就算了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我認為蒋公無愧於民族,無愧於祖先。如果他講和了,中國的大國地位何在?被竊取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何在?
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明明是国军主动发起的,德械师早都在城外蓄势待发了。
张治中是很早部署了87,88师进入上海,但是并没有先发制人。
看台湾人自己制作的一寸河山一寸血,淞沪会战是国军发动的,意在分散华北国军的压力
蒋中正最后从大陆败退的原因并不是抗日实力受损,恰恰相反而是抗日不力。要是国军亲自把日本人赶出中国的话,共产党根本没资格没实力跟国民党争领导权。
我倒觉得光头转进台湾跟抗日的原因不大,而根本原因是民国已经搞成了烂摊子,TG取而代之的确是民心所向
校长转进的原因很多,就先不说他个人能力的高低,从政治理念上说,是传统的中国政治理想败给赤裸裸的政治现实的例子,从政党组织上说,是不完善的帮会制政党败给组织严密的苏维埃式政党的过程。% X! p" i2 M- T; p& t2 P5 c
: y* _: i8 {, o9 \- |. f- h) q
国民党要有能力打败日本,当然搞定土工的可能会很大,但问题是没有这种实力。没有很强的实力,就要根据自己相应的实力制定相应的对策,而不是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民心来说,可以想想,土工根本没有统治过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工统治过的少数地区无不是民不聊生,穷得要死,这种情况下,它怎么会成民心所向呢?这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2 b4 q: f* {2 N4 t
: Q( ?: b) l/ @: E/ w0 C
蒋的政党和秘密系统组织不完善,方针也有错误。蒋的秘密警察把矛头主要对准土工和其他军阀派别,但看看斯,毛,希是怎么做的,上来先清党,清了又清,注意清洗对象不是混进来的土工,而是比他们对党的忠诚可能更有过之无不及的党内同志。蒋介石后来在台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反省的时候也提到(当然不是拿秘密警察说事),不过已经太晚了。
5 k( B* B, Z# d6 I( ?5 \! {
+ K5 H+ e$ g5 q# s+ T1 g * P: {) w* p  C
2 \4 S( _: l8 g
有个很简单的例子。国民政府看谁不顺眼一般是直接找那个人本人下手,实际上这个做法效果不是最好。只要足够煽动野心的位子还在,野心就会层出不穷。清洗掉了一个,下一个继任的又会产生他自己的野心,因为野心和相应的地位是不可分的。这样的话清洗就没有意义了,要么把这个位子干脆取消掉,但不可能把整个政府削到只剩下委员长一个官位,所以校长的苦闷是无解的。1 d( [# L) U+ _" ^

6 C0 Y$ x- g# _; \7 Q他的继承者就采取了很有效的做法,不是对盘踞在位子上的人作为目标(因为这样就等于向官位开刀,而没有向人开刀,打击目标不对),而是拿他的家属作为目标(这就对了,拿有血有肉,有人类感情的人作为目标)。有野心不要命的人很多,但在家属,尤其是老婆孩子受到直接威胁的情况下,仍旧可以不管不顾,六亲不认的,就少多了。对这样的人,再进行定点清除,打击范围小,效果也好得多。8 B; z! K# \( T8 N
, U. v$ Y% q- |* i2 a
[ 本帖最后由 bf109 于 2007-5-16 22:30 编辑 ]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这么深远的政治智慧,怎么被贯彻得如此彻底?不可能人人都把历史读得滚瓜烂熟啊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分散华北日军????华北的西北军和晋军都是实力派,蒋公巴不得他们早点被消灭,所以只派了徐庭瑶的17军增援。说白了就是摆个样子而已,同时华北的那些实力派也不希望中央军进入华北。淞沪会战是为了调动日本国内的日军主力来援华中而不是华北,利用河网限制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运动。张治中带领87,88师最先布防于上海,待日军发现被包围,国军并未开始进攻。原因在于日本提出将上海变成不设防城市,所以蒋严令张不得进攻
蒋公也许最恨张学良、杨虎城吧!
! O. s- n7 F& Z
! ~8 @6 c6 n# q3 m6 c. X* [1 g" h[ 本帖最后由 hyyy 于 2007-6-10 15:47 编辑 ]
这个映射实政,偶编辑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