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这篇文章是从铁底湾转的,原帖在那儿被批得体无完肤.饺子也有幸参加了那场对哈日族三天三夜的驳斥大会.在铁底总有那麽几个人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怀疑其国籍)在为军国主义日本平反昭雪!"日本的炮比德国好,坦克比苏联强,飞机比美国厉害,步兵是超人"诸如此类不胜列举.弄的我都不知倭国到底败了没有?还是这里好啊,没有那麽多异类!
没搞错吧,被日本的速射炮击中能全毁?而且很多是被汽油瓶子烧掉的。那个第26连队第2大队的回忆里提到苏军坦克士气不高,有一次开到日军阵地前,日军毫无办法,正在慌乱之际,两架单翼飞机飞到战场上空,虽然很明显它们对苏联坦克没有任何威胁,苏军还是迅速撤退了。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日本军队是越往上越不行。普通士兵无论训练水平还是战斗意志都是一流的,这个必须承认,下级军官也不错,最起码是胜任的,但中高级军官则很糟糕。+ u0 u/ |- Y3 e; c

' q" U+ A1 y8 @! B0 o7 M换而言之,在不需要多动脑筋只要服从命令行事的岗位,日本军人表现良好,可一旦到了需要个人主动性,独立思考,独立担当责任,发挥创造精神的岗位上,日本军官们就抓瞎了。
, J8 r1 B) y) A; u/ L6 v4 K5 p
: N; [* O' ?5 a$ w2 [) W" O6 O[ 本帖最后由 vassiliev 于 2007-6-8 12:36 编辑 ]
楼上说的这个特点倒是和现在某正在“崛起”要“屹立”的国家军队有点像。
党军跟旧日本军没法比,只有韩战后期及以后一段时间的党军勉强可以跟日军比较比较(实际上还是差很远)。现在有钱的有钱,为生计奔忙的为生计奔忙,还有那份闲工夫能被征到的兵员基本都是——用当年形容英国陆军的话来说——scums of the earth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109兄说话可真是尖锐.... 一针见血啊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讨论归讨论,不要和实政话题,敏感话题联系上,否则,不论资格深浅,偶会按版规处理。
再提醒下大家,不要把话题与某国联系上,这样对坛子不好。
如果不争吵,就不会牵涉到现实政治。避免争吵的最好办法是不要转为毛子翻案或对其进行称赞的文章。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论坛本来就是大家发言的地方,为谁翻案这个问题暂且不论。本帖哈日氛围浓重,本想发出来以警示大家,不是为了哈谁也不为了翻案。! A) l. K# e. s0 f4 [5 ~7 q" l
楼上的大大,偶还是要提醒你,不恰当的转帖,回复,议论偶自然会管,有争论倒没什么关系,对BIKU不利的事情最好别做,当然恰当的转帖是可以的。
# n, B) B/ F! A4 z+ F6 }$ J' I还有,会员在别的区说什么,偶管不了,但在战史区,严禁一切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思想(包括哈德与哈日),严禁讨论中将话题和实事挂钩或是影射实政,严禁恶意攻击其他会员,反对任何极右思想,FQ观点和极左观点。) N2 ^- f& g8 g6 `' p, U) Y
如遇以上情况会视情节轻重参照版规处理。
6 U! P/ [: q+ E: R希望每一位来BIKU 的会员在BIKU过得愉快。
5 {0 H6 T' ^+ N) }) Q9 c! y为了避免争论走上极端,本帖锁了。
只要看看苏联人如何评价“基辅会战”,就应该明白苏联人的历史观和日本人的一样“唯物”!
诺门罕战役$ v, r7 [+ a: G! y0 @7 ~. c
【概述】
+ g& K6 y$ y5 y6 ^' C8 F) V3 {+ L7 J  }$ z: B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日本称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称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诺门罕事件;此后至9月16日停火为止,称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诺门罕事件。
: y1 j* V) K0 j7 X0 D/ _: V/ p  w
3 V1 g6 _" x" t/ G+ t) P8 J7 K    战事在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但日、俄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日、俄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发动入侵满洲国的八月风暴行动为止。
【背景】
) S: N  I6 ]; J/ F7 ^  ^! `3 _
9 v: z, r% y' ~5 Q0 W2 w    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两国在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中国的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亦被迫把库页岛南部割让与日本。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三省,之后在1932年成立听命日本的满洲国。中国的外蒙古则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21年宣布独立,成立听命于苏联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满洲国与蒙古国为邻,并分别有日本及苏联的驻军。双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边境纠纷。1938年7月,日、俄两军在中、苏、朝交界的张鼓峰便因为边界纠纷发生武装冲突,结果一个月后的8月10日双方议和停战协定。
【事件经过】8 W$ C$ A" o) I" _+ k$ F

; W6 ?: C* K3 a/ H9 E    1939年5月11日,约七至九十名蒙古骑兵在哈拉哈河以东、诺门罕附近的地区(今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部,阿尔山以西)放牧。日本及满洲认为满、蒙边境应该在哈拉哈河,该地为满洲国国土,而苏、蒙则认为边界在河东约十六公里,诺门罕的东面,该地为蒙古国国土。蒙古骑兵被满洲骑兵驱逐。两天后蒙古骑兵带同援兵到达,再次在该地驻扎,满洲兵未能将其驱赶。& t  F/ N7 C: e$ L* j8 `

/ ]' x3 ~9 K& B: g$ I! |1 g5 A    此时日本关东军决定干涉。5月13日或5月14日,隶属关东军小松原师团的捜索队长东八百蔵中佐指挥约300满洲国士兵出动,15日成功驱赶蒙古骑兵。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指示红军最高指挥部(Stavka)下准备反功计划,并决定由朱可夫负责指挥。5月28日至5月29日,苏、蒙军队在装甲兵支持下,以优势兵力击败日军。东中校之捜索队军力减损63%:8名军官和97名士兵被杀,1名军官和33名士兵负伤。# o- A! ]0 a  s% o, l% z' `
2 a! A$ W# w+ K6 \4 J
    之后的整个六月,苏联向诺门罕附近,哈拉哈河两岸增兵,并攻击满洲国士兵。, T4 E' E! L$ e: s2 e6 r' L+ p4 G# J, G
! K) w7 F5 {  V. L* U0 C
    六月底,日军发动反攻。6月30日小松原师团下达进攻命令,从北面分两路进攻哈拉哈河以东的苏军。当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过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图阻隔苏军的援兵,及切断河东苏军的退路。但河西的日军攻势受阻。朱可夫集合约二百辆坦克及三百辆装甲车,以装甲兵反攻。7月3日,日军撤回河的东岸。而河东的日军亦未能将苏军击退。双方从后方增调炮兵增援。日军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将苏军驱离河东。双方在夏天一直维持争持局面,
9 E7 K- g6 w2 K: B, A6 @& c2 u  h; G0 m& F# q5 B
    八月中,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在三十公里长的前线发动主力进攻。苏军投入总兵力约五万七千人,配合炮击及空军支持。北翼最先以机械化步兵进攻,吸引日军增援。中部则以步兵牵制日军主力。南翼集中一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约一万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军快速向北迂回,从侧翼包围河东的日军。8月20日,苏军渡河。
. V3 H0 @2 Z, N) c7 }
* ~. z; {6 M, e' ]9 l0 x    日军的作战策略则是以前线部队阻挡敌军进攻,等待苏军的进攻力减弱后,以援军从侧面包围苏军。但是苏联闪电战式的立体机动作战,特别是大量投入的装甲兵,令前线的日军快速溃败。8月24日,苏军南北两翼在诺门罕合围。两个日本关东军师团(第七师及第二十三师)的主力被包围。8月27日,日军试图突围失败。朱可夫在日军拒绝投降后,以火炮及空军集中歼击被围的日军。
【结果】
( v7 y. _8 C. t3 Q
0 Y5 L: Z8 E  W" L) }4 s    1939年8月中,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八月底后加紧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无意扩大战果。双方于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后以日本退让,承认现存边界结束冲突。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  K  V0 h  e5 v, J  H

- b! c0 {1 Y6 m" B【伤亡】
/ n( T  t' r9 B8 f5 h) y+ \/ L* v* f4 f$ D
    在四个月的战事中,三万名参战的日军中约八千人死亡,九千人受伤。苏军投入约五万七千名步兵、五百辆坦克及三百五十辆装甲车;官方宣布人员损失为九千人伤亡。但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数约为七千人,超过一千人失踪,另外一万六千人受伤。/ j  V( y: s" x6 I
! J$ _1 D& G/ T2 L$ B' h
- u1 [, \) l' R. M  J
【资料】
6 I! m9 S" u& Z% L# @* d" U1 l, K: [# \- g% g& A2 C. ]
" Q3 M) j$ Q5 ^) s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新左旗境内诺门罕布日德地区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5 T2 x) s% [. y5 J# \; b9 [
    诺门罕事件,起因于侵华日军和外蒙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最后引起战争。* E1 A- `1 |; R' Z, r9 M8 T; O
    1935年起,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的部队以及兴安骑兵部队,便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在中蒙边界地带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从1935年1月至1938年10月,共发生多次军事冲突,规模逐步升级。1936年3月30日,日本关东军涩各支队1500人乘汽车50辆、装甲车12辆、坦克4辆,入侵蒙古境内阿达格多兰地区,被苏蒙军队击溃。同年3月12日苏蒙签订互助协定,不断加强边防。1938年7月,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开进海拉尔。同年10月,苏蒙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驻防。
; e3 w! A, R* n+ a& m* U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5月4日,蒙军第24国境警备队由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伪兴安警备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的一班士兵立即开枪阻截,并上马追赶,将蒙军牧马人和马群赶回西岸。蒙军第7国境哨所50余名骑兵攻占设在争议地区的伪满锡林陶拉盖哨所。& g/ l5 d  B- D+ `. L3 l
    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骑兵联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600多名骑兵、装甲军队到达距诺门罕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派出侦查兵进行作战准备。关东军司令部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关东军汽车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  p% }: I3 l& g8 A& d, j( M4 u
    5月14~15日,东八百藏联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蒙军居于劣势(伤亡30余名),主动撤向河西。5月17日,东八百藏率部队返回海拉尔。苏联政府依据《苏蒙互助协定》而介入,立即将第11坦克旅开往哈拉哈河地区,同时命令驻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苏联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合,并在诺门罕地区飞行侦查。蒙军骑兵第6师又渡过哈拉哈河,架起浮桥。6 t' x4 z- B9 U. _
    1939年5月28日拂晓,由县武光大佐负责指挥的第64联队、东八百藏中佐联队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各一部,分三个方向围攻蒙军,结果被苏蒙军击败。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今乔巴山)等地开辟野战军用机场,苏战斗机开始在空中与日机周旋。6月19日,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6月21日,日军第2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中将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今长春)迁至海拉尔,调来4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6月22日,苏军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双方从22~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此后,苏机不断增多,而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P4 m, s; ]: f. b  {
    6月27日上午3时,137架日机在海拉尔机场起飞,编队布满海拉尔上空。6时20分,日军机群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机场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机场顿时黑烟覆盖。日军作战部队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击落苏机9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
' T5 n8 m# w" r! P) S    6月下旬,关东军司令官命令第23师团尽快发动地面攻势。兵力共计3.6万人、182辆坦克、112门各种火炮、180架飞机和400辆汽车。7月1日,日军在小林少将的指挥下,1.5万人的部队向哈拉哈河西岸攻击,中午时攻占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朱可夫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它部队,分三路反攻。由于巴音查岗高地周围全是开阔地,非常有利于飞机和战车作战,日军全部裸露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炮的面前。7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同时,苏蒙军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这两股火力立即阻止日军行进,日军无法开展火力,只顾匆忙地在沙地上挖拙个人掩体。上午9时,苏军第11坦克旅的150辆坦克向龟缩在沙丘掩体的日军开火。此次关东军损兵3000人,折将40(大约少将以下40名军官阵亡)人。7月11日,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决定向诺门罕前线调兵。从旅顺要塞调野战重炮第3旅团,从内地调来独立野战重炮联队,从奉天(今沈阳)、北安、齐齐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炮中队,给23师团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 t/ T/ N. }2 N8 C' c
    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争一开始,就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7月13日,石井细菌部队碇长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般顶水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里,向苏蒙军进行细菌战。竟有1340名日军染上伤寒病、赤痢病和霍病,731部队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传染而亡命的达40多人。# K! A8 _/ }9 _" P
    7月23日,日军在诺门罕前线各部队经过半个月的补充和休整后,集中8万兵员,近200门各种大炮和大量对付坦克的速射炮,全线发动总攻击。24日,苏军发动反攻,日军退回原地。25日,关东军司令部下达“停止进攻,构筑阵地”的指示。8月4日,日本大本营命令在海拉尔建立第6军司令部,获州立兵中将任司令官,直接指挥诺门罕的战事。5 T  p6 x9 ~0 |" @/ P. g
    为早日解决诺门罕地区战事,苏军统帅部决定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的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这是临时组织的具有独立作战职能的多种合成的大兵团。7月15日,朱可夫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员。
) k( y3 _" I9 u9 m- V* ^" t9 i8月20日凌晨,苏蒙军发起总攻战役。日军第6军前线各部队不少将校级军官到海拉尔休假。日军的防御设施只完成全部工程的三分之一。上午5时45分,苏蒙军开始炮击日军阵地,150架轰炸机和100架战斗机向日军轰炸扫射。日军绵延40公里的前沿阵地,笼罩在浓烈的烟火之中,日军的观察所、通讯联系及炮兵阵地全被摧毁。8时45分,苏蒙军分为3个集群,从南路、北路和中央3个方面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8月23日,日军第6军组织反攻,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全线溃败。为此,日本参谋部决定从本土抽调第5师团开赴满洲里,增加关东军的防卫力量。关东军在8月底集结4个师团在诺门罕地区,并命第6军制定新攻击的作战计划,准备与苏军决战。9月9日,日军第6军各师团已在战场集结完毕。7 P$ w* S: n# Q7 K
9月15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
* `7 B7 o+ z: I6 g    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日本关东军损耗5.4万兵员和大量武器。伤亡最严重的是23师团,该师团出动的部队共15975人,结果战死4976人,战伤5455人,生死不明的639人,患病的1340人。总计减员为1.2万人,占其总数的77%。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