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创] 关东军在诺门罕(二)——坦克大会战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10-1-14 09:43 编辑
9 B* m7 q2 O9 ~0 r8 I4 E3 T& {. q! W5 `: t0 b+ p# i- e2 K
- c$ l# {6 S4 K2 n6 U$ D4 j
     小松原道太郎中将+ |, u& x( a, A
" |& E6 |/ J1 {; ]9 |% G

+ Z: \! B$ d; V+ {! |; ]5 n
    首战告负的小松原师团长不仅面上无光,颜面全无。而且因为是擅自下达的出击命令,所以,对于关东军司令部会如何补这个娄子心里没底。   
$ a$ D% e- ]# p  ?: |! c( ]8 b8 m: B8 U
    于是,小松原决定报喜不报忧。在给关东军司令部的战报中,他对于所部如何击毙蒙军骑兵师长,吃掉一个师部的战果添油加醋宣扬了一番。但对于自身的损失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东八百藏支队,战死115人,战伤后送24人,失踪81人;山县第64联队,亡151人,伤55人,失踪92人;伪满州军伤亡30人。此外,日军还损失了装甲车12辆,速射炮3门)至于骑兵联队主力全军尽没的事情,小松原下令以留在后方的一个骑兵中队为基础进行重建以掩人耳目。
; V+ c9 A( f2 }8 D4 ^9 i8 d      
根据小松原的报告,关东军司令部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他们认为,首战双方只是打成了一个平手,日军之所以没有取胜,主要是因为兵力不够。所以,只要再加把劲的话,胜利一定是属于皇军的。0 r& B9 g% d9 C5 Y
    而日本陆军部对于关东军的情况分析和扩大冲突的意见言听计从,授意关东军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自主进行对处。' p' v+ }; G2 q( j! R# f
    得到尚方宝剑的关东军在620下达了集中令。关东军司令植田大将决定抽调13个步兵大队,112门速射炮,124辆坦克及装甲车,400辆汽车,180余架飞机进行更大规模的反击作战
% N, B1 a! v' D; }; u6 h' T
    为了这次作战,关东军可是下了血本,将日本唯一的一个装甲师,第1战车团也送上了前线。可见他们的决心之大,对于胜利的渴望之强。
- S; z" b5 c: ^8 D3 j      620,作为先头部队的第23
师团率先开拔,近2万人的队伍负荷30多公斤,徒步在35度的荒漠中走了有200公里,花了一个多星期才来到战区。这一回,日本后勤部门又一次忽略了饮水供应,使得几万参战部队在大部分时间没有水喝的状态下于荒漠进行行军。可怜的日本兵还没有打,就已经累得几乎趴了窝。   7 ^$ t$ g, U: P( N% D
    而机械化的战车第1团也很厉害,他们乘火车在25日到达集合地点以后,必须在密林之中行军180公里才能到达战区。没有牵引车辆的日本人只好开着坦克行军。质量不佳的日军坦克在行军路上不断发生各种机械故障,频频抛锚。本来就已经累得半死的步兵还得帮助这些机械化部队前进,用人力把陷进坑内的装甲车辆给拖拽出来。更为可笑的是,第一战车团此次行军居然没有带上能够给坦克车辆通过的舟桥设备。所以,在路上稍微碰上一条河流就不得不绕道而行。整个行军不仅混乱,而且缓慢。0 v: }0 q$ V. Z, g6 }
      
自成军之后,基本上没进行过实战考验的第一战车团这次算是吃了苦了。他们直到29日下午抵达前线。这些军中骄子,日本陆军之瑰宝以每天40公里的摩托化前进速度总算完成这次行军。在这次行军中幸存下来的所有坦克都沾满污泥,外观惨不忍睹。  4 a1 a. c9 M" z; l$ j
      
另外一支参战部队,第7师团的一部(第26联队、第28联队的一个加强大队)则幸运多了。因为第7师团一直是日本陆军的王牌部队,历史悠久,作风顽强,训练刻苦,战斗力突出(其中,第28联队又是这个师团的精华)所以他们是坐着400辆卡车上前线的。出发前,26联队长须田大佐在师团长园田中将的暗示下,将联队军旗留在了后方(按照日本陆军的传统,在战斗中丢失军旗的部队将被取消番号,而只要军旗还在,就算部队打光了也可以重建。这个传统使得日军在战斗中为了保护军旗,至少要留下一个中队的兵力专门进行守护,这个军旗的价值比什么都重要)大战在即,却将军旗留在后方的反常举动极大挫伤了日本官兵的士气。' f2 Y$ e4 f1 O
    除了陆军以外,621起,陆军航空队第二航空集团的数百架飞机也如同乌云一般汇集到海拉尔。指挥官嵯峨彻二中将脑子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准备越境打击,长途空袭外蒙古境内的苏军机场。  0 J% Z5 ]1 [- j5 t( |3 z# {$ v/ n4 e: v
      
随着日军大规模的集结,一时之间,海拉尔的车站上物资堆积如山,人嘶马叫。关东军从整个东北地区调集补给品来支持这次作战。但是,由于日本陆军的运输方式的落后,军需物资不得不依靠畜力和板车前送。从海拉尔到诺门罕前线180公里的路,使用如此原始的搬运方式,根本满足不了战斗的巨大消耗。这个补给的不畅,最终就成为日后日军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Y% u0 ]; L/ O+ i3 L& ~; |0 m) |
    集结起三万人马之后,小松原中将作为先任将官,负责指挥这次作战。& l6 o( B4 H, q1 ^$ Q9 B
    小松原根据日俄战争以及一战、内战中俄军失利的相关经验,认为苏俄军队只要在战斗中侧翼或者后方吃紧,立刻就会全线溃退。所以,他的方案是,使用步兵在正面牵制俄军的注意力,第一战车团则用浮桥渡过哈拉哈河,迂回到苏军的背后进行包围全歼。这个看似不错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舟桥部队所带的架桥器材无法承担坦克的重量,所以不适合装甲部队使用。迫不得已的小松原只得将迂回部队改为行动缓慢的步兵。即由安冈正成中将的第一战车团、第23师团的山县联队协同伪满洲国的6个骑兵团发起正面佯攻。而23师团的主力和第7师团一部则在哈拉哈河下游过河,对苏军的侧后进行包抄。
) N% @. ?% H; ]$ X" K0 L* |9 T    小松原的这个计划出笼以后,得到了关东军司令部的首肯。日本陆军甚至邀请德、意陆军武官上前线观战,为即将到来的一场大胜做准备。踌躇满志的小松原不顾日军在行军途中的疲惫以及不少物资还未到达的现实,将进攻发起日定在了71
) u4 E. n9 u. x. a* P4 |/ ]% Z% z
    就在日军磨刀霍霍,厉兵秣马之际,苏共领导人斯大林也将注意力转到远东局势上来。他任命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朱可夫中将负责远东地区,坚决粉碎日军北犯的任何企图。为了支持朱可夫的工作,斯大林给远东军区增配了包括重炮、坦克、飞机在内的大批装备。一批在西班牙内战中磨炼出来的飞行员也被优先补充给远东空军。一时之间,前往东部的火车日夜不停,将援军从欧洲运往远东。. x# d; z: X, ?" ?9 u9 d. g
      6
月初,到任不久的朱可夫立刻开始解决苏军的补给问题。从补给基地到前线的路程有将近750公里的路程(是日本人的三倍多),但是苏军用长长的卡车队日夜不停地穿梭在补给路上,在10多天的时间内就囤积了如小山般高的物资库。
" U3 U: U  D7 V1 u( L# x' Z1 v    在决战开始之前,苏军还不断使用坦克、装甲车辆组成的小部队突袭日军。628,一小支坦克部队甚至打到日军指挥部的附近才被击退。整个诺门罕战斗期间,日本人始终没有找到对付苏军这种坦克部队打了就跑的战法,从而普遍造成了一线部队的对坦克恐惧症。
0 _7 Q% O/ f% r) p; f, b/ @
    此外,在第一阶段惨败的苏联空军经过重组,很快就在数量和质量上超过了日本人。在6月份的空战中,苏军逐渐重新掌握了主动。日本飞行员虽然技术高超,但还是被苏联人的机海战术给拖垮,并在6月下旬失去了制空权。   0 w) E% ]8 Y- R5 ^
    截止到71以前,苏军在前线集中了坦克11旅,装甲第7旅,第36摩托化步兵师以及蒙军两个骑兵师。坦克部队以BT系列坦克为主加上少量的T-26组成。苏军虽在步兵数量上略逊于日军,但是在坦克、火炮上面全面超越了日本人。3 Z4 W+ B. A: w0 K/ y
    就在双方在为下一轮的火拼精心准备之际,日本关东军所属的第2飞行集团在627组织了一次大机群的越境空中打击。1 |* E# y* l1 l9 R$ Q. M
     
提出这个设想的嵯峨彻二事先并没有得到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支持以及同意。因为参谋本部害怕这种深入外蒙境内的空袭会引发苏联的全面报复,使得苏联卷入已经陷入泥潭的侵华战争。" A1 E6 i* j1 C& l9 J  K/ f. z5 V
    但是,喜欢下克上的关东军没有把东京的命令当回事,越境袭击照样在627凌晨举行。日本陆航起飞了12架侦察机、74架战斗机,695轻爆和2197重爆扑向外蒙古境内塔木斯克的机场进行了奇袭。毫无防备,刚刚起床的苏联空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巨大。据日本战史记载,在地面和空中一举摧毁了114架(一说140架)苏联飞机,而日军的损失却极其轻微。这次远程奔袭行动可谓大获成功!3 ?2 ]4 M+ M- @% R  M  x) r* g
- W8 D& [0 F0 Q, s
  f1 a' i+ g5 d) J) R: w
) K' ^1 h4 t8 z) \5 X" f
             九五式轰炸机
4 t- y/ x1 S& I, R# J* @/ q8 k. o1 ^
0 K4 \8 x2 K5 v6 I# x5 K* M1 `: u1 b6 Z- D* L# m
2 b1 B& x' s& E# _' D. X

  Y; s- A2 ?% M0 G& n: Q# y7 m; K* G
            九七式重爆2 C5 Y# r5 B8 J- X% N' P5 D% p

0 g1 J. D9 S5 w& d' y2 }& H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战区制空权已经落入了日本人之手。如果关东军能够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也许能在后来的陆战中捞到点便宜。可是,后来的实际情况显示,日本陆航对于地面战斗的贡献几乎为零。对陆航来说,摧毁敌人的军用机的目的已经达到,赋予自己的使命可以算是完成了。至于地面战斗,那是步兵的事情。所以,塔木斯克空袭之后,苏日两军的飞机反而都在空中失去了踪影,只有双方的陆军在为而后的战斗进行着积极的准备。   & ^; H/ S. e4 P% e; I4 a
       72黄昏,日军迂回部队抵达哈拉哈河的东岸准备渡河。2 s5 T0 L5 ^2 v$ q8 \
       1.8
万名日本步兵隐蔽在沙丘之后,等待工兵部队过来架桥;   
4 S: A* B) A: M) ~- y8 ~
     而工兵部队上千人则在河边等待汽车大队将舟桥设备的运上来;    6 R& T# y! e+ n: y" v6 s
     备受期待的汽车大队在路上频频抛锚,还走错了路,最后依靠人力连拖带拉才把设备于夜间送到;   
6 x0 C1 C8 G6 Y+ p9 B3 m. d3 Z       7
月的下午,四十几度的室外温度将日本兵烤成了小乳猪。这次,日本的后勤部门再次忘记带上足够的饮用水,使得等待在野外的近两万官兵饱受干渴以及蚊子的袭扰,苦不堪言。小松原铁青着一张脸,眼看着部下在太阳的烘烤下头晕眼花,心里只想骂娘。(23师团军需负责人近泽大佐已经在行动前由于不堪重任开枪自杀了)整个行动开始就不顺利,小松原心头升起一股不祥的阴云。  X4 s) n/ R& }, |" q) y' ~; ^2 Z  x! t
    工兵们挥汗如雨,在深夜终于将浮桥架好,等待多时的步兵可以过桥了。可是,不堪负重的浮桥无法运输重型装备,所以大炮只能拆开过桥,而卡车必须先将货物卸下,待过桥之后,再由步兵驮过河后装上汽车。    % y$ H4 D3 w/ n
    忙得臭汗淋淋的日本军队直到73上午十时才全部渡河完毕,不顾疲劳的小松原下令部队立刻向北攻击前进,按计划占领苏军哈拉哈河渡口,切断河东岸苏蒙军队的退路。此时,日军部队离目标只有14公里,离朱可夫的指挥部也只有15公里。   
# j1 [! @- G# w6 J: x; X" c
    说来也是,苏军对于日军的这次行动居然毫无察觉,直到苏联驻蒙军队的总顾问阿布宁上校在前往蒙骑6师驻地时才被发现。    . I8 o: l+ A1 o. a
    感到形势危急的阿布宁上校立刻调转车头,赶往朱可夫的司令部向其报告了目击到的情况。吃惊不小的朱可夫立即下令河东岸的苏军主力迅速赶回,同时下令侧后的蒙骑615团不惜一切代价迟滞日军的行动。   
0 ], {6 k/ z. P5 r% ~- T/ S
    蒙15团不过400多人,战斗力一般。不过团长达尔玛扎布上尉知道,如果自己的部队撤下去的话,那苏、蒙军队的后方将被日军扫荡,整个战役很可能全盘皆输。意识到阻击任务严重性的达尔玛扎布上尉下达了,不许撤退,死守待援的命令。    2 Q0 a8 k$ I9 D( R0 W( c2 T% X$ ~0 U1 e, `
    在团长的鼓动下,这几百名蒙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与擅长白刃战的日本人拚刺刀,用自杀炸弹堵住缺口,还击毙了日第7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横田少佐。最后,他们用全部阵亡的代价拖住日军主力的进攻尽达两个小时之久,为朱可夫调动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 ?: m9 C2 W- w0 O. R4 J$ A$ F
    就在日军先头部队的小林旅团长对于为消灭这一小股蒙军而付出包括两名大队长伤亡的进攻感到不值时,苏军的炮弹就如雨点般飞了过来。顿时,日军刚刚占领的阵地上沙土四起,浓烟滚滚。小林少将不得不下令全线转入防御。  E6 B3 M5 G: ^) x/ n
      
与此同时,苏联空军出动轰炸机对于日军的渡口进行了空袭。日军的浮桥在苏军的反复空中打击之下基本解体。日本的工兵死伤一片,也没能将浮桥修好。结果,过河试图切断敌军后路的日军的后路反倒是先被敌人给切断了。   
% s8 c+ Y3 H3 c" t! u( [
    中午时分,苏军的主力来到战场。300多辆苏、蒙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如乌云般滚了上来。日军阵地上的1637毫米速射炮面对这么多的目标,不知打哪个好。虽拼命射击,但还是在短时间内全部被毁。   
) }; H8 x0 n& k* l4 t
    毫无办法的日军再次祭出法宝,士兵们三三两两抱着地雷、炸药包走出战壕去和敌人拼命。日本人还拿出了燃烧瓶,攻击使用汽油为燃料的苏军装甲车辆的发动机并取得不小的战果。有些杀红了眼的日本兵干脆跳上坦克,用步兵锹、枪杆破坏坦克的天线,潜望镜等设备,迫使坦克停车。随着苏军坦克进入日军阵地,速度开始下降,日军一方趁机杀出几百名肉弹攻击队员,争先恐后地往坦克下面钻。
- x9 |2 t6 T, G8 u+ M    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疯狂的作战方式的苏军终于失去了再战的勇气,掉头撤了下去。而获得胜利的小林旅团也筋疲力尽,趴在阵地上歇了菜。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10-1-14 10:13 编辑 3 G" u2 t7 g6 T7 r! {' z2 J, e, v6 s

* ]$ M% S# |, E$ U# e" A就在先头部队陷入苦战的同时,后卫第7师团的26联队日子也不好过。蒙军的装甲车趁着日军的浮桥被炸断,过河的日本炮兵弹药告磐之际,发起了数轮进攻。战斗中,一个协同作战的苏军坦克连甚至打到了小松原司令部的附近,打死了23师团的参谋长大内少将。就在小松原眼看苏军坦克越来越近,感到自己末日来临之时,一个抢渡过河的速射炮中队赶到现场,用90%的伤亡将苏军坦克赶了回去。
/ z6 S8 F# _3 b" A       这次战斗对小松原的刺激很大。因为他亲眼目睹了日军在苏联坦克的蹂躏下毫无办法的窘境,深深体会到了机械化战争的威力。
/ s3 ^& t% e& f. ~       3日下午,日军死守着已经陷入重围的渡口寸步难移。苏军使用重炮猛烈轰击日军阵地,并连续发动进攻,试图全歼过河日军。而日军继续使用肉弹自杀进攻进行抵抗,勉强维持住了态势。激战到傍晚,不善于夜战的苏军如潮水般退去,战场立刻陷入一片寂静。
* X% j, f3 g* Y* s9 S       一天战斗下来,日军伤亡惨重、弹药用尽,部队已经陷于崩溃。尤为可怕的是,由于长时间断水,日本官兵们可以为了夺取苏军水冷式机枪上的一点冷却水,发起疯狂进攻而不知后退。仗打到这个份上,小松原知道,再硬撑下去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当晚,他命令部队撤回东岸重新集结。3 c5 |) P! c0 h' @' K
      士气低落的日军抬着伤员以及尸体开始回撤,直到5日才把所有部队收拢完毕。5 j- @( D" `5 G/ E
       这一仗下来,参战部队中盲目乐观的人少了,对苏军战斗力开始感到恐惧的人多了。关东军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强劲的对手,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现代化的敌人。老毛子已经不是三十多年前日俄战争时期可比的了。许多关东军的官兵首次想到了战败的可能性。, R* Z! @* {* y. }
       相反,朱可夫和他的部下倒是越打信心越足。自从日俄战争以来,俄国军队一直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面对矮小的日本人时感到抬不起头来。谁知这次和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关东军交手之后,觉得小日本也不过如此,没什么可怕的。通过这次战斗,可以一雪前耻的想法使得苏俄军队的斗志更加高昂,战争的天平在此时已经倾斜至苏联一方。& w" N" f6 B* l' L, d$ J

* Z. i0 R* a% J* m       咱们暂且不说哈拉哈河西岸日军的撤退,单表河东岸的日本部队。他们在7月3日上午得到迂回部队顺利过河的消息之后,立刻按计划发起攻势进行接应。
; C+ k/ W0 k0 T       一路上,第一战车团的坦克联队(87辆坦克、装甲车)打头,第64联队(山县联队)和工兵部队殿后,日本陆军首次出动这么大规模的部队进行“步坦协同作战”。
% D3 P& D7 Y/ Q: x       望着漫山遍野的坦克以及后面用双腿紧赶的步兵,坐在坦克上指挥进攻的吉丸清武联队长(大佐)激动得眼泪哗哗的。此刻,面前的苏军主力部队正在往西岸驰援,所以日军毫不费力就突破了苏军的两道前沿阵地。大喜过望的吉丸大佐下令加速前进,一举冲过河去和西岸的日军部队会合。. P0 ]& O/ c% W, q9 d4 X
      这日本坦克一加速,后面的步兵可就遭殃了。本来就跟不上坦克速度的步兵如今彻底被抛在了后面。而且因为日本坦克内没有无线设备,所以山县大佐无法和吉丸大佐取得联系。紧赶慢赶的山县部队一边吃着坦克开过以后飞溅起来的沙土,一边距坦克部队越离越远却毫无办法。
" a0 X; U) B, n      狂奔一阵之后,丸吉大佐的坦克来到了苏军的主阵地。他们面对的是缺少火炮和坦克支援的(都调去增援西岸了)彼得罗夫少将指挥的第36步兵师的两个团。2 ?$ S# U4 K( D3 k
      说实话,彼得罗夫望着阵地前满天飞扬的尘土,心里没有底。虽然在阵地前面用地雷、铁丝网和障碍物加强了防御,但是阵地上的苏军缺少反坦克武器。光靠步兵的反坦克枪、重迫击炮想击退日本的装甲部队,彼得罗夫感到希望渺茫。
1 A  W2 [6 y0 }9 b: ], [( Z0 A      不过,等到日本人的坦克开到面前,彼得罗夫心里一块石头落地。眼前的日本坦克小得就像玩具,明显是十几年前的装备。气舒神定的彼得罗夫下令用重迫击炮进行火力压制,一颗颗炮弹立即在日本的装甲群中炸开了花。但是,反步兵用的迫击炮弹对付坦克稍微差点,即便对手是质量极差的日本坦克。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越逼越近的日本坦克却被铁丝网阻住了去路。
1 B- g5 G$ r( b8 P      苏军的铁丝网卷入履带以后,立刻在方向轮、负重轮上缠了起来,把坦克给拖住了(当初坦克开发出来就是为了对付机枪、铁丝网密布的步兵阵地的,而日本的坦克却被铁丝网挡住了去路,真是世界上的奇闻)' S- U/ C  i$ ~/ b' x- Q! Z/ {$ I
      急火攻心的吉丸大佐立刻想呼唤步兵过来帮忙,可把身子探出车外之后才发现后面的步兵正在很远的地方猛赶。等待不及的吉丸大佐命令坦克手出车清扫,立即被迫击炮弹杀伤不少。没有办法的吉丸联队最后只得坐在车内苦等,大部分日军坦克于是停在阵地前沿挨打。( Y. Q6 m# F4 Z- P  U
      而风尘仆仆赶上来的工兵部队不顾疲劳,急急忙忙在密集的炮火中为坦克除障。等到日本工兵流血流汗,把铁丝网清除,重新使得坦克开动起来以后,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当天的攻势草草收场。6 R' G5 j+ Z8 p% J
      一直在后面观战的安冈战车团长看到手下部队的拙劣表现,气得连话也说不出。就在他心绪不佳之时,第4战车联队长(九五式轻型坦克为主)玉田大佐来到指挥部,请求批准他率领所部的高速轻型坦克在夜间对苏军进行夜袭。安冈师团长立刻喜上眉梢,批准了玉田的夜袭计划。
! P  n, G7 y' t7 M& e, u  o' {       当晚,玉田率领坦克绕了一个大圈,避开苏军阵地的正面,从侧面插了进去。# ]* e2 L8 O+ B% T: M' d3 p
       为了不惊动敌人,日本的坦克部队以5公里/小时的缓慢速度前进。由于缺乏通讯设备,所有的车长都探出身子用低声的呼喊与前后的坦克进行联系。而且,因为方向不辨,日本人只能依靠“感觉”,向似乎是苏军侧翼的方向前进。在漆黑的夜里,日军坦克编队勉强保持着队形,没有掉队和走失,不过,对于前进方位的判断,完全是瞎猫碰死老鼠,撞大运。
& @: j7 t% a3 Q8 T      就在玉田为行进的缓慢以及如何判断敌军方位焦急万分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帮了日本人的大忙。轰鸣的雷声、雨声掩盖了日军坦克的发动机声音,使得日本人的坦克能够开足马力前进。而一道道闪电则为日本人照亮了方位。玉田兴奋地在雨中大叫“万岁”,率领部下高速穿过苏军主阵地的侧翼(这个凭感觉找目标的方法也成功了,日本人运气实在好),居然一举摸进了苏军第36摩步师的重炮阵地。
# v  P5 T/ Z8 A6 j- Y& L      苏军直到日军闯入阵地才发出警告,但一切都晚了。日本坦克很轻松地轰掉了值班机枪,在苏军的阵地里大闹天宫。毫无防备的苏军损失惨重,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丢掉了一个122毫米榴炮营(18门),一个152毫米榴炮营(6门),整个阵地被完全摧毁,官兵伤亡不计其数。
. q) Z" v' o8 a9 _- b: J      反观玉田的部队,只有一死一伤,没有丢掉一辆坦克,损失轻微,战果巨大。在袭击结束之后,玉田带领部队从容撤出战场。等到苏军的坦克部队增援上来,他们除了一片狼藉的阵地以外什么也没发现。! ~- k9 [* ^# P4 W; P# J0 |
      对于这次奇袭,苏军在战史中除了批评“狡猾的敌人在夜间进行了可耻的偷袭”以外,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我军的松懈大意,被敌人钻了空子,今后必须作为血的教训予以注意”。而世界军事界,则将这次奔袭作为经典战例,引入教材,传教至今。4 J: }6 \' }! V$ ^; K: u

( b4 l- `- T8 Q$ G- Q+ r' r      夜袭成功的安冈少将异常兴奋,急忙向上级为玉田联队报功。不过,上峰正为迂回部队在西岸的惨败挠头,顾不上给予安冈多少嘉奖。
5 u5 R4 P- A$ j) F4 ?/ N      7月4日,主力部队再次从西岸杀回东岸的苏军急于为昨晚的失利报复,上上下下求战欲望强烈。( o2 P3 H% I' W# V1 |5 q
      当天中午,苏军侦察机发现日军装甲部队正在向西运动。朱可夫一声令下,苏军的一个坦克旅、一个装甲旅的几百辆坦克、装甲车从隐蔽地一齐杀出,开足马力朝日军猛扑上去进行决战。雅科列夫少将的第11坦克旅负责主攻,列索维伊少将第7装甲旅负责外围牵制。
' y5 j$ q7 P! F$ s2 l3 k      由于地形起伏较大,日军目视观测受阻,结果直到苏军的先锋开到1公里处,日本人才发觉。这么近的距离逃也逃不掉了,首当其冲的吉丸第3战车联队只得硬着头皮开上去和苏军肉搏。一时之间,两军的近四百辆装甲车辆扭打在一起。亚洲陆军史上唯一的一次坦克大会战就此开始。# }5 M7 S& ^5 j. K1 }
      众所周知,日本人的坦克一向以装甲薄、火力差著称于世。但在当时。他们的坦克与苏军当时装备的BT系列、T-26坦克相比,并不相差很多。以吉丸大佐装备的八九式坦克为例,对于日本人来说,属于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3.6吨。而作为对手的苏军BT-7轻型坦克,战斗全重也有13.8吨。两者相比,几乎相差无几。" [7 r4 V, Y4 V/ X* u" w: }) Q

- H. ~$ g0 L$ q& {1 T7 K/ T! e  r
* O. Z- q9 B4 z7 {( L- P
        日本八九式中战车
4 p. y% q1 _; h
( l# b. y9 B+ W" t* F( y/ \( \( g  ]% M( Y& Y3 ~0 b; T3 Q
      不过,数量上占巨大优势的苏军坦克如同虎入羊群,冲入日军坦克阵中疯狂屠杀。日军的轻型坦克由于火炮的限制,无法在正面的对射中占得多少上风,只得接近敌人,从背后或者侧面进行偷袭。即便如此,苏军的穿甲弹还是像子弹打穿牛油一般,将一辆又一辆日本坦克打得火球四射。吉丸大佐座乘的指挥坦克因为没有安装火炮,且立满了天线,很快就成为苏军的重点攻击目标。在几辆苏联坦克的围攻之下,吉丸清美大佐和他的坦克很快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4 J1 J" f% C( }, b8 `8 X/ p      跟在吉丸第3战车联队之后的玉田第4战车联队,由于装备的是更加轻量级的九五式坦克,所以基本上在坦克战打响之后立即交了枪。苏联坦克对于这种小家伙,根本不屑一顾。直接开到面前,任凭日本人的还击炮火在自己的装甲板上留下一个个小坑,然后潇洒地从日本人的坦克上压了过去,把日本的坦克压成了一块匹萨饼。
6 }! x5 H  F- Z; s3 w" C& C     这场一边倒的坦克战因为一场沙暴而结束,日本人损失了几乎所有的装甲车和过半的坦克才撤了下来。即便是幸存下来的部队,也因为缺乏燃料和弹药的补给无法再次投入战斗。整个第1战车团实际上已经瓦解。
# J+ e: a9 r; Z# o       得悉此战结果的日本陆军参谋部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被誉为“皇军之花”、“虎之子”的装甲部队在一场战斗之后就几乎全军覆没了。这些被苏联人称为“玩具”的东东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陆军来说可是宝贝疙瘩啊。心痛不已的参谋本部立即下达命令,第一战车团从此以后退出一线战斗,只有在步兵部队确保战场安全之后才可出动(原来皇军的坦克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作为打扫战场的工具使用的)6 I, K( s9 ^  y! z. x6 p, V1 A
      7月6日,还存有稍许战斗力的玉田第4战车联队在早上突然受到苏军装甲部队的突袭,一口气损失了过半的力量。这样一来,安冈的第一战车团彻底完蛋,安冈在诺门罕的日军司令部内成了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摆设。
不要再转这种“胡说八道”的文字好么?
不好意思,作为文章的作者,我想请问哪里有“胡说八道”的地方?请指正% i8 y* _. i* M% Y
% R2 Z8 U" X. O7 V
[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08-9-3 13:38 编辑 ]
那请先把各单位的“编制”“名称”搞清楚了再说
本文内的参战日苏军编制,参照宋宜昌先生《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录入,如有差错,请指出
宋宜昌“说胡话”的地方也是相当的多的7 _2 h3 N( o% t2 L: Q& Y
1 M0 M$ a9 D5 e  n1 Y& l) H( \" R: m
就像这个
3 g; W# `% k% ^% }7 R) X7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丢掉了一个122毫米榴炮营(18门)一个152毫米榴炮营(6门)“  E: c& |. y, q, r7 c& n. q

8 b( L( e2 K5 \$ q4 s$ y你什么时候见过二战前的俄国炮兵营是18门炮的?. L: f* ^- Q5 E* E
什么时候俄国师里面开始配属6寸炮?
原帖由 oldcat 于 2008-9-3 17:45 发表
+ E  s4 n2 v1 `# z# g) y+ @' V宋宜昌“说胡话”的地方也是相当的多的) S0 ~' J/ r% O* I7 h
) h  W) W6 P& K1 J8 [
就像这个
; o4 s1 j9 Y9 L0 i1 O, B“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丢掉了一个122毫米榴炮营(18门)一个152毫米榴炮营(6门)“
6 u' h' Y$ `! C" s
9 q9 U) T# p: t; Y# s9 G( X你什么时候见过二战前的俄国炮兵营是18门炮的?
: a0 U( p0 s4 k8 b- [9 `9 ~0 i什么时候俄国师里面 ...
, b7 H( P: ^- p  q4 Y2 w* L9 \
1 \. P3 \' t$ H) w* `       确实,在重新考证诺门罕之战时,我也发现宋先生的书中有许多错误和前后矛盾的地方,所以一一加以修改。但有些我也无法确认的地方,只得加以保留。& Z5 c5 ?8 f9 v' {) A8 a7 c, _
       关于第4战车联队这次夜袭的准确战果,如今再考比较困难,我发现也有资料显示是“100毫米加农四门、122毫米榴弹炮4门以及75毫米野炮四门”的,但到底是多少,恐怕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 \+ T: ^6 |7 s5 ]/ _6 b! L" o  @       我相信,宋先生在书中所举的数据,也是根据哪一本战史抄录下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笔误,也可能资料源本身就有错误。由于没有见过原始资料,所以不敢妄加评论
给你加点东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
9 `0 }; J7 G! Y0 ^# `' l# V1 G9 Z5 v* y
[ 本帖最后由 oldcat 于 2008-9-3 21:0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这里又讲到战果是“野战炮兵连4个,坦克装甲车辆十辆,卡车十余辆”! E& E1 q9 ^1 _; K% e% h
日文资料里数据百出,而俄国公布的资料不知道是否可以对照参考
9 l% m2 ]% a$ I. {* f+ ^
! a# w* Z. ?& b" ]% ^( \" j8 M找到一份日军坦克部队参战编制,又和上述数据不一致
/ h( E- [* u1 K: R
  o; B7 X& }- t5 T; k- w" K) t* w* w( d! S1 U/ D
★戦車第三聯隊編成表( P1 X1 o/ n! h/ d! ]
    聯隊本部   八九式中戦車 2両  軽装甲車 2両  + a  A2 I3 B* r% s' c
    第一中隊   八九式中戦車 10両 九七式中戦車 2両  軽装甲車 5両
3 ^' A* y$ o5 x/ D9 i7 U" O6 t    第二中隊   八九式中戦車 10両 九七式中戦車 2両  軽装甲車 5両
2 `& c+ x0 h- S% P    聯隊弾列   予備車両として八九式中戦車 4両       軽装甲車 3両. M9 D$ ?$ `1 q: h
 4 i8 N! _& z8 {% e, @* k7 s$ t) |5 O
★戦車第四聯隊編成表' [4 @5 x4 B8 s$ Q  |
    聯隊本部   九五式軽戦車 3両
5 k3 L" ?" a* P$ i# @0 A4 q    第一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 e2 |3 `, ^* y
    第二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 g$ W. ]6 I5 A; x
    第三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 g+ K: w0 u4 r, j
    第四中隊   九五式軽戦車 9両! [! A) R5 {1 A$ k: s3 K8 ~
    第五中隊   八九式中戦車 8両  軽装甲車 2両
. m: L1 ^4 \* p    聯隊弾列   予備車両として九五式軽戦車-5両
% E2 c' G5 h# y5 f- A4 o( \/ ?0 }; u3 W, F+ T
  s! Q& `: \. p1 x1 E7 x; a
http://www.horae.dti.ne.jp/~fuwe1a/newpage68.html
日本人装甲部队的编制
3 ^8 K5 [( {) t- T; M  \6 K* `2 w. ]$ I3 v  X9 Q2 o  }% d
通常. f9 W3 ~, \6 u: A+ L6 h
中战车部队
/ }  s+ ^" u0 t6 x) [( h小队内3台中战车
* V' o6 X2 G4 Q/ j, n中队辖3小队加上本部1中战车、2轻战车;共12台. Q4 c& t( g% E& |' W
连队下辖四个中队2 w8 A! q7 s3 d. m/ j0 [; d
: R9 {0 K7 B3 Y# U! Y! P% P! Q4 b
轻战车部队; T6 {# ^0 B4 ?) f9 W( `7 l- Q* h
小队内3台轻战车
" B& h8 e, p' t0 r. O% q* q* l: p中队辖4小队加上本部1轻战车;共13台
2 \4 O, y. b4 `连队下辖3个中队
& h3 D# r! |3 p7 i% i/ `8 o% [) Z$ [; p4 c" K5 G
日军进行南洋作战是的第三战车团就是这样子编的% e7 q8 \2 j5 ?
: L/ [/ c: s/ l, \- v6 H/ |
不过更多的编制方法是4 X  G2 F6 ], U
小队3台,中队辖3小队加1本部车共10台( v' U# [, @; |2 ?* e
连队下辖3中队加上本部3台# K+ ~6 s. {) x+ l

; V% W/ m5 k) {2 c/ e' D8 n日本人在后来的南洋岛屿作战中基本上都是这样的0 v: h# V8 \7 H3 w* D
* p2 M1 L! M) D% L
连队下辖5中队的做法基本上是43/44年以后的做法9 I( T5 I. W- M5 u
这个时候日军编制扩大到师团/旅团/ @* V7 m; e1 D6 h
6 `9 b( S  B* i+ v
战车师团辖2战车旅团
+ }# F5 T2 M+ l- ]6 R5 v9 @1 ^战车旅团辖2战车连队
2 r# l1 R/ D& D" l2 h& I连队下通常5中队编制0 Z0 V' t8 r2 T( W
- e1 q9 {) W3 Q# y! O8 `: j
菲律宾作战时的第二战车师团就是这么个结构& U/ s/ B  V. U1 m3 I
5 \* S8 {2 _, a) U! P$ ^; k7 t% f
% Z/ v; e4 t* {7 Z$ S1 g
你上面那个编制表明显的不对
8 ?3 J& s# Q, q& f0 K起码不是同一个时期的建制
其实,在诺门罕参战的日本装甲部队,在日文资料里称他们为——“第一战车团”,下辖两个第三、第四两个战车联队。
3 l: y$ z9 _: s9 Y% r1942年,日本陆军才以第一战车团为骨干,建立了第一战车师团,常驻满洲。
. S' C; {; ?! g7 I所以,1939年时参战的第一战车团编制到底如何,我还找到了一份资料( a1 O) g2 U: E  G* Y( W

1 `. _, I4 U7 v+ ]http://homepage2.nifty.com/ijn-2600/nomonhan.html5 b5 S( J" N% g: x1 g* Q$ g3 Z
3 J4 l1 G+ x  j' d3 R
第一戰車團 團長 安岡正臣中將(18)
. t7 w/ y4 W% R# [0 `# l# B8 Q: J0 S+ S' s! Y' R6 q7 i0 E
第三戰車聯隊 聯隊長 吉丸清武中佐(26) 七月三日 戰死 / S; ^3 f$ \6 g; g- G
八九式中戰車乙型      26両  A  ~' s( E; K
九七式中戰車(チハ)  4両
+ [6 a" k: S2 I0 j( r
6 _& {; R/ c; i) i$ E) X! j第四戰車聯隊 聯隊長 玉田美郎大佐(25)    P4 C: e. j1 R$ j' D
九五式輕戰車(ハ號) 35両# E+ ~& M' V8 S
八九式中戰車甲型    8両
) b# a' ?6 u- q, h! L. w
. D) K4 g; g/ Q和我上面举的一份内容倒还基本一致, Z2 X- q# O. l  ]
( D% o7 B$ `7 |- B' r9 ]- T
[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08-9-4 08:13 编辑 ]
: l1 L5 A* C) `. N9 l6 F- ~7 h

" R. f$ K* \* j- K看清楚, S) L- I  M6 {. d6 i/ b
当日四连队出动28台九五、8台八九和3台九四
1 s7 l& Q/ w. j7 _+ ^! m. \) ^& r9 Q' z$ l1 K1 W! u
编制表上
3 w% a# B5 }; d: \$ k/ C: ?; C九四在哪里?
不是,13楼的资料主要指的是日苏之间坦克数量和质量的对比(见原网页),所以没有将装甲车列入不足为奇。% P, U3 v" Y, J: d  h
看来,第4战车联队编制中拥有35~36辆的九五式,8辆八九式,3辆九四式+联队本部直辖数辆九五式似乎问题不大。而在7月2日(也有说是7月3日)的战斗中,第4联队出动28台九五式、8台八九式和3台九四式参加战斗也说得通。
7 S1 Z% W: ~1 {8 _' ^% |借问楼上的资料来源,请不惜告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