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创]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评施里芬计划

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德国总参谋部的军官们利用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的作风,经过无数次军事演习、图上作业、兵棋推演以及复杂的数学公式演算精确地计算出了调动一支百万人以上的大军的集结、行军、作战、补给的时间表。8 s: V7 v, l* L- u* H
    这个高效的时间表就是施里芬计划,世界战争史上最为复杂的一整套进攻方案。德国的命运将取决于它,也许,还有整个世界的命运。* B5 C5 N2 d$ l1 {& R5 v( `
    计划的具体内容和结果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此我就不想重述了。我仅仅针对整个计划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4 t8 b/ U1 L2 Y9 u
& W; \6 [3 M, Z: r" l5 J+ L       1.施里芬计划的致命弱点就是把军事凌驾于政治之上,违背了克劳塞维茨最基本的战争理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定律。战争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仅仅是一种工具,它必须服务于政治,被使用于政治。俾斯麦深刻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从不让陆军主宰德国的命运,尽量避免用武力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威廉二世治下的德国已经大不相同了,军队有了比过去更加多的话语权。施里芬计划在制定之时,也仅仅是从军事的角度进行推演的,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果侵犯比利时、卢森堡的中立地位所引发的政治后果。(还好小毛奇修改了计划中关于穿越荷兰南部的部分,否则,荷兰也保不住了)
# I/ s9 f. `- f2 Q" i$ G: ]" t2 q    就在一战爆发前夜,包括被认为是一战罪魁祸首的德皇本人在内的外交人员周旋于各国之间,为挽救和平在做最后的努力之时,德国总参谋部的人员则一再催促威廉二世尽快下达进攻比利时的命令,并表示否则就来不及调动军队开始施里芬计划了。甚至连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也因为动员命令的一拖再拖而紧张地就要神经失常了。$ M" ^& I' g  x5 x
(据说,当时的德国外交部长都不知道有个施里芬计划。他和小毛奇之间曾经有过一段有趣的对话:$ |' ~" @# }* `8 [  Z2 Q5 S- ?
: f5 k7 @8 H% R: _/ l4 j# s
“为什么陆军不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我们?!”  H8 i- h/ o* J. Z5 ~
“因为那是国家机密。”
9 X+ A) o8 \! ?0 k, [“如果进攻比利时、卢森堡引起世界的公愤怎么办?”: j- v0 c% ?( l5 Q
“那是你的事。”( p) Q% t* t% L. Z/ m2 V
“那现在怎么办?”
3 ]6 B7 z4 y( P4 R& T“见鬼,赶快停止谈判,开始行动。”)# r6 Q0 W" H. h8 z" D+ m
& x* |. C6 N! \
    于是,德军不宣而战,进入比利时和卢森堡,引起欧洲乃至世界的一片哗然。英国以此为借口对德宣战,美国国内舆论一致痛批德皇是个残忍的吸血鬼。战争才刚刚开始,德国就失去了一切道义,在国际间陷入了孤立。而这恰恰是施里芬本人以及德国总参谋部没有认真考虑过的问题。
, J% O9 B: h6 |  f. k# ]+ \( P
: X* {( ^8 O  m, _       2.如果德国在战争中获胜,那政治上的被动也许可以得到弥补。但是德军既没有完成摧毁法军主力的任务也没能够占领巴黎,施里芬计划成为政治和军事上的双输。& K5 e$ U$ [) `
    那么德国为什么没有完成施里芬计划。这就要谈到加强右翼的问题了。( ]5 V9 @0 \2 W% `. J; {
    许多施里芬的支持者们批评小毛奇违背了施里芬关于加强右翼的遗言,不仅抽调右翼的兵力去增援左翼,还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将两个军的部队从右翼调到了东线,结果大大减低了德军右翼的突击纵深,造成了德军最后的失利。
% A5 V' V) r  [, m) Z9 A    这个看似很有道理的论点其实值得商榷。大家都知道,一战时期的部队机动连摩托化都很少,更不要说机械化了。步兵在野外的话基本上就是靠双腿行军。连大炮也要用马拉,更不要说补给物资的输送除了马车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课用的运输工具。在这种运输条件下,德军的补给肯定很成问题。更不要说支持连续的进攻作战了。也就是说,部队越多,补给的困难就越大。而这种困难将随着德军的不断推进而越发显著。尽管笔者对于德国总参谋部能够提供150万德军使用的物资粮弹毫不怀疑,但是拥有它们和将其运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前线是两回事。所以,右翼的突击集团兵力越少,后勤部门对于他们的支持也越强,作战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X" k; |5 i* ^
    施里芬要求右翼的德军必须保持在150万左右,但向如此一股庞大的,不断前进的部队提供补给的困难一定比施里芬当初预想的要深。而且,离开德国境内到达敌国境内之后,是否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铁路也是疑问。: q3 x3 G) w5 {5 X) |* q
    所以,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剑桥世界战争史》中置疑了施里芬计划中的补给输送问题,并认为,凭借当时的运输条件德国仅在补给上就无法支持施里芬计划。, @/ N+ ?6 F2 Z9 W0 e
    这是其一。9 U  i) ~3 O( M# c* z/ M3 M2 ~
    其二,小毛奇之所以把右翼部队调往左翼,是因为按照原计划,德军将在法德边境上仅仅留下8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依靠堡垒群去牵制、吸引法军的主力,为右翼的大迂回做出贡献。' H4 I/ E2 l0 s4 i2 s; N: [
    小毛奇虽然愚钝,但也看出了仅靠10多万人和一些国民卫队期望能抵抗住法军主力的猛攻是有危险性的。到时候,不要说围歼法军了,恐怕连自己的本土也会被法国人冲得七零八落。事实上,小毛奇削弱右翼,增强左翼的计划修改是由鲁登道夫完成的。而后者也对小毛奇的这个修改大唱赞歌。
1 _# T  c, Q3 }; f# w    增强右翼则必将削弱左翼,虽然此举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但其中冒险和不确定因素太多太大,是一场单纯的赌博。(我认为此举的冒险程度远大于山本的偷袭珍珠港,因为山本如果赌输了,可能是机动部队的全军覆没,而小毛奇赌输的话,则是一场刚开始的战争的失利,两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小毛奇肩上的责任太重大了,进行这样的冒险也实在是难为他了。  C  m+ j$ Q9 p+ j( y9 M

" o+ n0 ^# M; Z& u       3. 对敌人的过度轻视以及对自己的过度评价
3 h9 x$ [3 S+ c& ^- n    施里芬的计划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预定实施才能成功。因此敌人所有的行动也必须按照预定展开。4 Z' h; N( O" _4 E; ?
    也就是说:   
! |4 P9 ^' @, N& F. ]& w% \0 M" Z    法军一定要将主力投入到阿尔萨斯洛林一线(准确的判断);) e2 A2 f% {6 Y" I& V  M
    左翼的德军一定要拖住法军并诱使法军踏入陷阱(误判,法军进攻失利开始后退);# C( f  i8 ?# J$ I/ I+ o( R. z
    比利时政府必须默许德军越过其国土(误判,比利时人坚决抵抗,并给德国人制造了不少麻烦,德国人通过比利时的时间比原计划多了两、三天时间);
- x" j1 b7 G1 F. R; L. U" q    法国陆军应该反应迟钝,等着被德国人包围(误判,法国人判明了德军的动向之后,立刻开始了重新部署);
0 X2 z  o9 o: a) Y" S+ Q    英国人的因素没有考虑到(10万英国远征军虽然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职业军人,在法国给前进的德军以迎头痛击)
9 q9 i. o/ P* _    不仅是敌人,德军也必须以完美的军事行动支持施里芬计划。
5 R$ X3 p5 d1 ]* D6 J" a    持续地进攻,不断的行军,遇敌必须要胜,绝不允许失利。这哪里是给人的任务,明明是给机器人的。德国兵毕竟是血肉之躯而不是超人,所以等到接近巴黎之时,德国官兵已经被疲劳所击倒。很多部队几乎是一到营地就倒头而睡,连步哨都来不及分派。有些官兵甚至在行军路上边睡边走。当时,一个目击者记录在法国遇到的德军的时候,马上被德国人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所吓倒。这哪里是一支在打胜仗的部队,简直就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连战连胜的德军反倒士气一落千丈。从将领到一线的官兵普遍失去了取得胜利的信心。' S2 G( N, e- _* q' h9 ]
    这种种因素施里芬估计也没怎么考虑,也许,他希望德国士兵能够像机器一样去战斗。而敌人,则像绵羊般等待灭亡。
& B" G% G9 \7 a* ~7 C. E( Q! Y0 R0 M9 \7 ]+ _) Y
       4.最后,法国人是否会在首都沦陷,部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单独媾和本人也存在疑虑。1914年的法国不是1940年可比的。那个时候,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弥漫整个法国。为普法战争复仇,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失地的想法统一着整个法国。即便是德军已经接近巴黎,前线形势异常严峻之时,法国政府内部的投降言论也没有站过上风。那个时候,共赴国难是所有法国人的想法。死守巴黎,哪怕失去首都之后如何反击德国侵略者才是法国上下的头等大事。这与26年后弥漫着失败情绪,投降主义思潮的法国是何等不同啊。
; w, i, H$ Y; I) X8 Q    更不要说,当时英国站在法国一边。东线还有俄军,法国的希望远远没有破灭。所以说,即便是施里芬计划很顺利地成功实施,占领了巴黎,重创了法军,是否就能达到将法国逐出战争的目的也是两说。如果不是的话,那施里芬计划早日结束西线战事的最终目的也就无法达成,施里芬计划的存在意义也就没有了。
# |/ n" A9 C/ H2 M0 ?- D" c
" f* |! u9 e: R0 B- ]
: z. z) t8 O) O    综上所述,我认为施里芬计划中想当然的成分较多,即便按预计实施也不可能达到最终目标。" I3 O( d" X, r) b
    施里芬计划虽然名垂军事史,但它只是一个空中楼阁,好看但却没用!# U5 u; L2 w  a
1 D$ E. v9 k, s  X8 b* M/ o, f2 Q" f
$ U; c. F/ R  T& E: U/ R8 |
施里芬伯爵
单纯从计划制定来说,施里芬计划仍然是一个不错的计划。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执行中也出了无数的纰漏,但毕竟离成功只有几步之遥。( F2 Z" Y1 I, l0 n; \/ T

% E8 _1 N" ]: }3 U作为所有乱七八糟的计划的制定机构,总参谋部的职责就是在平时把一切可能不可能的军事计划都制定出来供决策者参考。至于决策者无视某个特定计划的执行的前提和后果而决然选择其实施,显然这不是计划制定机构的责任。施里芬伯爵显然不能预见到自己身后的国际形式,他留下了一份有一定的成功概率的让德国打败一个势均力敌的国家的计划,已经完全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施里芬计划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有那么一点一厢情愿,过度自信的意思在里头。而且,它这是在施里芬本人的推动下,最终成为了德国进行战争的唯一指导思想。2 i: k! @  J* ]8 R: s$ ]+ b  j4 u) ~
从政治角度来说,施里芬计划对于政治上所产生的风险和问题基本没有考虑。他仅仅从纯军事方面进行了规划,完全背离乃至抛弃了另一位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至理名言,反而使政治成为了军事的延续。我觉得,这才是其最失败的地方。
1、施里芬要求43.5个军(包括意大利2个军)投入西线,而直到1914年小毛齐也只有35个军可以用在西线,施里芬伯爵对这些额外部队从哪来,理所当然的没有任何论述+ z* N. A, s6 r: ^# A; x: A4 C' ~1 t
2、施里芬要求接道比利时和荷兰去攻击,而在他死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已经毫无疑问的意味着英国的必然干涉,施里芬十分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但却对此完全无动于衷,似乎自己的计划并不是军事计划,而更像是德国外交部晋升为金手指部的考核方案
& R- {+ n* U4 w; K5 X5 c; E3、施里芬伯爵从来没有对空前规模的穿越比利时的右勾拳做出详细的有关后勤调度方面的计划论证,虽然这本来就是总参谋长制订战略计划时的基本工作,而事实证明比利时的铁路网连缩水版的右勾拳都承受不了
. }5 F7 Q9 L1 y8 U! I0 C8 l有了以上三点,即使可以把身后的责任,推给没有化腐朽为神奇能力的小毛奇,作为始作俑者的施里芬伯爵,在以总参谋长而不是某个刚出军校的愣头青的身份制订关乎国家命运的总体作战方案的时候,其“自我意识”是否也如他的名气一样,有些超过常人太多了呢. y: \" Z# G  m3 Z6 q1 L( i

( v: n- e/ u. Q$ A& Q$ f[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9-1-6 17:17 编辑 ]
施利芬计划只是对一方作战的方案。结果一战德国外交失败,搞成了两线作战,自然失败了。
Fear is the path to the dark side.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回复 5楼 Donnie_Brasco 的帖子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施里芬计划事前充分考虑到了德国会陷入东西线作战的困境,所以力主发挥内线优势,在东线俄军大规模投入战斗之前,争取通过一场决定性会战,将法国首先逐出战争。(固然,德国总参谋部没有预计到英国也会卷入欧洲大陆上的战争)
好像德军单线作战也不行, 问题并不是德军兵力不够,而是补给跟不上军队
原帖由 Donnie_Brasco 于 2009-1-6 22:11 发表 % U5 S$ ^% }4 N9 O7 m/ w
施利芬计划只是对一方作战的方案。结果一战德国外交失败,搞成了两线作战,自然失败了。
指望比利时和荷兰这两个夹在欧陆最强陆军强国之间的“小国”,会允许其中一方的军队进行旨在对另一方全面战争的所谓的“无害通过”,同时日快落帝国会对此一切无动于衷,本来就是个只会存在某些“军事天才”大脑中的绝妙作战计划,与之类似的还有东亚某国军事爱好者们架空中无米帝参加的台海战争,而后者一般还会多少带几句为什么
( W* _% U2 g: t2 e9 g2 o1 S5 m史里芬伯爵这个对军事历史有很深刻研究的人本应该不属于这种人的范畴
" F- ^5 e+ S: H: n3 `施力芬与彩虹计划那种方案不同,彩虹中除了橙色以外,都很少有深入的研究,而如果其中某个真的成为米国的指导计划,那么毫无疑问会补全其中关于政治的部分
我不觉得施里芬计划是一个不可能成功的计划,我们现在觉得它不可成功是应为我们知道计划的全部,觉得它到处都是问题,可是当时法国人不知道计划啊。历史振明了施里芬对法国行动的判断的真确,施里芬计划最大一个环节就是法国主力在开战后将进攻洛林和阿尔萨斯,历史振明法国人也就是怎么计划的(法国的17号计划),当时如果小毛奇能严格执行施里芬计划的话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如果当时德军的左翼没那么多的军队左翼就不会进攻打跑法国人尔是会拖住法国主力。右翼没少那么多军队他们就能支援第一军,使这个大镰刀的刀锋不会崩溃。法军就会被包围。如果说施里芬计划的缺点就是没考略到后勤,那法国人的17号计划就是晃荡到家了

回复 9楼 me109 的帖子

但是,法国人并没有在自己的东线坐等德国人来个坎尼式的大包围吧。
2 u) }7 i8 l  h2 F9 a$ p' D' o霞飞固然在一开始犯下了较大的失误,但是在发现德军的意图之后,他立刻用钢铁般的意志重振法军,在英国人的配合之下,力挽了狂澜。
0 U/ `/ Y7 A: U9 ?( T( l+ |史立芬希望法国人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从头到尾处于被动,这有点过于理想化了。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厢情愿
如果按原先的计划,霞飞根本无力力挽了狂澜。因为到了8月24日霞飞还在执行17号计划,但德军以打到了南锡一线。25日,德军西线军队又少了2个军和一个师(调到东线)。如果这些军队没被调动,德军就能打过马恩河。左翼的德军能按原来的计划根本就不会有那要命的法军第6军团。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可惜德国没有在“施里芬计划”破产后,没有吸取多少经验教训。在二十多年后对苏联的进攻除了加强突击力量以外,基本上就是“施里芬计划”翻版,而且失败的原因也是一模一样。
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原帖由 发电机计划 于 2009-1-23 16:41 发表
. i/ x  ]0 I$ k8 d" E可惜德国没有在“施里芬计划”破产后,没有吸取多少经验教训。在二十多年后对苏联的进攻除了加强突击力量以外,基本上就是“施里芬计划”翻版,而且失败的原因也是一模一样。
8 _% W) r6 @( u8 n8 W7 c
完全是两码事。
政治凌驾于军事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