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风云
作者:周明
Email :zmgym@online.sh.cn  
2000年7月
下一页

引子
  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地中海天然的避风港,马耳他一词在腓尼斯语中就是“避难所”的意思。该岛面积246平方公里,1798年被法国占领,1800年被英国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由于马耳他岛正处在直布罗陀至苏伊士运河的东西航线和意大利至北非的南北航线交汇点,距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仅80公里。而从岛上机场起飞的飞机,作战半径东可至希腊雅典、克里特岛,南到利比亚,西至阿尔及利亚,北可达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几乎覆盖了地中海周围所有重要目标,因此马耳他岛对于南欧和北非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二战爆发后,该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英国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空基地,同样也就成为德意首要的攻击目标。从1940年6月至1942年8月,围绕该岛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海空大战。

第一阶段:1940年6月至1940年12月
英军防御部署:
  1939年9月二战爆发后,英国国防委员会就批准在马耳他岛上建立哈尔法尔、卢卡和塔卡利三个机场,在卡拉弗拉纳建立水上飞机基地和雷达站,并在该岛部署4个战斗机中队和172门高炮。但最初几个月里只有机场和雷达站建立起来,其他防御部署都未到位。
意大利空袭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第二天意大利的飞机就开始空袭马耳他。此时英军在马耳他共有12架“海上斗士”战斗机(其中6架尚未启封)、5架“旗鱼”攻击机和1架侦察机,防空火力只有40门40毫米口径的“博福斯”高炮。上述兵力在福斯特•梅纳德空军准将指挥下全力抗击。6月22日,乔治•伯吉斯上尉击落意军一架SM79侦察机,取得了马耳他空战中的第一个战绩。
  由于英军战斗机数量较少,通常只能采取打乱意军机群编队队形,使其无法瞄准轰炸的战术,而不是刻意追求击落敌机。

“急促”作战
  随着意军CR42“鹰”式护航战斗机大量参战,马耳他迫切需要增加战斗机,因此英军组织了代号“急促”的作战。
  8月2日,英军驻直布罗陀的H编队出动舰队,以舰载机轰炸萨丁岛卡利阿里机场,掩护由“百眼巨人”号航母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驶抵萨丁岛西南海域,“百眼巨人”号航母随即起飞12架“飓风”战斗机,飞至马耳他着陆。这12架战斗机组成第261战斗机中队,成为英军在马耳他岛的空军主力。

英军护航运输
  为加强马耳他的防御,英军于8月底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护航行动,运送马耳他急需的补给品。英军总共出动了3艘航母、3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8艘巡洋舰和24艘驱逐舰的庞大兵力掩护由3艘运输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护航运输船队,意军获悉英军舰队出海后,出动了2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和39艘驱逐舰进行拦截,由于意军空中侦察能力太弱而没有发现英军,在地中海活动的意军5艘潜艇也没发现英军舰队,只有意空军于8月31日对英军舰队进行了攻击,但未取得任何战果。
  9月2日,英军护航运输队安抵马耳他。英军在护航行动中还顺便对萨丁岛帕尔马斯港、罗得岛机场和希腊斯卡潘托进行了攻击。

英军加强马耳他防御
  9月28日,英军以2艘巡洋舰运载1200人的部队加强马耳他的防御力量,由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率领由1艘航母、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护送,从亚历山大港起航。意军侦察机发现英军舰队后,立即出动5艘战列舰、7艘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和23艘驱逐舰前去截击。
  9月29日,意军岸基航空兵先对英军舰队进行了攻击,未获战果。而英军舰队中的航母起飞的侦察机也发现了意军舰队,坎宁安考虑到舰队处在意军航空兵作战半径中,舰载机首先要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便没有派出舰载机攻击意军舰队,而是命令舰队改变航行,规避意军舰队。
  9月30日,意军舰队没有发现目标,返回基地。
  10月1日,英军运载增援部队的2艘巡洋舰安全抵达马耳他。
  英军舰队在返航途中,击沉了意军1艘潜艇,还顺道炮击了阿斯蒂帕莱岛。

K编队进驻马耳他
  1940年10月,英军以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K编队,常驻马耳他,同时第10潜艇分队也进驻马耳他。11月,K编队实力又增至巡洋舰和驱逐舰各4艘。K编队进驻马耳他后,开展了积极的破交活动,仅11月就击沉意军7艘运输船和2艘油船。

MB6护航运输
  10月8日,英军以4艘运输船、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MB6护航运输船队,由坎宁安上将指挥地中海舰队的1艘航母、4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6艘驱逐舰掩护。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但也因祸得福,没有被意军发现,只有1艘驱逐舰触雷沉没,其余船只安全抵达马耳他。返航中,舰队被意大利一架民航机发现,意大利军方接到民航机的报告,立即派出鱼雷艇和驱逐舰出海截击,英军舰载机和水面舰艇协同作战,击沉意军鱼雷艇2艘、驱逐舰1艘。意军获知轻型舰艇攻击受挫后,又派巡洋舰和驱逐舰各3艘前去支援,但支援编队行动迟缓,到达作战海域时,英军舰队已经撤走了,只救起了在水中挣扎的225名水兵。

奇袭塔兰托
  在1940年11月11日,震惊世界的奇袭塔兰托军港行动中,正是从马耳他起飞的3架“马里兰”式侦察机进行的战前侦察,为突击编队的奇袭提供了可靠的情报,有力保障了作战的成功。——突袭塔兰托,英军出动21架次攻击机,损失攻击机2架,消耗鱼雷11条和112公斤炸弹60枚,取得击沉意军战列舰1艘、重创战列舰2艘、击伤巡洋舰和辅助船各2艘的辉煌战绩。

向马耳他运送航空兵力
  11月15日,英军驻直布罗陀的H编队由司令萨默维尔上将亲自指挥1艘航母、1艘战列巡洋舰、2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向马耳他增派飞机。当编队到达萨丁岛以南海域,据报附近有意军军舰出现,所以“皇家方舟”号航母让12架“飓风”战斗机和2架“海上大鸥”轰炸机从极限航程起飞,结果大多数飞机因燃油耗尽而坠海,只有4架“飓风”和1架“海上大鸥”到达马耳他。梅纳德将岛上16架各种型号轰炸机编成第148轰炸机中队,英军就利用这些轰炸机北上轰炸意大利南部港口机场、南下轰炸北非的港口机场,取得了显著战果。

特乌拉达角海战
  英军在奇袭塔兰托之后,意大利海军龟缩于意大利北部港口,地中海已相对平静,便于11月下旬从直布罗陀派遣护航运输船队前往马耳他。不料意军竟很快出动了包括2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的舰队出海迎战,英军对此颇感意外,立即加强对护航运输船队的护航,其中直接护航的有2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和4艘护卫舰,担任掩护的是从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两地出动的三支舰艇编队,共计2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
  由于意军侦察不力,敌情报告自相矛盾,舰队司令康皮翁尼上将难以判明敌情,加之意军刚在塔兰托军港遭受沉重打击,意大利海军在出海前曾要求舰队只有在处于绝对优势下才可求战,因此康皮翁尼决定避免与英军舰队交火,掉头返航。不料刚转向航行不久,就与英军萨默维尔上将指挥的B编队遭遇,意军巡洋舰群与英军展开激烈炮战,意军战列舰则遭到了英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康皮翁尼一边请求空军支援,一边指挥舰队施放烟幕,相互掩护撤退。由于意大利海军没有直属的海军航空兵,只得请求空军派出飞机支援,中间辗转周折,延误了战机,尽管作战海域就在萨丁岛以南海域,但当意军飞机到达战区时,双方炮战已经结束,意军飞机攻击也未取得战果。而英军萨默维尔上将根据舰载机飞行员不确实报告,以为已经击沉击伤意军战列舰2艘,而作战海域又在萨丁岛附近,惟恐遭到意军岸基航空兵的攻击,就未继续组织追击,也率部撤出了战斗。因此事后他遭到了很多指责,甚至被迫在军事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此役史称特乌拉达角海战,英军有1艘巡洋舰负伤,意军有1艘驱逐舰负伤。运输船队的3艘运输船安全到达马耳他。

MC2护航运输
  12月16日,英军组织了由1艘战列舰、3艘驱逐舰和4艘运输船代号MC2护航护航运输船队,前往马耳他。驻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的英军舰队同时派出舰队进行掩护,英军舰队在护航途中对罗得岛和阿斯蒂帕莱阿岛的意军机场进行了攻击,还对奥特朗托海峡和地中海进行了破交作战,击沉了意大利2艘运输船,英军只有1艘驱逐舰触雷沉没。
  鉴于意大利无力招架英国在北非的凌厉攻势,希特勒决定德军介入地中海战区,12月下旬希特勒说服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接受德国空军第10军进驻西西里岛,该军拥有各型飞机约400架,进驻西西里岛的首要任务就是压制马耳他岛的英军航空力量。马耳他争夺战也随之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941年1月至1941年6月
“超额”行动
  1941年1月6日,英军4艘快速运输舰满载补给品从直布罗陀前往马耳他,由F编队的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担负直接护航,H编队的1艘航母、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负责掩护。此次护航行动代号“超额”。为确保护航行动顺利实现,英军还组织了四支舰艇编队(A、B、C、D编队)和一支护航运输船队从亚历山大出发,接应掩护。
  1月8日,从亚历山大出发的B编队巡洋舰和驱逐舰各2艘到达马耳他,待军舰上运载的约1000名部队上岸后,B编队立即出海接应“超额”护航运输队。
  1月10日中午,德军第10航空军从西西里岛起飞约60架亨克尔—111和容克—87轰炸机对英军A编队进行了猛烈反复攻击,特别是对“光辉”号航母进行了集中攻击,“光辉”号航母被6枚炸弹直接命中,遭到重创,舰员死83人,伤60人,“光辉”号被拖到马耳他紧急抢修。航母上的舰载机也全力抗击,击落德机5架。编队中的“厌战”号战列舰也被炸伤。
  1月11日,德军对即将驶入马耳他的“超额”护航运输队进行了攻击,“南安普敦”号驱逐舰被击沉,“格洛斯特”号巡洋舰被击伤。4艘快速运输舰安全驶入马耳他,“超额”行动总算顺利实现。

第一次空中战役
  1月16日,德军发动了第一次马耳他空中战役,出动约70架飞机容克—87和容克—88轰炸机,对马耳他的瓦莱塔军港进行猛烈轰炸。英军“佩思”号巡洋舰和1艘运输船被击伤,在港内抢修的“光辉”号航母再次被1枚炸弹击中,港口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马耳他的英军战斗机和高炮奋力抗击,共击落德机19架。
  从1月16日直至5月,德军几乎每天都出动近80架次对马耳他进行空袭,在德军的狂轰滥炸下,英军驻马耳他的轰炸机中队被迫撤退,英军加强马耳他防御的努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运送非洲军团
  1941年2月,德军开始向北非运送由隆美尔指挥的地面部队——非洲军团,马耳他的英军舰艇部队由于受到德国空军的巨大威胁,无法出海阻截,而马耳他航空部队实力又弱,还要担负抗击德机的空袭的任务。因此对德军运输船队的攻击十分有限,对其造成的损失也非常轻微。至3月底,德军第15轻装甲师(后改称第21装甲师)几乎毫无损失地到达北非。5月,第15装甲师也到达北非。这两个装甲师就构成了德军非洲军团的骨干。

克肯纳群岛海战
  1941年4月,北非的德意军队发动了联合攻势,德意从意大利到北非的海上运输也因此非常繁忙,驻马耳他海空部队,并未对其海上运输构成严重威胁,北非的德意军队仍源源不断得到各种作战物资。为切断德意海上运输,英国海军部决定采取一切措施,下令亚历山大的地中海舰队抽调4艘驱逐舰进驻马耳他,甚至计划将旧战列舰“巴勒姆”号沉在利比亚的黎波里港的出海口,以堵塞航道。
  4月15日,刚调到马耳他的4艘驱逐舰乘尚未被德意军发现,便在马耳他航空兵的引导下出海。在克肯纳群岛附近海域与一支意大利护航运输船队遭遇,这支运输船队由5艘运输船和3艘驱逐舰组成,运载3500吨补给品、300辆军车和3000名德军。英舰在飞机引导下首先发现敌舰,立即开火,英军的首次齐射就命中意军护航运输船队的旗舰“塔里格”号驱逐舰,舰桥严重被毁,舰长克里斯托法洛中校双腿被炸断,稍事包扎后仍坚持指挥战斗,但该舰伤势越来越重,舰首逐渐下沉,就在即将沉没前,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伤了英军“莫荷克”号驱逐舰。另两艘意军驱逐舰也被重创,只得抢滩搁浅,才免于沉没。随后英舰又将3艘运输船击沉,其余2艘运输船也被击伤,被迫自行抢滩搁浅。这是德意军在向北非运送物资人员过程中损失最惨重的,运输船队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打得晕头转向,甚至来不及向海军总部报告,直到第二天一架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上空才发现受伤舰船,意军这才火速派出7艘驱逐舰、2艘医院船和水上飞机前去救援,救起1300余人。

K编队破交行动
  4月下旬,德意军以5艘运输船和5艘驱逐舰组成护航运输队,从意大利南部港口前往北非,为保障航渡过程中的安全,意大利海军还特意派出2艘轻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担任掩护。英军侦察机发现这支运输队后,立即报告了马耳他英军,马耳他的K编队4艘驱逐舰火速出动。4月23日,英舰拦截住德意运输队,击沉1艘运输船,其余船只分散逃逸,总算到达目的地。

英军增援
  借助5月上旬的坏天气,英军一支护航运输船队顺利抵达马耳他,运来了急需的食品、弹药和航空燃料。从“皇家方舟”号航母起飞的24架“飓风”战斗机也飞抵马耳他,大大加强了马耳他的航空力量,凭着这些战斗机,英军顶住了德军的猛烈空袭,马耳他岛度过了第一个难关。

德军撤离
  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西西里岛的德军第10航空军随即被调往苏德战场,加之德军在5月下旬克里特岛登陆战中空降部队损失惨重,已经无力组织对马耳他岛的登陆,所以将夺取马耳他交给意大利,尽管此时马耳他在经历了数月猛烈轰炸之后,防御力量已非常薄弱,但意大利根本没有能力实施攻占马耳他的登陆作战,意军弱小的空中力量也不可能像德军那样有效地压制马耳他,使马耳他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第三阶段:1941年7月至1941年12月
  随着德国第10航空军撤离西西里岛,马耳他英军几乎可以用如释重负来形容。英军利用这一机会,大力加强马耳他的空中力量,尤其是配备了装备雷达的新式侦察机,能在夜间有效引导鱼雷机和轰炸机攻击意军舰船,由于意军没有夜航战斗机,无法在夜间进行空中掩护,致使意军损失惨重。即使在白天,意军对马耳他的空中侦察,因为英军航空兵力量的增强而大为削弱,但对马耳他的空中侦察是意军保护海上运输必不可少的措施,被迫出动大批战斗机掩护侦察机实施空中侦察,但收效甚微。这样意军对英军的情况无法掌握,为策万全,只得出动巡洋舰来保护重要的运输船队,因此增加了巡洋舰的损失。英军对意军运输船队的空中攻击,战术也随着装备的改进而丰富多彩,既有低空突击又有高空攻击,迫使意军战斗机必须进行多层次掩护,而意军战斗机数量根本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空中掩护非常有限,其运输船队的损失直线上升。

“坚实”行动
  7月下旬,英军组织了一支运输船队向马耳他运送急需的人员和物资,该船队由1艘部队运输船和6艘货物运输船组成,由萨默维尔上将指挥的H编队计航母1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8艘担负护航,掩护兵力则由英国本土舰队出动战列舰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和布雷舰1艘。为确保护航任务的顺利完成,亚历山大的地中海舰队也出海活动,进行牵制和策应,同时还在地中海展开了8艘潜艇,以监视和伺机攻击出海的意大利海军舰艇部队。这一护航行动代号“坚实”。
  7月21日,部队运输舰“莱斯特”号触雷受伤,不得不返回直布罗陀。
  7月22日,意军侦察机发现该运输船队,但意军判断这是英军向马耳他运送战斗机的船队,因此并未派出舰队拦截。只是命令部署在地中海的2艘潜艇前去攻击,“迪亚斯波罗”号潜艇发现并用鱼雷攻击了英军运输船队,但未获战果。
  7月23日,意军由于判明情况太晚,舰队出航拦截已不可能,便出动岸基航空兵对英军运输船队进行了攻击,击沉1艘驱逐舰,击伤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
  7月24日,英军运输船队到达突尼斯附近海域,按照惯例,掩护兵力和部分护航兵力返航,只以部分护航兵力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继续护送运输船前往马耳他。意军已在突尼斯海峡配置了3艘驱逐舰和4艘鱼雷艇,进行截击。当天凌晨意军鱼雷艇发现英军船队,立即实施攻击,英军则以密集炮火还击。意军鱼雷艇充分发扬其机动灵活的特长,在英军密集炮火之中往来穿插,不断发射鱼雷,击伤英军1艘运输船,该船后来被拖至马耳他。英军护航军舰在战斗中,显得混乱不堪,有多艘军舰被己方炮火所伤,而意军参战鱼雷艇无一损失安然撤出。同一天,护航运输船队到达马耳他,卸下所载物资之后便返回直布罗陀,在返航途中,有1艘运输船被意军鱼雷机击伤。“坚实”护航行动基本完成。

“长矛”行动
  9月下旬,英军又组织了向马耳他的运输行动,护航运输船队由9艘运输船组成,载有8.1万吨物资和2600人的部队,柯蒂斯海军中将指挥的第2舰群计战列舰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11艘负责直接护航,萨默维尔上将的H编队计航母1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6艘遂行掩护,还有1艘油船与掩护舰艇编队同行,以便在航行途中为载油量较小的驱逐舰加油。这一护航行动代号“长矛”。
  9月26日,意军侦察机发现了英军运输船队,随即派出伊亚金诺海军上将指挥的由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14艘组成的舰队,并在地中海展开11艘潜艇和多艘鱼雷艇。此时意大利海军正面临燃油短缺的困境,因此只派出了部分舰艇,而且指示舰队只有在处于明显优势,并在萨丁岛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之内,才可与英军交手。
  27日,意大利空军并未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对英军船队实施攻击,而侦察机提供的情况又少,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伊亚金诺认为如果继续停留在待机海域,很可能会失去战机,便不顾情况不明的危险,果断率领舰队前出至英军船队可能通过的海域。中午过后,海上突起大雾,伊亚金诺觉得己方舰队既得不到有利的空中掩护,又面临英军舰载机的攻击危险,而且浓雾弥漫,能见度又差,就指挥舰队返航,准备在得到准确的敌情通报之后再采取相应行动。黄昏时分,收到敌情通报,已击沉英军1艘巡洋舰,击伤2艘巡洋舰,还可能击伤英军唯一的1艘战列舰,实际上这是一份错误的报告。伊亚金诺就根据这一不确实的通报,立即率领舰队南下接敌,准备在日落前捕捉到英军船队。与此同时,英军H编队也在没有掌握确切敌情的情况下,转向南航行。双方就在萨丁岛与班克岛之间海域平行航行。入夜后,英军H编队开始返航,运输船队由5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护航,继续向马耳他航行。途中只有“皇家星座”号运输船被意军飞机击伤,后因伤势严重而自行凿沉,其余船只于28日安全到达马耳他。而H编队在返航中还击沉了意军1艘潜艇。“长矛“护航行动基本完成,意大利海军舰队一无所获,白白消耗了大量宝贵的燃料。

马耳他英军海空兵力破交活动
  10月,英军又一支水面舰艇部队进驻马耳他,K编队的实力进一步得到充实,以加强对意大利至北非海上运输的破交力量。
  英军为配合北非战场的作战,在马耳他集结了10个航空兵中队,共约200架飞机,利用这些飞机,英军全力破坏从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交通,并不断对意大利和北非的港口、机场进行轰炸,加上驻马耳他的K编队和潜艇部队的积极活动,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交通损失直线上升,1941年8月物资损失为9%,9月已增至37%,10月更增至44%,11月更是高达63%!而意大利的运输船只损失吨位达到77%,这一切,使德意北非军团补给特别是燃料几乎断绝,因此在1941年11月的“十字军”战役中,德意军遭到了惨败,伤亡3.3万余人,损失坦克约300辆,这些情况促使德军统帅部重新考虑地中海战场,并开始加强该地区的海空力量。9月至11月,德军先后派出20艘潜艇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随后德军还向地中海派出了鱼雷艇和扫雷艇部队。

意大利护航行动
  11月7日,意大利由7艘运输船和6艘驱逐舰组成护航运输船队,由2艘重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掩护,从那不勒斯前往北非的黎波里。该护航船队刚出航不久,就被英军侦察机发现,马耳他的K编队迅即出动巡洋舰和驱逐舰各2艘,前去拦截。9日凌晨,英舰凭借性能优良的雷达首先发现意军船队,并迅速抢占了有利攻击位置,突然开火,意军措手不及,7艘运输船全被击沉,护航的驱逐舰也被击沉1艘,击伤2艘。英军一击得手,便马上撤出战斗,意军担任掩护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根本来不及投入战斗,英舰就已经全身而退扬长而去。

英军“皇家方舟”号航母沉没
  11月10日,英军驻直布罗陀的H编队在萨默维尔上将指挥下,出动由航母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7艘组成的舰队。11月12日,英军从直布罗陀起飞7架“布伦还姆”轰炸机,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最后这7架飞机在马耳他着陆,加入马耳他航空兵部队。同一天,英军从航母上起飞37架“飓风”战斗机,增援马耳他的航空兵部队,最终有34架到达马耳他。但在英军舰队返航途中,先后遭到德军U—205号和U—81号潜艇的攻击,其中U—81号潜艇发射的4条鱼雷有1条命中“皇家方舟”号航母,使航母受到重创,次日在拖回直布罗陀的途中终因伤势过重而沉没。

意大利护航行动
  11月意军运往北非的物资在途中损失高达62%,为了给后勤供应日益紧张的北非沙漠军团运送急需的作战物资,意大利海军精心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护航运输。共有8艘运输船和1艘满载燃料的巡洋舰,采取分散编队的方法,以2艘运输船为一队,巡洋舰则单独航行,并从三个港口出发,以尽可能分散英军破交兵力。护航兵力为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10艘驱逐舰及多艘鱼雷艇。
  可惜意军从那不勒斯港出发的两支船队出师不利,还未出发就遭到了英军飞机的空袭,“戈里齐亚”号重巡洋舰受到重创。船队出发不久,就被英军侦察机发现,11月21日船队遭到了英军从马耳他起飞的飞机猛烈攻击,“特雷斯顿”号重巡洋舰和“阿布鲁齐公爵”号轻巡洋舰先后被重创,多亏两舰的舰员奋力抢救才免于沉没,勉强驶入墨西拿港。意大利海军通过无线电侦听,了解到马耳他的英军水面舰艇正大举出动,而从那不勒斯出发的船队,其护航兵力损失过半,肯定难以对付英军空中、水面和水下的攻击,只得命令终止行动,船队就近返回塔兰托港。
  而从塔兰托和布林的西港出发的两支船队,共4艘运输船和1艘满载燃料的巡洋舰,由3艘驱逐舰护航,其中有1艘运输船出航不久就因主机故障而不得不返回。英军由于注意力全被那不勒斯港出发的船队所吸引,没有发现这些船只,使其得以安全到达北非,大大缓解了德意非洲军团的补给困难。

K编队破交行动
  鉴于意大利海军无力保障大型运输船队的航渡安全,而北非部队又急需补给,意军只好采取小型船队分散编队,疏开航行的办法。11月24日,意大利就同时组织了三支小型运输船队向北非运送物资。英军侦察机发现这一情况,马耳他的K编队立即出动了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意军“塞坦布林尼”号潜艇发现英舰出航,意大利海军总部随即命令取消运输行动,运输船队驶入最近的港口,躲避英舰的攻击。两个船队根据指示均进入就近港口,另一个船队没有接到这一指令,结果在克里特岛附近海域遭到英舰攻击,船队中的2艘运输船均被击沉。

英军“巴勒姆”号战列舰被击沉
  11月24日,英军地中海舰队出海遂行破交任务,舰队司令坎宁安上将因考虑最近德军潜艇在地中海海域活动频繁,不愿以大型水面舰只冒险出击,只是在丘吉尔首相的一再催促下才率部出航。11月25日,英军舰队在北非昔兰尼加附近海域遭到德军U—331号潜艇的攻击,U—331号隐蔽穿过英军舰队的警戒圈,在很近距离上对战列舰“巴勒姆”号连射四条鱼雷,命中三条,“巴勒姆”号当即倾覆沉没,该舰舰员死亡、失踪达861人。

意军“达巴宾诺”号和“达季乌桑诺”号巡洋舰被击沉
  进入11月下旬,在英军海空兵力的严密封锁下,从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运输损失惨重,德意非洲军团的补给状况日益困难,为解决非洲军团补给上的燃眉之急,意大利海军被迫动用军舰执行运输任务。
  12月9日,“达巴宾诺”号和“达季乌桑诺”号巡洋舰满载燃料,甚至连舰桥上都堆放着盛满燃料的油桶,从西西里岛的巴勒莫港出发前往利比亚的黎波里港。起航不久就被英军夜航侦察机发现,随即遭到从马耳他起飞的鱼雷机攻击,意大利海军总部担心两舰会遭遇不测,便命令其终止运输计划,返回巴勒莫港。
  12月13日,两舰在驱逐舰“契格诺”号护卫下再次出航,但意大利海军总部在出发前特意指示,一旦在航行途中被英军侦察机发现,立即返航。当天下午,意军侦察机发现正在阿尔及利亚布日伊港附近海域游弋的4艘英军驱逐舰,根据双方航速航行判断,是不会与己方舰只遭遇的,便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但意军舰只由于种种原因比预定时间延误了一个多小时,并在邦角海域被英军夜航侦察机发现,根据出发前的指示,意军军舰掉头返航,此时英军驱逐舰正在侦察机的引导下正全速赶来,意军军舰一掉头,正好让从后追赶的英舰变成了在前拦截,英舰凭借性能优越的雷达抢先发现了意舰,并随即靠岸航行,以借助海岸雷达回波来隐蔽自己,然后突然实施鱼雷攻击,意舰突遭袭击,竟然不顾满载燃料一旦在战斗中弹的严重后果,迅速开炮还击,很快就被英舰发射的鱼雷命中,2艘巡洋舰上满载的燃料顿时被引爆,烈火迅疾蔓延至全舰,护航的“契格诺”号驱逐舰根本来不及救援,2艘巡洋舰就已开始下沉,900余名水兵也随舰葬身大海。英军在这场不到两分钟的遭遇战中,取得了一边倒的全胜。

德军第10航空队进入地中海
  在英军海空兵力的协同打击下,从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运输几乎断绝,非洲军团补给也就陷入了粮尽弹绝的困境,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惊呼:“必须将空军调回马耳他!”德军统帅部在听取了多方意见之后,权衡利弊,最终于11月底还是将凯塞林元帅的第2航空队从如火如荼的苏德战场调到了地中海战场。随着德军精锐的第2航空队200架战斗机和250架轰炸机进驻西西里岛,马耳他迎来了最为惨烈悲壮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
  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在进攻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战役中,建立过显赫的战功,在不列颠空战中,也有着上佳的表现。是德国空军的一支精锐之师。司令凯塞林空军元帅,正是由于他在战争初期所建立的辉煌战绩从中将直接晋升元帅,他和第2航空队的王牌地位可见一斑。

第二次空中战役
  11月28日起,德军对马耳他发动了第二次空中战役,凯塞林第一轮攻击是试探性的,每次攻击波仅出动3至5架轰炸机,在战斗机掩护下对马耳他的机场和码头等军事目标进行攻击,但这样小编队、多波次的攻击一天到晚几乎持续不断,以保持对英军的压力,并造成防御方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于英军而言,应付这样的空袭,难度并不大,因为可以集中岛上的战斗机进行反击。如此不痛不痒的空袭整整持续了五个星期,凯塞林觉得战役照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形成消耗战,对于德国空军是不利的,所以他指示参谋长戴希曼上校重新制订了空袭计划,该计划彻底改变了原先的攻击方法,采取重点的集中兵力密集突击,以马耳他的战斗机基地塔卡利机场为第一攻击目标,以轰炸机基地的卢卡、哈尔法尔机场为第二攻击目标,以瓦莱塔港口设施为第三攻击目标,用炸弹像卷地毯那样将马耳他岛“梳理”一遍,这种战术就是所谓的“地毯”式轰炸。
  1942年3月20日,德军出动约150架轰炸机对马耳他塔卡利机场实施了猛烈轰炸。3月21日,塔卡利机场又遭到德军218架次飞机的突击。22日,德军再次以近200架次的规模轰炸了该机场。这三天的持续轰炸,就使塔卡利机场“荣幸”地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地毯”轰炸的地方!3月25日,在德军强大的空中压力之下,英军驻马耳他的K编队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被迫撤离。
  进入4月,德军加大了空袭强度,以每天平均200架次对马耳他实施极其猛烈的空中打击,尤其是4月7日和20日两天,德军出动的飞机竟超过了300架次!停泊在港内的2艘驱逐舰和4艘潜艇先后被击沉,马耳他岛的首府瓦莱塔市建筑几乎全被夷为平地,港口的船坞和码头设施都化为一片废墟,整个马耳他已经没有再值得德军飞机投弹的目标,从3月20日至4月28日,德军第2航空队共出动轰炸机5807架次,战斗机5667架次,侦察机345架次,投弹量达6557吨。
  照此发展下去,马耳他的抵抗力量将被消耗殆尽。而德意军也在积极准备登陆,计划在马耳他登陆的部队为意军4个师和德军1个师,共32万人,投入作战舰艇有25艘鱼雷艇、80艘登陆艇、64艘运输船和725艘汽艇,作战飞机1300余架。后来由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急于发起对埃及的攻势,要求推迟马耳他登陆作战。4月德军第2航空队一部被调到苏德战场,主力则被调到北非的昔兰尼加,用于支援非洲军团的作战。5月后,盟军在马耳他的航空兵力量逐步增强,英军的危机终于度过了。

M—41护航行动
  在德国空军大举出击的同时,德意海军也积极活动。1941年12月中旬,意大利海军组织了代号为“M—41”的大规模护航行动,8艘运输船在7艘驱逐舰和2艘鱼雷艇的直接护卫下,编成三个护航运输船队,先后从塔兰托出发前往利比亚的班加西港。为保障运输船队的航渡安全,意大利海军可以说是倾巢而出,3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担任近距离掩护,2艘战列舰和10艘驱逐舰担负远距离掩护。
  英军在地中海活动的潜艇发现了意军舰队出海,立即上报,亚历山大的B编队和马耳他的K编队先后出海截击。
  12月13日,英军“乌普拉特”号潜艇将刚驶出塔兰托港的2艘运输船击沉。14日晚,英军另一艘潜艇“乌尔杰”号在墨西拿附近海域击伤意军“维内托”号战列舰。意军鉴于英军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巨大威胁,被迫取消运输计划,召回了运输船队和护航舰只。
  12月15日,英军B编队的“活雕象”号巡洋舰在返航途中被德军U—557号潜艇击沉。

第一次锡德拉湾海战
  由于非洲军团所面临的极其不利的局面,意大利海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组织向北非的运输。在M—41护航行动受挫的两天后又再组织了一支护航运输船队,由4艘运输船和8艘驱逐舰组成,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担负近距离掩护,3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担负远距离掩护,同时精心组织德意空军协同配合,以确保运输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英军也组织了一支护航运输船队由亚历山大向马耳他运送补给,马耳他的K编队则出海接应。
  16日晚,英军潜艇发现意军舰队出海,英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随即指示运输船队司令维安少将,改变航向规避意军舰队,以确保运输船只的安全。维安认为运输船的安全基本无虞,便大胆决定主动攻击意军舰队。
  17日一架德军侦察机发现了英军运输船队,却将其编成误报为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加上意军又接到K编队出动的情报,由此判断为这是英军有计划的破交行动。意军远距离掩护舰队司令伊亚金诺不等情报证实,就率领舰队全速迎战。但他推算在日落前不可能与英军舰队遭遇,己方军舰的雷达性能不及英军,夜战未必占得便宜,便下令减速,并做好夜战准备。
  黄昏时分,意舰发现正在抗击德意飞机攻击的英军舰队,此时英军的护航运输船队已与K编队会合,共有巡洋舰7艘、驱逐舰16艘。意舰迅速接敌,并利用其炮火口径和射程上的优势在32000米距离开火射击,英军遭到炮击后,由于英军军舰炮火射程较近,无法有效打击意舰,便一面施放烟雾,一面掩护运输船高速后撤。由于英军全速撤离,天色又暗了下来,意军炮击仅仅进行了十一分钟就失去了目标,英军有2艘驱逐舰被击伤。
  18日,维安的船队卸完所载物资,返回亚历山大。K编队完成接应任务之后则再度出海袭击意军船队,不料在距的黎波里港约28公里海域驶入意军布设的雷区,各有1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触雷沉没,1艘巡洋舰受伤。英军的破交行动因此夭折。
  19日,意军运输船队突破马耳他航空兵的攻击,顺利到达北非,这是德意军在两个月里前往北非的运输船队第一次获得成功。

人操鱼雷突袭亚历山大
  12月18日,意大利海军经过一年多的周密准备,以“西雷”号潜艇携带三条人操鱼雷,偷袭了英军地中海舰队所在地亚历山大港,击沉“勇敢”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和一艘油船。至此,英军在地中海,大型水面舰只损失巨大,实力大为削弱。

MF—3护航行动
  1942年1月英军组织了从亚历山大到马耳他的护航行动,代号MF—3行动,运输船队分两批起航后在海上会合,共由4艘运输船、1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维安少将指挥B编队的3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进行掩护。
  1月16日,英军船队遭到德意潜艇和航空兵的连续袭击。
  1月17日,德军U—133号潜艇重创了英军“廓尔喀人“号驱逐舰,该舰终因伤势过重无法挽回而放弃。
  1月18日,英军运输船“塞莫皮莱“号运输船主机发生故障,只得在3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前往距离最近刚被英军攻占的利比亚班加西港。同一天,马耳他的K编队出动1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前去接应。
  1月19日,护航运输船队安全到达马耳他。维安将B编队的2艘驱逐舰和K编队的1艘驱逐舰互换,然后率部返航。英军此次护航行动取得成功,使马耳他得到了急需的物资。

T18护航行动
  1月22日,意大利海军以5艘运输船、7艘驱逐舰及2艘鱼雷艇组成T18护航运输船队,从塔兰托和墨西拿出发前往北非。由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担负近距离掩护,1艘战列舰和4艘驱逐舰担负远距离掩护。并由德国空军提供空中掩护。
  1月24日,马耳他的英军出动鱼雷机对该运输船队进行了攻击,击沉1艘运输船。船队中的其余船只则顺利到达目的地。

MF—5护航行动
  为解决马耳他物资补充的困境,英军于1942年2月中旬组织了代号为MF—5的护航运输行动。
  2月12日,3艘运输船、1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分为两支船队,以一定间距从亚历山大先后出发,维安少将指挥B编队3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担任掩护。
  2月13日,代号为ME10的护航运输船队从马耳他起航,前往亚历山大,这支船队由4艘卸完了物资的空载运输船、1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
  英军计划上述两支相向而行的船队2月14日在海上会合,然后交换护航兵力继续航行。
  德军侦察机发现英军船队后,立即组织海空力量进行攻击。从亚历山大出发的3艘运输船在德军猛烈空袭下,都遭到重创,并先后弃船。
  意大利海军巡洋舰分队从墨西拿和塔兰托出航,英军发现意军军舰出海,为避免舰船损失,只得下令放弃护航行动。

K—7护航行动
  意大利海军于2月21日从西西里岛和希腊分别派出了两支护航运输船队,均由3艘运输船、5艘驱逐舰和1艘鱼雷艇组成,以3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进行近距离掩护,另以1艘战列舰和4艘驱逐舰负责远距离掩护。
  2月22日,马耳他英军轰炸机对船队进行了攻击,但被空中掩护的德军战斗机击退。英军P—38号潜艇也实施攻击,不但未获战果,反被意军驱逐舰击沉。意军护航运输船队顺利到达目的地。

下一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