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7 Q* F( L" y7 B0 b
其实也不是去苛责当时 日本的选择,美国如果对日石油禁运,那日本几乎肯定要暴走了
, L& R, h5 `& _9 P. N6 i8 p问题是,对日石油禁运,实在41年4月,印度支那事件,日军占领前法国殖民地(今越南等地)+ D% k) {# j% e; F: I/ p. g) X
导致美国态度趋于强硬,而之前一直就 ...
6 [: Q: c5 |- u, K9 O! x+ ]zer0 发表于 2014-10-14 21:36  ; w1 M6 m. O0 E/ d- y6 `4 e% u潜心东北本身就没有可能性,基于自身利益,美国和苏俄一直没有打算承认日本对东北的占领,最多就是承认日本在东北有一些经济特权,而要求日军从东北撤退就没有停止过,只是由于各自有其他问题要解决而没有采取强硬手段才让日本在东北呆了那么多年。然而,日本很清楚的是,一旦苏美解决了其他问题,是会通过各种手段逼迫日本退出东北甚至退出朝鲜半岛,这也是为什么关东军是日军最精锐军事集团的原因。而美国对日石油禁运,法属印度支那只是个触发,使得美国对日制裁提升到危险程度而已,解除制裁的条件一直包括日军退出东北,而且没有做让步的打算(而日本的底线是可以退出法属印度支那,但绝不退出东北),这也是最终日军认为和谈无望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1 s5 T6 ~% E6 m" c
所以,日本当时的选择只有两条:一、乖乖做美国的附庸,如今日的日本那种地位,美国会借助日本对抗苏俄势力,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占领和对东北的经济特权,但不可能承认日本对东北的占领,这等于说日本多年维新努力换来个奴才地位,这不是当时日本可以接受的;二、搏一搏军事冒险,通过奇袭重创美国军事力量,然后乘机签订有利条约,再专心对抗苏俄,确保东北利益,这样日本能够取得和苏美同等的地位,这是日本所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当时的他们认为自己理应享有的地位。. |9 [6 ?# j" l0 E% g
其实换位思考,即使是晚清,也不可能不经一战就自动屈居二流国家的地位,清末的各种丧权辱国条约,那都是在打了诸多败仗,认清自己实力之后才签订的,以晚清之衰败和日本维新之后的强盛来对比,日本的选择从心理角度考虑完全不奇怪,但美国和苏俄角度看,从来没有把日本放在和自己同等档次来考虑过,所以低估了自己制裁造成的影响(高帅富认为屌丝只可能选择屈服,结果……)
/ S- S9 H8 L3 y- H至于日军攻略南洋,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本国工业对南洋资源存在需求,极渴望得到这些资源产地,但需要注意的是,更迫切的原因是日本既然决定要和美国开战,那么就必须要有战争所需的战略物资,而日本现有储备是不可能进行一场这种程度的战争的,所以和美国打仗必须要有南洋的资源来保障战争能够进行。所以,南洋攻略是对美战争的一个必需的附带部分,但先后关系不能混淆,虽然日本极其渴望拥有南洋资源产地,不过若可以和美国和解,它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获取这些资源的(虽然经济和政治手段不若直接掠夺来的爽,但代价仍在可接受范围)
: Z4 b- `8 Y4 f n' M) p4 G6 z( S! D可以说:日本对美开战,就是为了确保在朝鲜和东北的即得利益,从而能够取得和苏美同样的国际地位,根本矛盾即在于日美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东北归属是其中不可解的困局,石油和南洋问题只是推动事态发展的手段,对英荷开战只是为满足其对美战争的必要资源,就当时英荷在远东的影响力和实际能力来说,根本无法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日本造成太大压力,日本并无必须和英荷开战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