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la23159 于 2014-10-29 09:44 编辑 " K6 W6 z( e6 n: P+ {, S0 J1 z: O
6 H+ B% D2 Q5 T, _" a8 C6 b Y‘冬装问题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这无需质疑,但没必要过大地渲染其影响,并借此贬低德军参谋部,事实上即使战后很多年,包括美军在内的盟军对手们对德军参谋部也是评价很高。冬装问题在很多德军将领(古德里安等都有描述此问题)看来,纯粹就是元首自己一意孤行的结果,怪罪在德军参谋部或者后勤组织上根本不公正。德军的后勤如前所述,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属于仅次于山姆大叔的水准,德军也从来没有遭受过日军那样的后勤困难’ 德军的后勤在大胡子的有预谋破坏下(如撤退前破坏铁路,有组织地开展敌后游击战,这些在41年都取得了很大的作用)没有100%效率地保障德军参谋部的战争计划实施,在《德军石油野心》一文中讲到德军41年就用了·400万吨以上的石油,转换成所需运输能力也是天文数字。苏联的道路情况比西欧差很多。连巴顿的坦克在西欧都跑的没油了,你敢说德军在41年没有后勤压力。# p6 j, o0 G, P, k- A
苏联在前线都是即将淘汰的木质飞机,而2战中飞机都用铝制机身,地面坦克也多是BT系列,玩过坦克世界都知道BT跑得快呀,撤退容易 ,说明大胡子采用的是主力集中在后方的战略,不过多消耗战略物资,在德军最不利的时候发动了莫斯科会战。
" f" L/ G3 ?( a5 \如ZERO所言在斯摩棱斯克过冬,第二年发动进攻,可能更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