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太平洋上日军的战术,也是被自己火力不足逼出来的,换了别人到那个地位上,也不过如此。& V/ E7 n8 q7 s
) c8 f. G0 v4 u; ]: F3 O* A
别说日本,南北战争中的美军——不论南军北军——在炮兵火力不足的时候不一样在玩肉弹人海,恐怕规模比日本人还大,还要惨烈。
原帖由 八千里路云和月 于 2007-3-26 16:35 发表* C$ ~( }# k2 v
上边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不能忽视了旧日军的特殊性:武士道的传统;死后为神的神道教信仰;传统上吃到的甜头:对日本明治西南战争时期萨摩的“拨刀队”推崇;日俄战争中日军在奉天战役中,以师团级的刺刀冲 ...
' f8 _1 l  a9 u% W% P
我觉得,这也怨不得日本人蠢。; `2 \- e# O% E; s
* o6 f# X/ o7 v: n8 F* ~; X
十九世纪末,正是火力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机枪,后膛炮,触发引信爆破弹,后膛来复枪,所有这些使得防御的威力大增,而战术的发展与装甲技术的进步则远远落在后面。当时绝大多数军人都没意识到战场环境比拿破仑时代完全变了,而当他们真的面对这剧变的战场时,往往手足无措,除了人海攻击一时也无技可施。别说日本,英军的火力强吧?可十一年后他们在索姆的进攻哪里比日军攻打203高地高明了?一天伤亡六万,日本人也没这么疯狂。旅顺口之战从战术上讲就是一战堪壕战的序幕,日军被打的尸山血海,可十多年后的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哪个不是如此?
原帖由 八千里路云和月 于 2007-4-4 11:00 发表
. E+ C5 l, O" ^" a. ^7 B1 K2 L& g& j  U0 Q5 e$ \. I# t9 K( S
我们是在讨论对乃木希典这个在旧日军中被尊奉为”军神“的人物的看法,你说的客观条件都是存在的,可正是在这个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中,才能分出优秀将领和平庸将领的高下之分,能够把握住时代变化之人,必将是军 ...
! W& l: t. `% c$ x7 ~" N
当然,我不认为从才能上讲乃木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只是认为不能简单的把他和那时日军的战术当作愚蠢蛮勇的典型,血淋淋的203高低与其说是愚蠢的象征,不如说是技术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4 z. e5 \0 R1 O/ x2 e
) C# ]$ |, U" l. |/ H. t5 U; l另外,打破203高地式的惨状的不是某个才华卓越的军人,而是技术进步与想象力结合的产物——坦克。而在坦克发明前,换了其他人也改变不了当年日军面对203高地上坚固防御阵地的窘境,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攻占它,所以,乃木是不是个庸将姑且不论,至少不能以他在攻打203的表现认为他是个庸将——换了拿破仑恐怕也没别的招。
老兄啊,乃木有坑道推进的时间么?坑道一样也怕重炮,重炮炮击很容易导致塌方,而俄国守军有一大堆军舰上拆下来的大口径火炮。我去过203高地,多少了解那里的地形,你设想的坑道作业规模惊人,要想不让对方发现起码需要躲在山脊反斜面后面,而那里根本没有,俄国人一览众山小,日本人根本无处藏身,这样的话,你想过俄军重炮炮击你的坑道施工工地会是个什么场面?还有,203高地的土质非常坚硬,表土下面是厚厚的岩层(其实大连及其周边的土质多是如此,因此没办法修造地铁),俄国人在山上的很多工事就是在石头里凿出来的,在这个地方搞坑道施工,实在太难为日本人了。
1 R# y, ^- a4 A1 I: g) E" D+ d2 K: }3 D: Z; Y
[ 本帖最后由 vassiliev 于 2007-4-9 09:44 编辑 ]
许多问题,如果不关心细节,很难理解当事人为什么会那么做,因为我们不知道他面对的形形色色的困难——就拿乃木在旅顺口来说吧,面对203高地这么大的一个障碍,如果实施坑道爆破,他起码会面对时间紧迫,地质条件恶劣,地形不利,以及缺乏足够的炸药那一系列麻烦,这些不利因素汇总起来,坑道爆破这个方案就可以被认为是完全不具备可行性的。火药时代以来的攻坚战数不胜数,有几个是凭坑道爆破搞定的?难道人家统统脑子僵化?
7 C8 {: k! y1 r2 d  ]; {, G9 q. L0 J, @0 N
一次大战中,英军在1917年伊普雷会战中也曾以坑道爆破为开端,埋设了一百万磅炸药,动用了数万矿工和两年时间——问题在于,在双方都陷在坎壕战里动弹不得的四年里,押宝押在坑道作业上就那么一次——难道英国法国德国的将军们统统是傻子,这么简单的招数不理解?还是战场环境极为复杂,而坑道爆破要想成功,要想得能偿失,需要的条件大多数时候不存在。
这两天看到个东西,在围攻旅顺口期间,日军进行了规模不小的坑道作业,不过俄国人也在反作业,双方的工兵在地下舍命厮杀。乃木急于拿下旅顺口的原因在于日俄两军展开了辽阳会战,缺少乃木所部的日军并无兵力优势,所以日军统帅部希望尽快拿下旅顺,让这八万兵力腾出来投入其他战场。" y4 f4 G8 u+ U% a! Y+ r

2 u# O6 V! Z1 i5 B7 U[ 本帖最后由 vassiliev 于 2007-4-17 08:43 编辑 ]
乃木急于拿下旅顺可拿不下来,日军的计划被打乱,原定参加辽阳会战的第三军被拖住。
: n3 E4 Y- @* Y& z  A& j2 Q' V
至于日军的战术,就当时的观念而言,日本人已经算疏开队形了,曾有俄国军官这么说“……俄国的军官们大声的向士兵们喊问着说:‘弟兄们,告诉我为什么日本人是呆子的理由?’士兵们就会全体应声附和的回答说:‘因为在攻击时,他们的火线是展开得很宽广的。’……” 相比之下,俄国人的做法则是“……对于刺刀的迷信被推进到了最大的限度,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必须上刺刀。军官用尽一切的手段以来鼓励其部下,把信心寄托在刺刀上面。……关于火力方面,他们的观念也很奇怪。直到一九〇四年八月底为止,俄国人还是和在阿普拉克辛(Apraxine)的时代中(一六七二——一七二八年)一样的施放排枪。 ……”
5 n1 t9 T' Z! r1 j! B) t$ X" {9 X1 Q+ K: n( M3 }6 [& a
有一点很能说明问题,即战争中双方的战术都不符合自身拥有的技术手段,而其原因在于技术的发展超越了战术的发展,一个日本军官曾经如此告诉一个法国武官“当你注意到这里的一切情形,与我们平时在国内的训练情形之间所具有的差异,那么毫无疑问的就一定会大吃一惊。我们自己所感到的惊异程度也差不多。你一定知道,我们的操典是与欧洲陆军的完全相同。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切的行动都是依照操典行事的,但是这个牺牲却极为巨大!我们学会了这个教训,感谢我们所已经获得的经验,现在我们知道不仅不应太迅速的向前,而且还应尽量利用掩蔽。”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4-24 14:28 发表5 K% S; ?9 E# H2 G1 g
日本无战术,学战术去德国,日本只会对付中国的壮丁而已,如果是职业军人的话,狗日的连杭州湾多上不了岸!
3 f, K9 D. _, g& N& N3 p当时中国的战术也是学西方,尤其是学德国,只不过没学好而已,中国传统那套“战术”面对当时的战场根本就是废物。; Z: D* V  _+ b5 `
6 Z4 _& Y" h9 }
日军在马来亚,菲律宾,爪哇登陆时碰到的可不是“中国壮丁”。
原帖由 qazwsx1970 于 2007-4-26 11:56 发表( B7 A3 S) E. W( _
小日本军人在战败后,除了自杀就没有其它方法了。
/ R- W8 u- Y+ F+ ^( c: ?当时的中国军人在战败时大多选择投降或逃跑,当然,其他国家也多是如此。, G* b: ~' l0 K. Y, ^* e
# R" W/ r# r) ?5 ~
我并不是赞成那种打了败仗就要自杀的做法,但以中国武装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人汗颜的表现,我们实在没资格去调侃日本人的愚忠。9 P8 ^  _0 ~; D+ ]9 C7 u

; p( r1 V, @1 X4 d- J[ 本帖最后由 vassiliev 于 2007-4-26 12:49 编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