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大家对乃木希典怎么看?

现在好像对他评价很低。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中国人评价敌国将军肯定低嘛. Q% F& ]: h' H6 K3 a
! u0 m* c9 t/ ~# U2 z) |$ z2 Y+ ~) F
我的建议是换个角度,假如你处在乃木当时的位置和环境上,能怎么做?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虽然不怕死,但是战术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我想当时日军也别无良方,联合舰队在之前和炮台的对轰中已经吃过亏了。
' H6 Q8 `0 ?' N! _% x+ H俄军远东分舰队正在赶来的途中,如果不尽快拿下旅顺,日军联合舰队可能会腹背受敌。' @7 r" p/ D3 S0 G
其实造成日军大量伤亡的是马克辛机枪,不过此战也为日后一战的战术奠定了注脚。
8 J$ K# z* }5 `! P1 R) t/ e1 d. A2 i试想英法德奥这样欧洲军事强国,在凡尔登,索姆河,马恩河密集防守的地堡和坑道面前,每次都是沉尸百万。
! ~3 h. {; u5 a* S; H6 u6 L7 ~, D# T对于之前的日俄,还能怎么苛求所谓的战术突破。
# Q. t4 j# k# c  V! @: N* P: c1 {$ B6 c我认为,双方在此战中将此后20年内陆军攻防战的精髓都表现出来了,其实应该算的上一场经典之战。, q- M2 F+ b+ ~0 c; c( J
对于乃木希典,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送上战场,牺牲掉了。无可厚非啦!8 @; @5 z1 _/ t( [! L6 v5 g6 }! I' N
最关键的是,日军完成了战略意图,为了之后东乡的传奇,做好了铺垫。8 w2 ?+ J! h1 r$ o; I
对了,东乡这一战,也深重影响到了一战中的强调全主炮无畏级BB海军战术发展。7 I2 V# ]% |0 L. j1 `4 _& P
可以这么说,整个日俄战争是一战前最重要的战术演练,很多一战的陆海战例都可以在这一战中找到雏形。. x! u, k3 `& r, J9 j( f
其军史意义,不亚于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对于德国发展出陆空协作闪电战的影响。
! D. _7 l5 F: F
- C% q0 [: A- }$ s$ ~+ e2 y[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3-8 17:16 编辑 ]
从军事上看,乃木打旅顺口确实有计划不周的地方。但客观一点看,这个任务本来就是个烫山芋。他的人格魅力当然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另外,如果明治拒绝按照山县有朋和大山岩的意思撤掉他的传说真有其事的话,那么只能说明治的确有人主之风,即便跟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皇帝比,也不遑多让了。
0 Q) E- T9 D/ {: x' a9 ]% `3 I
# t; U" s+ c* _% R3 @3 j乃木的一生就是明治四十年的缩影。明治时代结束了,他也该谢幕了。当然这种谢幕方式有些令人意想不到。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乃木的自杀是个很好的谢幕方式,后代都死了,孤独终老难道不是更残酷。如此殉主而去,反而让后人更多了些评点。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明治的确有人主之风,即便跟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皇帝比,也不遑多让了。" 言过其实了吧!那有你所说的样啊,
军国主义的战争狂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据说当时死掉的日本兵的骨灰装了3个棺材。
' A# R( O* \+ w$ j* t: L
" ~, J5 H, a# o0 |. y虽然像这种要塞攻防战进攻方不占优势,但这种万岁冲锋几乎要把日本人的血流尽了。
听说这是标准的日本兵法,甲午之后,日本看不起中国,也看不起中国兵法,认 为,日本兵法讲“真锐”中国兵法讲“诡诈”,所以也埋下了,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崇尚进攻,死打硬拼的结局
太平洋上日军的战术,也是被自己火力不足逼出来的,换了别人到那个地位上,也不过如此。
6 w5 ^9 o/ R" H; u
, ]* A7 R: L0 T1 [! O别说日本,南北战争中的美军——不论南军北军——在炮兵火力不足的时候不一样在玩肉弹人海,恐怕规模比日本人还大,还要惨烈。
楼上的话对头,有其它办法可选,估计没人会选择肉弹。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上边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不能忽视了旧日军的特殊性:武士道的传统;死后为神的神道教信仰;传统上吃到的甜头:对日本明治西南战争时期萨摩的“拨刀队”推崇;日俄战争中日军在奉天战役中,以师团级的刺刀冲锋在危局中击败俄军的历史等。而且,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的疯狂你能用和美军巨大的火力差距来解释成被逼出来的,那日俄战争中日军和俄军的火力都差不多。甚至在炮兵火力上日军还占优势。日军不也一样用这种战法死打硬拼吗?而且同样是日军太平洋战争中的将领,同样是和美军巨大的火力差距:守硫磺岛的栗林就用合理的战法,没有让他的士兵发动过自杀冲锋白白送死,虽然最后还是全军覆灭,但虽败由荣,创造出了,自身伤亡小于美军的唯一战例来。在看到客观物质条件差异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日军自身的主观原因。
中国抗战初期,缺乏重火力支持的国军也组建了大刀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但大刀队都是快速接敌,很少长时间的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