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日本潜艇史(坂本金美)

第一章  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
- x) A. K9 [+ e  第一节  日本潜艇的发展
: }2 ]6 O; q( S) [3 b3 f    一、潜艇的出现                          二、第6号潜艇的遇难
6 t. Z" H) E" \0 X( F8 f' P- m    三、外国技术的引进                  四、自行研制潜艇
5 H9 e- y- u- R% n& g% a    五、潜艇等级的划分& r0 c* e4 d; i! `+ L6 {* N
  第二节  潜艇用法的形成
) F9 m, j- R6 Q0 t    一、海军对美作战的基本战略      二、几次裁军会议对潜艇问题的讨论% Y& p7 @) C: @6 W& A
    三、潜艇用法的沿革                      四、潜艇用法的训练
/ m# z+ m  T9 @0 M  第三节  潜艇装备的变化
7 X* E. b8 M/ X/ t" f    一、伦敦会议之前                        二、第一个和第二个海军装备计划
. O7 O: _' W+ i/ ~1 m    三、此后的海军装备计划            四、“○临”、“○急”、“○追”计划( l4 J# @9 c4 \; s, Z! S
    五、主要武器装备) x' o! H3 {$ X7 @

1 U; q3 w+ F- y5 s3 c# c$ X( Z第一章  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 t4 g- O9 z% I- A  {( ~( c5 B

8 c6 `- P9 [8 |9 |+ `5 i2 v% @4 B3 {; @$ s

& I; B9 N9 n: w9 R! X0 |$ A
, I, y  S$ _* A. H; e7 ^                           
+ ?& R1 [! M. \# ^; D第一节  日本潜艇的发展! H9 I- w8 c! N+ g8 Q& d9 e

+ x" C+ F; ^5 L+ @- t+ |) Z% e  `/ v) H+ u: b
: n5 T: M; h1 b1 k

8 ^1 X5 Y  g5 \9 k& Z0 L. ]% j    一、潜艇的出现1 H* d0 u- s4 I+ V
    相传潜艇的历史已有400余年。据可靠文献记载,1578年英国人威廉·贝尔在伦敦出版的一本题为《发明》的著作里所介绍的潜艇,是最古老的。4 o. h' m, F% n5 Z3 }+ V6 g
    这种“贝尔”式潜艇,不过是一种可以下潜和上浮的容器罢了。后来,各国经过种种研究和实验,作了多年努力,才达到实用的程度。
9 Q# F9 O! }" L$ _5 s9 N/ k1 c% x    第一次用于实战的潜艇,称为“布什内尔”号。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充满爱国热情的耶鲁大学学生戴维特·布什内尔设计了一艘单人驾驶的“布什内尔”号木制潜艇(又称“乌龟”号潜艇),计划用它去攻击停泊在纽约港外的英国舰队。攻击的方法是潜艇在拖船的拖曳下,接近至目标3公里处下潜,隐蔽潜航到目标下方,把炸药挂在敌舰底部引爆。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这种尝试进行过2次,但均告失败。此后,在南北战争期间,海军力量处于劣势的南军,为打破对方的封锁舰艇而建造了多艘潜艇。这些潜艇有的装备了蒸汽动力装置,有的以人力推进。潜艇使用的武器是外挂水雷或者是拖曳水雷。当时,人们常常把这种潜艇叫做“大卫”[注]艇。南北战争中,这些潜艇取得的战果是,击伤敌舰船4艘,其中1艘沉没。
8 x  G# B5 ~1 H# B4 W9 X& v    注:“大卫”是基督教《圣经》中记载的古以色列国王,童年时杀死勇士歌利亚——译注。* ?) u5 W% v* D" z% s7 M! T- \, }
    在南北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1862年初,南军的麦克林托克·汉利少尉等人,也制造了一艘潜艇,艇体是用罐形旧铁板制作的,一人驾驶,一人摇动螺旋桨。这种潜艇的第一艘和第二艘都沉没了。
) {: ]! u; W* J4 ]0 l    接着,汉利少尉又建造了第三艘,命名为“汉利”号潜艇,该艇长9.14米,宽1.21米,8人摇动螺旋桨,航速可达4节。“汉利”号进行了数次攻击。后来在前往攻击的途中沉没,汉利少尉也以身殉职。
; t3 P5 i3 D9 e/ ]    打捞起来的“汉利”号潜艇被修复后,由迪克森任艇长,于1864年2月17日乘夜暗在贾尔斯敦港外,击沉了北军刚建成的木制护卫舰“霍萨托尼克”号。潜艇的外挂水雷成功地在目标舰的前弹药舱附近爆炸。
0 O# y2 i+ {+ g, g5 ^    早期的潜艇虽然取得了某些战果,但是建造可以用于实战的现代潜艇还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第一艘现代潜艇是由约翰·霍兰研制的。约翰·霍兰是美籍爱尔兰人,当时他一面在学校任理科教师,一面埋头于潜艇的设计,终于在1877年完成了首制艇。后经多次改进,到1899年4月,建成了他设计的第九艘艇,命名为“霍兰“号潜艇。该艇于1900年4月由美国海军购买,并成为美国海军的第一艘现代潜艇。
6 {* K7 g5 r2 j9 g* |5 ]    这种“霍兰”型潜艇长15.84米,宽3.05米,排水量70吨,机关炮2门,鱼雷发射管1具,水面动力装置的推力为60马力。
+ O1 {5 O2 M% b1 {) \* ]9 [' N    霍兰设计的第10艘潜艇,叫“富尔顿”号,是一艘标准的“霍兰”型潜艇。到1901年,除美国海军购买了这种潜艇外,英国海军也定购了5艘。1904年,日本海军定购了5艘,俄国海军定购了6艘。. ^$ ~. a7 F8 ?4 F( e2 |+ N% P6 A
    1899年,井出谦治上尉(后为上将)奉命赴美,在驻美使馆工作。美国海军当时正在讨论是否使用潜艇的问题。) U6 h9 z- ~, d
    井出上尉认为,有必要去看一看美国潜艇,若性能好,日本海军也应装备这种潜艇。为了考察“霍兰”型潜艇,他每天都去走访霍兰公司。但公司声称,必须事先作出购买的保证,才准参观。大约三个月后,井出终于得到金布尔少校的友好接待,连潜艇的潜航情况都给井出介绍了。井出肯定了潜艇的实用价值,并向海军当局呈送了有关潜艇的报告。起初,海军当局对井出的报告无动于衷;直到1901年夏,海军大学开设潜艇选修课,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时,才准备购买潜艇。井出少校与电力船舶公司虽经数次洽谈,但在价格和购买艘数等问题上难以达成协议,同年底即中止了谈判。" P+ [# ?$ n1 Z7 k5 o
    1902年井出少校回国,在海军省和镇守府等单位作过演讲,介绍了潜艇的发展情况,以引起人们对潜艇的关注。他演讲的内容,主要是“霍兰”型潜艇的结构和性能。当谈到潜艇的用途和效能时,他说:“无论白天或黑夜,潜艇都能不被对方发现,避开敌方炮火,潜入水中将其击沉。”并说有了这种潜艇,日本就“能轻而易举地打破敌人对我港湾的封锁,防止敌人对我城镇的炮击。”最后又指出:“对于我们这个岛国来说,海岸线较长,需要设防的地点很多,我确信将这种潜艇作为一种海防兵器,最为得力。”
1 R; U8 T) J8 Q+ {1 h5 k- l* n    1903年,海军省副官小栗孝三郎少校(后为上将)奉命赴英,在驻英使馆工作,他曾到英国海军学院去学习战术课程。
! V9 f, B- B$ A8 g  b$ h    有一天,他去听潜艇课时接到通知:“从明天起,请日本军官不要再来听了。”由此,小栗对潜艇发生了兴趣。他认为,日本海军也要有自己的潜艇,至少必须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上述意见向大使馆武官作了报告,并请他转给海军省。但因日俄关系紧张,事务繁忙,武官就把这事置之脑后了。
) k! N0 |( t  j( T7 Q    日俄战争爆发后,小栗被调回国,担任军令部参谋,兼任大本营参谋。他除向军令部提出必须建造潜艇的主张外,还将以前呈交给驻英武官的意见书抄本,交给海军省副官井出中校,请他转呈斋藤实副大臣(后任首相)。
+ [5 i; y# Y7 T. H( x; P$ J; |    在对潜艇的认识方面,井出和小栗是两位“先知先觉”者,但从非军籍人员来看,当时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工作的松方幸次郎则是一位有功之臣。松方是该厂(后改为川崎重工业公司)厂长,在他的惨淡经营下,第六和第七艘潜艇终于建成。为了实现井出中校的愿望,他说“为了国家的需要,即使全部亏损,也在所不惜。”一切都由日本人自己动手建造,结果奇迹般地成功了。后来,他又参照德国潜艇,建成了性能优良并可以在大海上巡逻的潜艇,他对日本潜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 h4 S  g  L, B
    这里插一句题外的话,松方幸次郎(其父是明治时代的元勋松方正义)是一位法国绘画雕刻的收藏家。他的珍藏品一度为法国政府接管,现展出于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0 _# w( M( ?" j4 A. N3 h3 b9 p# f
    (一)“霍兰”型潜艇的采用. ]6 @. J  M# T, J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舰队遭到日本海军先发制人的突击,龟缩于旅顺港内。
$ g+ ^- t4 H1 B! m4 X    同年4月初,著名的俄国海军将领马卡洛夫中将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到任不久,4月13日凌晨乘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出港活动,在返回途中触雷沉没,司令官以下600名官兵葬身海底。当时,俄国舰队误认为遭到日本潜艇的攻击,仓惶开炮,逃回港内。
, a1 x# j% C: J- b+ d2 v    可是6月15日,在旅顺口遂行海上封锁任务的日本战列舰“初濑”号和“八岛”号,也相继触雷沉没。日海军的6艘战列舰一下子就损失了三分之一。而且在这前后,还有侦察舰2艘,轻巡洋舰、炮舰、驱逐舰和鱼雷艇各1艘因触雷或相互碰撞而破损。
: K) i  g: q* b( _* N4 v/ f/ }# l    因此,海军便根据军令部参谋小栗中校的提案,建议急速补充舰艇(建造国产的装甲巡洋舰和潜艇),并于5月23日的内阁会议上得到通过。
3 B' l+ s% [" I* n4 W9 Z: C    于是,就着手解决潜艇(当时称为“特种鱼雷艇”)的建造问题,并于1904年6月11日,由日本三井物产公司与美国电力船舶公司就日本购买5艘“霍兰”型潜艇签订了合同。1901年末中断了谈判的购买潜艇问题,以战列舰等在旅顺口一带遭到损失为契机而得到了解决。
) M5 a5 I& t/ `! [6 E& i    (二)第1潜艇队的组建
, H, P0 A! x4 Q! z  H: B, B8 k    为了督办此事,小栗中校前去美国的电力船舶公司。在此期间,他还曾到英国了解欧洲建造潜艇的有关情况,尔后回国。* m$ ~  B" ]- X# T
    为了履行合同,电力船舶公司日夜加班,抓紧赶制。潜艇部件由陆路运往太平洋西岸的西雅图,在此装上“神奈川丸”。该船于1904年11月5日起航,22日驶抵横滨港,12月初到横须贺,卸下潜艇部件,船厂开始组装。: Z' t# w+ }6 Z! N
    组装现场四面围以板墙,上部覆盖帆布,从外部什么也看不见,警戒措施十分严密,凡进出现场的人,一律佩带特别徽章。组装工程进展顺利,第1艘艇于1905年8月1日完成,第2、第3艘9月完成,第4、第5艘11月完成。这几艘潜艇分别命名为第1、第2、第3、第4和第5号潜艇。9 m$ _  t  `5 d! {
    1904年12月,潜艇的组装工程开始后,组成一个舾装委员会,由小栗中校任委员长。对潜艇艇员的选拔,条件高、要求严。1905年1月13日下达第41号命令,“潜艇队的艇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身体健壮,品行优良,且志愿成为潜艇艇员;士官和水兵均能充当鱼雷手,每艇必须有两名士官取得可任鱼雷教练员的证书,并有两人具有操舵经验,轮机兵兼任鱼雷技工,在轮机士定员4人的潜艇中,必须有2名取得可任轮机教练员的证书。”1 N6 f. d8 G# ~5 j
    第4、第5号艇组装完毕后,这5艘潜艇就组成第1潜艇队,由小栗孝三郎中校担任队长,兼第1号潜艇艇长。其他各艇艇长是2号艇艇长松村纯一少校,3号艇艇长东条明次上尉,4号艇艇长福田一郎上尉,5号艇艇长匝瑳胤次上尉。
# M. w- F# A6 q9 H6 s1 e    10月23日,第1潜艇队在横须贺附近海域参加了联合舰队的凯旋阅兵式,表演了下潜和水下航行,接受了明治天皇的检阅。这是日本潜艇首次出现在日本国民面前,人们看到竟有潜入水下的军舰,个个惊叹不已。
: y* k; u( ~0 @. \    (三)第2潜艇队的组建
7 \' |+ a+ H3 v. d* j" v1 {    霍兰是一位非常倔强的人,他的设计方案,不经本人同意,谁也修改不得,就是资方要想修改,也得同他争吵一番。因此,他被电力船舶公司解雇,怅然离职,很是失意。晚景凄凉的霍兰,得知日俄战争爆发,即给日本友人井出中校(当时为海军省副官)寄去新设计的3张潜艇图纸,建议日本采用。
/ n1 b( X, O) D$ G" j    当时对日本海军来说,得到这种设计图,是很不容易的。可惜图纸不够详尽,依此建造潜艇能否成功,很无把握。但是,川崎造船厂的厂长松方幸次郎,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1904年11月6日便着手建造第6和第7艘潜艇。
" \+ G% q$ |8 c0 v6 P1 g: T$ F    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在1906年3月30日建成了第6、第7号潜艇,组成第2潜艇队。井出中校任队长兼第6号潜艇艇长,宫治民三郎上尉为第7号潜艇艇长。! T5 \+ j2 \0 y- ]8 P: P
    (四)老鳖# v! F, X  U. J% o
    对初期的潜艇,艇员们无意中给它起了个绰号,叫“老鳖”。当时潜艇上的生活怎样呢?1978年还健在的百岁老寿星、原海军少将福田一郎(当时上尉),对日本潜艇的发展很有一些亲身体验。1965年,他在庆祝88岁寿辰时,将一套完整的潜艇资料(战前的有关著作)赠送给海上自卫队的第一潜艇队群。该队群把这套资料整理出版,书名为《潜艇史话》。据该书介绍,当时的潜艇生活是饶有兴味的。“艇长在潜艇下潜时站在勉强可容下身躯的指挥舱内,一边操舵(保持航向,舵与普通船上的一样),一边通过潜望镜窥探海面情况,同时还要注意罗经,协调艇员的行动,注意艇内安全,实在紧张得很。尤有甚者,潜艇的长宽比例不够相宜,横宽,纵短,艇首左右摇摆,难以保持航向,而罗经盘曲直径只有2英寸,小得难以准确修正偏差,又有强电流影响罗经,致使其指针经常抖动不稳。5 c  f$ a) e# x3 v# G! W' r
    潜望镜的接物片是固定对准艇首方向的,观察前方目标时,尚可正确反映外界的景物;但随着接物镜的转动,目标的映象就横倒下来;待转到船尾方向时,目标则完全倒置过来,给观察造成很大的困难。
2 F# d6 e4 y! ?3 w# q0 f- v    数年后,日本从英国购进C级潜艇2艘,仿效英国潜艇的作法,日本潜艇也配备了舵手。艇长可在艇内手操潜望镜,对水面目标准确地进行观察。
! X* j3 r+ B7 _. c+ K. j/ l    艇内毫无居住设备,起居饮食等事一概在母舰或岸上解决。出海演习或者远航时,食品是饼干和罐头,夜间席地而卧。没有淡水柜,只好使用舢板上的水桶供水。”
2 \& q4 Y% M0 X& `    通过福田翁的这番介绍,不难想像,当年潜艇上的生活是何等艰苦,操艇是多么困难!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第6号潜艇的遇难

二、第6号潜艇的遇难
! T( T/ G- r/ U! \    1910年4月中旬,排水量只及第1号潜艇一半、且故障频出的第6号潜艇(艇长佐久间勉上尉),离开友艇,在广岛湾内单独进行训练。
3 F) |1 p: K3 |$ L    4月15日,第6号潜艇为了进行使用汽油进行潜航和潜坐海底的试验,从岩国启航。使用汽油进行潜航,是为了克服潜艇水下航速太慢的缺点,将汽油发动机的排气管伸出水面,在潜航状态使发动机运转。这种设想同现代潜艇的通气管肮行是一样的。4 O0 h" I0 J8 ]4 C+ @& U
    10时许,第6号潜艇在阿多田岛附近海域开始潜航训练。在附近负责观测的“历山丸”,约过一个小时,还不见潜艇的踪迹,误认是在进行潜坐海底的试验,并未引起注意。但后来久不浮起,则开始担心,遂向停泊在吴港的母舰作了报告,并开始进行援救。17日潜艇终于被打捞上来,吉川安平队长等人从打开的指挥舱舱口钻进去,发现艇员们已死在艇内。  u5 x7 i% u' Q% C8 h& t
    岩田丰雄在《海军》一书中写道:“谁都会料想到,潜艇上不会有幸存者,问题是要弄清帝国海军第1艘遇难潜艇的艇员到底是怎样死的。还在此事不久之前,某国的潜艇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故,那真是丑态百出,令人作呕。遇难的6号潜艇打捞起来后,第一个上艇的是潜艇队队长吉川安平中校(后为中将)和中城虎意上尉,他们怀着悲痛与紧张的复杂心情,察看了艇内情况。( U% h# r6 P6 U$ e4 K
    “发现艇长佐久间上尉在指挥舱里,机电长原山中尉坚守电动机旁,轮机兵铃木上士守在汽油机旁,舵手在舵位上,空调手在压缩空气瓶前,全艇人员各就各位,部署井然。只有两人离开战位,一个是长谷川中尉,另一个是门田上士;这两人倒在汽油泵裂口附近,说明他们曾同强烈的汽油瓦斯搏斗,临死前还想竭力堵住喷口。吉田中校和中城上尉泣不成声,艇员们死得如此壮烈,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3 W5 s5 x& Q; j" F  D    “‘好样的!’吉田队长这简短的一句话,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既有批评,也有感动!继吉田等人之后,母舰‘丰桥’号上面的军医长和护士进入艇内,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并用毛巾把尸体裹起来转送到‘丰桥’号上,当时舰员们哭着给14具尸体穿上新的军装。4 n- c6 t& k7 z9 d
    “‘丰桥’号驶进吴港时,停在这里的所有军舰,遵照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特别命令,均实行礼仪部署,以迎接‘丰桥’号进港。这里要提一提佐久间艇长,他更值得尊敬、悼念和加倍赞扬。事后从他的军服口袋里发现一个笔记本,铅笔书写,字迹潦草。开始以为是他写的私事,没有引起重视,但仔细一读,大吃一惊,原来是他的珍贵遗言。在那种环境,又碰到那样的事故,竟能留下遗言,说明他想到的,只是让人们如实了解此事,真是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 }4 w0 s6 T: S/ f8 V    “潜艇一沉,艇上的电灯随即熄灭。借助潜望镜头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佐久间艇长在令人窒息的汽油瓦斯中,记下了潜艇沉没的原因和沉没后的全部经过,并想到了潜艇的未来发展,还留下了对部下的情谊,对上级和长辈的诀别,一直坚持写到意识不清为止。这是何等的超人毅力!当时佐久间上尉仅31岁!妻子在前一年不幸早逝,留下一个两岁的女儿。”
) d4 f# k6 |. i0 M/ a; w    这里不妨抄录一下艇长的遗言,原文如下:
4 B" x5 i% |0 D/ p% T3 a    “因卑官疏忽大意,致使陛下的军舰沉没,部下死于海底,此诚报恨不已。然而,全体艇员视死如归,忠于职守,沉着操作。为了国家,我等即将以身殉职,感到忧虑的是,唯恐世人对此事故作出错误判断,以致影响今后潜艇的发展。
/ k- L5 n) j4 S. U    “衷心希望,诸君正确评价此次事故,更加努力奋进,竭尽全力研制潜艇。果能如此,我们也死而无憾了。
* m( }4 P! a/ M1 b+ L8 [0 v    “关于潜艇沉没的原因,使用汽油作潜航试验时,下潜深度过大,闸门阀虽然关闭,但在下潜过程中,链条拉断,随即用手关闭,但后部已灌满水,造成艇体纵倾约25度而下沉。: f0 I1 i. D' I6 H. D0 v) D
    “关于沉没后的情况:
+ X* g" @" @6 O  Q    1.潜艇纵倾,仰角约13°。
  E1 q% s- z9 ]1 Q; K! ^" `- @    2.用配电盘供电,电灯熄灭,电缆燃烧,浓烈的汽油味使人呼吸困难,14时10分许潜艇沉没。在难闻气体之中,艇员们手操抽水机,尽力排水。
2 w/ ?7 X' e5 Z3 u7 _# B    3.在潜艇下沉时,主水柜即排水,因电灯熄灭看不到仪表刻度,但可确认主水柜已排水完毕,电源断绝,电池外溢,但一点海水也未进,未出现氯化气体,所剩氧气仅有500磅左右,唯一可用的是人工抽水机。(以上是借助指挥舱的微光,11时45分前记下的)。
, E3 p! U4 }: J3 c) E    艇内进水,艇员大都泡在海水里,异常寒冷。平时我要求艇员胆大心细,否则不能指望成为一个好的潜艇艇员,但要防止心细有余而畏缩不前。人们或许以此事故来讥笑我们,然而我确信,上面的话绝对不会错。
& x( H) f) ?* Q7 p+ T; }  o/ J    4.指挥室的深度计指到52,我们虽奋力排水,但到12时许潜艇已经一动不动地潜坐海底了。这时的深度约为10噚。" t( w  L7 n( R4 E4 A9 H1 E  \
    5.潜艇艇员需要挑选优秀的人员来充当,所幸,本艇艇员个个忠于职守,非常满意。
, F& {% u5 }" O. Z2 l  E    “每次出航,我都有死的思想准备,将遗言留在母舰桌子的抽屉里,这是个人私事勿须赘述,只请求田口浅见兄烦交愚父。12时30分,呼吸极为困难,虽曾企图排除汽油,但无济于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三、外国技术的引进

1905年,日本组建第1潜艇队时,各国海军正努力从事潜艇的研制工作。在此前后,各主要国家潜艇的发展,大体如下。* }1 h: J6 X* v7 I
    法国:1888年建成“鳗鱼”号潜艇,排水量约30吨,没有武备。到1904年,已建造数种型号(排水量最大300吨,最小60吨)的潜艇42艘,1906年底,包括正在设计的潜艇在内,约有90艘,型号达18种之多。9 Z; i" t. f8 |8 f6 q
    美国:已将潜艇用于实战,并取得了击沉敌舰的战绩。但是,近代海军装备潜艇,则始于1900年,即从购买第一艘“霍兰”型潜艇开始。接着,又订购6艘“霍兰A”型潜艇(约100吨,同日本海军订购的一样);1904年又签订合同,订购“霍兰B”型潜艇(约150吨)3艘。& h' S$ h: q# G, u- W; J+ y
    英国:开始认为潜艇是弱小国家的兵器而不予重视,1900年订购5艘“霍兰”型潜艇后,就着手研制潜艇,1905年,包指正在建造的潜艇在内已有潜艇40艘。9 B& y- q+ P* W6 ?9 X
    俄国:1901年有1艘潜艇下水,其水面排水量60吨,装有2条鱼雷;1903年1艘“海豚”型潜艇下水,后又建造6艘“海豚”改进型潜艇。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从德国购买1艘“日尔曼”型潜艇(约16吨的试验艇),1904年秋由陆路运往海参崴。此外,在这次战争过程中,还从美国购买了“霍兰”型和“莱克”型潜艇各6艘,并用于实战。
% a  d" G2 a6 F; @1 T1 H  v8 B4 `    德国:海军大臣梯比茨,1904年之前是反对建造试验性小型潜艇的,但在俄国订购的“日尔曼”型潜艇竣工后,他决定德国海军也装备这种潜艇。到1908年7月,建成了“日尔曼”改进型,即U型潜艇(238吨)。
) A/ |( m2 j8 ?- J    (一)购买外国潜艇) L$ r# O2 d: l; y  u, j; w2 k. y7 M
    日本海军装备了“霍兰”型潜艇,并在实战中看到了它的战术价值。因此,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在几期的舰艇发展计划中,均包括相当数量的潜艇。但因当时的造船技术水平不高,不能独立建造,而是购买外国潜艇,以期引进技术。这种状况大致继续到大正末年。各型潜艇的主要数据参照表一。3 ^6 v% Q9 h: x8 m7 e
|1343 × 859
% z$ ]6 Q% z/ n7 _& Q2 n1 K2 `) C. J; Q2 Q. |! a$ M2 ^+ O  Z
    (三)英国的“C”型潜艇2 z2 J5 o, S+ S
    英国海军已有“霍兰A”型与“霍兰B”型潜艇,当时已着手建造“C”型潜艇。1907年6月,日本海军与比卡斯公司签订了购买5艘“C”型潜艇的合同。其中两艘(C1型)于1909年3月竣工后,由轮船运抵横须贺。这两艘“C1”型,命名为第9号和第9号潜艇(即“波-1”号和“波-2”号)。
0 A3 a, e% i9 A: j# v; e! E# g    “C1”型潜艇的排水量比1号艇约大2倍,有专职操舵兵,对艇长而言,无须操舵,只要握住潜望镜的把手随意观察目标就行,容易驾驶多了。- c* F3 V1 o" I6 t
    其余3艘潜艇是从英国进口部件,于1909年在吴港造船厂组装的,第2年8月竣工。新组装的3艘潜艇属于“C2”型,命名为第10号、第11号、第12号潜艇(即“波-3”号、“波-4”号、“波-5”号)。5 U6 M6 ~' A; m8 z
    吴港造船厂通过组装“C2”型潜艇,掌握了潜艇的建造技术,便于1916年和1917年采用国产部件仿造了2艘。这便是“C3”型潜艇,即第16号和第17号潜艇。“C3”型与“C1”型、“C2”型的不同之处是,除在艇首加装2个水下发射管外,还在上部安装2个水面发射管。4 h/ a8 _) ?: w5 y$ B# G  [- O
    (三)“川崎”型潜艇9 V" l2 s  e4 o# Q( `
    在掌握了“霍兰”型和“C”型潜艇技术的基础上,川崎造船厂于1910年开始建造自己设计的潜艇,1912年9月建成。建造过程中,经常修改设计方案,建成后,与“C”型潜艇相近。这艘潜艇是日本海军的第13号潜艇(即“波-6”号)。
  H% I) e* C( ~+ O5 S/ |    (四)法国的“劳布夫”型潜艇
2 \: b; a& @- e. K4 m% G8 |0 a& C" P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壳式潜艇,各种战术技术性能均优于过去的潜艇。根据驻法武官松村纯一中校(后为中将)的报告,日本于1911年12月向施奈德公司订购了2艘潜艇。8 d( y2 W# Y6 t
    这2艘潜艇正在建造的时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接近完成的第1艘潜艇即转交法国海军使用,另1艘运到吴港造船厂继续建造,1917年竣工。这就是第15号潜艇(即“波-10”号)。* X( {. r0 w3 @0 O
    为了替补转让给法国海军的那艘潜艇,吴港造船厂按原设计图纸另造了1艘潜艇,并于1920年建成,即第14号潜艇(“波-9”号)。这两艘潜艇统称为“S”型潜艇,其特点如下:
% d. h8 J7 z9 W; ]0 h6 L0 ?    (1)是日本海军最初的复壳式潜艇,外形似鱼雷艇,耐波力和水面航速较大,上部装有2-4个鱼雷发射管。
2 e  f4 r1 m: F8 B; K4 S6 v    (2)主机以挥发度高的石油为燃料,较安全。
! E8 D2 o$ f; u  _7 j, A  n    (3)艇内有水密舱壁相隔。: q3 z% r( \" v* x+ _5 w
    (4)升降舵有前、中、后三对,都是油压操舵。3 B6 B9 _, [# E% O6 t# s
    (五)意大利的“菲亚特”型潜艇
  p" m5 }& t& F- L4 v4 j4 l- \& j$ s    菲亚特公司独辟蹊径,研制潜艇。1915年7月川崎造船厂与该公司签订合同,按其设计方案建造潜艇。为了学习、掌握技术,有9名工程师赴意大利进修一年。
7 U  x/ d$ u! n0 n: }# Q  y    1917年1月和1918年7月,川崎造船厂着手建造2艘潜艇,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1920年3月、4月才先后建成,命名为第18、21号潜艇(即“吕-1”号、“吕-2”号)。这两艘潜艇称为“F-1”型潜艇,复壳式,可说是名符其实的远洋潜艇。随后又订购了3艘“F-3”型,这3艘于1922年7月建成,命名为第31、32、33号潜艇(即“吕-3”号、吕-4”号、“吕-5”号)。“F”型潜艇在实际使用中事故颇多,远不如英国新造的“L”型潜艇,只建造了5艘。5 T& z% H8 x, r3 t- M0 A
    (六)英国的“L”型潜艇
+ Q9 `, {! ?" z    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使日本海军看到了加强潜艇兵力的必要性,而且考虑到战时对潜艇的急需,决定扶植民用造船厂,因而委托三菱合资公司建造潜艇。三菱公司受此重托,将造船厂设在神户。三菱神户造船厂对各国的潜艇技术进行了考察,并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选定了英国的“L”型潜艇。于是就技术协作和建造专利权问题同建造“L”型潜艇的比卡斯公司签订了合同。
% w. B" j$ s! _0 I2 i    1918年8月,开工建造“L-1”型潜艇2艘(即“吕-51”号、“吕-52”号);到1927年7月,又相继建成“L-2”型潜艇4艘(即“吕-53”号至“吕-56”号),“L-3”型潜艇3艘(即“吕-57”号至“吕-59”号)和“L-4”型潜艇9艘(即“吕-60”号至“吕-68”号)。
6 q. R- N/ F9 }) J9 ~8 u  e) d6 x# D    “L”型潜艇是半复壳式的,同以往的潜艇相比,有明显的改进:艇体大,耐波力强,居住条件有所改善,航海性能和武备也有提高和加强。尤其是它的主机是柴油机(1200马力主机2部),操作简便,经久耐用,可靠性好。
. }/ s$ a8 R- n9 L' I9 }    “L-2”型是由“L-1”型改进的,即拆除了舷侧鱼雷发射管,改善了艇内的居住条件。而“L-3”型则一开始就未装侧鱼雷发射管,在艇首安装了4个53厘米鱼雷发射管。
2 x( x  L) h- @! l    “L-4”型是在“L-3”型的基础上改进的,主要改进项目如下:
  G& Q$ [+ W! `$ C9 N# W6 ~    (1)艇首装有6个鱼雷发射管。  u- l. x9 {8 m/ g7 W6 `# J
    (2)艇尾形状类似水面舰艇那样平展,以防止螺旋桨空转,艇首呈斜形,以提高耐波力和其他航海性能。- p" O/ ?! Y; d% ~. R" M" M* }
    (3)加完了上层建筑,舷侧倾斜,以覆盖内壳艇体。  W6 r6 Q+ ]+ S( [
    (4)改进了艇内舾装,改善了居住条件。
. L) \: Z; N, s4 Q  C; n+ ?    这样,就使潜艇的排水量增加约100吨,航速降低1节左右。% v. r" q8 j7 u* Q: j) R  H0 ^

3 @& ]" `7 [0 O+ W& ?% r! y图1:单壳艇体与复壳艇体剖面图
0 I+ s$ d( e$ x. z; }, }) D' E, A' D, Q/ ]) p6 |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6-7-11 09:23 编辑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自行研制潜艇

如上所述,日本海军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也在努力自行研制潜艇。
9 ]: x) {/ A) k# K    (一)海中型潜艇
/ O9 n) g% S% G  z2 M    日本海军自行设计的潜艇,1917年4月在吴港造船厂开始建造,1919年7月和9月相继建成海中1型潜艇2艘,命名为第19号和第20号潜艇(即“吕-11”号、“吕-12”号)。这2艘潜艇1919年11月同第15号潜艇一起列入舰队的编制序列(第1舰队第1潜艇战队)。! g/ K) [; w7 S% Y
    1920年,海中型潜艇随同舰队到达俄国沿海海域活动,1921年,又到台湾一带活动。这是日本海军潜艇驶离日本近海进行远航的最初活动。3 M% L9 X9 R0 S8 E
    截止1923年,继海中1型之后,海中2型3艘(即“吕-13”、“吕-14”、“吕-15”号)和海中3型10艘(即“吕-16”号至“吕-25”号),又分别在吴港,横须贺和佐世保等造船厂建成。这些新造的潜艇同“L”型潜艇一起编入舰队,随同舰队进行海上训练,以探讨潜艇的使用方法。随着潜艇性能的提高,潜艇在舰队作战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而对潜艇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装备6式53厘米鱼雷,提高续航力以便与舰队协同行动,缩短速潜时间,增大工作深度等。根据上述要求,又设计出海中4型和特中型潜艇。
4 v1 S3 ^6 k+ }& p2 H7 r    海中4型潜艇到1924年7月共建造3艘(即“吕-26”号至“吕-28”号)。5 v0 H' z# z8 \% k) D
    (二)特中型潜艇
" l! j% ~. B" j    同海中型潜艇一样,特中型潜艇是根据海中型的实际使用情况,并考虑到破坏海上交通线的需要而设计的。其设计工作是由川崎造船厂独自进行的。  e# g: _3 {& K' U9 o
    特中型潜艇共建造4艘,其中3艘(“吕-29”号、“吕-30”号和“吕-32”号)于1924年5月前建成,另1艘(第70号潜艇)于1923年8月21日在淡路岛仮屋海域试航时因事故沉没。为此,建造了“吕-31”号潜艇(1937年5月竣工)代之。
! a0 M: c; a$ g# W$ M! }: @    五、潜艇等级的划分+ E, D! }/ m& Q& P+ k, l- [2 U8 R
    在将“霍兰”型潜艇列编之前,日本海军通常把这种可以下潜的军舰称作潜航艇或特种鱼雷艇。1904年底,决定装备“霍兰”型艇时,才将其定名为潜艇。日本海军1905年1月12日颁布的海军舰艇条令第35号,将潜艇方面的有关事项作了规定。
) _/ z) O6 b  x" I# t    1914年对该条令略加修改,到1916年8月,就按排水量的大小划分潜艇等级了。600吨以上的为1级潜艇,600吨以下的为2级潜艇。后来又根据1919年3月19日海字第1号军令,作了如下修改:
# O# j# @$ x6 r* P7 F; E6 |8 _, V    ——第一条中,将潜艇改为潜水舰(本书一律将其译为潜艇——)
+ r8 o# J- W; m9 ~5 J    ——第五条中,将潜艇的编制作如下规定:艇长、航海长、鱼雷长、轮机长、分队长(军官、轮机军官)、艇员(指挥军官、专业军官、军士和兵)。
& R7 v3 H( M. ]0 {& [* P    这时,还将潜艇的等级作如下区分:
( K6 m% r  o1 `/ H: X6 @    1级潜艇,排水量为1000吨以上;
$ e# @2 u! s/ X8 O3 ^0 v2 ]3 N: I    2级潜艇,排水量为500-1000吨;! t7 T0 ]* g' R+ q, c2 `( N! b, o3 o  @
    3级潜艇,排水量为500吨以下。9 E$ H2 i1 _" V2 A) k, _" C+ J6 I. t
    1925年4月,重新划定潜艇等级:凡是伊型潜艇均属1级潜艇,吕型属于2级潜艇,波型属于3级潜艇。1931年6月,对潜艇等级又作了新的划分:
% y6 n, u' N# c- ^1 z7 T    1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1000吨以上;
* l  G4 M' r/ ~. G: Z7 a" M) t    2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1000吨以下。
9 i3 N! W: I9 W1 b3 K; w* P7 }    有关潜艇队的规章,始见于1005年1月的潜艇队条令和同年9月的潜艇对艇员勤务教令。此后几经修改,1919年3月制定了驱逐队潜艇队教令及驱逐队潜艇队舰艇人员职责规定。7 ~3 o& M- X  l: \0 V- a- I
    1905年1月在舰队条令里,对潜艇又作了如下规定:“根据需要,可将潜艇队配属给舰队。”5 P. Y( w- P! q0 t5 H% C
    1914年12月,舰队条令作废,改按舰队命令行事,并将潜艇队编成鱼雷战队。1919年4月1日根据舰队命令,在所属的战队中增加一个潜艇战队,遂将第1舰队的第4鱼雷战队改为第1潜艇战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二节 潜艇用法的形成

一、海军对美作战的基本战略
' L5 C' x- x- H    日本海军战略的基础,是国防方针以及据此产生的用兵纲要。1907年(明治40年)4月,第一次制定了《帝国国防方针》、《国防所需兵力》以及《用兵纲要》等文件。后于1918年(大正7年)、1923年(大正12年)和1936年(昭和11年),先后进行修改。( R; Y9 B, S4 ?8 h: [
    军令部则依据用兵纲要,每年预先拟制“年度作战计划”(4月1日至第二年3月底)、“年度帝国海军战时编制”,及其附件“年度作战计划纲目”,以便对付万一与假想敌国开战的非常情况。
! x& l  P9 x1 `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形势需要,对国防方针进行了第一次修改与补充,为了适应华盛顿条约(1922年2月签订)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内外形势,于1923年2月28日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其内容如下:
( d, J: X3 P. F2 I1 E$ X4 m! C    “假想敌国:美国、俄国和中国,三国之中美国居首位。
5 @) X& R4 m- j2 B9 D) y    所需兵力:5 I5 ?1 f6 t& e# U6 b2 {. ?
    海军——战列舰9艘(13艘),航空母舰3艘(10艘),包括12艘重巡洋舰在内的巡洋舰40艘(28艘),驱逐舰战队及潜艇战队用作旗舰的巡洋舰1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70艘,另有航空队若干个(岸基航空队65个)。”% j. v2 L% j7 N3 A5 Z, j
    括号内的数字是第三次修改所确定的。6 l" M3 _" G, v1 g6 q; }4 a" B
    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诸如1930年的伦敦条约,1931年的“满州”事变,1932年的上海事变,退出国际联盟以及废除华盛顿条约等,日本便于1936年6月2日第三次修改了国防方针,并在假想敌国中增加了英国,而所需兵力不变。2 V3 _7 X" \7 n
    第三次修改后的用兵纲要,其一般方针及对美作战要点如下(主要内容与第二次修改后的用兵纲要大致相同):4 G; W, j$ o# m: |7 @! @7 X$ _
    “一般方针/ E9 h% @, l0 A; z" @+ f) e
    基本作战方针是陆海军协同作战,先机制敌,实施攻势作战,以期达成速战速决之目的。为此,陆海军部队必须迅速消灭敌之野战部队和主力舰队,并夺占重要地域。”
7 G& k- _) o1 u! y    “对美作战要点  Z, ], C4 k. o7 ~3 @3 k
    战争初期,要以歼灭西太平洋之敌及其赖以作战的根据地,并消灭其本土来袭之舰队主力为目的。因此,海军必须在战争之初迅速歼灭西太平洋之敌舰队,在对这一地区之敌进行压制的同时,协同陆军部队攻占吕宋岛及其附近之要地,以及敌在关岛的海军基地。一旦发现敌舰队主力驰援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歼灭……(有关陆军作战事宜,从略)敌舰队被歼后,陆海军的作战行动可视情而定。”3 I* |  k4 h. e  E- b8 \
    如上所述,日本海军把美国视为假想敌国,其作战方针是,采取守势,近海待机,通过舰队作战,消灭来犯之敌舰队主力,以期创造一个胜利的开端。这同当年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截击波罗的海舰队,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法是一样的。
; I) S& S8 u. H2 y' |4 U    美国海军这时所坚持的基本战略仍然是舰队主力进至西太平洋,寻求日本舰队决战并消灭之,以掌握制海权。$ M% t8 z+ ?) O' r8 Z, h
    二、几次裁军会议对潜艇问题的讨论$ u4 ~$ c; w! t
    1922年2月签订的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日本与美、英在战列舰方面的比例为6:10:10。这次会议讨论潜艇问题时,美国代表提出美、英各为90000吨,日本为54000吨,英国则主张全部废除潜艇;接着,美国又提出美、英各为60000吨,日、意、法保持原有兵力(日本当时的潜艇总吨位为31400余吨)。最后,在潜艇数量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 d/ e% I4 h7 b0 R
    1927年召开的日内瓦海军军备限制会议,因法、意两国拒不参加而流产,但经协商决定,军舰的最大排水量不得超过18000吨,替换舰龄为13年。
& |0 {8 N" f0 Y% |    1930年举行的裁军会议,于5月22日签定一项条约。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辅助舰艇、重巡洋舰和潜艇的拥有数量问题。日本主张应拥有潜艇78000吨,最后决定日、美、英各拥有52700吨。日本海军对此极为不满,因为它在这时已有潜艇约70000吨。此外,这次会议还规定,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2千吨。
4 c( z. y$ R" R3 p    此后召开的裁军会议,均未达成什么协议。后来由于日本宣布退出华盛顿条约,从1937年1月1日起,在军备方面就进入了无条约时期。
5 h; E9 @' d$ V) Z* R* S! |! ^    三、潜艇用法的沿革
9 b+ u  @+ H2 f    (一)德国潜艇战的影响
% ~0 h  K; E/ g- H. k$ `% y) ^    前面已经说过,日本海军对美作战的战略是在日本近海截击并歼灭来犯的美国舰队。在舰队决战中,潜艇的作用是什么呢?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日本潜艇的用法没有什么变化,很可能是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对它产生了巨大影响。
3 ?$ b3 \3 S) F9 K  R2 e. y    1914年(大正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德国潜艇就被用于袭击敌人的军舰。战列舰处于劣势的德国海军,企图在削弱英国海军战斗力之后,再实施舰队决战。
/ Z. S1 X: _5 m7 M$ t5 {: ^* Y/ b5 Q    9月31日,开战后还不到2个月,“U-9”号潜艇(500吨)就击沉英国旧式装甲巡洋舰3艘,给英国海军以严重威胁,德国海军试图大量建造潜艇。
! Z$ F  ^: k% D+ l7 K( G    然而,德国潜艇能够用其所长和发挥威力,并使英国濒临崩溃的作战样式,还是破交作战。1915年2月,德国开始不预先警告就袭击武装商船,但于同年9月,因美国提出抗议而中止;后于1916年2月,德国潜艇一度恢复这种袭击,2个月后又因美国抗议而停止。此后,德国潜艇全力以赴协同舰队作战。到1917年3月,再次开始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直至战争结束。开展第3次无限制的潜艇战以来,德国潜艇大显神威,截至战争结束,共击沉商船3612艘(8401974吨)。但是,英国海军利用上述近10个月的空隙时间,加强了反潜措施,给德国潜艇造成严重损失,从而未遭到决定性的打击。
& M6 N, z( W& f' _- o    战争初期,潜艇对水面舰艇的袭击都是单艇进行的,但在第2次停止实施无警告的袭击之后,潜艇改为以艇群协同舰队作战。
: f" M$ W" `4 f* J) {/ T5 H; a; u7 g    在1916年5月至6月的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拉格克海战)中,德国潜艇对北海北部进行侦察,并对英国海军基地的附近海域进行监视和巡逻。8月,为配合舰队出海作战,德国海军将24艘潜艇分别部署在5个海域,以袭击英国舰队。有6艘潜艇共发射20条鱼雷,其中7条命中目标,击沉英舰2艘。+ t$ v* [- Q, ]. ?. o
    德国潜艇的战斗活动对日本潜艇的使用方法所产生的影响,虽然还不能具体地加以说明,但是,它确实促使日本海军更加积极地去研究这个问题。后来为日本潜艇的使用方法奠定了基础的末次信正中校(后为上将),在驻英期间,曾以观察员的身份跟随德国潜艇出海作战,深受德国潜艇的战法,尤其是潜艇协同舰队作战的影响。他在一份报告中曾对潜艇战作过以下阐述。7 [* k0 o; G( v0 P- n( w* x
    “潜艇对战略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可主动地封锁敌人港口,这使一贯把敌国海岸作为国防第一线的英国战略彻底破产;使它在敌人进攻面前不得不采取守势,退守本土;并使它的海上运输也无法确保安全。至于对战术产生影响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的。尽管如此,斯科特中将曾提出的潜艇万能,战列舰无用的观点,似乎仍然值得商榷。目前,英国的大舰队经常甩开德国潜艇的监视,驰骋在北海海区。”
3 ]5 F6 @8 T( o) G5 o+ a% s    末次中校的报告很长,他的基本观点是既承认潜艇给海军战略战术带来的巨大影响,又要坚持战列舰中心论,并指出潜艇的弱点在于水面航速低。这些观点对后来日本潜艇及其使用方法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p% C  K* x6 s$ e3 i    (三)末次司令及其潜艇训练
; I2 q3 e2 R: A# |- o    末次回国后,于1919年(大正8年)担任军令部第1科(负责国防、用兵与拟制作战计划等事宜)科长。在任职期间,曾以全权代表随员身份出席了华盛顿会议。1922年12月出任军令部第1处处长(后为第1部部长)。
+ Z. Q. {( u& }    当时,从潜艇的活动能力看,还难以远航到敌基地附近去遂行作战任务。至于军令部如何计划在战略上使用潜艇,还不大清楚,它所研究的战略使用,恐怕就是根据德国潜艇战的经验,将潜艇用于截击作战之中。这从末次上校出任军令部第1科科长一事也可看得出来。
5 x# z$ o2 Z6 l) ~1 K    1923年(大正12年)12月1日,末次晋升少将,并亲自担任第1潜艇战队司令。1936年,末次少将(当时为军事参议官)在对海军大学甲种计划学员所作的一次演讲中,曾对他担任第1潜艇战队司令一事作过如下说明:
8 e5 H9 D2 a" u) r. w7 K    “当时,潜艇沉没、碰撞等事故不断发生,从1921年到1923年,严重事故26起,沉没事故2起,水下碰撞事故2起,水面碰撞事故4起,进水事故6起,氧气爆炸事故1起,主要武备毁坏事故11起。因此,潜艇官兵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恐惧心理,情绪相当消沉。当时,我这个外行如果也是这种情绪的话,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看着潜艇官兵日益沮丧下去而束手无策。因此下定决心,以积极的态度改变那种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中略)- S- m8 ?: Z; U: c
    “总之,人们往往有种保守情绪,越是专家,这种倾向越严重,囿于以往的习惯和做法,积重难返,所以改革也难以推行。
2 _1 X7 u  C/ E/ e: O" [    “一旦作点新的尝试,有人就反对说,‘外行还是不行!’然而与其所谓的专家,倒不如有胆有识的外行人干得出色。这种外行懂得作战,能够根据作战方面的要求,抱着坚定的信念去充分说服部属。敢于机断行事,这正是改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A2 {3 ]+ h  k+ b9 Y/ z$ ]
    从上述演讲可以看出,末次司令想使潜艇部队具有一种进取精神,从战略使用出发,考虑如何建设潜艇部队的问题,并为此打下一个基础。
0 k, m( {/ o. W5 `0 T    末次司令指挥潜艇训练异常果敢。把突破舰队警戒幕作为基础训练科目,潜艇保持规定航速从目标舰的前方或后方进入,看到目标舰(相距700米)的红旗降下时下潜,通过目标舰的下方,尔后浮起,那情景相当惊险。1924年海军大演习中,参加演习的第1、第2潜艇战队,由末次统一指挥,从而在日本潜艇部队的作战使用方面开创了新局面。/ w! t7 \# ^8 `: g" L8 }
    (三)监视、跟踪和保持接触4 k! a. T3 R& \% p- @& W% `
    日本海军为了截击来犯的美国舰队,并在舰队决战中以劣胜优,想了许多办法。潜艇的战略使用方法,就是监视、跟踪和与目标保持接触。研制远射程的氧气鱼雷,制造“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的主炮,以及后面将要介绍的袖珍潜艇,都是为了在舰队决战中取得先机之利。至于决战海区,起初定为琉球群岛附近,即小笠原群岛以西的日本近海海域;后来鉴于航空兵,特别是陆军航空兵的发展,则于1940年开战之前,将决战海域推进到马绍尔群岛一带。" G/ |" {; A0 ?. z
    实施截击作战,关键在于及时查明美国舰队从其基地出发的问题。得此情报,联合舰队才能不失时机地到达预定的决战海域,因而就需派出潜艇对敌进行监视。联合舰队出航后,还要不断地得知美舰队的动向,以使处于有利的决战态势,这也要靠潜艇对目标进行跟踪,并保持接触。% o  k5 d5 `  k6 M8 J6 A
    如美舰队进入日岸基航空兵的侦察范围之内,则由侦察机查明敌人的动向,并由部署在决战海区的潜艇和航空兵首先进行突击,以削弱敌人。这就是日本海军在决战中截击敌舰队的作战设想。如此使用潜艇的设想,大概是军令部提出来的,但其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的大、小演习,或从舰队主要演练科目的变化中就可看出。各个年度的主要演练科目如下(末次少将是1924至1925年任潜艇战队司令的):
6 q. c3 X5 e' m2 N  j6 s" y+ U, k    1922年(大正11年),演练潜艇攻击运输舰队的方法。
' j: N$ z# ~! f9 V    1923年无记录可查。
) Z) j6 m: q0 ]( y2 K) e9 d# C    1924年演练下列各项:(1)使用方法;(2)潜艇的战略战术;(3)潜艇如何通过雷障;(4)潜艇对设防港湾实施昼夜侦察的方法……(中略)。( J5 r4 ~& g" u3 l7 H. M- @
    1925年演练下列各项:(1)(略);(2)潜艇在封锁作战中的运用;(3)L型潜艇在封锁作战中的作战能力;(4)以潜艇监视敌人港湾;(5)对有潜艇和航空兵协同行动之敌实施局部地区的封锁;(6)航空兵与潜艇的协同作战,尤其是协同行动中进行通信联络的方法。
0 x: p; \7 f2 F& V6 H- ^    1936年演练下列各项:(1)潜艇对敌基地进行监视,以及对出海之敌进行搜索、跟踪和袭击;(2)舰队作战中潜艇的运用。' W9 i- ]3 S9 e- t# K( [2 D. C
    1927年演练下列各项:(2)潜艇的运用以及潜艇战队旗舰的任务;(2)大型潜艇的使用方法;(5)用潜艇搜索敌人;(4)以潜艇和航空兵对敌舰队泊地进行较长时间的监视和侦察;(5)以潜艇跟踪敌人并与之保持接触;(6)截击作战中潜艇在双方主力决战前后的使用方法。, C. [) a+ W5 o1 o7 @& `  e- `
    1935年,在大型潜艇的演练任务中,开始有在监视敌港湾的科目。1927年,就已使用“跟踪目标”和“保持接触”这两个军语,以后每年的演练任务中都有上述科目,可见使用潜艇进行监视、跟踪和保持接触这套方法,这时已经形成。
$ k# a, v7 {3 k  e% g; O4 D& O    此后,随着潜艇的发展,在上述用法中,又增加了逐渐削弱敌舰队的任务,即在跟踪和保持接触过程中,伺机前出到敌舰队的前方去袭击敌人。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种用法依然没有多大变化。
- X5 U+ }$ _' m  }8 E; K    另一方面,对潜艇在舰队决战前后的使用方法,也进行了探讨和演练。由于先后竣工的巡潜型及海大型潜艇参加了舰队训练,海上演练更加积极活跃。演练时,由巡潜型潜艇担任监视、跟踪和保持接触的任务,而由海大型及中型潜艇在舰队决战前实施截击。
  W( t+ K1 ^5 }. ^1 E    演练的内容是潜艇在舰队决战之前的截击行动中,疏散配置,以便捕捉目标。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拟在后面叙述。, C  H# E& w& ], l7 ?& y# z
    至于使用潜艇破坏海上交通线的作战,由于认为对付美国舰队是个难题,加之对破坏美国这个大陆国家的海上交通线是否有效持怀疑态度,所以不够重视。而且认为,如果在演练中潜艇对警戒严密的航进舰队都能进行袭击,那么破坏海上交通线也就不难了。4 p9 T  F+ C# M, ^
    四、潜艇用法的训练' S! o$ e; O6 K8 I. |3 t/ y0 R
    在舰队训练中,潜艇部队年复一年、日以继夜地进行甲种战斗攻击和乙种战斗攻击的训练,并反复演练突破严密警戒,袭击航进舰队的科目。参加演练的各潜艇战队司令部都说,对严密警戒的敌舰队难以隐蔽接近和实施突击,并强调指出,解决的办法是,实施水下攻击(不在水面观测),因而必须改进水下的探测器材。演练战斗攻击,主要在于提高单舰的作战能力。下面介绍一下战略使用方法的演练情况。
: `& Y& G$ K$ r" M    (一)1939年的海军小演习# D( U* `+ @3 t4 o
    1938年第1潜艇战队和第2潜艇战队分别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潜航训练(前者1次,后者4次),以便练习对目标进行较长时间的监视。此外,还对其他科目进行了出海时间较长的训练,以研讨潜艇的作战能力。然而真正演练潜艇在截击作战中的战略使用方法,还是从1939年的海军小演习开始的。" ?4 J) `6 s6 F& U( O% S
    这次演习1939年8月7日开始,8月29日结束。第1、第2潜艇战队(各辖8艘潜艇)组成先遣部队,从7日至11日在纪伊水道附近遂行监视任务。乙军(由“山城”号战列舰等组成)出动后,先遣部队一直跟踪到乌利西群岛附近,并演练了保持接触和逐渐削弱敌人的行动。/ o5 Q) Q8 A+ G' S
    潜艇部队进行了严密的监视部署,这与后述的珍珠港作战时的潜艇部署相同。但是8月7日和9日未能发现部分乙军出动的情况,从而使2艘潜艇因遭到驱逐舰的攻击而“沉没”。上述情况说明,密集的监视部署也难以有效地完成监视任务。跟踪与保持接触进行得较为顺利,但潜艇难以前出到目标前方实施攻击,因而实际上未能取得战果。各潜艇艇长认为,在跟踪和保持接触过程中,实施逐渐削弱敌人的作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1 Q0 V  q2 [3 X+ e$ d+ [
    (二)1940年的特别大演习
0 z9 e, k2 A+ N; \  G. E- N    潜艇部队首次特别大演习的目的,是演练和研究潜艇长时间出海活动,对目标进行监视、跟踪、保持接触、并实施逐渐削弱敌人的作战;同时演练与岸基航空兵(岸基攻击机和水上飞机)的协同行动,为给水上飞机加油,布雷潜艇装上输送航空燃料的设备,可装载10-15吨燃油。
+ d; Q8 c( u! X7 p, G/ M    拟制的想定是,乙军为推进其前进基地,企图攻占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岛,甲军防守特鲁克岛。甲军配属有第3潜艇艇战队(潜艇9艘)和第4潜艇战队(潜艇10艘);乙军辖有第5潜艇战队(“伊-16”号及布雷潜艇4艘)。  U) R3 Q* U9 C. B! G2 N5 M
    9月8日开始演习,乙军占领布朗岛;甲军除派部分潜艇对布朗岛进行监视外,将其大部分潜艇疏散配置在敌可能来袭的航线上。甲军出动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进行截击,乙军12日在特鲁克岛上陆,演习到此结束。通过这次演习,日军认识到,潜艇和航空兵对岛屿(环礁)防御十分重要,而潜艇对登陆作战的使用价值也是很大的。  F, S/ Z8 @" \4 J% m
    潜艇部队的第2次特别演习,主要是演练和研究使用潜艇和航空兵对敌舰队进行监视、对敌军事设施进行攻击以及对敌海上交通线进行破坏等项问题。有关这次演习的经过等情况从略。
3 j' \4 ]& k$ I& W    (三)1941年的远程特别行动3 l1 _7 X0 @. o7 r+ k! _# H2 q- l
    1940年11月,由第1潜艇战队(甲、乙、丙型潜艇)、第2潜艇战队(巡潜型潜艇)和第3潜艇战队(海大6型潜艇)组成第6舰队,而第4潜艇战队(海大3型及海中6型潜艇)和第5潜艇战队(海大3、4、5型潜艇)直属于联合舰队。1941年5月,第6潜艇战队(布雷潜艇)编入第3舰队,第7潜艇战队(L4型潜艇)编入第4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潜艇部队的编制就是这样的。各潜艇战队的训练,结合各自的作战任务实施。在各战队的训练中,有代表性的是第2潜艇战队(缺第8潜艇队)及第20潜艇队的长时间海上行动。
' X4 C! _8 P0 y- d1 s: _6 ^    在这次海上特别行动中,各艇的航程较远,“伊-7”号和第7潜艇队(“伊-1”号、“伊-2”号、“伊-3”号)为10917-12578海里(23294公里),第20潜艇队(“伊-71”号、“伊-72”号)约为6900海里(12779公里)。
: X# O% p) o: z; `1 b5 S8 e    各潜艇在出航之前,都要检修艇体和轮机,补充各种军需品,卸下不必要的物品。远航结束后,还要进行检修和补给,以便作好下一次出航准备。
6 U% \! H5 G0 T    现将参加这次特别行动的第2潜艇战队司令部等所总结的收获,摘引几段:8 a8 j( {' r" b' A; V
    “这次行动已经证明,布雷型、巡潜型和海大型潜艇的艇体、动力装置和武备等,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大大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发现上述几种潜艇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巡潜型潜艇航速低,结构坚固,适于长期在海上活动,可在敌海域长时间遂行监视、突袭和破坏海上交通线上任务,但因航速较低,对敌航进舰队不易跟踪,难以与目标保持接触。海大型潜艇航速高,比巡潜型适于跟踪敌舰队,能够与目标保持接触,但其续航力小,仅“伊-15”、“伊-34”号和“伊-16”、“伊-20”号等潜艇可编入先遣部队,像巡潜级潜艇那样去远海遂行突击任务。- e. d1 K  o- S( i
    “在敌舰队航渡过程中,要尽力消耗其兵力,但潜艇在己方航空兵掩护范围之外,无味地进行政击,将会得不偿失。因此,这时主要是跟踪敌人并与其保持接触,待敌舰队进入我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之内,再举全力予以攻击。8 P1 z% {" [9 T1 A8 M* ^2 D
    “仅以潜艇隐蔽地监视敌人,难以取得圆满效果,还需灵活运用艇载机来完成这项任务。
, c. c0 ?: K4 J3 o5 j6 K( C8 A, J    “在破坏敌人海上交通线方面:第一,破坏敌前进基地的后勤补给线,或者袭扰敌国的海上交通线,对赢得战争的胜利是极为必要的。先遣部队在不影响完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应当进行海上破袭战。第二,担任监视任务的潜艇,如还兼有破交任务的话,则以完成监视任务为主,破交任务应由第二线潜艇负责,两项任务统筹安排实施。”
5 ~9 x/ y4 T; @" n3 R- n" V    1939年的小演习已经证明,严密的监视活动难以进行。这次长时间的海上行动也说明对目标进行监视、跟踪、保持接触并逐渐削弱敌人是困难的。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潜艇方面的当权人物认为,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上述任务仍然是必须完成的。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三节 潜艇装备的变化

如上所述,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期,即约于大正末期,日本就积极研制潜艇,继建造海大型和巡潜型潜艇以及确立潜艇用法之后,对根据作战方面的要求,在改进潜艇遂行所负任务的条件上有所前进,尤其是在提高潜艇的续航力和水上航速方面不断作出了努力。
5 @0 T- C) @9 N& K+ Y    一、伦敦会议之前
4 `6 l9 V0 W1 y3 K) I* s. \    日本海军是以分阶段建成八八舰队(即以8艘战列舰和8艘战列巡洋舰为主力组成的舰队)为方针来发展军备的。在执行八四舰队装备计划的1917年(大正6年)为了建成八六舰队,国会通过了追加建造军舰经费的预算,其中计划建造潜艇48艘(包括大型潜艇3艘)。
: o; ~" ~$ s4 t    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签订后,日本海军的装备不得不进行重大变更,采取了六四舰队方案,企图大力发展辅助舰艇。由于上述变化,原来计划的潜艇,只能建造“吕”型潜艇15艘和“伊-51”号、“伊-52”号潜艇,其余潜艇留待下期计划完成。1923年的造舰计划,对潜艇的发展作了如下规定(括号内数字为最初方案规定的艘数):+ V& W+ x! D& h! ]$ s  U
    巡潜型潜艇4艘——“伊-1”号至“伊-4”号; r  `9 L4 \7 Q- A5 x/ k: M
    布雷型潜艇4艘——“伊-21”号至“伊-24”号
, k  h. g5 Z& V9 l* a3 K, c% @9 ?    大型潜艇12艘(13)——“伊-53”号至“伊-64”号
. N3 N5 `! s- d2 L- s, b  E4 n    L型8艘(5)——“吕-61”号至“吕-68”号4 H& |0 |9 ^, g# @) V
    后来,根据1927年3月国会通过预算制定了辅助舰艇建造计划,规定建造巡潜型潜艇1艘(“伊-5”号)及海大型3艘(“伊-65”号至“伊-67”号),均于1932年竣工。
# J2 x7 S- @( O    (一)作为战利品接收的德国潜艇
! f8 E8 s( w7 A% o    1918年(大正7年)11月,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缔结的对德停战条约,将德国的140余艘潜艇移交给各协约国,日本也分到7艘,即“U-125”号(布雷潜艇1160吨),“U-46”、“U-55”号(各700吨),“UC-90”、“UC-99”号(布雷潜艇,各480吨),“UB-125”、“UB-143”号(各510吨)。
( ]& L8 k$ n9 c1 b+ m    上述潜艇在“出云”号轻巡洋舰及2艘驱逐舰的拖曳下,由活动在地中海的第2特遣舰队选派艇员开回。1918年12月下旬,从英国的哈里季港启航,3月下旬驶低地中海的马耳他港。在此,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艇员上艇操纵,后于1919年6月安然抵达横须贺港。这是一次远航,从哈里季出发,历时约6个月,全程11800海里(约21850公里)。日本海军利用这些潜艇进行试验和研究,根据日本与各国达成的协议,1921年6月将上述潜艇全部拆除报废。从德国接收的这些潜艇,对日海军潜艇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G$ |$ w& ^) G# m7 T' [
    (三)海大型潜艇
+ {# J3 ]! ]. i6 O& i, m9 c    “伊-51”号(海大1型)潜艇于1921年(大正10年)4月在吴港造船厂动工,1924年6月建成。当时还没有大功率的艇用内燃机,便安装4部海中型潜艇使用的“兹尔扎-Ⅱ”内燃机(1300马力),采用了多缸式艇体结构。  w- Y7 ?0 X; a* Q+ z
    这是海军建造的第一艘大型潜艇,也是一艘试制性潜艇,其性能当然不会令人满意。在海大1型潜艇教令下达后不久,兹尔扎公司设计的3400马力的柴油机便研制成功。“伊-52”号(海大2型)就安装了2部这种柴油机,成为日本海军建造的第一艘复壳式大型潜艇。这艘潜艇是在日本建造中型潜艇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德国潜艇的长处研制成功的。在建造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25年建成。
- D$ i/ V7 F- h9 d    继海大1、2型之后又建造了海大3A型。该型潜艇广泛吸取了对前述德国潜艇进行试验和研究的成果,弥补了前两型的不足。海大3A型共建造4艘(“伊-53”号-“伊-55”号和“伊-58”号),相继于1927-1928年竣工。这是一种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远洋型潜艇,但耐波力等性能较差。此后,又建造了5艘海大3B型潜艇。该型艇以德国的“U-46”型潜艇的设计图为基础,艇首的形状与巡潜型潜艇相同,提高了耐波力。这5艘潜艇是“伊-56”号、“伊-57”号、“伊-59”号、“伊-60”号和“伊-63”号,分别在1928-1930年建成。/ w% z, [; v0 w$ q; H
    海大2、3型装备的“兹尔扎-Ⅲ”式内燃机,常出故障,因此海大4型采用了巡潜型潜艇装备的德曼公司设计的“拉-Ⅱ”式内燃机。该型潜艇为提高航速和增大工作深度,艇首只装4个鱼雷发射管,使前发射管舱的内壳呈圆形(2、3型艇首装有6个发射管,舱壳呈椭圆形)。* ^# y+ L$ \# J$ |  Y9 s
    另外,过去的海大型潜艇部是海军造船厂建造的,而海大4型潜艇则有2艘是民用造船厂建造的。各艇(“伊-61”号、“伊-62”号、“伊-64”号)先后于1929年、1930年竣工。
1 [* Q( b; N2 J' w9 Q1 n    根据海大型、巡潜型和布雷型潜艇的实际使用经验,又研制了海大5型(“伊-65”号至“伊-67”号)。建造时,吴港造船厂按照舰政本部的图纸,制作了一个同实物尺寸一样大小的模型,邀请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一同研究,确定了舾装方法。然后各造船厂则以此为准,动工建造,以期统一舾装工程,节约建造经费。2 |+ K, r0 _( n1 j8 u
    该型潜艇采用全复壳式艇体,浮力大,干舷高,耐波力强,安全工作深度达到75米。主机仍然采用在南洋海区巡航中得到好评的“兹尔扎”式柴油机。$ Y& N* n5 T0 m/ U! o
    此外,海大5型采用了胶木二次电池.装备了八八式无气泡鱼雷发射管、水下听音器、夜用潜望镜及升降式短波天线等新设备。( |$ G- u6 T8 L+ |
    (三)巡潜型及布雷型潜艇
2 \; ?+ `! v1 S1 e0 j# `, v    巡潜1型(“伊-1”号至“伊-5”号)以德国克鲁布·日尔曼公司正在建造中的“U-142”号潜艇为原型,日本购买了该艇的图纸,由川崎造船厂建造。川崎造船厂从克鲁布·日尔曼公司及威扎公司聘请了10名技术人员。海军还聘来了设计潜艇的世界权威泰黑尔博士,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持设计了德国的大部分潜艇,在其直接指导下,日本建造了巡潜型潜艇。各艇于1923年至1929年相继竣工。“伊-5”号潜艇用来搭载小型水上侦察机,其后甲板上装有2个耐压的圆筒。  s* V" `8 d8 C) G. {! \! ?
    布雷潜艇是日本仿造德国“U-125”号潜艇自行设计的。在川崎造船厂建造4艘(“伊-21”号至“伊-24”号),1924-1926年相继完成。该型潜艇后部装有布雷筒2个(每个可装水雷3个)和带有3段双轨的水雷贮存台,可连续布雷42个,该型潜艇艇名在1938年改为百位数(如“伊-121”号)。
+ `. D% V& y( x- E    二、第一个和第二个海军装备计划
' f9 q7 J7 [1 {: S    为适应伦敦裁军会议后的新形势,日本海军制定了一个为期6年(1931-1936年)的“海军主要兵力扩充计划”,即第一个海军装备计划(简称“○一”计划)。计划建造巡潜2型潜艇1艘(“伊-6”号),海大6A型6艘(“伊-68”号至“伊-73”号)及海中6型2艘(“吕-33”号、“吕-34”号)。上述潜艇于1934-1937年间竣工。
: c. z) E, I0 e, `- T9 c! c    1931年9月爆发了“满州”事变[注],1933年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美国这时也制定了一个扩充海军军备的计划。鉴于形势的发展,日本海军制定了第2个装备计划(简称“○二”计划),要求从正在执行“○一”计划的1934年开始,在4年中继续建造舰艇,并加强海军航空兵力。该计划规定建造巡潜3型潜艇2艘(“伊-7”号、“伊-8”号)及海大6A型2艘(“伊-74”号、“伊-75”号),这4艘潜艇于1935至1937年陆续竣工。
' e7 i* ^: C* u( v3 n    注:即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 K, I$ p' V3 e3 [) z% \    (一)海大6型
4 N" R& e# [" p3 Q" v    海大6A型潜艇装有舰用一式甲8型内燃机.军令部要求该型艇的航速达到23节以上,而本型6艘潜艇的平均航速实际上为24.02节。除英国的蒸汽机潜艇外,这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潜艇。
& W& @& c, m, [5 n4 g    海大6B型是海大6A型的改进型,增大了安全工作深度,艇首装有95式水下发射管6个。
% h9 y3 `) v$ ]. |8 k6 t4 ]    (二)巡潜型潜艇
: b5 ?7 S8 r& c+ M5 `+ ~' L: R' I. ]    巡潜2型同1型相比,有以下特点:
0 D4 N2 I+ F* U; }2 A4 V% E! [    1.可携带水上侦察机1架,舰桥后装有耐压飞机库,后甲板装有弹射器一部。; A# b+ m* T; v) ~4 B9 `
    2.装有舰用1式甲7型内燃机两部。
* |+ U2 x+ ?3 ^5 Q    3.安全工作深度增至80米。
& z! @  u5 ?; L/ W$ W    巡潜3型可用作潜艇战队的旗舰,因为它的作战室装有作战指挥所需的通信设备,该艇还有供司令部人员居住的舱室。此外,这种作旗舰用的潜艇还具有与其所属潜艇一样的战斗性能。巡潜3型是大型潜艇,其动力装置为2部舰用1式甲10型内燃机。
- P% X2 H& G" I. K  b6 o9 s    (三)海中6型/ a8 g+ F3 x4 H7 I
    这是为了应付战时的急需而建造的一种中型潜艇,主要用来遂行局部海域的防御任务,也可伴随舰队活动,以弥补海大型潜艇的不足。在设计该型潜艇时,为了提高航速和加大耐波力,作了许多努力,建成后,其实际性能比预想的还好,耐波力和水上、水下的操纵性能都很好。
) n1 M( n  {" C, f1 x8 Y    三、此后的海军装备计划, m1 B( B5 `" U& B3 _
    (一)“○三”、“○四”计划
4 e8 g' y5 O& j" P4 M' c2 i    1937年1月1日后,海军军备就进入了无条约时期。由于不受条约的限制,日本海军提出了一个颇具自主特色的装备计划,即“○三”计划。此计划自1937年起,以6个年度的造舰经费来实施。计划建造甲型潜艇2艘(“伊-9”号、“伊-10”号)、乙型6艘(“伊-15”号、“伊-17”号、“伊-19”号、“伊-21”号、“伊-23”号、“伊-25”号),丙型5艘(“伊-16”号、“伊-18”号、“伊-20”号、“伊-22”号、“伊-24”号)。上述潜艇从1940年3月30日第一艘(“伊-16”号)下水起,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均先后建成。! \2 `6 h* H+ p( F+ M3 h* h. y
    由于日中战争[注]的发展和欧洲形势的加剧,加之海军军备处于无条约状态,所以各国竞相扩充军备。美国于1934年提出了第一个“本森计划”,决定在条约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扩充海军力量,建造辅助舰艇102艘。1938年又提出了第二个“本森计划”,决定建造包括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2艘在内的战斗舰艇46艘、辅助舰艇26艘、飞机950架。英国海军在扩充军备的同时,不惜以巨资加强新加坡和香港的防务。3 N0 T' N! t& l: Q
    注:日本侵华战争。: b6 [- N% j* A! \0 U
    日本海军则认为即使完成了“○三”计划,1941年后也必须建造一批军舰,以取代退役的主力舰和巡洋舰,而且必须对美英军备的扩充采取对策。因此,又制定一个从1939年起的6年装备计划,即“○四”计划。其中建造潜艇的艘数如下:甲型1艘(“伊-11”号)、乙型14艘(“伊-26”号至“伊-39”号)、海大型10艘(“伊-176”号至“伊-185”号)。“伊-26”号于1941年11月6日建成,其他各艇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1943年4月之前相继建成的。
' P3 X6 Z3 {, M4 N, P    (二)甲型、乙型、丙型和海大型潜艇7 ~* U: o' K" I( E
    将巡潜型的巨大自给力与海大型的较高水面航速结合起来,根据作战上的需要,计划建造3种型号的潜艇:6 i' e3 H6 I5 B+ u# B# m7 x+ Y
    甲型,具有旗舰设备,可携带侦察机一架;
! v& m* P# E- J' }3 m1 C* K    乙型,可携带侦察机一架;
1 u' r7 y+ \$ v" j    丙型,加强鱼雷装备,不携带侦察机。
2 J$ H5 F% \1 D! }2 p! h    上述各型潜艇均安装2部当时尚未完成的舰用2式10型内燃机。甲、乙型前甲板设有筒形飞机库和弹射器,可在航进中将侦察机弹射出去。丙型沿用巡潜3型的艇形,艇首有8个鱼雷发射管,前甲板装有火炮,后甲板无任何装备,后来被用作携带袖珍潜艇的母舰。8 m( i7 @. t0 N/ F: o
    这几个型号的潜艇,在航速和续航力等方面大体达到了要求,但是大功率二冲程发动机的供气、排气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排气口的海水倒灌,影响耐波性能。
. [" x0 z0 v1 [  Z& }    根据“○四”计划建造的海大型潜艇,是海大6B型的改进型,主机采用舰用1式8型内燃机(2部),要求其速潜时间比以往的几种海大型都短一些,并便于操纵。+ P  c) j# G0 A$ ^$ J6 \
    (三)试制水下高速潜艇- L; [5 c* P: n. G& @
    1938年夏,根据“○三”计划,吴港造船厂建成1艘小型水下高速潜艇,命名为71号艇。设计的排水量200吨,水面航速18节,水下25节,主要用于担任南方岛屿航空基地的防御任务。这是一种试验,目的在于探讨这种潜艇在未来作战中是否有用。
4 {. c# G# T# P& M5 n  w( M2 X  {    这时,袖珍潜艇的研制、试验工作已告结束。在此基础上,1937年夏制定了详细的建造计划。原拟引进德国戴姆勒·本茨公司的高速轻便柴油机(600马力),但未如愿,只好装备国产的柴油机(300马力)。结果,水面航速达到13.2节,水下航速21.3节,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6 j1 j  ?2 Y* B7 c( D- Z
    作为一种秘密武器,试制过程中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虽然完成了试验,但因安全性不大,水面航速低,艇员难以适应,又不宜批量生产,所以约于1941年就把这项工作停了下来。可是,研制这种潜艇所取得的经验,在战争后期制造潜高型和潜小型等水下高速潜艇时却发挥了作用。
+ t4 e9 Z9 K: X    1940年日本海军开始执行“○四”计划后,美国公布了第3个“本森计划”,后来又提出一个“斯塔克计划”,这是为其两洋舰队扩充军备的庞大计划。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前者,日本海军制定了“○五”计划;针对后者,又提出一个“○六”计划。这两个预案均作为1942年度的装备计划,由军令部总长于1941年9月与海军大臣进行磋商。此事还未作出决定,就爆发了太平洋战争。1942年下半年,将“○五”计划改为“○五”计划修正案,取消了“○六”计划。“○五”计划规定,建造159艘军舰(其中包括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2艘),加强航空兵力,并计划建造下列潜艇:甲型2艘,乙型12艘,中型9艘,小型9艘,海大型10艘,补给型3艘,共45艘。+ C, h3 f' g" [0 D: J. H2 }5 s1 ~) M
    “○六”计划的设想是;建造各种舰艇197艘(其中包括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4艘和潜艇67艘),并加强航空兵力。
' E. x) L8 t$ ^- \) S四、“○临”、“○急”、“○追”计划
5 S& a) A1 H# h1 I" g5 {- ~7 H- s    1940年8月海军省和军令部经过磋商,制定了—个《适应紧张国际形势之战备促进纲要》,规定提前完成舰船的新建计划和“○五”计划中部分练习航空部队的建设,后来就把这个纲要简称为“○临”计划。其中,计划建造中型潜艇9艘(“吕-35”号至”吕-43”号)和小型潜艇9艘(“吕-100”号至“吕-108”号),并于1942年9月至1943年12月先后竣工。
3 G# r2 t( x$ ?1 t# u0 }2 m    1941年7月,军令部次长同海军大臣磋商后,提出一个“1941年度战时舰船追加建造方案”,简称“○急”计划。此计划已列入出师准备纲要之中,作为一项战时计划必须急速加以实施。该计划规定建造的潜艇如下:
1 {5 u, @0 n( i- z  t5 C, k6 I9 @# W* u
    正在筹划和研究“○五”和“○六”计划时,鉴于对美开战的决心已不可动摇,则决定提前执行下一期装备计划的部分内容,立即着手建造潜艇,并称之为“○追”计划。这项计划规定建造的潜艇如下:, Y- S0 w, a- a) Q

0 }' W# b1 W- i" q+ A    海小6型是一种战时应急建造的潜艇,但是随着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造到“吕-35”号时,就已经完全成为一种更新设计的潜艇了。建成后实际使用证明,其性能极好。无论潜艇技术界或海军的有关方面,都认为,在已有的潜艇中它是一种最优秀的潜艇。小型潜艇也是一种应急建造的潜艇,主要担任局部海域或南方岛屿的防御任务。由于排水量小,航速和续航力都不大。
( F# x% _' l/ X0 L" l    小型潜艇出航时,实行二班轮换值更,定员约35人。但笔者任“吕-100”号潜艇舾装长时,已改为三班轮换值更,艇员增至55人。该艇在得到海军大臣批准后,作了某些改动,增设了可装重油的主燃料柜,但居住条件仍然较差。, I- f" Z8 C( X' E
    “○急”计划规定建造的乙、丙型潜艇,与“○三”、“○四”计划中的这两种潜艇,基本上使用同一个设计方案。但因动力装置和内壳的DS钢生产有困难,不得不作某些改动,忍痛降低某些性能,并简化了舾装。主要动力装置是2部容易制造并比较可靠的舰用22式10型内燃机,水面航速有所降低。内壳使用的是MS软钢材,厚度增加十分之一,而耐压深度与以前一样。此外,为了保持舰型的统一,丙型潜艇仍在艇首安装6个鱼雷发射管,而“伊-13”号潜艇的设计后来作了较大改变,该艇可以携带水上攻击机。& v  a7 |  Y- g2 O) _' x8 M
    建造补给潜艇的目的,是在海上为水上飞机补给燃料、炸弹和鱼雷,必要时还可以替换飞行员,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况的发展使日本海军对这种潜艇的用途产生了怀疑,便暂停建造。第一艘补给潜艇是一艘航空燃料输送潜艇,于1945年1月竣工。其余2艘未能完成。" F( A, O3 J. _$ ]6 M/ u' g& \  U
    五、主要武器装备
5 t; w0 C/ T2 T1 ^3 e. Y; p) x1 w# v    潜艇上的武器和技术装备很多,这里仅就鱼雷、艇载飞机和动力装置作一介绍。, V/ z/ m2 W: Y" `1 m6 u9 g4 X) y
    (一)潜艇用鱼雷
6 _; f2 s5 Z5 M
; u$ r8 W6 Y/ w& _    注释:
9 K& v  r2 J0 Q1 l    1.动力装置:6式、89式用空气;95式用氧气;92式用电池。
% [4 u! w! p1 v& ^4 o! X    2.引信:6式用触发引信;其他用惯性引信。, Z2 N; Z% b& [% X
    3.生产数量:89式截至1937年约造出1100条;95式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约造出570条;92式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约有1000条。
, O5 [4 e3 X  e: O* d! l7 ~    95式鱼雷具有以下特点:
7 [" H# p5 N0 C    1.航速高,射程远;
3 N) V% V3 i; P; o    2.无航迹;
$ d" [+ b8 y0 @' ?    3.装药多,爆炸威力大。故是一种性能最好的潜艇用鱼雷。
8 T% ?% ~& |$ G% j; K1 D. y$ R    (二)艇载飞机: _' b% X( i/ G6 P: v$ 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潜艇携带侦察机的只有日本海军一家。  e, }/ \  v, o! L1 q0 x" O4 t: b6 Z0 {
    1926年(大正14年)日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制造的“亨克尔”小型潜艇的艇载飞机稍加改进,制造了横式1号水上侦察机;接着又进一步改进,造出横式2号水上侦察机。按实际尺寸制作的木制艇载侦察机,由“伊-51”号潜艇(1924年6月竣工)进行了试验。1929年,“伊-51”号首次携带小型水上侦察机参加了演习。同年,舰队在给大本营的一份报告中说:“潜艇进入敌人控制的海域,遂行监视任务,要冒很大的危险,且要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然而岸基飞机的作战半径较小,难以完成任务。潜艇即使冒险潜入,也难以完成任务。因此,除了潜艇携带侦察机之外,别无其他办法。”
0 o' _# O8 f3 M. V- F, \, N    如上所述,到1929年,使用潜艇进行监视、跟踪和保持接触的几种主要样式业已形成。潜艇携带小型水上侦察机,提高了它的侦察能力,亦即提高了潜艇对敌进行监视的能力。
. B* Q' {. E% f    1932年1月,91式小型水上侦察机被海军正式采用。1934年11月,96式小型双座水上侦察机(1936年服役)开始投产,该机装备在“伊-7”、“伊-8”号潜艇上,参加了实战。
+ }- L( d5 [6 L8 p) V& A    甲、乙型潜艇携带的零式小型侦察机,于1940年12月服役。该机的主要性能如下:
( o  n5 m0 f6 O) Q" p3 C0 a1 o9 c    巡航速度    180公里
, d% F* H: I/ ]# C  |$ g    最大航速    250公里1 X& H+ e! q: x! K" `7 s: G
    留空时间    4小时
- b) |5 K  g: F% N+ c    飞行员      5名
6 i7 F0 g$ Y+ `    武备        7.7毫米机枪一挺,60公斤炸弹2个- S3 c6 W8 n/ Z; K" `5 K% r* S# _
    至于使用小型水上侦察机进行侦察的问题,后来专门进行了研究,多数意见认为,这种艇载飞机适于对敌进行监视。通过1939年的海军小演习,发现:“艇载飞机可适时地从大海上起飞,或者利用岛岸隐蔽起飞,使用得巧妙,就可弥补潜艇监视能力之不足。艇载飞机应尽量利用月夜活动。”/ Q. E: E7 V# E! E! n! c7 O1 ]2 ~# q& S
    通过1941年的远航特别行动,取得了以下经验:“仅以潜艇进行隐蔽的监视活动,是极为困难的,难以圆满完成任务,故需广泛运用艇载飞机,以提高监视能力。(见第20潜艇队的演习小结)
' A" f" c- D4 I) u( J+ g2 ^    (三)潜艇装备的主机( Y. O! i" y# q. T5 x/ A' @
    日本潜艇首先装备柴油机的是第15号潜艇(“波-10”号S型)。后来引进外国设计的机器作为参考,自己动手研制动力装置。9 N: W5 W' C* J
    日本海军从截击作战这一设想出发,为使潜艇在水面航行时能有较高的航速而希望得到大功率的主机。因此曾计划从国外进口柴电合用动力装置,但由于预算限制等原因,未能实现。1930年9月,海军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这种合用动力装置。经过反复试验,克服鱼雷困难,终于1931年11月完成了对试制机的试验,1933年6月下水的“伊-68”号潜艇就装备了国产的合用动力装置。L型和海中型以后的潜艇所装备的主机性能如表二:  p# Y8 c! H% O
  G: B, y- Z8 ?& m6 }0 o. Z
    注:空——空气喷射式,单——单用,二——二冲程,无——无气喷油式,合——合用,四——四冲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二章 袭击珍珠港

第一节  夏威夷作战" ?( ?7 X9 [  R9 M
    一、作战计划                            二、作战经过
7 V* j& F- ]% ^. o: x) I  第二节  “K”号作战
2 N5 t9 L8 T, X    一、珍珠港作战后的先遣部队              二、“K”号作战
2 j  N% Y& p; R% W- Q  \0 T/ q    三、对美国特混舰队作战
+ Z) K# \8 @: O9 @8 u8 q) k  第三节  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
  z9 @# A/ d- u. z1 O    一、西南地区潜艇作战概况                二、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的战斗活动& B& e4 G" D7 e7 k8 c

' w8 g! w# F( D! x  f: @; Q( _
* Z8 @+ ]/ O( N9 O6 Y$ l* p                             8 ]( @' A$ b1 V$ m- C
第一节  夏威夷作战1 K$ m; m9 M2 P: g! P- Z3 n7 t
2 y: f9 _' l9 D  N1 G

3 g: N3 {  V# T6 ^( T    一、作战计划2 s! u7 l, H1 D0 w6 }
    日本海军将从开战起到攻占南方要地为止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称为第一阶段作战。
1 q% K2 W. f( v4 l* _4 R: K6 s3 d7 H* h% R    海军部队的编制,作为一种战时编制由大本营加以确定,诸如将海军部队编成第1舰队、第2舰队或第2航空舰队等。联合舰队的总指挥官——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可根据作战需要,从各舰队抽调所需兵力组成作战部队。联合舰队所属兵力根据其遂行的任务又区分为机动部队、南方部队(遂行西南方面的攻势作战任务)和北方部队等。各部队指挥官也可根据作战的需要,对所属部队作进一步的划分,并根据这种划分确定各部队的任务,提出作战要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兵力部署。
; Q) i5 D1 _. n& U2 V% D    开战时,联合舰队辖有7个潜艇战队。第4、第5、第6潜艇战队编入南方部队参加西南线的进攻作战,第7潜艇战队属于南洋部队,参加威克岛战斗等;最精锐的第1、第2、第3潜艇战队编成第6舰队,该舰队在联合舰队的兵力编成中称作先遣部队。
" y" b% q5 n) J* }    袭击珍珠港是由机动部队和先遣部队实施的,前线指挥是机动舰队指挥官南云忠一中将,先遣部队也归他统一指挥。所以,先遣部队的作战计划是根据联合舰队及机动部队的作战计划制定的。
+ K  y: n) Z- s$ |0 O4 Y+ Z    (一)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7 ~2 ]# g% V7 P# R5 w* K1 Z+ I5 x" E
    1941年11月5日的御前会议,通过了决定开战的国策实施纲要。大本营下达了大海令(大本营给海军的重要命令)第1号,命令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作好在12月上旬开战的准备。随后下达的大海指(军令部总长根据大海令下达的指示)第1号,规定了作战方针等项有关事宣。7 U1 F' I/ @$ K. G0 d3 E) a
    根据大海指令第一号,珍珠港战役的作战方针如下:1 ~+ l/ u" D$ S6 [7 K% ]9 a
    “开战伊始,在夏威夷群岛及美国西海岸附近海域,对敌舰队实施侦察、监视和袭击,并破坏敌海上交通线。4 D$ B/ W. z( @8 R# J% a7 r4 r- ?
    “在开战之初,派遣以第1航空舰队为主力组成的机动部队,袭击珍珠港的敌舰队,歼灭其主力;尔后,主要支援第4舰队的作战和南方进攻作战。”: s& R( E- I* O6 Z
    当天,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下达了联合舰队作战命令第1号,明确了联合舰队的作战方针和兵力部署等。其中,命令先遣部队除在夏威夷海域对敌舰队实施侦察和袭击之外,还应执行下列任务:
# X8 R; Z" i( S3 O( x+ m! W" \    “向阿留申海域和南太平洋要地各派遣1艘潜艇,进行侦察;若机动部队袭击珍珠港成功,则派遣一个潜艇队,破坏夏威夷与北美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O" i8 x" B1 A9 T1 k& g* E
    “在机动部队空袭珍珠港后的3天内,即X+3日(X日为开战日)之前,先遣部队归机动部队指挥官指挥。”
0 b. s7 u8 P5 i( V    11月23日,机动部队指挥官南云中将下达了机动部队第1号作战命令,规定了机动部队的空袭要点,以及先遣部队的作战要点:
1 [  B3 i5 ?! ?& O    1.第2、第3潜艇战队(缺潜艇1艘)在X-1日拂晓前进入监视阵位,并在尼豪岛下风方向配置1艘潜艇,以便救助迫降的飞机。
% L" D# G8 f! Y8 p7 p    2.第1潜艇战队的4艘潜艇(X+1日12点以后,为机动部队担任警戒的3艘潜艇也编入第1潜艇战队),在X日拂晓前进入G展开线(位于瓦胡岛以北100海里,展开线的东西长度为120海里)。& d; P$ I/ g; A) B/ @* b' V
    第2潜艇队司令所属3艘潜艇(“伊-19”号、“伊-21”号和“伊-23”号)编入机动部队的战斗序列,遂行警戒任务。* u1 F( }5 w3 K2 L$ ?) Z" G- l; d* |
    (二)先遣部队的作战计划
, K) q# V' s* F; r* v8 a5 r    11月8日,受领了联合舰队命令的第6舰队司令部,为使第3潜艇战队能于11日按时出港驶往夸贾林岛,拟制并下达了先遣部队第1号作战命令,其主要内容如下:
/ f/ y1 W: r- F# |5 F3 O    1.兵力区分4 S8 {1 v: C; J2 I/ |' e! ^
    第1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佐藤勉少将指挥,兵力有“伊-9”号、“伊-15”号、“伊-17”号和“伊-25”号潜艇。* L; q; Q! o& N$ b& o7 l
    第2潜艇部队由第3潜艇战队司令山崎重晖少将指挥,兵力有“伊-7”号、“伊-1”号、“伊-2”号、“伊-3”号、“伊-4”号、“伊-5”号和“伊-6”号潜艇。: V" z, ?$ d# F6 p  h
    第3潜艇部队由第3潜艇战队司令三轮茂义少将指挥,兵力有“伊-8”号、“伊-74”号、“伊-75”号、“伊-68”号、“伊-69”号、“伊-70”号、“伊-71号”、“伊-72”号和“伊-73”号潜艇。  x, P% u; l# p( F/ {7 O
    特别攻击队由第3潜艇队司令佐佐木半九上校指挥,兵力有“伊-16”号、“伊-18”号、“伊-20”号、“伊-22”号和“伊-24”号潜艇。8 c# H1 E/ v& z' @3 n2 ~5 L
    要地侦察队由各潜艇艇长指挥,兵力有“伊-10”号潜艇和“伊-26”号潜艇。
! A1 }) ^% O& m$ d' X    2.各部队的出航时间及航线(略)
2 L. R/ N. l; y! X& M  R; a    3.作战要点
: [/ f1 ]: N( x: T+ S2 z    (1)第1、第2、第3潜艇部队在到达距离瓦胡岛300海里的海域之后逐渐收缩,并于X-1日占领预定阵位(参见图2)。
# W- _/ x3 j8 Z. B
# L8 m+ ~$ \- o! v8 q( h! O. M" Y) j1 t) ?8 ?! f: P
图2  日本潜艇在瓦胡岛附近的配置(X-1日)
7 }" e1 Y; d. m4 d/ @    (2)第3潜艇部队指挥官派出部分兵力(“伊-73”号和“伊-71”号潜艇,在X-1日之前对拉哈纳锚地进行侦察,并报告敌情。另外,在尼豪岛以南海域配置1艘潜艇(“伊-74”号潜艇),以救助落水飞行员。
! u! k. ~7 ?) E+ |0 X    (3)特别攻击队于X-1日夜,在珍珠港入口处附近放下袖珍潜艇,使其进入珍珠港内,以便在机动部队发起第一波空袭后对港内的敌舰船实施攻击。规定于X日和X+1日夜间,在拉奈岛以西海面收容袖珍潜艇艇员,尔后编入第1潜艇部队行动。6 {0 ?% a$ K# t# D6 @2 G" a- i
    (4)要地侦察队的“伊-10”号潜艇经由夸贾林,对斐济群岛、萨摩亚群岛和图图伊拉岛实施侦察;“伊-26”号潜艇对阿留申群岛的要地实施侦察,并在X-3日之前分别完成各自的侦察任务。若在上述海域没有发现敌舰队,则在夏威夷至美国本土之间遂行破交任务。6 S% O3 O& d* I% [0 X) ]' n
    拉哈纳是美国舰队的训练锚地,当时,日军判断美军的驱逐舰等中小型舰艇使用这一锚地。如果该锚地驻泊有美国舰队,空袭要点就需变更。由此可见,对拉哈纳锚地实施预先侦察是很重要的。当时决定,如果在该锚地有美国舰队驻泊,潜艇部队则从三条水道突入该锚地进行袭击。
4 J7 C8 R$ A* e# B5 X7 {+ w    在日本海军的对美战略中,先遣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监视出击的美国舰队,然后由联合舰队的主力截击并歼灭之。在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中,先遣部队的任务是配合机动部队的空袭行动,以期扩大战果。从先遣部队的兵力部署中可以看出,第2、第3潜艇部队主要遂行“突袭和监视”任务。虽然作战的目的不一样,但是潜艇的监视配置都与战前研究和演练的预案是完全相同的。7 \5 T# C. p8 Q% T4 d% f9 x& Y
    (三)特别攻击队参战的背景及其作战计划  v# U5 L) U0 l& ]' K
    如前所述,日本海军为了以其劣势的舰队战胜优势的美国舰队,确实煞费了心机。采用袖珍潜艇就是其中的一个措施,目的是在开战之初,由母舰搭载袖珍潜艇去攻击美国舰队。9 p5 i3 c# r0 y4 |% v
    1932年初,当时任舰政本部第一部第二科(分管鱼雷兵器)科长的岸本鹿子治上校,提出了建造袖珍潜艇的建议。1933年首次完成了样艇的建造,同年8月起由两名艇员(加藤良之助少校等两人)进行试航。1940年,根据首制样艇的试验结果,又建造了两艘试验艇,9月即作为一种正式兵器装备部队。这种袖珍潜艇能以21.5节的航速航行50分钟,估计在波浪相当大的海况下仍可袭击敌舰。1941年8月底建成12艘袖珍潜艇,可由1艘母舰搭载。另外,建造了“千代田”号、“千岁”号和“日进”号水上飞机供应舰,用以搭载这种袖珍潜艇。7 t8 W2 \7 }( d- P; v$ C
    为了保密起见,起初这种袖珍潜艇彼称作“攻潜用标的”或“A标的”,后来还曾叫做“TB模型”和“H金属器”。1939年7月又临时称为“甲标的”。该型艇的全长为33.9米,直径1.85米,排水量43.75吨,动力装置为600马力电机1部,设计航速25节,续航力为21.5节航速时航行50分钟(6节可航行8小时),潜航深度100米,45厘米鱼雷发射管2个,有艇员2名。$ z2 j: [" _: w
    1940年11月,岩佐直治中尉和秋枝三郎中尉被任命为该型艇的艇员,并开始了训练。1941年4月1日又任命10名军官和12名军士,至此,12艘袖珍潜艇的乘员全部配齐。
, S6 ]' b) j7 \) w* `    随着飞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氧气鱼雷的出现,使当时埋头袖珍潜艇训练的岩佐等人,对在舰队决战中能否使用袖珍潜艇产生疑问。他们认为,敌我主力决战的机会很少。鉴于日美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他们提出,必要时可由潜艇搭载袖珍潜艇,对敌基地港湾实施袭击。/ F4 J4 @* J! L) n/ k" @, o- Y
    于是,岩佐中尉等探讨了潜入敌基地实施袭击的问题,并就此与指导军官加藤良之助中校进行了磋商,随后向“千代田”号舰长原田觉上校提出了建议。
! U6 G$ p: e2 S, \8 K: K    原田舰长把岩佐的建议向偶尔前来视察袖珍潜艇训练情况的军令部主管潜艇的有泉龙之助中校作了汇报,并得到了有泉中校的支持。9月上旬,原田舰长和岩佐中尉一起来到联合舰队司令部,恳求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批准以袖珍潜艇潜入珍珠港内实施攻击的计划。但是,山本长官以袭击后无法收容艇员为由,未予批准。
+ o! \5 F+ Y% Z% w    后来,在反复研究收容方法的基础上,又呈报了几个方案,但是,山本长官都未采纳。他认为,在敌人严密警戒的海区实施这种攻击,艇员难以生还。: Q0 F$ A8 F1 T- H# C4 L
    后来,联合舰队首席参谋黑岛向山本长官陈述了收容艇员的方法和艇员生还的可能性,要求批准这一特攻计划,大约在10月中旬,终于在第三次请求时得到了山本长官的默许。但是,第1航空舰队不赞成袖珍潜艇与舰载机同时实施攻击,最后以空袭结束后开始潜艇攻击为条件,同意袖珍潜艇参加袭击珍珠港的作战。3 B2 F! u  y; `4 y7 J
    10月13日,松尾中尉陪同前岛寿英中校(潜艇部队代表)和铃木英中校(航空兵部队代表)搭乘“大洋丸”前往火奴鲁鲁岛侦察,11月17日返回横滨。; Z/ M4 E4 z7 C4 Q$ v( x( Z0 D. O
    11月14日,清水司令官(第6舰队司令长官)出席了在吴镇守府第二会议室举行的作战会议,研究了特别攻击队的作战计划。: w# n$ S9 T& ^- }" I1 F- R4 w8 K
    当初计划规定,为保证袖珍潜艇实施攻击后趁夜暗撤到港外,定于7日午夜潜入港内,尔后潜坐海底,待8日日落后实施攻击。但岩佐中尉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坐等到日落后再攻击,要求在航空兵第一波攻击后,立刻进行攻击。清水长官认为这样做难以收容艇员,决定不予批准。但当时岩佐等人强烈表示:“我们压根就不想活着回来!”长官和幕僚们经过一番磋商,觉得仍有可能收容艇员,便改变了命令,同意由袖珍潜艇指挥官机断行事,自行决定。1 S2 j- S/ m4 z* J
    11月17日,又在吴港水交社就袖珍潜艇的攻击计划进行了磋商,并由前岛中校和松尾中尉将珍珠港地区的有关情况作了介绍。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作战经过

(一)向珍珠港进发- e- g! b9 ?" c/ x/ {, ]
    1941年10月,我(本书作者——编者)由“伊-58”号潜艇鱼雷长调任“伊-1”号潜艇鱼雷长,中旬末来到停泊在横须贺的“伊-1”号潜艇上任。往年10月中旬,潜艇仍在参加舰队训练,11月底才返回母港。但当时的“伊-1”号潜艇正在紧张地进行备战备航。
" C! t# L* H/ w* C% d3 z    潜艇远航时,无论公私物品,凡是暂时不用的,均须全部存放在潜艇基地。在第7潜艇队(“伊-1”号、“伊-2”号和“伊-3”号潜艇)的军官中,我资历较浅,因此往潜艇基地寄存物品,理所当然是我的事了。基地的军官看到我们托其保管的物品,就不耐烦地说:“怎么搞的!你们尽把这些破烂货送到这里来!”所以说,当时岸勤人员似乎还没有临战的紧迫感。; ]" N- n) t$ `
    潜艇装上了战用鱼雷。在狭窄的住舱通道上堆放着装满罐头、干面包和汽水等物品的箱子。一艘艘潜艇都在待命出航。2 x% n+ h+ h9 A5 q7 C$ ?
    11月16日,第2潜艇部队所属潜艇已向珍珠港方向出航。“伊-1”号潜艇因机器维修尚未结束而未能按时起航。艇员们目送着出发的友艇,加快了维修的速度。
1 `9 I( `: C: z    维修一结束,“伊-1”号潜艇带着船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开始试航,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和潜艇的潜航性能。11月21日日落后,完成了对潜艇浮力的调整(为使潜艇在潜航中能保持适当的浮力和消除纵倾而调整辅助水柜及均衡水柜)。夜幕降临了,海面漆黑一片。“伊-1”号潜艇在馆儿湾稍事停留,待船厂人员登上前来接送他们的汽艇后,就起航了。
! u. o5 `3 U7 A  Z2 _, H" C5 z    当晚,安久荣太郎艇长把我叫到艇长室,让我看了先遣部队的作战命令。这时我才知道我们要驶往夏威夷。先遣部队的作战计划规定,若美国舰队停泊在拉哈纳锚地,各潜艇则在机动部队实施空袭后,突入拉哈纳锚地实施鱼雷攻击,“伊-1”号将最后一个突进拉哈纳锚地。
# k! Q4 {5 b2 _- m) F2 {+ X    “如果敌舰队停泊在拉哈纳锚地就麻烦了!”安久艇长似乎自言自语道。至于安久艇长其人,下面还将提到。他性情恬淡,爽快,感情不大外露。' _8 {- F0 u1 {/ X1 S
    “是啊!”我随声附和说。虽然是预料中的事,但事到临头不免有些紧张。0 M8 f! S4 n# @0 V
    第二天,除值更以外的所有艇员都集中到指挥舱,艇长宣布了这次远航是去袭击珍珠港。虽然艇员们经过了反复的训练,技能熟练,还是难以掩盖紧张的心情。“伊-1”号潜艇由于起航晚,潜航试验(为检查浮力状态而进行的潜航训练,通常在拂晓前进行)也不搞,就踏上了征途。
6 i% z. S  n3 K5 H2 r    与南航线相比,北航线虽然与敌遭遇的可能性小,但在冬季,北太平洋气象十分恶劣。海浪冲击着舰桥,值更军官下半身全被海水打湿。12月2日,潜艇部队接到联合舰队的电报命令“攀登新高山一二○八”。即“12月8日为X日”。各潜艇部队接到这一命令后,直奔珍珠港。+ p# h6 {& l% ]& g" u
    第1潜艇部队于11月21日从横须贺起航,沿北航路向珍珠港进发。续航力较小的第3潜艇部队11月11日从佐伯湾起航,20日到达夸贾林岛,对作战计划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之后,“伊-8”号潜艇于24日,其余的潜艇于23日从夸贾林岛出发,沿南航线向珍珠港进发。$ ~8 ~- {! [) F3 u
    特别攻击队于11月28日从吴港起航,在龟首(位于吴港南面的仓桥岛)装上袖珍潜艇,并对作战计划作了最后磋商,于29日凌晨出肮。3 u) _" ^1 a& Q4 l& A- m8 a. X& U' f/ g
    要地侦察队的“伊-10”号潜艇,11月16日从横须贺起航,经由夸贾林岛驶向南太平洋。11月30日,从该潜艇起飞了侦察机对苏瓦(位于斐济群岛)进行了侦察,该侦察机发出了“港内未发现敌舰”的报告后,即与潜艇失去联络。“伊-26”号潜艇11月19日从横须贺起航,前往阿留申群岛遂行侦察任务。编入机动部队的3艘潜艇11月20日由横须贺起航,23日到达择捉岛的单冠湾与机动部队会合,26日从单冠湾出发。这3艘潜艇在编队前方担任警戒,沿北航线向珍珠港驶去。
" b8 G& ^3 v4 V8 w    “伊-1”号潜艇进入珍珠港的敌航空兵警戒圈(半径为600海里,即1100公里)后,频繁地进行速潜训练。这对新上任的我来说,是首次进行那种临战前的潜航训练,但由于艇员个个过硬,并不感到有什么担心。& W9 s. f% U" `5 G
    12月6日、7日,“伊-73”号和“伊-71”号潜艇对拉哈纳锚地进行了侦察,查明该锚地没有敌舰艇停泊。7日15时,第20潜艇队司令将侦察情况扼要向机动部队作了报告。至此,先遣部队所属各潜艇在航渡过程中均未被敌舰船发现,并于7日24时前分别进入预定阵位,等待着开战之日的到来。9 w8 r- B+ `" |( H
    第6舰队旗舰“香取”号于12月1日到达夸贾林岛,清水光美司令长官坐镇夸贾林岛,对潜艇部队实施指挥。
' z9 A8 x( ^! I) J! u4 |% X    (二)开战之晨
% x- |& J0 S: m7 N& Q    有关美国舰队在珍珠港内的情况,是由大本营海军部通报给参战部队的。据7日下午6时发布的敌情通报称:珍珠港内的在泊舰艇有战列舰9艘、巡洋舰3艘等,美国舰队尚未发现日军的攻击行动,有一半舰员上岸度周末。夏威夷广播电台播放着流行歌曲,珍珠港内充满着周末的欢乐。
+ ?0 \& V' M& f( @5 L2 V    1941年12月8日(当地时间)凌晨,先遣部队的潜艇进入瓦胡岛周围的预定阵位,等待着机动部队开始攻击。袖珍潜艇已在上半夜离开各母艇突入珍珠港内。
. @  W" B! O2 \4 o1 o" ]+ h    在考爱海峡执行警戒任务的“伊-1”号潜艇,伸出短波天线截收航空部队的无线电报,安久艇长亲自使用潜望镜观察海空情况。只见从己方巡洋舰起飞的一架水上飞机正不慌不忙地飞越考爱海峡。清晨海面一片寂静,这是暴风雨前的寂静。不一会,第一波攻击机群指挥官渊田中校连续发出了“虎、虎、虎……”的报告,表明奇袭取得成功。紧接着,各种电报相继传来。
1 h, g& h+ }4 |" f6 F' S* u/ p' i    8日1时30分(日本时间),日机动部队在瓦胡岛以北约230海里海域起飞了第一波攻击机群。紧接着,第二波攻击机群起飞,并成功地袭击了珍珠港。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战列舰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瓦胡岛的岸基飞机也多被摧毁。* J! W' Y  t1 @
    (三)特别攻击队( u( j1 L2 `& i. X* p
    7日日落后,特别攻击队所属各潜艇均上浮到水面状态,作好袖珍潜艇出击的准备。18时30分起,各艘潜艇分别潜航到珍珠港入口处,并按下述顺序放下袖珍潜艇。当时敌人基本上没有采取什么警戒措施,只有1艘驱逐舰在入口处执行巡逻任务。“伊-24”号潜艇正要放下袖珍潜艇,检修员报告罗经发生故障,但酒卷少尉没有因此而改变决心,他沉着地驾驶着袖珍潜艇向港内驶去。: ~- p5 q- m1 a/ _- T" ]: F
    岩佐上尉和佐佐木上士驾驶的袖珍潜艇,是从特别攻击队指挥官佐佐木半九上校乘坐的“伊-22”号潜艇出击的。佐佐木半九上校在其所著的《镇魂之海》一书中,对岩佐上尉和佐佐木上士在出击前的情况是这样记述的;- z0 z+ q" t- h6 ]$ d. ]4 _( t# `
    “7日中午会餐之后,岩佐上尉稍稍整理一下自己的物品,就上床休息了。
: G5 |4 w2 M* A) ]9 |    “尽管数小时后就要与敌决一死战,但岩佐上尉还是睡得很香。(下略). B( b% y$ W9 M7 {# O" H& Q- e, T
    “在这之前,岩佐上尉和佐佐木上士用酒精擦了身子,全身上下,里里外外一身新衣服,并喷洒了香水。他们穿上崭新的艇员服,戴上战斗帽,整理好出征的行装,参拜了艇内的神社。岩佐上尉还悠然地品尝了鱼雷长藤泽中尉为他们沏的茶,又提笔庄重地写下了‘至诚’二字。”% b: z2 C1 [6 V" h, U9 Q
    袖珍潜艇驶离母艇后的情况是这样的。“伊-16”号潜艇,从8日17时06分(当地时间)至19时17分止,一直和横山中尉驾驶的袖珍潜艇保持着联络。18时11分收到“虎!虎!虎……”的信号。20时21分,隐约收到了“不能航行”的密语后,即与横山艇失去了联络。
; L% ~6 d+ Q; D" ~: h    不过,由于当夜能见度良好,海面平静,加上港湾警戒不严,估计所有袖珍潜艇全部成功地突入了珍珠港内。先遣部队指挥官根据下述情况,判断袖珍潜艇击沉敌主力舰1艘。& i! x& i9 V1 H5 l8 Z4 X
    1.据新闻电讯称,8日下午(当地时间)在珍珠港内美军又有1艘主力舰被击沉。0 t, k8 T+ S" @# M1 l
    2.8日16时31分,在港湾入口附近待机的“伊-69”号潜艇,发现珍珠港内发生爆炸,似乎弹药库接二连三发生诱爆(这是美“企业”号航空母舰的6架俯冲轰炸机在瓦胡岛机场降落时,遭到己方对空炮火的误击,其中4架被击毁)。
( a) m' ?/ w& a& F$ S2 F' l# ^, u    由于参战的袖珍潜艇一艘也未能返回,就无法查明这些潜艇的详细战斗过程。然而,根据战后得到的美方资料推测,岩佐艇和横山艇成功地突入了港内,并进行了攻击。酒卷艇由于罗经发生故障,偏离航向而触礁,艇首破损,无法发射鱼雷。该艇曾试图返航,到达预定的收容点,但船员因废气中毒,神志不清,致使在瓦胡岛东侧的佩洛斯机场附近搁浅,艇长在不省人事的情况下被俘,副艇长战死。/ D' p5 n' r) n  N. `4 r5 c! e
    有1艘没有突入港内,战后美军在港外打捞出水,艇上的鱼雷尚未发射。这就是现在陈列在海上自卫队第一术科学校的那艘袖珍潜艇,还有1艘下落不明。
" D9 Z6 E) u- I4 R    从美方公布的资料可以看出,袖珍潜艇未能取得任何成果,但是,它给敌人以严重的威胁,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效果。: z2 Y+ O; M: S& u
    特别攻击队的各潜艇在袖珍潜艇出击后,驶往预定的收容点待机,但始终未能得到有关这些袖珍潜艇的任何消息。12日,奉命返回夸贾林岛。先遣部队指挥官判断袖珍潜艇取得了战果,因此日军确信袖珍潜艇适用于局部海区的战斗行动。为改进袖珍潜艇的武备和训练,“伊-16”号潜艇奉联合舰队之命,返回横须贺。
8 S: W3 h- o( {2 N( W    (四)监视
* [; K; }( H8 K$ x; N3 Q    12月3日,机动部队一开始返航,就命令配属给它的3艘潜艇归建,编入第1潜艇部队。从9日起,先遣部队不受机动部队指挥官指挥。这样,在夏威夷海区的日本海军,只留下先遣部队继续遂行监视任务。7 _& t$ E5 d8 D5 J: V0 o9 C) Q" s
    12月10日晨,在瓦胡岛以东海域活动的“伊-6”号潜艇,发现“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在2艘重巡洋舰伴随下,正以60度航向,20节航速航行。根据“伊-6”号的报告,第1潜艇部队为跟踪“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编队,驻往美国西海岸。18日,配置在珍珠港东侧的第3潜艇部队奉命返航。在返航途中,对约翰斯顿岛、巴尔米拉岛和金门礁等实施了侦察和炮击,12月31日回到夸贾林岛。
# w% _1 s4 H" S& k: m" Z: X    战前的训练和演习中,日军就曾预料到,在敌戒备森严的港湾实施严密的监视是困难的。配置在珍珠港入口附近的第3潜艇部队,各潜艇连夜间浮起充电也难以进行。
- S4 s) N, w& @, ~  h    “伊-69”号潜艇,9日在珍珠港方位150度,距离4.5海里处,挂在防潜网上,只好潜坐海底。该艇千方百计脱离,并作好了自炸的准备,但最后一次作脱离尝试时侥幸成功。返回本土后,当时乘坐该艇的第12潜艇队司令中冈信喜在研究会上指出,“潜艇有必要装备炸药筒,还需对艇用自炸装置进行研究。”( `- e/ _6 p' t2 A0 d
    “伊-70”号潜艇,于9日19时在戴蒙德角方位280度,距离4海里处,发出了“发现1艘美航空母舰将驶入珍珠港”的敌情报告,随后即失去联系,下落不明。这是在珍珠港作战中,日军丧失的唯一1艘潜艇。% u: C" q$ C" c
    “伊-68”号潜艇,自14日起,先后遭到深水炸弹的攻击21次,致使艇尾鱼雷发射管破损进水。
; a5 J% q0 X6 r$ N) j    “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编队于12月13日返回珍珠港,14日出港。16日“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编队和“企业”号航空母舰编队进入珍珠港,“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编队又于17日出港。但是,日潜艇均未发现美航空母舰编队的上述活动情况。: V+ [0 p$ f) l! Z# Q7 N& u3 C
    潜艇部队回到夸贾林岛后,在第6舰队旗舰上举行了一次研究会,据说潜艇部队的军官们一致认为,在敌戒备森严的港湾实施严密监视,比战前设想的困难得多,因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d2 C. q$ k0 J2 Q- z' K, Y0 \
    接着讨论了潜艇在珍珠港作战中所取得的实际战果,认为在敌港湾附近配置潜艇,有时虽能发现敌航空母舰编队,但无法对其实施攻击。潜艇部队从12月8日起到12月19日止,所取得的战果是“伊-26”号、“伊-10”号、“伊-9”号、“伊-4”号、“伊-75”号和“伊-72”号各击沉敌商船1艘。其中只有一艘商船是“伊-4”号潜艇在珍珠港附近击沉的,其余几艘商船都是在相当远的海域被击沉的。配置在珍珠港湾口附近的第3潜艇部队,未取得任何战果。这证明,抵近敌重要港湾配置潜艇阵地,未必能取得战果。5 n0 m! N: \7 T# P( u8 Q  V) i
    (五)先遣支队在美国西海岸附近的游猎活动! ?; L6 _8 K  Y% @+ x- S
    12月10日,根据“伊-6”号潜艇发出的发现敌航空母舰编队的报告,先遣支队指挥官在命令第1潜艇部队进行跟踪的同时,还命令在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间作战的要地侦察队(“伊-10”号和“伊-26”号潜艇),向敌航空母舰编队的前方航进。  b, X5 B* I' ?) ], S+ _
    直到13日,日本潜艇未能发现美航空母舰编队,但先遣部队指挥官仍命令第1潜艇部队继续搜索,尔后前往美国西海岸执行作战任务;并将“伊-10”号潜艇调归第1潜艇部队指挥,同时将执行这一任务的潜艇部队称作先遣支队。其实,“伊-6”号潜艇所发现的是“企业”号航空母舰编队,当时该编队在瓦胡岛以北海域遂行反潜搜索任务,16日即返回珍珠港。前往美国西海岸的先遣支队,其配置情况如图3所示。约于20日后,各潜艇在美国西海岸附近开展破交作战。
8 K% s) n- k9 F; ?: ^5 M6 p* m' n" P$ T, ~, H* {
, B+ l+ f$ C: n
图3  先遣支队在美西海岸附近的配置
: J# s5 ?# A. q4 K    22日,日本大本营海军部发出敌情通报:“美大西洋舰队的‘密西西比’级战列舰2-3艘约于18日通过巴拿马运河,开进太平洋,现正在北上。”据此,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配置在北方海域的“伊-17”号、“伊-25”号和“伊-9”号潜艇南下,前往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以南海域搜索敌编队。在此之前,先遣部队指挥官根据先遣支队指挥官的报告,命令先遣支队各艇分别于25日夜对美西海岸陆上重要目标实施炮击。但联合舰队指示,圣诞节之夜暂停炮击,后来改为27日以后实施。不过,结果由于各潜艇燃料不足而于23-27日离开美国西海岸,踏上归途。因此,对陆上重要目标的炮击未能实施。
" `0 \( V+ a5 q* ]& Y9 w4 f! p    先遣支队在美国西海岸附近的破交活动仅仅持续了一周,其战果也不算大,但在心理上给美国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先遣支队袭击商船的战果如下:8 d, |$ p/ k, z
    击沉或使其捣浅    5艘    30370吨: c) F/ _! y$ {1 E5 G8 U6 d+ H
    击伤              5艘    34299吨
+ @$ B( {8 ?+ H. c* [    合计              10艘   64669吨
6 j4 D0 a! Q+ E7 _* t: k, [    此后,虽然日本也曾派遣一、二艘潜艇前往美国西海岸执行破交任务,但在这一地区大规模的破交活动就只有这一次。先遣支队各潜艇于1月中旬返回夸贾林岛,随后,该支队解散。另外,“伊-19”号潜艇远航时,1月6日夜间使用艇载侦察机,成功地对珍珠港实施了侦察。
6 `8 Q& @5 t8 Q    (六)长期监视
2 B% x. V. r6 v, s: k# {    12月18日,第3潜艇部队撤出战斗返航,因此在夏威夷海域只有第2潜艇部队继续对敌进行监视。
/ S1 G' g) d! t+ n    18日以后,第2潜艇部队指挥官调整了部署:1个潜艇队配置在第一线,即在珍珠港以南、夏威夷岛以东和以西海域各配置1艘潜艇,另1个潜艇队位于第二线,即配置在瓦胡岛西南海域。“伊-7”号潜艇(指挥艇)位于第二警戒线的西侧,根据情况相机行动。
" K- `- ?4 Y, @& |2 j- Q; k    在这之前,12月12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奉联合舰队司令部之命,指令第2潜艇部队指挥官以“伊-7”号潜艇的艇载机对珍珠港进行隐蔽侦察,以查明港内残存的舰艇及船舶的更换情况。$ G# y, a+ ?; V
    17日,“伊-7”号潜艇的侦察机成功地对珍珠港进行了侦察,这为联合舰队司令部和军令部判断袭击珍珠港的战果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侦察报告如下:8 z  z# M6 w6 p, S/ W5 m
    1.在泊的主要舰船:战列舰4艘,其中3艘的舰桥和上层建筑损伤严重,另1艘损伤程度不明。
+ u; p2 e* N4 V) C    航空母舰1艘(下略)。
2 z5 v! i# }. g7 j5 g8 i    2.距离湾口5海里处有2艘驱逐舰,正在执行巡逻警戒任务;10海里处又有数艘舰艇也在执行巡逻警戒任务。9 m) k1 G0 M: s) R; s1 ~
    第7潜艇队所属3艘潜艇于12月31日夜,对夏威夷岛的希洛,毛伊岛的卡胡路伊和考爱岛的纳威利威利实施了炮击。
( x) d4 H1 h7 }9 I; m8 D    “伊-1”号潜艇炮击希洛后,驶往夏威夷岛西北方的预定阵位。在该海域,敌人的反潜警戒并不太严密。在除夕之夜,我(本书作者——编者注)允许艇员们痛痛快快洗了个淋浴。自横须贺出击以来40余天,这还是第一次洗澡。潜艇在远航时,淡水的使用是严格控制的,每天仅供应一点食用淡水,禁止用淡水洗脸,连蒸罐头也是用海水。/ h: ~2 V2 [4 Q0 l& k3 E1 |( ~. d
    我们在夏威夷岛西北方向平静的海面上,迎来了1942年元旦。在珍珠港湾口附近完成紧张的侦察之后,大家才感到松了一口气。然而在元旦那天的16时30分,“伊-3”号潜艇发现,在瓦胡岛方位230度,距离100海里(185公里)处有一个美国航空母舰编队,正在向西航行。据此,第2潜艇部队指挥官命令除留2艘潜艇(“伊-5”号和“伊-6”号)继续监视外,其余5艘潜艇对编队进行搜索。
! Z8 L  D$ V( r3 o    安久艇长接到上述电令后,便以水面状态向瓦胡岛以南海域航进。天一亮,多次发现美机,每次都要进行速潜。当时,在舰桥上装备的120毫米双筒防水望远镜,性能较好,能够做到先敌发现。但笨重的“伊-1”号潜艇,速潜需要2分钟,而当时德国的潜艇只需30-40秒钟。日本潜艇的速潜如此之慢,即使能先敌发现敌机,仍免不了挨炸弹。因此,我铤而走险,将调整水柜加重10吨,待下潜后立刻排出补助水柜里的水,以此将速潜时间缩短到1分钟左右。6 Z- w0 E, n) ?
    前去搜索美航空母舰编队的第2潜艇部队,未能发现敌编队,6日又返回监视伏击阵位。第7潜艇队司令岛本久五郎上校对先遣部队的这种神经质的作战指挥甚为不满。他在日记中写道:+ p! r" ^5 M9 x- q+ \! E
    “我们的搜索活动是徒劳的,一发现敌舰出动,即命令潜艇实施搜索和攻击,往往扑空。如果敌舰编队对我长途奔袭,或者出港为船队护航,那就可以跟踪追击;如果敌舰出港活动一下即返航,回到珍珠港,倒不如严密封锁港湾,待机突击。但舰队司令部总是犯急性病,急于求成,致使我潜艇部队屡失战机。潜艇作战,应全局在胸,必须制定长远的作战计划,决不能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x) Q0 z# R5 Q8 N. ~# X0 h  u    (七)艇内生活, u$ f$ X+ f+ J) ~$ f0 K1 N  L( _
    第2潜艇部队在夏威夷海区的阵地伏击活动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10日为止,共计一个多月。' l% _4 t* ^. R
    潜艇在出征之前,虽尽可能多地补给一些新鲜食品(蔬菜和肉类),但由于潜艇上的冷库设备容量有限,食品只够一周食用。一周之后,只剩下一些发了芽的洋葱、土豆,艇员们天天吃罐头。潜艇以水面状态航行时,对敌机必须做到先敌发现。每更瞭望哨值勤2个小时,十分紧张而认真。不过,瞭望哨也享有特权,可利用值更的机会晒晒太阳。因为潜艇远航时,除了在舰桥值更以外是没有机会沐浴阳光的。" Y: g! L$ ^6 P# Y9 Y8 {) }% R  e
    潜艇经长时间潜航,艇内的空气就变得十分污浊,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4%时,艇员就会感到头痛。为尽量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使艇内空气处于循环状态的同时,采用空气净化器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当驱逐舰在附近活动时,排气泵需要停止工作,空气也就得不到净化了。
4 G3 o% V' v0 y+ d: z. @0 o4 N0 @    通常艇内的氧气含量必须保持18%以上,测量艇内空气中的氧气比例是卫生兵的责任。补充氧气是很简单的,从潜艇装备的氧气瓶中放出即可。
# B; _0 {* _) H8 J& v$ e    此外,艇内的气压和温度也须控制。气压一般控制在20-30毫米水银柱(1个气压等于760毫米水银柱),通常在浮起时使用空气压缩泵向高压气瓶内充气即可。如果艇内气温太高,可采取冷却措施。不过,“伊-1”号潜艇使用的是老式二氧化碳压缩机,效率低,噪音大。# D3 e; J. Z/ p4 M
    潜艇浮出水面后,新鲜空气通过舰桥进入机舱。若潜艇上装的是双动式发动机,从舱口流入的空气量是很大的,风速达每秒40米。只有长期在污浊空气中生活的艇员,才能真正感到新鲜空气的珍贵。
( ^" Y. \. ^" D. j    潜铤浮出水面后,抽烟是艇员的一大乐事。不过,设在指挥舱的那个狭小的吸烟室每次只能容纳四、五个人。那些老烟鬼排列在吸烟室门口,一经轮到,就在里面连吸两、三支。
6 ~" U" m: H9 h) y    潜艇潜航时,对艇员来说最棘手的是大小便问题。当潜航深度超过30米时,艇上的水泵就无法排污,因此,潜航中艇员就不能大便,这显然是件很痛苦的事。后来,这个问题由造船少校友永英夫解决了,他从返航潜艇的艇员们闲谈中获悉上述情况后,发明了一种柜式便器。他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技术人员,曾先后研制出自动悬吊装置(潜艇潜航停机时,能自动调整辅助水柜,使潜艇保持一定深度的装置)和重油防漏装置(即使在油柜破裂的情况下,仍能利用油柜内外的水压差,防止重油泄漏的一种装置)。
3 D( O0 u2 W# }& N9 U    1945年德国战败前夕,友永英夫少校搭乘“U-234”号潜艇从德国启程回国。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U-234”号潜艇被美国驱逐舰捕获。友永少校与同行的庄司元三技术中校,在该潜艇被捕获的前两天,5月13日服毒自杀。
) \0 u* ?  W, ]5 y' _$ H+ ]    (八)对“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的攻击" p2 c3 O! X. i7 y
    1月4日,特别攻击队的3艘潜艇(“伊-18”号、“伊-22”号和“伊-34”号)为接替正在执行监视任务的第2潜艇战队,从夸贾林岛起航,驶往夏威夷海区。10日2时30分,“伊-18”号潜艇在夏威夷以西550海里(约1000公里)处,发现“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在1艘重巡洋舰伴随下,正以250°航向,14节航速航行。8 |% ^& k  E8 Q5 Y9 D
    先遣部队指挥官接到特别攻击队的报告后,在命令特别攻击队继续跟踪敌编队的同时,命令第2潜艇部队撤出原活动海区,以250°航向搜索前进,在约翰斯顿岛以东海域,组成一道南北方向的展开线。
. s" _9 i1 F- j* O, u  u5 n- m    第2潜艇部队的潜艇自北向南展开,依次为“伊-1”号、“伊-4”号、”伊-6”号、“伊-5”号、“伊-3”号、“伊-2”号和“伊-7”号。11日20时,沿250°度航向开始搜索。! ?9 E; B6 m: @/ L  a( J
    12日14时40分,“伊-6”号潜艇在约翰斯顿岛方位60度,距离270海里(600公里)处,发现在其西面有一支敌编队,其编成包括航空母舰、重巡洋舰各1艘。稻叶通宗艇长发现敌舰后,立即潜航,并开始接敌机动。潜艇艇员们梦寐以求的敌航空母舰,背着夕阳,轮廓显得分外清晰,而日潜艇在暮霭的笼罩下十分隐蔽。
+ d4 P; Z/ D; ?/ K1 o; \    15时40分,夕阳刚从水天线处消失,“伊-6”号潜艇在左舷角80度,距离4200米处齐射了3条鱼雷(一具鱼雷发射管出故障)。接着,“伊-6”号听测到两条鱼雷命中目标的响声,7分钟后又连续两次听到爆炸声。因遭到敌编队的深弹攻击,潜艇于三小时后浮起,但未发现敌舰,据此报告已将敌舰击沉。
: o, s) f5 h: B+ y& t! y, y    “伊-6”号潜艇击沉美航空母舰一事,不但对开战以来一直战果平平的日潜艇部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捷报,而且给联合舰队的作战指导以巨大影响。联合舰队对美航母编队的活动不再那样神经过敏,并作出判断:美国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暂时不可能在东太平洋海区实施机动作战,因而决定把太平洋方面的日机动部队的主力调往南方要地遂行作战任务。! X. C3 V, y9 w( t* H5 B
    第2潜艇部队的各潜艇,经由夸贾林岛于2月初返回横须贺,此次海上活动时间长达两个半月之久。“伊-6”号潜艇所攻击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于10日从珍珠港出发,前往威克岛去袭击日军,在途中遭到日潜艇攻击,中一条鱼雷,被击伤后停止前进,返回珍珠港。9 ^' a, E% O4 z$ Q4 w' H; t
9 {$ g( ?$ f% A8 L" s  E; w7 I8 {5 D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6-7-11 09:32 编辑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二节 “K”号作战

一、珍珠港作战后的先遣部队              二、“K”号作战7 I1 w; q* ], j, q" z
    三、对美国特混舰队作战
: s6 O; q4 _( G" p# l1 ?& Q* ]& L5 }$ w
                          0 a% \6 }: g6 s' ^( Q, z, D
一、珍珠港作战后的先遣部队
3 O# O8 p' m4 o* \. s
. b8 i- O  K5 e/ K: h) z: c$ V! K
/ X. T) Q3 m% l- [- C7 ^    (一)对潜艇兵力使用问题的探讨
. U" S  y/ q1 G( z6 P' u    在珍珠港外对敌实施严密监视的第3潜艇战队,返回夸贾林岛后,在一次研究会上提出:对敌严密设防的港湾实施严密监视,是极其困难的,难以达成对敌监视的目的。, W- Y: n, y: |9 k
    在日本海军的截击作战计划中,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监视、跟踪、保持接触并逐渐削弱敌舰队。监视任务难以完成,就给整个截击作战计划布下了阴影。后来日本潜艇再没有去执行对港湾的封锁监视任务了。9 `! I  i3 V+ r# D3 W6 `
    第3潜艇战队在提出上述主张(即潜艇难以在敌港湾附近执行监视封锁任务)的同时,还强调,潜艇应主要用于破坏敌海上交通线。先遣部队司令部一方面对第3潜艇战队提出的对敌监视的困难表示理解,承认随着袭击珍珠港的成功,对敌实施监视的必要性也因而减小,另一方面又认为,对敌航空母舰的活动进行监视的必要性依然存在。先遣部队司令部甚至对联合舰队为支援南方作战拟于2月上旬将第2潜艇战队调出的主张,提出了反对意见。/ F: k1 u5 |, `
    第3潜艇战队的上述主张,在当时担任首席参谋的井浦祥二郎战后所著的《潜水舰队》一书中有所记述。但是,据当时的第6舰队参谋泉雅中校回忆,在第3潜艇战队的官兵中,当时谁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意见。这或许是井浦参谋记忆有误。, g. w, B4 ]# w" Q. s
    先遣部队司令部除命令所属潜艇继续对夏威夷海区进行监视外,也开始关注破坏美海上交通线的问题。但是,由于从2月中旬越准备实施下述的“K”号作战和第8潜艇战队的特攻作战,破交作战也就未能积极地开展起来。- ]7 p* u2 x5 O% r% a& X5 d
    (二)各潜艇部队的战斗活动; t5 ^$ U. |" U* e3 V  y
    珍珠港作战后,特别攻击队除让“伊-16”号潜艇回本土外,对其余4艘潜艇的作战行动作了如下规定:5 d: l! j0 f; H) h" u* c1 x
    “伊-18”号、“伊-22”号和“伊-24”号对夏威夷海区进行监视;! B' a7 ~3 P0 p/ ?3 I
    “伊-20”号潜艇在斐济、萨摩亚海区进行侦察。) m' T7 y$ t. ^7 C$ U; X
    这4艘潜艇1月4日从夸贾林岛出航开往预定海区。其中“伊-18”号潜艇发现了美航空母舰编队,此事前面已作介绍。“伊-18”号、“伊-22”号和“伊-24”号潜艇在夏威夷海区进行了短时间的监视后,“伊-22”号前往弗伦奇弗里盖特海域进行侦察,其余两艘对中途岛实施了侦察和炮击,后于2月2日返回横须贺,撤消了特别攻击队的编组。8 ]4 J# e; ^4 D) d. o  B' f: _6 K7 X
    “伊-20”号先后对帕果帕果进行了侦察和炮击,对斯韦岛进行了侦察和监视,随后于1月24日回到夸贾林岛。
/ G6 z$ f7 K( @8 N, T; Q    第3潜艇部队在第一次战斗活动中损失了1艘潜艇,“伊-68”号也因受创返回本土修理;剩下的7艘将投入第二次战斗活动,1月8日作了如下部署:  Q4 f) h) |5 i9 G7 L
    第21潜艇队(“伊-71”号、“伊-72”号和“伊-73”号)在夏威夷海区遂行监视任务;
5 X& x. L* \! j    第11潜艇队(“伊-74”号和“伊-75”号)在阿留申海区遂行侦察任务;
9 P3 E+ U8 [; x, E    第12潜艇队(“伊-69”号)在中途岛海区遂行侦察任务;% g: i& r' _0 M: L
    “伊-8”号潜艇在西雅图海区遂行侦察任务(途中对珍珠港实施侦察)。8 |1 q$ |" P' F& g
    对阿留申群岛等太平洋海区实施侦察,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个方向来袭,解除联合舰队的后顾之忧。
- @! Q1 \, P8 c3 _/ d4 g  l    1月10日根据“伊-18”号关于敌航空母舰活动情况的报告,第3潜艇部队完成了紧急出航的准备,12日从夸贾林岛出击。13日夜接到“伊-6”号关于“敌航空母舰被击沉”的报告后,各潜艇即分别驶往预定的阵位。“伊-73”号潜艇在航渡途中下落不明。第20潜艇队的其余两艘潜艇,从1月22日至2月11日在夏威夷海区进行监视,16日回到夸贾林岛。
7 x( T. Q* x/ N    1月23日夜,“伊-72”号潜艇在尼奈岛以南海域击沉1艘航进中的大型油船,这是“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加油船“尼奇斯”号。由于加油船被击沉,“列克星敦”号特混编队停止前去突击威克岛,返回珍珠港。  @% X& e5 D1 R1 X2 J. M- e# v
    “伊-69”号对中途岛实施侦察、炮击后,于2月19日回到夸贾林岛;第11潜艇队所属各潜艇,在阿留申群岛海区执行要地侦察任务后,于19日之前回到横须贺。2 e% r$ @5 ]+ P
    “伊-8”号潜艇途中奉命改变计划,前去对旧金山进行侦察,后因天气恶劣而改变计划;2月7日侦察西雅图后,于19日回到横须贺。
5 v6 c2 `& ?9 h) O    2月1日,美航母特混舰队袭击了夸贾林岛,驻泊在夸贾林岛的第1潜艇部队所属各潜艇,奉命立即出击,执行截击任务,但是未能捕捉到美舰队。随后,“伊-15”号、“伊-19”号和“伊-26”号返回夸贾林,准备参加“K”号作战。“伊-9”号、“伊-17”号和“伊-23”号继续向夏威夷方向搜索,8日到达瓦胡岛以南200海里(970公里)处后,兵分两路执行任务。“伊-7”号开往美国西海岸,另外两艘留在夏威夷海区遂行监视任务。0 [- h' o( \) k" Y, Y3 ^* C
    “伊-9”号潜艇于3月24日夜,以艇载飞机对珍珠港实施了侦察,但由于敌探照灯照射,加上月光太亮,未能查明港内停泊舰船的情况;后在回收侦察机时,飞机破损。该潜艇为参加下述的“K”号作战,于3月1日撤出监视阵位,21日回到横须贺。“伊-23”号潜艇在2月24日以后就失去联络,没有返回。+ I5 w) S9 d" v4 G; e
    “伊-17”号潜艇2月20日到达圣迭戈附近海区,22日开始北上,24日炮击了埃尔伍德油田(共发射140毫米炮弹17发),后又在阿根廷的布兰科角附近活动,3月10日回到横须贺。, F6 Y( {- i4 D' w, W6 s4 r
    “伊-25”号潜艇2月8日从夸贾林岛出航,2月中旬至3月下旬,以艇载机成功地对悉尼、墨尔本、霍巴特、惠灵顿、奥克兰和苏瓦进行了航空侦察,并对帕果帕果进行了潜望镜侦察,后于4月4日经特鲁克回到横须贺。
3 Q2 B* r$ B3 D1 C+ r2 S8 r6 w8 Q$ E$ t) [* J9 `% M* L% n* i
! W9 w4 }( K/ d0 V; M& S
    二、“K”号作战: Q9 e1 d# ]' q+ G7 \
    日本海军制定了一个以艇载飞机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即以刚研制成的“二式”远程水上飞机从马绍尔群岛起飞,在瓦胡岛以西约480海里(880公里)的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接受潜艇加油后,前去袭击珍珠港。有关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的情况,“伊-22”号潜艇1月24日已经查明,该地未设哨所,尚未戒备,因此可派潜艇在该环礁内为水上飞机补给燃料。
, s- k- A4 ?9 v! K5 P; u: O    2月中旬,日本海军给第4舰队所属的第24航空战队配备了两架“二式”水上飞机。2月8日,第4舰队与第6舰队就这一作战(即“K”号作战)行动进行了磋商,并拟制了如下计划。- t8 K; b( U( g1 U6 \' L; {
    1.袭击日期
! _( F' t: R) m0 f' e    第一次行动,P日(3月2日);第二次行动,Q日(3月7日)。
9 p0 [; D7 Z2 B    2.水上飞机的行动计划
# ^8 n9 O. M2 W. r! z4 n0 j; j    P日(或Q日)1时45分从沃特杰岛起飞,14时到达费伦奇弗里盖特礁脉,每架飞机从潜艇上补给10吨燃料后,16时30分起飞,20时15分至45分对瓦胡岛实施放击,P+1日(或Q+1日)9时许返回基地。
) L- s. q/ ]2 }; E) I9 e    3.潜艇的任务及配置
# H4 I9 O! `, J9 O7 G    (1)为水上飞机补给燃料  第一次,由“伊-15”号、“伊-19”号潜艇实施,“伊-26”号为备用艇;第二次,由“伊-26”号、“伊-23”号潜艇实施,“伊-15”号为备用艇。; I+ y" G8 c3 X, n) l2 T0 P
    (2)无线电引导  “伊-9”号充当无线电引导艇,配置在M点(北纬19°,西经174°20′); q& P* G, Y- m5 p" o1 H$ u
    (3)救援艇  “伊-23”号充当救援艇,配置在N点(夏威夷岛卡福利角方位200°,距离15海里处)。
" @* Y) R( I; c" o/ x    后由于美特混舰队出现在腊包尔海域(2月20日),并攻击了威克岛(2月24日),参加“K”号作战的潜艇奉命搜索敌舰队,上述行动便推迟了两天。1 L) B* B) L% r" [3 z, i% E$ r- m
    3月3日凌晨前,“伊-15”号、“伊-19”号和“伊-26”号潜艇到达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伊-9”号潜艇也在M点就位,并报告了附近的天气情况。但是未能与“伊-23”号潜艇取得联络。
9 ?) S6 R/ E* f' O3 b    4日0时25分,“二式”水上飞机从沃特杰岛起飞,在“伊-9”号的引导下,9时10分飞临“伊-9”号潜艇上空,13时50分抵达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这两架飞机从潜艇上补充燃料后,于16时起飞,21时10分飞抵瓦胡岛上空,并成功地实施了袭击,5日晨安然回到马绍尔群岛的水上飞机基地。  M& {% P4 S9 }7 U
    第二次行动,因水上飞机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起飞时,机身底部破损而夭折。) a1 j  n7 z7 z
    三、对美国特混舰队作战
4 [& n* a5 q( T0 j    有关先遣部队对所属潜艇在夏威夷海域发现美特混舰队后的作战指挥,已在前面叙述过。在此期间,“伊-6”号潜艇击伤了美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当时误认击沉)。9 O$ i5 e3 {6 `# U; x
    此后,美特混舰队于2月1日袭击了马绍尔群岛,2月20日出现在腊包尔海域,2月24日和3月4日又分别袭击了威克岛和南鸟岛。每当美特混舰队来袭,先遣部队指挥官总是命令所有能派出的潜艇倾巢出动,进行搜索和截击,但均未得手。
4 j9 F0 x5 H. Q! A0 U' ^    开战以后,联合舰队一直担心日本本土,尤其是东京遭受美特混舰队的空袭,因而在本土以东700海里(1300公里)配置了一条由监视艇组成的巡逻警戒线,并由驻木更津基地的陆上攻击机对本土以东700海里以内的海域实施搜索,以期早期发现美特混舰队,并以本土的舰艇和航空部队进行截击。2 o* ~: O" n9 l1 q$ J
    3月10日,根据无线电侦听得知,在威克岛以北约600海里水域出现美特混舰队。因此,联合舰队命令本土的舰艇和航空部队前往截击;先遣部队指挥官也命令潜艇在本土以东海域展开,以截击敌舰队。3 V  C' ^. a) m$ f& i
    但是在这次战斗行动中,日军潜艇仍未能发现美特混舰队。$ y. c: T$ Q2 b/ V4 N
    4月18日晨,警戒艇“第23号日东丸”报告:发现一个向西航行的美航母特混舰队。美航母特混舰队也察觉到被日警戒艇发现,便改变了原定下午接近至距日本沿岸500海里(925公里)以内起飞舰载机的计划,指令16架陆上攻击机立即起飞,而美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即于8时25分转向返航。  b% G& ~. x/ ^0 {, Q
    然而,军令部等首脑机关判断:根据发现位置推算,美舰载机可能在19日空袭日本本土。实际上,18日正午稍过空防就被突破,东京等地相继遭受空袭。这就是有名的“杜立特空袭”。* Y# o% t4 ]- M( }+ A: P
    当时,先遣部队所属各潜艇的行动如下(有关部队名称等将在下一章详加介绍):
3 h( ~9 {, x9 a  ]! B$ ]1 w    旗舰“香取”号、东方先遣支队(由第3、第14潜艇队等组成),于4月16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启航,正向特鲁克航行。
* ^, {7 U( D7 {! t% E0 |) U    甲先遣支队(由“伊-10”号、“伊-30”号和第1潜艇队等组成)在第8潜艇战队司令的率领下,于4月16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启航(其中“伊-30”号潜艇已于4月11日提前出发),正向槟榔屿航进。
$ e9 T: \3 Z$ ~# `( _. O& x    第3潜艇战队(由“伊-8”号和第21、第22潜艇队组成)15日由吴港出航。其计划是到达潮岬附近海域即展开搜索,一直搜索到东京湾以东700海里处,若未发现任何目标,就驶往夸贾林岛。
. e& M* Y5 O2 V$ B, Q4 W) S1 j* _    第1潜艇战队,在获悉美航母特混舰队来袭的情报后,下达了紧急备航命令,但到23日才做好出航准备。
1 p8 F* m) c' A& Y: r3 _    第6舰队司令长官小松辉久中将(当年2月接替清水长官任第6舰队司令长官)接到发现美航母特混舰队的报告后,9时40分命令第3潜艇战队出击,同时命令东方先遣支队(6艘潜艇)经小笠原群岛以北海域,以50度航向搜索美特混舰队。
0 b! J; B/ b' N- [% j9 C7 b- T+ L    据此,第3潜艇战队司令三轮茂义少将命令所属兵力,于18日16时之前,在hi-i-fu-oo区与hi-i-mi-oo区之间(即犬吠崎以东410海里水域)展开,间隔为20海里。1 S+ C: U0 u0 ?2 h& g' X
    当天下午,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第3潜艇战队向敌舰队出击。16时30分,三轮命令所属潜艇以18节航速向东航进。然而就在这时,小松先遣部队司令官却命令第3潜艇战队“19时之前到达hi-e-se-31区与hi-e-ho-31区之间待机,以90度航向前进。”6 U& c+ j4 n- S% N
    18时以后,三轮少将曾多次将展开线东移,19日1时30分,又命令所属潜艇7时在hi-se-ha-oo区与hi-se-mi-oo区之间展开,并以90度航向,18节航速向东搜索。) l$ E6 |2 s, C& s2 {4 D1 N) [
    19日黄昏时分,东方先遣支队奉联合舰队之命驶往特鲁克岛;第3潜艇战队仍留在G展开线执行警戒任务,27日才撤离G展开线,开往夸贾林岛。在美航母特混舰队撤回后,日本潜艇部队才仓促出动,接连搜索数日,当然不会发现敌舰队。
) U8 o4 [3 c, ~9 V- h    事实表明,在茫茫的海洋里,以潜艇捕捉象航母特混舰队这样航速快、机动能力强的目标,是极为困难的。虽然“伊-6”号潜艇首经成功地对“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进行了鱼雷攻击,但是日本海军的这种以潜艇突击敌大型战斗舰只的作战指导思想令人怀疑。另外,在第3潜艇战队兵力的运用上,还存在多头指挥的问题,联台舰队司令长官、先遣部队指挥和第3潜艇战队司令都对其发号施令。先遣部队既然是联合舰队的所属兵力,它就不能不接受联合舰队根据作战全局的需要所实施的作战指挥了,有鉴于此,痛切感到潜艇作战应有较多的自主性。
- b1 B4 |! [  ~; O% ~& K0 Y/ G* @- h0 |# ?* [8 w
第三节  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 h. d* W) L1 P% \* Z, R
    一、西南地区潜艇作战概况                二、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的战斗活动) X5 n' T. n7 F7 L) S! M
2 U/ L- }' _9 m. W2 r5 g" F2 R
www.SonicBBS.com
& W, ^# u! A3 `* x! M
+ K6 U! X1 o7 F+ g% L  a+ M' f4 b
8 |  A! `/ a( H% |! K" s4 W- i% l1 q& A3 s" Q0 \
www.SonicBBS.com6 y9 h. q6 i7 @3 q2 o3 f

, N( o9 l% q2 K- y0 Y                         - D/ w6 g9 T3 t) O
第三节  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
+ B- s! x6 r9 _. O. e7 I4 ^7 e7 B4 X8 s$ z# x7 S6 O! A0 [
" |) H! l1 H& k
www.SonicBBS.com) e& s( Z4 c8 T9 c" Y

: g7 _: t# s  |7 M7 G- P6 {/ C3 S( f5 n    一、西南地区潜艇作战概况
# U' Y, S2 A. c# t, J    (一)战争初期的作战
2 E* ~# W. q" j$ [6 I    西南地区的进攻作战,由南方部队(指挥官为第2舰队司令长官)实施。南方部队分为本队(长官直属)、菲律宾部队(指挥官为第3舰队司令长官)和马来部队(指挥官为南遣舰队司令长官)。南方部队在战争初期的任务是首先进攻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然后攻占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第一阶段作战,以攻占爪哇岛为最终目标。南方部队中有配属给联合舰队的第4、第5潜艇战队和配属给第3舰队的第9潜艇战队。: \! o* N% e& b1 k
    马来潜艇部队,由第4潜艇战队司令吉富说三少将指挥,下辖:: W7 G6 B" X- |& r8 Z
    第4潜艇战队。该战队由潜艇部队司令直接指挥:其兵力为,第4潜艇战队的第18潜艇队(“伊-53”号,“伊-54”号和“伊-55”号)、第19潜艇队(“吕-33”号和“吕-34”号),第6潜艇战队的第13潜艇队(“伊-121”号和“伊-122”号)。
5 V2 g. r% o+ A6 G/ q* f* u    第5潜艇战队。由第5潜艇战队司令醍醐忠重少将指挥,其兵力为,第5潜艇战队的第28潜艇队(“伊-59”号和“伊-60”号)、第29潜艇队(“伊-62”号和“伊-64”号)、第30潜艇队(“伊-65”号和“伊-66”号)。
+ C9 h+ @( S; \    菲律宾潜艇部队,由第6潜艇战队司令河野千万城少将指挥;其兵力为,第6潜艇战队的第9潜艇队(“伊-123”号和“伊-124”号)。) O3 B& `! B' k0 {$ n2 K0 Q% ?
    马来潜艇部队(不包括正在本土修理的第21、第28潜艇队和第13潜艇队)在马来半岛以东海域组成警戒线,以阻击从新加坡基地出击的英国舰队。第13潜艇队对新加坡实施布雷封锁,并在该海域遂行监视任务。
( z. P( ~7 ~& e# @) H+ ]. `    12月9日,“伊-65”号和“伊-58”号潜艇发现两艘英战列舰,保证了日军在第二天“马来海战”中的胜利。另外,开战之初菲律宾潜艇部队有两艘潜艇正在菲律宾海域布设水雷。
  t8 a/ X  y. x7 q. e% J# D    (二)第二期作战
( v) D+ H, u) R$ O    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规定,从开战时起,至陆军主力完成菲律宾登陆作战止,为第一阶段作战中的第一期作战,从第一期作战结束到陆军主力完成马来半岛登陆作战,为第二期作战。预定第三期作战约从12月21日开始,至1942年1月17日前后结束。第三期作战中,菲律宾部队完成各要地的登陆作战任务后,即将大部分兵力编入荷属东印度部队,同南方部队的航空部队和潜艇部队一起进攻荷属东印度。马来部队则继续完成第一期作战任务,以加速占领马来半岛。
- v- [( a+ y7 \" {7 Q* ~    12月26日,在组成第二期作战部队的同时,南方部队指挥官就潜艇的作战问题下达了如下指令:
# h: x/ t+ _# B    1.潜艇部队作战区城的划分:甲潜艇部队(第6潜艇战队)的作战海域为东经117度以东的荷属东印度、澳大利亚海域和印度洋。8 {1 A" v( {, w* W, a" q7 C
    马来潜艇部队(第4潜艇战队)的作战海域为南海、爪哇海和东经117度以西、106度以东的印度洋海域。
6 f, ?3 z* @. @& {2 Y6 m% o8 E    乙潜艇部队(第5潜艇战队)的作战海域为东经106度以西的印度洋海域。
: f% H3 v* J5 i6 |$ x9 H* p- q    2.乙潜艇部队在金兰湾补给和修理后,即开往印度洋。
$ p) S: r/ `1 p6 L% e    3.甲潜艇部队在达沃补给完毕后,即驶往各自的预定作战海域,尽可能在澳大利亚海域实施布雷封锁。, s2 F9 B" x# H) g' n
    马来潜艇部队完成第一期作战任务后,于12且20日返回金兰湾。12月底投入第二期作战(第21潜艇队亦参加),开赴荷属东印度的各主要海峡,攻击敌舰船;约于1月中旬再次回到金兰湾。
% ?* ^/ A! \# M% N4 B( C9 x    第一、第二期作战中,第4潜艇战队的战果如下:“伊-56”号击沉商船4艘(9076吨),击伤商船2艘(10234吨);“伊-57”号击沉商船1艘(3077吨);“伊-58”号击沉商船1艘(2982吨),击伤商船1艘(6735吨)。
, i* ]( O/ l+ H! e4 Z6 R  B    12月下旬回到金兰湾的乙潜艇部队所属第29、第30潜艇队,1月5-7日又从金兰湾出航。休整完毕后进入达沃的第28潜艇队,1月10日出航,进入印度洋实施破交战,1月下旬到2月中旬进抵槟榔屿。到第二期作战结束时,取得了以下战果:“伊-59”号击沉商船1艘(4184吨);“伊-62”号击沉商船2艘(16865吨),“伊-64”号击沉商船4艘(16244吨),击伤一艘(391吨),“伊-65”号击沉商船3艘(10530吨),击沉荷兰潜艇1艘。, P% h0 m4 a% \
    1月17日,“伊-60”号潜艇在巽他海峡南口发现并攻击了盟军输送船队;但在遭到英国驱逐舰的攻击后失去潜航能力,被迫浮起,在炮战中沉没。
9 m* u/ X  D( ~' n  T    另外,日军在槟榔屿建立了第11潜艇基地,1月20日前后,基地的设施基本完成。
, B, k7 ?7 Q5 k% R! O9 C    甲潜艇部队所属各潜艇于12月中旬从金兰湾出航,其中部分兵力在苏腊巴亚海域执行监视伏击任务,12月下旬前进抵达沃。6 @; ?6 s( ?; a8 z- K9 }+ E/ v/ e- @
    第13、第19潜艇队分别于1月5日和10日出航,前往澳大利亚西北海域,执行布雷和破袭任务;1月下旬至2月上旬先后回到达沃。但是,“伊-124”号潜艇在1月19日发出敌情通报后即失去联络。接着,第13潜艇队和“伊-123”号潜艇分别于2月9日和19日从达沃出航,前往澳大利亚西北海域进行活动,后经斯特灵湾返回日本本土。在第二期作战中,这两个潜艇队所获战果如下:“伊-121”号击沉商船1艘(9212吨),“伊-124”号击沉商船1艘(1523吨)。
; j4 }* x! X% W9 p3 U4 [: K" r* J9 Z# t( S) g2 h& z: |
  二、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的战斗活动
- D$ Z0 c  u; l' P2 `3 Y    (一)总形势
2 O$ n3 s) d) i2 [    日军第一阶段作战进展顺利,1月底,进攻马来半岛的陆军部队占领了柔佛巴鲁;2月5日攻占了新加坡,新加坡的英军无条件投降。
9 I( J; j3 G0 F% O" Y2 _- a    以夺取爪哇岛为目标的日海军部队协同陆军第16军,相继攻克了婆罗洲、苏拉威西、安汶和帝汶岛等重要岛屿,接着,3月1日在爪哇岛登陆。9日,万隆地区的荷属东印度军队投降;到5月12日止,日军即控制了爪哇全岛。攻占马来半岛和爪哇岛的日军,又于3月底夺取了安达曼群岛和圣诞岛。与此同时,日军在缅甸的攻势进展迅速,3月8日占领了仰光。
, J$ c; C* }$ u8 ^    日军第一阶段作战发展顺利,比预期的还快;但是,联合舰队的第二阶段作战计划未能及时制定出来。因而,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临时追加了印度洋机动作战;这项任务在南方部队指挥官指挥下,由参与进攻荷属东印度的机动部队(以第1航空舰队为主力)去完成。
1 K+ c0 i$ B, E) Z    机动部队于4月5日和9日先后空袭了科伦坡和亭可马里,并在击沉英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后撤离。4月10日,联合舰队下达命令,确定了第二阶段第一期作战的兵力部署。# N( Y! f" S8 R
    (二)爪哇鸟登陆作战中的甲潜艇部队' k" N* x( |* o. n( n
    在爪哇岛登陆作战中,南方部队指挥官以第4、第6潜艇战队编成甲潜艇部队,并于2月1日下达了作战要点。
/ u9 b9 x, F$ Q+ I4 V) {4 ~) \. n& a0 Z3 F    在这之前,为支援“L”号作战(第38师团在邦加岛和巨港的登陆作战),第4潜艇战队司令于1942年1月26日命令“伊-55”号、“伊-56”号和“吕-34”号前往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设伏。这3艘潜艇1月31日从金兰湾起航进入指定阵位。“吕-34”号2月5日对一个运输船队进行了鱼雷攻击,因鱼雷用完而奉命返航(2月13日回到金兰湾)。为支援爪哇登陆作战,第4潜艇战队司令还命令正在海上活动的“伊-53”号和“吕-33”号潜艇前往巽他海峡北口占领伏击阵位。1 x+ N* _" [& }+ u
    2月17日,“伊-55号”号和“伊-56”号奉命返回斯特灵湾,在这次行动中,“伊-55”号击沉商船2艘(6456吨);“伊-56”号击沉商船1艘(973吨)。9 [, {: T( H( ~
    除“伊-55”号、“伊-56”号支援“L”号作战和“伊-57”号潜艇因艇员患痢疾而未能参战外,第4潜艇战队的其余5艘潜艇(“伊-53”号、“伊-54”号、“伊-58”号、“吕-33”号和“吕-34”号)于2月17日从金兰湾出航,进入巽他海峡、龙目海峡和芝拉扎海域,攻击敌舰船,并于3月7日至9日回到斯特灵湾。其战果为“伊-53”号击沉商船3艘(11002吨);“伊-54”号击沉商船1艘(8806吨);“伊-58”号击沉商船2艘(10117吨),击伤商船1艘(6735吨)。
4 S0 F0 {$ f1 d    参加“L”号作战后回到斯特灵湾的“伊-56”号潜艇,于3月5日出港,进入芝拉扎海域活动,3月12日回到斯特灵湾。“伊-57”号则于3月7日回到斯特灵湾。) f# h3 l- \! Z+ v. [' u% @
    3月10日,第4潜艇战队的建制撤消,所属第18潜艇队编入吴镇守府部队,第19潜艇队编入第5潜艇战队,两队均返回本土,第21潜艇队编入第6潜艇俄队,开往特鲁克岛。在此期间,第6潜艇战队的“伊-121”号和“伊-122”号于2月9日,“伊-123”号于19日先后从达沃出航,前往澳大利亚西北海域活动,并分别于2月28日和3月9日回到斯特灵湾,3月中旬又从斯特灵湾返回本土。5 Y- o6 C: U5 |/ E+ m8 P+ P
    (三)丙、乙潜艇部队的印度洋作战
; ?7 k1 I! q2 C0 P  _7 v" [    第2潜艇战队(2月5日,由市冈寿少将接任该战队司令)完成夏威夷作战任务后,2月初回到横须贺,2月8日编入南方部队。南方部队指挥官以该战队兵力组成丙潜艇部队,并在2月9日下达的南方部队作战要点中,对丙潜艇部队的作战任务规定如下:4 e/ F0 `. {; P! I; V, `; I
    “2月13日从斯特灵湾出航,开往印度洋;大部分兵力在爪哇岛以南400海里附近游猎,迅速进到科科斯岛以南海域活动。尔后约在3月1日以前,到达离巨港约600海里的东经97°至100°海域送行警戒任务。部分兵力在澳大利亚以西的航线上进行游猎,并在弗里特尔附近进行巡逻,3月6日左右返回斯特灵湾。还需指定1艘潜挺对科科斯岛实施侦察和监视。
" I+ B/ S0 L' N. s- W0 s    第2潜艇战队所属各潜艇在2月22日之前,先后到达斯特灵湾,各潜艇的出航情况如下:; Q1 K  i, e& t* [. @' g
    “伊-1”号潜艇23日出航,前往澳大利亚以西海域活动;3月11日回到斯特灵湾。后来该潜艇因机器发生故障而返回横须贺检修。# K6 D/ b- v( A% V
    “伊-2”号和“伊-3”号潜艇23日出航,前往澳大利亚海域活动,3月14日回到槟榔屿。
6 ?& V% u" x- _    “伊-4”号、“伊-6”号和“伊-7”号潜艇23日出航,在爪哇岛以南海域进行游猎活动;“伊-4”号潜艇对科科斯岛实施了侦察和炮击;3月8日和9日三艘潜艇先后回到槟榔屿。9 a: K5 }. |- P" ^7 F7 i, W
    “伊-5”号潜艇也于23日出航,但25日在帝汶岛以西海域遭到己方飞机的扫射,艇体受损,艇长负重伤,因而驶入古邦。该艇经抢修后,开往斯特灵湾,28日行至斯特灵湾入口处触礁,因此没有参战。: @$ H5 m  m9 z
    此次作战中,“伊-1”号击沉商船1艘(8667吨);“伊-2”号击沉商船1艘(4360吨);“伊-4”号击沉商船1艘(1693吨),“伊-7”号击沉商船1艘(3271吨)。
% F1 a2 o. ^, ^9 Y    乙潜艇部队以槟榔屿为基地,先后有“伊-65”号(2月5日至28日)、“伊-66”号(2月9日至3月2日)、“伊-59”号(2月21日至3月12日)、“伊-62”号(2月底至3月25日)和“伊-64”号潜艇(3月6日至3月27日),在孟加拉湾和苏门答腊一带海区实施破交战。其战果如下:“伊-59”号击沉商船1艘(1035吨);“伊-62”号击沉商船2艘(1100吨),击伤商船1艘(8012吨);“伊-64”号击沉商船1艘(1513吨):“伊-65”号击沉商船2艘(9961吨);“伊-66”号击沉商船1艘(2076吨)。0 m2 R% O$ o+ m
    第4潜艇战队所属各潜艇参加这次作战后,分别离开槟榔屿,3月下旬至4月12日先后返回横须贺。
) o7 I- q. ?5 a2 s0 Z: }+ ~- o4 x/ k    (四)印度洋机动作战中的潜艇战- V7 M8 A' w/ l6 P7 y" {9 s
    3月14日,南方部队指挥官下达了印度洋机动作战实施要点,决定4月初以机动部队突击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编者注),并对丙潜艇部队指令如下:
$ h. ]" c6 P' {1 L% y. Y    “丙潜艇部队以大部分兵力在锡兰以西海域(拉克代夫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查戈斯群岛一线)和孟买海域担任监视警戒;同时以部分兵力在空袭前两天对科伦坡、亭可马里等隐蔽地实施侦察,并对空袭当日的天气进行预报。”5 A6 Q' k$ n+ q$ R" Q
    根据上述命令,丙潜艇部队指挥官对所属潜艇指令如下:
" e2 Z: A7 l2 m% B" c$ ?    1.“伊-7”号在空袭前两日,以艇载飞机对科伦坡、亭可马里实施侦察;
* Q0 F1 S4 T6 l# J, }: t% @- Y3 P    2.“伊-2”号和“伊-3”号分别对科伦坡及亭可马里进行侦察,并报告当地的气象情况;
8 O- j: r" I4 e0 l  j2 m1 h( \    3.第8潜艇队对拉克代夫群岛、马尔代夫鲜岛、查戈斯群岛一线和孟买海域进行侦察和监视;
' V. L) v5 x9 c, ]+ C7 M    “伊-5”号潜艇于3月25日从斯特灵湾出航,其他潜艇于26日至28日先后从槟榔屿出航,开往各自的战斗海域。3 \* m8 J5 r; p! l' d% H
    由于盟军在锡兰海区的警戒十分严密,“伊-7”号潜艇取消了预定的航空侦察计划,在该海域实施隐蔽侦察;“伊-3”号在科伦坡海域进行游猎活动,“伊-2”号在亭可马里海域进行游猎活动;“伊-4”号和“伊-5”号在拉克代夫和查戈斯群岛海域进行游猎活动;“伊-6”号在孟买海域进行游猎活动。以上潜艇于4月15日至17日先后回到槟榔屿。其间,“伊-7”号击沉货船1艘(9415吨);“伊-3”号击沉货船1艘(5051吨),击伤货船1艘(4872吨);“伊-4”号击沉货船1艘(6617吨);“伊-6”号击沉商船2船(11321吨),据该潜艇报告,是击沉货船2艘、机帆船2艘。- r8 a+ P" ~% U; g
    据《大东亚战争教训(航空)》(锡兰作战部分)称,航空部队对潜艇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对艇载飞机的战斗能力表示怀疑。这种意见不是出自潜艇界,而是由非潜艇界提出,是耐人寻味的。根据联合舰队下达的第二阶段第一期兵力部署命令,第2潜艇部队于4月10日调离南方部队,归还先遣部队的建制,并于5月1日回到横须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三章 中途岛作战

第一节  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 Z3 z( l" d  ], Q
    一、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                  二、中途岛作战中的潜艇战
/ j7 `, k# k4 j3 e# l3 |5 }  [    三、阿留申作战
0 W; u, X3 s+ l0 [  第二节  第8潜艇战队的破交战9 p" {, h6 O3 N1 ~
    一、第二次特攻作战计划                  二、第二次特攻作战经过
! J" v+ h8 A5 m* Y    三、东方先遣支队的破交作战              四、甲先遣支队的破交作战+ @7 K7 N( }0 w/ }5 T9 e0 p
    五、加强破交作战的企图
- I" z' S3 z7 ^2 b. N3 f" X8 Z  第三节  潜艇建造计划的修订
) f, S: f/ F% G1 O! C, _- q0 l+ z    一、“改○五计划”                       二、新型潜艇
& }/ G7 l) V9 [2 R, }; Y- K( |
: s( X( ^! s6 i! z0 S第一节  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7 h/ U, |; C9 L9 f2 C3 S2 m

, `: W9 n" I0 L) @" F3 {" F$ `一、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
& U1 A8 r8 t5 O! I1 F" S6 U% S0 L8 P( o# _9 R$ [# `% p
    1942年4月12日,联合舰队经与军令部协商,确定了第二阶段的作战日程。海军在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是首先攻占南方资源丰富的地区,初步形成不可战胜的态势,以此作为第一阶段作战;尔后,一面加强西太平洋的防御,一面寻找敌舰队主力决战,将其歼灭,确立长期不败的态势,以此作为第二阶段作战。然而,开战之初的珍珠港作战,业已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主要作战任务——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因此,开战后的第二阶段作战,明显带有第三阶段作战,即谋求结束战争的性质。其具体日程如下:5月7日,攻占莫尔兹比港;6月7日,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7月8日,攻占新喀里多尼亚岛;7月18日,攻占斐济群岛;7月21日,在萨摩亚群岛实施登陆或破袭作战。
9 b' _" E. a. a( p/ P    进攻莫尔兹比港的计划,早在1942年1月就已下达,但因3月在莱城和萨拉莫阿实施登陆时,准备用于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由于遭到敌航空母舰编队的袭击而受到损失,只好延期执行这项计划。9 G3 c8 K9 Y9 b/ U
    大本营海军部关于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第18号作战命令和军令部总长的第94号作战指示,是5月5日发布的,山本司令长官也于当日下达了联合舰队第12号作战命令,明确了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这次行动的规模相当庞大,联合舰队动用了实施海上决战的大部分兵力。第1机动部队于N-2日(N日为6月7日),从中途岛北面开始空袭该岛;登陆部队从西面接近该岛,于N日开始实施突击上陆,主力部队的主队位于机动部队以西,约距400海里(740公里),其警戒部队位于主队以北,并负责对北方部队的行动实施支援。% w2 Y" l) x: f8 r( v% B
    北方部队的重要行动是,先于N-3日,由第2机动部队空袭荷兰港,以此发起攻击,后于N日在基斯卡岛和阿达克岛实施登陆或破袭作战。为此,派出的参战兵力如表三:) v! o3 [3 K& h
    表三:  g+ ~) l3 ^% I
- Y" D# _- Y9 A7 S
& s2 B; B* v9 f( ~9 }# n
    (一)潜艇部队作战方针4 J3 u; c# f1 p% w4 a
    2月1日,调整了第1、第2、第3、第4潜艇队的编成。3月10日,新编一个第14潜艇队。这时,第1潜艇战队和第8潜艇战队的兵力编成如下。
" @6 y4 J& H& b1 _    第1潜艇战队编有“伊-9”号潜艇、第2潜艇队(“伊-15”号、“伊-17”号、“伊-19”号潜艇)和第4潜艇队(“伊-23”号、“伊-25”号、“伊-26”号潜艇)。
% ^2 `( C/ X1 n% b* E4 J    第8潜艇战队编有“伊-10”号潜艇、第1潜艇队(“伊-16”号、“伊-18”号、“伊-20”号潜艇)、第3潜艇队(“伊-21”号、“伊-22”号、“伊-24”号潜艇)和第14潜艇队(“伊-27”号、“伊-28”号、“伊-29”号、“伊-30”号潜艇)。
5 Z% Z: B; q. D; [: Z) ~# P+ B. `    3月10日,撤消了第4潜艇战队的建制;4月10日,又撤消了第6潜艇战队的建制。第13潜艇队以及“伊-133”号潜艇,归第6舰队直辖。第21潜艇队编入第7潜艇战队。2 U9 A! A) S. c) u& s
    此外,第3、第5以及其他潜艇战队所辖的“海大”型潜艇,从5月30日起,在其舷号上各加100。例如,原“伊-68”号潜艇,改为“伊-168”号。
3 x: g, U6 W' K8 L& S    4月10日前后,第1、第3、第5、第8潜艇战队和第13潜艇队,均在国内休整;第2潜艇战队(除“伊-1”号潜艇正在国内休整外),正在印度洋作战;第7潜艇战队除第21潜艇队在特鲁克外,其余几个潜艇队也在国内休整。根据联合舰队的上述作战计划,为潜艇部队规定了如下作战方针:5 H- t' J8 R. n2 E. n! C
    第1潜艇战队  支援北方部队在阿留申群岛的预定地域实施登陆作战。
. L- T* C# [! P    第2潜艇战队  限于5月1日前,从印度洋返回横须贺;休整后,前往澳大利亚地区作战。
) D" c" I/ D: z# J2 ~6 w    第3潜艇战队  支援有关部队实施中途岛登陆作战。
% u$ |) n! Y/ G& @# t) B7 U8 m    第5潜艇战队  同上。& M* ]! C; ]3 o2 a9 @
    第8潜艇战队  以半数潜艇对非洲东海岸附近的军事要地,实施特攻作战(指用袖珍潜艇进行自杀性的突击——译者注),尔后在印度洋,开展破交战,以其余潜艇对澳大利亚一带的军事要地,实施特攻作战,尔后在南太平洋开展破交战。
$ ^" n& o# L8 p/ \( T    第13潜艇队  协同有关部队实施中途岛作战。
/ c" ~2 H, _, I# C( b    第7潜艇战队  听从第4舰队指挥,并与其协同作战。  A0 b" \7 f3 t9 O/ F
    由此可见,潜艇部队的作战方针是除第8潜艇战队外,其余大部兵力皆须参加联合舰队统一组织的行动。
% M  U1 c5 M7 a3 E* @: n4 W    (二)潜艇部队的作战计划
# `2 o6 ]6 l- U* }( T. e# l+ M+ X    根据联合舰队5月8日签发的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兵力布势,特将潜艇部队的兵力作如下部署。: \' H5 {7 c+ \7 k: j3 V3 C
    指挥官:第6舰队司令长官。8 T* k+ a6 e1 \
    兵力:第6舰队(缺第1潜艇战队,含第13潜艇队)、第5潜艇战队。: l. \) J. {/ c' D
    主要任务:
7 l% Z# d; s. I0 D" A* m- r    1.对敌舰队实施突击,对重要地域进行监视;
. R5 f% K% R0 b    2.执行侦察警戒任务;2 R5 a+ g! Y7 d8 _! N
    3.执行“K”号行动;
( N5 m" z, u; s/ i: k2 w+ d    4.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线。7 O0 X; {* f/ p& F& U  V, W3 H
    作战要领:
3 s4 V' V8 m) ^0 c, j2 r" A    1.在N-5日以前,第3、第5潜艇战队必须进入中途岛与夏威夷群岛之间的海域,以配合登陆部队的行动。在登陆部队基本上建立起防御部署之前,第1、第3和第5潜艇战队,均须以中途岛为基地,捕捉并袭击企图夺回该岛的敌特混部队。( y: D8 K4 q$ w" K! E- o4 n
    2.在N-5日以前,派一艘潜艇对中途岛、库雷岛进行侦察;尔后,驶至中途岛以东海域,负责对登陆之前的气象进行预报。
- I" p# D: R$ w" X) ~# u    3.第13潜艇队派2艘潜艇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1艘潜艇在莱桑岛锚地,负责对水上侦察机进行补给。
" C/ F  v. @" @- R3 T* k, |    4.将部分潜艇部署在印度洋、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带海域,以袭击敌方舰艇和破坏海上交通线。+ ~5 h* f% q; g6 M! y7 m
    第2潜艇战队编入北方部队,其作战要领如下:0 w1 [! U2 P9 S5 y* U3 a
    1.第1潜艇战队的部分潜艇,对阿留申群岛某些要地进行侦察,并于N-5日前到达西雅图海域,执行监视任务。
6 `* F4 v1 g' n! \    2.若无其他命令,至N+7日,第1潜艇战队归回第6舰队建制。
. B7 x; D7 }3 W- ?    第6舰队以“香取”号巡洋舰为旗舰,4月16日由濑户内海出航,进至特鲁克与第4舰队磋商后,5月3日驶抵夸贾林岛。" y5 X# }% Z1 c) r4 D. j. T
    第6舰队离开本土前,小松司令官已从联合舰队司令部了解到有关这次作战的一般情况。但是,6月初联合舰队进行的图上演习,第6舰队司令部却未能派人参加。
9 R- w2 X7 K4 w# v. j+ h    第3潜艇战队,对前来实施“杜立特空袭”的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进行搜索后,便于5月10日进入夸贾林岛锚地。只有“伊-8”号潜艇因战队司令官三轮少将患病而返回横须贺。后由河野千万城少将接任该战队司令官。但河野乘“伊-8”号潜艇出航后,又于5月6日被己方陆上攻击机炸伤,因而返回本土。此外,“伊-172”号潜艇也因故障而返航,没能参加中途岛作战。“伊-168”号潜艇,因修理耽误了一些时间,到5月23日才从吴港出航。
. D! t  P* T; g. |" g3 W    第5潜艇战队,由于艇只陈旧,修理所需时间较长,其大多数潜艇是5月24日前后到达夸贾林岛的。“伊-164”号潜艇在驶往夸贾林岛的途中失踪。第13潜艇队的3艘潜艇,于5月23日前到达夸贾林岛。无论第3战队,还是第5战队,在到达夸贾林岛之前,都不知道这次行动是进攻中途岛。
6 J! e- z# _7 D( N    联合舰队特派有马参谋前去夸贾林岛传达作战命令。5月19日,经有马参谋与第6舰队司令部、第24航空战队司令部共同协商,最后决定,将原计划作部分修改:3 r3 S9 M: J& R6 h. U' Z
    1.为了执行“K”号行动,必须从第3潜艇战队中抽出部分潜艇,进行无线电引导和在夏威夷附近担任救生。因此,执行上述任务的潜艇,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展开线。
4 I& _3 b( @7 E& N4 T! B    2.第5潜艇战队,由于未能按时出航,也不能在预定日期进入指定海域展开。
/ y7 \2 G$ C% g. b; u, Y    3.“二式”水上飞机,如果处于满载状态,便不能从威克环礁起飞。因此,改以沃特杰环礁为其出发地。; ^5 R! ?8 ?3 ]: O" b+ o/ V
    先遣部队了解到中途岛作战的详细计划后,立即拟定作战命令,并于21日下达。在进攻中途岛这种大规模作战中,先遣部队的行动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它所隶属的各司令部却未能参加至关重要的图上作业,而且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也传达得过迟,诸如此类的因素,对战前的准备工作都有很大影响。+ w7 i7 H. A4 d; M/ J. _" U
    先遣部队作战计划的内容,与上述的联合舰队兵力部署基本相同,主要是以下4点:2 Y: Z) s5 S$ N9 ^( @) a4 P
    1.第3潜艇战队(缺“伊-168”、“伊-172”号潜艇)于N-5日前(参加“K”号行动的潜艇完成该项任务后),进入甲展开线(在夏威夷、中途岛一线以南)。" _6 J* v! J0 }& G4 V" K/ P
    2.第5潜艇战队尽快构成乙展开线(在夏威夷、中途岛一线以北)。3 q. `/ D1 J8 D: \0 i5 [6 Z2 e1 r
    3.第13潜艇队完成“K”号行动后,派2艘潜艇到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派1艘潜艇到莱桑岛附近,去为水上飞机以及水上侦察机进行补给。7 K2 d/ e& `3 ~" |7 u
    4.“伊-168”号潜艇对中途岛进行侦察。
7 X" H. J* U% }# k* C1 d6 G    另外,关于“K”号行动的作战要领与3月的那次作战行动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x$ H8 @3 ~4 {+ ^! L2 _+ ^8 }% f, V
    1.执行日期
+ W& P9 g/ N& \4 i    若P日(5月31日)不利,则向后顺延;如6月3日前不能实施,则取消这项计划。
  k- _" D7 M6 h7 o    2.使用兵力1 ?# t8 F* y& c5 h$ P7 z
    “二式”水上飞机2架、第13潜艇队以及第3潜艇战队的3艘潜艇。( V& h( @7 Q* j( F5 o
    3.潜艇的任务与配置- t& P' p( z, R+ _- p. x
    (1)对水上飞机进行补给——由“伊-121”号、“伊-122”号潜艇负责执行,“伊-123”号潜艇作为备用,配置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内的三个水域。
- i$ l/ E4 e6 o5 W, e. T  M9 O, ~; @    (2)进行无线电引导——由“伊-171”号潜艇负责,配置在M点。+ D0 C% A" @$ G
    (3)援救迫降飞机的飞行人员——由“伊-174”号潜艇负责,配置在N点(距夏威夷岛卡霍利角20海里,方位200度)。) s7 C! g4 {! k- z& N2 q
    (4)监视瓦胡岛之敌,并进行气象预报——由“伊-175”号潜艇负责,配置在该岛西南80海里水域。" c3 ?* u2 F8 P  `' R9 P* R1 d3 O

9 Q+ T% t; f! o6 u[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6-7-11 09:36 编辑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中途岛作战中的潜艇战

(一)放弃“K”号行动与潜艇进入阵位过迟
4 |& V5 r* ]" U/ ]' c6 l, \    配合执行“K”号行动的潜艇,其中有2艘于5月30日前就已进入规定阵位,“伊-122”号潜艇于6月4日到达莱桑岛附近水域。5月29日,“伊-123”号潜艇报告: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附近,发现正在巡逻的敌水面舰只2艘,30日又发出同样的报告。
" R. r; \8 G3 W' j7 ]    第24航空战队接到“伊-123”号潜艇的报告后,决定将“K”号行动推迟一天实施。但是,6月1日,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附近,仍有美国水上飞机巡逻。据此判断,利用该礁脉为执行“K”号行动的水上飞机加油,已不可能,则被迫停止执行这项计划。
6 U( X+ [# E* h- _3 g    这是因为3月4日的“K”号行动取得成功,使敌人对我企图有所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伊-169”号潜艇在规定日期(6月2日)之前,进入指定阵位,第5潜艇战队的所属潜艇,到6月4日以后,才进入展开线。) X. g/ @; f1 t5 g: e; x
    美国的两支航空母舰特混编队,6月3日在北纬32度、西经173度水域会合;5日拂晓,到达中途岛以北200海里(370公里)水域,进入迎击部署。上述航线在第5潜艇战队的展开线以北,约距150海里(28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展开部署的一般方法是:如果条件允许,首先是一边搜索,一边实施展开,尔后才能进入展开部署。假如采用这种方法,至少是美国的舰载机可能被潜艇发现。5 Y# W0 P$ s+ T4 ~* Y
    在中途岛作战中,联合舰队认为有效,并寄予希望的侦察手段有以下三个:  `, X  s! ~8 l- f3 G, z0 U2 m  G
    1.采取“K”号行动;, f: E8 X( {9 b0 Z
    2.潜艇实施展开部署;9 K# `, Y8 x, O5 Y+ R
    3.派“二式”水上飞机对中途岛以北海域进行搜索。9 `. N* E/ z$ P+ v
    前两种侦察手段,均未达到目的,“二式”水上飞机的搜索,也不具备条件。由于把水上飞机的出发地改在沃特杰环礁,对中途岛以北海域就无法进行搜索。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对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动向,就一无所知,致使日机动部队一开始就空袭了中途岛。美方显然与此不同,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从而掌握了联合舰队的动向。4 {" U' R; \4 c( Y& q: v( C8 v
    (二)中途岛海战
* F& }6 A( M3 g8 A' R7 f    6月5日晨,日机动部队在中途岛西北海域,派出攻击机队对该岛进行空袭。4时整,接到攻击机队指挥官请求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次攻击的报告。由于在预定的搜索扇面内未发现敌舰队,机动部队指挥官于4时15分决定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次空袭,命令攻击机卸下原来准备攻击敌舰的鱼雷,改装炸弹。! U. _( N  |; b6 o
    此后不久,日机动部队就先后遭到美岸基飞机和舰载飞机(鱼雷机)的攻击,但是,没有受到损伤。
; u# ?% a% U* n2 d    4时28分,“利根”号巡洋舰派出的侦察机报告:发现美舰艇编队;5时30分,又报告:该编队中有航空母舰。约在4时45分,机动部队指挥官就估计到,敌编队中必有航空母舰。因而命令飞机卸下炸弹,再改装鱼雷,以便前去攻击。约于5时40分,日机动部队开始回收空袭中途岛的攻击机,并赶紧进行再次起飞准备。约于7时23分,在起飞准备即将完成之际,日机动部队遭到美俯冲轰炸机的突袭,“加贺”号、“赤城”号和“苍龙”号3艘航空母舰,均被击伤、引起大火,丧失战斗能力。
; S6 x* }* R# c2 r) t  H, f$ t# e    这时,仅存的“飞龙”号航空母舰,仍在奋战,重创美航空母舰1艘。但于14时30分前后,“飞龙”号也遭到了美机空袭,并被击中。于是,4艘航空母舰均被击沉。5日夜,重巡洋舰“三隈”号和“最上”号,因碰撞受伤而在撤退时掉队。第二天(6日),这两艘军舰又受到美舰载机和岸基飞机的袭击,“三隈”号沉没。
; [2 |8 a( T  S+ l0 E* R    日军发动的中途岛作战,以失败而告终。
+ [) \8 r* D) q! h1 M. O    (三)潜艇部队的行动
9 v4 n& \& C- {$ B% A* p+ S+ [) P    6月5日晨,先遣部队的潜艇部署如下,在甲展开线有4艘(隶属于第3潜艇战队),在乙展开线有7艘(隶属于第5潜艇战队),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附近有2艘,在莱桑岛附近有1艘(这3艘皆隶属于第13潜艇队),在中途岛附近有1艘(“伊-168”号),共计15艘。* B- E6 c5 a4 _  N/ X
    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得知3艘航空母舰被炸伤后,起初还想前去击败对方的水面舰艇编队,并对各部队的行动作了相应的部署。他向潜艇部队下达的命令是,要求第3、第5潜艇战队进入丙展开线。" ~, ^& ]2 {+ L( r
    根据这项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小松中将,于11时20分发出如下指令:
* u* a9 b" L! O- U) Z+ V    “第3潜艇战队(缺‘伊-168’号潜艇)和第5潜艇战队,迅速进入丙展开线,前者在南,后者在北,各潜艇距离为20海里。”6 L3 S, U/ }" }2 ^2 r6 @5 Q& Z9 a5 [
    第5潜艇战队各艇的阵位,由北向南依次为:“伊-166”号、“伊-165”号、“伊-162”号、“伊-157”号、“伊-156”号、“伊-158”号和“伊-159”号。关于第3潜艇战队各艇在展开线上的配置情况,尚无资料可查。14时02分,小松司令官又向第13潜艇队发出指令:“伊-121”号和“伊-123”号潜艇进入A展开线,“伊-122”号潜艇进入北纬26度40分、西经197度40分水域。
; T, I5 p& @0 v0 {1 b; U- P    各潜艇自行采取适当方式,急速驶向新的阵位,可是,到达时间比先遣部队司令部的估计要晚得多,据“伊-174”号潜艇报告,该艇预计在7日5时才能进入丙展开线,平均航速为10-13节。
+ ^  s  j8 X$ t2 t( [. O/ g$ Y# }    6日下午,先遣部队指挥官以为大部分潜艇都已进入丙展开线,则命令将此线向西移动约400海里,并令第3、第5潜艇战队进至丙二展开线待机歼敌。向丙二展开线移动的航速,夜间为14节,昼间水下航速为3节。与此同时,还令第13潜艇队组成B展开线。据先遣部队司令部判断,第5潜艇战队约于7日23时,第3潜艇战队约于8日19时可以到达丙二展开线。/ f4 d% O( _7 C+ E: `- \
    7日,鉴于“三隈”号等几艘军舰遭到空袭,山本司令长官决意对前来追击的美舰队实施反击。12时40分,命令先遣部队迅速向西搜索,攻击中途岛以西之敌。遵此命令,小松中将发出下列命令:3 i& x! x& _5 P; @0 a
    1.第5潜艇战队从中途岛以北,第3潜艇战队从该岛以南通过,分别进入R、S展开线;
$ F% w9 w* `3 f: b4 ^0 }- m" O    2.“伊-168”号潜艇向可能出现敌人的海域搜索;
/ L: n/ w/ B: n) b: |9 L% W2 f    3.第13潜艇队进入T展开线;4 L  T6 d' W, L( D& a! X
    4.在180度经线以东时,昼间在水下航行,夜间则以水面状态全速航进。
  h1 H% E5 L4 W: ^% C, B    各潜艇向上述的新展开线急速航进。第5潜艇战队于9日夜,第23潜艇队于11日下午至12日夜,先后进入指定阵位。
) t" _/ \7 |1 W$ j# D- r4 m    13日获悉,美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大部分舰只仍在中途岛以东活动,先遣部队指挥官则令第3、第5潜艇战队向西经175度线上的U、V展开线移动。13日晨,各潜艇开始向东搜索前进。但是,由于受到续航力的限制,未能到达U、V展开线,就不得不向本土或夸贾林岛返航了。
9 c  P0 r1 v8 o( L1 f9 w    R、S、T3条展开线,全长达400海里(750公里)。但是,诸潜艇进入上述展开线之前的航进情况各不相同,加之,又未正确判断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撤离航线,致使长达400海里的展开线未能捕捉到美特混舰队。在此期间,只有“伊-156”号潜艇于6日4时在中途岛以东约550海里(1020公里)水域,发现1艘油船。
9 ]' N. l  W7 c( e  Q, e( P    (四)击沉“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 u5 [% f& f( ?/ X" V: c' V    6月5日17时50分,山本司令长官命令“伊-168”号潜艇在23时之前对中途岛进行炮击。第3潜艇战队司令官又令该潜艇完成炮击任务后,留在中途岛附近,以使监视和报告敌机起降的情况。
2 Q1 T' ~1 F5 P9 b4 |3 d    “伊-168”号潜艇5月23日从吴港出航,6月1日对库雷岛,当天夜里及第二天又对中途岛,先后进行了侦察,尔后担任气象预报任务。6月5日夜,该艇从4000米距离对东岛的美军航空基地进行了炮击(发射6发炮弹)。后因敌军打开探照灯,开炮还击,该艇下潜撤离。
# W; P3 H# \  x2 f    6月6日晨,第1机动部队的侦察机报告:在中途岛东北约150海里(280公里)水域,发现1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因受重创而在海面漂摇。山本司令长官接此报告后,当即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派“伊-168”号潜艇将其击沉。日落前后,该艇接到这一命令,尔后急述驶向指定地点。
! W/ I# v8 b; y/ d/ B8 \( j" C- e    7日晨,“伊-168”号潜艇发现东方海面有一黑点。判明确是航空母舰后,便下潜接敌。当时,这艘航空母舰正在7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被拖往夏威夷方向。“伊-168”号潜艇接近敌警戒幕后,改用声纳隐蔽接敌。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无观测水下航行后;于9时37分伸出潜望镜进行观测,发现离该航空母舰只有500米远。考虑到距离过近,发射的鱼雷可能从目标下面通过而不命中,田道艇长便在敌警戒幕内操艇机动,以便拉大距离。10时05分,从900米距离发射4条鱼雷,并听到鱼雷爆炸声4响,判定4条鱼雷全部命中。约一小时后,“伊-168”号潜艇遭到深水炸弹的攻击,蓄电池等被炸坏,处境比较危险。直到15时50分,才摆脱了美舰的追击,结束了这场长达13个小时的艰苦战斗。为了进行修理,该艇决定返航,6月15日回到吴港。8 n$ n7 F$ S7 D% R* i2 W, _
    “伊-168”号实施攻击时,“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正在扫雷艇拖带下航进,并有5艘驱逐舰担任警戒。“马汉”号驱逐舰[注]与“约克城”号靠帮并进时,也被击中3条鱼雷。该驱逐舰被炸成两段,当即沉没,但是日军当时并不知道过一情况。8日拂晓,“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沉没。/ G3 G" f( n- `' H8 c
    注:据《尼米兹太平洋海战史》记载,应为“哈曼”号驱逐舰。——译者
; D! U9 n! R7 x" O  h" e/ P    (五)展开战的用法
* C) a+ v2 R* e    虽然击沉1艘航空母舰,但是并不能说中途岛作战中的潜艇战是成功的。现将其中的问题归纳如下;
9 ^( S& B5 r* q& h: z' M+ x, o! k    1.兵力不集中
* q7 w4 X5 N6 Y+ X$ r- |% Y# m    第6舰队虽有4个潜艇战队,但在联合舰队以其大部决战兵力实施的中途岛作战中,它却只准备投入1个潜艇战队;后来感到兵力不足,又以第5潜艇战队所辖的老式潜艇予以加强。这与“胜于易胜者”[注]的用兵原则是背道而驰的。6 D/ [2 }) b1 ~0 |4 A
    注:见孙武兵法的《形篇》,意即在容易取胜的情况下打胜仗。——译者0 s3 t/ T" ^9 T7 F: r- d. l5 N
|730 × 459
' u+ G$ [( O" C! H6 e* P" Z" }9 z
图4:先遣部队展开线移动情况
+ Z: o+ p6 o0 e% c7 P8 |: A" {    2.准备不充分
. H0 B$ h  ^! x: S    开始行动前,第6舰队及各潜艇战队司令部既未组织图上演习,又未与其他参战部队充分研究协同行动及作战计划。各潜艇在到达夸贾林岛之前,对中途岛作战一无所知。第5战队未能如期作好出航准备,从而也就无法实现预定的展开部署。当时任第5潜艇战队首席参谋的涉谷龙穉中校战后回忆说,若是早些知道中途岛作战的计划,在本土的出航准备也许会加快进行。准备仓促,考虑欠周,加之又无得力的侦察手段,致使美国特混舰队向中途岛以北海域开进时,未被捕捉。; R$ U0 p/ s5 a/ m9 f$ C# o
    3.展开线的使用方法欠妥5 Z5 I$ t& c/ p3 q) d. E9 n7 c$ M$ W; k2 f
    由14艘潜艇组成长达400海里的展开线,未能切断美国舰队的退路。这与不知道美国舰队的返航航线固然有关,然而,展开线的移动过于频繁,展开线的构成一变再变,也是必须指出的原因。
  k! u3 U9 J: l7 H+ A  k5 Y2 T    关于战前对展开线使用方法提出的一些设想,将在下一章中叙述。不过,参加中途岛海战后,若能认真进行总结,也可更巧妙地运用展开钱。由于没有充分研究这个问题,在此后的作战中,又重蹈复辙,未能吸取实战中的教训。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三、阿留申作战

在中途岛作战的同时,日军对阿留申群岛西部岛屿的进攻行动,进展顺利,6月7日就占领了基斯卡岛和阿图岛。潜艇部队的作战也比较顺利,下面作一简要记述。
" l) ^  E4 z: |& X' E5 x! R    在联合舰队的兵力部署中规定,第1潜艇战队完成对要地的侦察任务后,派出部分兵力,前往西雅图方向监视敌人。至N+7日,如无其他命令,该战队仍归第6舰队指挥。% I$ ]8 |: M' L, ^5 a) U  @
    北方部队(由第5舰队司令官指挥)根据总的兵力部署,赋予潜艇部队两项主要任务:. T8 I4 e# ^5 \% a" `# g6 {
    在完成登陆行动之前,对西雅图、荷兰港进行监视,并搜索与攻击敌舰队;% J. _: U* \% ^) m
    在完成登陆行动之后,对西雅图进行监视,并捕捉与攻击敌舰队。
. E& e8 r# Q- r    道此命令,潜艇部队指挥官(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山崎重晖少将)对各潜艇作了如下部署:
6 P; {% j5 q+ ^2 \, X    “伊-25”号、“伊-26”号潜艇,在5月底前对科迪亚克和西雅图方向进行侦察,5月底后对西雅图方向进行监视。
/ m/ f) c# T- e" B5 x) w    “伊-19”号潜艇,在5月底前对荷兰港进行侦察,尔后积极捕捉并歼灭敌舰队。
  u' r) T% r! I* ]    “伊-9”号、“伊-15”号和“伊-17”号潜艇,在5月底前对基斯卡岛、阿图岛和阿达克岛进行侦察,尔后积极捕捉并歼灭敌舰队。
% S) |- M/ Y; I4 d+ z    “伊-25”号和“伊-26”号潜艇,5月11日从横须贺出航,直接驶往科迪亚克方向。其余潜艇15日从横须贺出航,先到大凑,与第5舰队司令部协调有关问题,后于19日开往阿留申群岛方向。
( Q" M, [+ M8 }; W5 d# Y    第1潜艇战队最初的任务是侦察。其实施情况如下(“伊-9”号潜艇派出飞机进行侦察,其他潜艇用潜望镜进行侦察):) u5 A6 d9 S' w5 e
    “伊-15”号潜艇于5月25至26日侦察了卡纳加岛和阿达克岛,0 I6 s6 W# |1 ~& L5 t
    “伊-9”号潜艇于5月25日侦察了基斯卡岛和阿姆奇特卡岛,于5月26日侦察了阿达克岛和卡纳加岛;
* R9 B9 |7 [$ @7 o    “伊-25”号潜艇于5月27日侦察了科迪亚克岛;  A/ s' p* Q: U2 [& X
    “伊-19”号潜艇于5月27日侦察了乌姆纳克岛,于5月29日、31日和6月1日侦察了荷兰港;2 p) f: X# [7 a$ L# U; i: H( B
    “伊-17”号潜艇于5月28日侦察了阿图岛。% y1 d! k9 h& k& Y
    上述侦察的结果,在科迪亚克岛一带发现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在荷兰港一带发现有驱逐舰和巡逻艇,“伊-25”号潜艇还于30日,在西雅图西北约700海里水域,发现2艘像是重巡洋舰的舰只。
5 ~' V6 A# \1 n, n( Q9 v5 ]& K, D/ C- R    完成上述侦察任务后,“伊-25”号和“伊-26”号潜艇进至西雅图附近监视敌人,“伊-19”号潜艇留在荷兰港附近担任气象预报任务。其余3艘潜艇,在第2机动部队以东,约距300-400海里处,为该部队空袭荷兰港担任前方和侧翼警戒。
! E- Y9 O% ?% P' r4 W5 V" `, l9 L    此后,“伊-25”号和“伊-26”号潜艇在西雅图附近,其余潜艇在阿留申群岛各要地附近进行巡逻。根据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的命令,在西雅图附近巡逻的“伊-26”号潜艇,于6月21日炮击了温哥华岛的无线电导航台,“伊-25”号潜艇于6月22日炮击了美国的阿斯托里亚。然后,这两艘潜艇转移到乌姆纳克岛海域活动。在此期间,“伊-25”号潜艇击沉油船1艘(7100吨),“伊-26”号击沉货船1艘(3186吨)。
8 L  Z( t1 A- m% x    6月29日,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命令各艇撤出巡逻阵位,在阿达克岛以南组成展开线,然后一边搜索一边返航,7月7日回到横须贸。6月30日,第1潜艇战队归回第6舰队指挥。
3 [# D) k7 ]7 l7 k! Z1 a; B    中途岛海战后,联合舰队认为,美国舰队很可能往北太平洋方向运动,为了予以迎击,除了增派强有力的水面舰艇外,还派遣第2潜艇战队前去加强北方部队。第2潜艇战队的所属潜艇停止休整,于11-20日先后出航。根据北方部队潜艇指挥官(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的要求,第2潜艇战队必须构成K展开线(位于西经178度、北纬50度至48度)。因此,第2潜艇战队市冈司令官命令“伊-1”号、“伊-4”号和“伊-7”号潜艇进入K展开线。
: {5 F7 u6 j$ n, O    此后,遵照北方部队指挥官的命令,第2潜艇战队(含后来到达的“伊-5”号和“伊-6”号潜艇)前往基斯卡岛海域,按指定阵位实施展开,或去乌尼马克海峡监视敌人。
8 ]7 F$ B  t- S4 e    6月30日,第1潜艇战队归回第6舰队建制。与此同时,第2潜艇战队改变部署,奉命组成展开线,并进入乌姆纳克海峡活动。7月7日,“伊-6”号潜艇又奉命前往基斯卡岛执行防御任务,其他潜艇驶往乌尼马克海峡和荷兰港一带进入指定阵位。9 G- |% I6 C/ o2 a3 e
    7月14日,根据修改后的战时体制,第26、第33潜艇队(L型潜艇)编入第5舰队。第2潜艇战队(不含“伊-6”号潜艇)于7月20日归回第6舰队建制,8月1日回到横须贺。“伊-6”号潜艇继续协助基斯卡岛守备部队执行防御任务,8月15日奉命归建,23日回到横须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二节 第8潜艇战队的破交战

一、第二次特攻作战计划                  二、第二次特攻作战经过
* E0 [& i9 b* q* ~, [. V    三、东方先遣支队的破交作战              四、甲先遣支队的破交作战$ l6 {. x. }; B8 O! V
    五、加强破交作战的企图
# \6 S* B" l' w' \$ C, K) F( f/ L, h; M/ Y+ e
第二节  第8潜艇战队的破交战
% ?7 q9 n. a5 Z6 u2 T9 I% G- @" F/ F% q+ d, {
, y6 Q" h" O1 \' d
    一、第二次特攻作战计划7 ]2 O/ Q; w0 M8 Y! j
    (一)决定实施第二次特攻作战的经过
0 T# x' e* V% m" a& \3 [! f    据判断,在珍珠港作战中,袖珍潜艇击沉战列舰1艘。鉴于初战告捷,第6舰队和潜艇部队官兵极力主张,进一步改进装备,继续实施特攻作战。3 ^" S% X! q  Y
    但是,海军军令部考虑到难以确保特攻艇员的安全,而且不能充分发挥潜艇本身的攻击能力,所以对此并不热心。
7 f4 }9 W+ i/ h, b- ]    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也反对特攻作战,袭击珍珠港时,他就不赞成使用袖珍潜艇。可是,在联合部队司令部内,却有些人认为,珍珠港作战证明,特攻行动是可行的,只要改进武器装备的性能,并对艇员加强训练,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为此而积极创造条件。于是,就决定再次使用袖珍潜艇实施特攻作战,并着手积极进行准备。
% t. z; H. a$ M0 ?$ W    如上所述,“伊-16”号潜艇参加珍珠港作战后,经夸贾林岛回到吴港,在那里进行连结口的改装工作,并对实际操作进行演练。在这以前,由于潜艇没有安装连结口,袖珍潜艇出击前,母艇必须上浮,使特攻艇员进入袖珍潜艇后,再下潜开住攻击地域。
$ P6 u/ Q( n% U+ @- i  ?    安装连结口后,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就可使特攻艇员进入袖珍潜艇,并从水下使其离开母艇出击。另外,还改进了曾使酒卷艇[注]遭到不幸的小型罗经,从而提高了袖珍潜艇的可靠性。( e" W" W+ I  `  r" {" {, t
    注:指酒卷少尉在袭击珍珠港时所驾驶的那艘袖珍潜艇,该艇因罗经发生故障,偏离预定航线而搁浅。——译者$ Z: u; s5 t" }7 S
    (二)作战计划
7 @, y7 U8 ?2 x+ `) n    1942年3月,第6舰队组建了第8潜艇战队,并决定由该战队担任第二次特攻作战任务。第6舰队司令官对第8潜艇战队及其临时配属的辅助巡洋舰“报国丸”和“爱国丸”作了如下部署。8 d7 A& a7 O: {# `+ f+ d; b
    1.兵力编组2 T2 r/ V4 q+ Q! e( R" h1 n
    (1)甲先遣支队  由第8潜艇战队司令官石崎昇少将指挥,编有“伊-10”号、“伊-16”号、“伊-18”号、“伊-20”号、“伊-30”号5艘潜艇和“报国丸”、“爱国丸”2艘辅助巡洋舰。
2 G% B5 A' ?4 \' z7 C    (2)乙先遣支队  由第14潜艇队司令官指挥,编有“伊-27”号、“伊-28”号和“伊-29”号3艘潜艇。7 b1 d3 ^: P2 t* Q, n  {
    (3)丙先遣支队  由第3潜艇队司令官指挥,编有“伊-21”号、“伊-22”号和“伊-24”号3艘潜艇。/ m3 k5 D. ?2 v
    备注:①乙、丙先遣支队与甲先遣支队分开行动后,由第6舰队司令官直接指挥;②乙、丙先遣支队在同一战区作战时,称为东方先遣支队,由第3潜艇队司令官指挥。* K3 N, A* i2 g
    2.作战海域( n1 @# O: C! z  p+ B) [
    (1)甲先遣支队  在印度洋(东非一带海域)。
. h0 M. w4 _3 H/ D    (2)乙、丙先遣支队  未定。
7 E0 h( b7 h& x2 w    3.主要任务4 S$ j! S$ m" L! M2 O  W
    (1)搜索并攻击敌主力舰艇。
" F7 w. i/ d' M( g    (2)破坏敌海上交通线。
% Q9 X* a9 E( k! W0 W    甲先遣支队作战计划的主要内容
) i+ \6 p# G' l3 U4 @    4月中旬从本土出发,进驻槟榔屿,除“伊-10”号和“伊-30”号潜艇外,其他各艇均携带袖珍潜艇。由“伊-10”号和“伊-30”号潜艇进行侦察,如果发现敌主力舰艇,各潜艇则集中实施攻击。1 R3 L4 k+ A; q5 T. T7 l$ q
    袖珍潜艇的出击时间,为日落后1小时内或月出后1小时内。出击后当夜实施攻击,天亮前收回艇员。如当夜无法收回,则务于第三夜天亮前结束这项工作。
7 O- p! F) D! U1 T6 b, ]3 H    完成这项特攻行动后,进行补给。然后,“伊-30”号潜艇前往欧洲执行特殊任务[注],其余潜艇则在非洲东岸附近执行破交任务,8月上旬返回槟榔屿。- ~: m- \2 G1 C
    注:指去德国载运重要战略物资等。——译者
$ v& w2 k0 L" q6 b# b& p    东方先遣支队的作战计划
# b' t7 J! r' P0 q, a    乙、丙先遣支队在同一战区作战,4月中旬从本土出发,进驻特鲁克岛。首先,以其多数潜艇配合进攻莫尔兹比港的登陆作战,其余潜艇对几个要地进行监视与侦察。此后,“伊-22”号、“伊-24”号、“伊-27”号和“伊-28”号潜艇到卡维恩装载袖珍潜艇,以便前往澳大利亚作战。其基本行动方式是,先以空中侦察确定查明敌大型舰只的位置,尔后集中使用各艇实施攻击。有关袖珍潜艇出击和援救艇员的行动,与甲先遣支队略作法相同。
( H, n2 ^6 D0 [2 s  e7 V1 }% R    完成特攻任务后,各潜艇前往南太平洋去进行破交活动。
6 K9 }, T2 t. y# Q2 `* W+ k* x1 v    上述战法,与袭击珍珠港时的特攻行动有所不同,主要是不事先规定攻击地点,而是通过空中侦察查明敌大型舰只的具体位置后,再确定攻击地点。
$ L6 v7 `" Q' S' Z
& \' W3 x  `0 ?9 V二、第二次特攻作战经过
6 J3 P  f. b  ]    (一)甲先遣支队的特攻行动
+ o3 y0 f$ j7 C5 W( U    甲先遣支队4月16日进驻槟榔屿。“伊-30”号潜艇与“爱国丸”辅助巡洋舰于4月22日出航,第6天进行海上补给后,“爱国丸”返回槟榔屿。其他潜艇与“爱国丸”、“报国丸”于4月30日出航,在石崎司令官(乘“伊-10”号潜艇)的指挥下,一起开往南非的德班海域活动。
: O& v1 x7 X$ K0 L/ V; ]! N# P    先行的“伊-30”号潜艇,派出飞机先后对亚丁湾(5月7日)、吉布提(8日)、桑给巴尔(19日)和达累斯萨拉姆(19日)进行了侦察,20日又对蒙巴萨进行了潜望镜侦察,并报告没有发现大型舰只。其余潜艇于5月17日到达马达加斯加岛以南300海里水域,尔后分散活动。在此期间,“爱国丸”和“报国丸”捕获1艘荷兰油船,并派人将其押送到槟榔屿。20日,“伊-10”号潜艇又派飞机对德班港进行了侦察,但未发现大型舰只。由于已被侦察过的几个要地均无大型舰只,石崎司令官根据其他有关情报决定,对迪耶果-苏瓦雷斯实施攻击,以5月31日为攻击日。: w- n) `# E8 m  \8 F% }: e
    对于第1潜艇队来说,5月18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各潜艇都因遇上风暴而发生机械故障,“伊-18”号因此而未能参加特攻行动。5月30日,“伊-10”号潜艇派出飞机,对迪耶果-苏瓦雷斯进行了侦察,发现在该港停有“伊丽莎白”级战列舰和巡洋舰各1艘。石崎司令官决定,在31日23时以袖珍潜艇实施攻击。因此,“伊-16”号和“伊-20”号潜艇所携带的袖珍潜艇约于31日零时出动。驾驶前者的为秋枝三郎上尉和竹本正己上士;驾驶后者的为岩濑胜辅少尉和高田高三中士。
; D* T* E% g3 h! @3 d# ~    袖珍潜艇出动后,2艘母艇在6月2日前皆于规定水域执行援救任务,其中“伊-20”号潜艇一直搜索到6月4日,也未发现生还的艇员。
4 R, Q6 G8 `0 ?) d1 o6 ^- ?    关于这2艘袖珍潜艇的战果,第8潜艇战队司令部根据种种迹象判断,敌大型舰只已遭重创。据战后调查,遭重创的是“拉米伊”号战列舰和英国的“不列颠·洛亚尔提”号油船。据英方资料记载:“数日后,在迪耶果·苏瓦雷斯港以北,发现2名日本兵,后因拒捕而开枪将其击毙。”
* w8 ^& G8 b- y, `# O    (二)东方先遣支队的特攻行动' m+ ~( f0 N% p% _! d6 b0 z
    4月24日,东方先遣支队与第6舰队旗舰“香取”号以及袖珍潜艇供应舰“千代田”号,一起进至特鲁克基地。其所属潜艇分别于27日和30日出海,继续南下。“伊-21”号潜艇对努美阿,“伊-27”号潜艇对布里斯班进行监视。其余潜艇驶往瓜达尔卡纳尔岛西南海域进行展开,以期支援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
- j) l/ [8 I+ W% V& X7 Q( j    进攻莫尔兹比港的登陆输送队,因发生珊瑚海海战而中途返航,结果使这次登陆作战不得不中止。珊瑚海海战是第5航空战队(“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与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展开的航空母舰之间的首次单独交锋。日军虽然击沉“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重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取得了战术性的胜利,但是,却未能达到攻占莫尔兹比港这一战略目的。
, i' u9 M) Z0 H2 ^1 M; C    在此期间,日潜艇部队为捕捉美特混编队而移动了展开线,可是却未取得战果。在努美阿附近活动的“伊-21”号潜艇击沉货船2艘(11821吨)。
9 _5 {- N0 X, M( Z6 S+ r    5月10日,上级决定延期实施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据此,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伊-22”号、“伊-24”号、“伊-27”号和“伊-28”号潜艇分别前往苏瓦及悉尼进行侦察。“伊-22”号、“伊-24”号和“伊-27”号3艘潜艇于17日回到特鲁克,但“伊-28”号潜艇,16日晨进行最后一次通信联络后,再无消息。( e  e9 H5 H/ }$ D! x# I$ z) `3 o! U/ F
    这3艘潜艇回到特鲁克后,从“千代田”号供应舰上装载了袖珍潜艇,18日向澳大利亚进发。然而,“伊-24”号潜艇装载的袖珍潜艇发生过两次蓄电池爆炸事故,因而返回了特鲁克。该艇换上了备用的袖珍潜艇和艇员后,20日再次出航。) f8 o; D& y) J7 t" v6 W, u
    “伊-21”号潜艇在19日和24日,先后对苏瓦和奥克兰进行了航空侦察,两地均未发现敌方舰船。“伊-29”号潜艇从13日起对悉尼港进行监视,14日凌晨3时,发现1艘“厌战”级战列舰和1艘驱逐舰进港。23日,据航空侦察证实,港内停有战列舰和大型驱逐舰(或巡洋舰)等舰只。
1 @& l; |% X( R" K) Y    据“伊-29”号潜艇报告,先遣部队指挥官24日向甲先遣支队发出电报,令其集中兵力攻击悉尼港,并命令“伊-21”号潜艇完成对奥克兰的侦察后,立即前往悉尼,进行航空侦察。29日拂晓,“伊-29”号潜艇派出飞机侦察了悉尼港,再次发现港内停有战列舰1艘以及其他舰船若干艘。根据这次侦察提供的情报,东方先遣支队指挥官决定,31日对悉尼港实施攻击。
6 ]  y, y  e. K    装载袖珍潜艇的3艘潜艇,5月30日到达悉尼港附近水域,准备由下列人员实施攻击:“伊-22”号的袖珍潜艇,由松尾敬宇上尉和都竹正雄中士驾驶;“伊-24”号的袖珍潜艇,由伴胜久中尉和芦道守上士驾驶;“伊-27”号的袖珍潜艇,由中马兼四上尉和大森猛上士驾驶。
& Q4 r1 u7 s$ R6 T2 T( ^8 @: ~    5月31日16时21分,松尾艇首先出击,紧接着,中马艇和伴胜艇也随后出击。3艇的出发位置均离港口约7海里。
; \2 _# m7 N8 r0 o    6月3日前,各母艇竭力进行搜索,但是并未找到生还的艇员。因此,也就无法了解各袖珍潜艇的攻击情况。据战后调查,大致情况如下。
' t$ u& U" W! F5 V# ?    悉尼港的设防较为严密,既安装有磁探仪又布设了防潜网,在防潜网的东西两侧,留有宽约120米的航道。中马艇在西口被防潜网缠住,因无法解脱而于31日21点30分左右自炸。* y. @" t6 O6 A* O2 J) O2 |
    松尾艇和伴胜艇紧跟在渔船后面,顺利地进入港内,但进港后被磁探仪和渔船发现,并在21时前发出了警报。23时30分,伴艇向美巡洋舰“芝加哥”号发射2条鱼雷。其中1条从“芝加哥”号舰首前数米处通过,撞到岸上,未炸;另1条从“芝加哥”号龙骨下面通过,击沉一艘宿营船“库塔布勒”号。  o0 z" \7 s( b, |
    “芝加哥”号巡洋舰和驱逐舰见势不炒,迅速出港规避,1时50分左右在因纳南角北侧发现,一艘袖珍潜艇正向港内驶去。这艘袖珍潜艇究竟是初次进港,还是出港后再次折返,不得而知。4时42分,澳大利亚扫雷艇开始在布雷德利角与乔达角之间的水域,对这3艘袖珍潜艇投放深弹。6时58分至7时37分,又在此处投放深弹(对松尾艇)。该艇的艇首护框被炸坏,因而未能发射鱼雷。6 X& ?. l- C3 ?7 ]9 v
    后来,中马艇和松尾艇被澳大利亚海军打捞上来,并按惯例安葬了4名艇员的遗体。但是,伴胜艇的下落却渺无声息。$ t, E0 ?# [/ W1 H' A( ?
|732 × 476
; J) m/ l/ e, ]* m# {- c1 }0 m1 e$ i( g) |
图5  袖珍潜艇袭击悉尼港要图* |8 u9 i. I$ ]" E
; C+ @; B% V& F& k; p
三、东方先遣支队的破交作战
$ s" _1 M9 M4 l% g; h' o    5月31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发布命令,对执行破交任务的几艘潜艇作了部署,“伊-29”号去布里斯班;“伊-21”号和“伊-24”号去悉尼;“伊-27”号去墨尔本;“伊-22”号去新西兰(完成任务后,再去惠灵顿,以潜望镜进行侦察)。1 G! m6 w, ?. ^' s% w
    6月3日,上述各潜艇停止搜索,分别开往指定海域。悉尼港港口70度方位线以北为“伊-21”号潜艇的活动水域,该方位线以南为“伊-24”号潜艇的活动水域。4 y! y: I1 e/ c7 X
    7日夜,“伊-22”号潜艇通过库克海峡进至新西兰以东水域。8、9两日对惠灵顿,10日又对奥克兰进行了侦察。“伊-29”号潜艇在布里斯班海域未发现敌舰的踪迹,便转到努美阿附近活动。在悉尼附近海域活动的“伊-24”号和“伊-21”号潜艇,分别于7日和8日炮击了悉尼。' A! j  U) S* y/ I5 _; b$ y8 n5 ]
    各潜艇于6月中旬撤离作战海域,至6月25日全都回到夸贾林岛。在此期间,各潜艇击沉运输船的战绩为:“伊-21”号击沉3艘(17384吨);“伊-24”号击沉1艘(4812吨),击伤1艘(7748吨);“伊-27”号击沉1艘(3353吨),击伤1艘(4239吨);“伊-29”号击伤1艘(5135吨);共计击沉5艘(25513吨),击伤3艘(17122吨)。! \; |% H/ i3 [/ u5 r/ }
    此外,这次作战中,鱼雷自爆之类的事故,多次发生,下述的印度洋破交作战也是这样。其大概情况如下:5 a- D  W0 g  `% y, [
    “伊-21”号潜艇发射10条鱼雷,命中2条、自爆2条,走完航程后沉没2条(推断),偏离设定航向1条。
/ \& U# v+ y& |    “伊-24”号潜艇发射的鱼雷中,有4条自爆。
! d) g9 q5 M3 t7 s) C    “伊-27”号潜艇发射的鱼雷中,有1条自爆。8 F( D' f) A7 n
6 M% n+ J5 j5 {4 [' a5 K0 L  O2 V
四、甲先遣支队的破交作战+ [' u& D+ Z4 c3 e2 H; Y% O, c
    (一)第一次破交作战
2 G  Q* a/ R2 J6 m. ], q    6月3日,甲先遣支队停止对袖珍潜艇的寻找,转入破交作战。对各艇的行动作了如下部署:7 d" W' n. b+ ?$ R7 k$ d+ @" {8 r# ]
    1.把南纬10度至26度的莫桑比克海峡等分为4个区域,除“伊-30”号潜艇外,其余4艘潜艇分别驶向上述4个区域。各潜艇一律自6月5日开始游猎,约1周后撤离游猎水域,18日在马达加斯加岛南端的圣马里角东南250海里水域会合。
/ k+ J: d( e/ k$ D2 @: t    2.6月5日后,“伊-30”号潜艇在马达加斯加岛东岸附近,“报国丸”和“爱国丸”在莫桑比克海峡以南海域,实施破交作战,18日在上述集合点会合。
/ F( m) t  a1 E& U+ o9 E& c( M7 p    3.甲先遣支队各艇会合后,进行海上补给。尔后的行动,另行通知。
" G  l0 i9 q% X    6月5日在莫桑比克海峡同时开始实施破交作战的4艘潜艇,主要是沿非洲海岸进行游猎,12日离开作战海域,驶往会合点。在此期间,各潜艇击沉商船的战绩如下:“伊-10”号击沉3艘(12862吨);“伊-16”号击沉3艘(12484吨);“伊-18”号击沉1艘(2158吨);“伊-20”号击沉5艘(25336吨);合计击沉12艘(52840吨)。
5 C) \# B+ X/ n    在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附近活动的“伊-30”号潜艇,没有发现敌方舰船;“报国丸”和“爱国丸”在莫桑比克海峡以南海域,击沉武装商船1艘。
/ f( |6 ~+ p- o0 _4 ~4 C    (二)第二次破交作战! \2 v) ^6 m* T  W
    6月17日,甲先遣支队的所属潜艇在预定会合点会合,由“报国丸”和“爱国丸”为各潜艇进行补给,甲先遣支队指挥官将尔后的作战行动部署如下:: s) i( {- X# ]2 ~$ q  x8 A
    1.“伊-30”号潜艇调离甲先遣支队,遵照大本营海军部的指示,前往欧洲执行特殊任务。
3 V9 g8 X6 ^2 P& Q; ]2 t$ O2 [, H    2.甲先遣支队的各潜艇,从6月下旬开始再次进入莫桑比克海峡实施破交作战。6 N+ G+ W0 T5 b' P; U% F3 ?9 p
    3.7月上旬,“伊-20”号潜艇前往亚丁湾,“伊-16”号潜艇前往蒙巴萨以东海域活动。其他潜艇继续在莫桑比克海峡执行破交任务。
- R2 c" {9 T$ `7 e- O( T/ E    4.7月中旬,各潜艇撤离作战海域,返回槟榔屿。
7 e1 V- M/ k' r    5.“报国丸”和“爱国丸”在以南纬30度,东经65度为中心的海域开展破交作战,限于7月底以前回到槟榔屿。
0 O. a4 a$ `" b% S, C3 c2 B    甲先遣支队遵照上述命令,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莫桑比克海峡、亚丁湾和蒙巴萨海域展开了破交作战。在莫桑比克海峡击沉商船的战绩如下:“伊-10”号击沉5艘(26102吨);“伊-16”号击沉1艘(5243吨);“伊-18”号击沉2艘(9146吨);“伊-20”号击沉2艘(10165吨);合计击沉10艘(50656吨)。
, i8 c( ^4 R, z% i6 f1 o    7月13日,“报国丸”和“爱国丸”俘获1艘武装商船。为了加强尔后的破交作战,联合舰队司令部命令甲先遣支队对各要地实施侦察。各潜艇执行了上述命令后,于7月底至8月上旬,先后回到了槟榔屿。此后不久,就返回了日本本土。
- X+ n/ ~" U2 g6 e. H/ E    (三)鱼雷的自爆
7 @  L* ^. {1 Q8 h    在上述的两次破交作战中,各潜艇的艇员都为鱼雷性能不佳而大伤脑筋,突出的问题就是鱼雷经常自爆。“伊-16”号和“伊-18”号潜艇在报告中写道:“鱼雷射击精度极差,使用现有鱼雷实施攻击,甚感缺乏信心。”第1潜艇队所属各艇的射击结果如下:
6 k& K/ L7 C& C    1.第一次破交作战
; S. @: ^3 T# u$ b9 G    “伊-16”号潜艇发射的鱼雷中,有7条在途中爆炸,10条浮出水面,3条偏离航向(均不是从水面状态发射的)。2 I- |( h+ u5 T- D
    “伊-18”号潜艇发射的鱼雷中,有4条是从水面状态发射的,其中2条在4000米的距离上自爆,1条从敌舰船底通过,又航进3000米后自爆;另1条情况不明。有3条是从水下状态发射的,其中1条明显偏离航向;另2条虽按设定航向照直前进,但均在3000米的距离上自爆。“伊-18”号潜艇共实施4次鱼雷攻击。
8 Q# {0 T( ^; P. [- g8 O% y; @    “伊-20”号潜艇发射的鱼雷中,有1条自爆,1条浮出水面并偏离航向,3条未击中目标。0 x: {. U5 R, Y) q+ p% @( a: W  M
    2.第2次破交作战: H7 o# b0 r8 Y& O7 ^1 ^
    “伊-16”号潜艇的情况不明(因无资料)。
. _0 Y- c6 g, ^# \8 d* z    “伊-18”号潜艇发射8条鱼雷,命中2条,其他6条未击中目标(有的自爆,有的偏离航向)。5 l+ I9 l+ ~) U4 ?- @  {
    在澳大利亚海域活动的东方先遣支队的情况,上面已经谈过。根据大八木静雄技术少将的回忆,鱼雷自爆的主要原因是:“鱼雷在较小深度航行时,在雷头和螺旋桨附近会出现空泡现象,使鱼雷产生强烈震动,从而影响引信和直舵机的工作。要使鱼雷不产生空泡现象,就得在3米以下的水深发射(这种试验是秘密进行的,尚未向有关方面进行通报)。1942年在风大浪高的印度洋,从3米左右的水深使用这种圆头的“九五”式鱼雷,必然会出现偏航和自爆现象。
5 ~7 N8 H0 M# j' u- b+ x    使用武器的人不了解上述重要特点,这是非常遗憾的。后来虽然将此事向联合舰队司令部作了报告,但是仍未采取有力措施。
5 h" y% O# X4 h- K  j/ {3 G$ C    美国潜艇使用的鱼雷也曾出现过自爆或者不炸(即使命中目标也不爆炸)的毛病,可是后来得到了改进,进入开战后的第三个年头,它的潜艇就能得到性能可靠的鱼雷了。# ~! @1 [8 E. q. X4 p4 J7 ^3 |, z
五、加强破交作战的企图# O: D' d7 Y% I# k3 \( l
    (一)大本营关于加强破交作战的指示, k! K- w- \3 U1 [9 \9 Z! c
    第8潜艇战队在印度洋和澳大利亚海域实施破交作战期间,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行动,还于6月22日发布大本营海军部第107号指示.其主要内容如下:
; M3 j; }8 Z, _: \: c    “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 r3 U1 C4 k# D0 [    今后的海上破交作战,按下列原则实施:% [) ^9 i0 q) L* V0 Z+ A& k
    1.作战方针
% H2 z  \# v. o, k    (1)在不影响其他作战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用的兵力与时机,对敌海上交通线进行破坏和袭扰,以便使其瘫痪。
& n" V+ v0 s# q! y& `" j    (2)以大部分潜艇兵力展开破交战,并利用有利时机攻击敌舰船。破交战的重点,应放在敌海上运输频繁的海域。当前的作战重点为:
3 E! T3 f" j& X' G3 B" ~7 T3 k- v    ——非洲东南沿岸海域、印度洋西北部和孟加拉湾;
+ `% \& p7 v6 H& u    ——澳大利亚以东、以南的近海海域以及库克海峡。2 R- Z! v. m4 A+ W8 v  c* @
    (3)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寻找战机,以辅助巡洋舰协同潜艇,或者单独实施破交作战。8 U, l. r& t$ h6 a8 X
    (4)派出以水面舰艇为主的部队,在澳大利亚西南沿岸海域、孟加拉湾或澳大利亚以东海域,伺机破袭敌方的海上交通线。/ n1 |8 h/ i4 U# e: ?; ~
    (5)以水面舰艇实施破交作战时,如遇敌方船只,应尽量将其俘获、押回。2 a1 l1 o1 q+ ]
                                                            军令部长  永野修身+ e! R7 z5 P9 S  w5 b# K# p$ _+ h
                                                       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二日”/ F. X5 c- m8 Q4 T
    这时,隆美尔军队正在北非以破竹之势发动进攻,使日本人乐观地感到,德意军队很可能向近东地区进兵,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英军放弃这一地区。然而,7月1日进至阿拉曼地区的隆美尔军队,遭到了英军的顽强抵抗,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战局的发展,将取决于双方的补给能力。英军依靠西印度洋的补给线,不断增强其作战能力。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再三致电日本,要求日本海军在西印度洋加强破交作战。7 |$ w5 J- f0 u% h
    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遇到挫败,已无力实施东进的计划,因而企图大力加强印度洋的破交作战,以满足意大利的上述要求。除了加强潜艇战之外,甚至还计划以机动部队为主力在印度洋实施水面舰艇之间的决战。因此决定,由西南舰队司令官指挥,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首先实施前哨战,即破坏孟加拉湾海上交通线的“B”号作战。于是,第7战队等参战部队,于7月31日之前,先后进驻马来半岛西岸的丹老待机。
4 `: `3 `0 i" {0 g# Q$ x    (二)使用潜艇的破交作战
7 J& Y) A! @0 y5 ]; f* F! E    大本营对第8潜艇战队所实施的破交作战感到满意,并乐观地认为,日军的作战,与德国潜艇的行动积极配合,就可能使英国一筹莫展。8月1日,军令部第一科科长富冈定俊与陆海军部的主任科长会面时,作了如下分析:
& x7 q0 ]% C1 H# r1 B2 v    1.截至6月1日,英、美两国的运输船总吨位为3875万吨(包括开战时已有的及开战后新造的)。其中军用船只600万吨(英400万吨,美200万吨);民用船只3275万吨(英2175万吨,美1100万吨)。* L& A; i) n5 y
    2.开战后已被击沉1530万吨(其中,被德、意击沉1320万吨,被日本击沉210万吨)。4 D2 B  e& n2 O8 q
    3.英、美至少必须拥有船只1100万吨(英需810万吨,美需170万吨;此外,美还需油船120万吨)。
2 m9 p' F2 W- H. G" H2 s    4.目前还有200万吨的余裕。
+ Y/ h) v9 H7 p; ~0 I    5.英、美两国每月的造船能力为35万吨(英10万吨,美25万吨)。& R' ~  {4 K& @
    6.如每月能击沉70万吨,8个半月就可瘫痪其海上运输;如每月能击沉80万吨,则只需6个半月。现在德国每月能击沉50万吨,预计日本每月击沉30万吨是不成问题的(在西印度洋派出4艘潜艇,每月击沉20万吨;如向印度洋每月平均派出9艘,向澳大利亚海域派出2至3艘,即拟定派出的潜艇兵力为原来的3倍,就可击沉60万吨)。
' _8 p) ^) C7 d, @% n0 l    7.如果英、美两国没有这300万吨的余裕,6个月后就能使其海上运输崩溃。. v) J5 Y9 x$ b/ _) K4 P7 v3 H/ {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企图使用潜艇开展破交作战,特别是加强印度洋方面的破交作战,从而计划把第1、第2、第8潜艇战队派往印度洋,把第3潜艇战队派往澳大利亚方面。7月14日,日本海军撤消了第5潜艇战队的建制,并将第13潜艇队和“伊-8”号潜艇配属给西南舰队,准备在印度洋开展破交作战。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三节 潜艇建造计划的修订

一、“改○五计划”                       二、新型潜艇+ |& K2 U( a1 L# W. |# Y+ ^. M

& o4 O" P  F' m' H. Z                          ' ?; J3 a6 k" v$ a! I+ ?
第三节  潜艇建造计划的修订! K0 Y# m6 A& q4 r' X, J

& o/ o0 @4 l) M0 D4 E
: j, }4 m+ ]$ {7 E0 }7 I# M   一、“改○五计划”
9 w, R- c4 Z! E! m# a8 m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的装备建设,正在执行“○四计划”,并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五计划”和“○六计划”。, M! L0 P4 S6 x
    后来,军令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根据实践的经验教训,对原定的装备计划分别进行了研究。中途岛海战后,6月20日和21日,在联合舰队司令部,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又进行了一次讨论。
2 E9 {& M$ n3 t& j* \    有关部门便根据这次讨论的结论,将原来制定的装备计划作了彻底修改。其目的在于,优先增强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航空兵力。并急速建造潜艇和小型反潜舰艇等,而战列舰等大型舰只则暂时停止建造。3 |4 g; k9 J. \  @0 M6 O, H
    这项计划称为“改○五计划”。其中规定,建造潜艇的艘数如下。
6 f# Y5 Z4 }6 k  M. j1 g    艇级        “○五计划”   “改○五计划”    增加艘数
7 I0 V* \' f0 D    甲级             2               6              4/ D0 A: Y8 e/ u9 j7 x. }' x
    乙级             6               32             269 N8 z1 k, {- i6 U
    丙级             6               40             34( t, k1 G8 S% Y
    中级             9               43             34' T* h" m  D/ S  v! H+ Y4 x5 _
    特级             0               18             18
  h. ^" V) H9 ^0 L( Q: j" _    合计             23              139            1164 w& Q) |  V3 I! ^  V8 X* Q% `( ^3 [
    “改○五计划”约于同年秋季付诸实施,并作如下具体规定。
& Y+ {' O- G6 E: X# v    艇级       艇型                艘数  标准排水量(吨)  航速(节)' S% o$ j2 S& R8 R4 ~
    甲级    “伊-13”型             3       2390             17.7% E( C- J% V" z! g4 b) ]- g* Z0 b
             新“伊-13”型          3       2486             22.4
! P5 z+ I* c3 Z( i, h    乙级     “伊-54”型            14      2140             17.7& w! B# A. D8 y, v) |7 t
             新“伊-54”型          18      2330             22.4# e) G- ~6 O& w4 ?- u
    丙级     “伊-52”型            15      2095             17.71 f% Z  E* a. W  a' x. J, f# t. V6 W
             新“伊-52”型          25      2285             22.4; W1 G( K+ v3 n5 ?6 \( d, a) R. b
    中级     “吕-35”型            43      965              19.7; l& N' C" ?3 I2 y
    特级         新型               18      3530             19.7
4 _5 {; N+ L' P: d, x# A0 D    这项潜艇建造计划相当庞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的多数项目都未能完成。因为根据此前的几项计划,本应建造108艘潜艇,实际上仅仅建成9艘,其余99艘正在建造,有的尚未动工,是在这种情况下又增建这139艘潜艇的。' A( I+ r( y  D
    结果,战前计划建造的潜艇,还有25艘没有建成,而“改○五计划”,只完成了1艘甲级潜艇(“伊-14”号)和3艘特级潜艇(“伊-400”号、“伊-401”号和“伊-402”号)的建造工程。可是,1942年10月21日,经军令部总长与海军大臣协商,却又决定在“改○五计划”中再增建11艘T级潜艇。$ |. c3 x' d$ x9 f3 [9 s& O! @; L
    二、新型潜艇
' p" C7 T, A' Y; t2 r& h  u: v    (一)特级潜艇
; C& t! G" ^" o" f$ }    在“○五计划”以前的战前装备建设中,未考虑特级潜艇的建造问题。1942年1月,根据军令部第2部部长提出的要求,舰政本部开始研究这种潜艇的设计性能;同年5月,在海军技术会议上通过了这项设计。: L9 g+ v& Q9 _  |, @  w4 v* l; k
    不过,这18艘特级潜艇究竟用于何种作战,一般人还不清楚。后来,军令部参谋藤森康男中校听该部的黑岛第2部部长说:“建造这种潜艇,是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出的主意,山本企图使用这种潜艇对美国的东海岸采取行动。”这是与山本长官总想给予美国以直接威胁的战略思想相吻合的。而且约在1944年底(即在第一艘这种潜艇“伊-400”号临竣工之前),已经制订了袭击巴拿马运河的计划,并准备1945年5月付诸实施。但是,后来由于未能按时生产出艇载机,而使计划落空。6 ]! \# v/ A6 [7 ^1 g/ f/ K- @
    根据当初的设计方案,这种特级潜艇应装备2架水上攻击机,后于1944年底又改为3架。这种攻击机是为了用于特级潜艇而专门设计的,其主要数据如下:' v' R- e! E) P- C
    名称  “睛岚”; o  e9 ?% O1 T6 r7 D$ k; ~, r
    机型  低翼单螺旋桨双浮筒式. [3 O& N2 w2 D
    乘员  2人* p& `. e4 y; d
    最大航速  250节
( ?) C! ~, t( N7 o8 \& |' M3 r    航程  时速166节时为642海里  o6 j. {. e. p7 n1 H  _+ S
    武备  13毫米可旋式机枪1挺、250公斤炸弹1枚
2 ]/ Y! E6 i$ m2 m% l$ u$ A. E2 G3 _    (二)“伊-13”型潜艇
4 p7 |2 F$ w2 ^+ s" v4 \! n    这种潜艇是按照“伊-12”型的图纸建造的。1943年下半年,要求将这种潜艇上的1架侦察机改为2架攻击机。为此,立即制定了改装计划,并付诸实施。由于机库、弹射机和起重机等明显增大,排水量也随之增加。为了防止干舷降低设计了臌出部,以便保持吃水不变。' R6 K& h; E' w* i! b, d/ k
    (三)T级潜艇
: }9 I; i7 q* j% m+ j: q. U    为了使用潜艇输送人员及作战物资,穗积律之助技术少将参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德意志”号潜水运输船,于1941年初提出一项新的设计。这项计划引起了作战部门的重视。中途岛海战失败后,为了实施诸如远离陆地岛屿等类的登陆作战,军令部提出了建造T级潜艇的要求。/ e0 C2 ^) k8 ]4 t
    8月24日,军令部提议,以穗积少将的方案为基础,由军令部总长与海军大臣共同协商。其内容如下:* T8 B* l4 S# Z5 t( j
    1.建造时限# [% k/ o5 f' t1 A( f
    1942年开始建造,约于1944年底完成。( }. i4 d+ R$ E$ e  F, a9 e
    2.所建艇只# b: h& {/ |- H
    T级潜艇11艘,其主要数据如下:
$ s4 F' e. w9 j    (1)标准排水量  约1500吨;
( x& N/ x6 x1 [* f    (2)航速  水面12节以上,水下6节;
. p- x2 g: Y  H! B7 t# l9 r    (3)续航力  水面航速10节时约15000海里,水下航速3节时约60海里。/ K$ J8 _' Y$ j$ S; J
    其他数据:0 O! ~. I# I- t) ~" }5 ^* }
    (1)140毫米40身倍火炮1门;: a8 X' p$ A4 ?5 ^7 u6 N) _+ h
    (2)25毫米单管机炮2门;
9 }( _# H+ i9 M; h& J& M    (3)533毫米艇首鱼雷发射管2具(鱼雷2条);
5 [; A/ f3 v. K6 ?8 d    (4)携带的主要人员与物资
) ~6 I4 L" n. P; K3 T1 s; r" Y) y* [    ——陆战部队  约110名: O, i& s4 g) \$ C1 M2 ]
    ——陆战用器材  约10吨& a) S4 R3 Z& F- n$ E! B9 Q
    ——特种登陆艇  2只
5 N7 k* O! M* U! _9 e    ——特种橡皮舟  数只
& |( ]8 f  m% a7 l0 B  M6 x    其他要求:
, w7 y/ W) @/ |    (1)极限深度  75米# s3 H" J, U3 p$ s/ M+ q
    (2)自给力  约2个月, w  L. @0 s' X
    (3)为了便于迅速装卸物资,在舾装方面必须予以专门的考虑
: s$ R8 F/ O" P5 V6 `+ {    上述的数据和要求说明,海军本想使用这种潜艇进行攻势作战。可是后来却根据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的教训,取消了输送人员的设备,而增加了装载物资的设施。此外,还采取了不装鱼雷和增大水下续航力等项措施。按此计划建造的11艘潜艇,编为“伊-361”号至“伊-371”号,均于1944年5月至10月期间先后竣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四章 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

第一节  美军来袭瓜岛% `( A  }9 `9 S) h- H- C0 s
    一、东南线的形势和潜艇部队              二、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 d- u2 R  Z  z+ F1 R2 x  第二节  第2师团增援瓜岛
: d% }  c/ ]2 U& E    一、岛上形势                            二、潜艇向所罗门群岛集中( W, t" b% X9 |* X
    三、击沉“黄蜂”号航空母舰
4 o8 O' H1 G9 i5 ~7 m, ]; n( f1 v7 A  第三节  南太平洋海战
( ~' Z* A) v, B, m& T% I1 }6 A" o    一、第3战队的炮击                      二、使用展开线方面的问题
0 j* v, a# V6 a7 @  第四节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3 ?7 _  }+ q7 q. p3 `& j1 w) N, h) N
    一、“比睿”号、“雾岛”号战列舰沉没      二、潜艇部队的作战
1 k9 b$ U, |9 U- l' c2 C5 x  第五节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
; t# K( o* e; @, v+ [, w2 \    一、“饿岛”                             二、潜艇输送
$ `0 w  Q) J" x% O1 t6 e2 q: [8 I    三、撤离瓜岛作战                        四、瓜岛作战中的潜艇战
  x' S: J7 z+ n6 U# `9 f  第六节  其他地区的潜艇作战1 G' O9 Y# W" x0 {3 u3 f. `
    一、西南线                              二、东北线
4 x* T# i2 u; H+ A    三、“伊-25”号潜艇在美国西海岸附近的作战
( O1 }* H0 @$ {9 m( i7 f
8 P* F, d3 ~8 q6 h1 a9 c1 m  e' ?  ?4 K9 A6 y' Q. q6 {+ }: X* q
第四章  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
# ?0 `' y- B! I6 z# R( D$ f) p" k" T4 D) _' p+ S5 k
                             
0 j. Y* h. N. c% n, K0 U# x( G第一节  美军来袭瓜岛
# Y5 X5 z: Z- ^9 h( r7 A3 p
7 g# u8 C6 B# f
2 Q7 J" y3 X( a: h    一、东南线的形势和潜艇部队
- j4 f4 r/ C/ j    中途岛海战失利后,联合舰队积极进行准备,以期在新编的第3舰队(由原第1航空舰队改编而成)基本配齐兵力后,从9月下旬开始实施西印度洋的作战。
6 l' \3 x2 e8 q    在盟军可能发动反攻的东南线,联合舰队采取的方针是,为了建立防御态势必须掌握莫尔兹比港、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称“瓜岛”)、吉尔伯特群岛等地,并控制珊瑚海。
* n* [" z! g8 V    由于发生珊瑚海海战而延期实施的莫尔兹比港登陆作战,根据大本营7月28日的指示,改为从陆上实施进攻。7月21日在布纳登陆的南海支队横山先遣队,已经开始行动。瓜岛上的机场预定8月上旬基本建成,并准备于8月16日派部分战斗机进驻机场。以莫尔兹比港为前进基地的盟军航空兵力逐渐增强,经常与日本第25航空战队发生激烈的空战。; d2 \0 l4 @. f+ G3 m% }" \
    正在日军试图在东南线建立起防卫态势时,8月7日清晨,盟军在瓜岛和图拉吉岛开始登陆。为了守住瓜岛,联合舰队决定取消“B”号作战(孟加拉湾破交战),除向瓜岛方向投入水面舰艇的大部分决战兵力外,还加强了航空兵力,以期赶走盟军。4 a3 Z( }. o2 l+ k! U6 K# L) b' m/ d3 [. L
    (一)第7潜艇战队的概况' g+ r2 Y# k( S. `7 ~0 q' ]
    第7潜艇战队隶属于第4舰队,由“吕”级潜艇编成。其兵力为:第26潜艇队(“吕-60”号、“吕-61”号和“吕-62”号艇),第27潜艇队(“吕-65”号、“吕-66”号和“吕-67”号艇)和第33潜艇队(“吕-63”号、“吕-64”号和“吕-68”号艇)。! ~% q7 |2 e5 _6 r1 v' N1 D) [
    开战之初,第27潜艇队参加了威克岛登陆作战,第26潜艇队和第33潜艇队曾在豪兰岛海域执行作战任务。其间,“吕-66”号潜艇因碰撞而沉没,“吕-60”号触雷沉没。此后,第7潜艇战队除参加1942年1月下旬的腊包尔登陆作战外,还在内南洋[注]一带执行防卫任务,4月上旬返回了本土。
+ S' x8 @/ K8 D; r) E* r    注:外南洋与内南洋:通常将分布众多岛屿的西南太平洋称为南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将其托管的密克罗尼西亚诸群岛称作内南洋,而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诸群岛称为外南洋。——译注  _6 C" {8 k6 [( u8 N# v/ M2 b% a
    7月14日更改战时编制后,第7潜艇战队改为外南洋潜艇部队,由第8舰队指挥,下辖“迅鲸”号潜艇供应舰、第13潜艇队(“伊-121”号、“伊-122”号和“伊-123”号艇)和第21潜艇队(“吕-33”号和“吕-34”艇)。! e& @( j2 J+ [( m( D! ]
    第21潜艇队7月29日到达腊包尔的当天,就出海作战,“吕-33”号潜艇前往莫尔兹比港方向,“吕-34”号潜艇前往澳大利亚东部桑迪角以北海域活动。在这次行动中,“吕-33”号潜艇击沉商船1艘(300吨),“吕-34”号潜艇击伤商船1艘(9424吨)。: v- n+ d2 |7 |9 S) R
    第13潜艇队的“伊-121”号和“伊-122”号潜艇8月4日到达腊包尔,“伊-123”号潜艇8月2日到达特鲁克岛。( u7 E& V/ J' \" P2 Q
    (二)先遣部队的概况
( u4 C& `, k/ |9 n( q    6月中旬,联合舰队命令南洋部队在东南线迅速建立航空基地,并命令先遣部队在破坏南太平洋海上交通线的同时,协同南洋部队作战。遵此命令,第3潜艇部队(缺“伊-168”号和“伊-172”号艇)及归其指挥的“伊-32”号潜艇,前往澳大利亚方向作战。各潜艇从夸贾林岛出航的日期以及尔后的活动如下。
) x+ ]: u% u, {8 z) x9 [: R    “伊-11”号潜艇,7月8日从夸贾林岛出航,首先在悉尼至巴斯海峡之间活动;7月25日后,前往南纬35°线以南活动。
; K/ U' m! W* N5 q    “伊-175”号潜艇,7月8日从夸贾林岛出航,首先在悉尼附近活动,7月25日后,进至南纬35°线以北活动。2 ?6 a* D6 n7 u3 W) T2 O
    “伊-174”号潜艇,7月9日从夸贾林岛出航,在莫尔兹比港附近执行任务后,驶入腊包尔,后于24日离开腊包尔,8月1日进至悉尼附近活动;8月5日后,又去澳大利亚以东海域活动。' U1 ^- l' K1 w  F9 W' f! S
    “伊-171”号潜艇,7月8日从夸贾林岛出航,去斐济、萨摩亚群岛一带活动。
7 p, g9 X% p: g" [) W    “伊-169”号潜艇,7月9日从夸贾林岛出航,首先在新喀里多尼亚一带活动;8月4日后,前往萨摩亚群岛活动。5 m' r& b; E: M$ r( d+ a
    “伊-32”号潜艇,6月30日从夸贾林岛出航,去新赫布里底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方向活动。/ a2 V7 S; t' m
    上述潜艇在这次破交作战中取得的战绩如下:“伊-11”号击沉商般3艘(15301吨);“伊-169”号击沉商船1艘(9227吨);“伊-175”号击沉商船2艘(3028吨),击伤1艘(3279吨)。
! N. b9 Q% K2 |4 i, Z! z8 j    “伊-32”号、“伊-169”号和“伊-171”号对维拉港、努美阿、苏瓦和圣文森特等港口进行了侦察,除发现努美阿7月21日后戒备森严外,别无其他异常。
- y/ t7 x3 |, Y0 d. Y# q& d$ h    第3潜艇战队的大部分潜艇,于8月上旬向特鲁克返航,仅“伊-174”号和“伊-175”号仍在澳大利亚以东海域活动。“伊-32”号潜艇8月中旬以前在澳大利亚以南海域活动,8月28日驶向槟榔屿。
+ D9 v( I2 Y1 ]" W% Q    第1潜艇战队所属的第2、第4潜艇队,7月7日回到横须贺,与新编的第15潜艇队(缺“伊-32”号,仅“伊-31”号和“伊-33”号艇)一起在本土休整。
6 W' |% B3 B) g    第2潜艇战队的大部分潜艇于8月1日,“伊-6”号于8月23日,回到横须贺休整。" ]- d0 b) @- E
    第8潜艇战队的东方先遣支队7月中、下旬回到本土,这时正在进行休整,而甲先遣支队也在返回本土的途中。$ F& d- b' w, V5 t7 Q' {
    (三)潜艇部队的集中0 ~4 n2 {6 ~& W. F2 x. s  S" L" n
    联合舰队得知盟军8月7日晨,在瓜岛登陆后,与大本营进行了磋商,并在判断敌情和采取对策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因而决定停止印度洋的破交作战,集中一切可以动用的水面舰艇决战兵力,前去捕捉并歼灭美国的特混舰队,以期夺回瓜岛。' V+ o- Q3 L, ]: X6 e5 B- ^( z5 `
    但是,在集中潜艇兵力的问题上,联合舰队与大本营的意见并不一致。当时的联合舰队参谋三和义勇,在8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与渡边参谋,带着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来到军令部。起初,军令部反对联合舰队把潜艇战队约二分之一的兵力(指在印度洋作战的第8潜艇战队的二分之一兵力——作者注)从印度洋调往南太平洋,经向军令部次长说明后,才同意了联合舰队的方案。尽管军令部的官员重视破交战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们不重视歼敌海上兵力的做法,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的。”
1 b# O2 }# F% z2 E, f3 D( A    从这短短的手记中可以看出,当时联合舰队司令部与军令部的作战思想,特别是对歼灭美国舰队的看法,是有分歧的。联合舰队的坚定信念就是,捕捉一切战机,歼灭美国的舰队。瓜岛争夺战以后,联合舰队的这一作战思想仍未改变。潜艇的作战,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施的。而军令部则重视印度洋的破交战,主张将第8潜艇战队留在印度洋继续进行破交活动。磋商的结果,决定将第8潜艇战队的—个潜艇队留在印度洋作战。
% x) O: o1 E8 i; q8 \    在这之前的7日6时60分,联合舰队命令第3潜艇战队攻击图拉吉岛附近之敌,并于当天发布命令,将第3潜艇战队编入外南洋部队(指挥官为新编的第8舰队司令长官)。先遣部队指挥官小松中将也命令第3潜艇战队迅速北上,协同第7潜艇战队攻击图拉吉岛附近的敌舰船,并通知正在本土休整的第1潜艇战队,迅速作好出航准备。* [7 l  j) T4 q+ n$ H7 k: `* ^  J) Q
    关于各潜艇的作战情况,容后叙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8月21日15时50分又命令第3潜艇战队归还原建制,第7潜艇战队也归先遣部队指挥官指挥。根据这项命令,在东南线作战的潜艇部队一律由先遣部队指挥官统一指挥。“香取”号旗舰24日到达特鲁克岛,小松中将从该地指挥潜艇作战。匆匆赶到所罗门海域的第3潜艇战队(“伊-11”号潜艇因鱼雷不够而直接返回特鲁克),在该处活动一段较短的时间,没有发现敌人。“伊-174”号和“伊-175”号潜艇驶向腊包尔(17日),“伊-169”号向本土返航,其余潜艇驶向特鲁克。' R( V" o% d9 C9 r! {( ~
    外南洋部队潜艇指挥官吉福说三少将获悉盟军在瓜岛登陆后,立刻命令正在进行作战任务的第21潜艇队迅速赶往瓜岛海域,并令第13潜艇队出航。/ s# L+ Z, R/ K4 F$ M8 ]2 C
    各潜艇于9日至11日先后进入印迪斯彭萨布尔海峡,寻机攻击敌方舰船,并执行侦察、炮击和同岸上观察哨进行联络等任务。第21潜艇队于8月10日回到腊包尔。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