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役 酷画 战舰 战机 陆军 人物 著作 游戏 别史 链接 更新 论坛
◎本文标题:轰炸东京(1) ◎加入时间:2002-4-22
 
 

轰炸东京

作者:周明
Email:zmgym@online.sh.cn
2002年4月

引子

1942年4月18日,珍珠港事件后的第133天,东京。

虽说是战争期间,但日本首都东京依旧是一派歌舞升平,空气中弥漫着轻松、慵懒的气氛,丝毫没有感觉到日本帝国已经处于战争之中,即使是正在进行的防空演习,也没能给人们松弛的神经紧紧“弦”。

中午时分,防空演习还未结束,参加演习的人员就纷纷开始收拾手里的工作,准备收工去吃午饭。虽然日本人都知道他们的祖国已经卷入了一场世界大战,但就凭着眼下皇军在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海空军力量,不可能有任何一个敌对国家能对日本本土发动攻击。

忽然,几架飞机低低飞过,几乎是擦着人们的头顶一掠而过,尖利的引擎声分外刺耳声,--美国轰炸机!美机从容投下炸弹,然后扬长而去,轰然炸响的炸弹让整个大日本帝国都为之一震!

就让我们从头细说这次震惊日本的空袭吧。

(一)

  1942年初,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士气低落,迫切需要一次胜利来鼓舞民众的斗志,因此罗斯福总统特别指示美国军方尽快组织对日本的反击。由于当时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十分有限,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海陆进攻,唯一可行的就是组织对日本本土的空袭,然而美军可以利用的空军基地都距离太远,只有航空母舰才有可能接近日本本土,但问题是日军在距本土800千米就有警戒船只遂行巡逻任务,要想取得突然性,就必须在880千米以外起飞飞机,这样一来往返航程就达到1760千米,美国海军还没有一种舰载机具有这样大的航程,况且航母编队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起飞海域等待舰载机归来,因为日军掌握着海空优势,航母编队在靠近日本本土的海域停留时间过长,势必会遭到攻击,已经遭受重创的美国海军是再也经受不起什么损失了!因此反击计划被暂时搁置起来。

  与众多沉醉在胜利中的日本人完全不同,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的始作俑者,早就开始担心美军可能的反击。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就读,并担任过日本驻美使馆海军武官,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是日本海军中的美国通,他深知以美国人的个性,一定会发动对日本的报复性反击。同时由于日本军方长期以来推崇武士道精神,一旦日军官兵所无限效忠的天皇安全受到威胁,将是对日军士气的极大打击,因此绝对保证日本本土尤其是东京的安全成为山本的首要任务。1941年12月底,珍珠港事件才过去半个月,山本就已经反复告诫部下,一旦美军缓过气来必将实施报复性反击,东京必是其首要攻击目标,所以保护本土尤其是东京的安全是头等大事!1942年2月美军航母编队以舰载机空袭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威克岛等地后,山本敏锐地联系到东京的安全,立即在距离日本本土以东1100至1200千米海域部署警戒船巡逻线,这一警戒巡逻线长约1850千米,由武装拖船等小型舰艇组成,并辅以岸基飞机的远程巡逻作为补充,还未雨绸缪制定了迎击美军舰队攻击本土的作战预案。3月中旬,山本又从太平洋前线将第21岸基航空战队调回本土,并以这支航空兵部队为基础在东京木更津基地组建第26航空战队,专门承担东京地区的防空任务。山本几乎表现出病态的敏感,每天一早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东京的天气,只要是天气晴朗,山本就会莫名地担起心来。

  1942年1月10日,美国海军总司令兼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的作战参谋弗朗西斯·洛上校在诺福克海军基地视察新服役的“大黄蜂”号航母时,看到海军航空兵训练基地在跑道上用白色油漆标出的模拟航母甲板,突然灵机一动,闪过一个念头,用航母搭载陆军航空兵(当时美国还没有组建独立的空军,陆军航空兵就是空军的前身)的双发轰炸机,运送到日本本土附近,那样就可以轰炸日本了!

  洛回到华盛顿以后,立即向金上将汇报了这一设想,金建议他先与航空兵参谋伦纳德·邓肯上校讨论是否可行。邓肯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现在是金上将的首席航空兵顾问,精通航空兵业务,战后官至主管航空兵事务的海军作战部副部长,他听取了洛的设想,立即开始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花了足足五天进行可行性研究,甚至连秘书都没让参与,亲自撰写了一份长达30页的报告,首先从航程、载弹量、飞机起飞距离和尺寸是否适合航母甲板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B-25“米切尔”轰炸机;其次建议派遣两艘航母,一艘负责运送B-25,另一艘则搭载战斗机,负责在航行途中为编队提供空中掩护,鉴于刚刚服役的“大黄蜂”号航母即将结束试航,前往珍珠港,邓肯建议可以在旧金山将B-25和机组人员秘密装船,这样就不会引起注意;最后航母编队全速驶抵距日本本土900千米海域,起飞轰炸机,航母迅速撤离,轰炸机则在完成空袭任务后飞往中国,加入在中国作战的陈纳德航空队。由于有利的天气条件只有在4月底前,因此他特别强调空袭必须在4月底前实施才更有成功的把握。

  1月16日,邓肯在洛的陪同下向金上将递交了报告,金翻阅了报告,考虑到要使用的轰炸机是属于陆军航空兵的,便指示俩人去和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联系。

  1月17日,邓肯和洛向阿诺德汇报了这一计划,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阿诺德也已经在指示陆军航空兵作战计划处进行从航母起飞陆军轰炸机的可行性研究,因此立即做出了热烈的响应,表示全力支持,并同意邓肯继续筹划海军所承担的任务,而由他负责物色陆军航空兵的参战人选。阿诺德首先想到的就是时年47岁的詹姆斯·哈罗德·杜利特尔,一位杰出的特技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杜利特尔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飞行员,曾两次刷新横越美国东西海岸的飞行记录,创造过水上飞机航速世界记录,赢得过施奈德锦标赛、本狄克斯航空竞赛和汤普森杯航空界三大赛事的大满贯冠军,并在1929年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仪表飞行。他不仅是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而且还精通航空理论和航空工程知识,获得过马塞诸塞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学博士学位,是专业的航空工程师,1930年退役后被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聘用,1939年他意识到战争已不可避免,就向阿诺德提出要求返回现役,但由于杜利特尔是预备役少校,根据现行法律阿诺德是无法征召他加入现役的,直到1940年7月国会通过征召预备役的修正案后,他才成为被召回现役的第一人!

  邓肯和洛刚离开阿诺德的办公室,阿诺德就找来了杜利特尔,任命他负责这次行动的改装飞机、训练飞行员。

(二)

杜利特尔从1月22日起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美国中部航空公司的工厂和佛罗里达的埃格林机场开始进行飞机的改装,被选中的B-25轰炸机,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生产的,全金属双发上单翼双垂尾中型轰炸机,美军用著名的制空权主义者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先驱威廉·米切尔少将的名字,作为B-25的绰号,原型机于1940年8月首次试飞。这次采用的是1941年8月开始生产的B-25B型,总产量仅119架,是B-25各型号中产量较少的一种,机长16.13米,机高4.95米,翼展2.06米,机翼面积56.6平方米,空重8840千克,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前三点可收放起落架,装有两台R2600型星形空冷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1700马力,最大时速480千米,实用升限7300米,最大航程2090千米,最大载弹量1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5800千克,B型取消了尾炮塔,加装2座各配置2挺12.7毫米机枪的电动炮塔,机首还有1挺7.62毫米机枪,乘员5人。--各型B-25总共生产超过11000架,在战争中尤其以能执行各种任务而见长,获得了“多面手”的美誉,有人说,即使只生产了杜利特尔轰炸东京的那16架,也足以使其青史留名!


图1:飞行中的B-25B,其机徽还是开战初期的,蓝底白星中间红圆,远看很容易与日军机徽混淆。

  改装工程首先加装三个副油箱,使飞机的总载油量增加一倍,第一个是在炸弹舱加装的副油箱,最初使用的265加仑钢制油箱由于漏油严重而改为225加仑橡皮油箱,第二个是在炸弹舱上方加装160加仑的折叠式橡皮油箱,用完里面的油料后可以将其压瘪折叠,第三个是在机腹炮塔里安装110加仑的金属副油箱,此外还在飞机尾部的无线电员座舱装一个60加仑和十个容量为5加仑的小油箱,要求炮手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将小油箱里的油料加注到炮塔副油箱里,然后在小油箱上钻上孔,再扔出飞机,使小油箱能很快沉入大海,不给日军留下追踪航母编队的痕迹。这样,加上主机翼油箱里的646加仑容量,B-25的总载油量增加到1141加仑,勉强能够执行这次远程攻击。

  接着改进炸弹舱的炸弹挂钩,使之能够在加装了副油箱的狭小空间里安装两枚227千克爆破弹和一枚454千克燃烧弹,燃烧弹为子母弹,内有128枚3千克子燃烧弹。

  为了减轻飞机重量提高航程,还对机载武器进行了改装,考虑到尾炮塔的双管12.7毫米机枪性能并不可靠,时有卡壳的问题,杜利特尔决定取消尾部机枪,但为了保护飞机不至于受到来自后方的攻击,杜利特尔在机尾安装了两根涂成黑色的木棍,模拟成机枪枪管,这种“稻草人”机枪在实战中还颇有效果,日军飞行员远远看去,难辩真假,倒也不敢轻易从后面发动攻击。

  其他改装还有考虑到可能会遇到比较寒冷的天气,在机翼前端和机尾安装了除冰器;为了减少重量和避免暴露飞机位置,拆下了无线电发报机;为了减少重量和避免起火,卸下了大部分照明弹,只在有装甲保护的飞行员座位后留了两枚,供夜间着陆时使用;为了真实记录轰炸结果,在机尾安装了摄影机。

  1月31日,根据杜利特尔提出的提供一份轰炸目标清单的请求,阿诺德将军的情报参谋斯帕兹准将交给杜利特尔10个日本城市的名单,并详细标明了这些城市中的军事目标位置。

  2月2日,邓肯来到停泊在汉普敦锚地的“大黄蜂”号航母,进行B-25满载从航母甲板上起飞试验,参加试验的两架B-25起飞均获成功,这意味着奇袭计划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2月28日杜利特尔来到南卡罗纳的埃格林基地,从驻扎在该基地的第17轰炸机大队中招募志愿者,第17轰炸机大队是美军首批装备B-25的飞行部队,原准备执行反潜巡逻,飞行员中多是老手,是美军航空兵的精锐部队。杜利特尔召集全体飞行员宣布:“我叫杜利特尔,受命负责此次作战行动,我能告诉你们的,只有一句话:这将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行动,而且必须绝对保密,绝对服从,行动完全是志愿的,你有权选择退出。”求战心切的飞行员几乎全部都报了名,在报名者中共有24个机组的120名空勤人员和20名地勤人员被杜利特尔选中。

  3月1日,开始了战前训练,杜利特尔组建了训练领导班子,约翰·希尔杰少校(14号机机长)为执行官,爱德华·约克上尉(8号机机长)为作战官,戴维·琼斯上尉(5号机机长)为航行和情报官,罗斯·格里宁上尉(11号机机长)负责射击和轰炸,威廉·鲍尔中尉(12号机机长)负责机械,特拉维斯·胡佛中尉(2号机机长)负责后勤,教官则是由彭萨科拉海军航空兵基地的亨利·米勒海军中尉担任,训练的重点课程是短距离起飞,训练是循序渐进的,飞机载重量从轻到重,起飞距离从远到近,到训练结束时,参训飞行员普遍都能达到在载重14000千克情况下,起飞滑跑距离仅150米,有个别高手甚至仅滑行87米就能起飞。除了起飞训练外,还进行昼夜低空编队飞行训练,投弹手进行目视轰炸训练,炮手则进行射击训练。训练中格里宁上尉还发明了绰号为“马克·吐温”的轰炸瞄准器,这种瞄准器结构简单,准确度高,使用简便,很快推广到了所有飞机。

  来自第89侦察轰炸机大队的托马斯·怀特中尉军医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他是一个高明的战地外科医生,虽然他在陆军航空兵部队服役,却从来没有参加过空中战斗任务,甚至没有接受过跳伞训练。但他自愿要求参加这一行动,并向希尔杰提出正式要求,希尔杰表示由于飞机上没有多余的乘客座位,必须参加训练,成为合格的机组乘员才能参加行动。因此他努力练习操纵飞机上的机枪,并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得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才成为15号机组的一员。

  3月下旬,所有参训机组驾驶B-25进行了一次3200千米的远程飞行,以检验远程飞行技术和控制燃料消耗的能力,同时作为训练的结业考试。根据这次飞行从24个机组中选出15个正式参战机组,后又增加了一个机组,作为备用机组。

  在训练中,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无法进行飞行,就由兼任15号机机枪手的军医怀特向大家上急救课程,并进行天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疫苗注射,有些人竟在两周时间里打了十几针疫苗!同时怀特为每个人验明血型,登记在身份卡上,以备不时之需;还为每个机组配备了一个医药箱和两个急救箱。

  与此同时,杜利特尔和航空工程师研究发动机,摸索以最小耗油获得最大航程的办法,并在飞机制造厂商的帮助下重新调节了汽化器,使之能适应低速远程飞行。

  训练闲暇之余,不少飞行员给自己的飞机起绰号,如“瘸老鸭”、“雪橇”、“绿色大黄蜂”和“旋转的托钵僧”等并在机身上画上特有的标志。

  整个训练过程中,都是处在严格的保密状态下,因为阿诺德、金和杜利特尔一致认为空袭能够成功完全取决于出其不意,所以飞机改装和人员的训练,都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甚至都没报告罗斯福总统。参训飞行员虽然没有得到说明,但都猜到训练目的就是轰炸日本。

  在所有战前准备工作中,唯一没有保障的就是与中国方面的联系,由于阿诺德担心中国军队内部可能会有日军间谍,一直没有将具体情况通报蒋介石,只是命令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向浙江沿海机场派出携带照明和无线电设备的地勤人员,并要求至少每个机场要有一人会英语,还要求从印度向中国迅速调运供B-25使用的3万加仑航空汽油和500加仑润滑油。然而这些准备工作都没有及时到位,最后直接导致B-25完成轰炸飞抵中国时,根本没有得到计划中的地面指引,加之油料耗尽,15架B-25在迫降中坠毁。

  3月15日,邓肯与杜利特尔一起详细审查了作战计划,随后杜利特尔就向阿诺德正式请求批准他参加此次行动,但阿诺德不希望杜利特尔这样的优秀飞行员去执行如此危险的行动,杜利特尔施出浑身解数,软磨硬缠,最后阿诺德只好说:“如果哈蒙同意,我就没意见。”一脚将这个“皮球”踢给参谋长哈蒙少将,杜利特尔猜到阿诺德会耍花招,在自己去找哈蒙的时候打电话命令他拒绝这一请求,所以杜利特尔一走出阿诺德的办公室就飞快地跑到楼下哈蒙的办公室,“如果您不反对,阿诺德将军也不反对我参加此次行动。”不明就里的哈蒙随口表示可以,杜利特尔刚刚表示谢意,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阿诺德打来的,只听哈蒙说:“将军,可我刚刚告诉他,他可以去。”--这段逸闻,直到30年后杜利特尔仍为自己那时的奔跑速度得意不已!“要不是我跑得那么快,绝对不可能参加此次行动的。”

  3月19日,邓肯赶到珍珠港,向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和指挥航母舰队的哈尔西将军汇报了作战计划,得到了两人的一致同意。

  3月31日,杜利特尔在旧金山与海军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部队司令哈尔西中将会晤,讨论协同空袭日本的具体事宜,哈尔西决定亲自率领2艘航母、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2艘潜艇和2艘油船组成编队,这样的海军舰队规模对于刚经受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而言,几乎是倾囊而出了。但哈尔西特别强调,如果在到达轰炸机起飞海域之前,就被日军发现,那么轰炸机必须立即离开甲板,要么飞往中途岛,要么转移到机库,使舰载战斗机能起飞迎战,以绝对保障航母的安全,因为美国在太平洋就只有这支航母编队了。

下一页

 
 
 
© 2000燃烧的岛群 http://www.biku.net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