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主要是兵力投入和决策影响上。
! b: ^9 ^  e7 r/ _' _2 h4 I! k比较明显的就是如果没有空袭日本,那么尼米兹在珊瑚海就可以多两条航母参战,即有可能直接把两鹤干掉。
$ v  R- @% l* \+ Y* Y" M" v同样,珊瑚海战役使得两鹤错过了中途岛,如果山本可调动兵力更多,那么中途岛的走势就会大变,届时将会是日美正规航母6:4的大碰撞
* M  q7 I% r& b$ j, b8 y; e. F% I
$ j7 a2 L: G( V! F, O% O诸如此类的假设还有很多,有兴趣我慢慢整理一下。7 [  g0 q' j2 E2 W) u, a, r# N
之所以提到这个,就是感觉在战争中,类似空袭日本这样一个非战略层面,更多的是鼓舞士气的赌博行动往往比精心策划,调动大军百万的大规模战役更能左右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也是吸引我们研究战史的因素之一吧
这么看来还是对盟军有利的改变,如果珊瑚海日军大败,估计中途岛就不会发生了,而且山本对第一航空舰队的运用将非常小心,这的确是关乎日本国运的一支舰队,估计会把隼鹰兄弟编入,凑够6艘,而且南云必然会将美国航母作为第一重要的对手,反而对美军42年的战斗不利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是的,以前曾考虑过各种可能情况,总体上美国人占便宜,最坏的结果是中途岛之前日本形成对美国在航母上6:2的优势,但是根据尼米兹的风格,这种态势他肯定不会发动中途岛战役,更大的可能是选择把中途岛让给日本人(如果山本还是选择分兵,尼米兹倒是有可能在次要方向上形成优势兵力找些便宜),随后,在中途岛展开绞杀战。
估计日本人做过无数类似的假设,如果珊瑚海和中途岛都是日军大胜,42年6月日本就赢得对美国10:0的绝对优势,那么直到43年年中美军都无法反攻,日本可以打下除澳洲、印度以外的所有太平洋、印度洋基地了
/ f" c& U6 \: _, a) ^PTW:真要这样的话,尼米滋的任期只能到42年6月底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另外luckpanzer兄不知对witp这个游戏了解多少,我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对太平洋战争模拟最好的一款游戏了,以上讨论的事项都在我和illden的对战中可以找到一丝影子,另外本人不才,未到42年已经丢掉了大半个南洋,丢了列克夫人和PoW,日军锋芒直指新加坡、莫尔斯比和坎顿岛,42年上半年必然会进攻印度,俺这个尼米滋是骑虎难下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实际上中途岛美军在掌握了足够情报之后仍然是做了战术“赌博”,如果日本的阵容再强大一点美国人绝对不会拿太平洋舰队最后的家底冒险。
: F2 t: H' h0 w: T8 x2 C尼米兹问题不大,毕竟老罗是海军出身,内行。
个人认为日军输在中途岛很大程度上是天意,一连串的巧合造成最具戏剧性的效果,“正常”来说,双方同时发现对方,日方一波起飞30零战50九七50九九,足以将三艘美国航母砸入海底,而50架防空零战也完全可以保证不凡低级错误的4艘母舰不至于一下子完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一,日本人不可能拿出那么多0来防空,遭打击前的防空已经动用了第二波的护航用0。
3 O6 W. w0 U8 y" m4 f第二,同样说运气,如果不是南云回收全部飞机后向北机动的决定,美国人就不会在错过第一攻击机会,而且将是一次有护航的俯冲轰炸机鱼雷机的协同攻击,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是中途岛上的侦察机情报不准,弗莱彻不会死拿着半数的兵力不放,算上这些“如果”美国人一次解决日本四条航母的机会更大,也不会损失约克敦了。
航母对决就是一锤子买卖,如果双方都发出了攻击波,很大可能还是美全灭,日剩1-3艘,最终结果会导致美军在太平洋上长达半年缺少航母力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如果按这么算,第二波出击后,南云用于制空的0也就10-20左右,指望这点兵力来保护四条航母不太可能。3 }' C6 j  a6 v6 E( U2 C
对于美国来说即使第一波没有能全灭日本航母至少可以利用中途岛的机场。
# v# A" k# G2 T4 t" O这就是南云最痛苦的地方,美军由于海陆两方的存在,在兵力投放上比日本人强得多,就算日本人在被打击后能及时转移飞机飞行员,作战仍然是吃大亏的。这也是为什么南云一直企图先压制中途岛,并且在关键时刻出现了大家所诟病的换弹命令的原因了, T8 k$ F0 B6 y

: m% e* g0 p& ]& ?[ 本帖最后由 luckpanzer 于 2006-11-10 13:59 编辑 ]
有道理,即使日军运气好只损失1-2艘,剩下的2艘航母要对抗中途岛的岸基航空兵会有点吃力,但是可以认为只要击沉了美国航母,占领中途岛的机会就很大了,这个问题已经跑题太远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回到瓜岛,日本有没有可能选择其他点作为进攻基地?
0 X( u3 o) ^! T4 v( v& ]# Y在瓜岛争夺期间,日本暴露的最大问题是机场离得太远,自己的飞机飞过来滞空时间太短,加上美国人以逸待劳,使日本丧失了制空权。(和不列颠空战中的德国空军一样)6 h2 U" P% b0 C! _# Y4 j
这可以说是日本高层战略短视的体现。
胜利病的后遗症,一来没有料到瓜岛会成为美军反攻的起点,二来对零战的航程太有自信,实际上到瓜岛的3小时飞行基本上是每个飞行员的噩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日军原本的计划就是在瓜岛上修机场,但是恰好在将近完工的时候给美军占了。日军的反应就是要夺回机场。这样才能保住制空权。后来在瓜岛胜利无望的时候,日军就在肖特兰与瓜岛之间的蒙达到修了个机场来防御。假设,日军在瓜岛失守后不是立即急于收复瓜岛。而是先在蒙达建立机场争夺制空权,能否有更大的胜算呢?
丁页丁页
返回列表